对高校异地办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初探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初探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扩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在不同地区开设分校或合作办学,形成了高校两地办学的新模式。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进行初探,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高校两地办学的形式和特点高校两地办学是指一所高校在自己所在地以外的地区设立分校或合作办学机构,通过开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活动,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
这种办学模式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高校直接在外地设立分校,有的是与当地的学校或机构合作办学,还有的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合作与交流。
高校两地办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设分校,提供专业技术培训等;二是与学校自身发展和品牌建设有密切关联,例如在国内外重点城市开设分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与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有直接关系,例如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培养应用型人才等。
二、高校两地办学管理的挑战和问题虽然高校两地办学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社会影响,但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由于分校和合作机构多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与总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难度和风险;其次是教育质量和水平方面的问题,由于地域和条件的不同,分校和合作机构的教学资源和能力可能存在差异,造成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再次是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的问题,由于地理位置和条件的差异,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可能无法与总校持平,导致了科研水平和成果的不稳定。
针对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建立协同合作的机制。
高校两地办学应该建立起总校与分校之间相互配合、资源共享的机制,形成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的协同合作。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委员会,统一规划、部署和监督两地办学活动,实现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高校异地办学整改措施
高校异地办学整改措施近年来,高校异地办学逐渐兴起,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然而,一些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透明等问题,亟待整改。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异地办学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
高校异地办学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
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高校异地办学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加强对招生、教学等环节的监督,确保高校异地办学的各项工作符合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定。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异地办学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应加强对师资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励优秀的教师发挥他们的才华。
第三,加强学生管理。
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确保学生信息的真实、准确。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建立健全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规范资金使用。
高校异地办学涉及大量资金的使用,必须规范管理。
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有效。
同时,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制度,对高校异地办学的财务状况进行定期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异地办学要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异地办学的整改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监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异地办学的质量,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异地办学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以山东部分高校为例
44 异地办学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以山东部分高校为例池福安 李建峰 李艳梅高校异地校区的设立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发展空间,提升了高校竞争力,但高校异地校区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教育教学和社会环境,也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
因此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形式和平台、载体,及时推广优秀的党建活动及思路,围绕校园文化形成党建工作特色活动,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在发展战略和办学体制改革中不断进行探索,多校区办学已成为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运作方式,异地校区办学被广泛采用。
高校异地校区的设立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发展空间,提升了高校竞争力,但与单一校区或近距离校区办学的高校相比,高校异地校区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教育教学和社会环境,也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所以深入分析异地办学高校党的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的部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进一步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党的发展建设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异地校区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异地办学是高校在所在城市之外的另一城市以某种形式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
高校异地办学活动是各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体制改革的自发探索。
山东省内高校异地办学的校区较多,党建工作情况的现状也各不相同。
由此产生多种党建管理方式,如以条为主、以块为主以及条块结合的管理等。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初步了解了省内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滨州医学院等六所异地校区的党建部门负责人,发现各异地校区党建的管理模式基本是以条为主;党建工作与主校区党建紧密联系,以配合协同为主。
通过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党建工作机构简化,专职人员少,任务重,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对于党务工作机构和队伍设置情况,调查的六所高校中50%的高校组织工作机构被撤并,党务工作人员兼职化;50%的高校设有专门组织工作机构和专职党务工作队伍。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初探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初探【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包括其定义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国内外比较分析、改进方案和实践探索。
通过对目前模式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和实践探索的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了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完善和优化这一模式,促进高校两地办学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管理模式、问题、比较分析、改进方案、实践探索、发展趋势、建议、展望、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是指一个高校在两个以上地区开设分校或分支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优势、提升教育质量的管理方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采取两地办学管理模式,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不同地区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存在差异,如何统一标准、保证教学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实施也对高校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对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影响。
通过对其定义、特点、问题、比较分析、改进方案和实践探索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高校在实施两地办学管理模式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1.2 目的和意义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是指一个高校在不同地区设立并管理多个校区或分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定义、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提出改进方案,探索实践经验,最终描绘出该模式的发展趋势并给出建议和展望。
本研究对于促进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高校对外办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外办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外办学存在以下问题:
1. 教育资源不均衡:由于一些高校对外办学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往往倾向于招收富裕国家的学生,因此,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存在不公平现象。
这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2. 教学质量不稳定:一些高校对外办学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导致办学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高校可能在名气上有所突出,但在教学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
3. 文化冲突:国际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可能存在语言、习惯等方面的障碍。
高校对外办学时,要提供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环境,帮助国际学生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
4. 环境适应问题:许多国际学生在来到异国他乡时,面临着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
高校对外办学要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包括住宿、饮食、医疗等方面的支持。
5. 结构性问题:一些高校对外办学仅仅追求数量和规模,而忽视了教育质量和实际需求。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办学效益的下降。
以上是高校对外办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外办学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跨文化交流机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制定合理的办学政策。
异地实践教学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异地实践教学活动。
我有幸参加了这样一次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我对实践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异地实践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异地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异地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4. 增进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异地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社区等实际环境,亲身感受所学专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异地实践教学的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在异地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参观企业时,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方式等,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2. 拓展人际关系在异地实践教学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与他们交流学习经验,拓宽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异地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共同完成各项任务,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我们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4.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异地实践教学让我在面临问题时,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异地办学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异地办学交流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异地办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办学模式。
在此,我想就异地办学交流谈几点看法。
首先,异地办学交流有助于拓宽教育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异地办学可以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地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同时,异地办学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办学经验,取长补短,推动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其次,异地办学交流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异地办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异地办学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异地办学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异地办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异地办学还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异地办学交流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
异地办学可以缓解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同时,异地办学可以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
然而,异地办学交流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我对解决这些挑战的一些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异地办学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异地办学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提高教师待遇。
异地办学教师的待遇应与当地教师保持一致,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是加强学校管理。
异地办学学校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异地办学学生面临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学校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五是加强家校合作。
异地办学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总之,异地办学交流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充分认识异地办学交流的重要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异地高校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异地高校教学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在异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我有幸见证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1. 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异地高校教学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2.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异地高校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线上教学,又要关注线下教学。
线上教学通过直播、录播等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线下教学则侧重于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异地高校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异地高校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1.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异地高校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
同时,也要关注结果性评价,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 多元化评价方式异地高校教学评价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心得体会1. 提高自身素质在异地高校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加强沟通与合作异地高校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同时,教师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实践与反思异地高校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两地三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两地三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作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双力推动的产物,高校多校区办学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全新挑战。
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视角,结合该校“两地三区”办学学生管理现状,分析学生工作面临的难题,探索构建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两地三区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很多高校出现“一校多区”办学新格局。
作为广西区内唯一一所财经类专业较齐全的院校,广西财经学院也不例外,出现“两地三区”办学实践,即学校现有明秀、相思湖和防城港三个校区,分别位于南宁和防城港两个地区。
“两地三区”办学新格局拓展教育发展空间,优化教育结构,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提升办学层次,但也给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一、“两地三区”办学学生管理现状1.校园内外环境复杂。
学校老校区位于南宁市区内,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和氛围浓,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但相思湖与防城港校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社会配套设施滞后,缺乏都市气息;交通不便,治安混乱,安全问题突出;办学时间短,工地痕迹明显,校园美化绿化环境及公共设施不完善,造成学生期望与校区现状冲突,缺乏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
2.校园文化氛围缺失。
相思湖与防城港校区活动条件有限,学术文化交流少,第二课堂质量不高,校园文化氛围难以形成;校区上课教师流动大,学生难以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按财经类、非财经类和高职类分驻各校区,造成不同学科学生接触与交流不多。
缺少与校园文化交融,缺少教师“言传身教”与不同类学生“传帮带”,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学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相思湖、防城港校区位于与明秀校区有一定空间距离的城郊地带,导致学生从大学生活中获取信息量少,延缓他们成人化进程及心理健康成长;“90”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心理与思想尚未成熟,独立生活能力弱,环境适应与调节力差,加上校区常驻学工人员不多,未能及时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问题,致使学生出现困惑、烦躁和悲观等心理问题。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摘要】异地办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保障异地办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异地办学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教学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并指出了教学保障的难点。
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异地办学教学保障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保证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展望未来,政府和学校应积极合作,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政策举措,为异地办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现状分析、问题、措施、难点、建议、思考、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异地办学是指学生在一个城市或地区学习,而教学机构或老师在另一个城市或地区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人们跨地区流动性的增加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异地办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到其他城市或地区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随着国际化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也选择来中国学习。
这些都促进了异地办学的发展。
异地办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学校管理的不便、教学质量的保障等。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异地办学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1.2 问题提出在异地办学教学保障中,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异地就读,这就带来了一系列教学保障的问题。
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和质量可能存在差异,如何保障学生在异地学习能够获得优质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在异地学习时可能面临身心健康、生活适应等方面的困难,这也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措施。
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异地办学模式的分析
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异地办学模式的分析第一段:随着一二级学院和大学的发展,异地办学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异地办学的模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且效果显著。
特别是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它们延伸至各自的省内外多个城市,超越地域的限制,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
第二段:异地办学模式可以帮助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在招生、培养、学习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首先,学校可以招收优质学生,充分利用每一个分校的优势,让学生从多个城市获取最好的教育和最大的机会。
其次,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
最后,学校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并能从不同分校获得行业资源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保障。
第三段:尽管异地办学模式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但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不同分校之间的地理距离,学校有可能面临一些技术和设施方面的挑战。
其次,针对不同分校的教学内容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三,异地办学模式需要学校架设完整的管理体系,以确保良好的教学质量。
第四段: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施异地办学模式。
首先,学校应构建一个合理的管理体系,开辟多个共同的空间,确保不同模式下的教育质量。
其次,学校应加强技术投资,加快不同分校之间的技术支持,提高在线教学的效率。
另外,学校还应继续改进和完善校际合作,以建立一个有效的行业联网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第五段:总之,异地办学模式可以给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带来许多有益的方面,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只有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技术支持,建立合理的行业联网体系,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才能确保其异地办学模式取得实际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高校异地办学整改方案
高校异地办学整改方案背景在当前高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在异地设立分校区或合作办学,以满足更多的学生需求。
然而,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混乱等。
因此,为了促进高校异地办学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方案,规范异地办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促进高校异地办学的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服务水平,同时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行动方案1.确保办学合法合规高校应该在设立分校区或开展合作办学前,进行与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协商、申请注册和备案手续,取得办学许可证和各项证照,确保办学合法合规。
2.明确发展目标和规划高校应该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异地办学规划,明确各类学科专业开设范围、办学定位、建设方式和标准,确保异地办学与本校学科布局相协调、相补充。
3.建立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异地办学的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加强教学、科研、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对异地办学单位的监督、考核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实行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管理措施,确保异地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保障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保障,建立教师聘任、考核和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与异地学院的学生管理与服务沟通交流,保证学生权益和利益。
5.开展校企合作和终身学习机制高校应与异地区域内的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展开深入的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
同时,建立完善的终身学习机制,推动异地学生在毕业后回到本校继续深造,开展校友联络和服务,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后续步骤高校应依据本方案,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持续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同时,定期收集、分析异地办学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不断完善和改进异地办学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保证异地办学的健康发展。
两地办学模式探索不足之处
两地办学模式探索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两地办学模式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模式通过在不同地区设立学校,让学生在两地之间进行学习和交流,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然而,尽管这种模式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
首先,两地办学模式存在着学生适应困难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两地之间频繁地转换学习环境,他们需要适应不同的学校制度、师资队伍和同学们的交往方式。
这种频繁的转换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并对其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适应问题,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和适应两地学习环境。
其次,两地办学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由于学校分布在不同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一方面,学校需要在两地招聘和培养优秀的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确保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和管理事务,保持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只有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学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两地办学模式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此外,两地办学模式还存在着学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学校在教育资源和设施方面存在着差距。
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和体育设施,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资源匮乏和设施落后的问题。
这种资源不均衡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发展,甚至加剧地区的教育差距。
因此,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以确保两地办学模式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两地办学模式需要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
学校应该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办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对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认识与思考
2014年1月总第304期作者简介:王佳发(1984—),男,山东日照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办公室科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对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认识与思考王佳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2206)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一校多区”的办学行列。
多校区办学关系到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多校区办学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既是高校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对高校最大化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多校区办学涵义与现状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办学的大学,其校区可以相互毗邻,也可分处异地。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虽然在两个以上不同的校区办学,但作为独立法人的办学实体却只有一个。
我国高校的多校区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的结构,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大学本科主要通过改革、扩建和各种形式的联合,充分发挥潜力,朝着规模大、学科全的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截止到2013年12月,我们对39所“985”高校进行统计,其中38所高校存在多校区办学的现状,平均校区数量达到3个以上。
由此可见,多校区办学是绝大部分高校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用“条块”理论研究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
所谓“条”是指学校对校区的纵向管理,是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向校区实施的延伸管理;所谓“块”是指校区或院系内部的横向管理,是由校区成立的管理机构实施的属地管理。
当下我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理性审视——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为参照
2015年第4期(总第268期)NO.4,2015General ,No ,268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高校异地办学是高等学校(简称高校,下同)的母体在原所在地区(一般指地级市及以上地区,简称输出地或学校、校,下同)外的另一地区(简称引入地或地方、地,下同)以某种形式建立新的相关高等教育机构的活动(简称新校区,下同),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调整发展战略、改革办学体制的有益探索。
[1]在此语境中,我国高校异地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1999年大扩招之后的几年中达到高潮”。
[2]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江苏省率先迈出试验的步伐,于2006年批准江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江科大)与张家港市政府合作办学,建立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以下简称校区)”。
①现实地看,高校异地办学“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即创生型异地办学模式、分割型异地办学模式和延伸型异地办学模式。
”[3]张家港校区是遵循“延伸型异地办学模式”的办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即能力延伸、功能延伸和战略延伸”[4]为主、兼有三种模式特点的应用型非独立法人、注重面向所在地区培养经济和社会建设急需人才的新型校区。
正如“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问题,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值得关注”[5]一样,本文以张家港校区为主要参照,通过透视(新)校区,南文化[摘要]异地办学,对引进地讲,动力在于市场需求;对输出高校而言,扩招是催化剂。
高校原所在地不能给学校扩大规模、优化办学提供用地和资金等支撑使高校眼光向外,引进地的物质与环境诱惑是校、地达成一致的基本要素。
上级政府的首肯、鼓励是最终合作的外在政策条件。
异地办学解决了大学的发展局限,提高了引进地高等教育水平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因为办学时间短、积累不够等原因,异地办学多多少少地存在着弊端,必须在主体考察、形成特色、创新文化、调整关系、明确身份、注重办学效益、人才本土化等方面做好改进工作。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对策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对策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异地办学进入了新阶段。
本文以国内知名高校为分析重点,认为其发展呈现出国际色彩浓厚、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紧密结合,经济管理类、文化服务类专业兴起的特点。
结合对部分高校异地办学情况的考察,本文对其共性特点、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异地办学未来发展的对策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异地办学大学城高教园发展模式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异地办学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兴起。
多年来异地办学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目前有关我国异地办学工作的理论基础还处于相对贫乏的阶段。
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对我国异地办学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其中缘由和内在规律。
为此本课题组对国内异地办学机构的近况做了调研,对深圳、苏州两地部分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我国知名大学异地办学概况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异地办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90年代末期[1]。
改革开放强力拉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异地办学开始兴起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7年左右[1],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使之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
此时许多高校原有的校址已。
政校企合作共管的开放型管理模式探索——对广州市高职院校异地办学管理的思考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 8 6 (09 5 0 5 — 4 6 4 4 9 2 0 )0 —0 8 0
研 究 的背 景
( 一)广州高职 院校异地 办学的校 区选择 异地 办学是指具 有一个 独立法 人 ,却 有两个 或 以上 的校 区 ,且这 些校 区分属地 理位 置上不 相 连 的不 同地 区 。高 等 教 育 事业 的发 展 ,给 高 校 ( 特别是高职 院校)提供 了前 所未有 的 良好 发展机 遇 ,也提 出了严 峻 的挑 战 ,这 就是 在校 生规模 的 不断增加 与办学空 间相对 狭小之 间 的矛盾 日益尖 锐 ,异地办 学成为应 对高 等教育发 展 挑战 的必 然 选 择 。在这 种背景下 ,广 州市 由中专 升格 、 占地 面积不大 的高职 院校几乎 无一 例外地 把选 择异地 办学作为发 展 的重 要举措 。如何 选择 校址 ,成为 学校发展 中的重大问题 。 调研 发现 ,广州市 高职 院校异地 校 区的选择 除 了有政 府 的因素外 ,更 多 的基 于 当地有 良好 的 专业发展 行业背 景 ,如广 东轻工 职业 技术 学 院的 异地校区是建立在轻工业 比较发 达的南海狮 山区 , 广东 民航职业技 术学 院的异 地校 区是位 于新 白云
第 2卷
第 5期
20 年 1 09 0月
清 远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u a o igun Pl ehi or l fQnya o t nc n yc
Vo .2 , No 1 .5
Oc o e . 0 9 tb r 2 0
政校企合作 共 管的开放型 管理模 式探 索
管理模 式 ,建立 政府引导 ,学 校 、企业 为主体 共 管的开放 型合 作共管模 式 ,这是 高职 院校发挥 其 本质 职能的必要条件 。 ( 二) 广州高职 院校异地办学管理现状分析
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异地办学模式的分析
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异地办学模式的分析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是在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合作举办的二级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校形式。
与公有民办高校相比,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别。
本文从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异地办学模式入手,针对该类型学院的办学现状,分析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异地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一)办学条件受限制目前,很多高校把异地办学的重点放在了办学硬件设施上,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得大部分学校异地办学的实际办学条件都很有限。
异地办学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如教师编制、财政拨款、基本建设经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稳定的生源、办学的社会环境、基础设施配套、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文献资料等。
这些都给民办高校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压力。
(二)人才引进面临挑战随着民办高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民办高校不可能像公办高校那样通过全国统考招聘优秀的人才。
因此,在引进人才时主要靠民办高校自己的力量,即靠校长和领导者的影响力吸引一流的人才。
校长的个人魅力、影响力成为能否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
然而,校长的魅力取决于他的个人品格、领导艺术及知名度。
若校长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责任感以及独特的魅力,则很难吸引到所需要的教师。
由于民办学校没有事业单位的特征,很难进入编制内教师。
虽然,很多民办高校在招聘老师时都不以编制为限制条件,但是却很难留住他们,原因就在于缺乏编制后,民办高校难以留住人才。
据调查显示,很多民办高校的“编外”老师占80%以上。
所谓“编外”教师,指的是没有获得编制,且非在编教师。
笔者认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应该打破用编制来约束人才的传统观念,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不断完善、健全竞争上岗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使员工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的思想,获取新的知识,激发工作潜能。
异地办学交流发言材料
异地办学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异地办学的经验和感悟。
我是某某学校的某某同学。
在过去的某某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异地办学交流项目,与其他城市的同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真切地感受到了异地办学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首先,异地办学交流对我们的学习成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异地学校的学习环境中,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教师和学习方法,这让我们开拓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
我们的主课和选修课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
同时,我们还结交了来自各地的新朋友,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这些都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动力。
其次,异地办学交流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经历。
来到陌生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适应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文化,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我们学会了如何独立生活、管理时间、解决问题。
在异地学校,我们也参与了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状况。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体验,不仅扩大了我们的眼界,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包容心。
最后,异地办学交流让我们更加热爱学校和珍惜家庭。
通过离家在外的经历,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学校和家庭的重要性。
异地学校成为了我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和同学成了我们的亲人。
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受到学校给予我们的温暖和关爱。
我们对学校和老师更加感恩,也更加珍惜与家人的相处时间。
这样的体验让我们更加明白家庭的重要性,更加懂得珍惜和关爱自己的家人。
通过这段异地办学交流的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异地”的意义。
异地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学习方式。
在异地学习中,我们要学会适应和包容,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超越自我。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家人和学校的感恩之心,将所学所感带回到原来的学校和家庭中。
我相信,这样的经历会让我们更加成熟和自信,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异地办学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异地办学交流发言材料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异地办学交流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异地办学交流的意义和重要性。
异地办学交流作为一种将不同学校的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具有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潜力。
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借鉴借助于其他学校的力量来提升教育质量。
同时,通过交流,我们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地区的教育特点和文化差异,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社会意识。
其次,我想分享我个人在异地办学交流中的一些体会。
在去年的一次交流活动中,我有幸与一所知名学校的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这次交流,我不仅收获了信心和勇气,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巧。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
这让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此外,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还了解到他们注重多元化教学的实践,通过引入实践案例、故事分享和小组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验,让我意识到教育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和方法。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未来异地办学交流的期待和建议。
首先,我希望能够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更为稳定和持久的合作关系。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可以进行长期的交流合作计划,并且共享资源和经验,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其次,我建议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我们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友谊和合作精神。
此外,我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异地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交流经验。
综上所述,异地办学交流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拓宽视野和了解其他地区的教育特点,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社会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校异地办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马小丹
中国南京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10096
annora@
【摘要】高校异地办学从兴起至今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现在关于异地办学在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的办学宗旨不够明确,其发展途径比较单一等等。
出现问题一定要找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才能够使异地办学继续发展下去。
【关键字】异地办学;当地发展;企业;政府;高校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各知名高等院校纷纷拓展自己的办学空间,异地办学这种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办学模式是为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满足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那么高校异地办学发展这么多年以来还存在着哪些弊端和问题,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这样才可以使高校真正的发挥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宗旨。
一、 现今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办学宗旨不明确
根据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以及阅读相关资料情况看来,有些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并未发挥其真正作用。
只是将其异地办学机构,如分校、研究院,研究生院等等,看作是自己学校扩张的一个据点,单纯的从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开展工作,并没有领会到高校在异地办学真正意义与宗旨。
以苏州高教区为例:一些学校只考虑到自身发展得需要,所开展的工作、活动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并没有联系当地急需的行业与人才来培养学生。
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异地办学并没有起到任何实际作用。
2、发展途径单一
作为一个高校在异地的办学机构,应当了解到其自身与校本部的不同,及其特殊性。
作为异地办学机构,不但要继承校本部的优良传统,进行校本部传统、校园文化教育,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吸取当地的先进文化特点,紧跟当地先进的经济发展前沿①。
但是现在,一些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只是照搬了校本部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办学。
实际上这个异地办学机构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可以放在校本部进行的。
以苏州高教区为例:某些高校在异地办学的唯一举动就是将其举办的MBA班或者是一些进修班,安排在其在苏州高教区的研究院进行。
但是来此上学习班的学生并不来自苏州本地,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校本部转移过来的,这样以来授课教授与上课的学生和校本部的教授与学生唯一的区别就是上课地点不同。
- 1 -
笔者试问:“这样的异地办学有何意义?”因此,高校是否应该考虑其异地办学机构可以采取更多的,更具有特色的方法来搞好自身建设,而不是一味的办学,办班。
3、当地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对于来到当地进行办学的高校他们是非常欢迎的,因此,政府都会给予这些院校以优惠的,支持的政策,如在建设校舍,教职工待遇等等方面。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他们同样是非常欢迎高校到当地办学。
因为他们也希望能与著名高校合作,来共同解决他们技术上的难题,从而提升自己企业水平。
所以企业这时也可以为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提供一些有力的支持。
但是实际上,一些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并没有充分利用政府、企业或者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
比如,自从2002年苏州高教区建立以来,苏州高教区管委会为在高教区内的高校都建设有相当规模的办公楼与相应的辅助设施。
但是,到现在为止,一些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的办公楼的利用率竟然不到百分之十,大部分的办公用设置基本都在闲置。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高校对于自己在异地办学机构不重视,他们没有开展有意义的工作,办公室与各项设施也根本用不上,所以这些机构也就根本提不上为地方服务了。
二、 可行性的实施办法
1、树立明确的办学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少地方城市迅速崛起.但这些地方城市一般是高等教育的薄弱或空白地带.高等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无论规模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
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不少地方城市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多种需要.如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乡本上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及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的需要等相继举办了大学。
以苏州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九九四年,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全面启动建设。
区域经济以年均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园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于正式决定建设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
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是苏州市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建设项目,是苏州科技兴市和科技强市重大举措。
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借鉴国际规划理念,努力营造共享、开放的新型高等教育社区 ③。
由此可见,高校在异地办学不仅仅是为了高校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当地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
所以,高校在异地办学应该在积极发挥各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优势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当地的工业和经济优势,直接面向办学当地,努力将其异地办学机构建设成为高层次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
- 2 -
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园区,真正做到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服务。
2、创新异地办学形式
作为高校在异地办学的机构,首先应该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以各种方式来培养地方继续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深入当地企业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所以异地办学的形式就不仅仅只限于在办学。
比如:在了解企业现状,企业需要上,学校就可以组织在校的学生进行企业调研。
一方面了解了企业的情况,另一方面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更给在校的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定期的举办一些座谈,或者其他形式的会议,使政府官员,高校专家与企业家能够有机会坐在一起共同为当地的发展出谋划策,既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又有可能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还给了高校为当地做贡献的机会,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在此举出得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例子,各个学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走出以前的老路子,为自身发展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总之,高校异地办学现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都是由于高校没有认识到异地办学的真正目的而造成的,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高校只有不断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且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才能使异地办学机构更好的发展下去,否则只能前功尽弃。
【参考文献】
①段科锋、林功实、梁永明保障学位研究生教育异地办学培养质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
②张建奇 对我国地方城市新办大学发展趋势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2)
③苏州高教区介绍/sipedi/showinfo/moreinfo.aspx?CategoryNum=001004
④、阂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
- 3 -
Reflecting on Branch Campuses of University in Different
District
Xiaodan Ma
Th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annor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years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of branch campuses of Chinese university in different district. At present, many problems came out, such as university didn’t know the spirit of branch campus, the lack of creative activities and so on. So there must be correct solutions.
Keywords: branch campus; district development; government; enterprises; university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