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保障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xx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
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切实组织实施《规划纲要》。
各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提高对做好《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保障措施,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确保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密切结合工作实际,确保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整合多种资金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性作用,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
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方式,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用于支持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的建设。
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把不同渠道的政府性资金直接、间接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上,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扩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应。
(三)广泛xx
和指示牌等。
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及时总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
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在村规民约中写入生态文明内容。
(四)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全民生态教育体系。
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加强生态教育能力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
纳入企业培训计划,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
加强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培训。
开展生态体验教育。
广泛开展环保志愿者行动、义务植树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的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作用。
建设生态公园体验区和生态退化警示区,增强感受教育和警示教
育。
完善各类生态科技示范园、湿地公园、民族文化博物馆、环境保护科技馆等生态教育基地。
(五)培育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倡导绿色消费。
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
鼓励购买和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产品和器具;倡导住房适度消费,鼓励使
用环保装修材料;拒绝过度包装,提倡购买简装和大包装商品;深入推进禁塑工作,大力提倡使用布袋、菜篮;积极推动“换物超市”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为闲置物品和废旧物品互换提供平台,促进物品循环利用。
二是实施政府绿色采购。
实施政府绿色采购与绿色消费计划,优先采购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的比例。
三是培育节俭环保的生活方式。
大力宣传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绿色出行,做好“使用节水型洁具、使用节能型电器、使用无磷洗衣粉、购物使用布袋子、拒绝一次性日常用品、注意一水多用”等家庭节能环境保护6件事,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
继续推进“节能减排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开展“节能环保家庭”、“节能减排行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四是推进绿色办公。
开展以节约、节能为主题的“绿色办公”活动,建设节约型机关。
公共建筑、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的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杜绝过度装修办公室、会议室,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完善公务车辆配备配置标准和管理制度,压缩公务用车规模,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加强办公电器设备待机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行无纸化办公;高效利用办公用品,提倡双面用纸,注重信封、复
印纸再利用,减少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
(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完善就地、迁地、离体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
用,努力在重要物种、关键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可持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开展生物安全调查与评估,建立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入境生物材料的检疫和监测、监管,对已经造成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措施。
(七)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有效控制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供应系统,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向低碳能源消费结构转换。
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重点促进有色金属、能源等行业的低碳化改造。
在能效提高、电力生产与输送、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引进、消化能够有效控制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的新技术。
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推进低碳化管理。
提高低碳经济发展的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区域碳排放额度逐年递减制度并开展碳减排量交易。
推广低碳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开发、改造、推广节能型低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