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表形态变化能力卷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导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导学案

冲刺2024年高考二轮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导学案(原卷+答案)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

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

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

据此完成4~5题。

4.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

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

如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

据此完成6~7题。

6.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7.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主题1 全球构造地貌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主题1 全球构造地貌

B.温哥华日期为1月16日
C.悉尼处于正午
√D.纽约的日期为1月14日
1234567
北京时间1月15日12时10分,洛杉矶(西八区)是1月14日20:10,A错误; 温哥华(西八区)也是1月14日20:10,B错误; 悉尼(东十区)是1月15日14:10,C错误; 纽约(西五区)是1月14日23:10,故选D
C.可减弱次年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使我国夏 季雨带偏北
D.受岛弧链及大陆架的保护,其引发的海啸对我国影响较小
1234567
(2022·江苏南通开学考试)华南大陆
位于青藏高原以东,显生宙以来发生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右图为“华南大
陆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图”。读图完成
4~5题。
4.推测图中①处的地貌可能是
岩层中的金矿石先被外力作用挟 带到河水中,再经流水磨蚀、沉 积形成沙金。
12345
答案 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 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 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12345
读材料可知,断裂空间分布处金 矿石出露较多,图示区域受地壳 抬升、河流深切影响,形成山高 谷深的地貌形态,河谷出露的岩 层较多,多沿断裂分布,故金矿 石出露概率较大;且图示地区山高谷深,河流众多,使金矿石可出 露的空间范围较大。
1234567
6.(2022·新疆昌吉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阿留申群岛由超过300个细小的岛屿组成,长1 900 km,总面积为
17 666 km2。19世纪后期,人们在阿留申群岛发现金矿。阿留申群岛多 地震,但历年地震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小。岛上无树,植被以草甸、苔藓 为主。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位置。

2019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4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4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1讲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C )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2.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了断裂错位。

第2题,图中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读图完成第3题。

3.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A )解析: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构造是断层,A正确。

B、C为褶皱,错。

(2018·四川内江四模)下图是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从图中可知( D )A.①地是背斜B.②地是断层C.③地是火山D.⑤地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5.②、④为某一河流的剖面,结合其堆积物可判断( B )A.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B.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西侧绕过解析:第4题,①地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凹,是向斜;②地是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被侵蚀形成谷地;③地是断层形成的断块山;⑤地岩层相对两侧有明显的位移,是断裂带,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

D项正确。

第5题,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示②河段西岸堆积,④河段东岸堆积,可判断②河段东岸是凹岸,西岸是凸岸;④河段的东岸是凸岸,西岸是凹岸;河流大体由北向南流,河流从断块山南侧绕过。

高考二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变化练习题

高考二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变化练习题

地表形态的变化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答案】1.D2.A【解析】1.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 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

选D。

2.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古河床沉积物露出地表,则说明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沉积形成的,不是间歇性沉降,C错误,所以选A。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丙处岩石类型与周围明显不同。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A.背斜山 B.向斜山C.背斜谷 D.向斜谷4.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及丙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花岗岩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石灰岩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砂岩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黏土【答案】3.B4.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较深,说明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其槽部物质结构紧密,不易遭受侵蚀。

如果仅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未来最可能演变为山地。

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19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四 地表形态变化

2019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四 地表形态变化

专题四地表形态变化强化练时间:45分钟分数:90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8·四川成都七中二诊]读某岛屿在东西方向上沿18°S纬线所做的地形、地质剖面图,回答第1题。

1.古老基底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A.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外力侵蚀——喷出作用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喷出作用——变质作用C.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喷出——侵入作用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2018·大教育联盟一模]崮,是指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

该地形以山东蒙阴县岱崮镇最为典型,故称“岱崮地貌”。

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

构成崮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有的崮顶能密生侧柏等植物。

右图示意崮的外貌形态。

据此完成2~4题。

2.推测形成崮的岩石应多为()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板岩3.在同一岩层,最易与崮相伴生的地貌是()A.喀斯特地貌B.张家界地貌C.嶂石岩地貌D.丹霞地貌4.崮是多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起主导作用的是()A.侵蚀B.风化C.崩塌D.隆升[2018·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6题。

6.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018·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7~8题。

7.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8.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2018·福建漳州三调]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能检测2.2地球表面形态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能检测2.2地球表面形态

2019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能检测地球表面形态【一】选择题(2018 ·永嘉县普高联合体联考) 以下图为“局部板块表示图”,读图回答1~ 2 题。

1、以下地貌中,与 a 周边板块界限的成因基本一致的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B、菲律宾火山群C、安第斯山脉D、东非大裂谷答案: D2、图中 b 周边因太平洋板块的连续挪动而形成()①岛弧②巨大山脉③海沟④海岭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C大自然几乎就是一个奇异的魔术师,止。

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这样绘声绘色,3~4 题。

令人观3、猫咪山形态的根本力量本源是()A、太阳辐射B、岩浆活动C、大气D、流水分析:选 A。

“根本力量”是要点词,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到外力损害的结果,其力量本源是太阳辐射。

4、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形形态是()A、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D、板块运动形成的分析:选 C。

全部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读某地堆积岩层剖面图,回答5~6题。

5、以下关于该地岩层构造形成过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A、堆积—褶皱—断裂—抬升—损害—下沉—堆积B、堆积—断裂—褶皱—堆积—损害—下沉—堆积C、褶皱—断裂—抬升—损害—下沉—堆积D、褶皱—断裂—损害—堆积分析:选 A。

由图可知,该地底部岩层构造成层状,应由堆积作用形成;随后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强盛挤压作用,使岩层发生曲折形成褶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盛压力超出岩层承受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抬升,而后受外力的损害、搬运,在搬运的过程中物质逐渐堆积而形成新的上层岩层。

所以岩层构造形成过程为堆积—褶皱—断裂—抬升—损害—下沉—堆积。

6、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处为优异的储水构造B、②处构造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C、④处为优异的储油构造D、假如要修筑地道,①处最为理想分析:选 D。

①处是背斜,为优异的储油构造;②处为断层构造,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④处为堆积地层,但没有形成背斜,不是优异的储油构造;①处为背斜构造有优异的抗压能力,同时地下水不易进入,所以该处是修筑地道最为理想的地方。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一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一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一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如下图),其实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

读图,回答1~2题。

1.“魔鬼大理岩”属于( )。

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2.图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风化剥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C.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岩浆侵入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变质作用解析▶第1题, 读材料可知,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

第2题,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然后地壳抬升,表土被侵蚀,石块裸露,石块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剥蚀,形成图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

故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答案▶ 1.A 2.B下图中甲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乙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漫滩,丙为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

读图,回答3~4题。

3.阶地一般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

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流量减少B.地壳抬升C.地壳下降D.植被破坏4.图示河谷的右侧较陡峭,河谷的左侧较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

“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 )。

A.上游河源处B.山口冲积扇处C.中游的河流弯曲处D.河流入海口处解析▶第3题,当一个地区的构造上升或气候发生剧变,会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凸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阶地。

河流流量减少和植被破坏对阶地的形成影响不大。

第4题,河谷的不对称主要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造成的。

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和河道的弯曲有关。

若河道平直,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岸被侵蚀、右岸陡,南半球左岸被侵蚀、左岸陡;若河道弯曲,则考虑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岸的不对称与河道上中下游位置关系不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学生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学生版)

1.从近年高考看,考查内容上,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

2.“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是研究地质作用的基础。

以示意图的方式考查循环规律、过程原理是重要命题方向。

3.“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构造类型、成因及实践意义,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是重要考点,结合工程建设,以地质构造图为背景是重要命题方式。

4.流水地貌、风力地貌的分布,成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重要命题点。

考向1 内力作用与地貌[真题诊断]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

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

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

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

完成下列问题。

命题趋势专题 四 ××地表形态的变化1.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2.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D2.B【解析】该组试题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

试题材料真实、新颖,考查内容为教材主干知识。

总体难度适中。

1.该地层中的黄土层、砂砾石层、砂页岩层等均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越往下沉积越早,岩层越老。

故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是③②①。

褶皱构造形成于砂页岩中,说明其形成时间晚于砂页岩,即④介于③和②之间。

2.黄土层是风力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和黄河无关,A错误。

该段黄河为中游,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因此易形成砾石堆积,而砂砾石层是砾石堆积所形成的,其形成和黄河有关,B正确。

组成砂页岩的堆积物颗粒细小,不可能是黄河堆积的结果,C错误。

褶皱是内力作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现象,和黄河无关,D错误。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地表形态及变化专题集训(四)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地表形态及变化专题集训(四)

专题集训(四)一、选择题(共16小题)(2023·浙江台州二模)下图为某地构造油气藏地质图。

完成1~2题。

1.图中四处油气藏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D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④③①②2.有关断层对②处油气藏的影响,评价正确的是( A )A.断面阻隔,便于集聚B.断面较陡,便于运移C.断通地面,不易散逸D.断层藏油,易于开采【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沉积岩中位置靠下的岩层先形成,位置靠上的岩层后形成。

根据断层左右岩层对应关系判断,④所在岩层形成时位置最靠下,最先形成;③所在岩层位于④所在岩层以上,在①②所在岩层以下,故形成晚于④,早于①②;①②位于同一岩层,油气应分布于背斜处,即①处,而②处不是背斜,本不应该有油气分布,但形成断层后,断面阻隔油气向右侧移动,因此聚集于断层左侧,其形成晚于①,选D。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断层面阻隔油气向右侧移动,使油气聚集于断层左侧,A正确。

(2023·浙江1月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3~4题。

3.图中岩浆岩( A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C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

①②正确,选A。

第4题,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

(2023·浙江绍兴二模)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该岛全境多山,湖泊密布,森林、草原茂盛。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考点过关练四地表形态变化201902162115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考点过关练四地表形态变化201902162115

选择题考点过关练(四)地表形态变化A级——基础提速练(2018·张家口模拟)位于山东临沂蒙阴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

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崮属于“桌形山”或“方形山”类型,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

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

如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

据此回答1~3题。

1.临沂蒙阴境内的岩石主要为( )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2.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A.固结成岩—岩层断裂—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岩层断裂—裂隙扩张—岩浆喷发—地壳抬升C.岩石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岩石沉积—变质作用—外力作用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解析:1.D 2.A 3.C 第1题,三叶虫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材料指出“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临沂蒙阴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

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只有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临沂蒙阴境内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故选D。

第2题,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先是石灰岩的形成,进而地壳运动使其岩层断裂,在此基础上地壳抬升,海拔增高,经外力侵蚀而形成,故选A。

第3题,岱崮地貌顶部海拔较高,土层浅薄,极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因而应当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故选C。

(2018·湖北四校联考)如图中1为河床(常年有河水),2为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3为阶地(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

读图回答4~5题。

4.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

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流量减小B.植被破坏C.地壳抬升D.地壳下降5.在图中,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四)地表形态的变化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四)地表形态的变化

专题强化练(四) 地表形态的变化一、选择题(2018·广西4月考前模拟)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 000米长的“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下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2.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喷出岩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由材料第一句“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以推断,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收缩凝固形成。

“巨人之路”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

根据岩石的形成条件,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只能是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故选C。

第2题,由上题可知,“巨人之路”石柱是由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构成,石柱组成的岩石是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

故选D。

答案:1.C 2.D(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4.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解析:第3题,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提升卷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提升卷

专题四地表形态变化提升卷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 •广州五校一联)图I所示为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

读图,完成1〜2题。

1 •图H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 .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 固结成岩一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一地壳抬升B. 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C. 地壳抬升一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风化剥蚀D. 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固结成岩(2019 •洛阳模底)图甲表示河流入海口的泥沙沉积物特点,图乙为某地地层沉积物垂直剖面。

读图,完成3〜4题。

3 .若只考虑海进(海岸线不断向大陆方向退却)或海退所造成的影响,出现图乙地层的沉积环境的是()A.海进B .海退C.先海进,后海退D .先海退,后海进4 .出现图乙沉积环境的原因可能是()①地壳下降②气候变暖③海平面上升④海底火山喷发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019 •凌源联考)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

读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 油页岩属于()A.岩浆岩B .沉积岩C .侵入岩D .变质岩6 .传统石油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A. a处B . b处C . c处D . d处(2019 •临沧质检)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完成7〜8题。

7.图中河段()A .①河位于②河东侧B .流经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C .①河落差大于②河D .适宜大力开发航运和旅游&该区域()A.地壳厚度不大,岩浆活动频繁 B •受冰川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强烈C.旅游资源丰富,距客源市场近 D •山河相间,由板块挤压作用形成(2019 •全国H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2019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4 第1讲 对点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4 第1讲 对点 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1讲(2018·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 )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解析:第1题,由图及①~⑧岩层年代由老到新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乙处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

甲处向斜受到两侧岩层的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形成山地;乙处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所以C正确。

第2题,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说明是沉积岩,石灰岩和砂岩为沉积岩,所以A正确;B、D选项所列为岩浆岩,C选项所列为变质岩。

(2018·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2019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4.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 )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解析:第3题,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A项正确。

第4题,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A项正确。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变化测试题有解析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变化测试题有解析

2019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变化测试题(有解析)复习基础、认真做题是帮助考生提高成绩最好的办法,下面是地表形态的变化测试题,附带答案,请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2019安徽)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读图,完成1~2题。

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答案】 A【解析】考查大气环流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冬半年,该地区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影响,盛行偏北风,再加上山地形成的峡谷效应,冬季风速较大;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由于该时期副热带高压较长时间位于该地区的北部,因此该地区盛行偏北风时间较长,风速相对较小。

选项A正确。

页 1 第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 C【解析】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沙山仅分布于局部小区域范围之内,因此其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主要是风力堆积所致;沙山形成后,主要受风力侵蚀作用,在风力侵蚀作用下沙山侵蚀形成垄槽相间的地形,选项C正确。

(2019浙江)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读图,完成第3~4题。

3.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解析】考查了地质构造成因和外力作用。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2017江苏·5~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5.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答案:4.B 5.B解析:第4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岩层年龄。丙岩浆岩未穿过甲岩层下方的侵蚀面,故其形成时间早于甲岩层。乙断层上方的侵蚀面未发生明显错动位移,故该侵蚀面形成时间晚于乙断层,而丙岩浆岩穿过该侵蚀面,故丙岩浆岩形成晚于该侵蚀面。因此,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第5题,考查地质构造。褶皱是岩层的弯曲变形。由图中岩层的倾斜状况可推出,乙断层处的岩层和甲岩层都有岩层的倾斜,故褶皱次数为2次。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2018全国Ⅲ·6~7)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第2~3题。
2.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3.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高考真题体验
典题演练提能
答案:1.B 2.D 3.A解析:第1题,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被称为地缝合线。而大峡谷两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分别是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上拱隆起的结果。故其以北是亚欧板块,以南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属于印度洋板块。故选B项。第2题,图示区域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河流的径流量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强于北坡,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侧的河流通过溯源侵蚀或侧向侵蚀使沟谷延长,不断向北侧移动,故选D项。第3题,西藏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尼泊尔、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两区域间高山阻隔,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南北交流困难也不利于藏文化的优先传播,B、C、D三项错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尼泊尔、不丹两国深受藏文化影响的根本原因是河谷贯穿了山脉南北,为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故选A项。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

地表形态一、单选题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

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沉积物质来源复杂.物理风化作用较强.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高度.速率.规模.年代.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风积沙丘.风蚀沟谷.冲(洪)积扇.三角洲大石河位于燕山褶皱带的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河流蜿蜒曲折,其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村庄都分布于河流北岸,但丁河段村庄经常遭受洪涝灾害。

下图为大石河不同河段河流流向、聚落分布和地层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冰川侵蚀.流水溶蚀.背斜成谷.向斜成谷.图示河段沉积物多的主要季节和沉积地貌最显著的分别是.夏季、甲.夏季、乙.秋季、丙.秋季、丁.对比甲、乙、丙三河段村庄的分布位置,丁河段村庄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流易决堤.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河谷地势较低,排水不畅读某区域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地的地貌是( ).冰斗.冲积扇.三角洲.沙丘.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冰川侵蚀.流水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年月,浙江江郎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福建泰宁等个丹霞地貌,被捆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砂砾岩,经内外力作用后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下图为某丹霞地貌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地表形态变化
能力卷
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朝阳联考)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R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读图,完成1~2题。

1.R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2.R河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
A.向斜 B.背斜 C.谷地 D.山岭
(2017·黄山一模)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中(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处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4.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地断层的依据有(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7·九江一模)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做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聚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海浪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丁→甲 D.丙→甲→乙→丁
6.在海啸发生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对海岸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 B.产生大规模的堆积作用
C.可能诱发新的地震 D.产生新的褶皱和断层构造
(2017·七台河模拟)右图为新西兰南岛示意图,高山顶部终年白雪,山间多冰川,西南端有典型的峡湾海岸。

读图,完成7~9题。

7.下列有关南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缓东陡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热
C.常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
D.东部河流较西部流速慢,结冰期长
8.形成西南部峡湾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海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9.在一些地势平坦、海滩宽缓的河口三角洲附近,近岸陆地上常发育一系列与海岸线平行、远高于海平面的沙丘,它们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下列对其形成过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河流搬运堆积作用提供了主要沙源
B.强大的向岸海风有利于沙丘的生长
C.大规模洋流是沙丘增高的直接动力
D.干湿分明的气候有利于沙丘的发育
(2017·宁波二模)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11.下面四幅图中能反映所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46分)
12.(2017·印江期末)读“某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1)图示Ⅱ区域与Ⅰ区域相比,缺失的地层有______(填字母)。

请分析地层缺失的原因。

(8分)
(2)该地区共发生了多少次较明显的地壳运动?请按发生的早晚顺序说出其留下的地质构造。

(6分)
(3)若F层为煤层,则①处采煤的地质条件较②处好。

试说明原因。

(8分)
13.(2017·西安质检)滦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流,外沟门子(多伦附近)以上为河源段,张百湾以上为上游段,从张百湾到滦县为中游段,滦县以下为下游河口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1)说出滦河流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并说明地势特点。

(8分)
(2)阐述滦河源头段和河口的主要流水作用过程及其塑造的地貌名称。

(8分)
(3)据图分析引起入海口河道变化的人为原因。

(8分)
专题四地表形态变化
能力卷
1.D 河流一般流经山谷,地势比两侧要低,河谷地带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由此判断R 河与图中等高线相交处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

2.B 根据乙图中R河河谷处的岩层弯曲状况来分析,岩层发生连续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其地质构造为背斜。

3.C 图中花岗岩穿过石灰岩,花岗岩形成晚于石灰岩;图中乙处为背斜山;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位于向斜槽部;图中海拔多在500 m以下,地表起伏和缓,主要为丘陵。

4.D 丙处有断裂,且岩层上下错开,为断层。

5.D 根据题干可知,俯冲板块先向上覆板块俯冲(丙),上覆板块变形(甲),上覆板块积聚能量然后释放(乙),产生海啸(丁)。

6.A 海啸是地层释放的巨大能量导致的,海浪巨大的冲击力会对海岸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

海啸由地震诱发,其本身不可能诱发地震。

由图可知,岩层弯曲后出现弹性回落,没有形成褶皱和断层构造。

7.B 南岛东坡河流流程较长,坡度较缓;新西兰南、北二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热;新西兰南、北二岛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无结冰期。

8.D 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9.C 沙丘的泥沙来源于河流泥沙,向岸海风吹动泥沙向陆地运动,干湿季使河流泥沙发生变化,从而促进沙丘的发育。

洋流离海岸较远,所以与沙丘的形成关系较小。

10.A 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应位于山谷中。

11.C 读图可判定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

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C项正确。

12.(1)F、G 原因:Ⅱ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地壳抬升运动,地势变高,受外力侵蚀作用而造成F、G地层缺失。

(8分)
(2)3次。

褶皱、断层M2、断层M1。

(6分)
(3)与②处相比,①处煤层埋藏较浅;位于背斜顶部,不易积水;受张力作用,岩石坚
硬度较小,易采掘。

(8分)
13.(1)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中部为燕山山脉,南部为华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8分)
(2)源头段流经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开阔,水流平缓,河床凹岸不断遭受侵蚀,泥沙在凸岸不断堆积,发育有曲流地貌。

下游河段进入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流上中游所搬运的大量泥沙,不断发生堆积,形成三角洲地貌。

(8分)
(3)原因: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滦河的径流量减少;滦河流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流域内森林(或植被)减少,对径流调蓄作用减弱;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河道被人为地任意填埋,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