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品配件的设计共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服饰配件的设计

服饰配件的设计
3. 信仰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将自己部落所信仰的图腾偶像用不同的服饰形态表示;
4. 吸引异性说:装扮自己以吸引异性。
也有人将以上四种说法归为三种:保护说、遮羞说和装饰说。像保护说也不能完全解释服饰出现的真正动机。冰河时期的人类使用兽皮是为了防寒;但是在澳洲中部的原始土著并不穿衣服或用那儿盛产的袋鼠皮来抵御当地温度可以低至零下摄氏度的寒冷气候,而生活在热带的原始人却有穿着较厚重衣物的例子。像遮羞说也不能称上是服饰出现的真正动机。
人的整体美依赖于和谐美妙的服饰搭配出周围时尚的事物统一起来。高明的打扮艺术能使服装给人们生活赋予更深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有成就的服装设计师都是将衣服和饰件与人体美同时考虑进去,使之相互和谐和相互辉映。服饰对服装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可以装饰和点缀,同样重要的是它们可以调整、平衡、强调和烘托服装的某些艺术特点,起着和谐、均衡、对比互补的美化效果。
我们从距今大约三万年至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出土文物中可看出。旧石器时期后期也就是冰河时代,人类以捕鱼、狩猎和采集类食物为主的所谓自然经济时代,这一时期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1. 奥瑞纳文化阶段(约三万年前)
2. 索鲁特文化时期(约两万五千年前)
3. 马德林文化阶段(约两万年前)
另一方面是神秘的自然观——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
一书中称此为“集体表象”,这是一种“超自然力”主宰整个物质世界和每个人以及集体的命运,它既无形又有形,往往附着在某些物体身上或自然现象中”。原始人用与我们相同的眼睛看,但是用与我们不同的意识来感知。所以,有关客体可以引起集体每一成员敬佩、尊敬、恐怖或崇拜的感情,表现形式有图腾崇拜、巫术、自然崇拜、死人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等等。
意义

《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

《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

《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授课系:设计系服装专业学分学时:4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一)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服饰品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课程的作用:配饰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艺术文化现象,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对文化表征和思想情感的体现。

服饰配饰设计是一直伴随着人类而存在的,在现今服饰配饰已经深入社会的每个层面,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服饰配件设计》课程的开设在其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本着由浅到深、由兴趣到专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慢慢将服装服饰设计理论掌握并逐渐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把课程中服饰搭配的技巧和影响因素与当下最新的时尚搭配应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发动同学们多交流,多讨论,让学生把课内和课外知识的积累相结合,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服饰配件的制作,从实训中吸取营养,让学生更好的设计美、应用美。

(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服饰品设计》课程是建立在对服装行业服装设计师、助理设计师加强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按照服装行业设计师与设计师助理等工作过程所需能力编排的课程内容,由浅至深,并针对每个环节设计课程作业。

2.教师、学生角色转换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教师根据具体任务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根据项目需求来学习,通过阅读教参书籍、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加以指导的形式完成任务。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做学合一,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锻炼设计思维的能力。

《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

《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

《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人文艺术学院系服装系制订2016年9月1日《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服饰品设计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职业岗位基础课程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学期:第三学期授课学时:总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12,实践学时:24先修课程:服装设计基础一、课程定位服饰品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岗位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服饰品的文化内涵和设计要素,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各类服饰品的设计和制作手法,具备服饰品的设计与实际动手制作能力,以应对服装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配套化的趋势。

二、课程设计本课程将教学内容与市场信息、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将设计与市场调查实践贯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先进的教学和技能训练方法,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同时结合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特点,在课程设计方面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市场调查、创设情境、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

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设计观念的更新,在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追求知识的前沿与高品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各类服饰品的选材能力,使学生具备较为熟练的各类服饰品制作技艺,具有服饰品设计能力和服饰品搭配审美能力。

(二)课程具体目标1.具备服饰品方面的审美和鉴赏能力;2.具备创造性思维和整体性创作设计的能力;3.具备独立完成服饰品的设计制作能力;4.具备服装与服饰品的搭配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学习情境本课程以服装工艺中的基础工艺缝制为载体,设计2个学习情境,将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情境项目训练中。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下表。

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汇总表(一)教材选用与编写1.推荐教材朱晓珊编著《服饰配件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奥利维埃·杰瓦尔编著《服饰配件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冯素杰邓鹏举编著《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化学工业出版社(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积极开发制作微课,利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2.积极编写与教学改革配套的校本教材;3.收集市场信息,探索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服务教学。

服饰配饰设计说明

服饰配饰设计说明

三、 戴帽的原因
一、标识类别
不同的帽饰可以标识不同的身份地位。如皇冠代表着 帝王的权利:中国古代男子20岁时要戴“冠礼”所以 是否戴帽标志着一男子成年与否;中国古代官员戴帽 也受到严格的制度限制,不同级别的官员须用代表各 自级别的帽饰。
二、防护作用
帽有遮阳防晒的功能,如在战场、建筑工地等特殊场 所戴强大的帽盔可起到一定防护作用。
• 5、腰部饰品:由皮革、纺织品、金属等材料制成对腰部 进行装饰束紧的物品。
• 三、服饰品的设计:
• 1、设计构思:寻找灵感来源(如宗教、民族、民间、自 然、生活物品……)运用点、线、面的各种形态。
• 2、设计的基本要素: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
• 3、设计的程序:a、信息收集与分析 b、产品设计的定 位 c、服饰品设计的展开
属首饰,珠宝首饰、 玉石首饰、木质首饰、 骨质首饰、树脂首饰、 玻璃首饰等。 • B、按装饰部位可分 为头饰、面饰、臂饰、 腕饰、手饰、腿饰、 鼻饰、耳饰等 • C、按具体品种分类 等
2、首饰的造型元素 (材质与色彩)
• A、贵金属类:黄 金、铂金、
• B、珠宝类:钻石、 珍珠(珠宝皇 后)、红宝石、 蓝宝石、翡翠、 水晶、绿松石、 玛瑙
3、首饰与服装
• 首饰与服装的关系应该有主次关系,首饰不应剥夺服装的风采 • 首饰应该在造型、色彩与质地等方面与服装相协调(造型上应与服装
风格一致)
万历皇帝金丝冠
第三节 帽子设计
一、帽子的概述
帽是十分主要的服饰配件,在 中国古代被称为“冠”,是 “首服”(头部服)的总称。 首服的起源很早,我们从石器 时代遗留下来的壁画,雕像上 就能发现很多戴帽、扎巾的人 物形象。它既可起到防护作用, 又可以标识人的身份地位,同 时又有很好的装饰功能,可使 服装的整体效果更为完美。

服装配饰设计说课PPT课件

服装配饰设计说课PPT课件
能及时掌握要点,作业 也能按时完成,但不够 深入
理解力和执行力都较强, 可完成额外的练习
11
三、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过程任务法
解决教与学、 理与学、 学与做
间的脱节关系。
教学方法 设计
案例教学法
师生通过共同 实施一个完整 的任务而进行 的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法
学生以未来就业岗位 中的角色身份参与学 习过程,形成真实工 作氛围,提前适应工
具体图示如下:
7
服装配饰理论
帽子工艺理论 首饰工艺理论 包袋工艺理论
配饰搭配理论
服装设计专业 学生职业能力构成
实际操作方法能力
帽子工艺 首饰工艺 包袋工艺 搭配技巧
社会实践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8
二、课程定位——课程作用
专业能力
学习能力
社会能力
帽子、首饰、鞋子、 包袋等的设计 对服装与配饰的审 美鉴赏能力 对奢侈品设计兼具 感性和理性的认知
综合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3
一、课程建设背景及思路——课程建设背景
培养方向
人物形象设计师 服装陈列师资格证 服装设计师
职业资格证书
配饰品设计 陈列设计 服装设计
岗位/岗位群
4
一、课程建设背景及思路——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建设 思路
将专业培养目标贯穿于课 程建设的全过程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 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模式,重建 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20
四、课程内容——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含实践)
第1章 服装配饰概述 第2章 帽子 第3章 包袋 第4章 首饰 第5章 鞋子、袜子、手套 第6章 领带、围巾 第7章 腰带 第8章 花饰品 第9章 其他配饰 第10章 饰品品牌

服装服饰配饰设计搭配

服装服饰配饰设计搭配

第六节 鞋靴设计
• 鞋靴设计分为两种类别:

一类的实用类鞋靴, 也就是生活中所穿用的 鞋靴。这类鞋靴兼顾了 审美创意与鞋靴功能两 个方面,功能性大于创 意性,创意含量较小, 但相对于繁荣市场,引 导和促进鞋靴消费,满 足人们爱美的天性及生 活所需,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另一类是艺术类鞋靴,也叫 概念鞋,这类鞋靴设计时往往 不受鞋靴款式、材料、色彩、 工艺、穿着实用性等方面的限 制,弱化了实用的功能,强调 了审美创意,加强了鞋靴设计 作品个性化和情感化的艺术效 果。这类鞋靴虽然不能销售和 在日常生活中穿用,但可以充 分展示设计师的情感,发挥设 计师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对 于推动行业发展、艺术探讨、 艺术观赏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 效应。
• 慢慢的包袋做为时装配件成为女士们衣着打扮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基于不同的潮流文化,不同的时代状况, 不同的 场合, 女人的包袋已演变出变幻无穷的形式。 • 十九世纪初, 欧洲打开其世界之门, 大型的旅游袋便成为 进出欧洲的必需品。大袋和箱子顺应而生。
二、包袋的设计
• 包袋的设计指对包袋的外形、色彩、装饰的设计 及对材料的选择。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根据服 饰要求整体构思;二是独立构思。 • 我们在构思时可以以下方面着手: • 1、几何形主题:方形、圆形、方圆结合、扇形、 不规则几何形…… • 2、具象主题:动、植物仿生形象…… • 3、自然主题:山川日月、自然景观……
五、宗教习俗
对某些民族来说,戴帽是出于一种宗教习俗。如伊斯 兰教规定,在室外时头部无覆盖物是对天的亵渎,所 以帽子是伊斯兰教教民必不可少的首服。
四、帽子的分类
帽子的品种繁多,按用途分, 有风雪帽、雨帽、太阳帽、棒球 帽、安全帽、防尘帽、睡帽、工 作帽、旅游帽、礼帽等;按使用 对象和式样分,有男帽、女帽、 童帽、少数民族帽、情侣帽、 牛仔帽、水手帽、军帽、警帽、 职业帽等;按制作材料分,有 皮帽、毡帽、毛呢帽、长毛绂帽、 绒绒帽、草帽、竹斗笠等;按款 式特点分,有贝蕾帽、鸭舌帽、 钟型帽、三角尖帽、前进帽、青 年帽、披巾帽、无边女帽、龙江 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 八角帽、瓜皮帽、虎头帽等等。

服饰品设计第五章 首饰设计

服饰品设计第五章  首饰设计
金属手镯:金、白金、亚金、银、铜等 制成。有链式、套环式、编结式、连杆 式、光杆式、雕刻式、螺旋式、响铃式 等。
镶嵌手镯:在金属或非金属的环上镶嵌 上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珍珠等加工 而成。
非金属手镯:由象牙、玛瑙、贝壳、珐
琅、景泰蓝等雕琢而成。
5、脚镯、脚铃
脚镯是脚上的装饰品,民间有给刚出生的婴儿带脚镯的习 惯,以求免除病魔、长命、富贵。脚镯一般以金、银为材 料,种类较多,有单环式、双环式、系铃式、螺纹式、绳 索式、链式等。脚链与金属项链、手链一样是链状形式, 有松齿链、马鞭链等,脚链一般较细,由K金制作。
• 二、普通金属材料
• 普通金属材料主要指仿铂金、黄金、白银等贵金 属特性的金属材料。一般来讲,这种金属以铜合 金为主,模仿黄金,还有镍合金、铝合金,后两 种合金颜色为白色,用来模仿铂金、白银。这些 合金中往往还添加锌、镉、铅、锡以及其他一些 元素,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合金,这些材料在现 今的首饰材料市场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按装饰风格分类
按首饰的装饰风格分类,有古典型首饰、高雅型首饰、自 然型首饰、前卫型首饰、环保型首饰、浪漫型首饰、怀旧 型首饰、乡情型首饰、民族风格型首饰等。
4、按价值分类
按首饰的价值分类,有名贵首饰、高档首饰、中低档首 饰、廉价首饰等。
5、按使用场合分类
按首饰的使用场合分类,有宴会首饰、时装首饰、日常首 饰等。
• 豪放、粗犷风格的服装,选用首饰的风格也应热情奔放、 粗大圆润、光亮鲜艳。轻松、简洁、面料高档的直线型 时装,配上抽象的几何型耳环、项链等首饰,有一种稳 重、温柔之感。带有民族风格的服装,配以银质、贝壳、 竹木、陶瓷等首饰,更有一番乡土民风和返璞归真的情 趣。高贵、华丽的高级定制服,选用高档、闪耀、富有 设计感的首饰,营造优雅时尚的氛围。

服装配件设计——首饰用材料

服装配件设计——首饰用材料
服装配件设计
ACCESSORIES DESIGN
第一章:首饰用材料 CHAPTER 1: MATERIAL FOR JEWELLERY
第一节:首饰用金属与非金属
贵稀金属的特征
稀有、美观, 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延展性,
熔点高。
1.1 黄金[GOLD]
基本性质 元素符号:Au 色泽:深黄色 比重:19.32 熔点:1064.43℃ 摩氏硬度:2.5
延展性[延性、展性]佳。 柔软、坚韧、光亮,经过抛光工
艺后有强反射力。
1.2 白银[SILVER]
纯银 理论纯度100%,经过电解法提炼,不含有 其他杂质,成色在99.99%以上的为纯银; 足银:相对于纯银,成色在98%左右为纯
银,也称为“流通银”;
注意: 纯银和足银在首饰行业中使用也不广泛, 因为质地太软而易变形,只用于简单低档
2.1 宝石[GEM]
宝石各论
[2]红宝石 化学元素:Al2O3 比重:3.99-4.02
摩氏硬度:9
刚玉类宝石的变种,呈现深红、 紫红、鲜红、粉红、暗红等色;
清澈透明。
2.1 宝石[GEM]
宝石各论
[3]蓝宝石 化学元素:Al2O3 比重:3.99-4.02
摩氏硬度:9
刚玉类宝石的变种,呈现蓝紫、 玫红、黄、青、白等色;
1.1 黄金[GOLD]
K金
22K金:
18K金:
1.1 黄金[GOLD]
黄金的重量 克拉[Carat]制:1克拉=0.2克。
1.2 白银[SILVER]
基本性质 元素符号:Ag 色泽:银白色 比重:10.49 熔点:960.5℃ 摩氏硬度:2.7
1.2 白银[SILVER]
基本性质 空气中不氧化,化学性质稳定, 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溶于酸碱。

服饰品设计与制作-图文

服饰品设计与制作-图文

服饰品设计与制作-图文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组:吴惠芳(下册)◆任课教师:吴惠芳◆任教学期:◆任教班级:2022秋2022级春季服装班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组:吴惠芳1-包袋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包袋的国内和国外发展历史2.了解包袋的种类3.了解著名的包袋品牌和包袋设计师技能目标:1.学会用包袋搭配服装,符合审美和实用功能2.学会设计包袋情感目标:对包袋的设计与制作产生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包袋的搭配方法和绘图教学难点:包袋的设计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包的历史渊源中国的包袋历史:锦囊,荷包,鱼符袋(典故故事讲授)、书袋、豹皮弓囊锦囊:实用与审美(装重要信件)-锦囊妙计荷包:以前是用来储存食物,途中充饥,如今主要是装饰物鱼符袋:俗称古代的身份证,唐制服中官员佩戴(袋中装另一个鱼符)外国的包袋的历史:钱包、单车包、化妆包、购物袋、大袋子等。

二.讲授新课(1)包的功能:实用,审美,象征(2)包的种类:1.女士职业包2.学生包3.行李包4.单肩挎包5.腰包2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组:吴惠芳6.化妆包7.皮夹8.公文包9.宴会包10.旅游背包12.沙滩包(购物包)(3)包与搭配方法:1.造型上的呼应1)根据体貌特征来确定包袋的风格。

2)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场合来选择包袋3)在造型上利用微妙的对比手法2)2.色彩上的配合1)统一法2)呼应法3)衬托法4)协调法4)衬托法3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组:吴惠芳3.材质上的互补(4)包的设计方法:1.形体变形设计法2.系列设计法3.复古设计法4.仿生设计法5.夸张设计法三.视频欣赏:11秋冬包袋流行趋势【课堂练习】30分钟放映包袋的图片,学生模仿画出包袋的款式图。

【点评环节】5分钟点评学生画图的效果,纠正学生的绘图误区。

【课堂小结】本次课,我们学习到了包袋的历史、种类、包袋的著名品牌、包袋的搭配方法、设计方法、制图方法。

服饰品设计第七章服饰的整体搭配

服饰品设计第七章服饰的整体搭配

• 服饰装扮的风格化是人们步入感性消费时代的一 个重要特征,服饰主题的确立能充分反映出时代 气息、社会风尚、流行趋势及艺术倾向。服饰品 的设计前提是对总体服饰流行风格分析、归纳后 所设定的设计主题,如对服饰市场的观察、分析 与研究、对时装的流行趋势预测、流行心理学及 服饰消费意向的调查等,都是确立服饰品设计主 题的综合因素。每一件服饰品的设计都应符合服 装的整体设计主题与艺术风格,从服装到鞋帽配 饰,包括细小的部分都不能忽视,以便更好地表 现服装的整体设计主题与风格。
第一节 服装的美学特点
• 一、整体美 • 服饰美的第一个特点是整体美。它包括了服装、 服饰品、化妆并与人体和环境相互协调,与着装 者的身材、容貌、气质、文化品位等融合为一体 所表现出的整体形象。 • 在进行服饰设计时应考虑到相应的美学特征,整 体美要有主有宾,要突出重点。 • 服装的整体美既包括了人体与服装、服装与服饰 品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也包括了人与环境的关 系。
• 造型的系列化设计体现了各要素的变化和统一。
• 服饰品中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 都是艺术造型的表现手段,形成服饰品组织、结构 的内在统一。服饰品造型设计的艺术手法和表现 形式,决定了服饰品的直观性和情感上的审美表 现力,它主要表现在体积、比例、空间布局、结 构等方面。 • 服饰品是以空间立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复杂或简 单的体面关系来达到三维空间的艺术效果;将物 质材料加以变化成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立体造 型物;将平面的纹样与立体的造型相结合,以达 到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的结合。 • 服饰品造型系列化设计的表现形式,应着重从各 类服饰品形与形之间的主次、虚实、分合、交错、 透叠等关系方面多加研究,以产生视觉效果上的 冲击力,使系列化服饰品造型更加统一、完美。
服饰品与服装的合理搭配能使人的外观视觉形象更为整体,满足人 们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