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新坍小学二语蚕姑娘集体备课
第一次集体备课2
2013年秋学期
学科
六年级语文
地点
四楼办公室
时间
主持人
时安全
主备人
郭海霞
记录人
孙亚梅
出席
孙亚梅、裴加龙、时安全、郭海霞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
主
持
人
发
言
主
备
人
发
言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材简析
本文讲的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仍不忘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这是一位音乐家爱国的方式。用音乐为武器同敌人作斗争,鼓舞人民与敌人作斗争。
2、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
3、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
4、理解“难忘”,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
5、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侧重选择两类文章:①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②、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小
组
成
员
研
讨
交
流
主
持
人
小
结
理解体会:送别时各方的神情动作语言。想象歌词。
抓词句体会肖邦的爱国心。
积累有关辛勤工作的成语。
《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射阳县新坍小学二语月亮湾集体备课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读课后的词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1.导语:月亮湾真是个美丽的地方,村前有河水小桥,河里有鱼儿倒影,河边有桃花农田,村后还有山坡茶树。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带上我们的小照相机,拍下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再用书上的句子来说说你拍下的风景。
↖村后:山坡↗
教
学
反
思
2.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
“游客”可提问:如(1)请问小导游,听说现在很多地方的河流都被污染了,黑乎乎地,有的发臭了。月亮湾的小河怎么样?怎么会这样清呀?(2)现在是春天,桃花开了,很美。要是桃子熟的时候来旅游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你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3)月亮湾的茶叶怎么样?师生共同评议,合格的发给“导游证”。
②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月亮湾。(板书:月亮湾。边写边告诉学生:“湾”是一个生字,“氵”加一个“弯”字。)
③谁亲热地招呼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指名读课题,齐读。)
二、配乐介绍,初步感知
让我们先来听听导游小姐对月亮湾的介绍吧。(多媒体配乐范读。)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如此美丽的地方,小朋友肯定都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去看看了,那还等什么?赶快打开课本,美美地读个够吧!
射阳县新坍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组:__二_年级_语文____学科
主备人
周宏宇
执教者
时间
课题
3.月亮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射阳县新坍小学二语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做到:动眼(拼音和字一目双行)、动脑、不动声。(教师检查)
4分段指名读全课文
5齐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6讨论交流
三学习生字:数搞考始计
1齐读生字,分析字形。
2教师范写。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谁的故事?
板书:安培
二讨论理解课文
课文用一句话来介绍安培。请找出来读一读。
化险为夷
教
学
反
思
射阳县新坍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组:__二_年级___语文__学科
主备人
周慧
执教者
时间
课题
16、“闪光的金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出示新词:
修理谈起凡是及时提供工具箱按劝
方便普通居民急需地段咕嘟咕嘟障碍
污水附近规矩戴上誉为称赞特约服务箱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4)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集体预案
个人设想
1学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怎样读好这句话?
(4)相机圈出:法国著名物理学家
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课文就举了一件事,来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什么事?
讨论;
对,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是黑板。所以,课题黑板跑了,其实是------------跑了。所以课题上加了引号。用来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壁。可想而知,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蚕姑娘》这篇课文中的内容,包括主人公、情节背景、故事情节等。
2.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和句型,掌握基本语言规范。
3.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蚕姑娘》课文的主要情节。
2.学习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以及人物感情的转变。
2.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技巧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 播放一段有关蚕丝生产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蚕丝的好奇心,增加对故事情节的期待。
- 教师向学生介绍蚕丝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蚕丝是从蚕茧中提取的。
2. 阅读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蚕姑娘》这篇课文,并简单叙述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边读边指导学生听、关注关键词汇和句子表达。
3.学生可以跟着课文朗读,教师可在朗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发音不准或语调老套的错误。
3. 理解与讲解环节1.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解释生词和难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4. 回答问题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答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如: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5. 拓展阅读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蚕丝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2.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有关新知识的资料,并在下一堂课时进行分享交流。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2.学生回答问题,解释对老师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课后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蚕姑娘》故事复述一遍。
2.可以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可以在下一节课上,安排学生分享拓展阅读中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蚕姑娘》的主要情节,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从而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表达和句型。
表格式集体备课(十)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时间
地点
二办
备课组长
刘军
主讲人
徐广标
记录人
刘军
备课组人员
刘军徐广标范皓周慧
备课主题
《“东方之珠”》《小露珠》
主
讲
人
备
课
过
程
《“东方之珠”》,课文标题有个引号,这是学生可能要关注;本文采取总分总的方式来写。学生读起来很清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另外,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感受到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才能把文章写的更美。比如这篇文章沙滩的“迷人”、公园的“举世闻名”、街市的“繁华”,这三者构成了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学生是能够整体感受到的。当然这也是让学生知道香港的一篇文章,一篇小小的非常有意思的说明文。
《小露珠》这是一篇科普美文,所以在教学中要把科普的东西还给学生;这是一篇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到的的大自然的哲理文,所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是非常的重要;这是一篇有小小露珠想像到的文章,小小露珠就能入文,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完全都能入文,也就是说这是一篇启迪性非常的文章,学生在阅读之后,感受到自己应该关注自身的所有事物,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阅
射阳县新坍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主讲人 Nhomakorabea备
课
过
程
读之中,引导学生感悟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老师花大力气实践的。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学会赞扬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赞扬的品质。学会赞扬是人生存于社会的一大修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写的非常美,是本文的重点,需要花大力气品读的。
交
流
情
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第1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niong”。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苏教版教学反思《蚕姑娘》教后反思今天我上了语文课《蚕姑娘》,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在上课一开始,我先从谜语开始导入新课:一条小小虫,自己盖新房,躲在新房里,变个飞仙女。
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由于班上有好多孩子都是农村里来的,所以蚕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多少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教学片段:有孩子说:“蚕小时候很丑,长大了可以变成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蚕姑娘》故事情节,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
2.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学习蚕丝的生产过程。
3.学生通过参与制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增强他们的对生活中事物的感知和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并掌握其中的细节。
2.难点:带领学生学习蚕丝的生产过程,掌握其中的关键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A.内容1.教师通过PPT或者情景再现等形式介绍蚕丝的生产过程。
2.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模拟蚕丝的生产过程,了解其中的细节和流程。
B.方法1.教师通过PPT或者情景再现等形式介绍蚕丝的生产过程。
2.组织学生听讲,并辅以图示、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材料。
3.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模拟蚕丝的生产过程。
4.教师在学生完成手工制作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掌握其中的细节和流程。
四、教学步骤A.引入1.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带领学生认识蚕丝和蚕丝生产过程。
2.通过情景再现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蚕姑娘》故事情节。
B.主体1.教师通过幻灯片等方式,介绍蚕丝的生产过程,并注重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讲解。
2.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根据教师的要求,拿出手工材料准备制作蚕丝原料。
3.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制作蚕丝原料。
4.学生完成手工制作后,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其中的细节和流程。
C.总结1.教师请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过程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蚕丝生产的流程和制作蚕丝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手工制作的过程,可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蚕丝的生产过程。
2.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的表现,可以评价学生是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
3.通过评测手工制作的成果,可以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六、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制作蚕丝原料的过程需要注意细节,防止出现学生因为制作不当而受伤。
二年级《蚕姑娘》集体备课_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蚕姑娘》集体备课课题蚕姑娘教时2主备人陈珠凤※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蚕、姑、娘、桑、旧、换、胖、盖、响”,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3、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第二课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内容分析:1、解读文本:《蚕姑娘》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春暖是蚕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四次蚕眠蜕皮的情况,具体地写出了这一过程中蚕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六至七自然段写了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的情况。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解读课标:。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已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
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
3、预设教法:讲授法、启发式、探究法※学生实际: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像这样的一篇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文章,学生也较新奇,于是在教学时,采用“指导观察,启发思维;看说结合,培养能力;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教法。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两分钟一、揭题、教学生字。
猜谜语:“一个姑娘真可爱,专把树叶当饭菜。
辛勤吐丝献终身,织成丝绸做穿戴。
”(谜底:蚕)1、出示"蚕"的图画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2、出示生字"蚕"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
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
射阳县新坍小学二语快乐的节日集体备课
一.分小组学习讨论:(1)分节朗读,想想,“红领巾”为什么快乐?他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2)你能通过读,表达“红领巾”快乐的心情吗?
一.小组比赛朗读,看看哪组读得好?评价标准:读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情(快乐)
集体预案
个人设想
射阳县新坍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组:_二__年级_语文____学科
主备人
周宏宇
执教者
时间
课题
4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能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及歌曲《快乐的节日》的磁带。
集体预案
个人设想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看图入手,导入新课
1、板书“节日”,你知道一年有哪些节日?
2、板书“快乐的节日”,你感觉快乐的节日是什么节日?能给大家介绍你当时快乐的情形吗?
3、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过什么节日?
2、按提示语背诵课文。自由练背—两两互背—自愿背—齐背。
五、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田字格中的字)
认读字卡。
分析结构,说偏旁。
3、分析字形,指导写字。提示:做窄右宽的字:吹、地、快、师;对准竖中线写的字:乐、老。
板书设计
4快乐的节日
花儿 (像春天)
白杨树 祝贺 少先队员——祖国的希望
小鸟 (像花儿)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蚕姑娘》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因为善良而获得好运的故事。
这篇故事情节简单,寓意深刻,适合小学生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品尝文学之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爱心和关爱之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形态特征、作用等知识(2)感受文学之美,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爱心和关爱之意(3)发现身边值得我们关注和爱护的人和事2.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人和事的态度,爱心和关性之心。
3.学习策略目标(1)了解阅读策略,懂得通过读图、阅读题目等方式更好的理解文章(2)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策略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蚕和蚕丝的图片,课文及阅读理解题目(2)准备背景音乐:《蚕儿姑娘》(3)准备小组分组表格(4)准备《蚕姑娘》故事的PPT ##### 学生准备(1)带上红领巾和学生手册(2)准备阅读,并准备相关问题的解答四、教学过程设计1. 创建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学生听音乐,整齐快速进入教室(2)教师简单介绍“今天我们将学习《蚕姑娘》课文,并将通过阅读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聆听《蚕儿姑娘》的歌曲,了解蚕的用途和表现爱心及关性之心的主题。
同时,分组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也将在本次课中运用。
”2. 词语学习与故事演读(10分钟)(1)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的理解对蚕这一知识进行讲解并集体讨论(老师介绍:“蚕是一个很有用的昆虫。
”)(2)向学生讲解《蚕姑娘》的故事情节,并利用PPT对故事进行演读。
在其中设置问题: A. 为什么蚕姑娘能在乡下结识两个好朋友? B. 蚕姑娘为什么要把蚕卵带回了家呢? C. 蚕姑娘感到担心的时候,朋友给了她什么样的建议?3. 意象的引导和活动设计(15分钟)(1)通过图片或手工制作蚕,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蚕的生长过程。
二年级下册蚕姑娘教案
二年级下册蚕姑娘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蚕姑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记忆故事《蚕姑娘》的内容。
2. 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记忆故事《蚕姑娘》的内容。
2. 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教学准备: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具:图片、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教具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蚕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蚕,引导学生思考蚕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二、讲解故事(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故事《蚕姑娘》,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故事。
2. 讲解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三、分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故事《蚕姑娘》。
2. 学生代表讲述故事的同时,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或提问。
3. 每个小组讲述完毕后,全班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四、词汇与句型练习(1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让学生进行识读和拼写练习。
2. 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造句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可以利用实际的蚕茧或相关图片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蚕的生存环境,讨论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创作绘本或小剧场,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故事《蚕姑娘》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或手工制作展示蚕生长过程的PPT或海报。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故事《蚕姑娘》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2次
射阳县新坍小学集体备课表气候变化的俗语: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雁门关外气候的变化莫测。
)3、教学第三部分(1)学生回忆生活中知道的俗语,进行交流讨论。
(2)交流、讨论。
(3)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4)教师拓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和搜集俗语,而且能正确运用它们。
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5)完成填写俗语的练习题:教学诵读与感悟板块1、听歌导入。
《说唱脸谱》你在歌中听到了什么?说到京剧,你想到了什么词?京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组以戏曲为主题的成语。
老师设下无关让你闯,看你能否一一闯过。
2、第一关,正确诵读这些词语。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开火车读。
(3)指名读,齐读。
3、第二关,练习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让学生知道它们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4、第三关,观察思考这些成语为什么这样排列?(描述了从角色扮演到戏曲情感表达的全过程。
)5、第四关,完成练习:听片段用相关成语描述一番6、第五关,学习分类积累词语,并练习背诵。
赛背7、小结。
齐背成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落实要求。
1、2、样解释才能让老师接受呢?称呼和礼貌用语;②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误会说明原委;③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3、课,看起闲书来倒挺有劲。
”如果你是陈文彬,你该如何向爸爸解释呢?阿姨走出来,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碰倒了?”假如你是李东方,你该如何向这位阿姨解释?4、拟定的提纲,相互练说。
(教师参与讨论,适时指导。
)三、模拟情境,角色体验。
大方,注意口头语言与面部表情的结合,必要时还要辅以动作。
教师相机纠正双方的语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交际过程。
四、总结评价,激励进步。
五、教学写好钢笔字板块1、指导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三《蚕姑娘》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是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阅读材料。
在阅读这篇文章前,需要先学习“蚕茧”的相关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蚕茧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2.教具:图片、小白板、彩笔、PPT等。
3.活动:阅读理解、绘画、询问、分析、讨论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展示蚕茧的图片,引导孩子们了解蚕茧的形态和作用,让他们观察蚕茧的细节。
(2)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谈论自己对蚕茧的了解。
让孩子们发现和解决自己的疑问和问题。
2.阅读教学(1)教师给孩子讲述《蚕姑娘》的故事,带领孩子了解整个故事。
(2)让孩子们小组阅读文章,指导他们回答相关问题。
比如:蚕姑娘是谁?她为什么被指责?最后蚕姑娘发生了什么?(3)针对文章进行分析,让孩子尝试逐句理解文章的含义和细节,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
3.语文活动(1)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画出蚕茧和蚕姑娘,以及蚕茧的形成过程。
(2)填空活动:根据文章内容让孩子们填空,印证他们是否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3)分析问题:引导孩子讨论文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总结(1)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蚕茧的了解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3)对下一步的学习进行展望。
四、教学反思通过寓言故事进行语文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驾驭能力,还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命素养。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准确把握孩子们的情感和需求。
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鼓励孩子们主动思考,寻找答案,提高综合素养。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蚕姑娘》,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关注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蚕姑娘》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和词语搭配。
教学准备:
1. 课文《蚕姑娘》的教材和课件。
2. 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回忆蚕的形象和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蚕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蚕的特点和他们对蚕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蚕姑娘》
1. 教师朗读课文《蚕姑娘》,让学生跟读。
2. 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意思。
3. 教师解释生字词和词语搭配,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
4.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帮助纠正发音和语调。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四、拓展延伸
1. 学生自由创作一段关于蚕的故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反思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生活中的蚕,并初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2.理解和掌握《蚕姑娘》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3.能表达出自己对蚕姑娘这个故事的感受和思考,并形成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蚕姑娘》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能表达出自己对蚕姑娘这个故事的感受和思考,并形成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认识生活中的蚕,并初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2.让学生能够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和人物行为,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学前导入(5分钟)将一些蚕蛹放在玻璃罐子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蚕蛹发生的变化,并与学生交流有关蚕的知识。
2. 教学展开(35分钟)第一步:阅读《蚕姑娘》(10分钟)教师喜欢声情并茂地朗读这个故事,同时让学生叽叽喳喳的跟着读,并注意形象描写和人物行为。
第二步:讲解和解析(10分钟)教师以问答、PPT和情境演示等方式,让学生重新理解故事,并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情景再现(15分钟)教师通过听取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受故事所传达的思想,让学生形成随写随想的习惯。
3. 课后延伸(5分钟)教师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下一些与故事有关的评论或感怀,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方式1.问答式教学2.直接授课3.讨论式教学六、思考题1.蚕姑娘最终成为了美丽的蝴蝶,而她的变化之路有哪些启示呢?2.如果你是蚕姑娘,你会怎样做?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学生而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课外阅读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最后,如何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也是我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苏教版小学语文2下教案2、蚕姑娘
课题:2、蚕姑娘总课时:3课时本课时:第1教时【教学目标】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技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能力: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情感:激发学生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后鼻音。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修改:谁来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
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二、初读指导修改: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听后交流。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要求)再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要求。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房蛾从此(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蚕桑叶从此瘦钻出换上卵茧(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1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过渡: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3)“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熟能生巧”:熟的意思是——熟悉,熟练,巧的意思是——灵巧,灵活。熟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手就会灵活。
师: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师: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得姥姥的手极其灵巧,巧到……示句子“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对姥姥的思念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改变而改变)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3)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读。
(4)、这句话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有一个词语与全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板书有声有色)
“声”就是“声音”,这里的“色”,难道是颜色、色彩的意思吗?联系刚才读过的两组词语,(再次出示)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
3、身心入境,熟能生巧,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出示说话练习。)
表格式集体备课(八)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时间
2012-10-31
地点
二办
备课组长
刘军
主讲人
周慧
记录人
范皓
备课组人员
刘军徐广标范皓周慧
备课主题
《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主
讲
人
备
课
过
程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中国计谋的好文章,是一篇由弱变强的励志之文。这篇文章也许有人认为价值取向有问题,原因是文章第四自然段有着“报仇雪恨”的字眼。的确这一点有着价值取向的问题。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在人类发展史上,这样的事太多了!这是事实,这也是只要有人存在往往离不开的问题,所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并没有回避这一问题,而是把人的原生态体现出来。因为这个典故的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当然这篇文章由弱转强的过程,是非常值得玩味的。这种努力,这种长时间的努力,可持续性的努力却是非常有感召力的,我们在教学中是不能把这一点忘记的。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励志,让学生明白努力,这其实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表现。
射阳县新坍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主
讲
人
备Hale Waihona Puke 课过程《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世界上有许多第一,每一个第一其实就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我说语文教学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想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把这一意识体现出来,学生学习欲望会更强。这是一篇创造力培养之文。任何一种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灵感,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同样属于灵感解读的文章。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中可以读到灵感,读到顿悟,我想这是我们教学的关键。
交
流
情
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实录教学背景本教案针对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蚕姑娘》,通过讲授蚕的生长发育及丝绸的生产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的重要性及劳动的时代变化等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蚕的生长发育及丝绸的生产过程。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及劳动的时代变化,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蚕的生长发育及丝绸的生产过程。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及劳动的时代变化。
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老师先把一张蚕的图片或者蚕的茧放在课桌上。
2.老师引导学生对这个东西进行观察,并给予学生提问:这是什么?会有什么用?吃了会怎样?第二节:学习课文《蚕姑娘》1.向学生介绍蚕的生长发育及丝绸的生产过程。
2.教师播放有关蚕的生长发育及丝绸的生产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对蚕和丝绸的生产过程进行深入了解。
3.读课文《蚕姑娘》,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要求注意语音、语调,体会课文的情感。
4.帮助学生分析文本,理解文章的意思及寓意。
第三节:学习课文1.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情节的理解。
2.要求学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段领会文章内容。
3.让学生小组互动、小结并讲述自己小组的理解。
第四节:剖析情感表达1.教师导读第1至第8段,并引导学生思考蚕的生活、成长、繁衍等各个方面内含的情感。
2.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中人物语言和行动传递出的情感,如“慈爱”、“善良”、“执着”、“坚毅”等,引导学生判断为何情感出现在这些场景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情感,理解语言的情感内涵。
第五节:尝试写作1.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短文,表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求写作清晰、通顺、简洁。
第六节:课堂反思1.回答以下问题: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你觉得最感人的是哪一段?哪一段让你更加认识了蚕的生长发育和丝绸的生产过程?2.通过课堂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阅读观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五一. 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蚕的特点及与生活的关系,并通过阅读故事《蚕姑娘》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 教学重点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蚕的特点及与生活的关系。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4.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蚕的知识,要求教师以生动、活泼、形象的语言讲述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能认识到蚕是人类的朋友,认识到蚕的价值。
同时,通过阅读故事《蚕姑娘》来引导学生探索蚕的思想,让学生体悟蚕的幼小形象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二. 教学过程设计1. 种子讲解教师将蚕的卵种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和认识、掌握基本知识。
2. 生长过程教师根据图片和幻灯片讲解蚕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的基本知识以及蚕是如何与人类相关联的。
3. 探究蚕的价值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讨论蚕的价值和作用。
提醒学生认识到蚕的重要性,增强对蚕的珍惜和爱护。
4. 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制作蚕茧,让学生亲自体验到蚕的生长过程,加深了解蚕的价值和作用。
5. 阅读《蚕姑娘》教师朗读《蚕姑娘》,让学生感性地了解蚕的生长历程和精神内涵,并通过阅读故事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6. 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后回想自己制作蚕茧的过程,写出自己的感想和心得。
三. 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与生活的关系,并通过故事《蚕姑娘》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式、生动的情景、具体的事物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阅读故事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通过反思,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带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真正体验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理解文中词语的比喻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集体预案
个人设想
第一课时
一、看图介绍,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蚕的图片
1、这是什么?板书:蚕(强调平舌音)。
2、谁见过蚕?能指着图来介绍一下吗?
3、从字形看,蚕是“天下第一虫”,那它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它吐出的蚕丝织成美丽的丝绸,做成围巾、衣服……)
6、检查自读情况。
⑴出示文中去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⑵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评价
⑶指名一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自我评价。
⑷指名一桌学生读第四、五自然段,学生评价。
⑸男小朋友齐读第六、七自然段,女小朋友评价。
三、学习记忆,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蚕姑娘桑
床旧换胖盖
集体预案
个人设想
2、共享记字好方法。
⑸齐读。
3、回忆课文内容和图片录像,完成填空:
从里钻出来的又
又的蚕姑娘
蚕卵——蚕姑娘——蚕蛹——蚕蛾
教
学
反
思
4、(出示文中蚕姑娘)你们喜欢这些可爱又有用的蚕宝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示课题,读题)蚕姑娘。
二、练读检查,读通课文
1、按要求练读课文。
⑴第一遍自己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圈出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⑵第二遍与同桌按自然段轮读,同时指出对方读得错误或不流利的地方,并练习改正。
⑶第三遍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一遍,互评:读的正确、流利的打“★”。
⑸谁能不看书,把四、五自然段蚕姑娘的变化说一说?
⑹连读二~五自然段,把蚕姑娘的四次变化在脑子里想一想。
5、第六~七自然段。
⑴过渡:蚕从谁到醒的一段时间里,不吃也不动,叫“眠”。现在它们经过四次蚕眠,又将怎么变?
⑵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播放录像。
⑶把你看到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吐丝结茧)
⑷各自边读这两个自然段,边在脑中重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⑵讨论蚕的形态变化及生长过程。
交流:又黑又小又黄又瘦
有白又嫩一天天发亮
吃睡蜕醒
⑶自由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出示比较。
再读,想想第三自然段中为什么不用“就”用“又”。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把蚕姑娘的这种变化过程记在脑子里
⑷比较四、五自然段的异同,并仔细观察蚕姑娘“发胖——发亮”的变化。
⑴比较法:响——向床——庄
⑵猜谜法:15天——胖(15天为半个月)
24小时——旧(24小时为一日)
上面的“羊”没尾,下面的“血”没辙——盖
⑶部件法:蚕姑娘桑
⑷双胞胎分辨法:换——秧
3、田字格内范写“换”、“桑”,学生书空。
4、习字册上描红、临写生字。
集体预案
个人设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1、出示教过的生字。
2、学生开火车认读,并且进行组词练习。
二、媒体辅助,读懂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想一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播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接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⑶读后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2、第二~五自然段。
⑴课件出示各阶段照片,生动形象地演示蚕的生长过程及形态变化。
射阳县新坍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组:_二__年级____语文_学科
主备人
周宏宇
执教者
时间
课题
2、蚕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