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农业领域科技服务的需求和现状,以及
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科技服务需求:调查农业生产主体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情况,包括农民、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2. 农业科技服务现状:调查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服务内容,了解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布局和分工。

3. 农业科技服务创新:调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情况,包括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创新、机构创新等。

4. 农业科技服务师资队伍:调查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的情况,包括数量、专业背景、培养体系等,了解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实力和能力。

5. 农业科技服务的政策支持:调查政府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情况,包
括政策文件的出台和财政支持的情况。

6. 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调查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与农业生产主体的需求是
否匹配,以及供给机构的服务满意度如何,了解供需矛盾和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一些调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具体的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开展调查时,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专家座谈
会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农业科技服务体
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于某某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某某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某某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的调查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成为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某某县位于某某省中部偏南地区,是农业大县,也是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节点之一。

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我们将深入了解某某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以期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问卷调查1.设计问卷内容和形式,以了解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了解和需求以及对体系的评价;2.分发问卷,覆盖县内各乡镇及村庄,共计发放500份;3.收集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2.实地走访1.选择县内3个占农村人口较多、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乡镇进行走访;2.了解当地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等建设情况,并与相关机构进行交流;3.了解当地重点农产品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推广情况,并调研农民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

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了解情况1.了解得较为全面:5.3%2.大致知道:20.2%3.有所耳闻:43.6%4.完全不了解:30.9%2.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需求和期望1.想了解技术和方法,但找不到相关人员和机构提供服务:32.2%2.希望有更多的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技人员来引导生产:26.3%3.没有太大需求或期望:19.8%4.希望科技服务能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提高产量和质量:21.7%3.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评价1.完全满意:4.9%2.比较满意:25.7%3.比较不满意:43.9%4.完全不满意:25.5%实地走访结果1.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建设情况1.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在县内9个乡镇均设立有代表点;2.中心主要提供种植、养殖、农机使用、农业节水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3.部分代表点建设较为简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技术调研报告5篇

农业技术调研报告5篇

农业技术调研报告农业技术调研报告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技术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技术调研报告1为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xx]30号)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县农业局相关股室联合组成调研组,近期对我县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在深入调查、个别座谈、进行专题研讨分析的基础上,调研组认为,我县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很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及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迫切需要,应引起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由县和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构成。

20xx年机构改革后,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县植保植检站、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县粮油经作股、农环站、农业执法大队、县茶叶办、县柑橘办等单位,共有13个机构,实有人数106人,编制数为108人。

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是原来独立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共有19个机构,实有人数33人,其中干部身份14人,工人身份19人。

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21人,中专及高中学历的11人,初中学历及以下的1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33人,其中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及以下14人。

二、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我县现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与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机制运行失灵20xx年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隶属关系由原来的县管或县乡双重管理改变为乡镇管理,人、财、物(“三权”)下放到乡镇政府。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壮大,但仍然存在着资源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总体效益不高,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这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我们在江苏、浙江、广东、四川、河南五个省份进行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 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了解。

三、调研结果1.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存在问题我们发现目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要素流转。

•信息不对称、资金匮乏现象普遍。

•社会化服务体系管理粗放,服务内容不够完善。

•农民信任度低,缺乏对社会服务的认识。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

•缺乏政府指导和扶持。

2.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决:1.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优化:•政府应加大投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

•减轻农业企业的税负,优化农村社会化服务系统的生产和运作成本。

•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企业和农民自发进行合作。

2.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和完善化:•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为有效的监管,加强服务体系的改革和规范。

•更好地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规模化建设。

•增加农村地区的信息渠道,鼓励农民参与到信息共享中来。

3.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宣传与推广•通过新闻报道、电视广告及其他新媒体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势的宣传,增强农村居民的社会认知。

•利用新媒体,以群众密切关注的顺口溜、谚语等方式,提高农民吸纳社会化服务内容的信任度和积极性。

四、总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的情况下, 通过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将农业和社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运行调研报告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运行调研报告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运行调研报告今年对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收集汇总相关情况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该调研报告。

一、建设运行现状近年来,在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五大体系”。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农技推广机构为龙头、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基础、村农技员为补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全市所属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四个系统,共设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394个,其中:市级5个,县级104个,乡镇级268个。

四个系统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核定编制4456人,实有编制内人员4124人,空编332人,占总编制数的7.5%,县乡两级实有人数3746人,占总人数的90.8%。

目前,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100%为全额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上实行“三权归县,县管乡用”(人、财、物归县农牧局管理);县、乡两级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一个衔接,两个全覆盖”,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覆盖所有农业县,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近年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协调的基本要求,以实施重大推广计划为抓手,加快种养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要机具推广应用步伐,已逐步形成“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体制。

年全市粮食优质化率达到85%以上;奶牛、肉牛、绵羊、水产良种化率分别达到100%、48%、90%和60%;成年母牛年均产奶量达到6400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00kg 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提高了2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提高了5个以上百分点。

2、动植物防控体系全市通过实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动物卫生和防控等工作重点,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动物防yi体系。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抓手。

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着农技人员短缺、农技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对策。

一、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引进目前,我国农技人员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

在农技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农技服务难以覆盖到每一个农户,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会受到瓶颈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培训可以在农村地区成立技术培训机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技人员的专业能力。

引进则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吸引外来的优秀农技人才,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二、强化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筑一座完整的服务体系是农技服务工作的灵魂所在。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注重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扩大其服务领域,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

(2)加强农技服务站的建设。

增加农技服务站的数量,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3)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加强科技服务,为农业提供更高效,更节约成本的种植技术。

(4)加强农技畜医服务。

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畜牧业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农业畜牧业的服务和支持同样需要加强。

三、提高农民对农技服务的认知度提高农民对农技服务的认知度,是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因此,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农民的认知度:(1)增加农技宣传的力度。

在农村地区广泛宣传农技服务的重要性,并贴切的向农民普及相关的服务知识。

(2)开展技术培训活动。

农民需要技术的指导和引导,因此需要建立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农技服务的认知度。

(3)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以促进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系部名称:食品系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年级:级班级:02班姓名:高小云学号:实践时间: 8月4日至年8月6日共 3天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人才等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一)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结构1、学历和职称结构。

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562人,大学本科占16.4%,大专占38.2%,中专以下占45.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总数的1.8%,中级占15.6%,初级以下占82.6%。

2、编制及从业人员结构。

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共核定编制654人,实有从业科技人员562人,其中农业核定编制285人,从业人员234人,林业核定编制97人,从业人员96人,畜牧业核定编制114人,从业人员70人,水利水产业核定编制59,从业人员58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根据调研,全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

1、是政府主导服务型。

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是当前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

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主管部门管理。

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将农技、水保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员和经费由乡镇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农牧局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职称评审。

林业、水产、畜牧在乡镇单独建站,人员、经费、业务指导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农机部门类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属差额事业单位,从开始,财政只负担人员工资的80%。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的建设涉及到科技人员的组织和培训、科技信息的传递和推广、科技服务的提供等多个方面。

下面就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总结。

一、科技组织和培训科技组织是推动农村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

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积极参与科技服务组织,成立了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建立科技服务网络体系。

各个层级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相应设立了农技人员的组织和培训岗位,招募和培养专业的科技人员。

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这些科技人员通过培训课程和现场指导,向农民传授科学种植、兽医技术、农机使用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他们还通过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书、编写农技宣传资料和举办技术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提供实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这些科技组织和培训的工作,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素养,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二、科技信息传递和推广科技信息传递和推广是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科技信息传递主要通过农业科技园和农技推广站来实现。

这些科技推广机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信息传递给农民。

通过卫星通信、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农民,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方法。

同时,科技推广人员还主动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农民的田间地头,科技人员通过现场实践和技术示范,向农民展示优质品种的种植方法、高效农机的使用技巧和科学施肥等农业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精细管理,提高农业产值。

三、科技服务提供科技服务的提供是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

科技服务主要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

科技推广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农民保持沟通,及时回答农民的咨询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2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健全完善我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县人大组成调研组,于20**年6月至7月开展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调研。

先后召XX县级涉农、编制及人事等部门座谈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会,了解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赴XX区、彭水县和四川XX县学习其先进经验;并实地到悦崃、鱼池、龙沙、大歇、石家等乡镇调研,听取意见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4+2”农业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县、乡两级农服机构、畜牧兽医站为基础,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用人才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公益性农服体系基本健全全县有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77个,从业人员38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39人,占61.8%。

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公益性服务。

1.县级服务机构。

现有县级农业科技服务单位13个,其中农委组成机构3个(畜牧局、辣椒办、烟办),农委直属管理事业机构9个(科教信息科、两芋办、特色产业办、农技服务中心、农环站、水产站、植保植检站、马铃薯研究发展中心、农机推广站),直属县委党校管理的县农广校1个。

县农委所属事业机构56人,技术人员26人;畜牧局39人,技术人员10人。

2.乡镇服务机构。

现有乡镇农服中心32个,编制184名,实有152人,缺32名;乡镇畜牧兽医站32个,编制153名,实有140人,缺13名。

农服中心内设农技、农机、水利、林业等岗位,行政归属乡镇人民政府,业务上分别接受农委、水务局、林业局、扶贫办等部门指导。

乡镇兽医站由县畜牧局直管。

(二)社会化农服体系日趋完善1.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9个,其中部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12个,县级示范社20个,农户入社率44.6%。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区**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目前,**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具有一定雏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技术服务队+示范户+农户;另一种是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

两种模式在推广主体,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优势。

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角,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的主体。

**乡政府根据“三乡”发展战略和产业建设要求,加强乡域内的科技服务组织建设,投资12万元,整合了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了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由乡财政全额拨款,配置仪器设备,稳定技术队伍。

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执行全乡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技、物一体化服务,管理科技服务队伍,与科研单位和相关业务部门联系,收集信息,开展各种培训等。

在运行机制上,主要以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农民技术服务队为载体,发挥示范户与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为此,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采取了“三个一”方法把农业技术输送到每一户农民。

组建一支农民技术服务队,让农民教农民。

由各村推荐的5-10名中青年农民,组成一支100人的科技服务队。

服务中心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进而为全乡林业种植户提供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

服务中心还挑选了85个专业种植大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给予重点扶持,免费为其提供核桃良种苗木、专用肥、农药等。

中心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果树修剪,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周围农户,实行“百户带千户”活动,提高更多农民的核桃管理技术水平和种植积极性。

依托一个科研单位,让山乡获得科技外援。

**乡为发展核桃产业,与市农科院林果所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同时聘请区林业局核桃专家进行施工前技术培训和施工中现场指导,使该乡百里核桃产业带建设达到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的建园要求。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渐突出,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交流两种方法,旨在了解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和思想观念,并了解现有服务机构的情况和服务方式。

问卷调查使用了现代化科技手段,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调研结果1.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认识和需求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农民认识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且在实际生产中也感受到了其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同时,农民也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希望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希望有更多的服务机构和人员到农村提供服务;•希望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和贴合实际生产。

2.现有服务机构的情况和服务方式调研中发现,现有的服务机构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但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均不够广泛,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各服务机构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服务效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3.存在问题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以下问题:•服务机构缺乏,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不够全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效率低下;•各服务机构缺乏协调配合,服务互动效果不佳。

4.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加大服务机构建设力度,优化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加强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五、结论本调研报告详细分析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一、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种植技术不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进行了调研,探索如何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2.实地调研:走访多个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了解他们的运营模式、服务内容和效果。

3.专家访谈:邀请多位农业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政府引导作用的重要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激发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2.科技支撑的关键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依托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

3.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由政府、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支撑,农民合作社发挥组织和管理作用。

4.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搭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集成各类服务资源,提供农业技术培训、金融支持、市场信息等服务,方便农民获取所需资源和信息。

5.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撑。

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调研建议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3.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集成各类服务资源,方便农民获取所需资源和信息。

4.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3篇)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3篇)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3篇)农业服务调研报告(精选3篇)农业服务调研报告篇1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部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

__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如何?带着这个问题,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组成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还很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亟需认真解决。

(一)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需进一步明确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更需要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公共性的服务。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有的区(市)县对建设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工作目标。

因而,抓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时,力度不够,工作不落实,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农业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严重情况。

(二)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机构设置需进一步完善以来,我市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有的区(市)县农业部门进行了改革,并组建了新机构,但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机构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局中局、局中办、局里有中心、办里有中心”,难以发挥作用;多数区(市)县设立了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有效地开展了服务,但有的区(市)县却是应付了事。

在设立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上虚晃一枪,形成了“有站无人、有人无站”;有的区(市)县对乡镇与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的管理关系没有理顺,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既影响了作为乡镇政府组织农业经济发展的职能发挥,也使片区站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有的区(市)县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设置得不够合理,服务范围过大,不利于方便群众,有效服务;有的区(市)县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设置较分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进一步整合和综合利用的空间。

(三)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需进一步强化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近年来我市农村各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较差的。

农业技术调研报告

农业技术调研报告

农业技术调研报告2020 农业技术调研报告 3 篇【篇一】农业技术调研报告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 xx 市农业局要求,我于 2 月 1 日对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 市农业科技发展基本情况奎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抓产业,建基地、上龙头、求高效、重生态、保安全”的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全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趋势凸显。

我们活用国家惠农政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机械作业等关键技术措施,使全市粮食总产稳步增长。

同时,加快推进了农业种植业优势区域发展,现基本形成了西部水稻、东部玉米、中部水稻、玉米、杂粮混合种植的粮食生产优势板块,连续三年实施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提升了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

特色农业也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上营、新安等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以平安镇为主的绿色水稻种植;以溪河、白旗为主的肉鸡养殖;以法特、亮甲山为主的生猪养殖;以朝阳、舒郊、二道等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等等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控至现在,我市本着早认识、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早出成果七个方面,在行动上坚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督导到位、落实到位,坚持农业科技攻关不动摇、坚持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不动摇、坚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不动摇、坚持扎实农民科技培训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不动摇、坚持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不动摇、坚持惠农政策农民致富不动摇。

在工作上重点完成七项工作: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双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农村科技创新工程。

最新-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02019 精品

最新-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02019 精品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最近,笔者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桃江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几点启示:农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一、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现实情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

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

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从桃江农业发展实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大。

去年全县通过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杂交水稻、“双底”油菜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免耕农作制度,推广畜禽、鱼配套饲养技术等科技措施,增加经济效益约万元。

据个科技推广较好的村调查,每工日的纯收入由过去的元提高到现在的元,务农的纯收入能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稳定农户科学种田、科学经营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逐步完善在“户为基础”的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改革传统农业提供示范。

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形式不变的条件下,把科技网络向村、组、户延伸,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

倘若我们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同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可以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农业科技服务在粮食高产区处于滞后状态一、虽有体系,但机构配置本末倒置。

主要是“两个不顺”:一是体制设置没有理顺。

关于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温州市农业局根据市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部署和开展创业创新专题调研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全面落实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通知》文件(浙政办发〔2006〕130号)和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暨全面实施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市农业局组成专题调研组,在方勇军局长带领下,于2008年4月14日至20日,对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召开了有县农业局领导、首席农技推广专家、部分农技推广指导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在泰顺县筱村镇、三魁镇、雅阳镇、泗溪镇、凤垟乡等乡镇,分别召开了有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负责人、乡镇责任农技员参加的座谈会,深入乡镇责任农技员联系的农业生产基地、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了解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到位情况。

调研组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还赶赴杭州建德市、衢州市衢江区这两个全省基层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试点县进行了考察学习。

现将这次专题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由县和乡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构成。

据调查统计,目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88个机构,在编人数1003人,批准编制数为1061人。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290个,在编人数2861人,批准编制数为2882人。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内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11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72人,初级职称及以下1743人,分别占0.1%、17.6%、82.3%。

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478人,其中具备本专业学历人数583人,仅占27.5%。

二、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现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4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范文

2024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范文

____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范文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于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品质,我国在过去几年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下面是对____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总结。

一、政策支持:____年,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支持,鼓励农民积极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创新热情,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在____年,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

通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成功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和难题。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制出更加适应环境的新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实现了农田的精准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三、服务机制:____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的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

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它们与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机公司等进行广泛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并向农民提供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

这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水平,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四、人才培养: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还注重人才培养。

____年,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和论坛,组织农民和农技人员深入交流。

此外,通过与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在农村设置农业科技人才孵化基地,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实践能力。

五、示范推广:____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的建设还通过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

利用农民合作社、农田观光基地等平台,向农民展示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并引导农民进行模仿和推广。

农民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好处,积极引导了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和养殖,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农业服务调研报告4篇在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服务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1一、基层农业部门信息服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定位(一)组织形式XX区辖龙宝、天城、五桥三移民开发区,共92个乡镇、街办。

XX区农业局下设信息中心,三开发区农业局都设有专门信息部门,各乡镇、街办设有农技站。

20xx年我局在余家、李河、分水、响水、甘宁、九池、白土、新田、龙驹、走马十个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为每个乡镇配置方正飞越三6230品牌电脑一台和方正文绘1000c彩喷打印机一台。

并对100多名农村信息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十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立后,承担着本地区信息服务工作。

今年正在建设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有凉风镇、河口乡、武陵镇、铁炉乡、熊家镇、天城镇、五桥镇、太龙镇、白羊镇。

乡镇信息服务站均设在乡镇农技站(乡镇农业服务站)。

(二)工作定位XX区农业局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全区信息网络建设、局中心机房和局域网维护、办公系统和公众网建设维护、综合信息的整理和对外发布。

三开发区农业局信息部门负责本开发区的信息体系建设和管理和网络维护,指导乡镇信息服务站开展信息工作。

乡镇信息服务站负责向农民直接发布信息、指导生产,对外发布信息并承担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各项信息报表和材料的上报。

二、基层农业部门面向农村和农民开展信息服务的方式和现状(一)XX区农业局向社会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形式1、20xx年5月建成XX区农业局计算机局域网,并接入宽带互联网。

9月使用XX市农业局统一开发的“XX市农业局信息管理系统区县版(办公自动化)”,用户从互连网通过密码登陆,用户扩大到全区农业系统各单位(包括三移民开发区农业局)和龙头企业、重专大户、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区各涉农部门、各新闻单位和区分管农业的领导,通过办公网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为更好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纵深推进我县“六大建设”,实现赣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和县农业局精神,笔者以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全面了解我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现状,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破解方法,为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从而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现状
1、机构设置:赣县农业局是赣县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

局机关内设人事秘书股、政策法规股、财务审计股,下设畜牧水产局、蔬菜生产办、农村能源办等三个副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及农技站、农经站、种子站、土肥站、植保植检站、农业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七个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在全县19个乡镇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村经济管理站,在全县设立了9个动物防疫检疫区域站。

2、人员经费:局机关实有公务人员17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事业人员28名,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其中专业技
术人员12人,获中级以上职称的有6人;聘用制干部8人,技术工人8人,获中级以上职称工人5人。

乡镇农技站实有人员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人(其中农艺师5人,助师50人,技术员4人),聘用制干部10人,技术工人7人。

乡镇农经站实有人员22人,乡镇防检站现有人员51人。

全系统有工作人员194人(其中35岁以下22人,35-50岁63人,50岁以上19人),均为财政全额拨款。

3、管理体制:为理顺管理体制,1996年5月,根据《农业部关于落实乡镇推广机构“三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农人发[1996]8号精神,我县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财、物划归县农业局管理,但由于乡镇农技站当时无住房,工作又在乡镇,当地政府有意见,所以在1999年5月份起乡镇农技站人员工资又返回乡镇财政所代发。

并且要求乡镇农技站抽调出人员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或驻村。

目前乡镇农技站、农经站接受县、乡两级管理,乡镇农技站、农经站的人事权和业务工作由县农业局管理,乡政府发放工资并安排驻村工作,每个乡镇农技站基本上只有一名站长抓农技推广和负责技物结合咨询工作,其他站员被乡镇府抽去驻村或从事中心工作,这些站员工作较认真负责,作风较踏实,深得乡镇领导信任,大多数是乡政府的得力干将,提拔最多,从1999年至2004年有12名站员被提拔为乡镇政府副科级领导干部。

但是从2005年开始事业编制人员不得提拔为领导,严
重打击了一大批有能力、素质高、能干事、会干事的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工作范围:由于财政只发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由农技站自筹,为解决经费问题,各乡镇农技站均开展了经营服务,通过向农业生产者销售种子、农药等为载体,一方面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从中获得一些收益,用于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并开展一些农业试验示范,使农技站得以正常运作。

此外,农技站还要在当地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完成驻村工作以及交办的中心工作任务,协调好与乡镇的关系,目前,大多数乡镇农技站吃住在乡镇政府,接受乡镇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有事外出要向政府请假,乡政府也会给予下乡补助以及相应的福利,同时对表现好的农技人员推荐为副科级后备干部。

但是始终得不到提拔,极大的挫伤了锐气。

二、存在问题
1、农技人员流失严重,从事农技推广人员偏少。

1996年,乡镇农技站“三定“时,乡镇农技员有110名,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随着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政府不包分配,现有农技人员的跳槽,到现在才有不足80名,主要跳槽的途径有一是提拔副科级;二是参加公开招聘招考到县直单位或部门工作;三是到了年龄退休。

再则现有农技人员又被乡镇抽调驻村,每个农技站基本上只有一名人员抓农技推广,
而农业生产工作任务又相当繁重,人员偏少与工作繁重两者不相适应。

2、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许多乡镇农技推广经费少,甚至没有,科技培训、技术指导、高产高效示范所需经费没有着落,造成技术推广无法开展。

要抓好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作经费,人员要下去,资料要印发,培训会要召开,均要资金保障。

而财政只保工资,所以靠开展经营增加收入,弥补工作经费,但目前,农资市场放开,竞争相当激烈,这种一边经营,一边推广的方式难以增加过多经费来促进农技推广,相反还会因为重经营而轻推广的局面。

3、农技人员待遇较低,工作生活条件偏差。

农技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工作辛苦,既无政治地位又无经济待遇,大多农技站吃住在乡镇政府院内,开展经营又在圩镇租用店面,基本没有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没有标准化示范基地,农技推广手段较落后。

4、双重领导,多头约束。

目前乡镇农技站、农经站受县、乡两级管理,人事权和业务工作由县农业局管理,工资由当地乡政府发放,工作由乡政府安排中心工作和驻村。

形成多头领导,不知听谁调遣,不知以什么工作为主,造成农技人员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而被抽去抓计划生育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
1、下拔专项资金,在各乡新建一栋农业科技服务办公楼。

全县19个乡镇设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农业服务办公场所。

农业技术推广站都是在圩镇租用私人店面从事农业服务,吃住还要依赖当地政府才能解决问题。

全县一年下来仅租金就达5万多元。

费用之大且办公很不方便,所以各乡镇急需建一栋农业服务办公大楼,便于更好的为农民提供服务。

2、加大项目引进、新技术推广、新产品试验示范等公益性服务所需经费及设备投入。

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经常涉及到印发资料,做试验及示范等等,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才能保证服务的顺利开展。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经费;二是从事公益性职能服务所必须的业务经费、培训费及设施齐备更新经费;三是推广新项目、新技术农业专项经费。

3、提高农业服务工作人员工资报酬。

乡镇农业服务工作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服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资报酬偏低,奖金福利又没有,难以安心开展工作。

(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管理体制
1、理清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管理关系。

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人、财、物及业务全部划归县级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统一考核。

便于把农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防止农技服务人员被当地政府抽去驻村抓中心工作的现象发生。

2、按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需求,合理配置人员。

根据不同乡镇的不同农业服务需求,参照《公务员法》对“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在乡镇现有在编在岗的农业服务队伍中,通过考试、竞争上岗,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公益性服务序列;没有进入的人员从事农资、农药、化肥经营性服务。

3、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现有农业服务队伍的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力量薄弱难以应对新时期现代农业服务。

必须及时补充新鲜力量,尤其注重从大专院校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中录用和从农村基层选聘有丰富农
村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

同时,对现有农业服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