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双辽市某村为例
开办小卖店 、 赶集 究 , 乡村农户等微观层面的问津者甚少。 对 而问题产生的根源 办 商店等服 务行业的收入 。包括农机修理 、
恰恰在于微观 层面上 , 因此 , 这种从基层农户 的微观研究 , 对 等项收入。
于寻找更有效率的对 策 , 从源头上破解农 民增收难题 , 显然具 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正是基于这样 的思考 , 本文通过对双辽市
了理论与学术界 的深层 次思考 ,并且 推动农 民增收问题逐渐
3 养殖业收入。即农户从事各种养殖业得到的收入 , 括 包
羊 猪 鸡等畜禽所得的收入 。 衍生为“ 三农” 问题 的一 个热点。但大 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国家 养牛、 、 、 4 机修理及其他服务性收入 。口 农 强农户从事农机修理及 开 或省 、市宏观 层次 ;尽管近 年来部分 学者才开始重视实证研
表 一 :农 民收入 构 成表 人均 纯 农 业 性 2l × / 工资 性 31 × / 养殖 业 41 × 其 他 收 51 × / / 收入 1 收 入 2 l0 0% 收入 3 l0 0% 收入 4 IO O % 入5 IO O%
l9 98 l9 99 2 0 00 2 0l 0 2 0 02 2 0 03 2 o O4 23 . 0 48 l 0 . 7 86 l7 . 6 09 2 0 . l 75 23 69 2 918 9 . 3 7 . 4 24 l6 . 8 81 l0 . 5 87 l l. 2 38 l7 29 l l. 4 04 l 2 . 8 04 I l. 6 11 9. 1 8 8. 83 7. 26 6. 07 5. 34 4 、 7l 4. 64 l 67 6。 20 0 2 86 2. 2 86 2 . 5 43 1 . 3 43 l. 7 06 7 . 82 . l 。 l 7 l. 37 l. O8 l. 95 l. O5 2 . 22 1 29 4 . 4 86 2 . 4 86 2 . 4 86 2 . 50 0 86 . 2. O3 l . 62 l. 43 l . 44 8 . 57 l 14 7 . 2 57 8 . 4 86 2 . 5 82 8 . 51 81 . l. 08 l. 43 l . 69
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摘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者深入探讨的一个经济学课题,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城乡收入差距自然成为吉林省深切关注的重点。
尤其是对于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而言,更是面临着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分配不均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加以了解,对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变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实质性建议,使吉林省的城乡收入分配更趋向合理化、公平化。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均衡发展;分配机制吉林省城镇化的建设没有融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和发展思想,保守地遵循传统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对于吉林省来说很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过渡,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输送转移,这些问题進一步拉大了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并对吉林省的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
一、吉林省城乡收入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只追求城镇化推动速度,也为吉林省带了日益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吉林省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都出现了巨大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格局的倾斜化和严重失衡化。
近年来,吉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城市收入远超过农村收入,而这样的收入差距存在,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而且从2010年开始,吉林省城市收入已经达到农村收入的三倍之多,而到了2017年这一差距更是达到四倍之多,这说明吉林省的城乡城乡收入差距是巨大的。
城市居民不仅财富及生活水平远超过农村居民,在生活上的便利条件也是农村居民望尘莫及的,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城乡差距尤其明显。
二、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一)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的不公平吉林省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巨大,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吉林省城乡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吉林省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初次分配中原本占据主要地位的劳动收入,在城乡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二是再分配体制的不健全,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出公平作用。
现阶段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66 .6 。农 民的人均 纯 收入 占城镇 居 民的人均 可支 配 20 1 元
收入 的 3 . % 。2 0 68 0 4年 , 国家 开 始取 消农 业 税 , 实行 粮 并
食直补 , 当年 , 吉林 省城乡居 民收差距 比 20 0 3年有所缩
小 , 是其后 二 年 , 乡居 民收 入 差 距扩 大 的 趋势 没 有 得 但 城 到改变 , 距 仍 然 在 拉 大 。 到 20 差 06年 , 民 纯 收 人 为 农
3 11 4 6 . 3元 , 城镇居 民为 9 7 .6元 。农 民 的人 均 纯 收 入 7 50
资料 来 源 : 吉林 统 计 年 鉴 各 年 ;
总的说来 , 改革 开放 以来 吉林省 城 乡居 民之 间 的收入
占城镇居 民的人均 可支 配收入 的 3 .6 , 20 占 比 72% 比 03年 大 了些 , 绝对数 仍在 增大 。 但
吉林 省城乡 居 民相对 收 入 差 距在 20 00年 为 23 , .8 城
3 城 乡居 民消 费差距 的现 状分 析
如表 2所示 ,00年 吉林省 农 民人均 年 ( 20 下转 3 ) 4页
收稿 E期 :0 8一o t 20 6一o 2
作者 简介 : 徐晓红 (9 6一), , 17 女 助理研究员 , 从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 通讯作者
元 , 升 到 9 7 . 6元 和 34 . 3元 , 者 分 别 增 加 了 上 7 50 6 11 二
一
乡收入 比率首 次 突 破 2 。很 显 然 城 镇 居 民的 增 长 绝 对 额 是 远远 大 于农村 居 民 , 同时其 增长 速度也 远远 高 于农 村 居 民 , 致 了在此 期 间城 乡居 民收入差 距继 续扩 大 。此 后便 导 发不 可收 拾 , 20 年 , 个数 值 已经达 到 27 。其后 到 02 这 .2 几 年 , 20 有所 回落外 ( 在 2以上 )其 它几 年无 一 除 04年 仍 , 例外 都 在 2以上 。20 年 , 乡 居 民 收入 比为 26 ,06 05 城 .620 年达 到 26 , 距继 续在 扩 大。 以 上 仅 为 名 义 收 入上 的 .8 差 差距 , 如果把 每年 国家 对 城 镇 居 民实 行 的各 种 福 利 、 补贴
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研究
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在历年“两会”和民意调查中都排在前位,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收入分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而且不利于我国社会长期稳定。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和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如农民增收困难,大量农业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而城市中重工业不景气,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等,造成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一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现状(一)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省际差异1.省际居民收入分配比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省季度数据,本文选取了自2013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从图1统计数据的趋势可以看出:①辽宁省各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而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在第二、三季度之外,其余年份的各季度基本保持同等水平;②各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性,均表现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每年的第一季度达到本年度最高值,于第二、三季度走低,第四季度回升;③各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缓慢的增长趋势,表现为每个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有所增加。
图1 东北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进一步,根据东北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始数据,可得各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异系数,并绘制成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异系数变化曲线图(见图2)。
变异系数的变化反映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离散程度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变异系数越小,则三省居民收入差异越小,反之则越大。
从变异系数的走势看,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仍随季节而波动,且较大差异出现在每年的第二季度,较小差异出现在每年的第四季度。
图2 东北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异系数(2013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2.省际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比较图3反映了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季节变化的趋势。
1990年以来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分析
2o 0 4年 全 省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经 营 净 收 入 71 9 . . 20 6元 比 0 0年增 长 5倍 多 . 占家 庭 总
收入 的比 重从 3 %上升 到 l .% 01 消 费结构 升级 显著 .城镇 居 民恩 格 尔 系 数从 l9 9 0年 的 5 .%下 降 到 2 0 24 0 4年 的 3 .%, 59 居民 消 费结 构 更趋 合理 。 9 0 2 0 19 0 4 年 .城 镇 居民 家庭平 均每 百 户年 末耐 用消 费品 拥有 量 无论从 结构 上还 是从 数量 上都 发生 了 巨大 的变化 . 费品从 十 元 、 元级 消 百 逐步 发展 到 目前 的干 元 、 元级 。 万
家 庭 收 入 的主 体 . 占家 庭总 收 入 的 7 %左 0 右 2 o 0 4年城 镇 居民 人均 工薪收 入 为 5 4 47
用于购 房 、 入股 等投 资性 支 出增加 . 资产 积
健 康的 发展 , 合 经济 实 力明显 增强 , 济 综 经
运行 质量 和效 益稳 步提 高 .城镇 就 业环 境 得到 了 改善 .为 居民收 入 的提高 打 下了 良 好 的物 质基 础 .使 吉林 省城 镇 居民 入均 可 支配 收入 和 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明显 增 加 . 在 全 国 的位次 逐年 上升 。
一
累增 多 ,居 民 财产性 收 入增 速 加快 。20 04
年 . 均 财 产 性 收 入 6 .9元 . 2 0 人 96 比 0 0年
的人 均 2 . 83 增长 了两倍 多 。 2元 转移 性收 入持 续增 长 2 0 年城 镇 居 04
民 人均 转 移 性 收入 1 1 . 981 4元 . 2 0 比 0 0年
从吉林省农民收入结构的嬗变看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从吉林省农民收入结构的嬗变看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摘要:农民收入不仅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特别是近10年间,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吉林省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注重突出抓好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农民在持币量明显增加的基础上收入结构亦发生变化。
本文在分析其嬗变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建立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增收致富;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即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以每个农民平均年纯收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
它不仅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特别是近10年间,由于投入驱动、科技带动、政策推动,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快速增长。
初步摆脱了“粮食大省、工业小省、财政穷省”的窘境。
以吉林省为例,近年来由于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
农民在持币量明显增加的基础上,其收入结构亦悄然发生变化。
尽管这些变化是渐行渐进的,但是分析其嬗变的特点。
与其它粮食主产区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建立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有着借鉴意义。
一、整体势头在向好:农民收入变化的运行轨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吉林省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农民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呈现了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
1978年到2010年,全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断上升,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其工资性、家庭经营、财产性和转移性等主要收入来源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得到了较快的增长。
1.工资性收入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渠道比较单一,工资性收入微乎其微。
198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为23.4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5.6%,到1995年也不过是165.6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10.3%。
东北三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及解决对策
.13东北三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及解决对策㊀段秀萍㊀范国辉∗摘㊀要: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人均GDP 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㊂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㊂准确了解当前东北三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探讨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为现行对农政策的调整提供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㊂关键词:城乡居民㊀收入差距㊀成因㊀对策城镇和农村居民是构成中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人均GDP 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㊂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成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㊂城乡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原因㊂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东北三省社会发展的障碍,影响社会公正与稳定,不利于经济发展㊂准确了解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探讨东北三省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为现行对农政策的调整提供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㊂一㊀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近年来,东北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㊂751∗段秀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及农村经济问题方面的研究;范国辉,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及金融等方面的研究㊂2010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1.47元,比2009年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7.44元,比2009年增长18.4%;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13元,比2009年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8元,比2009年增长15.9%;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6.5元,比2009年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10.7元,比2009年增长19.3%㊂虽然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差距的状况㊂(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整体来看,东北三省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收入都在不断增加,但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㊂从绝对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之差一直在增大,吉林省2005年为5426.6元,2010年为9174.0元㊂辽宁省2005年为5418.0元, 2010年为10805.0元㊂黑龙江省2005年为5052.0元,2010年为7645.8元㊂从东北三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来看,吉林省1978年为1.59ʒ1,2005年为2.66ʒ1,2010年达到了2.47ʒ1㊂辽宁省2005年为2.47ʒ1, 2010年达到了2.56ʒ1㊂黑龙江省2005年为2.57ʒ1,2010年达到了2.23ʒ1(见表1)㊂数据分析表明,东北三省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比虽然稳定在2.5左右,但是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却在不断扩大㊂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ʒ1,超过2ʒ1的极为罕见㊂从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情况看,明显超过国际经验标准㊂当然,仅仅通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或实际福利水平上的差别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未能涵盖其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比如,城镇居民很多人享有公费医疗㊁养老金保障㊁失业保险㊁最低生活费救济㊂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会远远超过统计数字①㊂根据国际间各国的比较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国民收入为800~1000美元阶段时,其他国家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1.7倍,而我国的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㊂2007年以来,虽然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农民收入851①朱小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分析及政策选择“,‘技术与市场“2008年第7期㊂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是由于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根本性㊁长期性的深层次因素存在,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㊂表1㊀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表单位:元,人/年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比(以农村为1)吉㊀林辽㊀宁黑龙江20053264.008690.605426.62.6620106237.4415411.479174.02.4720053690910854182.472010690817713108052.5620053221827350522.5720106210.713856.57645.82.23㊀㊀资料来源:吉㊁辽㊁黑三省2005年㊁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㊂(二)基尼系数偏高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已突破了0.4的 警戒线 ,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㊂200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近三年,此数据仍在扩大,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已接近0.5㊂从基尼系数的变化看,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㊂以吉林省为例,1990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26,收入分配比较合理;1995年,基尼系数达到0.33,收入分配相对合理;2000年,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的警戒线,略低于全国0.417的指数,收入分配明显不合理,2009年以来基本保持在0.45左右的水平(见表2),表明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程度较高㊂表2㊀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基尼系数0.410.420.450.470.450.450.460.460.440.45㊀㊀资料来源:‘2011吉林蓝皮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㊂951(三)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从恩格尔系数比较来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距很大㊂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接近㊂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的速度就比农村居民更快一些,城乡居民人均恩格尔系数差距逐渐拉大,高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㊂从近几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看,2008年吉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㊂2009年,农村为35.13%,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城镇为33.3%,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㊂2010年,农村为36.73%,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城镇为32.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㊂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0%,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3%,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㊂2009年,农村为31.4%,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城镇为35.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为33.8%,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城镇为35.4%,同比略增加0.1个百分点(见表3)㊂总体看来,东北三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略高于城镇,说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实效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在运用这一标准对东北三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行评价时,如果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说明东北三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间的绝对差距依然存在㊂表3 吉林㊁黑龙江二省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单位:%吉林黑龙江2008年2009年2010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39.635.1336.7333.031.433.8城镇居民家庭34.033.332.336.335.335.4㊀㊀资料来源:吉林省㊁黑龙江省2008~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㊂(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2009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06110914.4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02.90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是7011.5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2.8ʒ1㊂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679.0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47.36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是7531.68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2.82ʒ1㊂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63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41.3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是5388.7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2.27ʒ1㊂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683.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91.2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是6292.7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2.43ʒ1㊂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为明显,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㊂虽然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㊁启动消费政策的相继出台,有效地刺激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特别是家电下乡㊁农机补贴等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的购买欲望,东北三省农村市场进一步活跃,农村居民消费不断增加,但东北三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仍慢于城镇㊂二 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造成差距持续扩大是多因素的,有历史的㊁自然的因素,有结构性㊁政策性的因素㊂其中很多是由于资源非均衡分配而造成的城乡之间的不均衡㊂东北三省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㊂(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吉林和辽宁两省为例,2005~2010年,吉林省三次产业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0.9%㊁22.8%和17.1%,辽宁省三次产业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3.8%㊁20.4%和15.9%㊂可以看出,两省第一产业的GDP增长率最低,尤其是吉林省第一产业的GDP增长率不到第二产业的GDP增长率的一半㊂农村居民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㊁家庭收入㊁转移性收入㊁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其中第一产业经营性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约占纯收入的70%,这就决定了东北三省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幅度小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幅度,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㊂161表4㊀2005年和2010年吉林㊁辽宁两省三种产业GDP单位:亿元,%吉㊀林辽㊀宁2005年2010年增长率2005年2010年增长率第一产业625.611050.1510.9853.61631.113.8第二产业1580.834417.3922.83906.89872.320.4第三产业1412.833109.5217.13244.66774.915.9㊀㊀资料来源:2005和2010年吉林㊁辽宁两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㊂(二)尚未解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中国实行了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政策,将农业剩余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工业㊂这种政策的倾斜与选择,从根本上奠定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也从根本上建立了城乡不同的收入存量与增速的起点㊂农民从事的主要产业是传统农业,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民收入较低;而城镇居民从事的主要产业是现代制造业㊁信息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高,职工能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㊂与此同时,我国实行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的封闭,加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㊂城乡两种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享受不到公平的就业机会㊁薪酬水平㊁福利待遇,并且农民进城务工面临很多障碍㊂种种因素都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使农民的非农收入减少,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促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㊂(三)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差距拉大从分配制度上来看,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的分配机制下,按照投入生产的要素的贡献来分配收入,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由于拥有要素的数量㊁质量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入㊂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㊂但由于城乡空间地域在市场化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城镇居民从中受益较多而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不大,结果在客观上导致城乡居261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㊂从税收制度上来看,目前税制不规范,税收管理薄弱,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严重不到位,难以发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导致税收调节的低效应,城乡居民之间承担的税负不均㊂从社会保障制度上来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水平低㊁覆盖面狭窄,而为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很少,农村至今仍未建立一套像城市那样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最低生活保障㊁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种类型㊂除合作医疗普及率较高外,其他两类覆盖率偏低,并且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普遍偏低,远不能满足农民抵抗风险的需要㊂此外,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难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系统的解决办法㊂实行社会保障旨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而农村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却造成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㊂(四)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高而收入低一是从生产条件来看,东北三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风险能力差,自然环境㊁气候等因素是影响农产品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㊂二是从组织形式看,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农村家庭温饱同题,从而改变了农民生存状态,确实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效应是短期的,不能持续发挥作用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组织形式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组织内部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分工,也不适合大规模地使用机器进行生产㊂这一组织形式决定了我国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即传统的手工劳动,落后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了低水平的劳动生产率,没有获得规模经济效益㊂三是从农产品市场的发育状况来看,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农民的生产活动是盲目的,导致农产品供求矛盾突出,不能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㊂加上农产品市场单一,加大了农业生产风险,我国农产品市场主要是现货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而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因此,农民对市场行情的把握比较难,决策风险高㊂四是从农业生产成本上看,近年来由于农用生产资料和居民日用消费品价格上涨,造成了农业投入成本增加㊂尽管近些年政府多次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保护价格,但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增幅始终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增幅㊂而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再生产的361成本,抵消了农民收益增长的部分,从吉林省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看,2009年,城市为99.9,农村为100.7;2010年,城市为103.4,农村为104.1,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成本高于城市居民,必然导致工业与农业收益的不对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㊂(五)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是造成收入差距最直接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是劳动市场竞争的结果㊂劳动者根据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即贡献来取得工资,而劳动生产率又是由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的㊂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所处等级越高,他们掌握的技术水平也就越高,就越不容易被替代,得到的收入也就越高㊂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上是剩余的,而素质相对较低㊂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吉林省城镇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60年,农村为7.24年,城镇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的比重为34.3%,农村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的比重仅为6.0%①㊂东北三省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低,既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同时降低了他们在非农业部门就业的机会,影响其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㊂由于农村劳动力所掌握的技术水平较低,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很容易被替代,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㊂况且,城市企业在雇佣农民工时,普遍采用各种方式压低农民工的工资报酬,部分企业甚至将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㊂过低的收入又直接决定了农民对教育投资的有限性,使其陷入 贫者愈贫 的怪圈㊂可见,由于人力资源素质的差异,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㊂三 东北三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是经济学上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而且也是与社会政治的稳定相联系的,也是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㊂因此,应从确立政府在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导地位出发,通过政府对相关政策的调整㊁完善和实461①赫宝祺:‘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研究“,‘2011吉林蓝皮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㊂施,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高东北三省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㊂为此,笔者认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重视东北三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并应采取如下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㊂(一)改革城乡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建设统一劳动力市场,必须在健全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同时,对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㊂统一劳动力市场体系是农村劳动力合理㊁有序流动的必要条件,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可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有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下才最有效㊂一是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剥离户口管理中的不合理附加制度㊂户籍改革的实质和核心目标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㊂户籍制度改革并不只是在其本身,关键在于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许多不合理制度㊂相关部门要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剥离户口管理中的不合理的附加制度,如存在于就业㊁教育㊁医疗等方面的不合理条件等㊂通过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发挥市场在就业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㊁平等就业的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从而真正实现农民和城市居民没有身份的差别,让农村居民得到平等的对待,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㊂二是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㊂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二元身份所带来的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㊂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必须彻底打破城市 二元用工制度 ,使劳动力市场机制对企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发挥作用㊂同时,建立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和分配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使劳动力的收入和报酬能够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㊂统筹规划和调控全国城乡劳动力就业,取消各种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㊁地区之间的有序流动㊂各省㊁市政府要坚决取缔对农民工的行业㊁工种限制,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允许企业以劳动力市场价格自由雇佣工人㊂(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㊂农民是庞561大的弱势群体,其基本权益要靠社会保障来维护㊂现存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块,保障重心放在城市,一般不包括农村,通过在农村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㊂虽然近几年已经开始实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㊁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等保障措施,但无论是保障水平还是保障力度相较于城市仍然很低,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之路任重而道远㊂首先要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㊂农村除了 五保 供养和优抚安置,主要实行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极大,这制约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减小㊂因此,要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㊁城乡统筹㊁多层次㊁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㊂在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㊂逐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网络之中,使农民工在就业医疗㊁再教育㊁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到市民待遇㊂(三)增强农民收入增长的内源性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㊂以发展先进农业生产力为中心,以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为抓手,围绕主导产业㊁拳头产品进行战略性调整㊂调新品种,调优质量,调大规模,调高效益,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㊂要以发展加工业为契机和切入点,全面拓展农业和农产品的功能㊂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把小生产连接到大市场,化解千万家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和效益,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㊂二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㊂要加快培养造就有文化㊁懂技术㊁会经营的新型农民㊂重点是加强九年义务教育㊁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支持社会办学,同时加强农民的科技㊁市场和法制知识的培训教育㊂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养农业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㊂组织实施 五个提高 工程,即提高农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开拓能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能力;提高农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㊂对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所需经费,各级财政应将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661东北三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及解决对策入㊂同时,加快建立政府扶助㊁面向市场㊁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进一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㊂三是增加农业补贴,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㊂在继续坚持实行 两减免三补贴 和 两减一免 及多予㊁少取㊁放活等惠农政策的同时,还要增加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适当提高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补贴标准,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激活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㊂政府应该统筹考虑化肥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㊂提高良种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㊂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和种类,提高补贴标准㊂还要对粮食进行直补,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㊂其次要对农资进行综合直补㊂统筹考虑柴油㊁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的增支影响,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要加大农资综合直补的金额增幅㊂另外,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强农民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拉动农民收入的增加㊂四是全面深化农村内部综合制度的改革㊂大力推进乡镇机构㊁农村义务教育体制㊁县乡财政管理体制㊁土地征用和流转制度㊁农村流通体制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让农村的生产力㊁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出来㊂(四)进一步加强对收入分配的政策调控力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㊁注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㊂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有效功能,提高政府为民服务意识,发挥税收和转移支付两种手段的作用,税收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㊂政府通过这两个手段进行收入再分配,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起到 抽肥补瘦 的作用㊂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正㊂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低收入 弱势群体 合法权益㊂四是积极推进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进一步动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高效发展㊂(五)稳步推进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761。
吉林省情
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去年在严重旱灾情况下粮食生产仍然获得较好收成,总产量达到490.8亿斤。坚持把畜牧业作为战略产业优先发展,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48%。去年全省出栏生猪2200万头,其中活体和加工外销量达1200万头,为全国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做出贡献。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长21%,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吉林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为我们发展粮食生产及相关产业带来机遇,将推动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重点实施“十大工程”、29个项目,建设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全程农机化和农业科技4个示范区。现在有些重点工程已经启动。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土地平整3万亩。全程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400万亩。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务公开不断推进,省市县普遍建立政务大厅。省直39个部门实施了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推进学校、医院等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行简政放权,改进检审方式,降低收费标准。在2005年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876项基础上,今年继续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305项,取消年审年检项目42项,分别占总数的51%和67%。实施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全力实施投资拉动 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针对我省投资欠账大、投入水平低的问题,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结构,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力实施投资拉动,切实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3亿元,比2003年增长3倍。投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居全国前列(前两年第1位,去年第3位)。人均投资达到14480元,进入全国前十位。近三年开工建设亿元以上大项目1318个。吉化70万吨乙烯改扩建、一气大众全新奥迪A6L轿车等项目建成投产,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长吉城际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吉林至延吉、通化至沈阳等高速公路于今年9月底建成。长双烟铁路竣工通车。长白山机场在北京奥运会前已建成通航。
当前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
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很高兴有机会向-------------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汇报一下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下面准备从三方面介绍一些情况,谈一点初步认识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为标志,我们大体可以把改革开放后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成两个阶段。
振兴战略实施前,我省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省份相比,发展速度不够快,一段时期甚至出现了主要指标的位次后移。
从2003年开始启动实施振兴战略后,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崭新时期,一系列制约吉林改革发展的难题逐步得以破解,老工业基地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得以扭转,很多指标位次开始前移。
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省经济是东北三省中发展变化最大的,也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2008年全省GDP实现6424亿元(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关),是2003年的2.4倍,连续四年跃上了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四个新台阶,五年年均增长14.2%,增速居全国前三位。
GDP总量已超过了多年排在我省前面的天津,位居全国第21位。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有望不长时间超过挨排在我省前面的“四西”(分列第17-20位的广西、山西、陕西、江西四省)。
2008年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22.8亿元和45.2亿元,是2003年的2.7倍和2.9倍,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说明我们的发展质量在不断提高,增长是有效益的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8亿元,是2003年的5.8倍,年均增幅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人均投资突破2万元,达到发达省份水平。
经过几年的调整,我省的经济结构逐步趋于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14.3:47.7:38,二产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
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突出优势,2008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6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商品化率始终居全国首位。
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三月驻点调研报告一、前言3月5日至10日,我前往某某村驻点,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对当地农民的生产和收入状况进行深入调研。
调研期间,我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抽查,全面了解了农民的切实诉求。
二、调研情况1. 基本情况某某村位于长江沿岸,有368户农家。
全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黄豆、棉花、辣椒和梨子。
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300元,其中: - 人均纯收入3000-5000元:20户- 人均纯收入2024-3000元:80户- 人均纯收入1000-2024元:100户- 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168户2. 农民收入现状调研的10户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为1443.8元。
主要收入来源包括:- 种植业:占40%- 养殖业:占30%- 务工收入:占20%- 其他:占10%农民收入呈现以下特点:- 收入水平偏低,除去基本生活开支外所剩无几。
- 货币收入比重较低,部分农户收入以实物为主。
- 收入不平衡,少数高收入农户掩盖了部分农户收入下降的现象。
3. 制约增收因素农民增收面临诸多挑战:- 结构调整滞后:农民对市场规律把握不足,盲目跟风种植养殖,导致恶某竞争和收入减少。
- 科学技术匮乏:农民缺乏先进生产技术,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增加收益。
- 资金短缺:部分农户难以获得充足的生产资金,制约了规模化经营和新技术应用。
- 假冒农资泛滥:假种子、假农某、假化肥等泛滥,损害农民利益,降低产量。
- 自然灾害影响:极端天气、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农户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三、农民诉求农民迫切希望增收致富,他们的主要诉求包括:-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良种良法。
- 增加生产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 严厉打击假冒农资,保障农民生产权益。
-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
- 减轻农民负担,优化税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机制。
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研究
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研究摘要:本文对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长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农业生产结构过于单一、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民就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是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因素。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吉林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吉林省土地面积和人口总量均占全国的2%,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吉林省的粮食总产量仍占全国的5.6%左右。
因此,吉林省农村、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都比较好,从整个历史发展看对全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和稳定贡献非常大。
然而,吉林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1%,近1400万人从事农业,但这些人只创造了吉林省GDP的20%。
吉林省还存在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增收缓慢等突出问题,制约着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一、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长情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81元增加到2011年的7509.95元,是1978年的41.49倍,但农民收入增长整体呈现明显波动性态势:1978-1984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收入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18.4%;1985-1991年,农村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放开,同时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发展乡镇企业。
由于农村经济处于体制转轨阶段,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年均增长率为6.9%,其中1985年、1991年出现负增长;1992-1998年是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黄金期,由1992年的807. 41元提高到1998年的2383.6元,年均增长18.8%,起伏波动较大,不稳定性明显展现。
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产品加工业效益下滑,出现“新东北现象”,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农民收入呈负增长。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中央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一号文件中的各项政策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
东部与俄罗斯、朝鲜交界,边境线总长1452公里。
总人口274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8.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3.4%。
吉林是多民族边疆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5%。
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
吉林省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幅员面积约占全国1.95%,常住人口约占全国2.04%,经济总量(2011年GDP)约占全国2.23%。
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东部是长白山地原始森林、东中部是低山丘陵次生植被、中部是松辽平原、西部是草原湿地,自然形成4个生态区。
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系统性和可恢复性的特点,保护较好。
东部长白山区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蕴藏丰富的森林、水利、矿产和动植物等资源,被誉为“立体资源宝库”,是中国重要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和野生药材基地,也是全国三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中部松辽平原土质肥沃,素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的美称。
西部草原是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草场辽阔,农牧业发达,是中国商品牛和细毛羊生产区之一。
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21公顷,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2个百分点。
草地面积达584.2万公顷。
全省已查明野生植物3890种,野生动物445种。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96种,其中油母页岩、硅藻土、硅灰石、镁、钼、镍等储量居全国前列。
全省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2.26%。
1999年,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吉林省为生态省建设试点。
吉林省工业基础雄厚,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
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县域经济加快发展。2010年,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200亿元、3850亿元和292.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4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十二五”时期的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已经确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同步”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增一稳的任务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十大产业系列,着力强化六项重大措施,加快推进“五大一强”建设,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发布单位:吉林农业厅
今年以来,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亮点纷呈:春耕生产形势好于历年;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持续较快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的进展;农村民生继续改善。
按照上述思路,经过5-10年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粮食大省、牧业大省、林业大省、北方特产大省和农产品加工大省,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
围绕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去年取得开门红的基础上,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实现如下目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0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总产量力争再创历史新高;肉蛋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7%、3.9%和5%;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增长20%;林业总产值实现1150亿元,增长15%;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3500亿元,增长16%;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9%、30%和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相继跨越4000元、5000元和6000元3个大关。去年,农0年,完成了12件民生实事,新解决130.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改造农村泥草房20万户,提高新农合和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实现13.3万贫困人口脱贫。去年,13件农村民生实事也全部完成。
吉林省农民收入与农业技术进步计量经济模型及分析
吉林 省是 一个 农业 大 省 , 村 人 口 1 8 . 农 06 , 2 0万 占全省
总人 口的 4 .3 7 c %。如何 更好 地 提高 农 民收 入 , l 从根 本 上解
决农 民增收问题 ,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 是
题 。农 民增收是一 个复杂 的系统工 程 , 响农 民收入增 长 的 影 因素众多 , 业技术进 步是众多 因素 中较重要 的一 个 。为 了 农 更好地说 明吉林省农业 技术进步对 农 民收入 的影响 , 利 笔者 用计 量经济学 方法 , 运用 E i s 件 , Ve 软 w 建立 了吉林 省农 民收 入与农业技术 进 步计 量经 济模 型 。从 中得 出 当前 吉林 省农 业技术进 步对农 民收入 所反映 出的一些 特征 , 为吉林 省农 业
类型 : 物化学技术 进步和物 理技术 进步 。前者包 括种 子改 生 良、 化肥 和农 药等 流动 性生 产资 料 的开发 、 培和饲 养方 法 栽
的改善 , 其中取得效果最明显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稳定生
产水 平 ; 后者 通 常表现 为对 农业 机 械 、 业生 产设 施等 固定 农
生产资料的开发改 良, 带来的直接效果是缩短单位产量的劳
动时 间 , 幅度 提高劳动 生产率 _。衡 量农 业技术 进步 水平 大 1 j 的指标 很多 , 者选取农业 机械动力 作为衡 量物 理技术 进步 笔 的标 准 , 选取 化肥 施用 量作 为衡 量生 物 、 化学 技术 进步 的标 准 。这两 类总量 的指标用第一 产业从业 人员 数去 除 , 化为 转 人均技 术进步 的衡量 标 准 。再 选 择农 民人 均 纯收 入去 除农 民消费价格指 数 为农 民收 入衡 量 指标 。相关 数据 来 源 于 j 吉林 省统计年鉴 。
农民收入与消费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 民出 售 农 产 品 的 收入 平 一 农
稳增长。
由于农牧 产 品价格 持 续走 高 , 农
民 出 售 农 产 品 收 入 平 稳 增 加 。0 7 20 年, 四平 市农 民 出售农 产 品纯 收 人人
2 .% 。 76
增 长 84 医疗 保健 支 出 2 8元 , . %; 7 比上 年增 长 1 . 5 %。 9
三 、 民增 收面 临 的主要 问题 农 经 过 近几 年 农业 产 业 结 构调 整 和农 业 税 减 免 , 农
( 税费 支 出大幅度 下 降 , 民负 担继 续减 轻 。 四) 农
2 6 。 6.%
( ) 民转移 性 收入较 快增 长 。 二 农
随着 各 项 助农 增 收 政 策 的全 面 落 实 , 民 得 到 了 实 惠 , 动 转 移 性 农 拉 收人 大 幅度增 加 。0 7年 , 四平 市农 20 20 0 7年 , 国家 出台 了一 系列 促进 粮 食增 产 和农 民 民转 移 性 收人人 均 3 4元 , 8 比上 年 增加 17元 。 0 在转 移 亲 而 增 收 的政 策措 施,各 地政 府 相关 部 门及 辖 内各 金 融机 性 收人 中 , 友赠 送 的现金 收入 减 少 , 以粮 食 直接补 构认 真贯彻 中央一号 文件精 神 , 面 落实 科学 发展 观 , 贴 为主 的政策 性 收入增 长 较快 。粮 食直 接补 贴 收入人 全 把 中央和省 扶持 农业及 农村 经济 的各 项 惠农政 策 落到 均 2 8元 , 长 2 . 退耕 还 林 还草 补 贴 人均 1 元 , 4 增 31 %; 3 实处 , 有力 地推 动 了农 业产 业进 程 , 进 了农业 和 农村 比上 年增 长 3 . 良种补 贴 收入人 均 9 促 08 %; 9元 , 比上年增 经济 的稳 步 发展 。 民收入 快速增 长 , 农 农村 居 民 消费水 加 5 8元 , 长 1 增 . 。 4倍
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实验实训报告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分析实验开课学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课系(部):经济系开课实验(训)室:数量经济分析实验室班级:14级经济学2班姓名学号包乌力雅苏201451219刘棋201451229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教务处制实验题目(二)确定统计指标,收集数据1、统计指标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2、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三)统计描述1.城乡收入比单位:元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由上图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并且二者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并且,城乡收入比越来越小,说明城乡差距缩小。
2.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2013-2015年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最大且维持在62%左右,经营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三者相比较工资性收入占比小,且城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62.79%62.19%61.99%11.24%11.37%11.14%9.64%9.75%9.75%16.33%16.70%17.12%3.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分析从上图可看出:在2013-2015年的农村人均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二者占比相当且占比较多,财产净收入占比相当低,转移性净收入占比维持在20%以内。
综合而言,由于城乡工作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城镇人均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构成,而农村人均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38.73%39.59%40.28%41.73%40.40%39.43%2.06% 2.12% 2.20%17.47%17.90%18.09%入。
并且由于城镇居民投资方式多以农村居民,所以农村财产净收入低于城镇且占比更少。
4.对我国基尼系数的分析由上图可看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步缩小态势,也表明政府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居民收入差距仍然不小,2013-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依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说明我国还需进一步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许多人认为农民们的收入也应该不断提高。
然而,通过对我国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农民的收入整体水平依然比较低,而且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农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农民收入现状根据调查,我国农民人均年收入约为12500元,这比城市居民的收入低了近5倍。
其中,大多数农民依靠农业生产和销售农产品获得收入,约占总收入的70%。
而非农业收入、政府补贴和养老等社会保障等其他收入也在逐步增加。
总体来看,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发展速度却比城市居民和制造业工人慢得多。
二、农民收入问题和存在的挑战首先,农民的生产资料不足。
虽然政府加强了农业扶持政策,但农民往往面临土地、水、肥料和种子等生产资料的缺乏,导致农作物品质难以保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到收入水平。
其次,缺乏专业技术和知识。
农民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专业技能。
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科技和知识,缺乏专业素质导致农民的生产效率低、效益低,进而限制了收入提高。
最后,农民就业压力增大。
由于城市化的加速,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到城市工作,造成了当地就业压力逐渐加大,部分农民不得不到外地打工谋生,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生活费用,也影响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和投入程度,对农村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和建议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1.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加大土地、水、教育、科技等资源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现代化农业建设,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
2.加强农民培训。
通过建立相关培训机制,为农民提供更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农村人才,助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建设。
3.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政府部门可以扶持和支持农民创办合作社、农村电商、农家乐等农业新业态,搭建平台,促进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提高。
吉林省农业年度报告
吉林省农业年度报告引言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
本报告旨在对吉林省近一年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展望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一、农业生产总体情况吉林省农业生产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全省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同比增长5%;油料作物产量达到2亿吨,同比增长3%。
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次要农产品的生产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农业生产中,吉林省大力推行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现代化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村经济收入是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过去一年,吉林省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同比增长8%。
农村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迅猛,增加了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来源。
三、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吉林省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新产业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吉林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实施农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同时,吉林省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和农民合作社建设,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业转移人口是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过去一年,吉林省继续推动农业工人向城镇转移就业,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创业机会。
同时,吉林省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力度,提升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五、农业政策与保障体系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创业,吉林省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户收入;优化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创业和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吉林省也加大农产品流通和物流体系建设力度,改善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章编 号 :17— 42 (0 1 0— 02 2 64 03 2 l )一 70 2—
1农 民 收 入 大 幅 增 长 1 1人 均 纯收 入增 长 速 度 明显 加快 。增 幅 高于 全 国 平均 水 平 .
林 省 增量 高于 全 国 平均 增 量 16 , 主要 原 因是 政 策 性 增 收 比全 强 。 5元 农 产 品 生 产 等 家 庭 经 营 性 收 入 仍 是 主 要 来 源 。 从 收 入 结 国 多 1 2 。如 果 没 有 国家 对 吉 林 省 在 内 的几 个 粮 食 主产 省 份 的 8元
2 0 年 是 “ 一 五 ” 计 划 的 开 局 之 年 , 也 是 贯 彻 落 实 党 06 十
企 业 从事 劳 动和 外 出打工 不但 开拓 了视 野 , 掌握 了技能 ,增 长 了 才 干 , 为 当地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作 出 了贡 献 ,也 缓 解 了农 村 劳 动 力大 量剩 余 的 矛盾 ,成 为农 村特 别 是贫 困地 区快 捷 而现 实 的致 富
. 五 个 年 头 的较 高速 增长 ,达  ̄3 4 元 ,共 增 加 了 1 2 元 ,增 长 13 家 庭 经营 收 入稳 步 增 加 。在 纯收 入 中所 占比重 下 降 j J6 1 37 吉 林 省 农 民人 均家 庭 经 营 纯 收 入 2 0 年 为 18 元 , 2 0 年 02 81 06 了5. % 7 3 。从 环 比 增 长 速 度 看 ,2 0 年 增 长 最 快 , 比 上 年 增 长 04
的 十 六 届 六 中全 会 精 神 ,加 快 推 进 社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第 一 途径 ,是现 阶 段广 大 农 民 实现 增收 的最直 接 、最 有 效 的途 径和 手 年 。 2 0 年 吉林 省农 民人 均 纯 收入 实现 了 自2 0 年 以来 连 续 第 段 。 06 02
额 的5 % 1 ,对农 民纯 收 入 增 长 的贡 献 仍居 主 要 地位 。根 据 2 0 年 06
12 工资 性 收入 强 劲增 长 。对 人 均 收入 的贡 献率 逐 年增 加 .
民 收入 、解 决 “ 三农 ” 问题 成 为 全党 工 作 的重 中 之 重 ,政府 相 继 出 台 了劳 动力 转 移培 训 、 清理 拖 欠 民工 工 资等 一 系 列促 进 农 民增
2 1年 第0 期 0 1 7 ( 第2 7 ) 总 5期
பைடு நூலகம்
吉 林 农 业
J LI I N AGRI CULTURE
N O . 7. 2 1 0 01
( u lt ey C muai t NO.5 ) v 2 7
吉林省农 民人均纯收入分析
赵 华 礼 ,钱 红 文
( . 长春 市 产品质 量 监督检 验 院 ;2 1 .建 行 吉林 省 分行 会 计部 ,吉林 长春 10 0 ) 30 0
摘要 : 实现 农 民收 入 的持 续稳 定增 长是 建 设社 会主 义新 农村 的核 心任 务之 一 。 自十 六 大 以来 , 吉林 省 不 断深 入 开展各 项 改革 并扎 实推 进 各 项 支 农惠 农政 策,给 广 大农 牧 民带 来 了更 多实 惠 ,农 民收入 呈现 出加 速增 长态 势 。五 年来 吉林 省 农 民人 均 收入增 幅 较 大 ,人 均收 入结 构 有所 改 变,通过 对 这五 年 农 民 收入 情况 的对 比 分析 ,可 以透视 出我省 农 民人 均 收入 增 长 的特 点 ,促 使 农 民增 收 的原 因等 ,
57 7元 6元 了 1 . 8 ,2 0 年 也 实现 了两 位 数 增 长 ,为 1 . 5 。 2 0 年 比 达  ̄ 2 5 元 ,增 加 了6 6 ,年 均 增 加 了 l 9 。 五年 问人 均 家 8 5% 0 6 15% 0 6 庭经 营 纯 收入 增 长 最 快 的一 年 是 2 0 年 , 增长 1 .% 04 5 1 。期 间人 均 2 0 年 人均 纯 收 入 增 ̄ 3 5 , 增长 1. % 05 J 9元 1 1 O 8 ,增 幅提 高 2 7 百分 .个 02 点 ,位 居 全 国第 l 位 , 而2 0 年 我 省 则 在 全 国排 第 1 位 。2 0 家庭 经 营 纯 收入 占人均 纯 收 入 的 比重 却 逐年 下 降 , 由2 0 年 的 O 02 6 06 12 下 U0 6 02, ,家 庭 经营 收 入在 农 民 1 年 与2 0 年相 比增 长 幅 度居 全 国各 省 ( 、市 )第 6 ,增 长 率 8 .% 降  ̄2 0 年 的7 . % 下 降 了1% 02 区 位 % 1o6 J 为5 .% 8 2 ,超 出 全 国水 平 1 . 个 百 分 点 。2 0 年 吉 林 省 农 民人 均 收入 中所 占 比 重每 年 以3 的 速度 递减 ,  ̄2 o 年 下 降到 七 成 左 33 04 右 。这 表 明农 民收入 不 仅 渠道 扩大 了, 而且 家庭 经 营 能力 也 在增 纯 收 入 比上 年 增 2 4 0 ,全 国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增 加 3 4 ,吉 1 7元 l元
06 以 特 殊 优 惠 政 策 ,吉 林 省 农 民人 均 纯 收入 增 量 可 能 会 低 于 全 国水 构 上 看 , 2 0 年 吉 林 省 农 村 居 民 收 入 结 构 仍 然 保 持 “ 农 为
平。
主 ” ,人 均 农 产 品 生产 等 家 庭经 营 性 收 入 占人 均 纯 收 入 的7 % 0 左 右 。 同 时 , 因 2 0 年 粮 食 、水 果 、蔬 菜 产 量 和 价 格 都 有 一 定 的 06 2 0 ~ 0 6 农 民家 庭 经营 纯 收 入增 加 额 占全 部纯 收 入增 加 02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