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系列五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识记字词;2.学习文章中的外貌、言行、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法、赏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来整体把握文意、品味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1、体会作者对梁启超的敬仰、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2.品评梁任公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导入清华大学是我们每个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有没有同学知道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板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家是不是有点好奇清华大学为什么要选取这八个字定为校训呢,我来给大家说说这个校训的来历。

在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接受清华大学的邀请,来到清华大学讲学,讲题为《君子》,他就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即是以此二卦辞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增厚美德。

这次讲演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虽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

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f èn 矣。

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

”这些都体现着梁任公先生对学子的殷殷期盼,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清华学子,但作为青年学子我们都可以用此来勉励自己。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

一段简洁的文,一个简单的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罗婕一、教学设想1.单元设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是写人记事散文单元的最后一篇选文。

单元学习要求是能透过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

我对这一要求的理解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能体悟到写人叙事并不是对事情、人物单纯、平面的叙述描写上,应该是通过对事情、人物的叙述、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或观点,换句话说也就是写人叙事在选材中时要紧紧围绕自己最想表达的那一核心情感上的。

另外,这一要求也恰恰是对高中学生写作文的一个提升方向。

2.学情分析写人记事散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也不能说是熟悉。

不陌生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学过《背影》、《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枣核》等叙事散文,说不熟悉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写人记事散文”这一概念在初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更多的是看成记叙文来讲,学生对记叙、描写的方法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因此,在高中阶段就应对散文这一文体特征要更强调,让学生明白叙事散文中叙事的意义。

3.文本分析郑桂华老师在《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与原则》一文提到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有“辨体”、“识人”、“断文”、“定点”四个步骤。

在这一理论的提示下,我对文章进行了分析思考。

“辩体”: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集中笔墨写了在一次演讲中所感受到的一个真实的梁启超;“识人”:梁实秋先生认为散文的美,美在恰当,不应有太多枝节,太繁冗的,有“割爱”的主张理论,他的散文风格简洁淡雅;“断文”:一次演讲,就让梁实秋终身念念不忘,让惜墨如金的他为此写过三篇文章,足以见得梁启超在他心中的地位。

梁实秋在文中两次提到这是一篇动人的演讲,他被梁启超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哪到底是怎样的魅力呢,这就值得探究。

另外,这篇不足千字短小而精彩的文章恰恰体现出梁实秋本人的散文主张。

“定点”:根据以上分析,联系自身的教学特点,我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品人之“简单”及文之“简洁”,设计的话题就为“一段简洁的文,一个简单的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池州八中贾再兴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流利典雅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和白描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感受梁启超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看过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吗?许多优秀学者在节目中通过一次次精彩的演讲,展示了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儒雅的学者风范,闻名全国。

而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也是一位演讲高手。

就让我们跟着梁实秋一起走进清华,去领略梁任公的风采。

二、作者及主人公介绍1.梁启超(1)(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四岁便在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典籍,有“神童”之称,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维新变法思想。

(2)政坛上的功绩: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3)文学界一位难得的才子: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2、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北京人,1949年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散文集《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2、结构第一部分(1)简述演讲的背景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1、梁启超的这次讲演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何以见得?(找出有关句子,并用线划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成都市新都一中钱爱民教学目标:1、筛选概括文本中关于梁任公演讲中的动人之处,通过品读文本中几个重要部分,品味梁任公的风采与魅力。

2、通过品评学生对文本描写梁任公的批注,领会文本写人叙事的技巧。

教学重点:品评学生对文本描写梁任公的批注,领会文本写人叙事的技巧。

教学难点:1、通过写批注和品评深入理解写人叙事技巧表达效果。

2、体味梁任公演讲如此动人的原因。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1915年4月梁启超南下探亲,6月转到南京觐见袁世凯,他向袁世凯面陈了帝制运动的危害,奉劝其悬崖勒马。

袁世凯严肃地表示自己根本不想称帝。

可仅仅两个月后,以洋博士的大作和筹安会的活动为标志的帝制公开化运动就粉墨登场了。

任公听说后,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

于是7天后写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文章,与袁世凯形成尖锐的对立。

袁世凯听闻后,马上派人给任公送去20万元大洋,想买下此文,请求任公放弃发表。

但任公婉词辞谢,见收买不成,袁又让人恐吓,而任公泰然处之。

这篇脍炙人口,令人拍案叫绝的鸿文在《京报》上一发表,即日售完,并不断地被转录,不断追加,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状况。

管中窥豹,可以看出任公胆识何等过人,才华何其出众。

今天,我们将通过品文和品人,走进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走近梁启超先生的精神世界。

昨天,我们预习了文章,现在来听听大家初读文本后,梁任公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生……看来任公是一位多么丰富的人物啊。

那么文章集中直接描写任公的文字主要是哪几个自然段?明确:3、4、7、8。

这几个自然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这次演讲的?明确并板书:出场和演讲现在让我们一起诵读第3自然段(出示学生批注)大家来评一评,品一品,说说哪些写得准确,哪些不准确或与你所想不同的地方,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

生……任公登台一亮相,就展示了他极具个性魅力的开场白。

(板书:登台神采飞扬)我们一起朗读第4自然段。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材分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是一篇有关演讲的文章,但作者并没有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而是重在塑造演讲者的形象,所以对本文而言,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是一个教学重点。

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围绕梁启超的演讲进行叙述,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结构层次清晰;语言风趣而又带感情;这些都可作为教学的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加以了解和体会。

学情分析: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而他的学者身份并不为大多数学生所知,所以可以将此作为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激发点。

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文章,课文较短,可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课文,并延伸拓展学习内容,如探究对梁任公形象的塑造方法,通过外貌,尤其是他演讲时的神态语言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探究课文语言特点,讨论有关梁任公其人其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谈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了解其性格、气质和修养,以全面体会其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感知性阶段1.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世纪,正当我们华夏民族处于孱弱挨打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他是谁?(梁启超)非常正确。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师,领略大师的演讲风采。

(板书课题)2. 相信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我想找四位同学上黑板听写几个生字莅()临戊戌叱咤()风云精悍()激亢()箜()篌()蓟()北3. 让同学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简介梁实秋和梁启超明确:梁实秋(1902-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9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培养学生感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

2、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品格。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最基本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已经没有很大的困难。

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学作品的积累还是不够,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必须考虑的是如何补充讲解维新变法、云南起义、《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历史与文学知识,这对于学生的正面鉴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的写法。

3、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激发学生想象,体会人物演讲时的形象,进一步了解梁任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是我国近代的一位大学者所说的,同学们知道这位学者是谁吗?
学生明确:梁启超。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梁实秋穿越时空来领略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风采。

(板书题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介绍梁任公和作者
1、这里的梁任公就是梁启超。

有谁了解梁启超的情况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授课人:张雍和教材和学生简析:这篇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按梁启超讲演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外貌,尤其是他讲演时的神态语言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突出讲演者的形象。

因而教授本文要进行人物形象地分析,看作者是如何给我们刻画出怎样一个名人画像。

两个班的同学基础较薄弱,搜罗信息、阅读文本的能力也较低,但前面在表达交流里已对“如何凸显人物个性”做了专题学习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拥有了这方面的知识背景,因而教授本文将借此引导学生按照老师规定的方向去感悟理解分析文本、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1、借助圈点批注、阅读材料理解梁任公的性格特点,概括其形象。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语言表达等能力。

2、体会文中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学习正面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和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与感受的写人方法,探究学习本文立意、选剪材的技巧。

教学重点:借助圈点批注、阅读材料,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正面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和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与感受来写梁任公的。

学习难点:全面理解梁任公的性格特点,概括其形象;学习本文写人的方法,探究学习立意、选剪材的技巧。

教学方法:老师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批注、讨论探究等方法主动参与学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同学们:你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了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师,领略大师们的风采。

学习目标:1、借助圈点批注、阅读材料,理解梁任公的性格特点,概括其形象。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语言表达等能力。

2、体会文中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学习正面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和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与感受的写人方法,探究学习本文立意、选剪材的技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案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人物,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了解刻画人物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形象,对《箜篌引》,《桃花扇》的赏析。

[教学方法]:研讨、探究、练笔课前预习:1、阅读相关资料,对梁启超有所了解。

2、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兼介绍梁启超)1 梁启超先生图片(幻灯片1)2 教师:大家对梁启超先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戊戌变法,康梁师:梁任公先生的介绍(幻灯片2)3教师过渡:资料与框架里的启超先生不够生动。

今天让现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带我们近距离接触一个鲜活、可爱的任公先生。

二、作者(幻灯片4),字词(幻灯片5)三、感知标题(点拨鉴赏角度);浏览课文(标记)1、标题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是一个动宾短语,缩一下就是“记演讲”,(板书标题)那么这篇文章中心是不是就是写一次演讲呢?(学生回答:不是,本文似是记事,实为写人,是通过演讲这件事来写梁启超先生)标题中对梁启超为何要以“任公先生”相称?(学生回答:以号相称,这是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敬意)那么可见,这篇文章里,作者流露的应该是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

2、下面呢我们就课文的具体内容来逐步深入地了解任公先生。

三、通过初识任公了解任公先生的学者风度,再由再识任公的过程了解任公先生对国家民族命运和中国文学的热爱。

四、初识任公(正面描写)1)、正面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学生回答:第3至第9自然段)2)、设计:学生说说哪些给自己印象深刻描写,一同品味、演绎。

(同课后题1)身材、面貌外貌、风神穿着、步履稳健、潇洒神态、气质②开场白(语言、动作):既谦逊又自负,幽默风趣,声音(极富个性):沉稳、底蕴足③演讲(动作、语言、表情):博闻强识、才华横溢、率真、感情丰沛且投入、可爱教师总结:(幻灯片6)五、再识任公(侧面描写和文中三处引经据典的内容)1、抓侧面茅津渡候船,哀从中来屏息以待,欢喜,泪下沾襟——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爱好2、补注:(引经据典)①《桃花扇》(见幻灯片6)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见幻灯片7):《桃花扇》写作背景(老师在同学们了解基本内容后):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殉国。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反思+实录+说课稿)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反思+实录+说课稿)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课堂类型】:导读讨论课【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对重点语句的理解;2.白描手法及虚实结合手法在刻画人物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学会用“略貌取神”的方法描写;(三)情感目标:以真“我”,以真义,慷慨为国;做有思想抱负、有家国情怀的人。

【学习重点】:白描、虚实结合、细节等手法的运用。

【难点预测】:《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文中的含义。

【学法指导】:导读、自读、讨论、交流、总结、拓展【教学过程】:一、【目标定位,自主学习】1.借助工具书,自主扫清字词障碍。

2.学以致用,这篇文章是如何写出了梁任公的演讲之“美”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在描写任公时用了哪些可以借鉴的手法?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一)品人物:1.梁任公演讲稿的特点说明了什么?2.肖像描写的形和神你如何品味?3.开场白一段中的“一扫”“一翻”“一点”表现了什么?4.从他手指敲头、掩面顿足、先哭后笑等动作中你看到了什么?(二)品演讲内容:1.《箜篌引》中的“公”的极其反常的行为怎么理解?2.《桃花扇》的故事梗概和主题(老师事先补充)以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梁任公的哭笑有什么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了什么?三、【分组讨论,交流展示】(一)品人物:1.预先写好,宣纸,整齐秀丽,浓墨→认真、严谨、字如其人,潇洒深挚。

2.不是“高富帅”,胜似“高富帅”,精短,秃头顶,宽下巴(因个性而美);不着西装,穿肥大的长袍(无拘无束,自由洒脱,布衣更显风采,气度非凡);步履稳健,左右顾盼(稳重当中有灵动,沉稳而睿智之美)。

3.“一扫”(犀利),“一翻”“一点”(谦逊而自负,幽默爽直)。

4.敲(博闻强记治学严谨而不失风趣,真实生动),掩、顿、笑,叹(深度投入,率真奔放,富有激情,至情至性,用心讲,用生命的经历讲,物我相融的境界。

)(二)品演讲内容:1.联系任公生平,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运动等。

投河之公与任公的精神何其相似。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必修一第三单元9课《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必修一第三单元9课《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巧荣教材分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的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批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的性格、气质和修养,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形成优秀的品格。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难点: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的“热心肠”学法指导:本文虽说语言风趣而又带情感地刻画出了梁任公的个性,但要让学生有深切体会必须细细品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

所以应先让学生默读感知人物形象,再圈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进行讨论评析,了解梁启超的讲演特点及其性格特征。

最后让学生表演性范读,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性情。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步骤:一、从文题导入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中国现代散文家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题目,大家思考本文主要是写人的还是记事呢。

二、整体感知1、知人论世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发动过“公车上书”, 1898年9月因“戊戌变法”失败,逃离北京,东渡日本。

后参加过很多政治活动。

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五十七岁。

他不仅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学者。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

2.通读全文,掌握内容要点。

问题:本文记写了有关演讲的那些细节?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位学者形象?学法指导:默读感知人物形象,找出重点语句进行圈批注,了解梁启超的讲演特点及其形象特点,并进行概括总结。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九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九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重难点:圈点批注,解读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学习演讲技巧。

课时:一课时课前预习:1、看《导学案》P83“基础学习交流”部分,学生了解梁启超和梁实秋。

2、初读课文,完成《预学案》P27”归纳整理”部分的练习题。

3、自我生成不解的问题。

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上个世纪初,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壮语,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领略大师的演讲风采。

二、检查预习情况:(5分钟)1、补充字音:莅.临、屏.息、拭.泪、叱咤..风云2、补充字形:短小精悍、手舞足蹈、淋漓尽致、无人问津三、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内容:1、本文是一篇生动有趣而又饱含深情的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借一次演讲来表现梁任公先生崇高的品质,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效果怎样?何以见得?(5分钟)(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明确:非常成功。

第九段可知,“有许多人受感动,甚至还因此爱上中国文学”。

2、梁先生是怎样做得如此成功的?请同学们讨论,来借鉴他的演讲技巧。

(10分钟)明确:P85《导学案》第6题。

3、重点讨论:通过这次演讲你能看出梁任公先生是个怎样的人?(20分钟)(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写人物的语句,写好旁批,然后回答,老师引导整理。

)明确:分析人物,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外貌等方面的独特之处,落实“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具体表现。

重点是引导学生精品开场白,难点是品先生读《桃花扇》时的痛哭流涕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的张口大笑,体会“热心肠”(“眼里常含忧时伤世之热泪,心中总怀强国新民之梦想”,先生对国家大事十分关心,在那个时代努力寻求为祖国解脱的方法)。

【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 1.了解梁实秋及梁任公。

2.整体感知课文,学会给课文加旁注或旁批。

3.学习课文在叙事中描写人物的技巧。

重、难点: 1.把握课文,把握人物特点2.学习课文在叙事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一百多年前,面对中国积弱积贫的现状,梁启超曾大声疾呼;“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先生虽已离开我们,但他的呼声犹在耳畔。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篇散文来领略先生的风采。

(板书;标题)师: 那么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梁启超先生?PPT展示一.走进文本快速浏览课文(3分钟)提问:1.本文主要记叙一次演讲,这次演讲的效果如何?(关键点:成功精彩印象深刻)2.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要点:(1)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2)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3)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4)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二.探讨文本1.讲演的成功在于讲演者,那么文中是从那些方面描写梁启超先生的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句段,并做适当的批注,结合练习一)关键点:(1). “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人物的肖像和气质描写,语言简练传神,对人物气质的描写既写出了先生的不凡气质,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由衷赞美。

(2). 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先生独特表情特点和谦逊又非常自信的真性情。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安徽天长市炳辉中学幸敬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设想1、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2、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练习给课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理应进行的一项专门的基本训练。

本课在练习当中设了一道作旁注的题,是一种引导,以后每学一课都最好照此办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家看多媒体课件,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sǔn]试翼,风尘翕[xī] 张;奇花初胎,矞矞[yù]皇皇,干将发硎[xíng],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少年中国说》同学们知道是谁写的吗?是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梁启超。

那说起梁启超,想来同学们对他并不感到陌生。

初中时候历史书上见过他的名字,我们学《再别康桥》的时候也知道,说徐志摩和林惠因,提到的梁思成就是他的儿子,林惠因就是他儿媳妇。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④“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⑤“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⑥“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可见,作者对于梁启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4、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①直接表达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动作特点 手舞足蹈、时悲时喜 (自由洒脱)―――――――举行动
我们在细节描写中看到了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他语言的诙谐幽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的动作。这里不仅看到了梁先生的性格,而且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乃至众人对他的刻画,还有哪些侧面能够显现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迥(jiǒng)异 精悍(hàn)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 蓟(jì)北
品文品人
1、提问:通览全文,找出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
①“我很幸运地有计划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②“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③“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课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主备课人
上课人
时间
年 级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是一篇生动风趣而又饱含深情的写人记事的回忆性《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本文是梁实秋撷并表达对老师崇敬之情。

,借一次演讲来表现梁任公崇高的品质,散文取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集中完整和连续。

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不求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独特魅力的一面,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及白描手法的运用,认识到梁启超先生的率真性情、爱国精神。

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体察任公的爱国情操。

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的方法。

【单元目标与课文目标】该单元教学目标是透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

据此,我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的学习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方法与过程目标: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隽永朴实的语言特点达能力。

: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对梁启超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安排】重点放在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对先生所讲的《箜篌引》、《桃花扇》和杜甫的诗可适当挖掘、引导,领会任公的爱国情怀。

让学生于深刻的评价、精彩的描写及典型的材料中体会写人记事散文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诗经》中有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行;陶渊明先生说:年了,80“其人虽已末,千载有余情。

”一代风流人物梁启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这样伟大的人物我们是不应该忘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读课文
2、了解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点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并学习梁任公先生的“热心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梁任公先生的“热心肠”
【教学过程】
导入: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康有为的学生,他是人艳如花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公公,他是浪漫诗人徐志摩的老师,他还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那他究竟是谁?
学生回答:梁启超
提问:说说你所知道的梁启超: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
综合介绍: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

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后师从康有为。

1894年,参与“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出亡日本。

1912年,回国;1915年,参与策动反对袁世凯的“云南起义”;1920年后,脱离政界,专心学术;1929年,病逝。

笔名由来:
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它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

在他政治革命失败后,他晚年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培养出了一批文学大家,如徐志摩、闻一多等,这篇课文也是出自他的学生梁实秋之手。

作者简介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散文集《雅舍小品》
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音
显宦huàn 莅lì校涕tì泗sì
弥mí漫谦逊xùn 箜kōng篌hóu
主角jué叱chì咤zhà沉着zhuó
蓟jì北渡dù河屏bǐng息以待
沾襟jīn 酣hān畅淋lín漓lí
2、字形
精悍迥乎不同拭泪步履
捍卫炯炯有神试验视如敝屣
戊戌激亢苍茫潇洒
戍守引吭高歌沧桑萧索
戎马沆瀣一气悲怆箫管
3、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①——②)
简述演讲背景,让读者对梁启超这样的大师演讲产生兴趣。

第二部分(③——⑨)
具体描述这次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将梁启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人格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部分(⑩)
点明梁启超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对他做出非常高的评价。

4、“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人or 记演讲
演讲是事件,梁任公是人物,那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写人还是记事呢?
二、细读课文,局部探讨
找出描写梁启超的句子,并进行批注: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塑造梁任公形象?反映了梁任公先生的什么特点?
示例: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
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
其他部分以学生展示为主,提取关键词进行概括。

外貌:短小精悍、步履稳健、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神态:风神潇洒、光芒四射潇洒自信
语言:(开场白)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音容笑貌
学者风范动作:手舞足蹈、掩面顿足自由洒脱
感情:痛哭流涕、张口狂笑感情丰沛
内容:博闻强记、旁征博引学识丰富
效果:印象深刻、影响深远
以上是我们通过梁实秋的记叙看到的梁启超是走下政治讲坛、走出历史课文的梁启超,作为学者,梁启超在这次演讲中呈现出来的最主要的特点可以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评价):“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有学问、有文采,我们都能理解,梁启超的博闻强记、旁征博引都是这两个词的证明,那这里的热心肠应该作何解?
提示:(1)热心肠的反义词
(2)梁任公在演讲中的情感表现
热心肠的反义词就是冷心肠,冷血,没有情感,反之,热心肠就是有热烈的感情。

结合第八段,他时而哭泣、时而欢笑,把演讲变成了表演,这种感情丰富的表现可以说是热心肠的外在表现。

热心肠有什么样的内涵我们还得从他引用的这三个文学片段来了解。

三、深入课文,合作探究
找学生简要概括梁任公在三个文段中流露的感情基调
开头——《箜篌引》——悲
他最喜爱的——《桃花扇》——悲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
这些片段所体现的情感有什么共同点?
《箜篌引》——悲
读原诗
作者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王国维说:“这十六字构成了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


但是它是如何被先生阐发的,却没有介绍,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情节、背景、人物、情感中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这首诗。

请学生展示
情节:学生把情节总结出来之后,点明是一波三折
背景:
人物:渡河人是疯傻的、顽固的、不听劝;同时他又很执着、独特。

规劝的人是善良、明智、有同情心的。

情感:规劝者对渡河人渡河的惊叹和渡河而死的悲叹。

他不畏艰险,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历史上不乏类似渡河人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义无返顾,明明知道前途是死路一条却也毅然前行。

总结:悲渡河人——悲视死如归之精神
《桃花扇》——悲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借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悲叹明朝灭亡的故事。

《桃花扇·哭主》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高皇帝:就是开国皇帝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即位后立刻铲除魏忠贤的阉党势力,希望国家能够强盛起来,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他也自杀身死。

这段话里面体现的主要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悲叹国家衰亡,忧国忧民
总结:悲崇祯帝——悲一国衰亡——悲理想破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中体现的是什么情感?
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看到了国家平定的希望。

任公为什么会“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他体会到了杜甫心中的喜悦,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

先生希望国家安定、富强。

总结:喜收河南河北——喜国家安定有望
这两悲一喜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国家。

从他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这也正是他拥有一副真挚、热烈的热心肠的内涵。

梁启超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但无时不有爱国的政治情愫,他致力于用学术来启发青年人,对青年人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次演讲就能让他的学生在数二十年之后还津津乐道。

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学者风范、有热心肠的梁启超。

这种通过写一件事来写一个人的写法就叫做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最为关键的就是“小”的选择,也就是选材。

梁启超选用最能体现自己情感的材料来做演讲,梁实秋用最能体现梁启超特点的材料来写文章。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用来做一次小练笔,以“记某某老师的一堂课”为题,选取典型素材,用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文中不能出现科任老师的姓名,写完之后小组内传阅,猜猜写的是谁,有没有写的生动、贴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