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四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四》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四》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四》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及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算盘等,增加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费用等,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及运算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典型例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些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顺序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四》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四》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四》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练习题目和实际情境。

2.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目,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小游戏,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教师出示两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两个数字,让学生快速说出这两个数字的和或差。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呈现一个水果摊的场景,上面有苹果、香蕉和橙子,让学生计算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和练习题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可能会感到困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如含有多个条件的加减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练习四》相关内容。

2.练习题和答案。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展示《练习四》中的第一道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解答后,邀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解答。

解答完毕后,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同时,布置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解答。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和运算技巧。

《练习四》(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练习四》(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通过表格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解决问题,可让学生自己尝试说说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说出完整的题目,再列式解答,并将算式写在表格外,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第5题是一道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注意引导说说第一步求出了什么,第二步求出了什么,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完成题目,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课堂小结
(2)整理:连续进位乘法,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注意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按法则从右到左一位一位乘(从个位算起),注意进位时要算正确(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乘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课堂教学建议:扩展练习时,增加计算练习。
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能具体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吗?(可以举例说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怎样算,要注意什么?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呢?
你从解决问题练习里得到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练习四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乘几,然后相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笔算:
连续进位乘法,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注意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整理:要使积最小,三位数的最高位和一位数相乘的积就要最小,这两个数应该是2、3;再想一位数乘十位上、个位上的数得的积也要小一些,确定哪个作一位数、哪个作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然后想十位上、个位上各是几可以让积最小。
(3)让学生算一算这4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完成口算。
为什么5在百位上、7作一位数乘得的积大些呢?(高位上相乘都是“35”,而7乘十位上、个位上的数得的积会更大)那十位上用几和7相乘积要大一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练习四》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练习四》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练习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内容主要包括:用小棒、图形等具体事物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他们对于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会在教学中利用小棒、图形等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比较观察法和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

我会准备一些小棒、图形等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习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探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小棒、图形等具体事物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4.总结:我引导学生总结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练习题,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在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学习。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的,通过本章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思考时间和货币单位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一个分数的比较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四详细答案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四详细答案课件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Hale Waihona Puke 练习四课本第16页 练习四 1.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不对,例如9是奇数,但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不对,因为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质数。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不对,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不对,例如:2 + 3 = 5,5不是偶数。
课本第16页 练习四 2. 将下面各数分别填入指定的圈里。
27
11 质数
37
14
41
33 合数
58
47
61
57
73
62 奇数
83
87
95
99 偶数
看到积是21,我们会马上想到 3×7 = 21 课本第16页 练习四 积91,个位上是1,我们可以考虑 3×7 = 21, 3. 你知道它们各是多少吗? 而两者的和是20,那可以是13和7。 我们两个的 和是10。 我们两个的 积是21。 我们两个的 和是20。 我们两个的 积是91。
课本第17页 练习四 7.
两人一组,一人 给出大于2的偶 数,另一个人找 出和为此数的两 个质数。 偶数 10。 3 + 7 = 10。
16,11 + 5 = 16
18,13 + 5 = 18
答案不唯一,可以参考第17页《哥德巴赫猜想》
课本第17页
课本第16页 练习四 5. 探索6的倍数的特征,并记录你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6的倍数的数,即6,12,18,24,30,36,42,48,54,60, 66,72,78,84,90,96…… 发现6的倍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且为偶数的数。 (与3的倍数的特征有些相似。)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 的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 灯,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8*.
外圈哪个数加里圈哪 个数,得数是83?
外圈哪个数减里圈哪 个数,得数是62?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 是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三年级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性,以及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性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特性,能够正确地辨别各种几何图形。

3.掌握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计量单位的换算。

4.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性,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几何图形的特性的理解和运用,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性,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学生准备:掌握三年级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练习四》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练习四》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练习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练习四》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能够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和数学游戏。

2.学具:为学生准备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学具,如小卡片、计数器等。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

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买了几个水果?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四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练习四
1.两只海龟下蛋。第一只下了86个蛋,第二只比 第一只多下了9个。第二只海龟下了多少个蛋?
86+9=95(个) 答:第二只海龟下了95个蛋。
2.今年人工野鸭岛上有53只野鸭,去年比今年少 18只。去年有多少只野鸭?
53-18=35(只) 答:去年有35只野鸭。
3.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45圈,神舟 六号比它多飞了31圈。神舟七号载了3名航天员,比 神舟六号多1名。 (1)神舟六号绕地球飞行了多少圈?
45+31=76(圈)
答:神舟六号绕地球飞行了76圈。
3.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45圈,神舟 六号比它多飞了31圈。神舟七号载了3名航天员,比 神舟六号多1名。
32-15=17(元) 答:她现在有17元。
7.国庆节商店促销,每个球优惠8元出售。
“优惠8元”是 什么意思呢?
每个球的价格 比标价少8元。
(1)现在每个足球多少钱?
58-8=50(元)
答:现在每个足球50元。
7.国庆节商店促销,每个球优惠8元出售。
“优惠8元”是 什么意思呢?
每个球的价格 比标价少8元。
(2)现在每个篮球多少钱?
45-8=37(元) 答:现在每个篮球37元。
7.国庆节商店促销,每个球优惠8元出售。
每个球的价格
“优惠8元”是
比标价少8元。
什么意思呢?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
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不唯一)
现在每个排球多少钱? 39-8=31(元) 答:现在每个排球31元。
8*. 外圈哪个数加里圈 哪个数,得数是83?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神舟六号载了几名航天员?

练习四

练习四

练习四一、单项选择题A注册会计师作为X公司20×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及其认定。

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注册会计师通过检查已记录的销售业务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最可能发现营业收入( )认定的错报。

A.完整性B.准确性C.发生D.分类2.针对X公司将对现销客户的折让比例由原先的5%提高到10%这一情况,注册会计师最应关注由此导致营业收入项目( )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

A.截止 B.发生 C.完整性 D.准确性3.注册会计师关注X公司存货是否存在抵押,可直接证实存货项目的( )认定。

A.列报与披露的分类与可理解性B.列报与披露的完整性C.期末账户余额的权利和义务D.交易、事项的发生二、多项选择题A注册会计师作为X公司20×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及其认定。

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在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以下审计程序中,有助于证实X公司固定资产存在认定的有( )。

A.从固定资产实物追查到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B.检查经营性租赁固定资产的租赁合同并追查到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C.检查本期也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是否已作账务处理D.从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追查到固定资产实物2. X公司将以往由顾客承担50%运费的惯例改为向顾客提供免费运输后,其当年发生的运输费用占当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的比例反而比上年有所下降,这可能意味着X公司( )认定存在重大错报。

A.营业收入的完整性B.营业收入的发生C.销售费用的完整性D.销售费用的发生3.如果X公司20×1年12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的( )未达账项最终没有到账,注册会计师应当怀疑银行存款的存在认定存在重大错报。

A.X公司已增加,银行没有增加B.X公司已减少,银行没有减少C.银行已增加,X公司没有增加D.银行已减少,X公司没有减少4.注册会计师能够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于与财务报表列报有关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推论得出的项目审计目标包括(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2.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钱币找零等。

3.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册练习册中的第四章,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数的加减法2.购物和找零3.物品数量的变化4.数学游戏教学步骤步骤一:认识加减法1.让学生自己列一个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式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让学生熟悉加减法基本运算方法2.老师板书讲解加减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并且以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基本的加减运算3.通过练习册中小题的演示,给学生展示加减法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思路,并且通过介绍错误的解题方法来让学生懂得如何避免可能的错误步骤二:运用加减法解决购物问题1.让学生自由发挥,编排一组简单的购物清单,在课堂上模拟购物之后,给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一个人手里有10元钞票,买了若干物品,需要找零5元,请问这个人可以买什么物品?并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方法2.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组类似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并掌握购物问题的解决方法步骤三:掌握物品数量变化的规律1.翻开练习册,在老师的讲解下带领学生认识物品数量变化的规律,并通过简单的示例让学生掌握这种规律的应用2.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几道练习题,检测是否能够在数的加减法基础上,有效的解决物品数量的变化问题步骤四: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1.给学生提供守秘员和求救者两种角色,守秘员选出一个数字,求救者通过提问方式进行猜测,并通过加减法的方式逐渐缩小范围,最终猜出答案2.通过学生自主协作的方式让小组内的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作业布置1.练习册中相关练习题2.调查家庭中的购物习惯,以及自己的零花钱收支情况,并写出相应的报告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得以圆满完成,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2.数学游戏的设计过于简单,下一次需要考虑更多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元素,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3.课堂上,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思路较为迟缓,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数学运算的机会,下一次需要考虑加强实际案例的介绍和应用,以增加学生的数学运算经验和实践能力。

《练习四》教学设计

《练习四》教学设计

《练习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3-74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法。

难点: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的乐趣以及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型:练习课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前面所学内容。

二、复习计算1、练习四第1题找3位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四第2题。

教师找2位学生示范,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3、完成第73页练习四第3题。

(1)出示题目。

(2)活动:先算出各种动物身上的式子的答案,再连线。

(3)全班交流:谁和谁是朋友?为什么?4、完成第73页练习四第4题。

(1)出示题目:用竖式计算。

(2)学生独立列竖式,指名板演。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算的?(4)集体订正。

三、解决实际问题1、完成第74页练习四第6题。

(1)出示题目: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了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两个?(2)让学生独立估算。

(3)全班交流:怎样很快知道套中的是哪两个?(4)明确:先要计算个位的两个数的和是不是2或者12,再进一步确认。

2、按规律填数。

(1)出示题目:按规律填数。

(2)谈话:观察算式,看看有什么规律。

(3)引导学生自己交流。

(4)学生独立填空。

3、完成第74页练习四第7题。

(1)出示题目:填什么数才能打中?(2)学生独立思考,再填写算式。

(3)全班交流:横线上可以填写哪些数?为什么?四、完成第74页第8题数学游戏1、出示游戏要求:(1)每人每次要选出两个数相加,结果要小于100.(2)填表并把选过的数划掉。

(3)比较两人的得数,把大的数圈起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精品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精品教案

《练习四》精品教案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材第25、第26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呢?【设计意图:上课之初点明本节课的主旨,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散漫性】自主探究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番。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生1:我觉得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时,最主要的就是分析题意,弄清楚究竟是哪个数多,哪个数少。

生2:在分析这类题时,动手摆一摆花片、小棒之类的东西,就能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再计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生3:经过几次的动手操作,我找到了一点规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的数多,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大,就用加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数少,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小,就用减法解决。

生4:我也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第7题)师:请同学们先看题,然后说说“优惠8元”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懂题意后交流对“优惠8元”的理解。

(优惠8元就是比标价少8元)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系统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提升师:经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大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小的数,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练习和提高,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再次回顾重点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给学生足够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总结规律,既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合作中整体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四
1、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新概念及要求。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下列几种生产乙苯
(
)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 ) A .
B .
C .
D
2、核磁共振(NMR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分子结构的测定等领域。

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
奇数的原子核才有NMR 现象,下列能产生NMR 现象的原子是 ( ) A .32
S B .4 He C .14 N D .32 Si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 .凡是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4、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图中阴影部分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 元素为第一周期元素
B .PH 3的稳定性比H 2S 强
C .该纵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均为H 3RO 4
D .H 3AsO 4的酸性比H 3PO 4弱
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O 2和O 3 B .11H 和 21H
C .CH 4和CH 3CH 3
D .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B .油脂在人体中氧化是放热反应
C .镁与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
D .氢分子(H -H )变成2个H 原子需吸收能量
7、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 .用分液漏斗分离汽油和植物油
8、X 、Y 、Z 是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H 3—CH —CH 3 和 ︱ CH 3
CH 3—CH 2—CH 2—CH 3
HXO4>H2YO4>H3ZO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 B.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Z>Y>X
9、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10、
片,再用滴管滴加5 mL稀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②镁片逐渐溶解;③。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氢气的总能量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填<,>,=)。

1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1)上述图中的三种常用金属的开发利用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填选项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2)早在西汉成书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
记载。

曾青又有空青、白青、石胆、胆矶等名称其实都是天然的硫
酸铜。

根据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原电池的装
置图,标出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并写负极电极反应式
1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A(g) + 2B(g) 3C(g)+nD(g), 开始时A为4 mol,B为6 mol;5 min末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 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为0.2 mol/(L· min)。

计算: (1)5 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前5 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
(3)化学方程式中n值为
(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 )=5 mol/( L·min ) ②v( B )=6 mol/( L·min )
③v(C)=4.5 mol/( L·min ) ④v(D )=8 mol/( L·min )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填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