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期支教助农在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应用及研究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劳动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2期100㊀㊀作者简介:朱丹(1991-),女,研究生,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吴陈巍(1989-),女,研究生,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方向:会计;赖欢(1991-),女,研究生,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朱㊀丹㊀吴陈巍㊀赖㊀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330088)摘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团中央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的号召,引领大学生勇于成为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各大高校纷纷组织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由于财经类专业大多都是应用型,大学生参加 三下乡 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农村的经济状况,进而能够全面的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民情和国情,为扶贫事业添砖加瓦;同时,有利于将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是财经专业发展的必要要求.关键词:财经类; 三下乡 ;精准扶贫;创新机制中图分类号:F 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9.32.047㊀㊀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财经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能够培养他们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促使其从学校的 象牙塔 里面走出来,接触外面的社会㊁了解社会㊁了解国情,同时有利于财经专业大学生关注 三农 问题,感受农村的变化,增强大学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将精准扶贫和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进行融合,能够让大学生有效理解精准扶贫的思想方针,为以后农村农业工作的开展㊁农民致富等提供了人才基础,实现多赢的局面;其次,财经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将所学的经济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为以后工作增添一份经历;最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加财经主题的社会实践,在学校的大力引导下,学生的视角㊁观察更加细致,选取的主题多元化,更加贴近现实.1㊀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财经类大学生 三下乡 活动的现状1.1㊀精准扶贫的主题和财经类专业联系紧密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和 三下乡 社会实践支持精准扶贫活动的不断推进,高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参加的积极性高涨,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各大财经类院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主要围绕精准扶贫这一思想,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例如金融学㊁会计学㊁经济学等专业尤其突出.大学生受专业的影响,主要开展对相关行业㊁当地经济进行调研,下企业实习锻炼,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1.2㊀财经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覆盖面不广目前,许多高校虽然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许多财经专业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解课堂的理论知识就足够,忽略了外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对社会实践敏感度低;另外,在学校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经费缺乏㊁宣传力度不够㊁动员不广等问题,最终财经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较少,覆盖面不广,主要以本科生为主,专科生和研究生出去锻炼实习的机会比较少,这就造成了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少数优秀本科学生才能够参加的假象,还有许多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参与不到社会实践活动,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应用.2㊀财经类大学生进行三下乡 活动和精准扶贫融合存在的问题2.1㊀财经类大学生缺乏对精准扶贫内涵的认识精准扶贫 这一思想最早提出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的时候作出了实事求是㊁因地制宜㊁分类指导㊁精准扶贫的指示,这一指示的提出距今也有五六年.虽然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开展,但是财经类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数依赖课本的理论知识,对外界的时事新闻了解甚少,可能只是听说过 精准扶贫 这个词语,但是对如何做到精准扶贫㊁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贫困区人民脱贫,这使得财经专业的学生不能把握好社会实践的选题,选题往往很空泛,使得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会局限个人的发展,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往往都会选择实习㊁创业类的社会实践,往往忽视科研㊁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服务等项目.2.2㊀财经类大学生参与扶贫工作能动性不足由于许多财经类高校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学生完成社会实践后,学校会给予相应的学分,所以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财经专业的大学生参认为只要学好课本的理论知识,未来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对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将 三下乡 社会实践更多把它当作一项任务,将下乡扶贫工作作为一道工序.在实践活动中,往往都是敷衍了事,许多学生实践积极性不高,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尤其想到要下乡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学生内心都是拒绝的.由于存在这些因素,导致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能动性,最终对扶贫工作了解不深刻,对扶贫效果不关心.2.3㊀财经类专业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性机制差考虑到经费和学生安全等原因,许多财经院校举办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都选择在暑假,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2期101㊀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有些可能只有两三天时间,大多数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控制在一周左右,这就使得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研究受到财力的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不了;另外,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比较短,产生的效果也不明显,社会实践活动不具有连续性,可能几年才办一次,也有可能更换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地点不稳定,时间也不连续,最终导致活动没有达到扶贫的目的,流于形式.2.4㊀扶贫内容单一㊁自身专业特色不足目前,许多财经类专业暑假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在与其相对应的精准扶贫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有利于财经专业大学生了解贫困村的状况,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数财经类专业进行社会实践的内容比较大众化,选题形式过于单一,一般采取走访入户调研㊁问卷调查㊁义务支教等方式,活动的内容比较单调,而且目的性不强,没有结合本身专业的特色性,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使得学生不能利用自身专业资源进行扶贫,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性不强,没有利用自己所学的财经知识和理论去帮助农民,有一些活动也只是从表面上来帮扶村民,并没有为农民的脱贫起到作用.3㊀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 活动和精准扶贫融合建议3.1㊀提升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宣传力现代社会处于信息高速发展时代,高校利用一些新媒体对学生宣传精准扶贫方针,可以利用Q Q ㊁微信㊁微博或者当下流行的抖音和快手等软件进行宣传,制作一些简单的文字或者多媒体视频等素材去宣传大学生 三下乡 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精准扶贫的内涵,了解农村以后发展趋势,帮助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身份角色要有重新的认识,要让他们明白参加社会实践能够挖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清楚自己能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帮助贫困区以人民,主人翁的精神去参与活动,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队伍中.3.2㊀激发财经专业大学生活动内容㊁形式的创新力 精准扶贫 的重点在于精准二字,社会实践活动要和扶贫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实践活动背离了实际情况,不能根据客观要求创新相关活动内容和形式,那么实践活动将会流于形式,只是走走过场,没有起到精准扶贫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多花点心思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同时在内容上要体现专业特色,例如财经专业的学生可以教授一些基础的理财知识㊁金融知识,也可以为村民讲解一些电子商务知识,教会村民使用计算机,让他们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创建自己的销售平台,学会网店品牌推广㊁产品追溯㊁站点建设以及美工设计;另外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传授一些简单的记账方法,教村民一些简单的财务知识.3.3㊀强化财经类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虽然目前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各大高校都在进行,但是目前国家还没有给出明确的保障制度,例如在经费方面的支持和学生安全方面的举措尚未出台,高校方面也不愿花真金白银去大力支持这一项活动,也不愿承担学生安全问题这个责任,这使得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想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但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要想推进扶贫工作,国家首先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政策,让社会实践活动合理化㊁合法化;同时各地方政府要给予资金和安全措施支持;最后财经类院校和社会实践之间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双方达成一致.只有政府㊁高校和扶贫点之间相互协作㊁互相配合,共同为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才能够保证财经类学生参加 三下乡 活动具有连续性,让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扶贫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3.4㊀加强财经专业大学生精准扶贫的专业力财经专业的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社会认知水平较低导致扶贫形式单一.要想讲社会实践和精准扶贫成功的融合,首先,大学生要对自身充电,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够切实的分析贫困村贫困的原因,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扶贫的相关知识,准确的把握现如今扶贫工作面临的难点.其次,由于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要改变授课模式,由灌输型要转变为启发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采用讨论㊁研究型教学.在授课内容上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最后,在学生的考核上,不能只是考虑学生的分数,考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扩大社会实践㊁课题等的比例.另外,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经济类专家或者是在企事业单位任职的专家担任实践教学老师.另外一方面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写针对财经类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或者定期举办专门讲座.将实践融入课堂,将实践课题和财经专业结合,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全面铺开社会设践活动这样有利于财经类专业社会实践的稳定性.4㊀结束语综上所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有目的㊁有计划的让学生深入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深入接触群众,在形式上讲社会实践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财经专业大学生 三下乡 活动可以将一些经济学理论知识㊁金融知识㊁财务知识㊁电子商务知识等带入农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农民脱贫.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通过自身的行动奉献了知识㊁开阔了眼界㊁磨炼了意志,在活动中重新认识自己,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培养理论掌握㊁具体分析㊁科学总结的能力.参考文献[1]张坤晶.大学生乡村支教助力精准扶贫[J ].传承,2016,(8).[2]林广毅.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3]胡光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谈谈如何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J ].今日海南,2017,(02):8G9.[4]任旭,侯曼,杨晓梅.精准扶贫视野下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 如何 精准 ?[J ].劳动保障世界,2017,(29):10.[5]乐章,吴苗苗,李东阳.财经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三下乡”和精准扶贫政策,希望通过这一政策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三下乡”和精准扶贫中去,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探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的意义和方式。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参与到“三下乡”和精准扶贫中去。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可以在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投资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农户提供支持和帮助。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较好的教育,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很快地适应农村地区的工作和生活,为当地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与“三下乡”和精准扶贫可以让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那么,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和精准扶贫应该如何融合呢?可以通过开展扶贫项目来实现融合。
大学生可以围绕农村地区的产业和资源特点,开展农产品营销项目、小额贷款项目、创业培训项目等,帮助当地的农民和农村企业提高经济收入和发展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扶贫调研来实现融合。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开展农村地区的扶贫调研,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贫困原因等,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可以通过开展扶贫宣传来实现融合。
大学生可以通过宣传报道、农村义卖、扶贫义演等形式,向社会传递扶贫政策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去,共同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脱贫致富。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和精准扶贫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支撑和市场需求有限,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扶贫项目可能面临一定的经济风险。
大学生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调研报告
大学生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调研报告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农村信息化程度和科技水平却相对较低,难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此外,由于城乡资源的严重地区差距,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环保水平和文化水平低于城市地区。
因此,为了弘扬“科技下乡、文明惠农”的理念,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发展,我们开展了一项“大学生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
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三下乡”活动对农村地区的促进作用,探索大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和影响,为下一步工作指导提供依据。
调研内容活动介绍“三下乡”活动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地区,向农民宣传科技知识、普及环保文化、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发展。
在活动中,大学生会选择适合当地实际需要的领域,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主要分为三次:第一次是前期调研,了解当地情况;第二次是传播科技知识、普及环保文化等,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第三次是劳动实践,帮助农民解决实践问题。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调研方法,以了解大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和活动对当地农村地区的影响。
调研结果大学生的角色大学生在活动中扮演着传递科技知识、普及环保文化、提高农民生产能力的角色,同时也是当地农民文化提升和意识形态推进的重要力量。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活动中的服务态度非常好,受到农民的欢迎和肯定。
他们和农民之间的互动不仅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观念,而且也非常好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活动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三下乡”活动对当地农村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与服务;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思想、文化水平和意识形态,反映了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的提升。
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的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三下乡”活动对农村地区的促进作用明显,通过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服务,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发展。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总体国情的变化,精准扶贫成为了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融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的参与将为精准扶贫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财经类专业包括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这些专业的学生接受了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培训,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他们能够运用专业知识,为贫困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方案和金融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转型,贫困地区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生产力。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可以运用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专业知识,帮助贫困地区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优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他们还可以推广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产品,帮助农民规避风险和融入金融体系。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人才和创新能力。
贫困地区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和创新能力,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可以组织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帮助贫困地区的青年人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这样不仅增加了贫困地区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成功率,还促进了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
要实现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融合,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
贫困地区对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不够清晰,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如何与大学生合作实现共赢。
有必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让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是资源匮乏。
贫困地区缺乏金融和教育等资源,这限制了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发挥。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为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大学生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调研报告.doc
大学生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调研报告
l15日,这一次,陶戈并没有落后,舒淇恰好赶上了。
只有这项调查是四次郊游中最无聊的一次。
这次旅程不仅远远不够,而且我仍然无法获得任何爆炸性材料。
因为我从来没有能够获得有关民歌的信息,所以我总是安慰下一个村庄。
我一直在向前迈进,但也许是因为我知道陶戈在我身边,或许我知道这里的村民是善良的,所以我会无所畏惧地离开学校越来越远。
只是那个穷人,谁没有吃早餐,以为钱是无所不能的陶戈(他没带水,他太沉重,他拿钱买路上,但发现了几个村庄,没有一个小卖部。
不要吃早餐,没有水喝,在炎炎烈日下猛烈地走参观了档案局,文化局,文学工作室,文艺厅等办公室。
各部门直接听取了自我报告的家庭并直接发送。
一天早上,我一直在说服,总是冷眼睛对待。
研究没有进展,我们也感到沮丧。
吃完午饭后,我坐在街上,感到沮丧。
我觉得现在很孤单。
幸运的是,下午,我遇到了船长的父亲帮助我们获得的杨溪民歌的历史。
我们还跑到文学工作室去拜访员工。
这时,我无法理解阳西的话。
在听取了我的队友的意见后,那些工作人员抱怨了我们杨溪方言的大学生群体。
因此,和他们一起去的阳江队友悄悄地气馁。
只站起来做笔记,不要问问题。
幸运的是,我[标签:内容]。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扶贫工作一直是国家热议的话题。
在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和精准扶贫已成为社会重要责任与发展需要。
“三下乡”是指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企业工厂、社区敬老院三个类型的乡村,开展暑期实践或调研活动,借此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发掘问题、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而“精准扶贫”是指针对贫困人口实行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不同贫困群体采取不同措施,实现精准资助、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过程。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有利于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奉献力量。
首先,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众所周知,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经济来源。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为当地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实用的经济建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精准扶贫帮助当地有需要的人。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当地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基础上,为当地贫困家庭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救助。
最后,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三下乡”实践,促进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与当地企业家、农民和各类社会人士进行交流沟通,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这将对其心胸开阔、视野拓宽、感情升华等方面带来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拓展自身知识、锻炼自身能力方面将大有裨益。
总之,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是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更多的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加入到“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队伍中来,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近年来,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人从贫困状态中脱离出来,生活得到了改善。
精准扶贫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样的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融合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融合,以期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是指在学生课程学习之外,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加实践经验,还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而精准扶贫,则是指政府通过精准的措施,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态。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与精准扶贫本质上都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二者的结合可以产生更大的合力和效果。
1. 提供专业知识支持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拥有扎实的财经知识和技能,在贫困地区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一些专业化的帮助。
可以针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提供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农民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农业生产。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金融知识,帮助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服务,解决当地农民的资金需求。
可以通过微信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理财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资金。
也可以开展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3. 建立合作社和基地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可以帮助当地农民组建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方式,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的收入。
也可以帮助当地农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优质农业品种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4. 促进扶贫产业发展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可以协助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当地的扶贫产业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当地的扶贫产业发展。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为国家重要的任务。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具有丰富的财务知识和实践经验,应当积极参与到“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工作中,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三下乡”活动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参与“三下乡”,大学生可以走出象牙塔,走近基层农村,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精准扶贫政策的全面实施,为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扶贫工作的机会,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和精准扶贫的结合愈发重要。
他们可以通过自身学习和实践,为农村贫困地区带来更多的思路和帮助,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1.2 研究意义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的背景下,本研究意义重大。
这一研究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促进他们在实践中的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通过考察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与精准扶贫政策的结合,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脱贫工作。
研究“三下乡”活动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模式,有助于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扶贫路径,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也将有助于提升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对接,推动贫困地区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2. 正文2.1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性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实地走访农村,了解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需求,可以帮助财经类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基层经济状况和微观经济运行机制,从而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逐步减少。
然而,贫困问题仍然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国家启动了精准扶贫工作。
同时,为了推动大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和农业,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大学生“三下乡”工作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往往更加注重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他们通过专业水平的优势,为农村地区提供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同时,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制定科学的扶贫方案,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例如,通过调研和分析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措施,并通过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手段帮助当地人发展产业,提高收入水平。
此外,大学生“三下乡”与精准扶贫的有机融合,也有助于激发当地群众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可以通过提供专业技能和资源,帮助当地农村企业和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其快速发展。
例如,为当地农村企业提供财务管理、市场推广和营销策略等专业支持,可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帮助其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地位和更高的利润。
此外,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融合,也可以有效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融合,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
大学生应该把握这次机会,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际行动,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_大学生支教三下乡工作总结
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_大学生支教三下乡工作总结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三下乡支教实践是一次对大学生思想和能力的锻炼,也是一次对农村教育状况的考察。
通过走进农村,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农村学生提供教育支持,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二、实践内容1. 计划制定在开始支教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
根据农村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我们计划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包括课堂教学、互动游戏、文艺表演等。
我们还计划了定期的跟进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2. 课堂教学在农村学校,我们为学生上了一系列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
我们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我们还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游戏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我们组织了一些互动游戏。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团队意识和交流技巧。
这些游戏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乐趣,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4. 文艺表演我们组织了一场文艺表演,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艺。
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这也是一次对学生家长和村民们的展示,让他们感受到农村教育的进步和成果。
5. 跟进调研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跟进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学生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些调研结果也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改进提供了参考。
三、实践效果通过这次支教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的成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互动游戏给学生带来了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许多学生在文艺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才艺,获得了家长和村民们的认可和赞赏。
2. 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我们的支教活动,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学生们对学习充满了热情,他们珍惜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大学生开展定点帮扶暨暑期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
大学生开展定点帮扶暨暑期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愈发凸显出来。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农村定点帮扶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
今年暑假,我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次定点帮扶暨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也参与其中。
在这次活动中,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感受到了农村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们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当地农村的基本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农村群众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乡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我们大学生的帮助和支持。
在定点帮扶活动中,我们着力解决了一些当地农民面临的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农民们传授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养殖业的收益。
同时,我们还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帮助他们开拓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此外,我们还帮助农民理财,教他们如何储蓄和投资,提高他们的经济管理能力。
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深入到农村学校和农户家中,与农村学生和农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我们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举办农民画展、文艺演出等,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还组织了技能培训班,为农村的贫困家庭和农民工提供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在帮扶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优势在于我们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我们应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群,让我们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与农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推动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
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加坚定了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回报社会的决心。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探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探析随着我国扶贫事业的不断推进,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
开展“三下乡”活动是高校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精准扶贫视角探析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意义和效果。
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可以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
我们知道,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和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贫困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教育资源紧缺,贫困学生面临着接受优质教育的困难。
通过高校“三下乡”活动,可以让高校师生深入农村贫困地区,了解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弥补他们与城市学生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缺乏人才和技术支持。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技术力量,为农村地区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和帮助,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的发展。
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也可以引导贫困地区农民摆脱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扶贫意识。
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高校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扶贫意识。
通过参与“三下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活和困境,感受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他们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意愿,培养他们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素质。
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对于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效果。
通过参与“三下乡”活动,高校可以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扶贫意识。
高校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相信通过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实现扶贫工作的长远目标。
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_大学生支教三下乡工作总结
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_大学生支教三下乡工作总结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和背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提升大学生对农村教育的关心和了解,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十天的支教实践活动。
此次支教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实践内容和方法在支教期间,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组织课外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二是开展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三是加强与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在课外辅导方面,我们制定了一套课程计划,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辅导内容。
我们每天下午和晚上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我们组织了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专家进行讲座和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巧。
我们还组织了教学观摩活动,让农村教师亲身体验到高水平的课堂教学。
在学校和家长沟通方面,我们举办了家长会和座谈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我们也向他们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辅导孩子。
我们还与学校管理层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学校的问题和需求,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三、实践效果和收获通过这次支教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深刻意识到了农村教育的困境和问题。
许多农村学校缺乏教育资源,教师的水平也相对较低。
我学习到了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
在支教期间,我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等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还体会到了服务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支教期间,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和成绩提升,这极大地激励了我继续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四、改进和提升虽然此次支教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在准备和组织方面还有待改善,需要更加详细和周密的计划。
在交流方面,由于我们对当地方言和习俗不熟悉,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的效果,一些高校开始将“三下乡”与精准扶贫融合起来,通过将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送到贫困地区实践,以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提高脱贫的能力和水平。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分析和管理能力。
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为贫困地区的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大学期间,学生们接触到了各种创业培训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发掘地方的独特资源和优势,进行创业和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拓宽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还能够为贫困地区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提高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了相应的职业培训,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经验。
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为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提供实用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的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由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和基础设施相对较弱,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方式,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贫困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可能存在差异,可能会引发沟通和理解的问题。
贫困地区的资源有限,大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情况,发挥自身优势,与当地居民和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强对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实践机会。
大学生三下乡支农支教调研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支农支教调研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赴新野开展科技支农、义务支教 2019年7月下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织梦实践队的10名队员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五星镇,在10多天的时间里,给孩子们进行了科技支农、支教助学等一系列活动,他们对新野县五星镇及周边乡镇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出了当地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建议,同时,他们资助了9名学生共1700元。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南阳盆地中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古有下农田,找问题实践队员发现,走出大学围墙来到田间地头后,与他们预先了解的农村大不一样,通过连续几天在田间地头的走访,他们了解到:新野县农业经济形成了蔬菜、畜牧、棉花三个支柱产业,正在向设施化、标准化、园区化方向迈进。
蔬菜纯播面积28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万亩,为豫鄂陕毗邻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销售集散地。
畜牧业以牛羊为主,是全省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大农产品的产量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自然灾害的侵袭导致农产品减产现象经常发生,而目前经营者的技术不足以趋利避害从而达到稳产,往往是风调雨顺的年份产量好,收入相对就高,反正不然。
但市场对农产品需求逐渐增大,部分农产品产量不稳定和农产品仓储技术的缺乏,使部分农产品失去市场活力,影响了我们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供给能力,导致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等,二、农民增收难制约农民自身的资金投入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来源有四个渠道:分别是政府财政的支持、金融机构的融资、社会民间闲散资金和农民自身资金的投入。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三下乡”,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大学生下乡去了解农村、建设农村、服务农村,这是大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比较于课堂上的学习,它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乡村发展中的困难与机遇,更深入地了解乡村居民的生活与需求。
而精准扶贫,则是指在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后,针对不同的贫困原因,采取相应的扶贫政策,以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在当前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下,推动“三下乡”与精准扶贫的融合,也是一种应有之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三下乡”活动的方式来了解农村的产业基础,为精准扶贫提供帮助。
比如,我们可以深入农村,考察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状况,了解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相应的扶贫政策,分析现有扶贫政策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更针对性的扶贫建议和措施,为乡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三下乡”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精准扶贫提供帮助。
在深入乡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当地的贫困户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情况。
通过调研和了解,我们可以找出贫困户具体的致贫原因和不同的状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扶贫计划和措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的帮助,为贫困户提供更直接和实际的帮助,比如给予农业技术的支持、提供职业的培训等,进一步促进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总之,通过“三下乡”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乡村的发展现状,更精准地识别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和措施,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这也是我们大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让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应当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而“三下乡”活动则是大学生践行“四有”新时代大学生要求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和精准扶贫的融合,探索大学生在精准扶贫中的角色和责任。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有助于提高对贫困地区的了解和关注。
参与“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可以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从而增强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和了解。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知识和理论基础,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实践实践,了解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潜力,为精准扶贫提供专业帮助和支持。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在参与“三下乡”活动过程中,需要主动融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中,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与当地群众交流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和精准扶贫的融合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实践和责任担当。
通过“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可以增强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和了解,为贫困地区提供专业的经济帮助和支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希望广大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能够认真参与“三下乡”活动,为精准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精准扶贫事业取得更大的成效。
【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大学生短期支教助农在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应用及研究》指导老师:
实践类别:服务体验型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2018年7月28日至8月16日
实践活动
(一)服务时间
大体分为服务地联系阶段(6月上旬)、准备阶段(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实地服务阶段(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总结阶段(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
(二)服务地点
为了看的更清更远,我们往往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次服务地点便选择了长期与山东大学(威海)“新农协”暑期支教团队合作的武冈市邓家铺东旗完全小学。
(三)项目过程
1.支援教育
(1)运筹帷幄,前期准备
为了确保服务的顺利开展,服务团队在六月上旬与东旗小学校长进行沟通联系,因为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我们与校长很快达成一致,并对支教服务的的具体事项进行初步交流。
紧接着,支教志愿者们在导师的帮助下召开前期准备会议,确定支教的相关事宜。
(2)物资购买,课程确定
为了解决支教的物资问题,支教团队在网上发起了支教募捐活动,广大社会群众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得益于此,支教团队募集了本次支教活动需要购买物资的资金。
在有了购买物资的资金支撑后,支教团队便着手安排支教课程。
本着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程内容的原则,除了语数英基础课程后,支教团队还设置了健美操,手工黏土,书法,国学,实验,历史故事,电影赏析等课程。
(3)四方出发,学校相聚
支教团队成员于七月底从四面八方赶往邵阳会合,在邵阳整顿一晚后,我们便赶往支教学校。
到达学校所在的小镇后,校长对我们表示了热切欢迎并亲自开
车把我们载回学校,随后便向我们介绍学校的有关情况。
在对学校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们开始打扫教室,宿舍,厨房卫生,迎接明天支教的第一天。
(4)支教开始,角色体验
到达学校的第二天,支教活动便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也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老师的角色。
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多要求的是心智与能力的提高,因为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身上的担子重了,我们更加懂得要一步一个脚印来,“扮演”好老师这个角色。
(5)班会强调,安全第一
课程开始上的第一节课就是给孩子们上的班会课,班会课上首先强调的就是安全问题。
安全为万事之先,我们向孩子们强调了一系列在学校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例如踩踏,攀爬围墙……加之,这里河流水库较多,还存在学生游泳溺水的危险。
因此,我们反复多次强调千万不能下水游泳,并且让孩子们回家后让家长打电话通知老师学生安全到家,由此确保学生安全。
(6)自由选课,拓展兴趣
班会课后,课程陆续开始。
老师们首先让孩子们聚在一起,让他们按自己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可供选择的课程包括美术课(黏土/绘画)、体育课(健美操/游戏活动)。
我们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拓展课。
一、二年级开设礼仪课,三四年级开设实验课,五六年级开设史地课。
分层次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7)专题讲座,防范性侵
我们都知道,日前,儿童遭遇强奸、猥亵等性骚扰的案件层出不穷,令人震惊。
无良的人将他们罪恶的黑手,伸向幼小无助的儿童,天真活泼的孩子遭受着一生难以抚平的伤痛。
而在闭塞的乡村里,这些孩子很少接受正规的性教育。
为了让孩子们正确认识性,提高自我防范、保护意识,我们给同学们开设了“防性侵”安全教育讲座。
从性别、身体、关系、安全几个方面展开,用观看视频、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抢答等形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身体。
(8)开展家访,了解学生
在对学生们有了初步了解后,为了对学生有进一步的认识,更好地教育学生,贯测实事求是与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我们决定开展家访活动,从源头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学生烦恼与问题,提高学生自信,走进学生们的心。
通过家访我们得知,许多学生家中父母都在外打工,都是爷爷奶奶在家。
学生们从小就缺乏因有的关爱与得体的教育,因此都表现非常沉默寡言,不善于待人接物。
因此,我们教育学生多和父母通通电话,多与父母交流,有什么烦心的事情都可以和父母讲,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知道父母永远站在他们这一边,提高学生待人接物的自信。
(9)文艺汇演,支教结束
支教的最后一天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的。
我们通过文艺汇演这种让老师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将师生感情烘托到最高的程度,也让学生们感受一下在上课期间不常有的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汇演的第一个节目是全体支教老师们带来的山东大学(威海)校歌合唱,以磅礴的气势渲染汇演氛围,同时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引起学生共鸣。
接下来就是学生们的表演了,虽然紧张,却依然努力表现出最好的自己,我想,这就是成功了。
汇演结束,全体师生合拍照片,记录这盛夏最美的相遇。
2.扶农助农
(1)调查问卷,分析情况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在东旗村的落实情况,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真实丰富的数据,以便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提供可靠依据,助力东旗村脱贫,我们向村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就村民文化教育程度、年龄、子女上学情况、家庭收入及来源、是否享受或了解当地扶贫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查。
同时对问卷所获取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2)走访乡里,实地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旗村村民的情况,支教成员到学生家中进行走访,并与村书记面对面交谈,多方面了解当地的扶贫政策
(四)项目成果
通过团队十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将自己掌握的课内知识、课外知识、趣味活动等教给孩子们。
为更好的展开支教课程,我们通过腾讯
乐捐发起众筹为孩子们购买了许多书本和学习物品,并陪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夏天。
因校内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加上教育资源不平衡和闭塞的环境,导致了很多孩子害羞、胆小、自卑,所以团队实践活动以“自信”为主题,为培养民族自信开设了历史故事课、军事知识课,为培养文化自信开设了国学课、书法课、礼仪课,为培养个人自信,在文化课上给孩子们上台展示的机会,并在最后举办全员参与的“湘聚”文艺汇演,让孩子们充分们展示自己的风采,从各个方面锻炼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从一言不发到和老师无话不说。
在此之外,我们更是开设了音乐课、黏土课、素描课、健美操课等,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提升个人气质和自信。
同时,团队不忘对孩子们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举办了以性安全教育、开拓视野、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三场讲座,对孩子们的性格进行全方面开拓。
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针对具体情况,我们对部分孩子进行了家访,了解孩子们成长环境,找到心结所在,走进他们的心中。
团队在家访的同时,通过走进农家、与村书记面对面交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多方面调研当地的收入状况与扶贫政策以得到真实丰富的数据,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提供可靠依据,助力东旗村脱贫,让团队也更让当地村民们加深对扶贫政策的了解。
(五)社会反响
团队的创新性支教活动,不仅是对支教课程的开拓创新,更是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探索,积极响应了国家“三下乡”的口号,获得了学生、家长、周围村民的一致好评。
这次支教活动,还通过微信公众号、中国大学生网、齐鲁网、中青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导,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教育扶贫状况,提升对教育扶贫的重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