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法治建设

合集下载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政策解读与应用创新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政策解读与应用创新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政策解读与应用创新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军民融合旨在通过军民资源的转化和共享,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

本文将对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政策解读与应用创新进行论述。

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政策的解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政策的制定和解读。

为了推动军民融合的顺利进行,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军民融合相关的政策文件。

其中,近期颁布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行动计划》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指导性文件,详细规划了未来军民融合的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政策的核心在于促进军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政策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政策支持与建设。

政府将加大对军民融合领域的金融、税收、财务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科研机构与国防科技工业进行深度合作。

其次,优化军民资源配置。

政策鼓励军民资源的相互转化与流动,推动军队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延伸,同时支持民营企业为军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再次,加强军民教育培训。

政府将大力促进军民融合相关课程的开设,推动军民人才的交流与培养,以满足军民融合发展的人才需求。

最后,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

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军民融合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措施,以确保军民融合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可控。

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政策的应用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政策的解读只是起点,如何创新应用这些政策才是关键。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政策的应用创新。

首先,加强军民科技创新与合作。

政策鼓励军民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通过共享研发成果、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其次,推动军工企业向民用领域转型。

政策鼓励军工企业积极参与民用市场竞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拓展民用产品领域,实现从单一军工生产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再次,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

政策鼓励各地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集聚军民融合创新资源,推动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经验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经验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经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军民融合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军民融合创新是指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的融合,通过双方资源的互通共享,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在我国,军民融合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成为一种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

在军民融合创新中,我国充分发挥了军方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

军方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这为军民融合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军方科研机构通过与民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将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推动了军民融合创新的发展。

我国政府在军民融合创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为军民融合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政府加大对军民融合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军民融合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推动了军民融合创新的快速发展。

军民融合创新也得益于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投入。

民用企业通过与军方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实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企业在军民融合创新中发挥了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将军事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了军民融合创新的实际应用。

军民融合创新还受益于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为军民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深入发展。

在军民融合创新中,我国还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

政府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和引进具有军民融合创新能力的人才。

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军民融合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军民融合创新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升级,也对国防建设和军事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军民融合创新,军事科技得到了更好的应用和发展,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和保障能力。

深入学习贯彻强化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深入学习贯彻强化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高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把握核心要义,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工作落实,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深入学习贯彻 强化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张高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国防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创新,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把握核心要义,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工作落实,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一、准确把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把军民融合发展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统筹设计和强力推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形成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了科学指南。

在战略定位上,强调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由之路。

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国防实力。

在奋斗目标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资料一、背景•军民融合是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创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二、目标•建立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产业的融合•提升军民融合创新能力和水平三、方案选址•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作为示范基地选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选择具备一定科技创新基础的城市或区域产业布局•针对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产业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重点发展军民融合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创新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提供优质的科研设施和资源,吸引创新型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项目引进•积极引进有创新潜力和重大市场需求的国防科技工业项目•同时引进民用产业领域的项目,推动技术和产业双向转化人才培养•加强军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创新团队•在示范基地内设立人才培训中心,提供专业培训和交流平台创新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示范基地的创新发展•对创新企业和项目给予优惠政策、研发资金等扶持四、预期成果•构建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产业协同发展•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上就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资料。

通过选址、产业布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引进、人才培养和创新政策支持等措施,我们将努力打造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军民融合创新基地,为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地方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探究

地方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探究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06期No.06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新中国成立71年来,走过了很多风风雨雨,从开始的像婴儿般的蹒跚起步,到现在的成长为世界级巨人,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斗的结果。

在当代无论是我们的军事力量,还是民生状况都是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和平年代,国防的建设和经济建设需要协调发展,在发展军事力量的同时也需要兼顾民生经济,为国家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想要把握两者的平衡,只有促进军民双方融合,互相学习,增加军转民、民参军的各项科技,才能使国家的国防科技创新和地方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二、地方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找出适合我们国家自己所面对的情况,能一直良好发展下去的道路来。

”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强调了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极大提升了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高度,使得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成了中国的特色。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引起了国内部分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分别从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模式、问题、体制机制和地方创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三、目前地方军民融合的现状我国现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借助军转民和民参军等形式,让军用民用打破界限,把军工科研成果带到民生,通过技术改造将军工科技转换到民用实用科技上,促进民用科技的发展。

目前我国和各地区通过各种形式,结合实地也建立了一些可行性的军民融合创新区。

“军转民”模式就是通过军民融合,将军用科技转化到民用技术上,用军工带动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增加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大的企业利润。

“民参军”就是民营企业,在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拿到军工认证后,有资格去参与军工配套,将公司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军队使用。

1.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区。

青岛的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选取的地理位置交通发达,距离车站机场相对较近,便利的交通系统让示范区与外界合作更加方便快捷。

军民融合发展政策解读促进军民共享

军民融合发展政策解读促进军民共享

军民融合发展政策解读促进军民共享军队和民族是一个国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的出台,旨在促进军民共享,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本文将对军民融合发展政策进行解读,探讨其对促进军民共享的意义以及实施的具体举措。

一、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的背景与意义军队是国家的坚强后盾,为国家安全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军民融合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的出台,是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现代化的背景下,为促进军队和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国家安全水平:军民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整合国家资源,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和装备优化升级。

通过加强军民科技创新合作,提升国家的军事科技实力,进一步提高国家安全水平。

2.促进经济发展:军队具有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创新潜力,与民族的合作能够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军民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

同时,通过军民融合发展,还能够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提档升级。

3.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军民融合发展政策能够在法律层面为军队和民族的合作提供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军队可以借助民族的生产力和创新力,提升自身建设水平;而民族则能够从军事科技的发展中受益,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二、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的具体举措为了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包括:1.加强军民科技创新合作:政府鼓励军队企业与民族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军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通过成立军民科技创新联盟,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和转化效率。

2.建立军民融合发展基金:政府设立军民融合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军民融合项目的研发、投资和产业化。

通过资金的支持,促进军民融合项目的落地,推动军民共享发展。

3.打造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政府在一些重要地区设立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军队和民族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创新平台。

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纲要

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纲要

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纲要一、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国防能力,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方面探讨军民融合战略的发展纲要。

二、政策导向1. 加强顶层设计政府需要加强对军民融合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同时,要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指导和监管,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2. 推动改革创新推动军队改革和国防科技创新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

3. 打造良好环境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军民融合领域中来,政府需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产业结构调整1. 建设国防工业基地建设国防工业基地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

政府需要加大对国防工业基地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

2.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是军民融合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府需要加强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支持和引导,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 培育新兴产业在军民融合领域中,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府需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军民融合产业。

四、科技创新1. 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政府需要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奖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基础研究中来。

2. 推动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需要加强对技术转移的引导和支持,建立技术转移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政府需要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五、结语军民融合战略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军民融合新政:实施“两证合一”、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军转民和民参军目录编制发布情况解读

军民融合新政:实施“两证合一”、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军转民和民参军目录编制发布情况解读

军民融合新政:实施“两证合一”、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军转民和民参军目录编制发布情况解读作者:仰山智库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4期不久前,仰山智库等联合向社会公众开展了专题论坛的调查问卷。

并对调查问卷的反馈分析和专题论坛现场观众提交的问题,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武器装备市场准入“四证”管理、军转民和民参军目录编制发布等问题,邀请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现场答疑。

问题之一:关于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答疑专家:国家发改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徐建平副司长社会各界都特别关注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这项工作在中央军民融合办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军委战略规划办正共同研究推进。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再一次明确提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关要求。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军委战略规划办积极配合中央军民融合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试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虽然过去我们也有各种产业园区,但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应该突出军民融合的特点和本质特征要求。

为做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我们正在按照中央军民融合办的统~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硬杠杠、硬标准”的细化、实化工作,做到“进门有条件、建设有标准”,确保能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办法。

目前,全国申请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热情非常高,已有20多个省(区、市)正式提出创建申请。

按照中央军民融合办的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军委战略规划办正在共同深化研究论证,争取尽快提出一个具体实施意见建议。

谢谢大家!问题之二:关于武器装备市场准入“四证”管理答疑专家:军委装备发展部合同监管局严晓辉处长经批准,自10月1日起,全面试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证合一”改革。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策略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策略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军民融合产业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既可以提升国防实力,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策略对于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定发展目标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应该明确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提升国防实力还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要明确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

最后,要确定具体的发展指标,包括产值、利润、就业等方面的指标。

二、加强政策支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方面。

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成本,金融政策可以提供融资支持,人才政策可以吸引和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保障军民融合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应该加强军民融合领域的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创新平台和加强技术转移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

同时,还应该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应该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的协同创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加强产业链的整合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还应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五、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海外人才等方式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还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促进军民融合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和交流。

关于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

关于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

高关于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抓住了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顶层设计这个“牛鼻子”,为根本解决制约军民深度融合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的进展在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及重要领域的组织领导协调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军委战略规划办军民融合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普通高等学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等机构的设立,初步解决了重要领域军民融合组织领导落地的关键问题。

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省级组织领导协调机构。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成立了统筹协调军民融合或军民结合工作的领导小组。

湖北等省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

航天、航空、电子等军工集团分别与有关省市建立了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关系。

这些组织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为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

——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

在推进军民融合实践中,我国既注重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又注重明确职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工作运行体系逐步建立,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保证了军民融合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健全近年来,军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我国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立并完善了相关组织协调机构和军地协调机制,相关制度稳步出台。

军民融合政策汇编

军民融合政策汇编

军民融合政策汇编军民融合政策汇编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军民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汇编,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一、军民融合的基本原则1. 以国家安全和发展为导向,以市场为主导,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支撑,以法治为保障,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类推进的原则,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3. 坚持军民融合的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推动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军民融合的政策措施1. 加强军民融合法律制度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军民融合的政策导向和法律责任。

2. 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发展,加大对军民融合企业的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3. 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建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推进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加强军民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军民融合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5. 加强军民融合国际合作,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军民融合合作。

6.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融合,加强军民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三、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加强军民融合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推动军民融合航空航天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 电子信息领域:加强军民融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推动军民融合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 生物医药领域:加强军民融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动军民融合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4. 新材料领域:加强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发展,推动军民融合新材料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5. 智能制造领域:加强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推动军民融合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四、军民融合的发展前景军民融合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未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军民融合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举措

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举措

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举措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快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一、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顺利进行,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律地位和原则,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加强科技创新。

军民融合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我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军民融合领域转化,加快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步伐。

四、推动产业融合。

我国推动军民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推动产业融合,通过加强军工企业与民企的合作,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加强人才培养。

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加强了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建立培养机制、引进政策等措施,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六、加强军民融合基地建设。

我国建设了一批军民融合基地,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场所和平台,促进了军民融合产业的集聚和创新。

七、加强国际合作。

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民融合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总之,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基地建设和国际合作等举措,我国不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目标。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军民融合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是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军民融合产业的背景、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及建设方案着手,提出针对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一、军民融合产业的背景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核心是通过实现军民产业的融合和互补,实现产业的国产化、本地化和高端化。

当前,军民融合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二、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是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是指在国家层面上打造的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支撑系统配套完善的综合性产业区域。

它是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融合和互补,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国家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方案1. 地理条件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地点应选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发展潜力大的城市或省份。

同时,应与当地的高校、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以便更好地借助相关科研资源。

2. 申报流程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申报程序包括项目依托单位的初审、相关专家的评审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核等环节。

在申报过程中,需要提供详细的建设方案、预算方案、人才储备计划等,以充分展示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的理念和预期效果。

3. 建设内容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应包括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研发平台和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设施完备、系统配套齐全的服务中心,包括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同时,还应注重在创新内容的深度上进行突破,重点突破氢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迅速发展。

成德绵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路径探讨

成德绵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路径探讨

2020年第01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项目来源:本课题受2019年度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中心课题资助;课题名称:新时期四川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MRH2019-007。

作者简介:陈园(1988-),女,四川德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军民融合、工商管理。

收稿日期:2019年12月11日。

1研究背景和意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促进国防和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自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后,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但各地的实践情况不理想,理论与实践研究还跟不上,因此以创建示范区的实践为基础,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特色模式,通过以点带面、先行先试发挥示范效应。

四川是一个军工基础雄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涉及到5个军种和海陆空三个领域的科技大省,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较高的综合性,作为国家唯一的省级军民融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要率先示范突破。

成(都)德(阳)绵(阳)市位于四川的重要地理位置,是四川经济发展的主力,在人口、地理位置、科研实力、企业和军工资源都集中在这个片区,因此作为四川创建军民融合示范区的重要基地,以此发挥三市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2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近几年的摸索,各地已经形成了军民结合示范基地、动员保障模式、产业基地模式、战略协议模式、经济特区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普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缺乏顶层设计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国家对一些跨军地、跨领域、跨系统的军民融合重大事项缺乏统筹管理,因而军队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客观上难以对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督。

2.2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健全部分示范区虽建立了相关信息平台,但信息平台普遍缺乏军方相关资源,且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成果发布交流平台、金融担保体系等重要体系服务内容不完善。

中央要求加快破除“民参军”壁垒

中央要求加快破除“民参军”壁垒

3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美国联邦参议员戴恩斯率领的议员访华团。

李克强希望美方以务实理性的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这有助于维护多边贸易规则,对两国、对世界都有利。

美国联邦参议员戴恩斯、格拉斯利、约翰逊、珀杜、萨斯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没有理由发生冲突。

美国国会愿推动以互利共赢的方式解决两国经贸摩擦,使美中关系发展持续惠及两国人民3月2日,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会议强调,要加快形成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会议指出,要坚持突出重点,勇于攻坚克难,全力做好2018年各项工作。

要强化思想和战略引领,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各地区各部门落地生根,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取得实效。

要实现关键性改革突破,加快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装备采购制度、军品价格和税收等关键性改革,加快破除“民参军”、“军转民”壁垒。

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培育一批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要加大法治建设力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综合性立法和重点领域立法进程。

会议强调,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任务,以破解影响和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为主攻方向,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要坚持顶层统筹推进和地方主动探索相结合,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树立标杆。

军地相关部门要加强资源统合、力量整合、政策集成。

地方党委和政府要主动作为,推动创新示范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中央要求加快破除“民参军”壁垒14。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一)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一)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一)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一、背景•国防科技工业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军民融合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军事实力和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

二、目标•创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实力。

三、方案1.确定试点基地选址–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创建示范基地的地区。

2.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示范基地提供税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

–加强对示范基地的政策宣传和解读,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热情。

3.建设创新平台–在选定地区设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提供科研设施、研发资金和技术支持。

–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链条,促进军民技术交流与合作。

4.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搭建技术转移平台,促进军方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

–支持示范基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相关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5.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军民融合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军民融合人才。

6.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资源。

–组织国际军民融合创新论坛,促进经验交流和共同研究。

四、预期效果•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军民融合取得明显进展,创新能力和军工产值大幅提升。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在现代化军队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军民共赢。

五、实施步骤•确定试点基地选址,启动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完善政策支持措施,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示范基地。

•建设创新平台,提供科研设施和技术支持。

•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高层次军民融合人才。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源。

六、总结与展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的创建试点工作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等措施,将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军民融合是指军事力量与民用领域的融合与协同发展,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种发展模式。

为了支持和规范军民融合,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支持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 国家战略和规划文件:国家通常制定军民融合的战略和规划文件,明确军民融合的总体目标、政策导向和发展路线图。

这些文件通常包括政府部门的协作机制、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促进和市场支持等内容。

2. 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范军民融合的各个方面,包括产权保护、技术转移、市场准入、安全审查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文件为军民融合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

3. 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国家通常通过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军民融合。

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或资金拨款,为军民融合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提供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降低军民融合的创新成本和风险。

4. 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为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鼓励技术转移和合作,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

5. 人才培养和交流:为了推动军民融合,各国都注重人才培养和交流。

通过设立专门的人才培训计划、教育项目和交流机制,提高人才的军民融合能力和水平,增强军管和民管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军民融合,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通过加强政策协调、优化政策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可以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推动军民融合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的发挥。

军民融合发展法规制度建设探析

军民融合发展法规制度建设探析

军民融合发展法规制度建设探析作者:宋善秋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1期军民融合发展法规制度建设,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军事领导机关,依照法定的职务和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军民融合发展法规规范的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因此,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规建设研究,对于规范军民融合发展行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加强军民融合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防和军队建设“五个更加注重”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七大战略”之一,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全面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加强军民融合法规制度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实际举措,是建立军民融合体制的强力支撑,是军民融合机制顺利运行的可靠保障,必将有力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融合创新,助推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一)加强军民融合法规制度建设是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军民融合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拓展延伸,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等多个方面的统筹协调,形成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不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了新的领域,同时也对法规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加强军民融合法规制度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民融合 法规

军民融合 法规

军民融合法规
军民融合是指军队和民用领域的联合和协作。

军民融合法规是指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的军民融合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民融合发展促进法》:于201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该法规规定了军民融合的基本理念、组织体制、协调机制、政策措施等内容,明确了军民融合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方向。

2. 《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军委装备发展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于2016年4月1日起实施。

该办法规定了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流程、机构设置、政府支持等内容,促进了军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合作。

3. 《中央军委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由中央军委发布,于2017年5月24日印发实施。

该意见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重点领域等进行了明确,提出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

除了以上法规,还有一些专门限定特定领域的军民融合法规,如航天科技领域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共同建设实施细则》、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的《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政策》等。

这些法规对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昌飞直升机交互式电子手册样例初具雏形

昌飞直升机交互式电子手册样例初具雏形

中国军转民 25专成果转化难等问题,开展推动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试点等。

四、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措施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评估体系2015年,为推动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实施《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在全国创建首批10家左右“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在此基础上,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顶层统筹和谋划,加大示范区规划实施、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评估体系,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

(二)健全法规制度,提高法治水平目前我国没有规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已经制定的军民融合相关法规也缺乏统筹,更没有针对示范区建设的专项法规制度。

建议国家进一步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的法治化水平。

(三)加强军地衔接,加大支持力度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一项涉及军地的系统工程,建议着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军地衔接,建立军地需求和资源对接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同时,建议军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健全完善配套政策,落实发展资金保障,通过示范区建设,切实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新路径新模式,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李毛毛,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主任助理;谭劲,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部长;王轶,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副主任;叶长春,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师)........................................................................................................................七二二所新一代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系统达国际领先水平七二二所控股海阔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出全新一代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系统HKLOG_XGDC,打破一直由斯伦贝谢、俄罗斯地球物理公司在国内的技术垄断,综合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获批,多地也在推进国家军 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而如何进行示范区的法治 建设值得研究。
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 法治建设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 组成部分
收稿日期:2019-01-02,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2019年 4月 第 36卷 第 2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Apr2019 Vol36No2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法治建设
罗泽胜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 法治融合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法治建设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民融合 创新示范区法治建设具有融合性、地方性、创新性、示范性的要求。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法治体系包括政 策法规规范体系以及政策法规实施体系。前者应以地方宏观调控政策为主,后者则包括建立地方法治政府、营造 地方公正司法环境、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同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法治建设需要通过党委和政府的作为、 政策和法规的交互、军民和军地的协调、公众和专家的参与等机制予以实现。 【关键词】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法治建设
第 2期
罗泽胜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法治建设
11
1.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实施军民融合 战略的政策措施之一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围绕军 地双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形成以军民融合为特 征、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引 领示范为导向,在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全方位高度 融合的新型平台[1]。《意见》 中提出的军民融合发 展的目标任务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实施军 民融合战略的政策措施之一。
2016年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印发的 《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 见》 (以下简称 《意见》) 提出了 “打造一批军民 融合创新示范区” 的目标任务。2018年 3月 2日 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 会议强调推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随后 我国第一个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青岛古镇
2.法治保障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主要 目标和手段之一
《意见》 将 “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是作 为 2020年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 《意见》 还明确要求将 “法治保障” 作为军民融合 发展的综合性手段之一。因此,不仅法治保障成为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以及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主 要手段之一,而且根据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规划 引导、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手段也应纳入法治化 轨道,因而法治建设成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法治建设的特点 1.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法治建设具有融合性 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目的在于探索通过 体制机制等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方位、多领 域、各要素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军民融合现存的问 题也在于军民体制、机制、法治分离。因此,法治 融合既是军民融合的重要保障,也是军民融合创新 示范区建设任务之一。 2.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法治建设具有地方性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在一定区域的军民融合 发展的创新示范区,示范区的机制体制、运行模式 等政策需要根据当地的地方优势和特点进行产业规 划以及各项政策支持,因而对其法治保障也具有地 方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法治在本质上是地方法 治建设的组成部分,属于地方法治创新的性质。 3.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法治建设具有创新性 创新驱动发展既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之一,也是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应有之义。军民融合创 新示范区法治建设作为地方法治建设,一般存在具 有被动性和适应性的体制回应型、具有探索性和实 验性的先行先试型、具有自治性和自律性的自生自 发型[2]。毫无疑 问, 在 目 前 缺 少 国 家 层 面 的 军 民
【中图分类号】 DF4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860(2019)02-0010-05
ConstructionofRuleofLaw intheInnovation DemonstrationZoneofCivil-MilitaryIntegration
LUOZe-sheng (SchoolofLaw,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Sichuan,China) Abstract:Theintegrationoftheruleoflawisanimportantguaranteeforthedevelopmentofcivil-mili taryintegration,andtheconstructionoftheruleoflawisanimportantpartofthebuildingoftheinnova tiondemonstrationzoneofcivil-militaryintegration.Theruleoflawconstructionintheinnovationdem onstrationzoneofcivil-militaryintegrationhastherequirementsofintegration,locality,innovationand demonstration.Theruleoflawsystemforsuchademonstrationareaincludesthestandardizedsystemand theimplementingsystem ofpolicyandregulation.Theformershouldbedominatedbylocalmacro-con trolpolicy,whilethelatterincludesestablishinglocalruleoflawgovernment,creatinglocalfairjudicial environmentandestablishingpubliclegalservicesystem.Atthesametime,theruleoflawconstructionin themilitary-civilianintegrationinnovationdemonstrationzoneneedstoberealizedthroughtheinteraction ofpartycommitteesandgovernmentsaswellaspoliciesandregulations,thecoordinationofmilitary,ci vilianandmilitaryfields,andtheparticipationofthepublicandexperts. Keywords:civil-militaryintegration;innovationdemonstrationzone;constructionofruleofla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