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规划成都打造双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区

合集下载

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产业特色及建设情况V

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产业特色及建设情况V

重点产业园布局66个重点产业园〔集聚区〕(产业园区开展规划及特色及建立情况)目录重点产业园布局66个重点产业园〔集聚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要22区域32.1主要产业园〔聚区〕:东进区域32.1.1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高新区东区〕42.1.2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园〔龙泉驿区〕72.1.3简州新城现代装备产业园〔简阳市〕82.1.4简阳空天产业园〔简阳市〕92.1.5简阳西部电子商务集聚开展区〔简阳市〕112.1.6淮州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金堂县〕122.1.7通用航空效劳业集聚区〔金堂县〕132.1.8天府水城文旅康养集聚区〔金堂县〕142.2主要产业园〔聚区〕:南拓区域152.2.1鹿溪智谷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效劳功能区〔天府新区〕152.2.2天府中心总部经济功能区〔天府新区〕182.2.3天府中心国际会展功能区〔天府新区〕202.2.4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新津县〕222.2.5新津梨花溪文化旅游区〔新津县〕232.2.6农业博览园〔新津县〕242.2.7天府新区邛崃产业园〔邛崃市〕262.3主要产业园〔聚区〕:西控区域272.3.1郫都中国川菜产业园〔郫都区〕282.3.2智能制造产业园〔崇州市〕282.3.3崇州康养旅游效劳业集聚区〔崇州市〕292.3.4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崇州市〕302.3.5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园〔邛崃市〕302.3.6邛崃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邛崃市〕312.3.7都江堰经济开发区〔都江堰市〕322.3.8滨江新区文化娱乐集聚区〔都江堰市〕322.3.9大青城休闲旅游产业园区〔都江堰市〕332.3.10大邑智能装备产业园〔大邑县〕342.3.11大邑电子信息产业园〔大邑县〕352.3.12安仁文创文博集聚区〔大邑县〕352.3.13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蒲江县〕372.3.14〔中德〕职教创新集聚区〔蒲江县〕372.3.15蒲江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蒲江县〕382.3.16航空动力产业园〔州市〕402.3.17绿色化工产业园〔州市〕422.3.18州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州市〕422.4主要产业园〔聚区〕:北改区域432.4.1先进材料产业园〔青白江区〕432.4.2国际铁路港临港效劳业集聚区〔青白江区〕442.5主要产业园〔聚区〕:中优区域452.5.1中央商业商务集聚区〔锦江区〕452.5.2红星路文化创意集聚区〔锦江区〕462.5.3东大街金融效劳集聚区〔锦江区〕462.5.4中心金融商务效劳集聚区〔青羊区〕472.5.5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青羊区〕472.5.6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青羊区〕482.5.7北部新城商贸商务集聚区〔金牛区〕482.5.8人北商业商务集聚区〔金牛区〕492.5.9环交大智慧商务集聚区〔金牛区〕502.5.10武侯新城电子商务集聚区〔武侯区〕512.5.11人民南路文创金融集聚区〔武侯区〕522.5.12红牌楼现代商务商贸集聚区〔武侯区〕522.5.13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成华区〕532.5.14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成华区〕532.5.15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成华区〕542.5.16高新区南部园区〔高新区南区〕552.5.17天府国际生物城〔高新区南区〕562.5.18金融总部商务区〔高新区南区〕562.5.19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572.5.20汽车贸易博览集聚区〔龙泉驿区〕582.5.21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双流区〕582.5.22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双流区〕592.5.23双流航空效劳业集聚区〔双流区〕602.5.24高新区西部园区〔高新区西区〕602.5.25医学城〔温江区〕612.5.26安康效劳业集聚区〔温江区〕622.5.27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温江区〕622.5.28郫都智慧科技园〔郫都区〕632.5.29创新创业集聚区〔郫都区〕642.5.30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新都区〕642.5.31新都国际公路物流港集聚区〔新都区〕651.概要重点产业园〔集聚区〕分为国家级新区及开发区和产业新城两局部,66个产业园涵盖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效劳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覆盖了22个区〔市〕县。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1.24•【字号】川办发〔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2〕1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月24日附件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精神,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坚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成渝地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西部科学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

双流区——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基地

双流区——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基地

双流区——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基地
佚名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17(0)7
【摘要】一、双流区区域简介双流区位于成都中心城区南侧,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区,全境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人才资源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科研院所助推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总页数】1页(P4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基地——新都区 [J],
2.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基地——青羊区 [J],
3.金牛区——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基地 [J],
4.彭州市——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基地 [J],
5.龙泉驿区——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基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将形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将形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将形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将形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11年11月28日08:33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我要评论(1)字号:T|T●面积整个天府新区共157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内,双流(微博)就占据880平方公里,涉及双流县15个镇、5个街道●目标未来五年,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将培育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兴电子信息、航空枢纽及制造服务维修“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5000亿的产业规模作为天府新区核心区域的双流县,将如何抓住机遇,推动天府新区建设?未来五年双流将如何发展?昨日,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了天府新区建设中,双流区域的发展思路:按照天府新区的产业集聚开发区规划思路,双流县将加快产业发展,今年年底前,双流将有600—700亿元的项目开工,到明年6月前,还有1100亿元的项目开工。

未来五年,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将培育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兴电子信息、航空枢纽及制造服务维修“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5000亿的产业规模,为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里未来两个万亿产业基地打下基础。

覆盖双流20个镇占天府新区一半面积天府新区的总体规划中,双流县除九江、金桥、彭镇、黄水4镇(街)外的20个镇(街)均被全覆盖;整个天府新区共157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内,双流就占据880平方公里,涉及双流县15个镇、5个街道;天府新区“一城六区”功能分区中,“一城五区”涉及双流县,其中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全部在双流县,天府新城、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以双流县为主体,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涉及双流县部分区域。

天府新区规划从产业布局到覆盖区域,从交通体系到生态、文化,无不涉及双流。

作为天府新区的核心区的双流县,将在新区建设中扮演最为关键的角色。

“双流既是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的起步区,又是天府新区加快发展的核心区,我们感到责任特别重大。

”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说,双流县将努力把天府新区双流区域打造成为高端产业引领区、新型城市先导区、扩大开放试验区、城乡统筹示范区。

园区规划成都打造双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区

园区规划成都打造双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二零一八年六月成都打造双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区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年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点》,其中,将通过推进“省部军”协同机制落地、转化一批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加强军民融合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等举措,实施军民融合成果转化行动。

一、定位军民融合双流特色产业园区优势明显双流拥有中物院成都基地等7所军工科研院所、经市级认定的军民融合企业37家,在全省10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中双流占有3席,是成都市“1+N”军民融合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双流完成了军民融合产业园概念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园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正加快编制。

明确了产业园以“产城一体”为建设目标,重点发展军民融合的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构架以产业链为核心,创新体系、人才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为支撑的“1链4体系”生态圈。

“军转民”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民参军”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优势民口企业已经进入军队、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核心配套体系。

创新搭建服务平台,设立了西南技术与军民融合产权交易中心、双银创促中心、西南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合。

在要素保障方面,实现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实现项目供地1878亩。

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园区13条道路建设和园区人才配套公寓、综合管廊等配套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启动4000余亩空港中央公园生态绿地建设。

制定支持发展政策,保障创新人才、技术和资金要素供给。

围绕产业生态圈建设,2017年园区共引进澜至电子智慧家庭终端芯片及车联网信息系统、九芯微集成电路IP核研发等19个项目,协议总投资325亿元。

2017年,累计完成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19.2亿元,园区总收入达1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

二、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双流区将进一步抢抓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用好双流三大“战略性资源优势”,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动力、转换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流发展规划

双流发展规划

双流发展规划双流发展规划双流作为成都的一个重要城市副中心,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推动双流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在产业发展方面,双流应该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比如,可以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可以为双流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其次,双流应该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培养人才。

目前,双流已经成为了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教育基地,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应该继续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双流。

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为双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另外,双流还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可以加快地铁、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

这样可以提高双流的交通便利性,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到双流发展。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可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做文章,打造一个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

此外,双流还可以加大对文化和旅游的支持。

双流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景观,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旅游推广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来到双流。

可以在文化和旅游产业上下功夫,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旅游景点,加大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效益。

总之,双流作为一个充满发展活力的城市,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文化和旅游的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推动双流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并为双流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地方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探究

地方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探究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06期No.06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新中国成立71年来,走过了很多风风雨雨,从开始的像婴儿般的蹒跚起步,到现在的成长为世界级巨人,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斗的结果。

在当代无论是我们的军事力量,还是民生状况都是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和平年代,国防的建设和经济建设需要协调发展,在发展军事力量的同时也需要兼顾民生经济,为国家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想要把握两者的平衡,只有促进军民双方融合,互相学习,增加军转民、民参军的各项科技,才能使国家的国防科技创新和地方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二、地方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找出适合我们国家自己所面对的情况,能一直良好发展下去的道路来。

”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强调了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极大提升了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高度,使得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成了中国的特色。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引起了国内部分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分别从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模式、问题、体制机制和地方创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三、目前地方军民融合的现状我国现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借助军转民和民参军等形式,让军用民用打破界限,把军工科研成果带到民生,通过技术改造将军工科技转换到民用实用科技上,促进民用科技的发展。

目前我国和各地区通过各种形式,结合实地也建立了一些可行性的军民融合创新区。

“军转民”模式就是通过军民融合,将军用科技转化到民用技术上,用军工带动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增加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大的企业利润。

“民参军”就是民营企业,在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拿到军工认证后,有资格去参与军工配套,将公司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军队使用。

1.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区。

青岛的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选取的地理位置交通发达,距离车站机场相对较近,便利的交通系统让示范区与外界合作更加方便快捷。

双流区分区规划(公示版)

双流区分区规划(公示版)

《成都市双流区分区规划》简介一、规划背景双流区以五环路为界,横跨“中优”和“南拓”两大发展区域,道路以北落实“中优”发展要求,以南落实“南拓”发展要求。

中优: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开创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新路径南拓: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二、优定位把握时代趋势与核心价值,明确战略定位1.城市发展定位临空经济示范区国际一流空港城“三步走”发展目标1.2020年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国际一流的临空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取得重大进展,临空高端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初步建成引领西部、影响全国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初步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并形成一定的创新示范作用。

2.2035年建成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的国际空港城市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临空经济产业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临空制造、航空服务、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内陆临空经济示范区、自由贸易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3.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空港城市与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临空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园。

三、优空间促进港城一体,依据区位价值重塑空间格局城市空间结构一核以39km²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打造临空经济核心区。

一轴把五环路(双流段)打造为贯通全域的城市经济轴、生态轴和文化轴。

两翼东翼:打造以67km²空港高技术产业园为主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城西翼:打造以53km²军民融合产业园为主要支撑的生态科技新城一港两湖环空港城市中心:以²环机场区域为重点,打造空港双流精品城区。

怡心湖城市中心:规划面积²,打造集“生活、生态”和“智慧、智能”于一体的新经济集聚区。

杨柳湖城市中心:规划面积²,打造以集成电路为引领,集总部、研发、设计于一体的生态科技功能区。

双流太平镇发展总体策划及规划

双流太平镇发展总体策划及规划
太平镇拥有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
自然资源
太平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如天府玫瑰谷、石象湖等,为旅 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发展总体策划
总体定位
总体定位
双流太平镇将被打造成一个集生 态、文化、旅游、居住于一体的
现代化特色小镇。
地理位置
双流太平镇位于成都市西南部, 紧邻双流国际机场,交通便利,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居民用水和农业灌溉需求。
通讯设施
提升通讯网络覆盖范围和通讯质量,满足居民和企业 通讯需求。
产业布局与发展
01
农业现代化
02
03
工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发展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特色农 产品,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和绿色制造业,提升工业竞争 力。
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 业,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多样化需 求。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规划引导太平镇产业结构调整,培 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 型,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提升城镇品质形象
通过规划设计,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太平镇的生 态环境品质和形象,增强居民的归 属感和幸福感。
02 太平镇现状分析
地理位置与交通
地理位置
太平镇位于双流区东北部,紧邻 成都市区,是成都平原的重要交 通枢纽。
06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市场风险评估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可能会出现饱和或过剩的情况,影 响项目的盈利预期。
竞争环境
新竞争对手的出现、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等因素可能导致市场份额 减少。
价格波动
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价格的波动可能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

将创新共同体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引擎——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例

将创新共同体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引擎——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例

将创新共同体竹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引華----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例陈诗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创新共同体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纽带形成的共同体,它以技术、人才和资本等作为核心要素,通过打破资源要素流动壁垒,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加强协同攻关,加快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整体发展效率。

构建创新共同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开展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将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共同应对区域重大挑战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新时期,必须坚持创新在成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O关键词:创新共同体;区域协调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393(2021)01-0013-05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既是目标也是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点带面”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标志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渝地区地处国家“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节点,是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是我国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载体。

但目前成渝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群经济发展呈现哑铃式结构,成都、重庆两座超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创新共同体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纽带形成的共同体,它以技术、人才和资本等作为核心要素,通过打破资源要素流动壁垒,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加强协同攻关,加快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整体发展效率。

成都市双流区:建圈强链构建产业生态

成都市双流区:建圈强链构建产业生态

成都市双流区:建圈强链构建产业生态
郭煦
【期刊名称】《小康》
【年(卷),期】2022()31
【摘要】从空中向下俯视,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掩映在树木林荫之间,错落有致。

走进其中,研发实验室、无尘车间、自动化机械臂,各类现代化生产设备应有尽有。

这里是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开区),聚集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000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企业达19家。

2021年,西开区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681亿元、同比增长37.69%,以94%的工业贡献率挺起了双流高质量发展脊梁,获批首批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郭煦
【作者单位】《小康》·中国小康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构建产业生态圈加快发展临空经济成都双流区助推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的对策建议
2.构建浙江区块链产业生态圈——记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区块链产业项目对接会
3.成都会展业新发展成都市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十大行动
4.建圈强链青白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5.成都市新津区:聚焦建圈强链强化人才要素支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市产业园区目录

成都市产业园区目录

附件1成都市产业园区目录附件2《2017年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报告》资料清单1.各产业园(即20个工业园区和10个工业集中区,下同)最新规划面积;2.各产业园最新主导产业定位情况;3.2017年各产业园产业聚集度统计数据;4.2017年各产业园工业投资数据;5.2017年各产业园产业新城建设情况,包括园区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园区创新平台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配套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6.2017年各产业园土地开发、厂房建设统计表;7.园区服务处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8.各产业园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内容框架参见附件);9.2017年各产业园土地利用表(项目用地、剩余土地、配套及绿化用地等);10.2017年各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亩均主营收入、亩均利税统计表;11.项目准入管理(供地前)及有关流程;12.2017年土地清闲整理情况;13.产业园外企业工业用地情况,以及调迁、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存量土地情况;14.2017年产业园内五大支柱产业、五大优势产业主营收入及增幅;15.成阿、成甘、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三个合作园区2017年的规划、建设和工业招商情况,2018年发展思路;16.园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资料或报告;17.2017年各产业园内的项目表。

表1工业园区用地规划面积一览表单位:平方公里表2全市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表全市新入园工业企业情况表42017年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成都市工业园区产业定位表72017年全市园区内产业发展情况表82017年成都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投资额单位:亿元表92017年成都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情况单位:亿元表10工业园区要素保障情况表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情况表12工业园区人才公寓建设情况表13园区工业用地开发情况表142017年工业园区用地情况152017表162017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表年全市工业园区产业用地产出表表18合作共建园区情况表192017年成都合作园区建设总体情况附件各工业园区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写作提纲(一)工作思路指导原则、发展方向、工作重点、主要抓手和战略目标(二)发展目标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项目引进、工业集中度、产业集群集约、企业培育、基础设施投入、园区提档升级等指标。

重磅!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出炉!看“一港四区”怎么建?

重磅!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出炉!看“一港四区”怎么建?

重磅!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出炉!看“一港四区”怎么建?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久等了!四川人民期待已久的《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近日正式出炉。

今年3月3日,成都正式获批建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也将成为四川又一新增国家级重大开发开放平台。

那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究竟怎么建?重点任务是什么呢?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为您快速梳理重点。

战略目标:把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成为临空经济创新高地、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先行区、新型生态智慧空港城。

发展目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600亿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是: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凸显,空港口岸功能和开放门户功能进一步提升,临空高端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初步建成引领西部、影响全国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至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临空经济产业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临空制造、航空服务、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内陆临空经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规划范围:以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的100余平方公里示范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规划范围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北至成双大道、华牧路,南至大件路外绕线,东至剑南大道、西航港大道,西至环港路、胜利区域,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等区域,涉及东升、黄甲、公兴、胜利、西航港、协和等镇、街道。

规划管理面积100.4平方公里,其中机场控制区面积11平方公里。

示范区周边双流区域为协同发展区,与示范区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图1 示范区范围示意图功能分区:一港四区据了解,示范区将着力构建“一港四区”空间发展格局。

图2 示范区功能分区图“一港”--国际航空港。

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及周边环绕区域,管理面积17.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站前商务服务、航空维修服务、72小时过境服务等功能,打造成为空港服务核心区和内陆开放窗口。

双流区规划

双流区规划

双流区规划双流区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占地面积达到了2276平方公里。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双流区成为了成都市重要的发展节点,也是成都市未来的战略支点之一。

为此,双流区制定了全面的规划,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首先,双流区规划着重发展现代制造业。

计划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人才。

同时,还将鼓励本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通过发展现代制造业,双流区将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双流区规划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

计划引进国内外优秀的金融、科技和文化创意企业,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商务办公楼和文化艺术中心。

通过引进优质的服务资源,提升区域的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双流区就业和创业。

同时,双流区还将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品牌,提高区域的品牌影响力。

双流区规划还注重发展现代农业。

计划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还将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双流区规划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计划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质保护水平。

强化对大气污染源的治理,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最后,双流区规划注重改善民生。

计划建设一批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和配套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优质化,满足居民的需求。

总的来说,双流区规划立足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

通过全面规划,双流区将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成为成都市的发展新亮点。

双流区分区规划(公示版)

双流区分区规划(公示版)

《成都市双流区分区规划》简介一、规划背景双流区以五环路为界,横跨“中优”和“南拓”两大发展区域,道路以北落实“中优”发展要求,以南落实“南拓”发展要求。

中优: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开创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新路径南拓: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二、优定位把握时代趋势与核心价值,明确战略定位1. 城市发展定位临空经济示范区国际一流空港城“三步走”发展目标1.2020年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国际一流的临空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取得重大进展,临空高端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初步建成引领西部、影响全国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初步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并形成一定的创新示范作用。

2.2035年建成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的国际空港城市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临空经济产业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临空制造、航空服务、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内陆临空经济示范区、自由贸易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3.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空港城市与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临空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园。

三、优空间促进港城一体,依据区位价值重塑空间格局城市空间结构一核以39km²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打造临空经济核心区。

一轴把五环路(双流段)打造为贯通全域的城市经济轴、生态轴和文化轴。

两翼东翼:打造以67km²空港高技术产业园为主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城西翼:打造以53km²军民融合产业园为主要支撑的生态科技新城一港两湖环空港城市中心:以17.7km²环机场区域为重点,打造空港双流精品城区。

怡心湖城市中心:规划面积8.4km²,打造集“生活、生态”和“智慧、智能”于一体的新经济集聚区。

杨柳湖城市中心:规划面积5.3km²,打造以集成电路为引领,集总部、研发、设计于一体的生态科技功能区。

成都市部分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特色基地)简介

成都市部分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特色基地)简介
R e g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医圈
成都军 民融合刨新产业园
园 区所 在 地
双 流 区建 设 成 都 军 民融 合航 宅 产 业 示 范 园 ,在 彭 州市 建设 成都 军 民融
合航 空 动 力产 业 园 ,在 金 堂 县 建 设
安 全产 品 开 发等 。
军工 电子特色产业园
园 区所 在 地
成 郜 天 府 新区 。
园 区 简介
成都 ( 金堂 )通航 产业 园 等 。
该 产 业 吲 将 重 点 发 展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术 及大 数 据 、军 工 电子 、航 空 、机 电装 备 、新 材 料 、卫 星 及 应 用 、 信 息 安 全 和 核 能 及 核 技 术 应 用 等 产 业 。 ̄ J f q 2 o l 9 年 ,该 产 业
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区。
园 区简 介
打造 信 息安 全特 色产 业 园 ,
重 点 建 设 国 家 西部 信 息 安 全 产业 基
核能及核 技术应用特 色产业 园
园 区所 在地 双流 区、 金堂 县。 园 区简 介
地 、天府数智谷、网络信息安全产
业 基 地 ,重 点 发展 信 息 安 全 系
园 区所在 地
打 造 机 电装 备 特 色 产 业 园 , 重点 智 能 工 程机 械 、智 能 化成 套 设 备、机 器 人、 数字 化 车 问 、高端 机 床 刀具 、伺 服 电机 等 核 心 组件 及 数 控 机 床 和机 器 人等 。
青 羊 区 、 成 都 高 新 区 、 新 都 区 、双 流 区 、彭 州 市 、金 堂 县 。 园 区简 介 打 造各 具 特 色的 航 空 产 业 园 , 以在 青 羊 区建 设 的 成 都 航 空 整 机 产

国防科工局发展计划司任宏军副司长丁亚非处长来协会工作调研

国防科工局发展计划司任宏军副司长丁亚非处长来协会工作调研

中国军转民 7特是要面向国内外凝聚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二是要培育土壤,让科技人才在浓厚的学术环境中潜心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两会聚焦之四:国家重点扶持,军工行业增速有保证;推动军民融合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成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军费开支和军队现代化改革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之一。

华夏军工安全拟任基金经理许利明认为,随着军改政策陆续落地,军工板块有望迎来较好的配置时机。

军工是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偏弱,增长速度更有保证。

在国家军事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和“民参军”企业都将保持稳定长期的增长速度。

目前我国十大军工集团的平均资产证券化率仅为30%左右,相比国外军工企业平均70%的资产证券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例如,兵器工业集团、电子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的平均资产证券化率还处于20%左右的较低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6年军工投资的机会主要表现为长期增长趋势明确,短期催化剂密集的特点。

”许利明称,一是在国家重大政策出台前后,可以根据政策落实的节奏,重点关注相关受益标的,如科研院所改制、五大战区军事改革等;二是运用事件性机会择时,如“两会”、国庆前后、“一带一路”、“军工改革”落地等都会有相关受益标的。

航空发动机最有“钱途”,航空发动机产业规模将超千亿元。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今年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项目排在首位。

两会前夕,工信部则明确表示,将在今年正式启动航空发动机专项行动。

3月2日晚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人事任命尘埃落定。

目前,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国产化率低,未来国产化替换空间较大。

专家预计,“十三五”末,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规模将突破700亿元,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产业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区规划成都打造双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区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前瞻产业研究院
成都打造双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区
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年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点》,其中,将通过推进“省部军”协同机制落地、转化一批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加强军民融合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等举措,实施军民融合成果转化行动。

一、定位军民融合双流特色产业园区优势明显
双流拥有中物院成都基地等7所军工科研院所、经市级认定的军民融合企业37家,在全省10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中双流占有3席,是成都市“1+N”军民融合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双流完成了军民融合产业园概念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园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正加快编制。

明确了产业园以“产城一体”为建设目标,重点发展军民融合的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构架以产业链为核心,创新体系、人才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为支撑的“1链4体系”生态圈。

“军转民”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民参军”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优势民口企业已经进入军队、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核心配套体系。

创新搭建服务平台,设立了西南技术与军民融合产权交易中心、双银创促中心、西南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合。

在要素保障方面,实现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实现项目供地1878亩。

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园区13条道路建设和园区人才配套公寓、综合管廊等配套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启动4000余亩空港中央公园生态绿地建设。

制定支持发展政策,保障创新人才、技术和资金要素供给。

围绕产业生态圈建设,2017年园区共引进澜至电子智慧家庭终端芯片及车联网信息系统、九芯微集成电路IP核研发等19个项目,协议总投资325亿元。

2017年,累计完成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亿元,园区总收入达1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

二、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双流区将进一步抢抓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用好双流三大“战略性资源优势”,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动力、转换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动融入中优、聚焦南拓,坚持产城一体、公园城市理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处理好全域发展和重点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园区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积极推动“军转民”。

深度对接军工单位,推动军工电子、核技术等领域“军转民”发展。

建立军民信息交流平台和军民供需对接机制,促进军民成果转化。

大力支持“民参军”。

培育一批优质军民融合民口企业,逐步提升民口企业参军能力,支持军工科研成果向民口企业转移转化,从而实现由零部件加工等一般配套生产向分系统、全链条生产的整体提升。

注重瞄准产业高端、高端产业,按确定的产业园区目标,锁定目标企业精准招商,建立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储备库。

按照打造产业生态圈的要求,进行全产业链招商,引导军品外部配套企业向区内集聚,完善核心薄弱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注重创新培育和产业招商相结合,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本土企业培育和支持力度。

创新园区人才引进机制。

采用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引进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创新政务服务机制。

强化政务服务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高水平推进园区建设和运营。

创新省市区军地协调机制。

建立省市区军地协调的工作机制,促进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

人才保障方面。

健全完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推进“校校院企”深度融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军民融合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用地保障方面。

加快征地拆迁进度,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安排用地指标,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分批实施规划调整。

能源保障方面。

对重点区域、产业、企业和项目水、电、气、通信等提供能源保障。

资金保障方面。

完善融资体系,发挥基金杠杆作用,推动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

政策保障方面。

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兑现落实“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提高政策扶持精准性,加强对小微初创企业扶持力度。

三、203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
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确立了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

其中,近期目标为2018-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0亿元。

中期目标则是在2021-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0亿元。

远期目标为2026-2030年建成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企业集团,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成都市双流区作为四川省成都市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承载区域,坐拥全国第四大国际空港,在航空、信息安全、军工电子等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双流军民融合园区是全市66个产业园区当中,唯一定位为军民融合的特色产业园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