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教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教案(教学设计)

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7节升华与凝华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1.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课件及搜集的展示图片的课件等。

各种天气图片展示。

(一)升华与凝华P155实验:碘升华、凝华实验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气体凝华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固体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升华可用来致冷。

如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就是一种常用的致冷剂。

我们常用它来进行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原理:干冰一旦进入冷云层,就会很快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实例1: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到哪里去了?实例2:比较新旧两只灯炮,讨论用久了的灯泡为什么会发黑?实例3:出示雾凇图片,猜想寒冷的冬天,针状雾凇这种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应用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烂。

应用2: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二)云、雨、雪、雾、露、霜——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

1.由云、雨、雪、雾、露、霜的图片可见,说明都它们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2.读P158图4-81:降水形成的示意图,粗略解释降水的形成过程。

3.粗略归纳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

归纳:云、雨、雾、露——水液化雪——水凝固霜——水凝华科学资料:1.什么是人工降雨?通俗地讲,人工降雨就是选择有利于降水的云团,用人工的方法(飞机或高炮)将“催化剂”送入云层,促使本不会降水的云降水,或者加大降水,故又称为“人工增雨”。

七年级科学上册4.7升华与凝华4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4.7升华与凝华4教案新版浙教版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观察记录1、实验前,在烧杯里你观察到什么?猜想把碘加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给烧杯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3、停止加热,在烧杯壁和蒸发皿底部看到了什么现象?4、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冋题是什么?5、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华和凝华》课后反思1、开始学生能对日光灯管为什么发黑提出大量的疑问,但基本上学生都不能回答提出的问题,学生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开始探索今天的知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创新,并对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加以表扬。

2、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出现不同的想法,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要求组装实验仪器。

开始实验后,学生看到碘升华的明显的现象,感到很激动,而且学生没有忘记把当时的现象做记录。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了当时的情景。

从中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记录表达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培养。

3、实验结束后,在讨论实验中最感兴趣的问题时,又一次把同学的胃口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不仅提出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还有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同学之间你问我答,虽然学生回答的很粗糙,甚至理解错误,但体现了学生在积极思考。

我也认为,平时上课时不仅要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也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哪怕是错误的回答,也会给学生一种鼓励,也是学生一次锻炼的机会。

但是最重要是老师能把握好,最后能给与学生正确的解释,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所在。

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回答,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目的。

4、在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常温下樟脑丸的升华,冬天冰的升华,冬夜水蒸气的凝华(霜),这些过程进行得较为缓慢,气体又看不见,而难于被直接观察到,因此本节教学注重观察和实验,还注意对学生进行分析、推断的训练。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学案(无答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学案(无答案) 浙教版
2、如果我们能闻到某种固体物质的气味,说明这一物质具有易(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特点。
3、看“干冰胡须”图(见课件),这是由于“干冰”易并且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成的结果
4、夏天,婷婷同学为了解渴,从冰箱中取出一支冰棍,看到下列三种现象,试解释其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1)硬硬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
(2)给烧杯中的碘加热,烧杯内出现色的烟雾,看到了液态碘吗?。
(3)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烧瓶底部出现了色的态的碘。
2、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要热,有作用。
3、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要热
4、归纳:
5、阅读课文P136-138,讨论并分析自然界中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水的相关物态变化。
答:

2、写出自然界中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水的相关物态变化:
(1)云由小水珠和小冰晶组成,它是高空的水蒸气和形成;
(2)雨是水滴,应是小冰晶或水蒸气而成;
(3)雪是固体,由小水珠或水蒸气而来;
(4)夜间气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若此过程是在空气尘埃上形成并随空气流动则是雾,所以雾的形成也是水蒸气的结果;
感知练习场
(清理问题)
1、 现学现用:
(1) 小明小时候常看到妈妈往衣柜里放防蛀虫用的樟脑片,但过一段时间看它时已变得很小了,他在想会不会被虫吃了呢! 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
答:

(2) 用久的白炽灯与日光灯会变黑,这是为什么?
答:

(3) 干冰的用途很广,生活中常用干冰来做致冷剂对食品进行保鲜,在舞台上一些境头常用干冰来制一些“雾”你能说说为什么干冰能有这样的用途吗?
2、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47 升华和凝华 教案.do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47 升华和凝华 教案.do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课题升华和凝华单元第四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了解两者热量变化情况。

(2)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重点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难点判断各类变化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及液态到气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那么物质能否直接从固态和气态之间转化呢?【过渡】本节课我们将介绍物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提问学生固态和液态及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回顾上节课知识,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1.升华凝华【实验】首先,我们观看碘的升华和凝华试验。

看实验过程的时候,带着如下问题:(实验过程见视频)(1)给玻璃容器里的碘晶体加热,观察玻璃管中出现了什么现象?(2)停止加热后,玻璃管里碘又发生什么变化?(3)实验刚开始要用酒精灯加热,给你什么启示?【提问1】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碘在加热和停止加热的过程中,碘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呢?答:当给碘加热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慢慢变为紫色的蒸气,去掉加热装置,可以看到随着紫色蒸气的慢慢消失,而杯壁上附着了固态碘。

【提问2]停止加热后,玻璃管里碘又发生什么变化?师生互动,完成新课学习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视频,引导学生去说实验中有什么现象新课教授目的是引导学生心中有从固体变为气体的设想【提问3]开始的时候使用酒精灯给出了什么启示?答:说明碘在变为碘蒸气的时候,需要吸热。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碘在加热的时候会从固态吸热升华为气态,而去掉加热装置让其冷却的过程中,碘蒸气放热从气态凝华为固态。

总结: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热量)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释放热量)2.学以致用【提问1】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

这是什么现象?请同学回答:樟脑丸直接从固态升华变成气态。

《4.7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能在实验中总结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道理;通过微课《水循环》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重点:掌握升华、凝华的概念。

难点:对生活中现象的辨析和解释。

教具:烧杯、碘锤、热水、锥形瓶、三脚架、酒精灯、松树枝、樟脑粉、自制课件等教学方法:整体模式: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模式;反馈模式、探究模式、交流模式本节课体现的运用“心理学效应”建构的探究模式如下:蔡加尼克效应:遇到不解的科学现象(悬而未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学习解决欧菲斯托原则:连续选择-再选择模式(问题-选择-再选择-解决)墨菲定律:友情提示-防患未然模式(问题-友情提示-防患未然-解决)印刻效应:印刻-打破模式(问题-印刻-打破)温故知新: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物质状态转化图看到这样的物态变化,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二、学习实践:(一)升华实验探究:拿出碘锤,我们发现碘锤中的碘处于______态,将碘锤放进热水中,我们发现碘锤中的碘变成了______态,中间______(填“有”、“没有”)液态碘出现。

这一过程中要将碘锤放在热水中,说明这一过程中需要______热量。

总结:1.定义:物质由______态______变成_____态的过程。

2. 升华需要_______热量。

反馈练习一1.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灯泡在使用的过程中灯丝发生了________ 现象。

2.樟脑球在衣橱里,几个月后会变小甚至消失,在此过程中,樟脑球发生了________现象。

3.在寒冷的冬天,室外温度低于0°C,但雪人时间久了也会变小,是由于室外的雪人发生了_______现象。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1浙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1浙教版(2021年整理)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1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1 (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1 (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3、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等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新课引入[长兴新闻]秋季人工降雨报道[讨论、思考]你知道人们是怎实现人工降雨的吗?又是利用什么理实现的呢?[过度到课题]那么人们到底如何干涉天气,实现人工降雨的呢?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生阅读新闻讨论片刻交流[基本不能完整的回答]感受科学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培养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

标华,凝华现象[实验]走动观察、与小组交流黑?2、樟脑丸放久了为什么变标提出问题。

增强课堂活雾、露、霜等天气现象的形成f.雪的形成班级姓名[课前助学]1、填空( )( ) ( )( ) 固态液态气态( )( ) ( )( )2、固态物质是否可以直接转化成气态物质?可以的话,请举例说明.[课中助学]活动一1、实验前,在玻璃锤中你观察到什么?,猜想把碘加热会 .2、实验过程中,给玻璃锤里的碘加热,锤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上册《4.7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的: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学方法: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某同学要亲自做雪糕,他将调制好的雪糕液倒入雪糕盒,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

过一段时间后,他取出固体雪糕,正准备美美的吃上一口,讨厌的电话铃响了,他只好把雪糕放在杯子里去接电话……终于可以吃雪糕了,可是,杯子里的雪糕变成了液体,杯子外面还有一滩水………再看看桌子上调制雪糕液的碗,由于没洗,也变干了…….问:1、上面这段话包括了哪些物态变化? 答:包括凝固、熔化、液化、汽化问:2、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能用上述物态变化解释吗?二、新课教学:(一)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研究碘的物态变化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2、猜想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液态还是气态?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4、停止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二)通过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2.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三)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1.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2.保存衣物用的樟脑丸为什么会消失?3.严冬玻璃窗为什么会结一层冰花?4.干冰撒在空中会成什么样的情况?5.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样形成的?6.针状雾凇(人造雪景)是怎样形成的?三、综合应用云的形成雪的形成雾的形成露的形成霜的形成雨的形成冰雹的形成四、总结物体的三态变化关系要求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7升华与凝华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7升华与凝华 学案

第7节升华与凝华1.你要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升华,哪些属于凝华,了解它们有什么不同。

2.你要知道云、雨、雪、雾、霜是怎么形成的。

一、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

3.现象和应用〔1〕衣柜里的樟脑球,时间放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这是樟脑球升华现象。

〔2〕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阴凉处也会变干,这是冰的升华现象。

〔3〕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针状雾凇,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4〕夏天从冰柜里拿出来的棒冰纸外面的冰霜是水蒸气凝华现象。

〔5〕普通灯泡用久了,玻璃内壁发黑,这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而形成的。

4.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解释:升华是固态物质外表的分子克制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那么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外表,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升华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物体的温度。

导例1 现在超市里卖一种叫作“固体清新剂〞的物品,把它放在卫生间里能有效清新空气,并能散发出香味,这种现象是〔D〕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解析:从题中可以看出“固体清新剂〞是固态的,放在卫生间里它能散发出气味,说明变成了气态。

即它是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点拨:物质可以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在解题时,要看物质有没有经过液态的过程,是不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导例2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B〕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解析:升华是吸热过程,干冰在常温下极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运输的食品能获得低温。

点拨: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升华的速度越快,在一样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会越多。

二、云、雨、雪、雾、露的形成云:由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凝结成的小水珠、小冰品聚集而成。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为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一》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升华和凝华》。

前面已经学过《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四种物态变化,而且学生在小学里已经学过物态变化的相关内容,对云、雨、雾、露、霜等天气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无论是从知识结构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升华、凝华现象对学生来说,毕竟要比其他物态变化要陌生的多,因为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

本节可通过复习前面的知识来学习本节内容。

二、设计意图本节可通过复习前面四种现象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在已有知识之上主动构建新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和情感思想。

整个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实际,突出STS教学思想。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②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③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④能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说明云、雨、雾、露、霜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碘升华和凝华实验”的探索,培养提出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里,②通过对云、雨、雾、露、霜的形成原因的学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典型现象;认知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解释自然现象的成因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结合展示法六、教具教师:多媒体课件,冰,烧杯,表面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两个灯泡(一个新的一个旧的)学生:每组一个碘锤酒精灯七、学生课前准备液化预习本节内容,上网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副板书八、板书设计4.3升华与凝华1.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周围温度下降2.凝华:气态固态放热周围温度升高九、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回顾旧知,进入新课[我来说一说]如右图所示装置,问学生冰块加热的变化?生1:从固态变成液态称为熔化过程,再继续加热,最后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过程。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7升华与凝华 教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7升华与凝华 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认识升华与凝华现象,并从中分析得出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2〕在教学活动能识别出在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中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生们运用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展示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为根底,得出升华与凝华的现象的存在及其原理,同时,学生们能正确掌握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能运用学过物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学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自主的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并提醒物理学道理;〔2〕通过介绍一些利用升华与凝华现象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开展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

学生在小学的自然常识中已学到一些物态变化的知识,同时,在前两节已对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四种现象有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但对于实际生活中并不罕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却没有直观的认识与理解。

他们总以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环节。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构造的特点,我将以大量形象直观的讲解展示过程为主,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原理。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升华与凝华的原理,并对物态变化有系统的理解。

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进展解释。

4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引入出示四句短句:寒冬腊月河水结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雨过天晴湿草地变干、掀开饭盒水珠落下。

师:同学们能用前两节学过的知识,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物质变化的过程,是放热还吸热?生:凝固,融化,汽化,液化师:那请大家一起答复下这些现象的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答复,如什么态变为什么态是凝固的过程?设计如以下图〕活动2【活动】碘升华和凝华的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研究碘的物态变化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2、猜测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液态还是气态?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4、停顿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二〕通过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2.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活动3【讲授】举例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图片〕1.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2.保存衣物用的樟脑丸为什么会消失?3.严冬玻璃窗为什么会结一层冰花?4.干冰撒在空中会成什么样的情况?5.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样形成的?6.针状雾凇〔人造雪景〕是怎样形成的?活动4【讲授】自然界中有哪些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有关图片展示:云的形成、雪的形成、雾的形成、露的形成、霜的形成、雨的形成和冰雹的形成。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2(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2(新版)浙教版

课题:§4.7 升华与凝华
教学目标:
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难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课中助学:

注意:这里用碘升华的实验仪来做,做实验的时候,为了让上端冷却下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吗?
生讨论:
冰冻的衣服晾干
热。

,描述降水形成的过程,同时推测其他云、雨、雪、雾、
图片展示云,重点讲述降水的形成过程
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雾
象和概念。

二是升华和
2。

升华与凝华(34页教案学案)

升华与凝华(34页教案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4.7升华与凝华导学案课题 4.7升华与凝华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认识升华与凝华现象,并从中分析得出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2. 在教学活动能识别出在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中升华和凝华现象。

方法与过程目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能运用学过物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学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自主的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并揭示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升华与凝华的原理,并对物态变化有系统的理解。

【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

【导学方法】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1.樟脑球放在衣柜内,平时我们能闻到气味,过一段时间体积会变小,这一过程是由于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为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_____________叫升华,升华过程_____ 热(填“吸”或“放”)。

3.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口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一过程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玻璃由气态直接变为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凝华过程___________热(填“吸”或“放”)。

学习探究【新知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固态和液态以及液态和气态之间由于吸热或放热可以发生物态变化。

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呢?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气态;升华2.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吸3. 固体;凝华4.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放合作探究:1(1)直接;碘蒸气;消失;固态(2)固态;气态2. 升华; 凝华3. 用分子运动的观点看,升华是固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3浙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3浙教版(2021年整理)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3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3 (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3 (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4.7 升华与凝华【知识能力】1.知道升华和知道凝华概念2.认识升华吸热,知道凝华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认识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材分析】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难点】1、重点:识别生产和生活升华和知道凝华现象;并掌握其概念2;难点是分析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方法是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用具】试管、胶塞、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碘、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烧杯、白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人造雪景”实验的录象。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2)教案 (新版)浙教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2)教案 (新版)浙教
让学生讨论“如何用电冰箱制造出露、雾、霜”,这是一道开放题,通过多种方法的解答,旨在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操作 过程回去做实验后再写出实践文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布置作业:①课本练习
②整理物态变化知识,设计物态变化的知识结构图。
教学反思
学完了这节课就完成了 物质的三态变化,因此在这节课中,联系实际了解云,雪,露等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但是不需要深入了解。同时应对冬天冰冻衣服和干冰胡须进行一定的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对刚才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并简单的运用,这样可以及时的反馈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加深印象。
师 :自然现象中的云、雾、雨、雪、露、霜,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成分组成?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水的存在状态有三种,这些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
师:那么,这些物质是水发生何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多媒体展示降水的过程。
师:雾、霜大家都比较熟悉,你知道它们有哪些危害?
学生讨论后回答。
雾和霜的害处让 学生讨论后回答,从而培养学生明晰概念,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师:现在家家都有电冰箱,你在使用时有哪些发现?
讨论:你能用电冰箱制造露、雾、霜吗?请叙述具体方法。(课后完成实际操作,写出实践文章)
小结: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出示碘)若要使固态碘 变成气态,气态碘变成固态碘,有何办法呢?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用酒精灯把碘加热,在烧杯的上方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
学生回答,认真观察
学生实验要求:
1加热时,观察烧杯中有何现象?
2停止烧杯加热,在烧瓶底部有何现象?
3烧杯底部有无液态碘?
4根据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七节升华和凝华一、目标导航[知识与技能]了解升华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并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科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够分析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解决问题]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要点扫描[课标解读]《升华和凝华》这一节属于《科学课程标准》安排的五个学习领域中的“物质科学”领域,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不仅可以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而且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从而对物态变化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讨论。

[内容分析]本节在教科书中由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用久了为什么会变黑引入,通过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明确概念以后,列举了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对几种熟悉的自然现象:云、雨、雾、露、霜的解释,巩固物质的三态变化.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己经学过物态变化中的四种,即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现象虽不罕见(如樟脑块的升华,秋冬的霜),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因为这些过程进行较为缓慢,气体又看不见,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到。

小学常识课本中没讲过,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七年级科学上册《升华与凝华》教案3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升华与凝华》教案3 浙教版

一.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2.能力目标: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实际现象.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能解释升华和凝华的一些典型现象.三.教学难点:1.认知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雾,露,雪,霜的形成.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五.教学辅助手段.课件(动画)六.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课题:师问: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有几种状态?举例说明.2.这三种状态能否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师小结: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即升华和凝华.(二).新课步骤[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下面,通过实验的方法耒研究一下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看看物质在升华和凝华过程中都遵循什么规律?学生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分组)3.开始实验后,请同学们边做实验,边观察.讨论题:(1)加热过程中,烧杯中出现什么现象(2)加热过程中,状态如何变化?(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有否液态物质生成?)(3)观察盛有冷水的烧瓶内有何现象产生?4.学生小结碘在加热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5.师小结:从上述实验中可知: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6.说一说,各抒己见.(1)解释普通灯泡用久了其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2)在舞台上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课件)课件说明及讨论题:整个舞台笼罩在浓厚的白雾中,仿佛仙进一般,这种白雾是什么东西呢?又是怎么产生的呢?(3)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棒冰。

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棒冰,小明发现硬梆梆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在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面会出“汗”,您能帮助解释这一现象吗?[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的成因.]1.课件动画模拟以上自然现象的成因进行观看.2.小结:相同点:都是由于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不同点:云:在高空,温度降低后,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2021_2021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7节升华与凝华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2021_2021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7节升华与凝华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教学课件
科学 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回忆
气态
汽 吸液 放 化 热化 热
液态 熔吸 凝放 化热 固热
固态
回忆
固态
吸熔 化
凝放


液态
液化
汽化

气态
探究 1.生活现象:固态清香球消失了
2.提出问题:固态清香球是怎么样变成气态的?
3.做出猜测:
固态 先熔化?
液态
直接?
干冰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展压缩, 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零下78.5℃。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常温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干冰的作用有哪些?
饮料中参加干冰
干冰的应用:食品保鲜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
舞台中产生“烟雾〞渲染气氛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放热液化成的小液滴。
人工降雨
干冰进入云层,就很快升华成气体, 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 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 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 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小 液滴降落到地面上。

冬天夜晚气温降到0 ℃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 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晶附在物体上。
冬天,你见过美丽的雾凇吗? 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
结论: 因为灯泡中的钨丝在灯泡工作的 时候在高温,附着在灯泡壁上。
再汽化? 气态
实验探究记录
1.实验前,在仪器里你观察到碘是什么状态的?什么 颜色? 2.实验过程中,给仪器里的碘加热,看到了什么现象? 3.停顿加热,将仪器倒立一段时间后,在玻璃内壁看 到了什么现象?〔观察是否有液态碘出现〕 4 .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教案浙教版
[设计意图]:
在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有了一些物态变化的知识,直接通过设问引入新课。

升华和凝华现象虽然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是这些现象比较缓慢,难以被学生直接看到,看到的只是结果。

在形成的过程中是否需要经过液态这个过程不是很清楚,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首先安排了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观察、分析实验,让学生亲自领悟到固态与气态之间可以直接转变。

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再通过举例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学生举一些或老师补充一些),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学生分析]:经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物态之间的转化认识的不是很清楚,且升华和凝华现象虽然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是这些现象比较缓慢,难以被学生直接看到,看到的只是结果,故对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造成一定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能用物
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

2、能力目标:观察实验,认识物态变化,形成观察、分析、对比、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科
学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难点: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引课设问: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固态与液态、液态与气态可以相互转变,那么,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直接转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出示碘)若要使固态碘变成气态,气态碘变成固态碘,有何办法呢?
学生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并完成实验记录报告,进行交流。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以及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学生讨论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
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难见到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如:
(1)放在衣橱中的樟脑精,时间长了会变小,而衣服仍然是干的,为什么?
(2)出示“针状雾凇”“冰棍”的图片
(3)北方的冬天,洗的衣服冰冻起来,没见其熔化也会变干,这是为什么?
(4)寒冷冬季的早晨,窗户玻璃上常会出现“冰花”。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解释其原因。

教师介绍:人工降雨
过渡:那么自然降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小组讨论:降水的过程。

展示云、雾、雪、露、霜的图片,并提问:a、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成分组成?b、水的存在状态有三种,这些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c、那么,这些物质是水发生何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学生回答
总结:固、液、气三态之间的转化
布置作业:科学作业本GT35562 8AEA 諪GG35478 8A96 誖27163 6A1B 樛21890 5582 喂32883 8073 聳20466 4FF2 俲39665 9AF1 髱m 31906 7CA2 粢36817 8FD1 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