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实验与探究”教学实践与策略

小学数学“实验与探究”教学实践与策略

小学数学“实验与探究”教学实践与策略“实验与探究”教学策略是指通过实际情境创设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概念,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动手实际操作,在重复的操作流程中观察并总结出数学规律,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数学进行变式拓展,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本质是逻辑的层层深入。

同时,在实验课程中,通过向学生讲述人文历史,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引发对数学强烈的兴趣爱好。

一、创设情境,引入实验主题小学数学实验课程应尽量满足小学生好动、好奇的行为特征。

而创设情境的学习方法能把严谨的数学逻辑转变为可操作的数学实验,将生活揉入数学,在数学中展示生活,使教学活动变成生活实验下的课堂,以此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掌握数学知识[1]。

例如,在学习“比”的知识后,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将20 个苹果和一篮子草莓作为教学辅具,并将学生分成十组,每个小组分两个苹果,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老师题目进行苹果分割,回答全部正确的小组奖励草莓。

问题1,要求学生按照小组成员个数把苹果平均分配,如三个学生一组的怎么分配两个苹果的?四个学生一组的怎么分配苹果?问题2,如果每个小组给老师半个苹果,剩下的苹果如何按小组成员个数进行平均分配?问题3,如果要照顾小组中超级喜欢吃苹果的同学,并分给他一个人一个苹果后,这个同学获得的苹果占苹果总数的比例是多少?而如果给他1/3 个苹果后,其他同学又能分到多少苹果?通过这种实际操作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概念,把数学学习融入生活,引导并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和实际实验,学生普遍能够很好地掌握比例的概念。

同时,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也向学生展示了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处处是实验的理念,并以此借助“比”的实验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概念。

二、动手操作,发现隐性规律例如,学习《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首先,向学生分发和展示不同的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对称图形有什么异同?同时给学生分发纸张要求学生通过折纸观察并思考图形围绕什么进行的对称。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数学室高枝国郑丽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并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这为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和方向以及良好的契机。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更说明数学教育教学的观念、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应用性与实践性现实数学的观点得到了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

这种观点集中反映在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要求。

(二)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在做中学。

“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基础。

(三)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开始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数学体系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突破,它引发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更新、更广泛、更前沿的信息,从而自主的进行数学的学习,这使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学习方式及个性化的思想、观念、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旨在提高XXX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课题。

该课题于2014年5月向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申报,并于2014年10月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通知”。

本文将对该课题的中期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数学教育应该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让教师的教学观念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彻底洗礼。

然而,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如教师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在课堂上还处于“哑巴”式听课等。

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转变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研究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

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uring XXX (October 2014 to November 2014)。

the XXX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bjectives。

methods。

step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eam members。

The leaders of XXX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project.XXX.XXX methods that align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作为学科中的重要一环,数学教学一直备受重视,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现状出发,探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并提出对策进行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1. 课程标准不断更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新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涉及到了更多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上,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数学是枯燥的、难以理解的学科。

这种情况使得教师们在课堂上面对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一些老师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习题的讲解等。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对策探究1.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讲解数学知识,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体化、形象化。

2.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3.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

在新课改下,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更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示、项目报告等,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在新课改下,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面临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结语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对策探究,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希望未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篇一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俯拾即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抱着一种“课改是其他教师的事,我们靠边站”的思想,没有融入到课改大潮之中,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

教师教得苦,学生也学得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照搬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不顾班级实际情况,不研究学生特点,教学时心里没有学生,满足于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出教学形式化的趋势。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作业增加。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满意的分数,老师们增加了大量的作业。

大量的作业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批改,使得老师陷入繁重的批改任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老师更忙,学生更苦的怪现象。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就是要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目的和意义课题界定:教学: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教学是教师的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是师生矛盾和依赖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主动学习的结果。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一、背景与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改以来,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内发生的喜人变化,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种情况: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变慢、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等等,同时,小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普遍有轻视的态度,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良学习,造成计算错误,也有一些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责任心差。

以“验算”为例,我们在11月份在五年级5班学生的问卷中情况是:数学知识技能,莫过于计算教学,但我们有的教师都认为“很简单”“理所当然”会,这些教学的误区却大大影响着数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是适时的、必要的。

二、理论假设与实验原则(一),理论假设依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特点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数学教学目的之一为了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在一~三年级中明确提出具体运算:“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同进明确提出要重视验算教学,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因此,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促进儿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理性追求。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运算、探索,才能自主内化。

本课题的研究着力在优化计算教学,凸现计算意义,讲究计算策略,落实计算素养,丰富数学内涵,遵循新课程理念,让课题研究提升师资,让学生在实践中领域数学的魅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计算的要求,本课题研究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入手,重在开发学生的大脑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的耳、手、口、脑多种感官并用,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思维灵活性和思维创造性等综合数学能力,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对小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研究发现,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灵活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

这项研究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研究将聚焦于“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针对北师大版教材的研究,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1.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是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下是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旨在将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概念、技能和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数学的不同领域,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强调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真实世界的问题情境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包括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承担着促进学生学习、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任务。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要求,这要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推行也要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设计和布置作业,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设计小学数学作业,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影响,了解新课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和趋势;2. 探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明确作业设计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 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探讨如何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4. 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5. 汇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教师提供参考;6. 提炼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启示,指导未来教育教学实践;7. 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新课程背景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影响新课程背景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程背景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作业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教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研究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研究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研究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的更多是学生的机械运算能力,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更多地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研究与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也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研究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说理”课堂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分析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在“说理”课堂中,不仅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思维,更要求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让别人能够理解并验证自己的思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说理”课堂,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借助他人的优势,形成学习合作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在“说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思维的训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讨论和解答,引导学生展开逻辑推理和数学推导。

2.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说理”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

可以设计一些思维导图、逻辑图表等工具,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整理思路,提高表达的逻辑性和清晰度。

3.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说理”课堂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关注学生学习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实践性教学手段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三、灵活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课堂评价、作品评价、课题研究等评价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还可以通过综合评价、动态评价等评价手段,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课堂探究、素质教育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个别辅导、个性化教学等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的背景在经过几年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

近三年的改革实践,显现出大量不同风格、多员元化的教学处理方式,包括观念的碰撞、思想的磨砺、各种方法的尝试和丰富实践的体验。

可是,在这期间也涌现出多个让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现象与问题。

面对新的矛盾、冲突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研究是必要且亟需的工作。

其中,重新认识数学课教育的价值、认清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创立促使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是我们本课题主要关注并要解决的问题。

2.小学数学课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教学策略”一词与“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概念相继在80年代后出现在中国教育文献中。

国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多见于“教育心理学”,在现有的“教学论”专著中,很难发现有关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多是对一些具体策略的研究,理论研究较少,从而造成概念含义过多,术语使用混乱等现象,这给制定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带来困难,影响了教学策略在实践上的应用,也阻碍了理论上的发展。

当前在小学数学课教学策略研究中,多是围绕一个主题,如:培养学生兴趣,促进自主探究等,按照教学的环节顺序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目标就是以树立全面正确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为先导,立足于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及学生学习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经过对评价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落实人教版教材编排意图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个新型的小学教师群体。

现实意义:1.本课题选题的意义在于吸收和借鉴全国各实验区已取得的优秀成果,克服已体现出来的不足,更好地开展好我区于今年秋季开始的课改实验,解决好新老两套教材并行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申报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申报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申报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数学教学焕发着充沛的活力。

但我们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

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1、现代数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专家深刻指出:“高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

”“数学是核心技术。

”“数学:关键技术的关键。

”面对数学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

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

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

2、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数学教育应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在课程内容方面“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编者及各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

”这标志着数学教育正发生着“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强求统一到注重差异”的重大变革。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介绍了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现状,并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了新的教学策略。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部分展示了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最后在分析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可行性,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应用、现状、实验设计、结果分析、优势、可行性、未来研究、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成果,但在教学策略方面还存在许多挑战和待完善之处。

对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探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借助深度学习技术,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需求,探讨和设计适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策略,旨在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动力,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可以为教育界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基础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基础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基础数学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注重数学的实践性和生活性,要求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小学基础数学教学策略的制定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重视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算,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和“问题情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2.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制定还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倡导包容性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1. 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施的关键。

为了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学基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帮助。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3. 家校合作在小学基础数学教学策略的实施中,家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教师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学习。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策略1.引入活动:在开始实验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故事、图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学习状态。

2.设计实验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实验任务。

实验任务可以是数学游戏、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推理和总结。

3.提供必要的工具:为了顺利进行实验,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工具,例如尺子、天平、计时器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激发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通过提问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组合作: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实验任务,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7.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脑等,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图像、动画等直观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实验内容。

8.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实验内容、有趣的实验材料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9.鼓励探索: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0.及时反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补充不足,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小学数学实验课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实验课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实验课及其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实验课是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实验课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对小学数学实验课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性和深度的探讨。

通过对小学数学实验课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实验课的特点和内容设置,探讨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也可以为实验课的改进和创新提供重要的依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数学实验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效果。

通过对小学数学实验课的内容设置、教学策略、评估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本研究旨在探讨实验课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具体影响,验证实验课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方面的有效性,为实验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通过对实验课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善和创新提供有益建议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实验课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小学数学实验课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优化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实验课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小学数学实验课的研究,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深入研究小学数学实验课的意义重大,不仅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数学素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数学室高枝国郑丽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并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这为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和方向以及良好的契机。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更说明数学教育教学的观念、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应用性与实践性现实数学的观点得到了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

这种观点集中反映在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要求。

(二)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在做中学。

“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基础。

(三)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开始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数学体系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突破,它引发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更新、更广泛、更前沿的信息,从而自主的进行数学的学习,这使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学习方式及个性化的思想、观念、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课程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数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

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特点,方便教师因材施教,提倡选择性学习。

这些共同的趋势和热点,既构成了实施新课程目标,改革数学教学的基本路向,又为构建数学教学新策略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和框架。

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急需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将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经验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把有效要素提炼出来,使之完善和发展,利于对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实施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在新教学理念、新教学目标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高落差,更需要加强实证性、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尽快填补理论与实践的空缺,达到把新课程理念和目标落到实处的目的。

所以,本课题将对丰富和发展数学教育教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深化课程改革,起到积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培养目标及改革的各项具体要求进行研究与实践,运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开展对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策略方法体系进行实证性研究与实验,探寻出一系列在新理念指导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新的教学范型,为大范围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供有效的实用量表和操作性强的具体案例以及相关资料。

(二)主要内容: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教学,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方式、方法、手段等行为。

具有有效性、创新性、互动性、建构性、发展性等特点。

在研究过程中,力争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辩证统一关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计划先从收集成功案例入手,剖析出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研究的策略,然后具体研究策略的理论假设、实施要领、操作流程和实施的范围以及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采取“研究——总结——研究”的滚动推广的方式,随时拿出反映新课程理念的微格案例和运用策略的小例子,用课例和文字形式及时向课题组汇报,点面结合,滚动推广,及时为第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广大教师选择、参考。

可重点参考的子课题如下:子课题(1)小学数学课程资源挖掘与整合的策略研究。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通过本课题研究帮助教师进行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教学内容内涵和外延。

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整合的经验,防止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实施有效教学。

诸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案例式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活化教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科整合”等等。

子课题(2)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教学方法的实证性研究,尤其是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组织形式;加强对实践活动课等新课型的具体研究。

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进行有效性学习的探索,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诸如: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案例式研究;小组教学中最佳讨论时机的研究;对“学生讨论经常偏离主题”问题的探讨;“运用讨论方式,学习进度缓慢”成因与对策的研究;学生主动学习方式的研究;学生主动探究与教师作用发挥的相关性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佳介入时机的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研究;动手实践与活动内化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等。

子课题(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

研究目的:主要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进行实践层面上的探索性研究,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用以促进本学科教育教学新观念的具体实施。

参考题目,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的研究;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实效性研究;开展对探索课堂教学中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提高的量化指标的研究;学生口算能力评价量表的研究等。

子课题(4)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较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化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研究;小学数学各领域内容的学习特点及规律;(三)研究的思路:从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新走向,并进行学科改革的前沿性研究探索出一条扎实、有效,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新路。

根据培养目标和义务教育数学学科教学的具体任务,结合学生和现有的实际条件,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规律和原则的要求,开展对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进行实证性研究与实验。

在课题的实践研究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摸索以学校为基地的,以校本教研为抓手的行之有效、且能广泛推广的促进专业化研究型教师发展之路。

1.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在全面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中,实施滚动式推进,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集体(教研组、学校、县市区等)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齐头并进。

2.以案例(个案)的形式开展行动研究。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通过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创造性地设计出新的教学策略,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实施、检验。

从寻找问题出发——根据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和验证;从总结经验出发——教师通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再次运用于教学实践,经加工、提炼、筛选,从而形成教师特有的课堂教学策略或模式。

(四)研究方法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内涵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教师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

研究的方法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本教研为主,并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有效的科研方法,如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个案分析及行动研究等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学习、反思、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三、研究的步骤和措施本课题实行分级管理制,以地市教研室为单位,学校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可根据总课题实施方案,制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子课题研究计划,并填报子课题申请表。

经地市教研室向省教育学院初教部申报审批立项。

第一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4月(制定方案,分地区分层次落实课题。

)根据本课题总方案和各地市各单位的教育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子课题。

课题提出(选定)后,实验领导组和研究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实验学校和教师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填写申请审批书。

并于2008年3月下旬,各子课题完成申报,制定子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并报送总课题组,由总课题组协调、审批后,子课题开题研究。

各地市、县区、乡镇和学校在制定出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验研究方案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实验过程的领导管理和指导,落实实验任务和方法,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第二阶段:2008年4月------2009年12月(实践研究阶段)1.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

各地市、学校参加课题研究后,应健全学习研究制度,制定好每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

资料的搜集积累是实验必备工作,它也是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实验研究结论的基石;也是实验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基础。

要重视日常的搜集和积累,有针对性地搜集和积累;可以从看书阅览材料中搜集,也从教育教学实验中搜集如备课、研究教材、分析学生、设计实验课,编拟的教案、记录等;还应从上课的实践中搜集和积累。

建立教例撰写制度,开展案例研究,探索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效果分析等。

还可以从评课中、作业、课外活动及课外调查中搜集和积累资料。

3.加强学法研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实验研究的最实在、最丰富的实践活动,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应加强对学法的研究,重视上好每节实验课。

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备课工作,努力上好每一节研究课。

4.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活跃科研气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开展多种教科研活动,是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活跃研究气氛、推动科研工作深入进行的重要措施,各地应积极地扎实地开展。

多种教科研活动包括:针对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活动;各地市、县(区)、校的优质课评选和交流活动;教改前沿性问题、热点问题的研究课,以及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而开展的网络研讨活动;优秀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