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新人音第10册)
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第10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第10册全册教案第10册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歌》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1、教师范唱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一.欣赏导入部分。
1.乐诗朗诵。
《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
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二.欣赏《渴望春天》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大班音乐活动《让爱住我家》教案与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让爱住我家》教案与反思教案:大班音乐活动《让爱住我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10册,第21页。
歌曲《让爱住我家》,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教育意义,旨在让幼儿体验家庭和睦、亲情关爱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让爱住我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理解歌曲中家的意义,感受家庭和睦、亲情关爱的美好情感。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演唱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让爱住我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以及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挂图、头饰2. 学具:歌谱、小手拍、家庭图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家庭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如:父母照顾孩子、孩子孝敬父母等。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家的意义。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演唱歌曲,注意高音部分的演唱。
3. 歌曲演唱(5分钟)(1)集体演唱,教师指挥,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2)分组演唱,互评互议,提高幼儿的演唱能力。
4. 歌曲表演(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如:家庭和睦、亲情关爱等。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体验家庭关爱的美好情感。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歌曲中的关爱带入日常生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歌曲《让爱住我家》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演唱歌曲《让爱住我家》,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中幼儿和家人熟练演唱歌曲,表现出家庭和睦、亲情关爱的美好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家庭角色扮演,感受到了家庭和睦、亲情关爱的美好情感。
在歌曲学习中,幼儿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能熟练演唱。
小学音乐教案《巴塘连北京》三篇
【导语】歌曲《巴塘连北京》是⼀⾸流⾏于四川巴塘⼀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
歌曲结构⼗分简练,曲调短⼩⽽⼜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
它⼜以⼈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胡或⼆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分成两个圈,⾃右向左载歌载舞,故⼜称“巴塘弦⼦”。
第⼆乐句的句⾸紧接着第⼀乐句的尾⾳,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个旋律波浪形的起伏,好似⼀条⾦⾊的⼤路逶延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民向往⾸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选的都是少数民族的⾳乐,旨在通过⾳乐实践活动,使学⽣从各种丰富多彩的⾳⾊中感受少数民族的⾳调风格极其风⼟⼈情,拓宽学⽣的⾳乐⽂化视野。
《巴塘连北京》是新⼈⾳版第⼗册第⼆单元《欢乐的村寨》其中的⼀个教学内容。
歌曲为2/4拍、C宫调式、⼆个乐句构成的⼀段体。
歌词把东⽅的彩虹⽐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路,⼗分形象⽣动。
第⼆乐句的句⾸紧接着第⼀乐句的尾⾳,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个旋律波浪形起伏,好似⼀条⾦⾊的⼤路逶延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民向往⾸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歌曲结构⼗分简练,曲调短⼩⽽⼜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以⼈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胡或⼆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分成两个圈,⾃右向左载歌载舞,故⼜称“巴塘弦⼦”。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能够唱在⽼师的引导下⾃学乐谱,个别学⽣学习乐器,识谱能⼒强,在⾳乐学习中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
在演唱⽅⾯,⽓息的运⽤、声⾳的控制能⼒有待提⾼。
在识读乐谱⽅⾯有⼀定的基础,但对于跨⼩节的节奏把握困难,视唱⾳准⽋佳。
对于这⼀特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求充分发挥学⽣的长处,通过节奏训练的⽅式,层层深⼊的步⼊跨⼩节的节奏,使学⽣⾸先读准节奏,再通过多⽅聆听、教师多次范唱以及跟范唱接唱等形式,结合肢体动作逐渐准确演唱难点乐句,同时利⽤钢琴牵引学⽣矫正⾳准,在⼤量的⾳乐实践活动中,锻炼学⽣识谱能⼒、提⾼⾳乐技能、培养⾳乐表现⼒。
辽海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学期(第10册)教案
音乐备课簿五年级【下】五年级音乐课教学进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第三单元难忘的足迹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并认识到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多少革命志士献出宝贵的生命。
如果没有前辈们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2.通过欣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感受在残酷的战争中,游击队员们乐观向上革命大无畏精神,和誓与鬼子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聆听《欢欣的日子》,感受特定的年代,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的高兴心情。
了解民族吹管乐器中“管子、笙”的丰富表现力。
4.指导学生用深情、缅怀、激动的情绪,演唱《雨花石》,用乐观、坚定、豪迈的声音来表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课时安排方案第四单元黄土歌谣一、单元目标1.鼓励学生深刻的关心了解大西北广袤的地域文化,引导学生体验感受黄土高坡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西部地区的向往和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
2.聆听《黄土高坡》,体会现代“西北风”民歌表现特点。
通过对民乐合奏《对花》欣赏,体验器乐演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指导学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看风景》《拥军花鼓》,并用陕北的秧歌和锣鼓来表现歌曲。
二、课时安排方案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第五单元风采亚洲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对亚洲各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和感受亚洲各国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
2.听赏《邮递马车》《龙江阿里郎》,让学生感受朝鲜、日本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演唱《划船曲》《故乡恋情》。
4.通过口风琴演奏《四季歌》,提高学生的口风琴演奏技能,并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感受外国歌曲的旋律特点,培养起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课时安排方案音乐课案例设计第六单元OK夏令营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大课堂,增长学校内学不到的知识,发现自我,赏识他人,与人共处,感受祖国江山的美丽,激发学习的兴趣。
音乐新版第10册教案全解
音乐新版第10册教案全解新天小学音乐第10册教案执教人:肖新桐编花篮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能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进行编创游戏,能明白音乐来自生活并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音乐的地域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编创游戏,并用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河南人特别喜欢花,他们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编出各种各样的花篮,有首歌就叫《编花篮》,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寓教于乐1、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师生随音乐节奏轻轻点头;师:听了《编花篮》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活泼、开心、愉快、欢乐等; (2)师:你们真会听音乐,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欢快、活泼的旋律。
大屏幕播放《编花篮》,师生边听边打节拍。
师:从歌词中你听到了什么?生:答。
师小结:《编花篮》这首歌曲调欢快,活泼,描写的就是一群姑娘上山采牡丹的喜悦心情,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先来读一读歌词吧!2、读歌词师:谁来读一读?生:读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谁能读得更美一点!生:读3、哼唱旋律,解决难点师:你读得真有感情,让们再来唱一唱吧!怎么坐唱歌好听(抬头、挺胸、身体坐正),请小朋友们用“噜”“啦”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哼唱。
师:觉得有什么难唱的乐句吗?生:答师:噢,老师知道了,你们提出的就是音乐中的装饰音,怎么唱呢?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加了装饰音的小音符和没加装饰音的有什么不同。
师范唱:加倚音的音符和不加倚音的音符的区别师: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更好听?生:答师:在唱这些小音符的时候,我们要唱得圆滑一点,小音符唱得短而轻。
请小朋友把有装饰音 1 新天小学音乐第10册教案执教人:肖新桐的乐句跟着老师模唱歌谱。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lu”再完整的唱一遍,相信你们唱得一定比上次好。
生:唱4、学唱歌词师:听到小朋友们这么悦耳的歌声,老师都想把歌词唱出来了,请小朋友伸出双手为老师打击拍。
五年级《念故乡》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五年级《念故乡》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教材:省编第10册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以小组单位设计歌曲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由于很少学生有离开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体验,缺乏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
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
(思乡的感情不仅要深入学生心理,还要让他外化用歌声表现出来,是个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1)要求在课外从学过的课本中寻找思念故乡的歌曲,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歌曲。
(2)带竖笛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世界地图教学过程:步骤教学活动学的活动课件展示设计意图1、进教室(1)播放古诗歌曲《静夜思》(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1)听音乐进教室(2)谈谈对音乐的感受文字:念故乡创设思念故乡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思乡的情绪。
2、发声练习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发声练习曲谱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铺垫。
3、用竖笛自学歌曲主旋律(1)老师这有三条旋律,请你自选一条吹一吹(2)强调附点节奏(1)用竖笛自选练习(2)钢琴伴奏练习第一局的同学站起来吹一吹、练习第二句……(3)分句唱一唱(1)3.5 5 3.2 1|2.3 5.3 2 — ||(2) 6 .1 1 75 6 |61 75 6 — ||(3)3.5 5 1.23| 2. 1 26 | 1———||歌曲《念故乡》是由这三条旋律组成,学会了这三条旋律等于解决了识谱问题4、导入我们刚才练习的三条乐句是选自歌曲《念故乡》,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工作时写的观看多媒体认识作者(1)出示课题《念故乡》(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让学生认识曲作者5、欣赏《念故乡》理解歌曲内容6、学唱歌曲(1)你了这首歌曲你想说点什么?[1] [2] 下一页第一单元好朋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拍手唱歌笑呵呵》拓展《拍手唱歌笑呵呵》的比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并能用唱名模唱歌谱。
花城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摇篮曲》
五年级下册第九课音乐课《摇篮曲》教案【教学内容】花城版音乐教材第10册第9课【教学目标】1、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演绎优美抒情的意境,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2、通过演唱、小组讨论、合作展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升记号、拍子、音色运用的理解。
3、在实践中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演绎优美抒情的意境,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宁静的歌曲风格特点并在打击乐器的选用中体现。
【课时】第2课时【教材分析】这首6/8拍《摇篮曲》旋律甜美,带有摇曳感,体现抒情,轻柔的感觉。
全曲共9个乐句,前八句比较规整,两小节一句,节奏平缓,变化辅助音较多;结束句为华彩句,节奏出现变化,变化音频繁。
【教学策略】1、以学生熟悉的勃拉姆斯《摇篮曲》导入,让学生在自由、熟悉的环境中进入音乐课堂。
2、学唱过程中通过体态律动,对比感受体会作者在表达轻柔,宁静的别出心裁,引导学生用美妙的声音演唱。
3、着重6/8的感受与运用,通过体态律动感受,剖析歌曲,选用打击乐器表达,激励学生在积极思考、参与全过程中,感受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小镣、碰铃、沙锤、康加鼓、铃板,单响筒)多媒体教学卡片【教学过程】一、声势律动学生分两组制造6/8拍的音响:组1OXXoXX组2:手OO拍大腿0 0生边做,师弹伴奏与其合作,问此曲是那首歌?(莫扎特的《摇篮曲》P39)PPT1出示曲名作者本曲的作者是莫扎特,大家对于这位著名的作曲家有什么认识?(具体可浏览书本P38,老师补充)。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感受莫扎特创作这首《摇篮曲》的别出心裁。
二、复习歌曲1、唱歌谱1遍,歌词2段。
1、大家说说你觉得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柔和,温柔)与《摇篮曲》的主题相符吗?(符合),莫扎特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带着以下问题唱一遍谱,感受音乐的细节。
PPT<1>请结合节拍的强弱规律谈谈若本曲不用6拍子,换3拍子会有何影响?<2>本曲的音程是级进的多还是跳进的多?节奏变化多吗?<3>本曲中有多处运用了升记号,升记号起了什么作用?若不用升记号,歌曲会有什么变化?请你跟旁边的同学从其中一个方面讨论一下,我们一会来说说你的意见。
教育实习教案初中音乐
教育实习教案初中音乐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中国民歌的优美旋律和词曲特点。
3. 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教学重点:1. 掌握《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
2. 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感受《茉莉花》的音乐内涵。
2. 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民歌的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对民歌产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民歌有什么了解?请大家分享一下。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详细讲解《茉莉花》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3.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探讨《茉莉花》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及其表现手法。
三、实践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演唱《茉莉花》,并讲解歌唱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茉莉花》,注意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同学们相互之间进行合唱练习,提高歌唱水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茉莉花》歌曲的音乐特点。
2. 提问:通过学习《茉莉花》,大家对中国民歌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唱《茉莉花》歌曲,并尝试分析其他民歌作品。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歌唱练习,提高歌唱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茉莉花》这首民歌的音乐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歌唱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小学第十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小学第十册音乐教案(人教版)一、篇章背景小学第十册音乐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小学音乐教材。
该教材主要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共14个篇章。
从教材内容来看,该教材以课本内知识点讲解和音乐活动为主,音乐听、音乐分析、音乐创作等多方面进行了训练,涵盖面广。
针对该教材,本文介绍一套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音乐教案,旨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学、学生们更好地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小兔的房间》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并学会演唱。
2. 能力目标在听歌中用心感受,表达出个人的情感体验;初步理解音乐中的结构、韵律等要素;初步享受音乐、理解音乐、参与音乐。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学生在欣赏和演唱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学会唱这首歌。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并在歌唱中表现出来。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小游戏、情境讲解等渠道引入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正文1.学习歌曲的曲调和歌词,通过老师示范唱歌,让学生跟唱;2.在唱歌的时候,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曲调和情感,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3.在唱歌的过程中,适时解释歌曲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同时学生也可以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互评互鉴,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供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的训练。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录制《小兔的房间》的歌曲视频,可以是个人单独演唱、也可以是小组合唱;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听歌中的体验和感受,写一个小日记。
六、教学本节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歌唱、听歌中感受音乐之美,初步认识音乐的组成结构和艺术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终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情趣、音乐兴趣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1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彼得与狼》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
为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前的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
四、教具图片录音机五、教学过程1、导入西洋乐器可以分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乐器的图片和音响,对已有乐器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
2、揭示课题。
每一种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用各种乐器讲述的一个故事《彼得与狼>>。
3、故事梗概。
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4、人物介绍。
(1)彼得播放彼得和老爷爷的主题。
师:请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哪一段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
学生跟琴视唱主题。
用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彼得活泼的样子。
(2)老爷爷这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
请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色、速度如何?表现老爷爷什么特点。
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
爷爷说话声音低,速度慢,说明是爷爷的年龄特点。
节奏紧奏暗示老人絮叨的特点。
(3动物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的动物。
每一种动物都是用一种乐器表现的。
下面分别播放四段乐曲,请判断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播放小鸟的主题: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狼的凶狠和恶毒。
分别播放燕鸭子和猫的主题:让学生判断。
鸭子更笨拙,猫更狡猾。
5、总结:每一个人物或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怎样表演?这个故事怎样用乐器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分段欣赏。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继续欣赏《彼得与狼》二、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人音版蝈蝈和蛐蛐教案
讨论分段:三段
生模仿
为歌曲划分乐段,增强学生对作品的乐段感,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了解京剧中念白的腔调并模仿。
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1下面我们三个组各以抽签的方式自学一个乐段,比比哪一组学得快、唱得好、唱的准。能快速的通关,好吗?
生:学会了一首京韵儿歌。告诉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
本课通过学唱《蝈蝈和蛐蛐》,使学生感受到京歌的魅力所在,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为祖国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感到骄傲。
教学方法
情境法比较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的活动
生的活动
环节意图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激趣导入
1今天的音乐课,胡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先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声音,猜一猜它们是谁吧?(听蝈蝈和蛐蛐的叫声)对,它们是两只小昆虫,(出示图片)你们看,绿色的叫蝈蝈,褐色的这只学名叫蟋蟀,我们北方人叫它蛐蛐。因为它们的样子和叫声很相像,人们称它们是哥弟俩,
这个故事,想听吗?(范唱
歌曲)
蝈蝈蛐蛐互相吹牛,都说自
己有多么厉害,可最后的下
场却是成了大公鸡的腹中
美味。具有讽刺寓意。
同学们,这首歌和我们以往
听过的歌曲在风格上有什
么不同呢,谁来说一说?
那这首歌是不是京剧呢
我们来听一段京剧选段《都
有一颗红亮的心》
这首歌又不完全是京剧,这首歌曲融入了戏曲中的京剧元素和曲艺元素,说唱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京韵歌曲,我们把这类歌曲称做“戏歌”.
新生乐章讲解教案
新生乐章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乐章的基本概念,能够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了解乐谱的基本符号。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乐章的基本概念,乐器的声音特点,乐谱的基本符号。
2. 难点,乐谱的基本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乐章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然后开启讨论,询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2. 概念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乐章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乐章是音乐作品的基本单位,由多个乐段组成。
然后介绍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让学生能够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3. 乐谱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乐谱的基本符号,包括音符、节奏符号、音高符号等,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乐谱的意义和作用。
4. 听音乐(2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乐章音乐,让学生用手拍、脚踏等方式跟随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5. 集体合奏(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合奏的乐趣。
6. 乐谱练习(20分钟)。
教师发放简单的乐谱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乐谱练习演奏,加强学生对乐谱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7.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听、说、唱、读、写、演的过程中全面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乐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乐谱的讲解和练习。
小班音乐教案《种子发芽》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种子发芽》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音乐教材《音乐启蒙》的第10册,第4章节《春天来了》。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种子发芽》的歌词学习、旋律练习、节奏感知以及相关的音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种子发芽》,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2.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种子发芽》的歌词和旋律,能够参与音乐游戏。
难点:感知节奏,准确演唱歌曲,以及在集体活动中默契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教学课件、音乐器材。
学具:歌曲乐谱、节奏练习册、花瓣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教唱歌曲《种子发芽》,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演唱。
3. 旋律练习:用钢琴伴奏,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旋律,纠正发音错误。
4. 节奏感知: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让学生感知歌曲节奏,加强节奏感。
5. 音乐游戏:组织学生进行“种植花瓣”的游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歌曲《种子发芽》的歌词、旋律、节奏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种子发芽》,并尝试教唱。
2. 作业答案: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向家人介绍歌曲背景,分享学习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种子发芽》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但在节奏感知环节,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结合歌曲《种子发芽》,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发芽的过程,增强对生命的认识。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曲学习环节1. 歌曲《种子发芽》的歌词学习:歌词中包含了许多春天的事物,如“种子发芽”、“阳光照耀”、“小雨滋润”等。
新人认识音乐教案中班
新人认识音乐教案中班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中班阶段,音乐教育更是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因为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正处于音乐教育的关键期,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需要一份好的音乐教案来指导他们的学习。
以下是一份针对中班幼儿的音乐教案,希望对新人认识音乐教案中班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孩子的音乐细胞。
2.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孩子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4.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音乐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音乐教育的基本知识,音乐的分类、音乐的基本元素等。
3.音乐教育的基本技能,唱歌、跳舞、演奏等。
4.音乐教育的基本方法,游戏教学、故事教学、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音乐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音乐细胞。
2.故事教学法,通过音乐故事,引导孩子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3.角色扮演法,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老师可以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美妙。
2.学习音乐基本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孩子们介绍音乐的分类、音乐的基本元素等知识。
3.学习音乐基本技能,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4.游戏教学,老师可以设计各种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激发孩子的兴趣。
5.故事教学,老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音乐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6.角色扮演,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以及教学设计思路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以及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
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
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
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单簧管、吉他。
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班音乐教案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班音乐教案教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班音乐教学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音乐教材,第10册第2单元《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词学习、旋律练习以及相关的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学会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词和旋律。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游戏,提高音乐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音乐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教学卡片、小熊和洋娃娃的玩偶。
2. 学具:音乐教材、作业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歌学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发音和节奏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三、歌曲练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四、音乐游戏(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与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相关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2.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注意音乐的节奏和协调。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词。
2. 音乐游戏的相关提示。
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铅笔和橡皮,在音乐教材上标注出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和旋律。
2. 作业答案:学生完成教材上的标注,正确标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小学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感受学习《铃儿响叮当》歌曲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让学生从中体验到音乐转变进展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
二、继续竖笛演奏的学习,了解乐曲大体的改编方式,和对歌曲的再制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明白得。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乐曲)不同表现形式,并试用竖笛演奏所改编的乐曲。
教学难点:按要求改编乐曲。
教学方式:聆听法、示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预备:电子琴、竖笛、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师:咱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国家,咱们国家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们明白有哪些吗?师:外国的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比如狂欢节、圣诞节等等。
二、巩固歌曲,有表情歌唱一、全班同窗有情感的演唱强调唱出在雪地里滑雪撬,堆雪人愉快的心情。
三、特色演出,竖笛演奏一、师生交流,互动学习。
二、教师展现风度。
3、讲述吐音、连音技术。
4、完整演奏。
四、改编乐曲,拓展延伸l、出示两种不同旋律的乐曲进行比较。
二、讲述改变大体方式。
(1)、采纳改变音符时值的方式进行改变。
(2)、注意所用的节拍前后一致,首尾呼应。
(3)、小组内分工合作一起完成一部作品,注意聆听。
3、争当小作曲家(学生创作)。
4、汇报展现(个人、小组、全班)。
五、再次体验,质的升华视听不同《铃儿响叮当》变奏曲。
六、布置作业,改编七、小结,师生再会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感受学习《铃儿响叮当》歌曲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让学生从中体验到音乐转变进展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
二、继续竖笛演奏的学习,了解乐曲大体的改编方式,和对歌曲的再制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明白得。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乐曲)不同表现形式,并试用竖笛演奏所改编的乐曲。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春到沂河》教学设计
《春到沂河》教案【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第10册第1课《春景》【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教学理念】体验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感受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材分析】《春到沂河》这首曲子是柳琴代表曲,是王惠然作于1975年。
乐曲通过具有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描绘了沂河两岸的优美风光,歌颂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2.过程与方法:通过乐器实物观察使学生直观的了解乐器,了解乐器音色3.知识与技能:了解柳琴和琵琶的音色,对中国民族乐器产生喜爱之情【教学重点】聆听曲子各段的情绪【教学难点】区分柳琴与琵琶的区别【教学策略】实物触摸、聆听感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柳琴、琵琶、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出示琵琶柳琴,初步了解乐器名称2、分小组观察琵琶与柳琴分别在形状、音高、大小、弦数上有什么异同点【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两样乐器的声音和外观二、新歌教学(一)听听两件乐器的声音1、欣赏琵琶演奏《春到沂河》引子部分2、欣赏柳琴演奏《春到沂河》引子部分3、拓展教授两件乐器的弹法区别【设计意图】利用曲子的引子部分展示音色,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乐曲氛围中(二)讲述柳琴历史(三)柳琴代表作:春到沂河1、复听引子,感受沂河化冻流水潺潺的景象2、初听快板,教唱主旋律3、对比快板加花片段,全班分组进行游戏4、感受两段快板表达的意境,分辨哪段更激烈5、聆听慢板,感受农闲休息时人们放松的心情和对大丰收的向往6、带动作完整欣赏全曲【设计意图】循序渐进的分段感受乐曲情绪,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三、延伸拓展部分1、为什么《春到沂河》能够成为柳琴的代表作2、简介曲作者王惠然老师【设计意图】增加学生对柳琴综合知识的了解四、小结部分柳琴琵琶都是中国民族乐器,除了它们中国还有非常多的乐器,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所以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会喜欢上中国民族乐器,喜欢中国民族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第十册教学进度表
全册教学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程表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2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2.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2.2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3.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3.2
”
”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4.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4.2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5.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5.2
在训练时宜用柯尔文手势
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
部分曲调。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6.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6.2
课题:期中复习课时:7—1
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一、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课题:期中考核课时:7—2两课时
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8.1
(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8.2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9.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9.2
(5)全曲合成并
投入地演唱歌曲。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0.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0.2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1.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1.2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2.1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