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它是实用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技能
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基础理论的应用学科。
2.磷酸化:通常指二磷酸腺苷与磷酸根在连接,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胞浆内一个不需养的代谢过程;另一种是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是一个需氧而复杂的代谢过程。
3.能量统一体:运动生理学把完成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所需能量之间,以及各能量系统供应的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
形成的整体,称之为能量统一体。他描述的是不同运动与能量系统不同途径之间相对应的整体关系。
4.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再合成A TP的能量系统。
5.兴奋:是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6.兴奋性:是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特性。
7.阈强度:是指在一定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
8.动作电位:在有效刺激作用下,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会出现迅速可逆性波动,这种可逆性的迅速变化的膜电
位成为动作电位。
9.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是指以膜电位变化为特征的肌细胞兴奋过程和肌纤维机械变化为特征的肌细胞收缩过
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10.强直收缩:若增加刺激频率,使每次刺激的间隔短于单收缩所持续时间,肌肉收缩将出现融合现象,即肌肉不能
完全舒张,称为强直收缩。
11.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肌肉长度缩短。
12.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加的阻力,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
13.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加的阻力,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
14.肌电图:是指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经过引导、引导放大和记录所得到的图形。
15.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与他所支配的那些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
16.脊髓反射:人们把那些潜伏期短,活动形式固定,只需外周传入和脊髓参与的反射活动称为脊髓反射。
17.姿势反射: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的调整不同部位的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
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活动总称为姿势反射。
18.内分泌: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所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他与神经
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配合,共同调节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机体各个系统的活动能适应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
19.应激反应:通常将机体操遇紧急情况时紧急动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的过程称为应急反应。
20.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成为肺活量。
21.酸碱平衡:集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pH恒定,称为
酸碱平衡。
22.碱储:NaHCO3 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
酸氢钠看成血浆中的碱储备,简称碱储。
23.身体成分:是指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根据各个成分的生理功效不同,常把体重分为体脂重和去脂
体重。身体成分以体脂%表示。
24.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这种营养障碍性
疾病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和/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
25.体质指数:时体重(千克)与身高(米)平方的比值。是肥胖诊断指标之一。
26.免疫: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并排除“非己”成分以保持机体安全的一种
生理功能。免疫反应的结果不总是对机体有利。
27.肌肉力量:集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力,通常按照其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区分为最大肌
肉力量、快速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基本形式。
28.最大肌肉力量:通常是指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
29.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常见表现形式。
30.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对抗亚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
31.绝对力量:是指机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量,通常以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的最大阻力来表示。
32.相对力量:市直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
33.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新非公跟那个和肌肉利用样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
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34.乳酸阈:在有氧功能的递增符合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时的值接近,可是随着运动强度的
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
35.需氧量: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
36.吸氧量: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活力用的氧量。
37.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射阳两岁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吸氧量之间出现的
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38.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些列条件反射性变化。
39.极点: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
要,练习者常产生一些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动作迟缓不协调、不想再继续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40.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
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就是。
41.假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
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加,这种状态称为价稳定状态。
42.运动负荷阈:指体育课或训练课中适宜生理负荷的低限至高限的范围。
43.训练效果: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使机体结构与机能发生一系列良好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运动能力,这一良
好的适应性变化称为训练效果。
44.运动性疲劳: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45.运动性力竭:指运动性疲劳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机体衰损的表现。
46.超量恢复: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47.积极性休息:指用转换活动的方式消除疲劳的运动手段。
48.阈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49.膜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跨膜电位,又称膜电位。
50.静息电位:神经纤维处于惊喜状态时的膜电位。
51.单收缩:肌肉接受一个短促的刺激,产生一次短促的收缩。
52.内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53.氧合作用和氧离作用:血红蛋白的亚铁在氧分压高时,易于氧疏松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氧合
作用,在氧分压低时,与氧很容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之需要,这种现象称为氧离作用。
54.运动性贫血:在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值减少,出现断在性贫血现象。
55.心动周期,心缩期,心舒期:新房或心事每次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心室的收缩期和心室的舒张期。
56.血压: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57.收缩压,舒张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
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或脉亚。
58.成长成年人安静心律平均约为75次/分
59.呼吸:人体与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60.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成为肺内压,气体进出肺泡是借助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
61.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进行分解,变成可吸收成分的过程称为消化。
62.呼吸: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过消化管壁进入血压循环的过程成为吸收。
63.运动技能:是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的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64.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称为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是指身体处于缺氧情况下较长时
间对肌肉收缩功能的能力。
65.疲劳: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称为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