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1)

合集下载

导线测量的基本知识

导线测量的基本知识

导线测量的基本知识
导线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导线。

从一点出发,经过各导线点后,最后回到该点,所组成的一个闭合多边形。

这样的导线布设形式称之为闭合导线。

2,符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控制点出发,经过各导线点后,又符合到另一个高级控制点上,这样的导线布设形式称之为符合导线。

符合导线一般起始点跟终止点各有两个。

3,支导线。

从一个控制点出发,经过各导线点后,既不回到原来的已知控制点,也不终止于另一已知控制点上,这样的布设的导线称之为支导线,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两点。

一般仅作导线点加密使用。

导线的等级
除国家精密导线外,在公路勘测阶段,根据测区范围和精度的要求,导线测量可分为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导线五个等级,各级公路和桥梁,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不得低。

(整理)3.3 导线测量.

(整理)3.3  导线测量.

3.3导线测量(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3.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说明如下:1随着全站仪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工程测量部门对中小规模的控制测量大部分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基于控制测量的技术现状和应用趋势的考虑,本规范修订时,维持《93规范》规范导线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和主要技术要求不变,将导线测量方法排列三角形网测量之前;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根据多数工程测量单位历年来实践经验、理论公式估算以及规范的科研课题试验验证,基于以下条件确定的。

1)三、四等导线的测角中误差采用同等级三角形网测量的测角中误差值;2)导线点的密度应比三角形网密一些,故三、四等导线的平均边长采用同等级三角测量平均边长的0.7倍左右(参见3.3.3条文说明);3)测距中误差是按常用电磁波测距仪器标称精度的估算值,特别是近年来电磁波测距仪器的精度都相应提高,该指标是容易满足的;4)设计导线时,中间最弱点点位中误差采用50mm;起始误差和测量误差对导线中点的影响按“等影响”处理。

2关于导线的总长限差说明:对于导线中点(最弱点)即有: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中点的测量误差又包含纵向误差和横向误差两部分,即有:附合与高级点间的等边直伸导线,平差后中点纵横向误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3.6)(3.7)式中:n 为导线边数,〔S〕为导线总长。

则,所求的导线长度的理论公式为:(3.8)分别将各等级的、S及值代入式(3.8),解出[S],即得导线长度。

3关于相对闭合差限差的说明:理论和计算证明,中点和终点的横向误差比值约为1:4,纵向误差和起始数据的误差比值为1:2。

则有,导线终点的总误差的理论公式为:(3.9)取2倍导线终点的总误差作为限值。

则,求导线相对闭合差公式为:(3.10)按1~3款计算,并适当取舍整理,得出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规范表3.3.1。

以上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在某测区的试验报告所提指标基本相符合。

4关于测角仪器和测距仪器的分级与命名:由于工程测量规范的编写,一直沿用我国光学经纬仪的系列划分方法,即划分为DJ05、DJ1、DJ2、DJ6等。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观测角 改正数 号 (°′″) (″)
α 距离
(°′ ″)
(m)
增量计算值
δx δy (m) (m)
改正后增量 Δy
Δx (m) (m)
坐标值

X
Y号
(m)
(m)
辅助计算:角度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容许闭合差。
导线草图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1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 x x测 x理 x测
1
970300
f y y测 y理 y测
484318 A1
➢导线全长闭合差:
A
§1 基本知识
(3)支导线
从一个已知控 制点起,经过若干 个控制点,既不附 合到另一个已知控 制点,又不回到原 来的起始点的导线。
§1 基本知识
(4)导线网
若干条导线汇 合于一点或几个点 所构成的网状结构, 称为导线网。
导线网分为单 结点导线网、多结 点导线网、闭合环 导线网等多种形式。
§2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增量。
1
Vxi
f
x
D
Di
Vyi
f
y
D
Di
xˆi x Vxi yˆi x Vyi
1
970300
484318 A1

(整理)导线测量概述

(整理)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名词:导线点导线测站英文名称:traverse survey定义1: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与方法。

应用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工程测量学(二级学科)定义2:依次测定各导线边边长和各导线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导线点坐标的平面控制测量工作。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勘测、工程地质(二级学科);水利工程测量(三级学科)简介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然后采用测边、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

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一种方法,也是工程测量中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

设站点连成的折线称为导线,设站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每相邻两点间距离和每一导线点上相邻边间的夹角,从一起始点坐标和方位角出发,用测得的距离和角度依次推算各导线点的水平位置。

测量特点导线测量布设灵活,推进迅速,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

如在平坦隐蔽、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地区,采用导线测量法布设大地控制网是有利的。

但导线测量控制面积小、检核条件少,方位传算误差大。

按国家大地网的精度要求实施的导线测量,称为精密导线测量,其导线应闭合成环或布设在高级控制点之间以增加检核条件。

导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测定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以控制方位误差。

电磁波测距仪出现后,导线测量受到重视。

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距离,作业迅速,精度随仪器的改进而越来越高,电磁波导线测量得到广泛应用。

闭合导线:从高等控制点出发,最后仍回到这个高等控制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附合导线:从高等控制点开始测到另一个高等控制点。

测量方式为导线测量选择的测量路线称为导线。

它应当尽可能直伸,但由于地形限制,导线一般成一条折线。

导线上设置测站的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每一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从一起始点坐标和方位角出发,利用测量的距离和角度,便可依次推算各导线点的水平位置(如图)。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3.3 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4 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 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 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左右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 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位角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 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
S----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的斜距(m); h----仪器的发射中心与棱镜的反射中心之间的高差(m)。 (2)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
m
1 N
*
ff

n

式中:fβ----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fβ时的相应测站数; N----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
2 任意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Di
1 Pi
式中:mDi----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
Pi----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3 当网中边长相差不大时,可按下式计算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mDi
dd
2n
式中:mDi----平均测距中误差(mm);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分公司
3.1.1测回法观测步骤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分公司
专业、专注、专心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步骤: (1)盘左瞄准左边A,配置度盘,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A及距离OA; (2)顺时针旋转瞄准右边B,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B及距离OB;
则上半测回角值:β= αOB-αOA。 (3)转动仪器,用盘右瞄准右边B,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B1及距离OB1; (4)逆时针转动仪器瞄准左边A,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A1及距离OA1;

导线测量ppt课件

导线测量ppt课件
根据测区的情况要求,导线可布设成以下三种:
2、附合导线
第二节 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
根据测区的情况要求,导线可布设成以下三种:
3、支导线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6)导线点应尽量靠近路线位置。
一、选 点
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地形;
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成四个等级,逐级控制,逐级加密 一等水准网:骨干,环线长1000-1500km 二等水准网:基础,环线长500-750km 精密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网:为地形测图和工程建设服务。
精密水准测量:一等水准网,二等水准网 基本规定: 前后视距差应小于1m,累积差应小于3m; 相邻测站上,奇站按“后前前后”观测,偶站按“前后后前”观测 同一测段的水准路线上测站数目应为偶数; 每一测段都要往、返测 一测段的往返测应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进行
P3
李 庄
7.23m
化肥厂
8.15m
独立树
6.14m
一、选 点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二、测 角 导线的水平角即转折角,是用经纬仪按测回法进行观 测的。在导线点上可以测量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或右角。
三、量 距 导线采用普通钢尺丈量导线边长或用全站仪进行导线 边长测量。
第四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三、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2.坐标方位角推算
3.坐标增量的计算
第四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若K≤K允,则表明导线的精度符合要求,否则应查明原因进行补测或重测。
第四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设VΔXi、VΔYi分别为纵、横坐标增量的改正数, 即 :

导线测量基础

导线测量基础

导线测量基础导线测量基础⽬录1.测量基本知识 (1)1.1控制测量概述 (1)1.1.1平⾯控制测量 (1)1.2导线测量中需了解的测量基本概念 (2)1.3导线观测、记录需了解的测量基本公式 (9)1.3.1⽔平⾓观测计算公式 (9)1.3.2垂直⾓观测计算公式 (10)1.3.3三⾓⾼程测量⾼差计算公式 (10)2.导线分类 (10)3.导线施测前的准备⼯作 (14)3.1业务准备 (14)3.2仪器设备检查及⽣产资料准备 (14)3.3导线的布设 (14)4.导线施测步骤及注意事项 (15)4.1观测⼈员施测步骤及注意事项 (15)4.2记簿⼈员作业步骤及注意事项 (16)4.3前尺、后尺 (16)4.4外业记录⼿簿的检查 (16)5.导线测量概算 (17)5.1距离改正计算 (17)5.1.1电磁波测距成果的测距仪加、乘常数改正 (17) 5.1.2电磁波测距成果的⼤⽓改正 (17)5.1.3倾斜改正 (17)5.1.4归算改正(归算⾄海平⾯) (18)5.1.5投影改正 (18)5.1.6地球椭球基本元素 (18)5.1.7空间直⾓坐标系与⼤地坐标系的关系 (19) 5.3导线测量中坐标的传递及距离精度评定 (21) 5.4⾼斯投影坐标坐标正、反算公式 (22)5.4.1⾼斯投影坐标坐标正算公式 (22)5.4.2⾼斯投影坐标坐标反算公式: (24)5.5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26)5.5.1坐标正算 (26)5.5.2坐标反算 (27)6.测量误差基本概念、精度评定、及误差传播 (28)6.1测量误差基本概念 (28)6.1.1测量误差产⽣的原因 (28)6.1.1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原则 (28)6.2 评定精度的标准 (29)6.3 误差传播定律 (30)6.3 .1观测值的函数 (31)6.4 控制⽹平差的⽅法 (34)6.4.1条件平差原理 (34)6.4.2 间接平差 (37)7.导线计算及平差 (44)7.1起始⽅位⾓计算 (44)7.2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44)7.3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49)7.4⽀导线、引点的坐标计算 (50)8.附合导线初差分析及误差不满⾜设计要求的情况处理 (51)8.1⽔平⾓初差分析及位置判断 (51)8.2距离初差分析及位置判断 (51)8.3测量误差不满⾜设计要求的情况分析及处理 (52)9.导线测量成果的整理 (52)导线测量导线是指由若⼲直线连成的折线,每条直线边叫做导线边。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3测角的1″、2″、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在本规范的后续引用中均采用此形式。

(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3.1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3测角的1″、2″、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在本规范的后续引用中均采用此形式。

3.3.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3.3.3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Ⅱ)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3.3.4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3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4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3.3.5控制点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3.3.6导线点埋石规格及埋设要求,见附录B。

导线测量方法1

导线测量方法1

导线测量(I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注:1 表中n 为测站数。

1、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2、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II )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级仪器不应超过1〞,6〞级仪器不应超过1.5〞。

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的规定。

表3.3.8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 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 互差的限值。

2 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

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

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

导线测量(1)

导线测量(1)

-6 293.84
+9 24.69
+293.78 +24.78
2460.50 1406.49 C
D
∑ 1041 00 00 1040 58 48
1476.66 +1229.9 +732.60 2
⑵坐标增量计算
1、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X D cos Y D sin X
2、坐标闭合差的计算
fx x测 (x终 x始)
fy y测 (y终 y始)
3、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x测
∑△y测
∑△Y理 B
O
C′ fy f fx C ∑△x理
X
附合导线计算
由于fx ;fy存在,使导线不能闭
合在C点上
X
• 产生差值C C′长度称为导线全 长闭合差
fs
f
2 x
f
2 y
• fS值与导线总长∑S的比值K称为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81 37 30
44 40 18 328.21
2
-12 166 15 48
166 16 00
30 56 06 417.05
3
-12 178 46 48
178 47 00
29 42 54 188.37
4
-12 155 05 18
155 05 30
4 48 12 294.88
C
-12 179 27 48
• 埋点要求: ⑴临时点:用木桩,桩上有钉做标志 ⑵永久点:钢钉,混凝土,中间十字或中间夹钢筋。
⑶导线点应统一编号,绘点之记图。如下图:
报亭
5.23m 5.48m Ⅱ-12



6.25m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1、选点与标桩埋设对于新建和扩建的建筑区,导线应根据总平面图布设,改建区应沿已有道路布网。

点位应选在人行道旁或设计中的净空地带。

所选之点要便于使用、安全和能长期保存。

导线点选定后,应及时埋设标桩。

2、角度观测角度观测采用全园测回法进行。

各级导线网的测回数及测量限差与方格网角度观测要求相同。

3、边长丈量边长丈量的各项要求及限差,与方格网边长丈量要求相同。

4、导线网的起算数据在扩建、改建厂区,新测导线应符合在已有施工控制网上(将已有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若原有的施工控制网已被破坏,则应根据大地测量控制网或主要建筑物轴线确定起算点。

新建厂区的导线网起算点数据应根据大地测量控制点测定。

5导线网的平差导线网平差一级导线网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导线网可以采用分别平差法。

关于导线网平差法的选定,必须全面考虑导线的形状、长度和精度要求等因素,导线网构成环形。

应采用环形平差。

符合在已知点上的导线网由于已知点较多可以采用结点平差法。

对于具有2~3个结点的导线网,而采用等权代替发只有一个结点的导线网,可以按照带权平均值的原理进行平差计算。

第二节导线测量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导线边长测量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3.导线转折角测量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

导线测量规范(I)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2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 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 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 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cm o3.3.3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川)水平角观测3.3.7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大于1秒,2秒级仪器不应大于2秒。

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0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0秒。

4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0.3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 1.5秒。

7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伽。

3.3.8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 3.3.8的规定。

注;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土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2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一级导线测量规范

一级导线测量规范
多领域融合:一级导线测量将与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无人机等技术 进一步融合,拓展其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农业现代化等领域的应用。
标准化与国际化:未来一级导线测量的标准将更加统一和规范,同时与国 际标准接轨,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风 汇报时间:20X-XX-XX
人员素质:测量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测量流程和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测量设备的选择 与校准
测量人员的培训 与资质认证
测量方法的确定 与优化
测量过程的监督 与检查
质量评估和改进
及时处理和纠正测量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测 量结果的准确性
不断优化和改进测量方法和 流程
测量时应选择天气良好、无雨无雾的时段进行 测量时应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源 测量时应避免在交通繁忙的路段进行,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测量时应遵守当地环保法规,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级导线测量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级导线测量的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与建设
交通路线规划
水利工程测量
土地资源调查与管理
一级导线测量的技术发展
仪器设备安全的要求
仪器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精度和稳定性。 使用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且精度符合要求。 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测量误差。 对于一些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境安全的要求
测量目的和要求
测量目的:确定地面点位的水平位置和高程 测量要求: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果可靠
测量范围和精度

导线测量教学教案

导线测量教学教案

导线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导线测量技术进行地形测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导线测量的步骤和技巧;(2)利用实际地形,进行现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测绘工作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导线测量概述(1)导线测量的定义;(2)导线测量在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2. 导线测量原理(1)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2)导线测量的误差及处理方法。

3. 导线测量工具与设备(1)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测距仪、水准仪等辅助设备的作用。

4. 导线测量步骤(1)准备工作;(2)测站设置;(3)导线测量;(4)数据处理。

5. 导线测量实践(1)选取实际地形进行现场测量;(2)分析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形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形测绘的方法和技术。

2. 讲解导线测量原理:讲解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分析导线测量中的误差及处理方法。

3. 演示导线测量工具与设备:展示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设备,讲解其使用方法。

4. 讲解导线测量步骤:详细讲解导线测量的准备工作、测站设置、导线测量和数据处理。

5. 现场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测量,指导学生操作全站仪等设备,记录测量数据。

6. 数据处理与地形图绘制:引导学生分析测量数据,学会绘制地形图。

7.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测量成果进行评价,总结导线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2. 演示法:展示导线测量工具与设备,进行现场操作演示;3. 实践法:组织学生实地测量,培养实践能力;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测量数据,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相关案例;2. 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3. 实际地形图;4.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

导线测量题库及答案详解

导线测量题库及答案详解

导线测量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导线测量中,导线点的作用是什么?- A. 确定地形地貌- B. 确定建筑物位置- C. 连接控制点,形成测量网络- D. 记录测量数据答案:C2. 在进行导线测量时,通常采用哪种测量方法来测量导线长度? - A. 目测法- B. 步测法- C. 钢尺直接测量法- D. 电磁波测量法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导线测量中的角度测量误差来源?- A. 仪器误差- B. 人为误差- C. 环境因素- D. 导线长度答案:D二、多选题1. 导线测量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角度测量的精度?- A. 仪器的校准- B. 测量人员的技能- C. 测量环境的稳定性- D. 测量时间的选择答案:A, B, C2. 导线测量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A. 平面坐标计算- B. 三角高程计算- C. 导线网闭合差计算- D. 导线网平差计算答案:A, C, D三、判断题1. 导线测量中,导线点的选取应尽量均匀分布,以减少测量误差。

(对/错)答案:对2. 导线测量时,角度测量的精度要求通常高于长度测量的精度要求。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简述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

答: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导线点的位置,使用钢尺测量导线长度,使用经纬仪测量导线角度,进行导线网的闭合差计算,最后进行导线网的平差计算。

2. 导线测量中,如何减少角度测量的误差?答:减少角度测量误差的方法包括: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仪器校准准确;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选择稳定的测量环境,避免风力、温度变化等影响;合理安排测量时间,避免光线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五、计算题1. 假设一条闭合导线由四个点A、B、C、D组成,测量得到的角度分别为∠A=90°,∠B=45°,∠C=135°,求∠D。

答:根据导线内角和为360°的性质,可得∠D = 360° - (∠A + ∠B + ∠C) = 360° - (90° + 45° + 135°) = 90°。

导线边长测量步骤

导线边长测量步骤

导线边长测量步骤导线边长测量是在测量工程中常见的一项任务,它通常用于测量地面的长度、土地的边界或者建筑物的尺寸。

下面将介绍导线边长测量的具体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导线边长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目的,明确需要测量的边长是什么。

其次,准备好所需的测量工具,如测量绳或钢尺、测量桩等。

最后,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采用直接测量方法还是间接测量方法。

二、直接测量方法1. 使用测量绳直接测量方法中,使用测量绳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首先,将测量绳拉直,并用固定的测量桩或其他固定物将其固定在一端。

然后,将测量绳沿着需要测量的边长放置,确保绳子与地面紧密贴合,避免松弛或扭曲。

最后,测量绳的另一端与起点相连,读取测量绳上与终点对应的长度。

2. 使用钢尺如果需要测量的边长较短,可以使用钢尺进行直接测量。

将钢尺的一端与起点对齐,然后将钢尺沿着边长放置,确保其与地面平行。

最后,读取钢尺上与终点对应的长度。

三、间接测量方法除了直接测量方法,还可以采用间接测量方法进行导线边长的测量。

其中,三角测量法和坐标测量法是比较常用的两种间接测量方法。

1.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适用于无法直接测量的边长。

首先,选取一个已知长度的边作为基线,并确定一个已知位置为顶点。

然后,使用经纬仪或其他测量仪器测量出另外两个顶点与已知位置的夹角和距离。

根据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可以计算出需要测量的边长。

2. 坐标测量法坐标测量法适用于需要测量的边长较长或场地复杂的情况。

首先,在场地内设置一系列控制点,并记录下每个控制点的坐标。

然后,使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测量出需要测量的边长两个端点的坐标。

最后,根据控制点和测量端点的坐标,计算出需要测量的边长。

四、精度控制在进行导线边长测量时,需要注意精度控制。

精度的控制主要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并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2.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技术;3.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风力、温度等。

导线测量实验实训报告

导线测量实验实训报告

导线测量实验实训报告导线测量是电工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测量导线的电阻、电导率等电性能参数,为电路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线测量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导线测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验证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导线材料及温度的关系,并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导线材料及导线的温度有关。

根据欧姆定律,导线的电阻R与导线的长度L成正比,与导线的横截面积A 成反比,与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ρ有关。

即R = ρL/A。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导线的电阻与温度T成正比,即R = R0(1 + α(T - T0)),其中R0为参考温度T0下的电阻。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导线、万用表、电源等实验器材。

2. 连接电路:将导线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并通过导线连接到万用表上。

3. 测量电阻:将导线长度固定为一定值,调节电源的电压使电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4. 改变导线长度:依次改变导线的长度,重复步骤3,记录测得的电阻值。

5. 记录数据:将测得的电阻值和对应的导线长度记录下来,并计算导线的电阻率。

6. 温度修正:根据测得的电阻值和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进行温度修正计算。

四、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为:R = ρL/A。

通过绘制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曲线,可以得到导线电阻与长度的线性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导线电阻率与导线材料的关系为:ρ = (R/A)L。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取不同材料的导线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线电阻率,验证导线材料对电阻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测量不同温度下导线的电阻值,观察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导线电阻与温度的关联性。

通过导线测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导线电阻与长度、材料及温度的关系,并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这对于电路设计、电器故障诊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NTAX 全站仪导线测量功能详解:
用该功能可进行附和导线测量及计算(即从已知点出发最后闭合到另一已知点)、闭合导线测量及计算(即从一已知点出发最后又闭合到该已知点)、开导线测量及计算(即从一已知点出发最后不闭合到已知点上)。

该功能有五个菜单,分别是:1、起始点测量,2、导线点测量,3、附和导线计算,4、闭合导线计算,5、开导线计算。

首先进入1、起始点测量,选择1、起始点测量按ENT[确认键]可进入。

进行站点的命名,仪器高的输入,代码的输入后,如温度气压感应设为打开的话,则不用输入温度、气压和ppm值,否则要输入确定的值,按ENT[确认键]进入方位角设置屏幕,照准后视点并输入正确的方位角(如只知道坐标而不知道方位角的话,按F5反算可算出方位角)后按ENT[确认键]进入测量界面。

再测量界面下,按F1测量可进行支点(即在该站下,所测量的若干点)和导线点(即下一次搬站应放置的点)的测量,注意:按F2[存储]和F3 [测量存储]则该点存贮为支点,但当你按F1[测量]键后按了ENT[确认键]来存贮数据,则说明该点存储为导线点。

并且在进行下一导线点测量时,仪器会自动以上一导线点名为仪器点,并且不可更改。

注意:在仪器点上可进行多个支点测量,但只能进行一个导线点测量。

测站点测完之后,进入2、导线点测量,按ENT[确认键]会进入仪器点设定屏幕,仪器点名为上一站所测导线点名(不可改),第2项
为仪器高,输入正确的仪器高。

第三项为点代码(不可改)。

按ENT[确认键]会进入照准基准点提示屏幕。

照准上一测站点,并按F5[确认建]进入测量界面。

同样,当按F1测量后,按F2[存储]和F3 [测量存储]则该点存贮为支点,但当你按F1[测量]键后按了ENT[确认键]来存贮数据,则该点存储为导线点。

测完导线点后,按ESC退出键,搬站,然后再进入2、导线点测量,以此往复,直至工作完成。

注意:
当进行的是附和导线测量时,请一定要测最后的已知点,并按ENT[确认键]作为最后的导线点。

当进行的是闭合导线测量时,闭合起始点作为最后的导线点时,不要命相同的名字。

如:起始点名为:T1,尽管是同一点,但最后的闭合点名可命为:T1-1。

当进行的是开导线测量时,不用把最后一点测为导线点,因为在开导线测量中,计算不出来闭合差。

当测量完成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导线的计算。

软件会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并进行平差,将残差分配到各个点上。

平差计算可根据软件的相应提示,依次完成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