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司仪与社会文化
婚礼司仪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婚礼司仪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婚礼,是人生中最浪漫、最神圣的时刻之一。
而婚礼司仪,作为这场盛大仪式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肩负着让婚礼流程顺畅、气氛热烈、情感真挚的重要责任。
要想成功地主持一场婚礼,司仪需要关注众多细节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充分的前期准备是关键。
在婚礼前,司仪要与新人进行多次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爱情故事、婚礼主题、风格喜好以及特殊的期望和要求。
比如,新人是否有特别的相识经历、定情信物,或者想要在婚礼上展现的独特元素。
同时,还需要了解双方家庭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有无特别需要照顾的长辈等。
对于婚礼的流程和时间安排,司仪要有清晰的规划。
要精确到每个环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预留出适当的缓冲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比如,新人入场的时间要把握好,既不能让宾客等待太久,也不能过于仓促。
还要考虑到婚礼现场的布置和设备调试所需的时间,确保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开始仪式。
在语言表达方面,婚礼司仪要格外注意。
用词要恰当、准确、优美,避免使用粗俗、低俗或带有歧义的词汇。
语气要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根据不同的环节和氛围调整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
比如,在新人宣誓环节,语气要庄重而深情;在互动环节,语气可以更加轻松活泼。
同时,要注意发音清晰,避免口音过重或吐字不清,让每一位宾客都能清楚地听到司仪的话语。
形象和仪态也是不容忽视的细节。
婚礼司仪的着装要得体、大方,符合婚礼的主题和风格。
一般来说,男士可以选择正式的西装,女士可以穿着礼服,但要避免过于花哨或暴露的服装。
在舞台上,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和手势,动作要优雅、自然,不要有过多的小动作或夸张的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要始终保持微笑,展现出亲和力和喜悦之情。
现场的应变能力对于婚礼司仪来说至关重要。
尽管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婚礼上仍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比如设备故障、新人紧张忘词、宾客突发状况等。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司仪要保持冷静,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司仪发展前景
司仪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活动和仪式的举办越来越多,其中司仪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司仪是主持活动的人,负责组织和引导整个活动的进行。
司仪的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随着国内外活动举办的增多,对于有才华和专业能力的司仪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各种婚礼、庆典、颁奖典礼等大型活动需要有一个优秀的司仪来主持,以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表现。
因此,对于优秀的司仪来说,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很多活动开始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司仪来给线上观众带来良好的观赏体验。
由于线上直播的门槛相对较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己担任司仪,这就促进了司仪行业的发展。
而优秀的司仪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形象,可以在线上直播平台上取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进而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商业活动也越来越多。
商业活动需要一个有亲和力和说服力的司仪来吸引和引导观众。
这就对司仪的专业素养和表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一些优秀的司仪通过在商业活动中的出彩表现,获得了更多的商业机会,比如参与商业宣传片的制作、代言广告等。
最后,司仪职业的发展前景还可以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上进行提升。
司仪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主持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有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知识面。
随着司仪经验的积累和形象的建立,他们可以逐步发展成为媒体人、演讲家、文化交流大使等。
而这些职业对于司仪的要求更高,但也更具有挑战性和发展空间。
总之,司仪作为一个专业性较高的职业,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前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活动的增多,对于优秀的司仪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同时,司仪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提升,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职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因此,司仪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婚礼司仪的工作范围
婚礼司仪的工作范围
婚礼司仪的工作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持仪式:婚礼司仪负责主持整个婚礼仪式,包括宣布新人入场、引导仪式流程、
宣读誓词、交换戒指、宣布婚礼结束等。
2. 交流互动:婚礼司仪与新人、亲友进行互动交流,主持婚礼致辞、介绍新人背景、
讲述新娘和新郎的故事等,以拉近与现场嘉宾的关系。
3. 现场控制:婚礼司仪需要掌控整个婚礼现场秩序,包括安排座位、组织互动环节、
引导嘉宾入座、宣布节目环节等,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
4. 协调活动:婚礼司仪与其他相关供应商协调配合,包括音乐师、摄影师、化妆师等,确保整个婚礼的各项环节协调有序。
5. 创造氛围:婚礼司仪负责营造欢乐、温馨、浪漫的婚礼氛围,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
和幽默感等,让婚礼现场充满喜庆和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婚礼司仪的具体工作范围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婚礼文化习俗有所
不同,因此具体工作内容还会有所差异。
此外,婚礼司仪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带领能力、应变能力和掌控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保证婚礼的顺利进行。
婚庆司仪岗位职责
婚庆司仪岗位职责
婚庆司仪是婚礼仪式的主持人,他的主要职责是为新人、亲友
们制造一个温馨、浪漫、难忘的婚礼仪式。
婚庆司仪的岗位职责如下:
1. 策划婚礼仪式
婚庆司仪应该是婚礼仪式的主策划者和执行者。
在婚礼仪式前,他需要与新人、摄影师、摄像师、灯光音响、酒店宴会部等协商确
认婚礼的流程和细节。
同时,婚庆司仪还需要按照新人的个性化要
求和风格,制定出婚礼仪式的内容和形式,包括想要表达的主题、
音乐、演讲等等。
2. 组织婚礼仪式及敬酒
婚庆司仪需要负责婚礼上各个环节的组织和安排,如接亲、入场、敬礼、宣誓、交换戒指、婚礼誓言、任务、敬酒等等。
婚庆司
仪需要通过自己的话语、语调和掌控现场的能力来调动气氛、感染
观众、让婚礼现场更加温馨、浪漫和欢乐。
3. 沟通协调
婚庆司仪需要与其他策划人员沟通协调,确保每一项任务都得
到圆满完成。
如果在婚礼现场遇到问题,婚庆司仪也需要积极主动
的协调解决,让婚礼不受干扰或耽误。
4. 讲解
婚庆司仪还需要讲解婚礼历程、人物背景、主题,以及引导新
人和宾客在正确的场合发表他们的个人致辞、感想等。
5. 跟拍口型
如果新人需要追求更加真实和自然的效果,那么婚庆司仪需要在拍摄婚礼过程中配合摄像师进行口型同步或者跟拍身体动作。
总之,婚庆司仪是婚礼现场的主要推手,在婚礼的每个阶段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婚庆司仪的工作需要协调各方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让每个人都感到婚礼的魅力和美好。
婚俗的演变与文化思考
婚俗的演变与文化思考今年六月八日,在古朴厚重的‘关中民俗博物院南山福苑’为朋友的令郎做了一场仿唐婚礼。
在近一个月的婚礼策划过程中,通过与多位民俗专家、学者、行家的交流与学习,使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俗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忽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思索良久、受益匪浅。
我自己断断续续从事婚庆司仪近三十年,虽然对新中国成立前的婚俗状态了解不多,就近三十年我的亲身经历而言,我感到现代婚礼与传统礼仪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但其核心内容及文化内涵仍然有着深远的历史关联。
追根朔源,让我惊叹中国传统婚俗文化对国人的影响竟如此根深缔固。
婚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诞生到现在约有三千多年历史,它的每次重大变革与当时的社会变革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像一个窗口,直接或间接的让我们窥视到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
纵观历史,婚俗礼仪大致经历了五个变革时期,由‘周’至‘汉’为成长期,由‘汉’至‘唐’为兴盛期,由‘宋’至‘清’为繁育期。
由‘清末’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禁锢期。
之后为复苏期。
尽管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新的变化,但主要是形式,手法和表述角度上的变化,不管怎么变,敬重传统文化,敬重民俗民风,敬重风土人情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这让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心生敬畏,惊叹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根据笔者多年的感悟与实践发现,婚俗的发展与传承具有极大的效仿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基本相同的文化内涵从表现形式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地域特色。
不同的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对婚礼的表现形式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长安是个出司仪的地方,这大概与这里曾是十三个封建王朝的建都之地有关,这里是周礼的孕育地,也是汉唐礼仪的发源地,研究礼仪、传播礼仪,世代传承在这里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婚俗礼仪在长安地区有着极为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可度。
尽管传统的婚俗礼仪不可能完整的集中表现在某一地区,但有一个特征;即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传统婚俗的尊重度越高,保留的礼仪相对较多,越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传统礼俗的演变尺度越大,这一点与‘宋代’的状况有些相似,这也充分说明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与基础,‘存在决定意识’经济推动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又带动着经济的繁荣,从总体上看长安地区婚俗礼仪还是较为完整的承袭了传统婚俗礼仪之精华,呈现出自身独有的魅力。
婚礼发展史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是汉人一生礼仪——冠婚丧祭——中的一种,是属于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礼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
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礼”,婚礼是嘉礼的一种,载于儒教圣经《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中,并且在《开皇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等历朝法典中得到推广,还通过吉凶宾军嘉五礼的传播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国家。
儒教婚礼仪式贯彻神道设教、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孝敬父母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如《礼记》对贵族婚礼所做的规范化的表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周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後有夫妇,有夫妇然後有父子。
”所谓神道设教,是指在时间、服饰、仪式上都要象天法地。
儒教婚礼中,祖先崇拜和巫术观念并存,巩固男女性别角色及其社会责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
春秋时期,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形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
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
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
宋朝、元朝一宗唐律,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
明、清时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
故《明律例》与《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为二,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
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婚聘六礼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
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与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一起被合称为“三书六礼”。
婚庆礼仪中国古代婚礼
婚庆礼仪中国古代婚礼导读:本文是关于婚庆礼仪中国古代婚礼,希望能帮助到您!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礼自古代起就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话题。
与之相对应的,也形成了一整套与婚礼相关的文化。
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
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
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
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
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
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
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
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
酒足饭饱后,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
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问名问名是指男家询问女家关于女家女儿的姓名、时辰八字,如女家接纳男家的提亲,就会把女儿的姓名和时辰八字等交给男家,放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凶,如卜吉兆的话,就会决定娶女家的女儿。
纳吉纳吉,即过文定,有一点像西方人的定婚,这时其实婚事已初步议定。
纳征纳征,即过大礼;“纳”是的意思是聘财,而“征”就是“成”的意思,亦即是说男家需要纳聘礼后才可成婚的意思。
过大礼时,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完成纳征的仪式后,婚约便正式定立。
请期请期即是“择吉日”成婚的意思。
男家会择定一个成婚的良辰吉日,再准备婚期吉日书和礼品给女家,女家受礼及同意后,便可确定婚期。
亲迎亲迎亦称迎亲,就是在结婚之日,新郎会与媒人和亲友一起前往女家迎娶新娘。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中国式个文化大国,自古注重礼仪,对于结婚的习俗更是多不胜数。
想了解这些结婚习俗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北京的婚嫁习俗:第一步:聘礼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
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第二步:陪嫁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
(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第三步:娶亲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
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第四步:洞房坐帐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
拜堂后要“闹新房”。
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
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
(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第五步:回门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
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
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
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
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婚庆人应该明白的格言
44、主持人的亮相一定要有震撼力,吸意力!
45、不只是把自己投入到婚礼工作中,还要把自己的灵魂投入到婚礼中,才能受到新人的欢迎。
46、主持时,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半圆螺旋式的旋转,不能直落直起的衔接。
47、大部分司仪是盯着钱看,只有少数司仪是盯着缘看。
92、如果我们能请得来的司仪就可以给新人介绍看视频,请不来给新人看的话,那只会让客户流失,这是犯了营销的大忌。
93、婚庆行业是什么?地狱和天堂,呆在天堂的时间只有一秒,而在地狱的时间却如同几个世纪,就这样无限的轮回。
94、婚庆行业就是天上的星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但是两个地方的风俗又走不到一起,走到一起了又发不出光了。只有自己做本地的才能闪光,让婚庆行业的黑夜不黑,满天繁星有我一颗亮光。
110、一场婚礼的形成必须经过谈、策、布、化、演、录及灯光、道具、气氛等诸多环节组合,再加上繁复的沟通,精细的超强的执行,便至为关键的还是后期剪辑,合成的功夫。才能达到“经典”这个最终目的。
111、婚庆是需要互相的捧场,自私和闭门发展是最大的败笔!
112、做婚庆需要的是信心,没有自信,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从发挥。
126、当有朋友向你诉苦时,要耐心的听完,这也是朋友想要的结果。他乐于能把他的苦告诉你,是对你的信任。
5、司仪最能把相声的说、学、逗、唱发挥出来。
6、婚庆人和医生一样,也要学会望、问、闻、切。
7、婚礼中高手司仪是最累的,每天都要坚持练嗓,每天都要坚持学习,每天都要坚持交流,每天都让自己进步一点点。
8、在婚庆行业中只有敌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敌人死了,我们也完了!
9、婚礼中不只是司仪一个人,婚礼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没有谁是英雄!
婚礼主持人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婚礼主持人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婚礼上,最重要的人物除了新人之外,大概就是司仪了。
婚礼司仪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应该站在台上的什么位置?应该说些什么来调动婚礼的气氛?婚礼主持人应该如何掌控现场,如何表达婚礼上爱的气氛?这关系到婚礼的成功与否。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婚礼主持人应该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帮到你。
一.礼司仪不可喧宾夺主主角永远是新人对于婚礼来说,当然应该是新人占主角位置。
一对新人,身着结婚的盛装,十指相扣,站在婚礼殿堂上的那一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最骄傲、最神圣的一刻,毕竟,这样的仪式,一生只能有一次。
然而几乎有半数以上的婚礼都是被主持人抢了风头。
现在有许多司仪让新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身后,司仪在前面大讲特讲。
其中,还有一个婚礼司仪在新人周围走来走去,从头到脚品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新娘的装束如何的漂亮,那样子好像在挑选一件商品。
其中有司仪在主持过程中唱起了自己的拿手歌曲,表演单口相声,现场的宾朋全在欣赏他一个人的表演,婚礼的主角--新人像两个玩偶,傻傻地站在后面,静静地看着场下认识或不认识的观众。
“这是典型的司仪越位行为。
”司仪金鹰认为“尽管婚礼司仪对婚礼的成败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但是,婚礼司仪永远不能成为婚礼的主角,这是毫无疑问的。
司仪的着装、站位都非常有讲究,一个好的司仪仅有嘴皮子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摆正自己的位置。
”新人在站位上要男左女右,这是中国的礼仪,而在西方,则是男右女左(据说这样有利于男士拔剑刺杀情敌)。
在婚礼现场,主持人起到一个导演的作用,而镜头里永远不要出现导演的身影。
有些主持人自恃才艺丰富,就在台上玩命地卖弄、表演,这是很不好的现象。
二.应变能力考验婚礼主持人任何场景都是婚礼的美好衬托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一声妈二声娘三声妈咪喜洋洋”、“新娘漂亮得如西施貂蝉”之类的话,在婚礼上一定要慎用。
这些语言不仅没有新意,而且有着与婚礼不协调的背景,西施、貂蝉是什么人?她们能与新娘比较吗?结婚的日子一般不要说“在天”、“在地”这样的话,这不是吉利的象征。
婚礼主持的技巧
婚礼主持的技巧要想把婚礼主持好,婚礼主持人除了有基本素质外,还必须与新人有良好的沟通,不仅要了解婚庆的相关知识,更要深入地了解新人。
那么,婚礼主持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婚礼主持的技巧,欢迎阅读!婚礼主持的技巧一、礼司仪不可喧宾夺主主角永远是新人对于婚礼来说,当然应该是新人占主角位置。
一对新人,身着结婚的盛装,十指相扣,站在婚礼殿堂上的那一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最骄傲、最神圣的一刻,毕竟,这样的仪式,一生只能有一次。
然而几乎有半数以上的婚礼都是被主持人抢了风头。
现在有许多司仪让新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身后,司仪在前面大讲特讲。
其中,还有一个婚礼司仪在新人周围走来走去,从头到脚品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新娘的装束如何的漂亮,那样子好像在挑选一件商品。
其中有司仪在主持过程中唱起了自己的拿手歌曲,表演单口相声,现场的宾朋全在欣赏他一个人的表演,婚礼的主角--新人像两个玩偶,傻傻地站在后面,静静地看着场下认识或不认识的观众。
“这是典型的司仪越位行为。
”司仪金鹰认为“尽管婚礼司仪对婚礼的成败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但是,婚礼司仪永远不能成为婚礼的主角,这是毫无疑问的。
司仪的着装、站位都非常有讲究,一个好的司仪仅有嘴皮子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摆正自己的位置。
”新人在站位上要男左女右,这是中国的礼仪,而在西方,则是男右女左(据说这样有利于男士拔剑刺杀情敌)。
在婚礼现场,主持人起到一个导演的作用,而镜头里永远不要出现导演的身影。
有些主持人自恃才艺丰富,就在台上玩命地卖弄、表演,这是很不好的现象。
二、应变能力考验婚礼主持人任何场景都是婚礼的美好衬托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一声妈二声娘三声妈咪喜洋洋”、“新娘漂亮得如西施貂蝉”之类的话,在婚礼上一定要慎用。
这些语言不仅没有新意,而且有着与婚礼不协调的背景,西施、貂蝉是什么人?她们能与新娘比较吗?结婚的日子一般不要说“在天”、“在地”这样的话,这不是吉利的象征。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言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
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
但是,婚礼的形式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本文将试从四个方面来比较中西婚俗差异,同时进行婚俗差异原因的深层探究,使我们也对中西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一)传统婚礼仪式(traditional wedding ceremony)古代中国,婚礼的准备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有特定的步骤,称之为三书六礼。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而六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彩,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通过三书六礼我们可以略窥一斑,中国古代婚礼的准备过程非常复杂、繁琐,十分注重礼节,每一步都有具体的要求。
在整个过程中,从纳彩到亲迎,都由双方父母安排,最后也由父母决定是否能够结婚。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摸橘子、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
如何成为专业的婚礼司仪
如何成为专业的婚礼司仪婚礼,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之一,而婚礼司仪则是这场盛大仪式的灵魂引导者。
他们用声音和情感串联起每一个精彩瞬间,让新人和宾客们留下永恒的回忆。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婚礼司仪呢?首先,要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一口清晰、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仅如此,还要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和氛围,运用恰当的语言风格,或庄重、或温馨、或幽默,让每一句话都充满感染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平日里就要多读书、多练习朗诵和演讲,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
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关键。
在婚礼筹备阶段,司仪需要与新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爱情故事、个性特点、喜好以及对婚礼的期望。
通过耐心倾听和细致的沟通,捕捉到那些独特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婚礼流程和主持稿中,使婚礼真正成为属于新人的独一无二的盛典。
同时,广泛的知识储备不可或缺。
婚礼涉及到众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文化、民俗、礼仪等。
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婚礼习俗,能够在主持过程中避免出现失误,还能为婚礼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对于时尚潮流、音乐、影视等领域也要有所涉猎,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当下的年轻新人产生共鸣,让婚礼更具时代感。
专业的婚礼司仪还需要具备出色的现场应变能力。
尽管婚礼通常会有详细的策划和流程安排,但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设备故障、嘉宾迟到、新人紧张忘词等。
这时,司仪要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巧妙地化解尴尬,保证婚礼的顺利进行。
这就需要在平时多积累经验,培养自己的冷静和机智。
形象和气质也会对主持效果产生影响。
作为婚礼司仪,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穿着得体、整洁大方,展现出自信、亲和的形象。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姿态和肢体语言,通过微笑、眼神交流等方式与新人和宾客建立良好的互动。
写好一份精彩的主持稿是基础。
主持稿要紧扣婚礼主题,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在开场时,要能够迅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在新人入场、交换誓言、感恩父母等重要环节,要用真挚的情感和恰当的语言,将这些动人的瞬间烘托得更加完美;结尾部分则要给大家留下美好的祝福和深刻的印象。
古代婚俗文化(古代婚俗文化的优缺点)
古代婚俗文化(古代婚俗文化的优缺点)今天给各位分享古代婚俗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婚俗文化的优缺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古代婚俗文化中的“三媒六聘”,指的都是什么?2、古代婚俗文化,为何古人流行晚上结婚?3、古代婚俗文化--听房4、中国古代婚礼习俗5、何为“娶”?谈谈古代婚俗文化的嬗变,其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古代婚俗文化中的“三媒六聘”,指的都是什么?三媒六聘指的是在古代的父母包办婚姻中,通常都会有三个媒人出现,一个男方家庭的媒人,一个女方家庭聘请的媒人,还有一个双方搭线牵桥的媒人,这就是三媒。
而六聘指的是古代结婚时必备的6个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证。
也就是说在经过了这6个项目之后,才能称之为是一个真正的婚姻开始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在结婚的时候经历这三媒六聘,许多时候他们都是将这个过程稍微简化了之后再使用的。
在古代的话,女子的聘礼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地位都有所区别。
像是在古代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高官加成的家庭一般女子的聘礼也是相当雄厚的,一般家庭是难以比拟的,所以说女人的聘礼这基本上是属于个人定制化的。
倘若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那时候的一枝花,一件粗糙的饰品都可以用作聘礼,起初的聘礼,这只是一种传递情谊的媒介,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聘礼变相的也代表了阶级地位,所以在这之后聘礼就会变得贵重起来,往往都是些金银、牛马、珠宝、绸缎等物品。
并且在古代聘礼还有一种相当重要的作用,古代的聘礼甚至等同于婚约,男方送出聘礼送到女方家中,如果女方家里接受了,那么及时答应了这桩婚约,一般情况下都是不能反悔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媒人,最开始大家都是寻找身边或者是家族里面相对来说比较德高望重的人去心仪的姑娘家中送聘礼。
发展到后来可能要送聘礼的家庭太太太多了,这些人就抗议了,而产生了媒人这个角色,开始专门为男女的婚约感情而奔走,甚至到了后来还有了牵红线的作用。
中西文化差异研究之婚俗礼仪
中西文化差异研究之婚俗礼仪【摘要】婚俗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
中西方在订婚习俗、婚礼仪式及婚后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中西婚俗礼仪进行比较,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西文化婚俗礼仪差异原因文化是人们生活积累的产物和社会现象,它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范畴。
由于中西方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差异。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它会影响学习者的交流。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当中不可忽视的还有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婚俗礼仪的分析,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有利于教学。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沿传下来的文明规范。
婚俗礼仪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
对中西婚俗文化的独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是研究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更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中西方婚俗礼仪差异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嫁娶观和相应的婚俗礼仪,中西方在订婚习俗、婚礼仪式及婚后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订婚习俗不同。
说到中国传统订婚习俗,从迎亲到归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回娘家”)有二三十种礼节。
其中尤其要提到的是“六礼”,它最早见于《礼记·昏义》。
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是中式传统婚礼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否则就会被称为不懂礼数。
纳采即六礼之首,就是现在说的“提亲”,男方托媒人带着礼品到女方提亲,女方答应提亲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是指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纳征,亦称纳成、纳币。
要纳聘财成婚礼。
婚礼司仪如何掌握婚礼仪式的礼节规范
婚礼司仪如何掌握婚礼仪式的礼节规范婚礼,是人生中一场极为重要的仪式,它承载着新人的幸福和亲友们的祝福。
而婚礼司仪作为婚礼仪式的主导者,肩负着确保整个过程顺利、庄重、温馨的重要责任。
要做到这一点,熟练掌握婚礼仪式的礼节规范是关键。
首先,婚礼司仪要对婚礼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了如指掌。
从开场的欢迎致辞,到新人入场、证婚仪式、交换戒指、感恩环节,再到最后的退场祝福,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礼节要求。
司仪需要提前与新人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根据不同的婚礼主题和风格,精心设计和安排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过渡自然,让整个婚礼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开场致辞中,司仪的语言要热情洋溢、充满喜悦,向所有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同时,要简要介绍婚礼的主题和新人的爱情故事,为后续的环节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
此时,司仪的声音要洪亮清晰,姿态要大方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新人入场是婚礼仪式的重头戏,这一环节的礼节规范尤为重要。
司仪要通过恰当的语言引导,营造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当新人步入礼堂时,音乐要恰到好处地响起,灯光要聚焦在新人身上,让他们成为全场的焦点。
司仪要用饱含深情的话语描述新人的美丽和幸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爱情。
证婚仪式是婚礼中最具法律意义和庄重性的环节。
司仪要确保证婚人的发言简洁明了、庄重严肃,同时要引导新人在正确的时间做出回应和承诺。
在这个过程中,司仪要保持安静和专注,不得随意插话或干扰证婚人的发言。
交换戒指是婚礼中的一个浪漫时刻。
司仪要提前准备好温馨而动人的台词,引导新人在恰当的时候交换戒指,并向对方表达爱意和承诺。
同时,要注意戒指的传递方式和摆放位置,确保整个过程流畅自然,不出现任何差错。
感恩环节是新人向父母和亲友表达感激之情的重要时刻。
司仪要通过深情的语言引导新人向父母敬献鲜花、拥抱父母,让亲情在这一刻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升华。
在这个环节中,司仪要控制好时间和节奏,避免出现过于冗长或拖沓的情况。
婚俗文化调查报告
婚俗文化调查报告篇一:婚礼调查报告前言: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
北京、上海、广洲、深圳,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尤其是婚庆协会的成立,正式标榜婚庆行业正朝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珠宝首饰等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行业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40多个关联行业,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充满了巨大潜在商机。
在婚庆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品牌服务和规模经营,婚庆的高层次服务也在增多,整个行业都在为满足当代青年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追求浪漫服务的需求而努力。
第一部分婚庆相关概述婚庆,具体来说指的是婚礼庆典策划。
婚礼策划是指为客人量身打造的婚礼。
它涵盖各种婚礼形式或是各种婚礼形式的组合体,它是根据每位新人的不同爱好、追求或诉求点而不同为新人量身定做的婚礼。
第二部分婚庆市场运行环境中国的婚庆行业真正的发展从199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么长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开拓阶段:1990-1995。
在这个阶段,富有开拓思想的人,开始缔造初期的婚庆文化,并且让社会逐步承认。
2、新文化阶段:1995-2000。
在这个阶段,婚庆开始逐步引入多元素,展示婚庆文化内涵。
如婚纱摄影,各种婚庆道具开始广泛使用。
高科技技术开始使用,成为发展得萌芽。
3、纷争阶段:2000-20XX。
这个阶段,涌现了大量婚庆公司,原来做司仪的,自己起了炉灶;做摄像的,跟妆的,等等,都做起了老板。
同时,专业化开始分工,司仪、车队、道具、摄影、摄像、键盘等分工明细。
4、爆发阶段:20XX-20XX年。
由于成立婚庆公司的门槛较低,特别是20XX年,很多新人在这一年做婚礼,婚庆相对集中,导致,爆发出了很多婚庆公司。
都想在20XX年大赚一下。
郑州结婚风俗礼仪
郑州结婚风俗礼仪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一样的习俗礼仪,婚礼是一段婚姻的开头,代表着结婚。
婚礼礼仪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郑州婚庆礼仪,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结婚风俗订婚、结婚、完婚首先是订婚习俗。
1.在结婚之前都需要先订婚,假如新人是两个地方的,那么当订婚习俗存在差异的时候,通常一女方的习俗为主。
2.在订婚之前,男女双方要先告知父母,得到父母的初步认同,然后再找一位长辈当媒人,再由媒人伴随男方父母亲戚数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提亲,协商聘礼,婚礼酒席等细节事宜,并订下吉日下聘,下聘完成,订婚才算完成。
其次婚礼当天结婚习俗。
1.择吉送好饰新居:选择良辰吉日,依据自己的婚礼风格装饰好自己的新居,压迫突出喜庆的氛围。
2.红喜高悬满厅堂:就是指当结婚当天男女双方家、新居、典礼酒店、喜宴厅等都要贴‘喜’字。
‘喜’字,家中室内可以提前贴,其它都是婚日当天贴。
室外‘喜’字也叫领路喜,一般要求贴好后,别人从社区门口顺着‘喜’字就能找到家。
3.亲迎新娘不回头:是指结婚当天新郎去迎接新娘的时候,去的路线和回来的路线不能完全相同,也就是不走回头路的意思。
4.正午以前拜花堂:是指在郑州结婚的当天必需要在正午12点之前就完成拜堂仪式,有些地方可以是在下午拜堂,但是根据郑州的结婚习俗,必需要在正午之前拜堂才会大吉大利。
最终是完婚之后的习俗1.大宴宾朋谢四方:就是指在婚礼仪式结束后,中午的时候摆宴酒席,邀请来宾和亲朋好友用餐,答谢亲友来宾,新人共同敬酒表示感谢。
(这一点应当不只是郑州有这个习俗,许多城市应当也是如此吧)2.三天回门看岳丈:在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新郎要伴随新娘一起回门探望娘家父母,并且不能留宿,必需要在当天的日落之前赶回婆家,才会吉利。
郑州主要有六大结婚风俗择吉送好饰新居,红喜高悬满厅堂亲迎新娘不回头,正午以前拜花堂大宴宾朋谢四方,三天回门看岳丈婚庆礼仪1、择吉送好饰新居新人选择婚期称‘择吉’,征求双方父母看法后,礼节上男方父母要备礼品到女方家‘送好’。
当代武汉城市婚俗的民俗文化研究
当代武汉城市婚俗的民俗文化研究(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在民间风俗中,婚礼无疑是民间百姓最重视的人生礼仪之一。
当代武汉城市婚俗的核心内容都基本符合汉族传统婚俗礼仪,也有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变,其中包含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积淀、民俗内涵以及时代特征。
关键词:当代;武汉;城市婚俗1.前言在民间风俗中,婚礼无疑是民间百姓最重视的人生礼仪之一,其与人生过程、传统的婚姻观念和血脉承继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有关婚姻的仪礼、风俗也尤其繁多且含义深刻,婚俗这种文化现象可以很好地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民的精神与习惯。
2.武汉城市婚礼仪式活动2.1 历史传统武汉地区传统婚礼仪式都基本符合汉族传统婚俗礼仪,核心环节和流程都基本遵循着“六礼”——古书载六礼为:一曰纳采,二曰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在婚礼迎娶的当天还有各种具体流程步骤,包括花轿迎亲、拜堂、闹洞房、三朝回门等礼节。
传统婚礼过程较长、礼节繁复,其中蕴含深刻道德理念、象征意义和民族传统。
2.2 当今现状1.参与者(1)新郎、新娘(2)新人双方父母(3)新人亲友(4)伴娘、伴郎:一般伴娘是新娘未婚的姐妹或好友,伴郎是新郎未婚的兄弟或好友。
(5)接娘:两位,一般由新郎的姐妹担任,在婚礼当天与新郎和伴郎一同去接新娘。
(6)铺床长辈:找两位女性长辈在结婚前一天铺新房的婚床。
要求女性长辈儿女齐全,以讨喜气。
(7)压床童子:一般由新郎的弟弟或晚辈担任,要求“童子之身”,在结婚前一天晚上在新房婚床上睡一晚,称“压床”。
(8)证婚人:由男方或女方单位领导担任,在婚宴开始之前,婚礼仪式上向新人致辞,见证婚礼时刻。
(9)婚礼司仪、化妆师、摄影师。
2.准备阶段(1)提亲、下聘:男方父母带上聘礼到女方家提亲、讨论结婚相关事宜,婚礼日期要选双时日为吉。
(2)准备工作:订酒店、选定婚庆公司、新房装修及布置、照婚纱照、写喜帖、定制礼服、预订婚车、花店,其他事项主要交由婚庆公司安排,包括婚礼司仪、化妆师、摄影师、流程安排、婚礼视频后期制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闽南婚庆文化节”于10月4日到10月6号在厦门人民文化宫隆重举行,这次文化节是由厦门总工会、共青团厦门市委、厦门市妇联、福建省民俗学会主办,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大型活动。
应该说,这是厦门甚至是闽南地区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朝宗先生举办这次活动的想法,他说,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大事情,世界各个民族都非常重视,是关系到各民族兴衰的大问题,我们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对爱情、婚姻、家庭这些大事的处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婚庆民俗风情,蕴含着深刻丰富的文化意义,就是教育新人要忠于爱情,夫妻互敬,孝顺父母,善待亲友。
同时,也寄托着大家对新人美好的祝愿和希望。
婚庆民俗风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的文明建设当中,仍然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其次,闽南婚庆文化作为中华传统的一部分,在流传的过程当中,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会形成矛盾、冲突,就形成了现代的中西结合的闽南婚庆文化。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偏向,一种是完全西化,一种是所谓的俗化。
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的婚礼就讲排场、比豪华,有的甚至花了几万到几十万,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办不起婚礼,亲戚朋友也送不起礼,就造成了社会的一种弊端。
所以,为了总结现代闽南婚庆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增加教育功能,促导健康的、正确的、简朴的婚庆民俗风情,所以举办这个婚庆文化节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从陈会长的介绍当中,听得出这次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这种新型的活动又有什么吸引人的所在呢?据了解,这次文化节的活动很丰富,主要有几方面的内容,包括举行闽南婚庆文化研讨会,举行大型的集体婚礼,举行闽南婚庆民俗风情的综合文化晚会,举办闽南婚庆用品博览会。
最后根据各对新人的需要,举行类似蜜月的出外旅游等等。
关于这次文化节的第一个活动,也就是“闽南婚庆文化研讨会”在19号已经举行了,这个研讨会是这次活动的一个重点。
研讨会邀请了闽南地区,包括漳州,泉州,厦门的民俗专家和教授30几个人,共同探讨婚庆文化的渊源,内容,形式和演变还有特点,传播以及蕴含的文化教育意义,也对中西方的婚庆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如何发挥婚庆文化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和促进民族团结振兴的社会功能以及优生优育的意义。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探讨闽南婚庆习俗。
闽南传统婚庆习俗很多都是继承古代的习惯。
有人说,如果古早的周朝人来到闽南,对二十世纪以前的闽南婚庆习俗一定倍感亲切,这话比喻得很有趣味。
这说明闽南婚俗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就此,福建省民俗学会会长陈育伦教授认为:我们闽南婚俗渊源很长,闽南从古代大部分从中原移民过来,所以把中原的一些习俗带到我们这儿来,所以中原很早大概周朝后期就有记载我们当时的婚俗,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六礼”,现在我们一些传统的婚俗还是有保留,这些基本的内容包括订婚、迎亲等等。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过去一些不符合时代的内容,过多的一些繁杂的仪式以及一些传统不健康的,都逐步淘汰,而一些健康的,保留了结婚的喜庆色彩,保留结婚仪式上对新人的祝贺,以及成立家庭以后的希望等还有保留。
所以婚俗对人的一生是很大的事情,对社会生活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因为婚姻组成家庭,家就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所以家庭的和好是社会稳定的保证。
所以我们重视婚俗、重视婚俗的仪式等等都是有社会意义的,而这个闽南首届婚庆活动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社会的稳定以及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闽南婚俗不但在闽南一带流行,在台湾也有,台湾的一些婚俗就是闽南移植过去的,这就证明我们闽台两地有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根源。
闽南婚俗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语中的吉祥话是整个婚礼进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就是婚礼中古语古风吉祥话伴始终。
用闽南歌谣、谚语、“念四句”来表达吉祥、喜庆的愿望,是闽南婚庆的大特色。
很多俚语留存古韵古风,概括了婚礼的细节,显示了人们对家庭伦理的重视。
我们嫁女娶媳,都盼望有个幸福美满和睦的家庭。
过去,新婚之家,都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甚至三代四代同堂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新入门的儿媳与全家人的关系牵涉到全家事业的大事。
家和万事成,全家和美过日子。
所以,有句古话是这样讲的:“千好万好,家庭和好第一好。
”“家庭不和,吃水都无”。
这两句谚语就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对这一点闽南民俗专家范寿春先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谈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比如说厦门有一首流行百年的歌谣:“阿达姐、阿达姐,做人媳妇识道理。
晚晚睡,早早起,梳头洗面、抹粉、点胭脂。
上大厅、擦桌椅,下厨房、洗碗筷,入厨房、拿针指,敬翁姑、疼小弟,全家和好过日子。
夸奖兄、夸奖弟,夸奖亲家亲母教识,夸奖丈夫好八字。
”这首只有几句的民谣,体现了一位好媳妇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快利索以及外家好家教的良好素质。
婚礼是婚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外家和内容都祝愿新婚夫妻百年好合。
闽南语运用“斗句”,也就是押韵的吉利语贯穿整个婚礼的过程当中。
在古时候,还没出嫁的女孩子是绑辫子的,出嫁的把头发绕起来叫“盘头”或“上头”,表示成为大人了,所以那个时候不论男女,都得实行“上头”这个风俗。
嫁女儿时,家里人先把“米筛”放在地上,舅公用小竹椅和小烘炉放在里面,新娘坐好后,就由她的母亲或长辈来帮她“绕格仔”,“绕格仔”的时候就会念好话:“梳头、梳头,从前梳到后,两人吃到老老老”,也就是祝愿新婚夫妻白头偕老。
新娘出嫁上红轿,也要说好话,在新娘入轿后,媒婆或者是大嫂或者是大姑,就在轿外说:“新娘入轿要坐正,入门才能得人疼。
”新娘入轿时拿一把折扇,等到坐稳定后,轿外有人拿一把新的扇子塞进窗口,然后就有人说:“新扇换旧扇,上桥十八变”到了进洞房后,新人向亲戚朋友敬甜茶这个时候,就有很多吉祥话,念“四句”或者是文雅的诗句,比如“今年吃甜甜,明年生后生”“新娘娶到后,家财年年富”“今年娶媳妇,明年起大厝”“新娘生水真命好,内家外家好名声”“姑拿.甜茶来相请,让你金银整大车”。
闽南人讲话表现押韵,说起来很顺口,听起来很入耳。
婚后的第二天就要进入大厅,叫做“出厅”。
“出厅”向公公婆婆敬茶,公公婆婆在椅上稳稳坐着,而新娘和新郎两个就扶着茶盘、两杯甜茶,这时候,大姑或者大嫂就先开口说:“新娘请出厅,阿爸阿母的话你要每回听。
”那婆婆就以长辈的身份就笑着说:“后生是囝,媳妇也是囝,新来媳妇月来囝。
”婆婆语言很亲切,体现一个长辈的风范,好像是对待没满月的囡仔这样来对待新来的媳妇。
这是一次很轻松的敬茶的礼数,是婆婆和媳妇关系融洽的开端。
所以婆婆媳妇关系好不好,就反映在这个言语上面。
不好的,比如“孝顺媳妇三顿烧,不孝媳妇顿顿无”。
另外,值得说的是提倡洞房花烛夜,也就是闹新娘后,这些亲戚朋友就回去了,那新婚夫妻对坐在房内,新娘一定让丈夫先脱鞋、脱衣服上床后,新娘才把鞋脱下来,轻轻放在丈夫的鞋上,嘴里念道:“我鞋叠你鞋,你给我差甲头犁犁。
”意思就是她的丈夫得让她差遣,然后再把衣服盖在丈夫的衣服上,又念道:“我衫叠你衫,重担替我担。
”当然,这是因为在旧社会是男权社会,重男轻女,所以新娘这样念是表达了一种愿望而已。
在这次研讨会上,一些到会学者也指出,研究闽南婚俗文化要系统整理资料。
不仅仅
是理论发现,更要注重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
另外,闽南语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闽南婚俗有很多都是用歌谣来表达,不依靠闽南话就失去了它的特色,所以必须采取录音保存的方式。
另外,除了歌谣,还要做深度挖掘。
研究闽南婚庆习俗,要改变以前大而无当的方法,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从小处入手。
一个个小而精的点连起来,就能合成很好的研究局面。
有关这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朝宗先生提出了几点研究的方向,第一点就是说闽南的传统婚庆文化和现代的婚庆文化要怎么样相结合,应该让传统的婚庆文化在新的时代当中,在现代文明当中发挥新的作用。
其次,厦门是一个国际性的城市,所以就要研究中国的婚庆文化和西方的如何融合,如何吸收西方的婚庆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婚庆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一种新的模式。
第三就研究现在婚庆文化当中如何纠正一些偏向的问题。
目前我们应该提倡引导的是简朴、勤俭、文明的婚庆文化,对于讲究排场、互相攀比这种偏向就要进行正面的引导。
另外就是在办婚礼过程中的“互助性”和“市场性”的关系问题,在过去人和人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办婚礼时也互相赞助,这就是一种“互助性”,所以婚礼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一种事业活动,但是现在也有一种倾向就是,办婚礼是为了回收过去送出去的礼,甚至有人将其当作一种交换,出现了“市场”倾向,这不能提倡。
还有一个是关于婚庆产业或者是婚庆经济的问题,这要正确引导,不能过分渲染,而应该适当的限制。
最后有关如何通过研究闽南文化促进闽台关系,以及促进祖国的统一也值得研究和探索。
这次研讨会为首届闽南婚庆文化节,开了个好头,应该说这次的研讨会对探讨闽南传统婚庆习俗的演变和特点,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探索其对海内外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文化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我们也希望类似这样弘扬闽南文化的活动能够越来越多,也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