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创新——探访大隗传统手工造纸工艺有感

合集下载

大隗手工造纸

大隗手工造纸

大隗手工造纸简介一、发展现状大隗镇的手工造纸术有4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分布在纸坊、大路沟一带,有手工造纸作坊六七十家,目前仅存大路沟村黄保灵一家。

2009年6月份,被列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历史渊源大隗镇的手工造纸术可以追溯到东汉初年,当时刘秀的大司徒侯跋从蔡伦处学得此技艺后,传给了新密市大隗镇的侯姓后人。

侯姓后人逐渐把这种传统的手工造纸术广泛传播,伴随着时光的流失,当地人们渐渐学会了这种古老的传统技术,并且以此为谋生的手段。

自此,历经千年的时光变迁,手工造纸术一直在大隗镇流传至今。

三、工艺流程手工造纸看似简单,其实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

如果按照蔡伦发明的那一套造纸工序,光是造纸浆,就有采料、晒料、煮、蒸、拌灰、捣浆……至少60道工序。

传统的手工造纸,需要先把一种叫构树的乔木皮剥下,然后用碱水浸泡;再用笼蒸后,用石碾碾碎;再用刀切成碎末浸泡成浆;然后用竹制的纸篦在纸浆中均匀捞出叫操纸。

这种捞出的纸浆叠成纸饼,然后对纸饼的水纸揭开,贴在墙上叫扫纸晾干揭下,这种手工制作的纸韧性特别好,拉力特别强,俗称棉纸。

现在,这些手工造纸工匠买来印刷厂的纸品边角料,然后由打浆机打成浆,省掉了这些步骤。

虽然能够省下一些步骤,可是仅捞纸、压纸、湿纸、贴纸这些工序做起来依然繁杂。

然而,发展到今天的手工造纸虽然减少了一些步骤,可是对此项技术能够熟练掌握的人是少之又少。

四、发展传承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手工造纸术,如今伴随着现代化工业的推进和蓬勃发展,这一古老的传统技术仅有一个名叫黄保灵的人在孤独地坚守着。

据黄保灵讲:‚手工造纸劳动强度大,经济收入低,一天人均造纸量700张左右,一天只能收入十几块钱,很多人因吃不了这份苦而改行,可是我到现在还不想放弃这个作坊,就是不想让这项上千年的历史工艺白白失去。

‛对于手工造纸术的传承问题,新密市文化馆副馆长石德军说:‚新密市目前已经申请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多项,但是都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和困惑,那就是传承的问题。

古法造纸活动感想

古法造纸活动感想

古法造纸活动感想作为现代人,我们总是被新技术和新科学所吸引,习惯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和高效的生产方式。

然而,在参与古法造纸活动之后,我对古代人的智慧和勤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古法造纸活动是一项独特而又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

当我第一次接触古法造纸的工艺时,我对这项古老的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活动的开始,我被引导前往一个搭建起来的传统纸房。

这个纸房架构简单,但是却包含着众多的传统意义和技术秘诀。

我可以看到,整个房间都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紧挨着纸房的一旁,还有一处熬纸的地方,可以看到那里的水气腾腾,环境里还弥漫着一阵阵的木材的香气,在这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下,我们得以开始体验古法造纸的魅力。

首先,我们用木头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纸模具,这个模具并没有像现代纸张机那样高昂复杂,而是由简单的木头和绳索构成。

接着,我们开始准备纸浆,取来了适量的树木和植物纤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地用水和木材进行搅拌和磨损,直到纸浆变得柔软而有韧性。

然后,将纸浆均匀地涂抹在模具上,并且让它干燥。

整个制作过程虽然非常简单,但需要耐心和细心。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我们的用心和细心,一丝不苟。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古法造纸的独特魅力。

首先,古法造纸是一门技艺丰富的技术活动。

它不同于现代工业生产中高度机械化的过程,而是需要手工制作、耐心搅拌和温和晾晒的过程。

这项技艺需要工匠们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并需要他们对每一寸纸张负责。

其次,古法造纸是一种全面的体验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亲力亲为进行体验,了解每一个步骤的细节,甚至需要我们动动手指来判断纸张是否干燥。

通过这种全面的体验,我们对古法造纸的工艺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古法造纸是一种对自然和材料的尊重体现。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和试验各种植物与木材的混合比例,找到最适宜的原料。

这需要我们对自然资源的理解和尊重,也需要我们对原料的得来和利用进行尊重。

在古法造纸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这门古老的技艺,更重要的是,我对古时人们的勤劳、勇敢、聪慧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观造纸博物馆总结感悟

参观造纸博物馆总结感悟

参观造纸博物馆总结感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家造纸博物馆,亲眼目睹了造纸技术的演进历程,同时也对造纸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次参观中,我从多个方面得到了启发和感悟。

通过参观展览,我了解到造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

古代的造纸工艺十分繁琐,必须经过多个环节进行,如选材、煮浆、造纸等。

而现代的造纸技术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对于传统行业的巨大影响,也让我对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精神佩服不已。

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造纸行业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进步。

展览中介绍了如何回收利用废纸、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相关信息。

这使我深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让我对现代企业在生产中注重环保问题充满信心。

在博物馆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纸张的有趣知识。

例如,纸张的质地和厚度不同,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如书写、绘画和包装等。

另外,我还了解到纸张在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古代的纸质书籍和现代的报纸杂志等。

这让我对纸张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到纸张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参观造纸博物馆,我对造纸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启示和感悟。

首先,要珍惜纸张资源,避免浪费。

纸张虽然看似普通,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物品,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并妥善保护。

其次,要关注环保问题,支持和鼓励那些在生产中注重环保的企业和技术。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最后,要珍惜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和智慧。

只有通过传统的技术和现代的科技相结合,才能实现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参观造纸博物馆是一次很有收获的经历。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造纸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纸张的价值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也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利用纸张资源,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研究古法造纸的心得体会

研究古法造纸的心得体会

研究古法造纸的心得体会古法造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对古法造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研究古法造纸让我对纸张本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纸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之一,但是很少有人了解纸张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通过研究古法造纸,我了解到纸张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并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特定的技术和技巧。

这让我对纸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研究古法造纸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法造纸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术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了解到古法造纸是由我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精神所孕育而成的,它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这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再次,研究古法造纸让我体会到了手工艺术的魅力。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机器取代了很多人们的工作,手工艺术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然而,通过研究古法造纸,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手工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制作纸张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手工操作,需要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耐心细致。

而这种手工操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这让我对手工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最后,研究古法造纸让我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传统的造纸工艺使用自然材料制作纸张,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相比之下,现代工业造纸过程中使用大量化学原料和能源,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通过研究古法造纸,我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总结而言,研究古法造纸让我对纸张、传统文化、手工艺术和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多元和丰富;只有通过对手工艺术的重视和保护,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义;只有通过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绿色和清洁。

古法造纸 传承非遗造纸术的智慧

古法造纸 传承非遗造纸术的智慧

古法造纸传承非遗造纸术的智慧古法造纸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环,通过千年的发展,非遗造纸术成为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这种传统的手工造纸技艺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古法造纸的历史渊源在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纸张的出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早在西汉时期,古代中国就开始探索造纸术,纸张的问世使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承变得更加容易和广泛。

通过研究古代纸张制作技艺,我们可以了解到先人们的智慧和工艺。

二、非遗造纸术的独特之处非遗造纸术与现代工业生产的纸张制作存在差异,手工制作的纸张更注重纹理和质感的表现,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非遗造纸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丰富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选取、泡制、榨水、晾晒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熟练的手工操作和细心的处理,凝聚了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三、古法造纸的传承与挑战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兴起,传统的古法造纸术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很多传统的造纸手艺已经被机器所取代,少数知识持有者往往年事已高,没有新一代人接替。

因此,传承非遗造纸术的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保护传统技艺的努力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造纸术,相关机构和组织加强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通过设立非遗文化保护区域、举办传统技艺展览、开展非遗造纸术培训等活动,致力于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学习古法造纸。

此外,一些工艺大师也致力于培养学徒,传授自己的技艺和经验,确保传统技艺得以延续。

五、古法造纸术的艺术价值古法造纸术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透过纸张的纹理和质感,可以感受到工匠们的用心和智慧。

古法造纸术可以应用于书法、绘画、装裱等艺术领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展示创作的空间与载体。

六、古法造纸术的现代应用传统的古法造纸术在现代也得到了创新和应用。

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将传统造纸术与现代艺术技法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品。

同时,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古法造纸也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友好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实践造纸的体验心得体会

实践造纸的体验心得体会

一、引言造纸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伟大的发明,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践造纸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我对造纸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二、造纸工艺的体验1. 选材在造纸过程中,我们首先选取了树皮作为原料。

树皮含有丰富的纤维,经过处理后可以制成纸张。

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树皮浸泡在水中,让其充分吸水膨胀。

2. 碾磨接下来,我们将树皮放入石臼中,用木槌进行碾磨。

碾磨的目的是将树皮中的纤维分离出来,使其成为造纸的原料。

在碾磨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他们巧妙地利用石臼和木槌,将树皮中的纤维提取出来。

3. 浆煮将碾磨后的树皮浆放入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沸。

煮沸的目的是使树皮浆中的纤维充分溶解,便于后续的抄纸过程。

在煮浆过程中,我们闻到了树木的清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

4. 漂白煮浆完成后,我们需要将浆液中的杂质去除。

将浆液倒入布袋中,用木棍搅拌,使其中的杂质沉淀。

然后将布袋中的清水倒掉,留下纯净的浆液。

5. 抄纸抄纸是造纸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将纯净的浆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纸帘中,然后用刮板将多余的浆液刮掉。

经过多次重复,纸帘上逐渐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纸张。

最后,将纸张晾干,即可得到一张张美丽的纸张。

三、体验心得体会1. 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通过亲身体验造纸工艺,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从选材、碾磨、煮浆到抄纸,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汗水。

这种传统工艺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增强环保意识在造纸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纸张的来源是树木。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张纸,减少浪费。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环保问题,倡导使用环保纸张,为地球家园的绿色贡献力量。

3. 培养动手能力造纸实践让我锻炼了动手能力。

在碾磨、煮浆、抄纸等环节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工具,如何掌握技巧。

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古法造纸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古法造纸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古法造纸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古法造纸是一种传统的造纸方法,通过人工操作,利用植物纤维制成纸张。

它不仅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成就,也是一种独特的手工艺。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古法造纸实践活动,并且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古法造纸需要大量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制作纸张的过程包括将植物纤维浆料混合后放入木质纱网中,然后在池子中轻轻晃动,让纤维均匀分布在纱网上。

接下来,将纱网连同纤维倒放在平板上,用玉石或者木槌轻轻敲打,使纸浆变为平整且结实。

最后,将纸张放置在竹架上晾干即可。

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古法造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古代人们使用自然界中的植物纤维作为原料,而不是像现代造纸工业一样使用大量的木材。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由于使用手工操作,古法造纸的能耗远低于现代造纸工业。

因此,古法造纸更加符合目前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

古法造纸还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古代人们通过造纸活动,传承了丰富的手工艺术和文化知识。

纸张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书法、绘画和书籍制作等方面。

通过亲身参与古法造纸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造纸的这种文化魅力。

每一张古法造纸的纸张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既承载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文明中人们对纸张的深刻理解和不懈努力。

在古法造纸的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纸浆的制作。

古法造纸中使用的纸浆必须均匀、纯净且具有一定的粘稠度。

为了制作纸浆,我需要将植物纤维用水浸泡,并且反复搅拌、搓揉。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力气和耐心,而且在判断纸浆的成熟度时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另一个困难是掌握适宜的纺网技巧。

纺网是古法造纸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纱网的种类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纸张的质量和成品率。

在实践中,我发现纺网的力度和角度需要仔细调整,对纤维的分布均匀性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掌握好这个技巧,我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最终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造纸术活动感想

造纸术活动感想

造纸术活动感想活动开始前,我对造纸术只是一知半解。

我知道造纸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但对于其中的具体步骤和技术却知之甚少。

因此,当我得知学校要组织一次造纸术活动时,我非常兴奋,希望能够通过活动更深入地了解这门古老的技艺。

在活动当天,我们首先进行了一次专业的讲解。

老师详细地介绍了造纸的历史、原材料、工具和技术,并且展示了一些与造纸有关的实物。

通过这次讲解,我了解到造纸术最早起源于中国,而后传入世界各地,并逐渐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造纸技术。

我还知道了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是废纸、木浆和草木纤维等,而常见的工具有磨浆机、料浆机、造纸机等。

对于我这个对造纸术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这些知识都是全新的,让我对这门技艺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实际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些旧报纸和废纸作为原材料,然后用水泡软,再加入适量的草木纤维,搅拌均匀。

在搅拌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废纸的纤维被打散,水中充满了丝丝的纤维,这种感觉非常有趣。

接下来,我们将这些混合物倒入一个浸泡了水的模具中,用手轻轻地摇晃,使其均匀铺开。

这一步虽然看似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因为要使纤维均匀地分布在模具中并达到理想的厚度。

经过这一步,我们将模具晾晒,待纤维干燥后,就完成了一张手工造纸。

整个过程虽然简单,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

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造纸术的精妙之处。

我发现在操作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比如掌握好纤维的比例和均匀分布,控制好模具的倾斜角度和摆放位置等等。

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磨练,才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纸张。

对我来说,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体验,更是一次有价值的学习和锻炼。

除了操作外,我们还参观了一家造纸厂。

在厂房内,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造纸机器,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从原材料的处理到成品的包装,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而且效率极高。

通过参观,我们不仅了解了造纸的规模化生产流程,更加深了对造纸术的理解和认识。

从手工造纸工艺的传承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新密市大隗镇手工造纸工艺探访

从手工造纸工艺的传承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新密市大隗镇手工造纸工艺探访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总第102期)J o ur n a l of t he Par t y Sch ool of C PC Z he ngzhou M uni ci pal C om m i t t ee N o.6,2009(Sum,102)市情省情研究从手工造纸工艺的传承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新密市大隗镇手工造纸工艺探访韩征(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在有着“全国造纸第一镇”的新密市大隗镇,至今依然完整地继承和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蔡伦手工造纸工艺。

目前,"-3地政府正全力申请此项工艺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照与之有相似情况的云南芒团村蔡伦手工造纸工艺、贵州石桥村手工造纸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倡导的“须求变求创新才能得以延续”观点未必是适当的,应该在结合国情地情的基础上,认真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路径关键词:大隗树皮绵纸;手工造纸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图分类号:TS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09)06—0134—03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先民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而利用树皮为原料造纸在我国有着更悠久的历史。

有着全国“造纸第一镇”美誉的新密市大隗镇的‘手工造纸起源于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相传东汉初年刘秀的大司徒侯跋从蔡伦处学得此技艺,又将此技艺传给大隗镇的侯姓后人。

宋金时期,大隗镇手工造纸作坊兴起。

目前,现代化造纸业已成为大隗镇的支柱产业。

“八五”期间,大隗镇工业化造纸业突飞猛进,主导产品有瓦楞纸、水泥包装纸、民用纸、卫生纸四大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年产值达15亿元。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大隗继续实行“强镇富民,以工建镇”的发展战略,强力推动大隗镇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村民几乎家家都采用大中型的造纸机进行机械化造纸。

随着机器造纸的普及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如今的大隗镇仪剩下一家作坊还固守着此项原始造纸工艺,由于工作量大且利润微薄已难以为继。

手工造纸的心得体会

手工造纸的心得体会

手工造纸的心得体会【篇一:国企纸箱厂实习心得】篇一:纸箱厂实习报告浙江大胜达纸箱厂实习总结实习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次锻炼,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

浙江胜达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萧山包装材料厂,2003年9月升格为国家级企业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集团公司现拥有两大国家级研发生产基地,一个是“中国纸包装开发生产基地”,一个是“中国生活用纸研发生产基地”。

纸包装产业共设有两大园区:一个是开发区园区下辖两大生产基地,即浙江大胜达包装有限公司;另一个是江南园区下辖两大生产基地,即杭州胜铭纸业有限公司、浙江胜达彩色预印有限公司。

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生产的各项瓦楞纸箱、彩箱产品质量稳定,深受客户好评。

并与浙江中烟、杭州松下、杭州娃哈哈、农夫山泉、苏州三星、华润雪花、沃尔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每个人都是颗棱角锋芒的石头,需要好好地碰壁,等到把那些锋芒和无知都磨平了,你就会成为一块美玉,光芒四色吧!来到胜达,短暂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让我了解了很多。

坚持自我,以包强包,做世界领先的包装。

只要你用真心去碰撞另一颗真心,你就会有所收获的!本以为车间的生活很乏味,本以为车间的师傅脾气很不好,每天从事相同的工作!以为他们会对我们大学生有一种排斥的心理。

在胜达的一个月里面,尤其是我待的车间,我深刻感到他们的变化,,最初车间,仓库的卫生状况不是很好,很多货物上的灰尘比较多,上面都没有一些防护的措施!使得上面一件货物报废。

之前在地锟上有很多在制品,生产物流不是很顺畅,后道工场设备,托盘的摆放比较混乱。

整顿之后,地锟上的在制品明显少了很多,生产物流明显提高了很多,从而提高了生产工作的效率,后道的工序,设备的摆放也比较合理。

后道工序的布置也比较合理,之前后道工序比较混乱,因为需要的手工人员比较多,设备经常移动,摆放的时候很随意,从而导致生产过程比较混乱,经常找不到料!现在后道工序的布置,设备的摆放比较合理,人们在工作的时候有条不紊,物流通畅!篇二:大学生纸箱厂实践报告108大学生纸箱厂实践报告在学校的知识是死的,都是纸上谈兵。

古法巧造纸活动感想

古法巧造纸活动感想

古法巧造纸活动感想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承载了我们的文字、图片、思想,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下,我们很少能够亲手制作纸张,更不用说是用古法巧造纸了。

因此,当我有机会参加古法巧造纸的活动时,我感到无比兴奋和好奇。

那天,我和一群朋友一起参加了一次古法巧造纸的活动。

活动地点选在了一个古老的水乡村庄,这里保存着许多古代的制纸传统工艺。

当我们到达活动现场时,一个和蔼的老师傅正在向我们介绍古法巧造纸的过程。

他说,古法巧造纸源于中国,是一种以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浸泡、搅拌、挤压、晾晒等工序手工制作纸张的传统工艺。

听到这里,我对这项活动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首先,我们来到了村子里的竹林,老师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采集竹子的纤维。

他告诉我们,竹子是古代制纸的重要原料,它的纤维柔软而坚韧,非常适合制作纸张。

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我们每个人都亲自动手采集了一些竹子纤维。

这一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古人对纸张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因为我们要小心翼翼地采集纤维,以免破坏植物的生长。

接下来,我们回到了古法巧造纸的作坊。

老师傅首先教会我们如何浸泡纤维,让它们充分吸水后更加柔软和易于加工。

我发现,这个环节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因为浸泡的时间和水温都对纤维的质量有影响。

当我们都完成了这一步骤后,老师傅又教会我们如何加工纤维,经过搅拌和挤压,使得纤维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纸张上。

这一过程中,我感到了自己的手指和手掌肌肉迅速发力,这个古老的工艺需要我们的身体协调和力量,这也是一种锻炼。

最关键的一步是晾晒。

老师傅告诉我们在古代,人们会选择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将制作好的纸张晾晒在竹篾架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纸张迅速干燥,同时还可以增加纸张的光滑度和质感。

听完这些知识后,我们把刚制作好的纸张摊放在竹篾架上,在太阳下晒着。

这个过程让我感到一种宁静和祥和,太阳洒落在纸张上,那种光芒让我感到纸张仿佛在吸收太阳的能量,变得更加光滑和柔韧。

关于河南省大隗镇手工造纸工艺的现状调查

关于河南省大隗镇手工造纸工艺的现状调查

关于河南省大隗镇手工造纸工艺的现状调查一、手工造纸工艺传人生存现状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全人类文明史上都有着永固的重要地位,也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

它是让国人为之骄傲津津乐道的自豪,同时也是外国人最为钦佩叹为观止的古代文明体现。

河南省大隗镇有“中国造纸第一镇”的美称。

大隗镇的手工造纸工艺已有1000多年历史,手工制作的白麻纸纸质绵韧,手感软滑,纸面平整,不洇墨,吸水好,润墨力强,是书写的上乘佳品。

该镇的手工造纸起源于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手工作坊均以蔡伦为祖师,在大隗镇一个村名叫“大庙”的村里有座“蔡仙庙”,说的就是,东汉初年刘秀的大司徒侯跋从蔡伦处学得此技艺,又将此技艺传给大隗镇侯姓后人的故事,也是这里造纸的起源。

然而,这门原本让这个村镇闻名全国,让这里的人们衣食无忧的手艺活,在现代社会却面临着即将消失的困境。

住在大路沟村现年46岁的黄保灵是全村也是全镇目前唯一坚持沿用手工工艺造纸的人。

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就是他的工作坊。

由于蔡伦发明的那一套造纸工序光是造纸浆,就有采料、晒料、煮、蒸、拌灰、捣浆……至少60道工序,极其复杂。

虽然,现在可以利用打浆机将买来印刷厂的纸品边角料打成浆,省掉了这些步骤,可是仅捞纸、压纸、湿纸、贴纸这些工序做起来依然繁杂。

所以黄保灵每天的工作是繁忙而枯燥的,每天要从早上5点多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活计,6点多开始干活,除了吃饭上厕所外就一直到干到晚上6-7点钟,站立时间超过10小时,一天最多只能造1800多张纸,除去成本和雇工收入不足60元。

一天下来浑身疼困,晚上睡觉翻身都要被疼醒。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努力工作,他的收入却依旧微薄到难以维持家庭的温饱。

他家里有三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中专。

最小的在镇里读初中,这一年下来光学费就要两万多块钱,黄家还有两亩薄田,却是薄的都不能保证300斤的收成。

所以,老黄还要挤出时间出去到周边的造纸厂去当搬运工、装卸工。

脏活、苦活他几乎都干过了,他的生活却依旧潦倒。

学习传统文化体会600造纸术

学习传统文化体会600造纸术

学习传统文化体会600造纸术
X月X日下午,我们一群小记者来到戴村镇顾家溪村,实地探秘“古法造纸术"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到顾家溪村委会,我就被眼前的一台台特殊装备吸引了,于是我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可是毫无头绪。

古法造纸传承人顾爷爷,看出了我的疑惑,叫我不要着急。

等大家到齐了,顾爷爷先给我们看了一个小视频,让我们大致了解了顾家溪手工造纸的过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这个造纸术有二十多个步骤,比如拖竹、削竹、拷白、断料、浆料、热锅翻摊一直到挑纸,非常复杂,每个步骤都需要娴熟的技术,难怪现在越来越少人能掌握这门手艺了。

我还在顾爷爷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脚礁捧料、抄纸和开纸三个步骤。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抄纸这一步骤。

我卷起袖子,先把一个带有竹帘的木头框放进一个抄纸槽中,里面是混有原材料的液体。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整个框拿出来,让纸纤维均匀地平摊在竹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湿纸页,最后把抄成的湿纸移置在抄纸槽旁的湿纸堆上。

这就是抄取纸浆,沥去水分的过程,这样可以初步完成脱水。

据说这样一层层地叠上去,可以叠到大约20厘米高。

太神奇了!
经过今天的活动,我亲身体会到了“古法造纸”的独特魅力。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把所学的知识告诉我的家人。

虽然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但是老祖宗的东西也不能忘记。

我真心希望这项从南宋开始,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手工技艺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能一直传承
下去。

造纸活动感想

造纸活动感想

造纸活动感想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对造纸并不了解,只是知道废纸可以回收再利用。

但当我真正亲身参与其中,才发现造纸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种对环境的关怀和珍视。

尤其在当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造纸活动更是显得尤为珍贵。

造纸活动的第一步是收集废纸。

这些废纸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纸张废料。

通过收集和分类,我们可以将这些废纸重新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

在收集废纸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环保意识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接下来是废纸的处理。

我们将废纸撕成细小的碎片,然后加入清水浸泡。

通过搅拌和加热,废纸的纤维会逐渐分离出来,形成纸浆。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不能有丝毫懈怠。

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经过纸浆的制作,接下来就是造纸的环节。

我们使用纸模具将纸浆倒入其中,经过压榨和脱水,最后晾晒成纸。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各种技术手段,并且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检验。

我学会了如何控制水分、如何使纸张均匀、如何防止纸张变形、如何晾晒纸张等。

这些技能不仅具有实际意义,更是一种对传统工艺的传承。

整个造纸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对环境的关怀和珍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技术技能,更是学会了珍惜资源、关爱环境。

通过废纸的收集和再利用,我意识到每一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与此同时,造纸活动也给我带来了乐趣和收获。

通过亲手制作纸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了手工艺的魅力,也加强了对环保的认识。

通过这次造纸活动,我不仅学到了技术技能,更是学会了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收获,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国工匠造纸术观后感

大国工匠造纸术观后感

大国工匠造纸术观后感《大国工匠造纸术》是一部以造纸术为主题的纪录片。

通过该片,我对造纸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和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纪录片以宋代创造性的造纸术为起点,通过历史的时间线,展现了造纸术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从最初纸张的独特性到达到全民化应用的阶段,再到纸张的不断升级和改进,一步步展现出中国造纸术的独特之处和巨大的影响力。

有学者曾经说过:“没有造纸术,就没有官方文件;没有官方文件,就没有历史的记载。

”《大国工匠造纸术》通过纸张的历史展示,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造纸术对于历史记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纸张作为一种媒介,记录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我想起了古代的书院和传统文化的诞生地,纸张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同时,纸张的普及也带动了书写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传播。

纪录片中也介绍了造纸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从木质纤维中提取浆料的过程。

看到工匠们在古朴的工坊里一步步地操作着,感觉他们简直就是活化石,代代相传着这门技艺。

我被他们的细心和耐心所感动,他们不断完善和进步,让造纸术在现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无论是古代的农民对纸张的普遍使用,还是现代的机械化生产,都离不开工匠们的无私奉献和创新精神。

纪录片还展示了一些纸张艺术的创作和应用。

比如宣纸的制作和用于绘画,让我对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反复搓揉、淬丝、晒干等一系列工艺,纸张产生了独特的质感和色彩,成为艺术家发挥创造力的媒介。

此外,纸张在建筑和装潢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介绍,深刻地展示了纸张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通过《大国工匠造纸术》这部纪录片,我不仅对造纸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和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纸张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历史的记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工匠们始终坚守着传统和创新的精神,在不断改进和进步中将造纸术发扬光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自己的文化底蕴感到骄傲,并希望这门古老而伟大的技艺能够得到更多的传承和保护。

大国工匠造纸观后感

大国工匠造纸观后感

大国工匠造纸观后感《大国工匠造纸》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造纸术发展历程的纪录片。

通过对这一传统工艺的探讨,片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勤劳精神,也让我对造纸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使用的一种古老的造纸工具“范”。

这个看起来简单却十分重要的工具,承载了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新。

片中的工匠通过使用范来提高造纸的效率和质量,让我对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介绍工具,影片还特别强调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勤劳精神。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然而,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工匠们几乎百分之百地靠手工完成造纸的过程,无论是选材、浆研、成型还是晾晒,都需要工匠们亲自操劳。

这种勤劳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尊重。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提到的古代工匠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古代,造纸是一个十分繁琐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同工种的工匠们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一张优质的纸张。

片中展示了篾工、浆研工、筛漉工、晾晒工等各个工种的工匠们如何互相配合,完成各自的任务。

他们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确保每一步都能顺利进行。

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和氛围是当今社会不可多得的,更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推崇的。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中国古代造纸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造纸术从最初的竹简、木板到后来的纸张,发展的过程是如此复杂而又精彩。

而中国人的智慧和手工艺的精湛则使得造纸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总的来说,《大国工匠造纸》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勤劳和团队协作精神,让我对古代造纸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欣赏。

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古代工匠们辛勤劳动和创新精神的赞美。

希望这样的纪录片能够更多地制作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

古法造纸 传承非遗造纸术的智慧

古法造纸 传承非遗造纸术的智慧

古法造纸传承非遗造纸术的智慧古法造纸是一门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通过借鉴先辈智慧和传统制作工艺,将纸浆纤维制成高质量的纸张。

这种古老的造纸方法不仅展示了人类在技术方面的巧妙创新,而且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古法造纸的历史与发展古法造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东汉时期。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掌握了纤维材料制成纸张的技术。

据史书记载,在汉代初年,名叫蔡伦的东汉人发明了造纸术,并经过多年的改进与发展,使得纸张广泛应用于书写、印刷和艺术创作等方面。

古法造纸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现代工业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古法造纸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而且,由于古法造纸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和关注这一非遗技艺。

二、古法造纸的工艺流程古法造纸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材料准备、纤维提取、纤维处理、煮浆、浆页、压榨、干燥等环节。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这些环节。

1. 材料准备:传统的古法造纸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包括植物纤维、文脂、纯净水等。

其中,植物纤维可以采用竹子、杂草、棉花等,纤维混合的比例根据所需纸张的特性来决定。

2. 纤维提取:将植物纤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需要的物质,从而得到纯净的纤维素。

3. 纤维处理:将提取到的纤维素进行处理,使其更加柔韧、易于纺织。

4. 煮浆:将经过处理的纤维素放入锅中加热煮沸,使其形成纤维混合物,即纸浆。

5. 浆页:将纸浆均匀地撒在一定规格的造纸框架上,形成纸页的初步结构。

6. 压榨:通过加压的方式将多余水分从纸浆中挤出,使纸张变得更加紧实。

7. 干燥:将浸有纸浆的框架放在晾台上晾干,让纸张自然风干。

虽然古法造纸的工艺过程简单,但是却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操作。

传统的手工制作能够更好地掌握冷热水比例、造纸框架的抖动频率以及纸张的厚薄,以便最终制作出优质的纸张。

三、古法造纸的传承与挑战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术,古法造纸的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非遗感悟心得体会(3篇)

非遗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我有幸亲身参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深切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对非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非遗的魅力1. 丰富的文化内涵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道德等方面的内涵。

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在参与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2. 独特的艺术价值非遗艺术形式多样,如剪纸、刺绣、泥塑、书法、绘画等,各具特色。

这些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特色。

通过学习非遗技艺,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3. 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同时,非遗也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纽带,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非遗的传承与保护1. 传承人培养非遗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的培养。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交流等活动,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

同时,鼓励传承人收徒传艺,让非遗技艺得以传承。

2. 教育普及非遗教育是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社会应将非遗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开展非遗知识普及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3. 创新发展在传承非遗的基础上,要注重创新发展。

将非遗与现代科技、现代审美相结合,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产品,拓宽非遗的传承渠道。

4.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扶持。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形成合力。

三、个人感悟1. 传承责任作为一名非遗传承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非遗技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保护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若干思考

关于保护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若干思考

关于保护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若干思考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最大贡献的一项发明。

人类使用的书写材料被分为三类:一种是硬书写材料,例如在甲骨文、石头和竹简中使用的古文,书写材料硬,写工费时、费力。

第二种是加工植物的写作材料,例如古埃及人用的莎草,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用的树皮,还有在东亚使用的椰树叶子,虽然这些材料很简单,很容易写、保存得很好,但容易折叠。

第三种材料是深加工的动物和植物的写作材料,代表的是欧洲常用的羊皮卷轴和早期瓷器上的丝绸,这种材料质地光滑,适合写作和绘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一、陕西西安市北张村传统造纸技术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传统的造纸技术在一些地区还在使用,陕西省张村就是其中之一,北村镇坐落在西安长安区,位于西村的20公里处,在西中南部山区,位于平原上,绿树葱葱的植物,在村子的对岸,是周文王,这是西汉十一个王朝的首都,是一种最先进的、发展最快的和集中的区域。

根据解放前中国当地的历史记录,村里的数百个家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造纸,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造纸,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论。

根据这个村子的人描述,在汉代留下了传统的北张传统造纸技术,至今仍在使用这些技术,据说它是由蔡伦发明的。

尽管没有相应1/ 4的文件证明,对北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事实上,在1957年,考古学家发现了西汉王朝的巴桥,北张村不远的地方,这证明了蔡伦的造纸术,以及北张村和巴桥之间的关系给了北张历史上造纸的新线索。

根据书中的研究,北朝唐村的白布纸出口到南韩、日本,在清末王朝也一直在沿用,解放前的北张村仍然是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部分,解放后的北部地区和中国金平报文都在村中使用了大量的文献,解放后,全国人民的公社期,由国家统一采购,北方纸村成为初级的包装用纸。

二、对传统造纸技术的有效保护方法的可行性中国传统的造纸技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在实践和创新中不断摸索,最后形成一种成熟的工艺,这技术是一种具有历史、地区和民族特色的,现代工业技艺对传统文化的这种工艺以及现代文化价值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 白、细韧 柔软 、拉力 强韧 的特点 .无 还 挣 不 到 钱 。 村 里 其 他 人 早 就 不 干 了 。
”他 坦 率地说 : 如 据新 密市 文 化馆 馆 长李 宗 寅介 绍 . 毒 、环保 、细 嫩 、耐 用 ,防虫 蛀 ,味道 我胆 小 有点懦 弱 。
东汉初 年刘秀 的大司徒侯 跋从蔡伦 处学 清香 ,吸墨 性强 .不易 变色 ,保存 年代 果 早 几年 能走 出去 ,现 在也 会 有 点 积 得造纸 技艺 , 又将此 技艺 传给 大隗镇 的 久 ,而且 对人体 还 有镇 静安 神之 功效 , 侯姓 后人 。因此 , 镇 的手工 造纸作 坊 成 为 历代 书 写重要 契约 、家 谱及 佛 教 、 该 蓄 。每天起 五 更搭 黄昏 .十个钟 头 ,做 10 0张纸 ,也 不过 6 8 0快 钱 的收入 ,三 Biblioteka 工艺及亟待保护 的窘 状
生 。孟老 年轻 时 , 里有 一百 多户人家 这
但三 十多年 前就 几 大 隗镇 大 路 沟 村 唯 一 一 户 坚 持 沿 用 以手 工造纸 为营 生 。
方 公 里 2 个 行 政 村 ,约 6 人 口 。早 手 工 技 术 造 纸 的 村 民 叫黄 保 灵 。 0 8 乎 全都 改 用机器 造纸 了 , 5 万 大约十 年前 大 20 年
黄保 灵 向我们 描述 的过 程是 : 枸树 将
枸 他 带我们 来到 他 的工作 间 ,那是 问 强 筋 骨 的 功 效 。 树 的 内 皮 层 纤 维 较 长 的外 皮 内皮一 起剥 掉 拌 着石灰 在大
约 1 平米 的屋 子 , 0 屋子 一 角堆满 了他采 而 柔软 ,吸湿 性强 ,在我 国是 制造 桑皮 上蒸 ,蒸 完在 石磙 上碾 .再泡 ,再 剥 购来 的废 纸边 角料 . 捆码 放 着 。黄保 纸 的上 好原料 , 成 远在 隋代就 大量 生产 应 劈开 卷成像 烙饼 一 样 的卷 ,用 刀切 灵站 在 8 公 分深 的 脚坑 ”里 面 前是 用 。公 元 1 2 前东 汉各地 已生 产麻 纸 丝 ,在 大缸里 捣碎 。一般 用做 纸浆 的 O O年 操作 池 :1 5 长 、1 宽 、0. 米 深 的 进 贡 。 .米 米 8 皇帝 、 皇后 都喜欢 用 这样 的纸 , 邓 麦秸秆 、稻 草秸 秆 ,混 着枸树 皮 ,用j
以工建镇 ”的发展 战 略 ,强 力推动 了全 陕西 的手工纸 以麻 为原料 ,纸 质硬 , 而 的手 艺 ,到 我这 儿是第 五代 了 。新型 的
镇 的 工 业 化 、城 市 化 、现 代 化 。如 今 全 这里 生产 的绵纸纸 浆原料 为枸 树皮 , O多 家手 纸 机械 造 纸工 业使 我们 村原 来 6
纸浆 池 。 池需 要 3 担 水蓄 满 . 淀后 当时蔡伦 掌管 宫 内文 书档案 ,深感 帛 制作 鞭炮 的纸 则全 部 用枸 树皮 做 原浆 该 O 沉
在宋金 时期 , 大隗镇 就有 了手 工造纸 作 9 2 我们 冒雨驱 车前往 新 密市大 路沟村 还剩 下 2 家手 工造纸 作坊 , 月 0日 -3 如 坊 至今 已经有 一千 多年历 史 。 目前 造 隗镇去探 访黄 保灵 , 了解这 项古老 的工 今 只有村 民黄保 灵还 固守 着这一传统 工 纸业 已成 为大隗 镇 的支柱产 业 。“ 五 ” 艺 技 术 。 八 期 间 ,镇工 业化造 纸业 突飞 猛进 ,主导 给 我们 做 向导 的 是大 隗镇 的 村 民 、
均 以蔡伦 为祖 师 大 隗镇还 敬祀 有 蔡 道教 经 文 的 用 纸 和各 类 包 装 、工 艺 用 个 孩子都 上学 ,连学 费都凑 不够 了 。新 仙庙 这种 传统 手 工制作 的绵纸 , 质 纸 。 。 纸 绵韧 , 感软滑 . 面平 整 , 手 纸 不洇墨 , 吸 水好 ,润 墨力 强 ,是 书 写的上 乘佳 品。 密文化 馆 的馆 长李 宗寅先生及 工作人 员
现在 又说要 把这 过 去外地人 来这里 学 习手 工造纸技 经 常来鼓 励我 干下 去 , 非 我经 不起鼓 术 ,成绩 优异 者 留在这里 落户 。由于 买 个 申请 物质 文化遗 产 ,
励 ,就 坚持到 了现 在 。 ”
称 楮实 子 , 与根 皆可 入药 , 有补 肾利尿 、
镇几乎 家家都采 用大 中型 的造纸机 进行 质柔软 、 韧性好 , 折耐 叠 , 耐 吸水性 好 ,
工造 纸 的村 民 , 放弃 了这种 古老 的造 都
机械 化造纸 , 传统 的手 工造纸 的技 艺 已 且不 洇墨水 。 里所产 的纱 纸具 有纸质 纸 方法 , 这 现在 只剩我 一家 了。 干这个 , 累 经到 了濒 临消亡 的境地 。
艺。
我 们来 至 黄 保灵 的家 ,由于 手工 造 0
家境拮 据 的他 产 品有瓦楞 纸 、 水泥 包装纸 、 民用纸 、 卫 7 岁 高龄 的孟东老 人 。 起造 纸 , 5 提 他津 纸 已经难 以维持 生计 了 , 生纸 四大 系列 , 品 畅销 国内外 , 产 津乐道 :民国 时期 的 《 产 年 6 中央 日报》用 的 刚从 外地打 工 回来 。黄保 灵今年 4 岁 , 值达 1 亿 元 。大 隗镇 实行 ” 5 强镇 富 民 , 就 是 这里 的纸 。与 陕西 的手 工纸 相 比 , 他 无奈地 告诉 我 们 : 手工 造纸 是祖 传
观察思考
1 7
炎 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的创 新
探 访 大 隗 传 统 手 工 造 纸 工艺 有 感
有 着 全 国 “ 纸 第 一 镇 ” 美 誉 的 新 造


大隗的手 工造纸
纸 的人 多 , 以 镇 上 的 居 民 多 以造 纸 为 所
密市 大隗镇 ,距 河南 省会郑 州 4 公 里 , 5 位于嵩 山东 麓 , 水河 畔 , 洧 全镇 5 平 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