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年高考诗歌汇总(附答案)

合集下载

07年全国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

07年全国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

附补充注释和讲解
①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 词借咏鹰抒壮怀, 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 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 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 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 作者旅寓河南期间。 作者旅寓河南期间。②堵:一般为用于墙 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 风低” 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③“风低”句: 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 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 划破” 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 “划破”。 ④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 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 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呼鹰皂枥 逐兽云雪冈。 身手:指才能、 林,逐兽云雪冈。”⑤身手:指才能、本 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领。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⑥ 轩举:昂扬貌。 指鹰。 轩举:昂扬貌。 ⑦汝:指鹰。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 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 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 分) 答案: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 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 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 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意思对即可 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 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 ?(4 么?(4分) 答案: 雁引愁心去 运用了拟人手法, 雁引愁心去” 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 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 为诗人带走愁心, 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 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 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 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 。(意 “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 思对即可) 思对即可) 雁别秋江去" 言之成理亦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007—2010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回顾1

2007—2010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回顾1

(2007年)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 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 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 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 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 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思想感情类题注意点:
1.主要关注以下感情内容:思亲(乡)、惜别 (祝福平安、前程迷茫)、壮志难酬、昔盛今 衰、恢复中原、奸邪(奢侈)误国、立志报国 的豪情壮志(边塞诗) 、皇恩不达(边塞 诗)。 2.结合具体诗句提炼感情内涵。(同学们最好 还是联系具体诗句阐述一下,但核心还是感情 的内容) 3.思想感情变化脉络:逐句分析,不可遗漏。 4.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炼字类题注意点:
1.两种类型:一种是明确指出所炼 “字”;一种不指出,要同学们自己寻找; 2.自己寻找一般要注意诗句中的动词、形 容词;(“诗眼”) 3.结合具体句子作阐述,好在哪里。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类题注意点:
1.关注以下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衬托 (反衬)、对比、主客移位(对写法、设 想对方)、托物言志(象征,一般用于咏 物诗)、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细节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借古讽今(怀古诗)等。如果实在看不出 什么: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尤其是命题者明确 的“作具体分析”。

2007-2011新课标语文高考古诗词阅读

2007-2011新课标语文高考古诗词阅读

2007-2011新课标高考古诗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高&考%资(源#网(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完整word)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推荐文档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07——11年各地高考题中的意境题总结

07——11年各地高考题中的意境题总结

07一、全国卷I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中的思乡之情。

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古诗词通常不是单纯的写景状物或叙事,也不是一味的抒情,而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对于宋词来说,一般上片描画对象,以托物起兴;下片则铺展生发,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对象之中。

本词即运用此种写作手法。

(1)要了解作者的心情,先要知道描写的什么景,才知道词中传达了什么情。

“柳斜斜”、“望”、“春水”、“烟雨”、“晴”等,均是传统诗词中关于“愁绪”、“怀人或怀乡”的经典意象。

作者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和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对此词进行赏析,先要根据全词的结构明白三个问题:本词写了什么景,什么情,情景如何交织在一起。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诗中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出这种淡淡的却无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07二、全国卷II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txt-你脚踏俩只船,你划得真漂亮。

- 每个说不想恋爱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

我心疼每一个不快乐却依然在笑的孩子。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看透我在隐身,知道我在等人。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 2008年4月24日(四川卷)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二年(1050)自临川赴钱塘(今浙江杭州)途宿驿中。

诗中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

诗人选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衰残的景象构成凄凉的秋景和孤寂的旅况,衬托出抱病的行人,从而表现羁旅独苦的处境和心情。

纪昀评道:“老健深稳,意境自殊不凡。

三、四句细腻,后四句神力圆足。

”[赏析]葛溪驿在江西弋阳县,这首诗是写他在驿站中看到的自然景物,引起乡思和岁时已晚的感觉,从而抒发对国事的感怀。

开头,“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漏”,古代计时的仪器,漏未央即夜未尽,夜很深的意思。

全联是说,在一个秋天的深夜,天边缺月,暗淡无光。

旅舍的床边,一盏油灯,半明半暗。

但无论是月色还是灯光,都不是皎洁明亮,而是一片昏惨暗淡,表现出旅舍中的清寂冷落。

这就为后面的抒情描写很好地渲染了环境气氛。

“病身最觉风露早,”自己身体有病,最容易感到风露侵人,气候转变的早;“归梦不知山水长”,是虚写,在梦境中回到家乡,就不觉得山高水长。

在这里,回到家乡只是梦境。

但是,梦境的恍恍惚惚,一下子在遥远的异乡,一下子又回到家中,不但很合乎梦境的情况,而且这样表现怀乡的感情,比实写收到的艺术效果更好。

????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是接前一联的意思来说的。

上句接“风露早”,因为感到岁时已晚而慷慨悲歌;下句接“山水长”,从梦境回到现实,看到天地的景色,是一片苍茫凄凉。

2007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及其详细解析

2007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及其详细解析

2007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及其详细解析
2007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及其详细解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华清宫吴融过华清宫李约
四郎飞雪晴去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
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
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第1页共1 页。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1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1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1【编者按】曾经连续四年(2007至2010年)利用业余时间编写“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资料,这样做,一是的确喜欢诗歌鉴赏,二是想为为广大诗歌爱好者和中学师生复习备考提供方便。

今年,我一如既往地继续在第五个年头编写诗歌解析资料,目的不变。

资料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由于时间紧迫,错漏难免,望广大读者指正。

)――黄平科【全国卷】【适用范围】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x藏、河北、广西(8省市区)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参考答案】(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

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

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

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

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汇编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汇编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汇编一.(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分)(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二.(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三.(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四.(陕西)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五.(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汇总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汇总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汇总答案【全国新课标卷】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全国大纲卷】(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北京卷】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应为突出卖饼儿起得早。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答: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

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

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

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③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答: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第二问: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天津卷】(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答: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007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2007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出”。诗人在这里用了 “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 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 ,比平时更加 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 “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 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 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 “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画面 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2007年全国卷II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 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卷诗歌鉴赏试题汇总及解析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卷诗歌鉴赏试题汇总及解析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卷诗歌鉴赏试题汇总及解析基础试题07-06 1810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卷诗歌鉴赏试题汇总及解析(全国新课标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全国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作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2007--2012新课标诗歌鉴赏

2007--2012新课标诗歌鉴赏

新课标卷近年高考试题2007年高考诗词鉴赏系列: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8、(5分)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是承“I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6分)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赏析:即事为诗,比较自由随便,不象军国大题目那么庄严。

小斋即事.当然要与小斋生活情事相关。

这首诗即从小斋常具之物琴,棋上着眼。

不过诗并没有去描写琴棋生舌,而是借琴、棋二物以写志抒怀.显得机杼独出,别开生面。

首联单刀直入,直陈本意。

但由于所言均出常情之外,便有一种新颖引入的力量。

怜,是爱的意思。

爱琴,一般说来,自然是因为喜音,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是把琴弹出声来,意在音,而不在琴,传说陶渊明抚无弦琴,不一定可靠。

即使确有其事,当其抚时,也是在意想中听到了琴声.作者则不然,爱琴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其“弦直”。

爱棋,一般说来,自然是为了较智消闲,作者又不然,爱棋不是为了对弈娱戏,而是因其“局方”。

“局”即棋盘,方形。

二句都是在琴、棋上寻其品。

言在物“品”,意在人“品”。

“直”就是正直,不邪僻;“方”就是有棱角,不圆滑。

浙江省07-11诗歌鉴赏题

浙江省07-11诗歌鉴赏题

浙江省07—11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分析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7年)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

(2分)(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8年)日幕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领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分)(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4分)(三)(2009年)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6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萼。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五)(2011年)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2007-2011浙江高考语文古诗答案(看了古诗会提高)

2007-2011浙江高考语文古诗答案(看了古诗会提高)

古诗201121.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解析】“今古河山无定据”指古往今来,大好河山并没有一定属于谁的准则。

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

诗歌以议论开篇,其作用在结构上是引领全文;在内容上是奠定了全词的格调,或揭示主旨。

22.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Syd编辑q:527582885)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22.【命题透视】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能力。

【解析】画线句在全词的结尾,以写景来抒情,其表现手法往往是以景结情;再看这两句特点,一问一答,所以答案为“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再看最后一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全句写景,却没有一个动词,与“枯藤老树昏鸦”的表现手法相同,属于名词(意象)叠加,将无限的深情隐含于无言的景物当中,含婉深致,耐人寻味。

10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参考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09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分)【答案】①梅花与雪花②大自然【考点】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

历届广东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答案

历届广东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答案

历届广东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答案(2004年) (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2005年)(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

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

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

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内容。

(2006年)(1)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2007年)(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

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2008年)(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009年)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0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20例-吴中教育热

0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20例-吴中教育热

0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20例◇多角度鉴赏诗歌:一、诗歌内容:1.写景抒情2.边塞征战3.怀古咏史4.即事感怀5.羁旅行役二、诗歌情感:1.惜别之情2.思乡之情3.怀古之情4.讽喻之情5.报国之情6.黍离之情(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惋惜的悲痛之情)7.咏景之情8.恋友之情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伤感、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同情、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

三、诗歌语言: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明快简洁、雄浑豪放、旷达俊朗、婉约沉郁四、诗歌形象:1.豪放洒脱乐观的形象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4.爱惜人才的形象5.儿女情长的形象五、表达技巧:(艺术表现手法)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议论2.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感怀、象征、反衬、用典、赋比兴、欲扬先抑、欲抑先扬3.修辞:对偶、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反复、反问、对比六、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但各人又有各人的风格。

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

此外,词有婉约、豪放之分。

◇古代诗词鉴赏20例:一、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年—11年高考新课标语文卷诗歌鉴赏汇总
2007年
小斋即事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微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2008年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8.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这首诗表现画面以外景和趣的描写有:①对“野水”“潺潺”的声音描写;
②对“秋风”“瑟瑟”吹动树林,吹落林叶的声音描写;③对远处山间寺庙传来的“钟”声的描写;④对想象中的附近村庄的描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为静态的画面增添了动态,变得有声有色;②对有限的画面进行了开拓,更显摇曳多姿;③使画面静谧的景色焕发了生机,表达喜爱之情; ④助鉴赏诗画的读者展开想象,丰富审美意蕴。

2009年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6分)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待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2010年
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戎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
生动地透露出戎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戎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2011年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①触景生情,具体解释;②寓情于景,具体解释;③写哀景抒哀情,具体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