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环境下的投资效应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

第9小组赵梦瑶代胜龙陶莉黄越李美艳张璇姚威尔张帅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目录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 0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1)目录 (1)背景介绍 (2)此轮通货膨胀的现状与特点 (4)现状(2010第一季度-----2012第二季度) (4)特点 (5)1 突发性 (5)2 物价普遍上涨 (7)3分配不均更严重 (8)4输入性压力 (8)5具有明显的结构性 (10)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4)一、货币投放量过多 (14).理论分析: (14)二、农业、资源、能源等重要产品严重短缺 (15).理论分析: (16)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 (16).理论分析: (19)此轮通货膨胀对消费与投资的影响 (19)货币投放量过多的影响 (19)1、理论分析: (19)2、实证分析: (20)农业、资源、能源等重要产品严重短缺的影响 (23)1、理论分析 (23)2、实证分析 (24)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 (24)1、理论分析: (25)2、实证分析 (25)四、针对消费与投资的建议 (26)针对投资的建议 (26)政府方面: (26)个人方面 (28)针对消费的建议 (29)政府方面 (29)个人方面 (30)参考文献 (30)背景介绍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严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在经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下,作为世界第二大实体经济的中国,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度进入低迷,国际消费水平急趋下降,国家GDP总额更是进入低谷。

中国作为国际人口大国、消费大国、外贸大国,也深受此次危机的影响,虽然,以内需拉动来抵御金融危机的袭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08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高于7%,2008年我国的GDP 总额为314045亿元,2009年GDP总额为340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2%,2010年GDP总额为3979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3%,2011年GDP总额达到471564亿元。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效应 宏观期末论文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效应 宏观期末论文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学生姓名:王昆学号:1007534005专业:金融学班级:10704完成日期:2013年6月22日通货膨胀的经济效效应摘要:在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物价也在悄无声息的上涨,就当前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投资和出口需求过旺、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和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问题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通货膨胀虽经常出现并被人们广泛谈及,但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出发点不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和理论,各国经济学家们却众说纷纭。

综合不同观点,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对其定义:“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不断的上涨。

”关键词:研究意义含义原因及影响类型政策建议目录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通货膨胀的含义 (2)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2)四、通货膨胀的类型 (4)五、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5)六、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6)七、结论 (8)八、参考文献 (8)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宏观经济,他可以改变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体系,并通过实际产相互、消费和资源的配置等因素的改变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严重的通过膨胀还会引起社会政治的危机。

因此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一直在经济领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1.2研究意义从时间角度来说,之所以研究通货膨胀主要是基于近期我国的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具体来说通货膨胀有三点影响:⑴影响了我国的资产结构和经济竞争力例如由于通货膨胀造成了我国的一些地区逐渐进入了负利率时代,另外由于通货膨胀引发的股票市场的风险,使市场上的资金大量地进入房地产市场,这将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⑵通货膨胀造成了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一些土地、资本和其他财产所有者可以在轮番涨价的通货膨胀中通过提高土地和产品的价格来降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甚至可能在通货膨胀中得到一些收益,而低收入群体由于只有工资收入,在通货膨胀中出现的固定资产贬值的现象会对这些低收入群体造成不利的影响;⑶另外通货膨胀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它影响了公众的预期导致当前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剧了消费者由于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所引发的恐慌,同时通货膨胀还为投机行为提供了运作的平台。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多次通货膨胀,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关键词:恶性通货膨胀,资源配置,热钱,外汇占款,汇率改革引言通货膨胀一般是由货币过度发行引起的,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一般会导致市场物价的过度扭曲以及该国货币的贬值,并导致整个市场运行的混乱。

通货膨胀不仅危害大,而且治理过程也很漫长。

下面将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进行探讨。

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的程度、成因以及表现的不同而不同,以及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而有所不同。

一、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而且对社会政治的稳定都有影响。

通货膨胀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坏经济秩序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破坏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导致生产过程混乱,降低市场体系的效率,引发生产性投资减少,破坏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物价无法表现出其真实价格,生产者也会被错误引导,进而盲目的生产。

由此出现国民经济结构混乱,生产消费比例不协调,经济无法持续健康的发展。

尤其是当通货膨胀发展成恶性通货膨胀时,不仅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加大,资源的配置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社会危机。

另外,通货膨胀还不利于工人的正常工作。

当通货膨胀明显时,工人就会以物价上涨为理由要求提高待遇、增加工资,严重者将会出现罢工、游行,若是工人的要求还是得不到满足,他们甚至会破坏生产工具,甚至引发大规模的抗议政府行动,引发社会危机。

(二)使资源配置产生扭曲效应通货膨胀将会使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扭曲变化,引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第一,在中国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矿产、能源等物质价格的上涨,以及土地、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将会引发其他产品乃至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进而又引起新的一轮物价上涨,以致恶性循环。

通货膨胀率对中国股票和债券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通货膨胀率对中国股票和债券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通货膨胀率对中国股票和债券收益率的影响研究通货膨胀率对中国股票和债券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引言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货膨胀的影响不仅涉及消费者物价水平,还会对股票和债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通货膨胀率对股票和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一、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1.股票收益率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过去的研究表明,通货膨胀率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对股票收益率造成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会推高货币利率,使得风险资产的投资成本上升,从而抑制股票市场的投资热情,导致股票收益率下降。

2.通货膨胀对不同行业股票的影响差异研究还发现,不同行业的股票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原物料和能源行业的股票更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因为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与原材料成本密切相关。

而高科技行业等与通货膨胀关联较小的行业,则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较低。

3.政策效应对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率关系的影响政府在面对通货膨胀时常常采取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一方面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政策效应也是影响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率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通货膨胀与债券收益率的关系1.通货膨胀与债券收益率的正相关关系通货膨胀对债券收益率通常呈现正相关关系。

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削弱债券的实际收益,导致债券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债券投资者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债券供应增加,债券收益率上升。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下降,投资者通常要求更高的利率才愿意持有债券,从而推高债券收益率。

2.不同债券类型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差异不同类型的债券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长期债券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较高,因为长期债券受市场通胀预期的影响更大。

此外,投资级债券的收益率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通常高于高收益债券,因为投资级债券的违约风险较小,更多地受通货膨胀影响。

通货膨胀与投资过热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投资过热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投资过热的关系2010—2011年的通货膨胀与投资过热的关系2010年到2011年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连续的通货膨胀造成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发生这样连续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这之中很大的原因在于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的四万亿一揽子投资及放松银根使得流动性过剩以及需求过剩。

投资过热的直接的后果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引起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同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信贷的超常规增长,出现货币发行过多这个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新闻周刊:引起这些行业投资过热的原因是什么?陈东琪: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是由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规律带动了社会资本的投资增加,经济回升的时候,投资者预期资本的回报率较高,所以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纷纷介入;其次,是地方政府项目投资增加,这其中很多是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第三,由于去年以来经济增长导致一些瓶颈产业的出现,如矿石、电力等,所以国家不得不对原材料和电力行业加快投资步伐,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瓶颈问题。

直接的后果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投资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会传动到消费物价,从而引起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同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信贷的超常规增长,出现货币发行过多这个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这是投资过热最大的潜在风险。

、投资效应(1)投资的需求效应投资的需求效应,是指因投资活动引起的对生产资料和劳务商品的需求。

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总需求。

由于消费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出口需求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又很多,所以,当一个社会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缓慢时,往往通过提升投资需求来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投资需求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既表现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总量上,又表现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结构上。

如某一时期的投资主要投向机械业,则产生的需求主要是钢材、电子产品等;如主要投向纺织业,相应的需求主要是化工产品、棉花等。

(2)投资的供求效应投资的供给效应是指投资能向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资本,具体表现为增加生产资料(如机器、厂房)的供给。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 需求转移型2. 部门差异型3. 外部输入型1.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现象,指的是物价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情况。

货币政策是一国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发行货币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货币供给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本文将分析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讨论其中的机制。

1.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影响货币供给的数量。

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利率,借款成本将降低,借款需求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促使经济活动增多,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相反,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借款成本增加,借款需求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下降。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影响通货膨胀。

当中央银行发行更多的货币时,货币供应量增加,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购买力增强,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因此,货币政策在调整货币供应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货币政策对通胀预期的影响除了直接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外,货币政策还通过影响通胀预期来影响通货膨胀的实际水平。

通胀预期是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

如果市场普遍预期通货膨胀将加剧,人们可能会以预期通胀为基础,提前进行消费或投资,进而推高物价。

货币政策的信号和措辞对市场预期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通过发布公告、召开会议等方式,对货币政策的态度和未来走向进行宣布和解释,从而引导市场对通胀的预期。

如果中央银行采取严厉的货币政策措施,市场可能预期通货膨胀率将下降,从而抑制物价上涨。

相反,如果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市场可能预期通货膨胀率将上升,从而加剧物价上涨。

3.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滞后效应货币政策的影响对经济体往往存在滞后效应。

当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反应。

因此,货币政策调整后,通货膨胀的实际水平并不会立即发生显著变化。

一方面,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需要一定时间来对货币政策的变化作出反应。

例如,降低利率后,企业可能需要时间来扩大投资和经营规模,市场才能看到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经济效应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经济效应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经济效应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中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的现象,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将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1.货币供给过多货币供给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或降低利率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会增加,进而推动经济中的资金流动,刺激需求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2.需求持续扩张需求方面的扩张也是通胀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增强,企业生产增加,这会带动物价上升。

同时,政府的投资消费也会刺激经济增长,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生产成本的上涨也会间接导致通货膨胀。

当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上涨或者税费负担增加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率,会转嫁这些成本给消费者,进而导致物价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效应,以下将简要说明其中的几个方面。

1.带来物价上涨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购买力因此下降。

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更加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2.影响投资和储蓄行为通货膨胀对投资和储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货币持有者担心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他们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实物资产,如房地产、股票等,这会导致金融市场资本的流动,进而推高实物资产的价格。

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人们的储蓄价值会不断缩水,因此他们倾向于减少储蓄,投入到实物资产或其他投资渠道中。

3.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国际贸易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其贸易伙伴国家时,国家的物价上升会弱化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从而对国家的贸易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4.减少债务负担通货膨胀还会对债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股票价值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股票价值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股票价值的影响一、通胀与公司价值的理论分析传统价值评估模型并不考虑通胀因素,这是因为所有经典估值模型是以“通胀中性”(inflation-neutral)为假设前提。

但是,事实上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胀已经成为证券分析和投资决策的极其重要的变量,关于通货膨胀趋势因素分析已经成为证券市场趋势判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教材中关于通胀问题有三方面:一是宏观因素分析(具体见第五章);二是通胀对股票价值的影响;三是通胀对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的影响(具体见第十和十一章)。

本章重点从权益证券价值的角度解析通胀。

通货膨胀对权益证券价值评估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两种研究视角:第一种是从贴现率r (或加权资本成本WACC)出发,重点从内在估值角度考察通胀对估值贴现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第二种是剖析通货膨胀对公司盈余产生影响。

首先从第一种角度即贴现率的角度看,估值过程所使用的贴现率和利率的整体变化,对股票市场估值产生很大的影响,诸如通胀膨胀预期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或者经济发展导致资产风险溢价下降等这些导致贴现率的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都显著提高了股票的估值。

克林顿时期股市繁荣,表面上是股市上升幅度超过了公司收入增长率,其背后的原因是:利率大幅下降和由此导致的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降低,而较低的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以大幅增加股票价值。

从通货膨胀对股票价值评估的第二种影响渠道看,主要通胀对公司盈余的产生影响,进而造成股票价值的波动冲击。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股票是通胀的一种对冲,但事实并非如此,股票市场的核心问题是资本回报率是否伴随通胀率上升。

1在低通胀的经济环境中,长期和短期实际利率都非常稳定,资本回报率也相对稳定,股票市场环境良好。

然而,通胀率走高,原材料商品价格快速上升、资本成本及利率走高,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迅速上升,这显然是对股市的负面冲击。

观测1950-1970年美国公司20年的利润率,发现这种资本利润率随着经济水平的总体变化而波动,但他并随着物价水平(PPI或CPI)而呈现明确性趋势,而在某种程度上是较高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推动公司的资本收益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是指持续性的货币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它对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个人生活到国家经济都产生了一系列的效应。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效应。

一、物价上涨与消费者购买力的影响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不断上涨,消费者购买力受到严重的冲击。

当物价上涨超过薪水增长率时,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他们将面对更高的生活成本,不得不在购买决策中进行权衡和调整。

消费者可能减少高成本的消费,转而选择更廉价的商品。

这可能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制造商的销售和利润。

二、利率上升对投资和借贷的影响通胀带来的货币贬值会促使央行提高利率。

利率上升将使借款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和个人的借贷需求减少。

对企业来说,高利率将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投资意愿。

对个人而言,高利率将增加购买房屋和汽车等大额消费品的成本,抑制消费借贷需求。

高利率还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因为企业不愿意承担高额的贷款利息而缩减雇佣。

三、工资增长与生产成本的关系通货膨胀使得劳动力的需求上升,因为企业需要更多的员工来满足生产需求。

这通常导致工资水平的上升。

然而,这种工资上涨既可以促进消费,也可能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

企业在面临高成本时可能会选择提高商品价格,这将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四、国际贸易的竞争力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这将使得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低竞争力可能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尤其如此。

同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这种不利影响可能对国家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五、投资资产价格的波动通货膨胀通常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

尤其是房地产和股市等投资市场往往会因为流动性增加而投资资本的价值上升。

然而,这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当泡沫破裂时,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冲击。

六、政府财政影响通货膨胀对政府的财政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税收的增加可能来自于在通货膨胀下提高的商品价格。

然而,政府支出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货币进入市场,从而加速通货膨胀的速度。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摘要: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虽然国家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控制通货膨胀率,但其所带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通货膨胀依旧还有着日益加剧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式进行分析,阐明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在一定基础上提出相适应的建议及治理措施。

关键字:通货膨胀,供求失衡,经济效应,治理措施,宏观调节。

一、通货膨胀定义及其产生原因通货膨胀指的是总体物价水平出现持续、大幅的上涨,也等于说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

而我们则可以通过消费物价指数(CPI=当期总的市场价值/基期总的市场价值)、批发零售物价指数(WPI)、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IDP)等衡量指标来衡量通货膨胀的速度。

一般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率界定在3%,在3%以下就是缓和通胀,而超过3%就是宏观经济过热的信号。

从原因的角度来看,货币发行过度、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都可能成为引发通货膨胀的诱因,相比之下,总供求失衡引发的通货膨胀更为常见,具体又可以分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1. 货币供给的增加:在较大的贸易顺差以及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背景下,人民币在国际社会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特别是美国施加的压力),中国只能通过买入美元(卖出本国货币),增加货币供应来保持币值稳定。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注入流动资金的做法将会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险,这种风险无法避免,而且随着货币供给量投放的增加而增大。

2.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总供给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如果总需求过度增加,使得经济中的商品和劳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引发通货膨胀。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如图1所示:在一条现实中短期的总供给曲线中,在未充分实现就业前,总需求的增加会拉动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同时上升,而假设初始的总需求曲线为AD0,总需求水平的提高,使得总需求曲线像右移动到AD1的位置,而产出水平则增加到Y1,价格水平提高为P1。

浅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

浅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

浅谈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过多次通货膨胀。

198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个从农村转向城市,其中价格改革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开始实行价格“双轨制”。

198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决定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

由于当时的中国市场化程度较低,大量的商品存在短缺,价格改革之后被抑制的需求迅速被释放出来,造成了大幅度的物价上涨。

中央实施了三年的治理整顿,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政府才又放开了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价格双轨制基本变为单轨制,到1993年价格自由化改革基本完成。

这次通货膨胀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而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强力性,解决的比较圆满。

1988~1989年的通货膨胀与1985年双轨制改革后形成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关,造成了建国以后规模最大的抢购风潮。

1994年的通货膨胀也被认为是和经济改革有关的。

一方面,1993年粮票制度取消之后粮食价格出现了大幅度攀升;另一方面,1994年双重汇率体制取消之后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

这些都是1994年通货膨胀的因素。

价格改革完成对于通货膨胀预期起到了稳定作用,同时国内生产能力的提高使我国逐渐摆脱了短缺经济,这使1997年之后的通货膨胀从水平和幅度来看都较之前几次大的通货膨胀小的重要原因。

在经历了1988年到2002年的物价下降之后,迎来了物价缓和性和波动起伏性上涨的新一轮通货膨胀。

2003年至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经上升幅度较小,而随着经济的急剧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进入2007年后,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CPI上涨幅度较大。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五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和抑制性通货膨胀。

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国内存在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上涨并逐渐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带动了其他食品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论文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论文

货币银行学作业题目: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引言:“通货〞就是指货币。

“通货膨胀〞的意思就是货币过多,货币供给量超过经济运行客观需要,政府多发纸币致使货币贬值,这种现象就称为通货膨胀。

从而物价飞涨的货币现象。

由于种种原因通货膨胀正悄悄的降临我国,为了防止我国经济出现畸形开展,我们必须采取调整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提高利率,降低工资水平以及进展产业构造调整,抑制通货膨胀蔓延,使我国经济稳定的开展.通货膨胀现象,既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管理的一大现实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

这一状况,不仅阻碍了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比拟研究和交流,而且不利于及时准确地提醒通货膨胀现象的本质成因,从而给治理通货膨胀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效用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稳定的小幅度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影响是难以重新谈判降价,特别是对薪资与合约而言更是如此。

所以物价假设缓步上涨,则相关的价格便较易于调整。

有多种物价会“滞留降价〞,但悄悄上涨。

所以零通货膨胀〔物价维持平准〕的效应会以降低价格、盈利、与雇员数的方式影响到其他方面。

所以,假设干公司的执行部门视温和的通货膨胀为“润滑商业巨轮〞。

追求完完全全的价格稳定会带来极具消灭性的通货紧缩〔物价持续降低〕,将导致破产与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

金融体系视通货膨胀之“潜在风险〞为高于储蓄累积财富的根本投资诱因。

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之措辞。

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元较明年的一元更具价值,所以未来的资本价值在经济学上有所扣减。

此种观点视通货膨胀为对未来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

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则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

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展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及其解决方法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及其解决方法

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deflation)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应对措施通货紧缩时一)宽松的货币政策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六)恶性紧缩模型国家综合物价指数,只发行与国民数量相当的货币,后果货币无限升值,如战国时齐刀币,王莽篡汉时发行的法币。

通货膨胀时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

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论投资效应影响因素

论投资效应影响因素

论投资效应影响因素投资是一种资本增值的方式,通过在各种资产中分配资金,实现资产增值和收益。

投资效应则是指投资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机会、个人和社会财富增长等。

然而,投资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以下将讨论这些因素。

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投资效应的最重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货币政策等。

当经济增长时,投资的回报和效益会更大。

通货膨胀和高利率通常会抑制投资,因为这些因素会降低资产价值和投资回报。

货币政策也对投资效应产生影响。

例如,央行可能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来影响金融市场。

高利率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但也可能导致消费减少和经济增长放缓。

2.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于投资效应同样至关重要。

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可以影响各种资产的价格、收益、流动性等方面。

例如,政府可以推出鼓励投资的税收政策或创业补贴,这对于鼓励资本流动和投资创新非常重要。

此外,政府的外交政策、贸易政策及对外资政策等也会影响跨国投资的效应。

政府要想吸引更多的外资,除了营造外企友好的营商环境,还应围绕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文化交流等方面制定更多的吸引外资的政策。

3. 投资市场投资市场的形式和特点也对投资效应产生影响。

短期投资市场通常以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为主,长期投资市场则以房地产、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形式为主。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因为波动性相对较小,而货币市场波动性则非常微小,风险较低。

房地产市场则因为长期稳定,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

4. 投资者因素投资者的心理、知识和行为也会对投资效应产生影响。

投资者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例如投资者在市场兴起时可能过度乐观,未来表现不佳时,也会产生更多的恐慌情绪。

另外,教育程度、投资知识和风险偏好也都是影响投资效应的重要因素。

5. 投资对象投资对象的类型、风险和回报也影响着投资效应。

例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将吸引那些具备冒险精神的投资者,而稳定、长期投资则适合更为谨慎的投资者。

我国货币供应与投资的关系问题研究

我国货币供应与投资的关系问题研究
结 果 见 表 4、表 5和 表 6 。
表 4 变 量 L GD R P方 差 分解 结 果
Pro eid
1 2 3 4 5 6 7 8 9 1
0 949 1 5 8
0.2 95 0 73
3 . 1 7 8 16 6
SE .
0. 90 0】 08 0 03 O9 8l 0. 31 4 05 4 0 64l 8 .0 9 O. O71 93 3 0. 63 07 91 0 802 0 35 0 833 8 0 6 0 861 6 0 9 0 891 .0 77
LGP RD
同 时 引 起 实 际 GDP的 显 著 波 动 。笔 者 认 为 数 据 结 果 反 映 了 以 下 事 实 :一 是 我 国经 济 的 价格 弹 性 较 高 ,货 币 供 应 高 速 增 长 会 迅 速 传 导 至 价 格 体 系 ,近 年 来 我 国 的 房 地 产 市 场 价 格 的 迅 速 攀 升 就 是 典 型例 子 , 同时 改 革 开 放 以来 多 次 货 币 超 常 规 增 长 后 伴 随 的 高 通 货 膨 胀 也 说 明 了此 点 ;二 是 投 资 无 法斛 释 GDP增 长 的原 因 , 同 时 我 国 的投 资效 率 较 低 ,投 资 的挤 m效 应 可 能 对 经 济增 长 已经 形 成 负 面 影 响 ,尤 其 近 年 来 投 资 的 经 济 增 长 效 率 已 明 显 开 始 呈 下 降 趋 势 ; 三 是 从 出 口 贸 易 的 GDP效 应 来 看 ,2 0 0 0年 以来 ,我 国 出 口贸 易 增 长 速 度 年 均 约 3 % , 出 口 贸易 每 增 长 1个 百 分 点 ,便 会 引 0 起 GDP增 长 02个百 分 点 , 由此 可 测 算 . 口贸 易 近 年 对 我 国经 济 增 长 贡 献 率 达 到 5 — 0 。 这 从 另 一 侧 06 % 面反 映 了投 资 支 出 的 GDP增 长 效 应 相 对 不 突 出 。 4 、方 差 分 解 分 析 。 为 进 一 步 了解 变 量 之 问 因果 关 系 的 强 度 ,笔 者 对 各 变 量 的 不 同 预 测 期 限 的预 测 误 差 的 方 差 进 行 分 解 ,

通货膨胀的诱因与对策

通货膨胀的诱因与对策

2010·01总第392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制止经济下滑,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贷款迅速扩张;欧美一些国家中央银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出巨大流动性。

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和投资规模扩张、国际流动性泛滥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等,使我们不得不关注通货膨胀的隐忧,警惕通货膨胀卷土重来,在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预防经济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

一、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需要而造成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或者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

正如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弗里德曼所说: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的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

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先于其他国家开始走出经济低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1]。

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越来越大。

具体来看,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供给的增加。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应对金融危机、避免国内经济大幅下滑,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此过程中,货币供给大幅增加、信贷规模迅速扩张,成为诱发通货膨胀的温床。

2009年9月末,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 2)余额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比上年末高1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 1)余额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幅比上年末高20.5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 0)余额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0%,增幅比上年末高3.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569亿元,同比多投放965亿元。

随着货币供给增加,金融机构贷款规模迅速扩张。

2009年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增长34.16%,增幅比上年末高15.4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外汇各项贷款余额34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4%,前三季度外汇各项贷款增加997亿美通货膨胀的诱因与对策冷淑莲【摘要】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需要而造成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或者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环境下的投资效应问题研究摘要: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如何分析制约投资效应的因素,并从提高投资效用、增加有效产出、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方面入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对于决策部门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通货膨胀;投资效用;政策目前,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巨大,宏观调控的任务艰巨。

为抑制通胀,我国已经多次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额度控制,这对降低企业的投资冲动,进而对抑制物价上涨必然产生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投资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既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投资率过低,必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投资是医治通货膨胀的良药”,投资率过低,降低有效产出,有可能使宏观经济陷入物价上升和经济增长率下降同时并存的滞涨状态。

本文主要从制约投资效应的约束条件分析,提出从改善投资效应角度来抑制通货膨胀,从而防止我国宏观经济陷入“滞胀”的危险。

一、投资效应问题及产生原因1.投资效应问题突出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如果投资不当,则产生诸多投资效应问题:一是投资效益低下。

它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全国性问题。

二是投资的负效应。

投资虽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带来比较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影响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投资“轻农”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农业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这轮通货膨胀中,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远高于其他类商品价格的升幅。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问题、机制障碍的存在。

2.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不畅通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众多扭曲,制约了投资效应的提高。

第一,存在金融抑制,主要表现是实行信贷分配制度,对利率的决定加以管制。

在信贷额度分配上实行不公平政策,主要表现是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同国有企业一样的额度分配。

第二,金融系统不平衡,证券市场比较弱,间接融资通过信贷机构有控制地进行,在金融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企业过分依赖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融资的倾向。

在股票市场制度相对健全的西方国家,企业更倾向于银行融资,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缺陷的存在,企业更乐于股市融资。

第三,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低,没有足够的金融投资品种可供投资者进行资产组合,或进行风险和回报的充分组合。

第四,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不均衡,资产市场、保险市场发展滞后;金融各行业内部机构体系不完善,布局不合理,城乡、区域金融业发展不协调,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缓慢,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对突出。

3.只注重投资的短期效应在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模式下,政府往往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不顾投资的经济效益。

在政府推动下,过分重视见效快、期限短的项目,必然扩大商品的即期需求,而对一些基础产业和传统农业投入不足,进而诱发经济的不稳定。

4.盲目追求投资的GDP增长效应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盲目追求GDP,大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重复建设是指相同产业、产品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区域内进行超过社会需求的重复布点的一种投资行为。

如从2000年开始出现的“光谷”热建设,全国许多城市提出建设“光谷”、“光岛”等光电技术产业化的构想。

实际上,光电子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商业化难度极高的产业,重复建设的危害极大。

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无效供给增多、市场需求畸形繁荣,物价不稳定。

只重GDP增长、大搞重复建设,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宏观投资管理体制尚未进行根本性变革,体制缺陷依然存在。

5.制度缺陷制约民间投资的发展(1)产业准入方面由于存在行业垄断和部门分割,对民间投资设置了许多限制。

在许多领域,民营企业进入的审批比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要复杂和困难的多。

(2)投融资渠道不畅通。

银行部门一般不愿意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受阻,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直接融资方式一开始就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而民营企业市场进入门槛高。

(3)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由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使民间投资活动举步维艰。

二、提高投资效应的政策建议1.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制度,培育有效的投资主体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更有效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过程。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主要是一种制度上的差异,制度瓶颈使发展中国家各种要素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

有效率的制度可以降低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本,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反之,无效率的制度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投资决策由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导和约束下作出,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理性的投资主体自然会做出理性的决策,绝不会为了“面子”、“关系”而盲目决策。

因此,应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顺政府职能,界定清楚政府和企业的活动边界。

政府的经济职能界定在三个方面:(1)政府的作用首先是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和规则性,据此提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建立市场规则和实施反垄断法。

(2)政府要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波动。

(3)政府还要采取适当方式参与建设和投资于具有公共收益、而私人企业不愿进入的产业,以及需要大规模初始投资和较长建设周期的项目,如教育、卫生、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部门。

2.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投资政策环境多年以来,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国有投资的效益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政府。

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投资者的调控不是靠审批或标准,而是依靠法的约束。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目前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还需要国家对社会投资者的一些投资项目采取标准化的办法,直接进行干预。

2004年7月25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对投资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原则性意见,明确了在投资领域政府该干什么,企业该干什么。

现阶段,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以提高投资效益为首要目标。

注重投资效益是从根本上控制投资规模,改善投资结构的主导因素。

第二,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作出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第三,根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各类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第四,改变现有的国有投资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投资管理分工,建立协调管理机制,理顺政府对国有投资的管理。

第五,约束地方政府不规范的投资行为。

地方政府不规范投资行为主要表现为在投资规模上求大,在投资结构上求全,在投资效果上急功近利和投资决策的随意性。

第六,改进政府对投资的调控方式和手段,要利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经济信息去引导非政府投资,灵活运用投资补助、贴息、利率、税收等等多种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约束、规范投资主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达到有效调控目的。

第七,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实行严格的法律约束,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建立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即“问责制”。

第八,放宽民营投资领域和范围,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第九,规范投资中介机构,严格从业登记和资质评定,制定合理的服务收费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为项目投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提供服务的社会投资咨询服务体系。

第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二是净化招投标市场;三是规范投资领域的行政性收费。

3.发展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的投资效应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引起包括投资在内的总需求的变化,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

资本市场投资效应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影响各经济主体预期来促进投资。

资本市场历来被看作是经济长期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持续稳定向好的资本市场,再配合以健康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必然会增强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和预期,有助于扩大投资支出,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形成金融层面和实体层面的良性互动。

当然,资本市场与投资需求之间也存在负面效应。

一方面,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下跌,会降低居民个人的收入预期;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下降,也会降低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导致投资下降,从而也会降低产出水平。

(2)通过资本动员来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资本市场能调动储蓄资金并促进其向投资转化。

一方面,资本市场为资金的盈余部门(通常是个人)提供一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市场机制,以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形式的投资品种,来满足个人的投资需求。

另一方面,为资金的亏损部门(通常是企业和政府)提供一种向社会融资的市场机制。

如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股票、企业债券等筹资工具来筹集资金;对于政府而言,既可以通过获得国有企业的所得税和股息收入,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和营业税以及未来有可能开征的资本利得税等收入来补充,充实用于投资的收入,又可以通过在市场上发行各种期限的国债来进行低成本的融资,以确保财政投资功能的发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民间投资。

(3)通过资本配置来实现投资的最优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最主要和最核心功能是资源配置和再配置。

资本市场通过具有独立意志和利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来形成市场价格,并通过市场价格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量、流向、流速和流程,从而完成投资资源优化和合理组合。

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从1985年国家全面实施拨改贷以来,银行中长期贷款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渠道,我国资本市场也呈现出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结构特征。

但是,间接融资市场化程度不高,行政干预较强。

而作为直接融资最重要的股票市场,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由于股权分置使得股票市场发展缺乏一个具有共同利益趋向的制度平台。

2005年4月份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进行重大的制度改革,即股权分置改革,长期制约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制度瓶颈得到初步解决,但与间接融资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结构间接融资比重大,直接融资比重低的现象仍未解决,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直接融资市场建设。

二是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完善直接融资结构。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这不仅表现在规模、数量的扩大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还表现在结构上不健全。

应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改变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丰富债券市场品种,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三是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投资结构。

资本市场投资效应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资本市场能够保证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势头,避免过于频繁和剧烈的大起大落,从而给投资者一个稳定、良好的预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