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
荒漠化分级标准
荒漠化分级标准
荒漠化是指原本不是荒漠的地区,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土地逐渐变得干燥、贫瘠,植被逐渐退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过程。
荒漠化分级标准通常涉及一系列的指标,以评估土地的荒漠化程度。
以下是一般性的荒漠化分级标准:
轻度荒漠化:
1.植被覆盖减少,但仍有一定程度的植被存在。
2.土壤侵蚀轻微,尚未严重影响土地的肥力。
中度荒漠化:
1.植被明显减少,裸露的土地增多。
2.土壤侵蚀加剧,对土地的肥力有一定影响。
3.生态系统逐渐失衡,植物多样性降低。
重度荒漠化:
1.大部分地表裸露,植被丧失大量。
2.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肥力严重受损。
3.生态系统崩溃,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较为困难。
极重度荒漠化:
1.几乎没有植被,土地几乎完全裸露。
2.土壤贫瘠,几乎无法支持植被生长。
3.生态系统丧失平衡,可能出现沙漠化现象。
这些标准可能会因地区而异,不同的国家或组织可能有不同的荒漠化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土地荒漠化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
恢复措施。
19 荒漠化分级标准
荒漠化分级标准
荒漠化的分级标准可以从严重程度和发生的时间进行区分,具体如下:1. 轻度荒漠化:土地出现沙质化,但还没有消失部分耕地、林地等,
或者有一些潜在的沙质化土地。
2. 中度荒漠化:轻度荒漠化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土地出现部分耕地、
林地消失。
3. 严重荒漠化:中度荒漠化进一步发展,导致土地出现大面积的沙质化,且大部分原有耕地、林地等已经消失。
4. 极度荒漠化:这是荒漠化的最后阶段,此时土地已经完全失去了利
用价值,成为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
此外,按照发生的时间,荒漠化可以分为原生荒漠化和次生荒漠化。
其中,原生荒漠化是在原生植被完全破坏后发生的,往往是不可逆的;而次生荒漠化是在原有土地资源被破坏后经过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
而形成的,随着人类治理荒漠化的意识提高,次生荒漠化是可逆的。
这些分级标准可以用于评估荒漠化的程度和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
措施提供依据。
高考地理概念辨析: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寒漠化
高考地理概念辨析: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寒漠化荒漠化荒漠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广义的荒漠化是指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现象。
而狭义的荒漠化就是指沙漠化,由此可见,广义的荒漠化包括了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等土壤丧失生产力的情况。
沙漠化沙漠化: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前提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沙漠化强调的并非是沙漠本身,而是突出说明了人类不合理活动在沙漠形成中的作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属于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石漠化石漠化: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和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由于石漠化的出现,这一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集中连片贫困区。
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由于人类活动使得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之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
红漠化红漠化:发生在江南丘陵基岩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土质黏重,属低产土壤)因水土流失,露出红色基岩,造成土地贫瘠,逐渐形成荒漠。
可见,红漠化跟石漠化有相似之处,主要成因都是水土流失,都属于水蚀荒漠化。
盐碱(渍)化盐渍化: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干旱缺水和蒸发强烈是盐渍化的主要推动力,由于人类不合理灌溉造成的盐渍化叫做次生盐渍化。
在干旱少雨,缺乏灌溉时,由于地表蒸发强烈,会导致土壤深层的水分随毛管向上运动,溶解于水中的盐类聚集于土壤表层,形成旱季土壤盐分向上运动,雨季又随重力水向下运动的现象。
有关荒漠化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荒漠化的知识点总结一、荒漠化的定义1.1 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指土地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导致植被退化、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最终成为不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的地区。
荒漠化的土地通常呈现出干燥、裸露、风沙、裂缝等特征。
1.2 荒漠化的类型根据成因和地貌特征的不同,荒漠化可以分为自然荒漠化和人为荒漠化两种类型。
自然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地形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如荒漠、沙漠和半干旱地区。
人为荒漠化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等。
1.3 荒漠化的分布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全球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如北非、中东、中亚、澳大利亚、美洲西南部等地。
此外,荒漠化也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分布,如非洲、亚洲、澳洲等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问题。
二、荒漠化的成因2.1 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和植被是自然因素影响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干旱气候、低降水量、高温度和高蒸发率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气候条件。
地形的不规则和植被的稀疏也会加剧土地的退化。
2.2 人为活动的影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不合理的围垦等都会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从而加剧荒漠化问题。
2.3 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了荒漠化的发生。
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不足、温度升高和蒸发增加,从而加速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
三、荒漠化的影响3.1 生态环境影响荒漠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导致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3.2 社会经济影响荒漠化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荒漠化导致土地失去生产力,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粮食和水资源供应减少,牧民生计受到威胁。
此外,荒漠化还会导致土地沙化、风沙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3 生态安全影响荒漠化对全球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荒漠化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加剧了土地沙化、风沙灾害等自然灾害,威胁了全球的生态安全。
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2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中图版选修6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 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过度放牧和城市交通建设。第(2)题,干旱 是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 最主要的是人为原因。此题可根据图中因素并联系实际作答。
【答案】 (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干旱 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解析】 沙尘天气是我国北方春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 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面有大量沙尘,二是有大风天气系统。我国 北方近年一些大城市扬沙天气频发的原因:一方面是北方春季多急行冷锋的活 动,多大风天气;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建筑裸地扩大,以 及郊区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土地大量裸露,加之春季蒸发旺 盛,如果有急行冷锋的活动就容易引起扬沙天气。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地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 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和了解我国干旱地区划分的依据、 界线及所经过的地区;进行区域生态建设的措施。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 200 mm、小 于 400 mm,属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 200 mm 的地区属干旱地区。(2)生态 建设应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3.如何改善西北地区的能源结构?
【提示】 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 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第 2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第 3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 大。下图所示区域 50 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 1%。
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
04
国际合作与成功案例
国际公约与协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这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国际公约之一,旨在全球范围内防治荒 漠化,保护受影响地区的人民和经济。
《国际湿地公约》
旨在保护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同时也关注因湿地减少和退化导致的荒漠化问题。
成功防治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
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就,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生态 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工程, 有效地遏制了荒漠化的进程。
02
03
04
科技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 感、GIS等技术,对荒漠化地
区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生态产业
发展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 绿色食品等,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和就业。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进全
球荒漠化防治工作。
问题
经验分享
各国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这 些经验得以分享和传播,有助于提高全球荒漠化防治的整体效果。
05
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挑战 与机遇
中国荒漠化的特点与挑战
荒漠化面积大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 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 约为2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
积的28%。
分布范围广
视程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02
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积极参与国际荒漠化防治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
谢谢观看
土壤改良
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 土壤酸碱度调节等,改善土壤质量,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适应性。
什么是荒漠化?
什么是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非常干燥的土地在长期干旱、气候变化、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农业和森林开发等影响下,土地和植被的遭受严重破坏,致使土地逐渐变成荒漠的过程。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对人类和环境都造成极大的伤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环境恶劣:荒漠化导致土地失去肥力,植被覆盖不足,导致土地不再能够支持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气候变化:荒漠化对气候影响很大,巨大的沙尘暴和干旱成为影响气候的常见现象,一旦荒漠化被放任,将会对地球产生极大的倒果为因的影响。
3. 社会经济影响:荒漠化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收入水平低,生活条件差,文化水平较低,这不仅使荒漠化地区的人民体面受到侵害,还会使贫穷人口大量流失,使荒漠化得到进一步加剧。
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方法
目前,治理荒漠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措施、植物保护措施和水资源
保护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
1. 人工措施:防沙林带、造林绿化、适度深耕、提高过饥直た坑芷缫舳薜瓢稹
2. 植物保护措施:通过生态恢复作用,采用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应用多种植物来满足区域内生存所需的丰富性、皮杂基因和能力,来保护该区域内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
3. 水资源保护措施:包括灌溉水资源管理、对抗土地沙漠化、和通过缓从造影水循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来对抗荒漠化。
结论
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
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唯有坚决采取措施,与时俱进,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类生存。
自然灾害经济学4章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
1977年联合国召开世界荒漠化会议提出治理荒漠化的行 动纲领。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了各国科学家合 作编制1:2500万世界荒漠化地图,并提出气候与荒漠化、 荒漠化与生态变化、人口社会与荒漠化、技术与荒漠化 四个报告,以及一些地区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分析了 荒漠化的成因和过程,提出治理措施。许多国家的学者 对荒漠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7
土地荒漠化
根据对国17个典型沙区,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陆地卫星 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也证明了中国荒漠化发展形势十分 严峻。毛乌素沙地地处内蒙古、陕西、宁夏交界,面积 约4万平方公里,40年间流沙面积增加了47%,林地面 积减少了76.4%,草地面积减少了17%。浑善达克沙地 南部由于过度放牧和砍柴,短短9年间流沙面积增加了 98.3%,草地面积减少了28.6%。
4
土地荒漠化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 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 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 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 目前鉴于我国对南方石漠化研究的重视,为了方便,有时也将湿润 和亚湿润区的石漠化归入荒漠化范畴。 (二)类型介绍 (按气候区分类)热带荒漠与温带荒漠 一热带荒漠 成因: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少。 二温带荒漠 成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 达。
第四章 土地荒漠化
一、土地荒漠化 (一)含义 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 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 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 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 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 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微专题:环境保护——荒漠化篇
微专题:环境保护——荒漠化篇一、荒漠化1、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特别提醒]荒漠≠荒漠化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在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本来的耕地、林地、草地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
[轻巧记忆] 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2、危害(1)许多村庄、交通线、水库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2)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
(4)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沙尘暴是魔鬼,也是天使沙尘暴会破坏草原、耕地,影响大气质量,严重时遮天蔽日,影响交通出行,干扰人们生活。
沙尘暴也是“天使”:她塑造了黄土高原,促进了物质迁移;她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饵料;她可以抑制酸雨(沙尘呈弱碱性);她可以缓解全球变暖……二、我国主要的土地荒漠化类型及典型分布1、沙质荒漠化: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风蚀地貌、风积地貌景观的过程。
2、盐漠化:土壤中的盐分被水溶解后浸出,水分蒸发后,留下盐类附着在土壤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
3、石漠化: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地貌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4、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红色砂岩的主要分布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
5、寒漠化:高山及高原地区因低温引起的干燥而形成的植被贫乏。
三、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土地荒漠化》课件
土地荒漠化的过程
土壤侵蚀
风蚀和水蚀作用导致土 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
。
植被退化
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 种类减少,生态系统脆
弱。
地表沙化
地表逐渐变为沙地,地 表物质稳定性降低。
土地生产力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 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
受到严重影响。
03
05
土地荒漠化的未来展望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全球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制定防治荒漠化的国际政策,推 动全球范围内的土地保护行动。
政策协同
促进各国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协 同,包括投资、技术转移、信息 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应 对土地荒漠化问题。
技术创新与生态修复
技术研发
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研发更高效、 环保的土地修复和治理技术,提高生 态修复的效率和成功率。
美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美国西部地区曾经是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但由于过度开发 和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美国西部地区曾经是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但由于过度开发 和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例如,加利福尼 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 是肥沃的农田和牧场,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恶化 ,逐渐变成了沙漠。土地荒漠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了当地居民,结合当 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 复工作,恢复土地生态功能。
提高公众意识与参与度
教育宣传
加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荒漠化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 意识。
社会参与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土地保护行动,发挥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力量,形 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高中地理——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
第十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编写:法朋光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基础知识归纳】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风蚀、水蚀。
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3.荒漠化的危害1)、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2)、荒漠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4)、荒漠化使生物产量下降,引发饥荒4.荒漠化的防治①荒漠化的防治对策与可行性措施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我国措施: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的状况,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湿地1.“地球之肾”①湿地的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②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③湿地的重要价值;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2.湿地资源问题①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过度捕捞、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引进物种干扰、城镇建设.其中突出问题:湿地数量不断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质量逐渐下降3.保护湿地①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考点梳理】考点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 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
思考: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 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
点拨:
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 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紧 紧 相 邻 的 沙 漠 和 绿 洲
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 点拨: 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 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 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 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4.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
西
降水 海陆位置 载畜量
少
距海远 小
部
以下 200mm以上
荒漠化
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 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 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 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 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化的景观。
2.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 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3.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
(1)过度樵采 为了增加收入
无节制采挖药、菜 严重破坏草场 人口激增 过度樵采 加速荒漠化 燃料需求多
樵采天然植物 破坏固沙植物
在干旱区,土地的植物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 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 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2)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超载放牧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土地沙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高二地理必修3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修3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一、荒漠化的定义、表现和主要地区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实质是土地生产力丧失的土地退化。
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简称三退)形式: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石漠化(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盐渍化(灌溉农业区)、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自然基础)西北地区(阅读教材图片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定位:38°—50N,75°—120°E,包括新疆、甘肃(和蒙古是交界的)、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大部。
2、本区的主要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阿尔泰山。
3、地理界线:贺兰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以东降水量200毫米以上,以西200毫米以下。
天山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天山以北叫北疆,以南叫南疆。
4、地域分异规律:有东到西的景观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5、绿洲农业的位置:山前的.冲积扇上,山麓地带。
6、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大风多且集中,风力侵蚀严重。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的决定因素)。
原因:人口激增、人类活动不当。
过度樵采:鄂尔多斯过渡放牧:主要在草原地区过度开垦:沙区边缘、绿洲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四、荒漠化防治对策和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合理分配)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增加地面粗糙度,截留水分等,但是不宜大范围推广,原因是成本太高)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开发沼气、风力发电)5、控制人口增长。
土地荒漠化分类,成因,危害,治理
一、土地荒漠化分类狭义的土地荒漠化(即沙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
广义土地荒漠化则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沙质荒漠化、盐渍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海洋荒漠化、城市荒漠化、高寒荒漠化等。
)的总过程。
综合上述对荒漠化理解,我认为常见荒漠化类型包括:一、沙质荒漠化(沙漠化)是指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沙漠边缘,除自然原因外,可能与过度放牧过度耕作烧柴问题等,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或衰竭。
沙漠化是荒漠化最主要的类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荒漠化。
此类荒漠化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二、盐渍荒漠化也属荒漠化的常见类型,也称盐漠化,我们把土壤表层30cm以内,可溶性盐离子总量超过1%时称盐碱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再地势平坦低洼地下水位高且排水不畅的地带,蒸发作用使土壤成土母质和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积聚地表而形成。
多于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灌溉有关,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得农作物发生生理干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产生荒漠化效应。
此类荒漠化多见于华北平原和青海省境内。
三、石质荒漠化(石漠化)由于人为作用如陡坡开荒毁林开荒等,导致土壤流失,土层变薄,使基岩逐步裸露的过程,主要分布于降水多、风力大或坡度陡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基岩山区,水土流失引起石漠化很严重。
特别是在云贵高原一带的石灰岩地区表现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更为突出。
山地石漠化又包括山坡石漠化、沟谷石漠化、滩地石漠化等。
四、海洋(水域)荒漠化一个国家的领海是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海的生态环境质量退化是一个国家土地退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海洋也存在着类似的荒漠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油排入海洋,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散布在海洋上。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
西北地区荒漠的生态系统是较脆弱和易于被破坏的。盲目开 垦,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原因,致使土地荒芜,草场退化, 引起沙漠化的扩展。
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着决定作用。以半干旱 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商都县为例,在强度开垦草原以 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采用防风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
2、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生产力 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着决定作用。
以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商都县为例,在强度开垦草原以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采用防风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 种植及恢复自然植被防治荒漠化
• 钻孔深栽造林 • 沙地飞播、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半固定沙包
沙丘上生 长着荒漠植 物。这些植 物基本上是 旱生的、叶 退化的小乔 木、灌木或 半灌木。它 们以各种不 同的生理、 生态机制适 应干荒漠严 酷的生境条 件。
设置沙障固沙
经过多年的人工种 草、造林等综合措施治 理,筑起了一道绿色长 城,不仅控制了腾格里 沙漠流沙侵袭,保证了 包兰铁路的畅通,也改 善了生态环境。如今的 沙坡头已是林草茂密、 果树成行之地。穿越沙 区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 ,
因,也是荒漠化受害者。 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
它们以各种不同的生理、生态机制适应干荒漠严酷的生境条件。
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 基本条件----干旱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荒漠化的缘由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具体缘由及防治措施如下,大家快来理解一下吧。
荒漠化的缘由一、人为活动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具体缘由及防治措施如下,大家快来理解一下吧。
荒漠化的缘由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缘由。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开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另外,不合理浇灌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二、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1、〔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2、多大风天气。
3、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4、植被稀有,植被掩盖率低。
5、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根底〕。
6、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过度开垦:调整土地利用构造,退耕还林还草。
2、过度放牧:家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
3、过度樵采: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5、人为因素的根本缘由:人口增长快,人地冲突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把握人口数量,进步人口素养,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殊大。
每年4到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
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家畜食用的优势草种渐渐削减,甚至完全丢失。
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才能大为下降。
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
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
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名词解释荒漠化
名词解释荒漠化
嘿,你知道荒漠化吗?荒漠化就像是大地得了一场重病!想象一下,原本生机勃勃的土地,慢慢变得荒芜、贫瘠,就像一个人失去了活力
和光彩。
比如说,在一些地方,曾经绿草如茵的草原,现在却变成了一片枯黄,那无边无际的沙海一点点吞噬着绿色,这不就是荒漠化的表现嘛!那为啥会出现荒漠化呢?这原因可多啦!过度开垦就是个大问题呀,
人们不停地向土地索取,却不懂得好好保护它,就像使劲儿消耗自己
的身体却不注意保养一样,土地能不生病吗?还有过度放牧啊,那些
牛羊把草都吃光了,土地不就光秃秃的啦!这就好比一个人被不停地
掠夺资源,能不垮掉吗?
再看看那些因为乱砍滥伐导致的荒漠化地区,树木都没了,土地失
去了保护,风沙一来,可不就把一切都掩埋了嘛!这多让人心痛啊!
我们的地球就像是我们的家,荒漠化不就是在破坏我们的家吗?难道
我们不应该好好保护它,阻止荒漠化的蔓延吗?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呀!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筷子,这些
小小的举动都能为保护土地做出贡献呢!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荒漠化
越来越严重,把我们的家园变得面目全非呀!
总之,荒漠化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行动起来,
保护我们的土地,保护我们的地球!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是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 开源 解决能源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 推广省柴灶
的途径
e.控制人口增长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利 于 防 治 荒 漠 化
四、荒漠化防治的成就和经 验
我国西北地区总结的成功的治理措施:
发 展 创 造 条 件
过 程
加 剧 加 速 发 展
人 类 活 动
问题探究 :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有哪些?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过度樵采 2.人类活动不 过度放牧 当 过度开垦 林地、草地天然植被被破坏 草场超载,加速草原退化、沙化 开垦草场,加快风蚀
水资源利用不当 生态用水缺乏、下游绿洲退 化,次生盐碱化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两结合)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的严重的 地段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海陆 位置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干旱内陆区
牧区草原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上中下水 资源 少
问题探究: 5、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1)植被景观:图中①为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 ③为___________。 (2)年降水量:图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 C为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5、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3) [ 来
:
知识点一: 荒漠化的含义
分布 成因
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 自然因素:气候变异等 人为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土地沙漠化(沙漠化)
主要表现
石质荒漠化(石漠化) 次生盐渍化(盐渍化)
含义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 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主要包括沙漠化、 石漠化、次生盐渍化三种形式。
根本原因
人口激增的压力
主要 原因
人类活动不当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用水不当
直 接 原 因
荒漠化
潜在原因
气候干旱、半干旱的严酷性
P20活动题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原因分析
月均温230C以上,最高达 330C,说明其全年高温, 蒸发量大;
其降水量不足500mm,且 集中在7、8月份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荒 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是: ①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②降水少并且集中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绿洲地区
读图观察:
现代绿洲和废弃绿洲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荒漠化
水资源利用不 当
• 由于耕作技术落后, 灌溉措施不当,加 上干旱气候条件下 蒸发旺盛,盐分极 易在地表聚集,出 现另一种荒漠化现 象——次生盐渍化。
(1)生物固沙
(2)沙地飞播、造林种草
(3)小流域综合治理
“三北”防护林
沙漠化
石漠化
石漠 化
盐渍化
西
降水 ,干旱程度加深,土地的自然 产出和载畜量 ,
东
新疆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里 木盆地 不足50毫米 极端干旱区
贺兰山以西
内蒙古高原东 部
年降水量 干旱程度 自然景观
200毫米以下 贺 200毫米以上 兰 山 半干旱的草原 干旱区 地带 草原
沙漠和戈壁
问题探究:
6、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什么? 每逢干旱,西北绿洲地区的人们不盼阴天 盼晴天,这是为什么?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高山冰雪融水是西北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目前世界约¼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 胁。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荒漠化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荒漠化分布
土地沙漠化
盐 渍 化
石质荒漠化
红色荒漠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知识点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问题探究 1. 读课本图2.1,说出我国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包括哪些行政区?
是适应当地 自然条件的 粗放型自给 经济模式
有利于牧草 的恢复生长
增加草场压力,导 致草场退化甚至整 个草场的毁灭
高效率的 商品经济 模式
3.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 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对本 区的生态环境和荒漠化进程又会有什么影响?
4.根据上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绿 洲 地 区 缺 水 源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生物 措施
前沿地带
内部
工程 措施
流沙地区
设置沙障工程
设置沙障——草方格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图表明显地描绘了人口 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 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 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 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 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 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知识点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知识点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 原因有哪些?
关键词: 为什么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 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干旱 物理风化 风力作用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的自然背景 干旱
物理风化和风 力作用强盛 基本条件
平地多疏松的 沙质沉积物
物质基础 包含着漠荒化 的潜在威胁
30
地形因素:四周高山环绕及青藏高原的阻 挡,使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0
问题探究: 4.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和撒哈拉 沙漠气候干旱的成因是否一样?
不一样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 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气候干旱。 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 高气压或信风控制,气候干旱。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 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河流: 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植被: 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 草原和荒漠
土壤 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
问题探究 3. 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什么?分析成因。
干旱
100
80 70
90
110
120
130
50
40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 以到达。
(1)过度樵采
新疆的一个薪柴市场
在西北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能源,人们樵采天然植被作燃料;另外,有的地方为增 加经济收入,大量采挖药材、发菜等,更严重破坏草场。
草原上挖发菜
(2)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减少,牧民便弃 耕;弃耕地上植被难以恢复,在风蚀中变成流沙地.
大风日数多,且 集中在干旱季节
动力因素
(2)气候异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抑制风沙活动 气温、降 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知识点四: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气 候 变 异 等 自 然 条 件 分散土 地退化 过 程 最终连接 荒漠般景观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
问题探究 2.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阿尔泰山
天山 昆仑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什么是荒漠化? 二、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三、如何防治荒漠化?
荒漠化(次生性荒漠)
演化过程 缺植 水被 破 坏 地 面 裸 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中的水分 和养分流失
荒漠般的景观
土地的生产力 长期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