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经营与管理热点考点

合集下载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

1、媒介经营涉及的基本要素又包括媒介产品、媒介传播渠道、媒介受众、媒介广告等2、媒介产品的精神属性是媒介经营及其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媒介经营区别于一般企业经营的核心特征之一。

3、媒介产品的核心——内容版权。

4、媒介组织作为媒介产品的生产者、所有者,对其产品享有相应著作权,并可以此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

5、媒介产品创新的三个基本方向:成本创新、差异化创新和全面价值创新。

6、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等印刷媒体通过类似于一般商品的物流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广播、电视以及新兴的互联网等媒介形式的传播渠道则是由基础性的传输网络与终端接收设备共同构成。

7、媒介具有“双重产品”属性。

“第一重产品”是媒介所生产的媒介产品(报纸内容、电视节目等),“第二重产品”是媒介向广告商出售的接触渠道。

8、媒介经营的发展趋势(P21)(1)优化资源配置的跨媒介经营(2)规避风险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多角化经营,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

)(3)提升竞争力的品牌化经营(4)行业扩张中的资本化经营(5)新技术带动下的创新经营9、媒介组织的核心行为是媒介产品的生产(好的产品是营销的基础,能否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媒介产品是媒介组织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关键)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大众媒介10、媒介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共享性和持久性。

平面媒介产品:报业产品、期刊图书产品11、依据媒介的不同形态进行划分电子媒介产品:广播电视、电影、网络产品等与电子通讯技术相联系的媒介产品核心产品12、依据媒介内容的不同层次进行划分形体产品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是受众购买媒介产品时直接追求的利益,是媒介产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层次(如读者通过报刊杂志所获得的知识、信息、新闻观点等)13、(区分媒介广告)并非经营广告都是媒介。

例如大城市中广泛分布在商业写字楼中的液晶屏LCD不属于媒介广告(充当广告载体)。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整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整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整理
1.媒介经营战略:制定媒介经营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方向,包括市场定位、目标受众、核心竞争力等。

2.媒介选择与投放:通过对媒介的调研和选择,确定适合的媒介投放
方式,包括线上媒介和线下媒介的选择与投放策略。

3.媒介创意与内容策划: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制定创意和内容策略,提升媒介传播效果。

4.媒介协调与整合:对多种媒介进行协同运营与管理,确保媒介活动
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5.媒介绩效评估:通过建立合适的指标和方法,评估媒介经营活动的
效果和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和活动策略。

6.媒介渠道管理:建立和管理媒介渠道,包括供应商管理、合作伙伴
关系管理、渠道网络建设等。

7.媒介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掌握媒介活动的关键
指标和市场动态,为决策提供依据。

8.媒介风险管理:识别和管理媒介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
的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媒介活动的顺利进行。

9.媒介法律与伦理:了解媒介经营涉及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问题,遵循
相关规定,保证媒介业务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10.媒介创新与发展:关注媒介领域的新技术和趋势,进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媒介经营的竞争力和效益。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帮助媒介从业人
员更好地运营和管理媒介业务。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点,以达到最佳的经营效果。

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重点目录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1)一、“媒介即信息” (1)二、“媒介是人的延伸” (1)三、“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2)四、“经营”与“管理”的联系 (2)五、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定义 (2)六、什么是制播分离 (3)七、媒介经济的概念 (3)八、注意力经济的特点 (3)九、窄播 (3)十、新媒体的传播学价值(了解即可) (4)十一、新媒体的经济学价值(了解即可) (4)十二、名词解释——媒介融合 (4)十三、中央厨房 (4)十四、受众的概念 (5)十五、数据库营销的定义 (6)十六、“把关人” (6)十七、媒介融合时代信息生产的特点 (6)十八、媒介品牌的特殊性 (6)十九、衡量品牌资产的关键指标 (7)二十、分众传播 (7)二十一、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7)二十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7)二十三、子弹论 (7)二十四、“使用与满足理论” (8)一、“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信息”是麦克卢汉1964年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媒介即信息”主要在挖掘媒介的社会属性。

二、“媒介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还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媒介不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四大媒体,而是包括一切人工制造,包括一切技术和文化产品,甚至包括大脑和意识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延伸”主要在挖掘人的属性。

三、“经营”与“管理”的区别1.经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强调市场化和“做大做强”;管理是劳动社会化的产物,强调利用管理所具有的职能,使活动按照既定方向和目标运转,不偏离轨道。

2.经营着眼于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根据企业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决定经营目标,起“适应”和“超前”的作用;管理着眼于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关系,组织、协调企业内部资源去实现经营目标。

3.经营适用于企业,只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才有经营活动,企业通过预测、决策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管理适用于一切组织,它在实施过程中提高效益,保证盈利得以实现。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参考资料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参考资料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参考资料媒介经营与管理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式。

作为一个媒体经营者或管理者,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些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复习参考资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媒介经营与管理概述1.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3. 现代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二、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组织与运营1. 媒介组织的类型和结构2.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职能分工与组织架构3.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运营流程和策略4.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战略制定三、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市场营销1.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市场调研与定位3.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产品策划与定价4.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推广策略与渠道管理四、媒介经营与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招聘与选拔3.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员工培训与发展4.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五、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财务管理1.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财务分析与预测3.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运营资金管理4.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投资决策六、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法律与伦理1.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法律法规2.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合同与知识产权保护3.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七、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1.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2.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内容创新与品牌建设3. 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业务拓展与国际化发展八、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案例分析通过媒介经营与管理领域的典型案例分析,对相关概念、理论和策略进行实际应用。

九、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参考书目提供一些经典媒介经营与管理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供读者深入学习和研究。

本文所提供的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参考资料,涵盖了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试重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试重点

1、媒介经营管理的定义广义的媒介经营管理:运用媒介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领导、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行为,使产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狭义的媒介经营管理:专指出售媒介的广告版面时段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运作。

宏观的媒介经营管理:国家、社会对媒介的制度、体制的规定和要求。

微观的媒介经营管理:具体的媒介单位对自身的行政、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技术、安全管理等。

媒介经营管理学:一门研究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2、媒介的经营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区别1、媒介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信息资源管理是媒介管理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3、媒介组织的内部机构有着特殊的设置和构架。

3、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坚持党性,把持方向整体把握,促进协调发扬民主,贯彻法制依循程序,谋求发展4、媒介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全球传媒产业的形势发展以及人才紧缺的实际需要媒介业谋求生存的必然需要媒介单位竞争越来越激烈,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剧全媒体时代的媒介业必须尽快提高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水平,应对信息传播全球化5、媒介经营管理现状1、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2、思想观念上,用人才重政治和业务素质,不重视经营管理。

3、理论研究上,严重滞后于媒介经营管理实践活动。

4、教育上,偏重采、写、摄、制、编、评等实务教育,不重视经营管理教育。

6、媒介市场的概念媒介市场:媒介产品买卖的地方。

是媒介组织和受众之间的媒介产品生产与消费关系,以及媒介组织与广告客户之间的注意力聚焦与消费关系的总和,既包括媒介产品与受众、广告间的供求关系,也包括保证该市场有序运转的各类规则。

(P29)媒介市场必须同时具备买方、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三个要素。

媒介市场不是从来就有,形成的标志及发展动因。

(P29-P32)7、媒介产业化进程(重点掌握)1、“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媒介产业化的起点和基调注意:此时媒介的广告经营是为了减轻国家经济负担的被动举措,所以在本质上并没有以市场盈利为发展取向。

媒介经营管理重点

媒介经营管理重点

一、名词解释1、媒介管理: 媒介管理是整合媒介资源以更好地达成媒介组织目标的过程。

2、市场化:市场化是指经济制度由政府管制型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3、媒介全球化:媒介全球化是指一种对媒介经营活动应该是全球性的而非只局限于本地范围内的认识及其活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媒介生产、销售和传播的全球化,以及媒介管理、法规和影响的全球化。

4、横向价值链: 同一产业内部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各个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价值链条5、纵向价值链: 是将企业看作是整个行业价值生产的一个环节,与上游和下游存在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

6、完全市场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在这种竞争下商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任何一个生产商都不能决定和影响商品的价格。

7、垄断市场竞争: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商品的一种市场组织称为垄断市场竞争。

市场进行过程中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

8、市场结构:指的是对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9、资本:中文的意思是本钱、本金。

概念是指可以凭借营利、生息的钱财。

资本经常以货币形式存在,但资本的本质差别在于,资本的直接目的不是消费而是为了生产。

资本的特征:1)资本的增值性;2)资本的运动性;3)资本的竞争性;4)资本的独立性和主体性;5)资本的开放性。

二、简答1、媒介管理有何特殊性?答:1)媒介的政治功能;2)媒介的双重属性; 3)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异同:中国的媒介在体制上属于事业单位,其传统管理模式是行政管理。

2、媒介体制改革的目标?答:中国传媒体制的变迁,将表现为政府作用机制的转变,即从行政管理转变为法制管理、制度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而传媒产业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是大势所趋。

1)完全行政管理体制;2)简单自由化;3)完全市场化体制;4)适度市场化体制;5)完全政府管制体制。

3、简单论述媒介产业结构的特征?答:1)条块分割:A、条——依照媒介形态形成的纵向管理格局。

媒介经营与管理严三九笔记

媒介经营与管理严三九笔记

媒介经营与管理严三九笔记一、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定义:媒介经营与管理是指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手段,对媒介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实现媒介运营活动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增长。

2.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特点:a. 多元化:媒介经营与管理涵盖了各种媒介形式,包括传统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兴媒介(互联网、移动媒介等)。

b. 快速变化:媒介行业受科技发展等因素影响较大,具有快速变化的特点,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趋势。

c. 用户导向:媒介经营与管理需要不断关注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放在首位。

二、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关键要素与方法1. 媒介资源的管理:包括内容生产、版权采购、媒介分发、储备等环节,需要有效管理媒介资源,保证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

2. 市场营销与推广:媒介经营与管理需要运用市场分析、营销策略、社交媒体推广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 技术创新与发展:结合科技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媒介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4. 成本控制与效益评估:管理媒介经营的成本,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和产出效益。

三、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转型:媒介经营与管理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各种平台和应用的发展为媒介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 用户体验优化:媒介经营与管理需要重视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媒介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3. 数据驱动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媒介经营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优化运营策略和资源配置。

4. 跨界合作:媒介经营与管理需要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拓展产业链和服务范围。

四、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挑战与对策1. 市场竞争激烈:应加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

2. 法律法规监管严格:应加强合规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3. 技术更新迭代快:应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及时跟进行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试重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试重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

媒介形象定位三要素:媒介自身特点;同类媒介特点;目标受众特点。

2.媒介形象:指媒介的社会形象,是人们对媒介长期观察、认识而产生的知觉性整体看法、最终印象和综合评价,一般由媒介的外在和内在的特征和风格构成,常常经由公共宣传、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等有意识地刻意树立而成。

3。

媒介定位:任何媒介不可能同时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媒介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准确无误的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这就是媒介定位.4.媒介危机管理:针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想何时发生,然而一旦发生却对企业经营造成极端危险的各种事件的事前事后的管理。

它包括对从天灾到人祸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包括危机控制和危机处理.5。

媒介知名度是媒介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指媒介形象在受众心中的强度。

6。

媒介信(美)誉度是媒介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的程度,指媒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媒介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评价媒介形象最基本的两个指标,分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评价媒介形象。

知名度和信誉度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媒介的总体态度和评价.媒介形象的好坏,取决于知名度和信誉度的高低。

)7。

CIS,即英文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缩写.指“企业识别系统”。

CIS的出现,使企业在形象塑造上摆脱了单纯依赖其三大构成要素是视觉差别设计的传统做法,将其扩展为企业整体的、系统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经营技法。

: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8。

媒介品牌战略,是指媒介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进行的,围绕着媒介及其媒介产品的品牌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

9。

特色性要素在媒介的竞争中称为“优势资源”。

二.简答:1。

媒介形象涵义及特点:(1)社会公众是媒介形象的评价者和感受着,这种评价是有一定标准的.(2)媒介形象不是媒介主体的自然流露,而是经过媒介刻意塑造和追求的结果反映。

(3)公众对媒介形象的认识是整体的,综合的,而不是局部的个别的,是经过理性选择和思考的最终结果.(4)媒介形象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展开的,由外在的和内在的特征风格而构成。

媒介经营管理重点

媒介经营管理重点

一、“高概念”电影的含义、运作模式高概念电影(high concept)指具有视觉形象的吸引力、充分的市场商机、简单扼要的情节主轴与剧情铺陈以求大多数观众的理解与接受的电影。

我们所说的“高概念”是指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营销指导创意的电影生产方式及后续的市场运作。

它是电影行业的特定概念。

高概念”电影的商业表现1、“高概念”电影在开映后5周内便可收回票房总数的90%;2、“高概念”电影的产品市场大大超出了电影院,超出了电影行业;3、“高概念”电影是电视和音像市场的生力军;4、“高概念”电影是全球市场最畅销的产品。

“高概念”电影的特征创意方面的特点:1、明星:大明星+明星组合2、导演:名气3、电影类型:戏剧性+奇观+场面4、故事:陌生的熟悉5、续集:借势造势6、制片商:品牌+实力7、成本:大投入。

营销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发行模式:黄金档期+全面覆盖2、获奖:声誉营销3、广告:强迫关注4、口碑:迎合+暗示5、评论:制造媒介环境“高概念”电影制作模式必然依赖于三个必要条件:(即运作模式)1、大投入:通过大投入来制造一些容易被观众识别、关注、期待、观看的“高概念”,包括明星、场面、技术、音乐等等。

2、大营销:必然通过广泛的、持久的、深入的营销活动,来最大限度地推广影片,唤起甚至激励观众的观看欲望和行动。

3、大市场:“高概念“电影必须通过大市场才能消化自己的高成本和赢得利益,因此,“高概念”电影的市场一般都包括国内影院——国际影院——付费电视——音像租售——开路电视——特许经营——海外电视版权——海外音像版权等近10个市场环节。

而且,往往只有“高概念”电影才能顺利开通这10个不同的市场。

(高概念)电影的盈利模式(一)收入构成(高风险高收益)(二)窗口理论(首映模式,价格歧视理念)(三)衍生产品开发(有图片幻灯片)二、电影发行中的窗口策略电影窗口策略:美国票房;海外票房;按次计费;录像带;收费电视;免费电视衍生产品开发1、相关衍生产品(玩具)2、录像带、VCD、DVD3、有线电视或网络播放4、电影音乐LD、CD5、电影出版物(电影小说)6、电影主题公园7、百老汇歌剧8、电子游戏9、国际发行10、相关设备制造与销售11、人才培训涵盖音像图书、毛绒公仔、玩具礼品、文具服装、食品、日用品,还包括QQ、MSN表情、手机桌布、屏保、多媒体等动漫衍生品。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整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整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整理媒介经营与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媒介渠道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一种商业活动。

媒介经营与管理涉及广告、公关、市场营销、新媒体管理、媒体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下面是媒介经营与管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1.媒介渠道选择媒介渠道选择是指根据目标受众、产品特点和预算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媒介渠道进行广告投放。

常见的媒介渠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互联网等。

2.媒介策划与投放媒介策划是指根据市场调研和目标受众的需求,制定广告投放计划。

媒介投放是根据媒介策划制定的计划,将广告投放到选择的媒介渠道上。

3.市场调研与分析市场调研是指通过调查和分析市场现状、竞争对手和目标受众等,获得有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的信息。

市场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为媒介经营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品牌管理与推广品牌管理是指通过营销活动,塑造企业或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好感度,并建立品牌忠诚度。

品牌推广是通过广告、公关、媒体合作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5.媒介危机处理媒介危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对企业形象和声誉的负面影响。

媒介危机处理是通过及时、有效的公关和媒体管理措施,应对和化解媒介危机,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6.新媒体管理7.媒体资源开发与合作媒体资源开发是指通过与媒体合作,获取广告位、宣传机会等资源。

媒体合作可以是广告投放合作、媒体采访合作、品牌露出合作等形式。

8.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数据分析是对广告投放效果和市场反馈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效果。

有效的数据分析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媒介策划和投放提供参考。

9.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10.战略规划与创新能力总结起来,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点包括媒介渠道选择、媒介策划与投放、市场调研与分析、品牌管理与推广、媒介危机处理、新媒体管理、媒体资源开发与合作、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战略规划与创新能力等。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汇编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汇编

媒介经营与管理重点一、填空1、媒介研究对象专指媒介组织。

2、媒介营销的突出特点就是二次营销3、政府介入市场运作的手段:制订法规;优惠待遇;补贴政策;赋税手段4、媒介的本质特征:信息传播组织、利益组织5、媒介经营的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6、媒介经营面临的微观环境1)传媒内部环境分析2)传媒竞争者分析3)消费者分析另外,替代产品、潜在进入者、产业内的竞争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媒介组织的竞争环境,即传媒产业的竞争力量。

7、传媒消费者包括:视听消费者、广告消费者8、媒介定位是媒介营销的起点9、媒介市场细分的表现:广播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浪潮和报刊杂志的个性化定位。

大而全的传媒正在失去观众和读者,“专而精”的传媒正在兴起和赢得青睐。

10、传媒营销组合策划包括:1)传媒产品的基本分析(Product )2)传媒产品价格规划(price)3)传媒产品的市场扩散通路(place )4)传媒产品的促销策略(promotion )11、传媒产品竞争的本质:创造价值12、媒介产品开发战略:1)单一产品开发战略2)产品全面开发战略3)产品组合开发战略4)产品系列开发战略5)新产品开发战略13、广播电视的节目经营包括:广播电视的节目策划、节目生产、节目编排(包括各类节目所占的比例)、节目的包装与推介、节目的交易、交流与购销等问题。

14、节目市场的内涵包括:1)普通受众市场2)节目交易市场3)节目素材市场4)其他市场15、电视节目制作形态:电视台自制节目、委托制作、外包、买断、购买。

16、媒介价格战略包括:产品价格战略和广告价格战略。

17、传媒产品价格规划基本策略:成本导向性定价策略;竞争导向性定价策略;需求导向性定价策略;市场撇脂策略18、媒介广告定价策略:1)收视率定价策略2)市场需求定价策略3)招标定价策略4)针对特殊客户的议价定价策略19、电视节目交易的支付采取两种方式:现金支付和贴片广告20、国内电视节目发行渠道:1)自建发行网络2)委托发行21、影响电视节目编排因素包括:竞争因素、节目本身的因素、观众因素、广告客户因素22、媒介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提出)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23、媒介成长战略的基本模式:密集型成长战略;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24、媒介密集型成长策略包括:1)市场渗透战略2)市场开发战略3)产品开发战略25、多样化战略的本质是: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散。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一、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媒介经营与管理的主要特点:高度专业化、创新性、市场导向、受众导向等。

二、媒介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1.媒介企业的组织结构:顶级管理层、中高层管理层、基层管理层和专业部门;2.媒介企业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和现代管理模式。

三、媒介产品与项目策划与管理1.媒介产品的概念和分类;2.媒介产品策划与管理的关键环节:确定产品定位、制定产品策略、确定产品设计、实施产品管理、评估产品绩效。

四、媒介营销与推广1.媒介营销与推广的定义和目标;2.媒介营销与推广的策略和方法:市场调研、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价、推广渠道选择、传播策略等。

五、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1.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六、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1.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2.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考评方法。

七、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危机公关1.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媒介经营与管理中的危机公关的原则和策略。

八、媒介行业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1.媒介行业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媒介行业政策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九、媒介继电器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媒介继电器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媒介继电器与传播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方法。

十、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趋势1.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趋势;2.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综上所述,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包括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媒介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媒介产品与项目策划与管理、媒介营销与推广、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危机公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媒介继电器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媒介经营管理 考试复习重点

媒介经营管理 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媒介经营管理概述一.管理(这是一个过程)1.管理指以达到组织目的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付出努力的有系统的行动。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2.20世纪2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3.20世纪60年代,系统2.管理分类1从范畴:宏观微观2行业:工业教育媒体3专业职能:二.经营(在商品的产生和流通领域所进行的活动)1.是指人们在社会商品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内进行的社会活动。

经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经营是现代化企业的最基本活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环境等五大不可缺少的要素。

2.要素:人力资源(人)生产物资(物)资金(财)三.媒介经营与管理是对媒介组织的经营任务或目标实现过程进行严密控制、科学把握和有效协调,是对媒介组织内部所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控制与协调,力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当然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媒介定义:1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

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极其生产、传播机构。

2媒介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类或者多媒体联合的实体。

电影电视剧互相的改编、媒介产品转向非媒介产品(哈利波特)五.媒介经营管理分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状高层管理:经营战略层或决策层。

中层管理:经营管理层。

基层管理:侧重执行围观。

具体职能第二章媒介经营管理的环境分析一.概念1内部条件的总和。

2.包括宏观微观环境3、内部环境:媒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具备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条件。

分为客观主观条件。

二.特点1)客观性:影响媒介的环境要素是客观存在的,媒介经营活动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

2)复杂性:环境要素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宏观的微观的、外部的内部的、直接的间接的,不易分辩和把握,对从事管理人素质要求相当高、全面。

3)系统性:环境要素相关,构成多层次、多视角、多元化的大系统,要素之间彼此咬合、制约和影响,因此必须按规则协调运转。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点
媒介组织的本质特征?
答:(1)信息传播组织 (2)利益组织
2.,商业媒介运作的实质?
答:媒介通过信息服务获取数量巨大的受众群,然后再利用受众资源与广告客户交换资金,而广告客户由此获得向媒介受众传达广告信息的权利。
媒介营销的突出特点?
答:媒介营销的突出特点就是二次营销:首先是媒介产品营销,在第一次销售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广告营销,这是第二次销售。
11,媒介经营的内部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的因素?
答:媒介内部基础条件包括媒介的资源和能力。
12,媒介的资源包括: 资金、设备、媒介版面(频道)资源等“硬件”资源,还包括管理者的管理组织水平、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机制、员工素质等“软件”资源
13,媒介核心竞争力的特点?试结合一份具体的媒介产品,分析其核心竞争力。
17,市场机会的实质 “未被满足的需求”
18,媒介定位
答:媒介定位——定位指为产品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找一个适当的位置。媒介定位就是对媒介产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
19,媒介市场细分的意义?
答:1)了解各个受众群和广告主的需求情况和目前满足的情况,发现尚未满足的受众的需求,寻找目标市市场;
33,品牌的显性构成要素包括: 品牌外在的、具象的东西。包括品牌名称和视觉标志
34,品牌传播的要素包括:1、品牌名称2、品牌视觉标志3、品牌的企业形象4、品牌文化
35,媒介的品牌延伸
答:是指媒介组织将成名品牌运用到新产品和服务上,以期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的一种策略。它可以增加新产品的可接受性、减少消费行为的风险性,提高促销性开支使用效率,以及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要。
与推介、节目的交易、交流与购销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1.媒介经营管理属于新闻传播业务。

2. 新闻传播学:历史理论、业务3. 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事业管理、广告经营管理4. 媒介经营管理研究的范畴a.微观(新闻、广告的产制)b.中观(媒介的运营管理)c.宏观(国家对媒介的规制)4. 垂直管理:中央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市××市出版局县二、产业经营动态1.跨媒介经营(破除媒体资源配置单一制)e.g.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以电视为主;成都传媒集团,以报业为主;CCTV-2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与报业传媒集团;金鹰网、芒果TV2.跨地域经营(破除媒体市场采邑制)e.g. 青芒果、上海广播电视台和宁夏电视台3.跨级别经营(破除媒体行政体制)e.g.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经营的《新京报》4.跨所有制经营(破除媒体企业身份制)e.g. 华谊兄弟与多家国营电视媒体的商业合作5.跨行业经营(破除媒体产业垄断制)e.g. 电视媒体跨业经营网站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报纸等平面媒体跨业经营;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等三、媒介融合1.媒介融合概念: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合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2.媒介融合分类①所有权融合:大型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媒介,因此能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将各自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媒介融合。

②策略性融合: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内容上共享。

③结构性融合:与新闻采写、分配方式有关(借助平台)。

④信息采集融合:指新闻报道层面上,一部分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

⑤新闻表达融合:记者、编辑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3. 媒介融合形式(技术/软件融合)4. 媒介融合影响①优质新闻业务(多侧面报道),优化了新闻报道和传播的过程。

②规模经济(企业规模越大,产量越大)和范围经济(一家企业生产两种及以上商品,总成本低于两家毫无关联企业)。

③竞争优势(成本领先和差异定位)。

四、跨媒介经营1.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经营管理经营①集中办公②资源共享③整合营销④融合生产2.跨媒介经营:媒介融合下的传媒管理①建立跨媒介集团的协同治理结构②建立统一的三大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a.以跨媒介新闻收集、加工制作为职能的新闻生产中心b.以投资决策、效益监管等宏观管理为职能的投资中心c.以发行基础设施安装、收费以及广告和相关业务为职能的经营中心③采用扁平管理,减少中间环节④跨媒介经营生产五、跨媒介生产1.形式①交互推广②克隆发布:新闻媒体可将其合作者的新闻材料不经任何修改发布。

③合作竞争:既可以相互推销和分享其合作媒体的内容产品,也可用自身优势为对抗生产某些内容产品。

④内容分享:可定期,但非日常性的分享其合作媒体收集起来的信息内容。

合作媒体并不帮助对方进行新闻产品的加工及制作,独立完成。

⑤完全融合:来自不同新闻媒介的合作人员组成一个新的团队,制成的产品可在相互合作的媒体之间以不同形式发布。

2.挑战①媒介间存在行业壁垒②跨媒介文化差异③跨媒介人才通达④管理模式过于简单3.跨媒介生产对策①打破行业壁垒(采取融合管理政策,打破现有的地域和行业限制,推动现有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融合)②促进文化融合(加强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管理人员、编辑、记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他们了解对方的工作流程;培养团队意识)③培养复合型人才(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新闻院校的改革)④加强跨媒介管理(加强跨媒介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采用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六、融合管制1.媒体融合提出的管理挑战①如何平衡媒介融合后的协合作用与媒介所有权集中问题(政策制定者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②如何解决结构性(经济性)规范和内容规范问题(是否采取基础设施与信息内容管制分离的政策)③如何维护媒介融合下的个人隐私、国家安全、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如何监管各种非法信息的问题2.融合管制:架构设想与管制原则①架构设想:首先,在最高层设置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下设内容服务、技术管理和基础设施三大职能部门;其次,对媒介的内容服务与基础设施进行分离管制。

②三大管制原则:a.技术中立:媒介公共规则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政府的规范措施及其他行业。

b.水平管理:把电信、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媒介放在一个平行的位置,把他们以及融合的媒介按照技术应用软件、基础设施、设备、内容和服务这几个层面进行分类管理。

c.合作规范: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对话,各传播产业与其他组织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分工合作,共同制定与执行管理政策。

七、监管机构1.我国传媒监管机构现状(分业而治)①广电监管机构②报业监管机构③网络监管机构2.问题(历史原因以及对媒介性质的认识问题,采取分业而治不能适应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①分类分业设立监管机构②集立法、司法、行政于一体③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④机构责权划分不明确3.我国传媒监管的机构改革①制定传媒监管机构法②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③立法行政司法制衡④监管机构相对独立八、监管模式(上)1.新的传播科技带来新的媒介生态,新的媒介生态需要新的监管政策。

媒介融合→监管模式变革2.模式变革①趋势a.分业监管→统一监管 e.g. 美国(一开始就实行统一监管)、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b.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监管机构按照媒介功能设立,每一个部门分别监管不同媒介任务)注:a、b是相互交叉的,a是按监管形式分,b是按监管对象分②水平层级a.基础设施b.内容服务c.技术软件3.变革动因①经济思潮的转变是变革的根源(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思潮)②传播科技的进步是变革的诱因(内容服务、技术软件)③传播经济格局变化是变革的动力④公共行政的改革是变革的前提4.变革总结①多样化(成立时间或早或晚,改革难度及彻底性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趋同(统一)②路径依赖(惯性;基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等)③变革路径:a.对过去以分业管理的监管机构进行拆分或者整合(易于改变)e.g.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独立(委员会);日本——政府(总务省)b.直接建立融合性质的监管机构,以后再把新出现的媒介形式并入进来(难以改变)e.g.美国、加拿大九、监管模式(下)1.模式比较①分业监管:指由不同的传媒监管机构对不同的传媒机构和传媒市场进行监管,监管机构在各自权属的范围内进行监管。

(适用于分业经营模式;我国的主要形式;属于垂直监管)优:监管目标明确,实行差异化监管,提高了监管效力;监管专业化,每个监管机构只负责同类别媒介监管,有利于细分各项监管工作,力度较强。

缺:各监管机构间缺乏有效协调,容易出现监管缺位和监管重叠;监管机构庞大,浪费人力物力。

②统一监管:由一家监管机构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传媒机构或者传媒市场进行综合管理(是媒介融合的趋势;属于水平监管;代表国家有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韩、日)优:所有类别的媒介在一个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能够有效避免监管真空与重复;能节约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效应;监管弹性强,能迅速适应传播科技不断发展的需求,降低不适宜的制度安排对传媒创新形式的阻碍。

缺:缺乏竞争,容易导致官僚;对类别媒介监管的专业分工还将继续存在;监管部门之间仍会可能产生信息交流与协调合作的可能。

③机构监管:指按照媒介类型设立监管机构,不同监管机构各自监管不同媒介。

(分业经营模式)优:专业性强缺:不能适应传播科技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功能角色会越来越弱。

e.g.报纸→电子报④功能监管:按照相同传媒业务功能,比如媒介内容、传播技术、基础设施等,统一由特定的传媒机构或部门进行监管。

(媒介融合的趋势)优: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能适应目前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域、跨地区、跨级别的监管。

缺:不能完全解决媒介融合下的监管难题。

各种媒介的功能相互融合,彼此间界定模糊,或者媒介内容、传播渠道和信息技术之间界定模糊,导致监管机构的权限界定模糊。

2.未来变革①每种监管模式都是在监管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发展修订,最后推到人们面前的;很难说一种新的传媒监管模式是完美的,普天之下适用的;每一种变革方案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引发一场新的改革。

②未来传媒监管模式的变革,不论出于何种社会语境,一下几方面均须仔细考量:a.确保监管目标明确、运作独立、分工明确,能覆盖所有传媒机构和功能领域,有效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

b.名族性格特征、媒介性质以及本国传媒=发展情况。

c.制度安排要有弹性,能为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变化预留适时调整和变革的空间。

d.有效监管依赖于实际操作,要审慎推进,避免对传媒产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我国变革①监管现状:分业监管与机构监管结合进行垂直监管;三网融合的趋势。

②变革路径:制度移植?固守原有制度?创新?a.国外现行的统一监管模式在应对三网融合方面,虽然具有其他监管模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还要考虑其实施的外部环境。

不仅要在法律制度、监管方式上作根本的改变,还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外部环境。

我国短期内无法实现。

从国外借鉴来的正是规则与本土的非正式规则产生冲突,导致去无法实施又难以奏效。

我国的现实情况不必急于对西方模式进行制度移植。

b.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生长逻辑,路径依赖理论,在我国短期内彻底打破,推倒重来极不现实。

三网融合刚刚起步,远未进入成熟阶段,将发展到什么程度是未知数。

从符合具体国情和变革成本最小原则,应实行阶段性过渡,应采用牵头监管模式,通过建立相应协调机制来解决媒介之间业务交叉和新媒体业务发展带来的一些列问题。

十、传媒法制1.法制变革①欧盟:1997年12月,《迈向信息社会之路》绿皮书;2002年4月—2003年6月,构建了欧盟地区的融合法制管制框架“欧盟2003年通讯法案”。

框架内容:一般性的管制架构指令;七项特殊指令;一个决定;两个行政性文件。

②英国:2000年12月,《通信新未来》白皮书,首次提出根据新情况调整信息传播的监管机制,之后进行了一连串传播法制变革;2002年3月《OFCOM法案》;2003年7月,《2003通讯法案》。

《2003通讯法案》的改革:独立电视委员会、电信办公室、广播标准委员会、广播电台局和广播通讯社,全面监管英国广播、电视、电信和无线通讯服务领域;全国市场上放宽了跨媒介所有权限制;确保公共服务媒体在英国仍居重要地位;进一步厘清频谱使用机制。

③美国:《1996年电信法案》,对1934年旧法案作了全面修改,是美国60年来传播通讯法律管制革新的重大里程碑。

建立了电信、广播电视等产业之间融合的基本框架,被视为促进美国三网融合的基石性文件。

内容:开放本地电话市场,允许本地和长途电话公司的双向准入;放松广电媒体交叉权限制;放松了无线电视台的数目限制(25%—35%受众人数上限),允许媒介的进一步扩大;针对普及服务的定义和基金组成方式,做了大量实质性改革,使其适应新的市场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