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合集下载

韩长赋部长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农业供给

韩长赋部长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农业供给
推 动 全 省 各级 农 业部 门抓 紧抓
实辖 区 内的农 业 环保 突 出问题
度 ,全 国畜 禽粪 污 综 合利 用 率 达到 7 5 %以上 ,规 模 养殖 场粪
污 处 理 设 施 装 备 配 套 率 达 到
9 5 %以上 。
整 改 ,全面 检查 各市 县 农业 部
门迎 接 中央 环 保 督察 工作 准 备
一 y

益联结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工
商 资 本 带 领 农 民共 同 富 裕 , 在
推 动 农业 产 业 发展 同时让 广 大
2 0 1 7 ・ 0 7 期・ 总第 3 2 3 期
开 厅党 组 会议 ,对备 战 中央 环 保 督察 工 作进 行 再认 识 、再 梳 理、 再部 署 、 再推 动 , 并提 出 4
产 品 摆 在 更加 突 出位 置 ,大 力
茂 县 地质 灾 害应 急 指 挥 部 紧急 会 议 精神 及 措 施
6月 2 4 日上 午 祝 春 秀 厅
连 续 召 开环 保工 作 会 议 ,安 排
部 署 迎接 中央 环 保 督察 准 备 工
作。 东 明书记做 重 要讲 话 , 明确
指 出农 业 部 门抓 好 迎接 中央环
业 发 展 经验 模 式 ,为 全 国 农 业 发 展作 出 了 有益 贡 献 。 韩 长赋
要求 , 四川要 以“ 三 区三 园” 建
是 思 路 目标 明确 ;二是 突 出责 任 落 实;三 是 坚持 市 场 运作 ; 四 是 强化 政 策支持 。
设 为 载体 ,在 管理 体 制 机 制上
推 动 四川 由农 业 大 省 向 农业 强 省跨 越 。
的意 见》 。《 意见 》 提 出实现 “ 三

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

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

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7.08•【字号】•【施行日期】2016.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农业(农牧、畜牧水产)局、农工委(部),厅、办各机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冀政发[2016]19号)精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如下意见:一、以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1.优化种植结构。

引导农民尊重和适应市场变化规律,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建设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

在太行山、燕山及农牧交错区引导调减籽粒玉米,扩大特色杂粮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产能。

在山前平原区,大力发展强筋、中强筋优质、专用小麦。

紧盯京津市场,做强蔬菜、果品等优势品种,突出精细果菜和特色高端叶菜,大力发展高端设施蔬菜,指导设施蔬菜大县开展单品规模争创全国第一大县、全省第一大县活动,积极推进分等定级,支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到2020年高端设施蔬菜发展到500万亩。

2.壮大特色产业。

做精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品。

加强10个万亩食用菌大县建设,突出香菇、双孢菇、平菇等优势品种,打造产加销产业集群。

加强燕山、太行山和坝上高原地区大宗道地中草药和冀中南平原药食两用品种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中药材大省。

建设面向全国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发展马铃薯种植、贮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经济,抓好国家马铃薯主食加工试点,推动马铃薯主食化。

到2020年食用菌面积发展到50万亩,中药材、马铃薯面积均发展到300万亩。

3.优化畜禽养殖结构。

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布部门】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04.07【实施日期】2017.04.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2017年4月7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冀发〔2017〕1号)精神,深入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牢牢把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工作主线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我市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农村结构性矛盾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表现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较少、加工增值水平不高、集约化生产能力较低、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调整期,到了逆水行舟、爬坡过坎的攻坚期。

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新理念、明确新目标、探索新路径、建立新机制,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突破。

深入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稳中求进。

把“稳”作为基础和前提,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稳定农民增收,从而稳住全市农业农村基本面;把“进”作为方向和目标,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与需求,突出创新驱动、市场牵动、开放带动,在调整农业结构、壮大发展动能、深化农村改革、夯实农村基础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快突破、大突破,加快培育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财政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7.06.05•【文号】财农〔2017〕53号•【施行日期】2017.06.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农〔2017〕53号山东、安徽、湖南、广东、云南、陕西省财政厅: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要求,适应农村改革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深刻变化的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部研究制定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财政部2017年6月5日附件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我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村大国。

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体框架已基本搭建,各项改革政策正在扎实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为稳住“三农”这块“基本盘”和“压舱石”,继续为全局作贡献,落实好2017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适应农村改革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深刻变化的需要,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会同中央有关单位和部门以《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为蓝本,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

现就做好试点试验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2月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3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文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

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新华网)2017年1月15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机化导报》、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收获杯”2016年全国农机化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

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农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机合作社和新闻媒体的近百位评委经过热烈讨论和投票,十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闻脱颖而出,入选的2016年全国农机化十大新闻具体条目如下:国家高度重视农机化,“十三五”相关规划对农机化工作进行重点部署;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江苏、吉林、浙江三省整省推进;农用柴油机排放国三标准正式实施,中国农机工业全面进入国三时代;首批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发布;农机化、信息化融合取得新突破;农机研发由低层次向中高端转变;农机购置补贴确立绿色生态导向,福建、浙江和湖南开展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农机安全监理进入免费时代,免征规费近10亿元;农民企业家刘少林研制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粮食产地烘干机械发展迅猛。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落实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落实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落实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4.14•【字号】克政办发〔2021〕17号•【施行日期】2021.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克政办发〔2021〕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克拉玛依市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4月14日克拉玛依市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新政办发﹝2020﹞6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推进稳粮、优棉、促畜、兴特色,以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突出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强龙头、聚集群、创品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特色农业由传统、粗放、低效向现代、优质、高效方向转变,形成具有克拉玛依特色的现代农业支柱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闻综述2017.01农 机 科 技 推 广22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OVERVIEW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2月14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

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2016年12月19日~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指示要求,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2017年工作重点“四推进一稳定”2016年12月19日~20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提出,2017年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2017年工作重点是“四推进一稳定”,即: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稳定粮食生产。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发布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规划》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融合。

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农发[2017]1号

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农发[2017]1号

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农发
[2017]1号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精神,根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现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总页数】8页(P12-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1
【相关文献】
1.农业部r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J],
2.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J],
3.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J],
4.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J],
5.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76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76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76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8.07.10•【文号】农办议〔2018〕63号•【施行日期】2018.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76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18〕63号袁延文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收悉。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尽快制定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高于城镇居民。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

文件印发以来,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工作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在各方共同推动下,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32元,同比增长7.3%,分别高于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0.4和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至2.71:1。

农民增收形势稳中向好,为实现收入倍增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统筹谋划,明确了阶段性任务目标,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1.13•【字号】冀政发〔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粮食市场管理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8〕2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精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振兴河北粮食经济夯实产业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省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初具规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以上,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2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的粮食企业达到6家以上,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一)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增强市场化经营能力和发展活力,做大做强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骨干粮食企业集团,提高全省粮食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产购储加销”协作机制,延长产业链条。

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合作,培育和壮大从事粮食购销活动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供给侧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农产品过剩、质量安全隐患多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的内容和措施。

二、优化农产品结构农产品结构的优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

国家可以通过减少耕地面积和适度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发展少数特色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另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改善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不畅通是造成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改善农产品流通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家可以加大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农产品运输和储存设施,提高农产品的保鲜能力。

此外,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提高农产品的覆盖范围和销售效率。

四、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补贴,优化农业税收政策,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非农收入。

五、加强农业支持政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国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农业补贴政策的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外,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减轻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六、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家可以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形成农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七、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

国家可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挑战和措施。

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品质、拓展农产品市场等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以适应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农业结构存在着供给过剩和品种单一的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对多样化和优质化农产品的需求。

只有通过改革,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发展。

其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需要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通过改革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乡村发展。

再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农民农业生产困难的关键举措。

传统农业结构存在着农产品低价、销售渠道窄等问题,导致农民的收益不稳定。

通过改革调整农业供给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的生产困难,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挑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变化、资源环境约束、技术创新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

首先,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日益提高,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资源环境约束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题。

农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如土地、水源等,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使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X省农业厅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农函〔X〕242号)文件精神,根据《X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实施方案(X-X年)》和《X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X-X年)》,为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以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农综改为统领,因地制宜,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个激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从而达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目的。

突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布局、深化农业产业融合、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强供给结构对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协调;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与新品牌,发展休闲农业、推进三产融合,适应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培育农业中长期发展新动能与新优势;着力优化农业经营结构,加快促进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转变,开辟农民增收的新空间与新渠道,构建规模化、效益化、精品化、特色化、休闲化、生态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主要目标。

到X年,全市农业生产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大宗农产品得到有效保障,绿色安全优质和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形成粮食产业“两区两片”、优质特色蔬菜产业“两区三基地”和生态畜禽产业“三大示范区”,打造茶叶产业“两核一带两基地”、草食动物“一区两带”、X特色鱼“两区一带”和花卉苗木产业“三大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基地”的发展格局。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也愈发凸显。

为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 提升农技水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

政府应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引导农民采用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2. 调整农业结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结构的失衡。

政府应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逐步增加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合理调整农产品结构。

3.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农业实现现代化。

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效益,同时培育现代农业产业,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

4.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部分源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政府应引导农民创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的比较优势。

5. 完善农业保障制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政府提供农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政府应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制度,降低农民农业经营风险。

6. 加大农业金融支持力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金融的支持力度,为农业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放。

7. 建设农村人才队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农村人才的支持。

政府应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引导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政策支持。

8.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解决需要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农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更好地进入市场。

9. 深化农业合作:加强农业合作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引导农民组织起来集体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资源整合,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总体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是指改变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农
业生产组织效率和结构效率,改善农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实现优化农业
发展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过程。

自从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面临着很多问题,
农业发展的不平衡也成为留给当今政府重要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加
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国家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纳入国
家战略,实施深入的农业。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具体举措
1、农业土地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面落实土地承包政策,耕地管理制度,推进土地集体所有制和经营性使用转换;完善农机购
买服务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实施农村特色产业支持计划,满
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引导农业发展向规模经营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2、实施农村金融,深化农村金融体系。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使成果
更好地惠及贫困群众;发展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丰富金融服务;。

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 就农村改革和乡村治理提出系列要求

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 就农村改革和乡村治理提出系列要求
《意见》还提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深化全 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新创建一批全国示范村 镇,鼓励各地开展省级示范创建。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进一步总结乡村治理典型范 例,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推进乡村治理 数字化。建立乡村治理统计调查制度。以“庆丰收感党 恩”为主题,办好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认定第六批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展示区建 设,加大优秀乡土文化宣传。
总第2乡村治理提出系列要求
本刊记者 付 姓
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一号文件即《农业农村 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部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 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 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明确,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制定加快推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培育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模式, 推进资源整合,创建一批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示范基 地和示范主体。支持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等大宗农产 品薄弱环节的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7亿亩次,建设 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
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符合条件的规模经营户 纳入家庭农场名录。创建一批示范家庭农场和家庭农场 示范县,引导组建一批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开展农民 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推进国家、省、市、县示范社四 级联创,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鼓励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合作社由种养业 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引导建立合作社联合社,搭建社 企对接服务平台。加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和县乡农民 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印发(全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印发(全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印发(全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

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

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心得体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心得体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心得体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如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能力首先,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底线,这就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好粮食功能区和主要农产品保护区。

如我省皖北地区的阜阳、宿州、怀远、五河、固镇等市县就是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建设好“淮北大粮仓”。

其次,从需求层面看,当前农业供给侧最突出的问题,是生产还没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买难”与“卖难”并存。

因此,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发挥各地由市场力量和资源禀赋决定的竞争优势,以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

从我们X三县六区的实际出发,当前,要着眼提质和增效,树立大农业观、大市场观,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农业多项功能,在发现特色、挖掘特色、培育特色、壮大特色上做文章,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要抓住规模和主体,在“适度规模”上掌好舵、在“多种形式”上探好路、在“培育主体”上发好力,把农业当作工业办、农田当作车间做,提高农业附加值,协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突出安全和生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使质量安全成为X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绿色发展成为X农业的鲜明特色。

第三,从供给层面看,很多农产品供应市场是本土的大路货多、精品少,能够让消费者产生信任的精品更是少之又少。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2.07•【文号】国土资规〔2017〕12号•【施行日期】2017.12.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

各级国土资源、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综合施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保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

各地区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预留少量(不超过5%)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

做好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用地安排,在确保农地农用的前提下,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集聚,合理保障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需求,严防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用地控制标准,加强实施监管。

二、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

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突破建设用地规模、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人文风貌的前提下,统筹农业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优化耕地保护、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用地布局,细化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加大土地利用综合整治力度,引导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紧凑,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结合发展改革部门职责,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发展改革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主要方向,找准定位、抓住关键,着力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有新成效、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活力进一步释放。

--坚持市场导向,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最终目的。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手段动员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让市场力量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既有效调减过剩农产品,又及时补上供不应求农产品。

--坚持质量兴农,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在“优质专用“、“特色个性“农产品上下功夫,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坚持效益惠农,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

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努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势头。

--坚持生态优先,把实现绿色发展作为基本要求。

加快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发展、生态协调、环境改善相互融合与统一。

--坚持改革创新,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根本途径。

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潜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加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继续推进农产品结构调整。

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

稳定水稻生产能力,扩大优质小麦面积,重点发展强筋弱筋小麦、优质稻谷。

巩固“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继续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

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

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

(二)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产能建设、政策引导、用途管制为手段,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

制订“两区“划定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完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引导财政、金融、保险、投资等政策措施向“两区“倾斜,推动层层落实建设管护主体责任。

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产品优势区。

(三)强化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

出台并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谋划一批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加强种质资源保存、育种创新基地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甘肃玉米、四川水稻和海南南繁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和区域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提高良种供应能力。

积极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水平。

(四)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积极培育知名农业品牌,形成优质优价的正向激励机制。

强化品牌保护,加快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施畜牧大县种养业循环一体化示范工程,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推进建立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强制性资源化处理制度。

支持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

启动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规划。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开创新局面(五)扎实推进“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

以137个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县为平台,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结合特色小(城)镇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城融合,打造一批农字号的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

充分发挥各地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依托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总结遴选印发农村产业融合百佳案例,加快推广试点示范县典型经验和模式。

(六)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机制。

建立部门间更为紧密的沟通协商平台,及时研究重大问题,统筹协调重要事项,切实督促落实政策,健全横向联合、上下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

加大培训指导和宣传交流力度,召开试点示范现场会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峰会,继续举办试点示范县、地方发展改革部门专题培训班。

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报道,采取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加强跟踪评估,编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报告。

(七)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政策。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政策工具,探索通过贴息方式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研究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创设定制式金融产品等方式,着力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研究提出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政策意见,完善用地供给机制,努力解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难的问题。

(八)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

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

组织开展第三批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进一步扩大返乡创业试点范围。

积极调动市场资源,支持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和县乡特色产业。

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迈上新水平(九)完善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

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从提高供水能力向更加重视提高节水能力转变,从注重工程建设向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转变。

严格用水管理,开展水权交易试点,从源头上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指导地方同步完善计量设施、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

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

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激励机制。

创新农业节水投融资体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运行。

(十)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在京津风沙源区、岩溶石漠化区、黄土高原、西藏、青海三江源、祁连山、川西藏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水土流失治理、草食畜牧业发展等工程,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与修复,逐步遏制生态退化趋势。

实施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加快推进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建设。

谋划实施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

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继续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和功能,持续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和提高森林质量。

大力推进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百万亩造林工程。

积极研究开展退化林修复。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加大公益林和后备资源培育力度。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

积极推进用材林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林地质量和生产力。

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绿色廊道,形成国土绿化网络。

(十二)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退耕还湿、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范围。

加大治理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标准制定,整合各项治理技术和工程措施,对试点区域的突出问题综合施策,提升治理效率和水平。

认真总结已经开展的试点经验,努力形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路径、治理模式、配套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

(十三)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完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继续推进河北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率先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建立与生产发展和资源禀赋相协调的轮作制度,将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适时退出耕种。

实施并完善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草定畜、草畜配套,加强草原围栏和棚圈建设,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基地。

推进京津冀“六河五湖“、西北内陆河等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重点河湖治理与修复,保障河湖生态用水。

落实休渔禁渔期制度,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湖水生生物资源。

积极推进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有计划推进退耕还湿、退养还滩。

各地要抓紧制定并实施本地区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协作配合,因地制宜,系统推进。

(十四)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培育推广农林牧渔复合型模式,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推进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建设,选择粮食主产区等具备基础的地区建设20个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

推进秸秆、禽畜粪便等大宗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进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灌溉器材等的回收利用。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考核制度,推动农业循环经济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五、推进农业农村补短板再创新成效(十五)继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力争2017年再开工云南滇中引水等15项工程,使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总规模达到9000亿元以上。

抓紧实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行动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快补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能力等短板。

统筹加强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型水库及其他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乡防洪和供水保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