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大讲坛

合集下载

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动员及政府补偿

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动员及政府补偿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财力动员及其补偿
苏区党和政府主要通过打土豪、征税收、发行公债、募捐、发行纸币等方式对民众实施财力动员。打土豪是对特定对象的惩罚方式,募捐带有自愿慈善性质,因此这两者都不需要特殊的补偿。对于税收,中央苏区采取的是变相补偿的方式,即废除之前的苛捐杂税,在废除旧的苛捐杂税的基础上实行新的税制,两相抵衡。对于公债,苏区政府实行偿还本息、到期兑换的政策。对于银行发行的各种票币,政府极力保障其兑现。
(一)废除苛捐杂税,减轻民众的负担。废除革命之前的苛捐杂税是对新的税收征收的变相补偿。早在1927年9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颁布的《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就明确规定,“实行统一财政,取消一切苛税杂捐”,要求:“1.制定田赋纳税之法定额,禁止一切额外征收(如各种附加税,兵折兵加等)并禁止预征钱粮。2.废除一切厘金杂税(如各种印花税、屠宰税、烟酒税、商税、贾税、落地税、鱼税、山钞税、藕税、宦山税、大庾船税等)。3.废除一切苛捐(如米捐、串票捐、户捐、铺户捐等)4.铲除对贫民的高利贷,并取消一切债务。”[2]P1-2这就有助于减轻民众的税收负担。如果说这时苏区的税收政策还处在萌芽阶段,发展很不完善的话,那么,1931年11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所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则标志着苏区的税收政策走向成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也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在“实行统一的累进税”时,“废除国民党军阀的一切田赋丁粮、苛捐杂税厘金等”[2]P566。新的税则一经颁布,立即在实践中生效,旧的赋税关系也宣告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减轻负担的方式是对苏区民众的变相补偿。
1934年1月8日,为进一步解决红军家属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优待红军家属的决定》,要求“凡属缺乏劳动力或劳动力不足的红军家属,必须组织广大群众的义务劳动去帮助其耕种和收获,义务劳动的良好的组织方式是优待家属的耕田队,每个耕田队担任帮助一定的红军家属,农忙时或者其他必要时,以乡以区为单位实行临时的调动”[1]P197。为响应此号召,中央工作人员带头参加优待红军工作,据《红色中华》报道,1934年2月2日,中央工作人员帮助瑞金下肖区及九堡区各乡的红军家属做义务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优待红军运动的开展,既发展了苏区的农业生产,解决了红军家属的生活困难问题,消除了前线红军的后顾之忧,也在社会上营造了参军光荣、军属光荣的良好氛围。

中央苏区精神

中央苏区精神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论文姓名:***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本2班学号:*********提交日期:2013年11月5号论中央苏区精神【摘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长河中,苏区历史是这长河中涡流险滩最多因而时显惊涛骇浪的那一段。

谱写这段历史的苏区精神也因之惊天地、泣鬼神。

苏区斗争已成为历史。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而且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执政党。

苏区精神尽管是70多年前铸就的,但它历久而弥新,仍具多维的精神意义。

【关键词】历史形成,苏区建立与发展,苏区的精神意义,时代意义我以前只在电视上,电视剧里,书上,知道有关中央苏区的故事,那时候只觉得红军都是大英雄,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身不是红色土地出生的人,对这片土地的故事知之甚少,尤其是中央苏区,这个专有名词,包涵的东西太多太多,多到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表达它所代表的意义,多到一说起它就停不下来。

我所理解是中央苏区是这样的...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仍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小农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农民不但自己生产生活所需,地主和贵族也主要是自己想要剥削来的地租,而不是用来交换。

那是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十分缓慢。

与经济关系一致,地主阶级坏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就构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最后的统治王朝----清王朝。

17世纪建立,中间极盛,19世纪前半页,其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

首先,政治上腐败,黑暗;其次,经济上贫富悬殊,民生凋零;再次,军事上军备废弛,军队瘫痪;最后,思想文化领域沉闷僵死。

正当我们国家日趋衰败是,欧美资本主义确已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1851年之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

在“任弼时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任弼时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道路 的 两年 。这 两年的 实践探 索 , 为他后 来 主政 湘赣 苏 区, 开创 湘鄂川 黔 苏 区提供 了宝贵 经
验; 为他 在后 来总结 中国革命 的经验教 训 , 参与推动全 党 实现 马克思主义的 中国化提 供 了思想
基础 。
第二 , 任 弼时在 中央 苏区的两年 , 为他后 来成 为党 内的组织 大家奠定 了实践经验 。任 弼 时 的组织才能在他领 导青年运动 时 已得 到初 步展现 , 在 其后 来主持 留守中央 时得到进一 步发 挥 , 但他 组织才 能真 正得 到 大家的公认 , 还是 从他 筹 建 中华 苏维埃共 和 国开始 的。任 弼 时来到 中 央苏 区时 , 作为 苏 区中央局 的 实际 负责人 , 他先后 负责筹备 召开 了苏区党代 会和全 苏大会 , 建
( 2 0 1 5年 4月 1 7 日)
陈 晋
各位代表 、 各 位 同志 :
首先 , 我代 表会议 的主 办方 , 中国 中央文献研 究会任 弼 时研 究 中心 、 赣 南师 范学院 中共革 命精神 与文化 资源研 究中心 以及 《 赣 南师范 学院 学报》 编 辑部 , 欢迎 大 家来到赣 州参加 “ 任弼 时与 中央 苏区” 学术研 讨 会 。在 这 里 , 我代 表 中 国中共 文献研 究会 感谢承 办这 次会 议 的赣 南 师范学 院, 感谢参会 的各位代表 对我 们的积极 支持 。 任 弼 时同志是伟 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 , 杰 出的无产阶级 革命 家、 政 治 家、 组织 家, 中国共 产党
验 。“ 实践 出真 知 ”, 这 两年 的 奋 斗 探 索 , 对任 弼 时的 思想成 熟 , 起 到 了 关键 作 用 。概 括 起 来 ,
这 两年 , 是任 弼时将 马克 思主 义普遍 原理与 中国革命 斗争 实践相结合的 两年 , 是任 弼时从 理论 上认 识土地革命 到亲 身投入到 土地 革命 战争 中的 两年 , 也是他 实践 农村 包围城 市的 中 国革命

苏区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传承苏区精神 党史党课学习课件模板(完整内容直接使用)

苏区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传承苏区精神 党史党课学习课件模板(完整内容直接使用)

— 苏区精神绽放时代光芒党史党课 —D I RE C T O R Y 一是二是三是苏区精神的学习意义苏区精神的简要介绍苏区精神的内涵表现第一部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党史党课是指土地革命战争中在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人民和革命战士,在党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苏区精神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苏区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的这一理想信念。

尽管苏区历史已成为过去,但这种既强调作风建设,又注重制度建设,使广大干部自觉地努力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成为广大群众所拥戴的好干部,仍然是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

苏区精神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大革命失败后,进入民主革命阶段最长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如火如荼,遍及全国12个省、约150个县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即苏区。

至上个世纪30年代前期,影响甚大的苏区达13个,其鼎盛时期的面积共约40余万平方公里、辖人口3000万,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苏区精神,就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它是各个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表现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历程“精神”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的文脉来说,它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

第二部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党史党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长河中,苏区历史是这长河中涡流险滩最多因而时显惊涛骇浪的那一段。

谱写这段历史的苏区精神也因之惊天地、泣鬼神。

苏区斗争已成为历史。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而且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执政党。

苏区精神尽管是70多年前铸就的,但它历久而弥新,仍具多维的时代价值。

试论中央苏区的创建、历史贡献及启示

试论中央苏区的创建、历史贡献及启示

宁 都 等县 城 . 成 立 了兴 国 、 于都 、 宁 都 等 县革 命 委 员 会 , 进 一 步 打 开 了局 面 , 赣 南 革命 根 据地 初 步形 成 。5月 , 红 四军 再 次入闽 , 至6 月, 先 后 攻 占龙岩 、 永定县城 , 成 立 了 以张 鼎 丞
风任团长 。 金万邦任党代表。5月 , 由红 五军 留在永新 的一
击 国 民党 地 方 武 装 和地 主武 装 , 先 后 占领 瑞 金 、 于都 、 兴国 、

1 9 2 8年 9月 . 工农革 命军第七 、 第九纵 队组 成红军独 立第
二团 , 李 文 林 任 团长 兼 党 代 表 。1 9 2 9年 2月 , 工 农革 命 军 第 十五、 第 十六 纵 队和 兴 国游 击 队组 成 红 军 独 立第 四 团 , 段 起
1 9 2 7 年 1 0月到 1 9 2 8年 3月 。 中共 赣西特委 、 赣南特
委 和赖 经 邦 、 李 文林 、 古柏 等 在 赣 西 南 地 区领 导 发 动 了多地 农民武装起义 , 建 立 了 江 西工 农 革命 军 , 开 辟 了东 固 、 桥 头 等 革 命 根 据 地 。为赣 西 南 革命 根 据 地 的形 成 奠定 了基 础 。
二、 中央 苏 区的发 展 壮 大
1 . 中 央 苏 区 的 正 式 形 成
同志的讲话 。都 充分肯定了中央苏 区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
献。


中央 苏 区的 根 基

大 革命 失 败后 . 党 领导 农 民群众 多 次 举 行武 装 暴 动 。 在 赣西 南 。 建 立 了万 安 县 苏 维 埃 政 权 , 创 建了东 固、 延 福 等 小
定暴动 中, 红军攻 占了永定 县城 , 后来 , 农 民武装退 出县城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及启示1932年2月起到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这是中共获得局部执政地位后为防止党和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第一次反腐败斗争。

认真研究、总结和借鉴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对搞好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能提供重要的启示。

从1932年2月起到1934年10月,局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领导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并取得重大成效。

中央苏区的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学习、研究、总结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搞好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央苏区面临的反腐败任务及反腐实践1931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政权。

成立后的苏维埃政权由于处在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势力的侵蚀骚扰之中,又加之苏维埃制度上的不完善,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在苏区出现,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贪污,“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随便可以乱用隐报存款,吞没公款,对所没收来的东西(如金银物品等)随便据为己有。

” [1]二是浪费,1932年以前“各级政府浪费的情形实在惊人,一乡每月可用至数百元,一区可用数千元,一县甚至用万元以上。

”[2]三是任用私人,以权谋私。

“干部的提拔引进,不是经过一定的组织系统,从政治上斗争中工作表现上去选择,分配工作无原则与标准,而是派别观念,感情关系,地方主义,往往许多来历不明的分子,可以由一个负责同志的‘保荐’甚至不经过任何手续,而随便拉到党的机关里来。

”[3]腐败行为的发生破坏党群关系,危害着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如不引起高度警觉,势必因自腐而脱离群众,失去存在的基础和应有的战斗力。

因此为克服苏维埃政权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保持政府的清正廉洁,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领导开展了中共党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以反对贪污腐化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运动。

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启示

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启示

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启示作者:罗春花来源:《党史文苑·上半月(纪实版)》 2019年第6期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苏区军民进行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武装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一系列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之材,为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要搞好各种建设和培养人才,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

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在中央苏区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教育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中央苏区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央苏区是以瑞金为中心,主要由赣南、闽西两块苏维埃区域组成。

赣南、闽西地处偏僻,交通、信息闭塞。

土地革命战争以前,“国民党统治下一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地主资产阶级手里的。

他们的教育政策,是一方面实行反动的武断宣传,以消灭被压迫阶级的革命思想;一方面施行愚民政策,将工农群众排除于教育之外。

反动国民党把教育经费拿了作为进攻革命的经费,学校大部分停办,学生大部分失学。

因此在国民党统治之下,造成了人民的愚昧无知,全国文盲数目占全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1]p328。

加之因经济落后,使文化更加落后,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更少,文盲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更多,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甚至只有10%左右。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党和苏维埃政府明确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

“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

”[1]p331 苏维埃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呢?毛泽东说:“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1]p331二、中央苏区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央苏区教育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为创办的最初形式,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为实践基础,以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视、广大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支持为前提。

中央苏区时期各级党代表大会的政治功能初探

中央苏区时期各级党代表大会的政治功能初探

2021年第8期中央苏区时期各级党代表大会的政治功能初探黄文婷[提要]党代表大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原则的体现方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的重要政治活动,具有统一思想、决策部署、宣传动员等功能。

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

这个时期召开的各级党代表大会,发挥了特定的政治功能,如指明工作方向、实施政治动员、促进政治建设、解决现实问题等,特别在扩大红军、动员选举、促进苏维埃政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关键词]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党代表大会;政治功能[作者简介]黄文婷,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总迟(江330022)中国共产党的会议脉络,是呈现党的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

党代表大会是党的会议中最具代表性的会议,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功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完成。

中央苏区时期召开的各级党代表大会,在扩大红军、动员选举、促进苏维埃政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选取了1930年10月3日至1934年1月为研究的时间范围,以三次重要党代表大会作为典型案例,对此期间的历次各级党代表大会的政治功能进行初步探索。

一、中央苏区时期各级党代表大会述略本文根据现有资料统计了22次党代表大会的基本情况,限于资料的缺失,可能远不止于此。

一方面,据“三大”党章规定:“各区每三月由执行委员会定期召集该区全体党员代表会议一次”。

E根据会议要求,会议召开次数应远不止22次。

另一方面,从史料来看,中央苏区时期的部分会议记录可能存在空白状态,或有待发掘。

根据现有的关于中央苏区革命的史料,也受限于笔者对史料的掌握程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红色中华》《斗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等几套权威资料中,对中共闽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江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福建省第三次党代表大会这三次会议的记录相对详细且全面。

从区域来说,江西苏区党组织在当时算得上是“苏区党的组织中最强大与工作上最先进的一个”⑵,中国共产党创立以后,闽西是福建省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闽西苏区是在毛泽东的直接指导下创建的,在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与发展·建宁论坛”在福建建宁举行

“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与发展·建宁论坛”在福建建宁举行

“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与发展·建宁论坛”在福建建宁举行作者: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10期2008年8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三明市委联合举办,中共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建宁县委承办的“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与发展·建宁论坛”在福建建宁举行。

论坛的主题是“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与发展暨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经验教训”。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威、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雄、中共三明市委秘书长程立双以及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考察团、中共三明市委、市人大、中共建宁县委和闽、赣部分苏区县市党史研究专家学者等共90多人出席了论坛。

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39篇,有14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进行了研讨,充分肯定了闽西北尤其是建宁县在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以及反“围剿”作战中的作用,认为建宁人民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还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建立中央苏区过程中的主要贡献,中央苏区与红军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的形成,毛泽东在建宁所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央苏区的优抚工作,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通讯队的建立,闽赣两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党史研究价值取向与时俱进,三明苏区在“海峡西岸”的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共建宁县委书记盛福江介绍了建宁县的革命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巩玉闽对论坛作了全面的总结。

论坛召开期间,代表们还参加了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开园仪式。

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包括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刘少奇的儿子刘丁,彭德怀的侄女彭钢,陈毅的儿子陈丹淮,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邓子恢的儿子、女儿邓淮生、邓小燕,朱德的外孙刘康,徐光友的儿子徐抗,刘瑞龙的女儿刘延宁等,出席了开园仪式。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论文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论文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论文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论文题目:赣南苏区的贡献与精神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关键词:中央苏区;贡献;苏区精神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在党的领导下,苏区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坚持革命战争,建立和扩大红军,发展苏维埃建设事业,以及支援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与英勇牺牲。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创造和培育出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

弘扬苏区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开创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一般说来,中央苏区从1930年10月形成至1934年10月丧失,历时4年之久。

中央苏区作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领导枢纽和中心区域,是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阶段。

其间,尽管受到李立三和王明两次“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但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之下,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一)赣南人民对中央苏区的贡献中央苏区是中央红军的摇篮。

赣南即今天的大赣州,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对中央红军进行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为:一是赣南人民踊跃参军扩红,成为中央红军的基本力量。

作为中央苏区主体的赣南,当时总人口为240 万,就有33 万人参加红军,60 万人支援前线。

这就是说,几乎全部青壮年劳动力都参与了保卫苏区的作战、支前的军事斗争。

中央红军在长征出发时8.7 万人中,赣南籍红军达五六万人,占中央红军总数的65%。

有的县、区、乡的16 岁至55 岁的男子,凡是身体合格的都争先恐后地走了。

他们哪能不知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呢!但是他们毅然决然地当兵赴沙场。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赣南人民,就没有强大的中央红军;没有赣南人民,就不可能有浩浩荡荡的红军去进行长征。

党史办中央苏区资料

党史办中央苏区资料

吉州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是在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吉州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隶属吉安县,是吉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郊区的长塘镇、樟山镇、兴桥镇的一小部分及白塘街道所辖的各行政村为吉安县坊廊乡、兴桥镇的大部分属吉安县儒行乡、禾埠乡属吉安县永福乡、曲濑镇属吉安县儒林乡。

是赣西地区的中心县城,是整个赣西南的军事要塞。

一、大革命时期,吉州区(吉安城)是赣西党组织和工农运动的发祥地。

1926年1月,成立中共吉安小组。

3月,成立中共吉安特别支部,这是赣西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是江西省党员最多的一个支部,特支委派党员回到各自家乡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党组织以吉州区(吉安城)为中心,辐射赣西各县。

1927年1月,成立中共吉安地委,管辖10个县、30个支部(小组),其中吉安城区(现吉州区)内有13个支部。

党组织的发展,掀起了吉安城乡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潮,吉安总工会组织三次较大规模的罢工斗争,城郊水东农民协会对省水巡局职员,劣绅麻安邦横行乡里,鲸吞公产的罪行进行清算的控告,迫使江西省政府以致坐镇南昌的蒋介石,不得不责成江西省高等法院审判严办,并“令江西水巡局长再庇一人而拂众意。

”吉安城乡工农斗争的胜利,致使广大赣西地区的工农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1926年11月29日,宋庆龄、何香凝、苏联顾问鲍罗廷等一行,北上武汉途中,乘船抵吉安,在党政机关及群众代表欢迎宴会上,鲍罗廷通过张太雷翻译,赞扬吉安的工农运动开展得好,对国民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壮举,致使赣西、赣南两块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以赣西南根据地为主要基础的苏维埃中心,即中央苏区初步创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1927年10月,中共吉安县委在吉安城(吉州区)内肖家巷恢复成立,书记张一道。

至1928年6月,管辖6个区委20多个支部、党员800余人。

苏区时期的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苏区时期的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年第2期文党史博览党史博览● 苏春生 杨 敏 廖九平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领导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了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探索以制度法理推进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让苏区民众真正当家作主,享有“广泛、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为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民主建设提供了“初始样本”和“初始经验”。

“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在这里确立党对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领导,体现在对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把舵定向上。

1930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讨论准备提交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决议案和法律草案,确立苏维埃政权的国体性质、政体制度及法制建设等。

9月,由中共中央提出,中国工农兵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明确规定根本法的七项基本原则。

193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宪法原则要点给苏区中央局的电报中,确立17条宪法原则要点,同时强调:“望提此原则要点在苏大会通过。

”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一苏大会”)胜利召开。

大会召开前,毛泽东强调,要严格按照党组织事先讨论通过的方案,确定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内容和议程。

一苏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下简称《宪法大纲》)完整准确地贯彻了中共中央的精神和要求。

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在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生动实践。

党对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有效领导,还体现在保证工农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上。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年第2期文党史博览党史博览1930年5月,中共中央主持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确定苏维埃代表必须由生产者直接选举的原则;具体规定了乡、区、县各级苏维埃代表中工农成分的比例,实行最简便最直接的选举方法;指出这样的苏维埃才真正是群众自己直接选举的政权,完全代表群众的利益,只有工农兵苏维埃才是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政权。

中央苏区史研究

中央苏区史研究

(三)出击闽中与攻克上杭 (四)红四军党的“八大”的召开
没有取得积极地成果,但也有好的方面,促使一部分人的觉 醒。
专题一 中央苏区的开创
六、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
(一)东江失利
(二)陈毅的上海之行与中央的“九月来信”的贯彻 (三)毛泽东重返前委领导岗位 (四)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 中共红四军“九大”于1929年12月28日在上杭县古田镇曙光 小学开幕。“九大”因在古田展开,史称“古田会议”。 内容:总结了红四军前委工作的经验教训,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为 大会起草的八个决议案
专题一 中央苏区的开创
三、瑞金汇合与赣南三县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红五军井冈山突围 (二)红四、五军瑞金汇合与中央“二月来信”
“分兵” 和“朱毛离队”问题
(三)前委“一年争取江西”计划的提出
我们建议中央在国民党混乱的长期战争期间,我们要和蒋桂
二派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在三省扩大红军的数量,造 成以一年为期完成此计划。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
专题一 中央苏区的开创
四、红四军第二次入闽
(一)首克龙岩:进一步扩大红军声威,鼓舞闽西人民斗志,影响
(二)永定红色政权的建立 (三)二克龙岩与龙岩红色政权的建立 (四)红四纵队的组建与三克龙岩 (五)中共闽西“一大”的召开(1929年7月20日) 大军突敌围,关山渡若飞。 今朝何处去,昨梦犹未归。 龙岩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中央苏区史研究
朱钦胜
专题一 中央苏区的开创
专题一
中央苏区的开创
一、朱毛红军出击赣南 二、红四军进军闽西
三、瑞金会和与赣南三县红色政权的建立
四、红四军第二次入闽 五、红四军党的“七大”、“八大”的召开 六、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

论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论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论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重视调查研究,寻找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注重宣传策略,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育思想政治教育骨干。

这些经验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财富,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标签: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步入成熟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着力点,鼓舞广大农民大众积极投入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去,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实践证明,党在中央苏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重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P104在中央苏区时期,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懂得依据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阶级斗争路线教育,以达到强化农民阶级意识的效果。

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最大程度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关键所在。

近代赣西南、闽西等地区社会结构主要表现为宗法家族观念浓厚,阶级意识淡薄甚至缺失。

“社会组织,大多是聚族而居”,“无论哪一县,封建的家族组织分布普遍,多是一姓一个村子,或一姓几个村子。

”[2]P69在赣闽地区,地主、乡绅握着大量的族产田地,他们管理着包括教育在内的家族的大小事务。

由于受到宗族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与地主富农表示妥协,不愿参加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不敢加入打土豪的队伍,即使加入了,也不是出于阶级意识的自觉。

如何使农民从宗族观念中走出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阶级意识,从而由自在的阶级转为自为的阶级,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央苏区时期的从严治党及其当代价值

中央苏区时期的从严治党及其当代价值

中央苏区时期的从严治党及其当代价值作者:林建雄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6年第7期◎文/林建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否从严治党,关系到国家兴衰,政局稳定,党的生死存亡。

从严治党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而且每到关键时期、存亡之际,就更加重视从严治党。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这一局部执政时期所进行的从严治党,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央苏区有关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现如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央苏区时期从严治党的历史背景(一)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随着国民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进行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的重要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在15个省的300多个县境内,创建了10 余个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内,党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和政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加强对全国红军和苏维埃区域统一领导的重要性,红一方面军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之后,使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 月7 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统一了全国苏维埃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政权,是“全国革命运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东方被压迫民族革命争斗的明灯,是中国工农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内胜利和奠定的先声”。

(二)中央苏区在党建方面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第一,由于战争不断、社会混乱,人们参加革命的目的不同,少数动机不纯分子入党参加革命只是为了牟取个人私利,而不是为了给人民谋利益,在他们眼中革命只是手段,一旦条件和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贪污腐败,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中央苏区大讲堂课后感悟

中央苏区大讲堂课后感悟

中央苏区大讲堂课后感悟中央苏区大讲堂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创办的一项重要教育运动。

该运动旨在向农民群众普及革命思想,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

课程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生产技术、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参加中央苏区大讲堂的课程后,我深感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首先,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目标和意义。

我明白了革命的根本动力是要推翻剥削制度,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

这使我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激发了我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其次,通过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我了解到如何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

在过去,农民们常常依赖传统的种植方式,效率低下,收入不稳定。

而现在,我们学习到了新的耕作技术和农业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中央苏区大讲堂还关注了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卫生保健知识,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如个人卫生、疾病预防等。

这对于农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容易受到一些传染病的侵袭。

通过学习卫生保健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中央苏区大讲堂是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了解了实用的农业技术和卫生保健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使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启迪,也为我们提供了实践能力。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小机构撑大厦——论中央苏区的秘书机构

小小机构撑大厦——论中央苏区的秘书机构

小小机构撑大厦□谢世洋中央苏区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

它以瑞金为中心,辖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省60县。

它从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工农红军于井冈山来瑞金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到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再到1934年10月离开中央根据地战略转移,历时6年。

它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政权的新时代,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这一时期,随着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等工作的开展,秘书机构迅速扩大,秘书队伍不断加强,广大秘书人员不怕牺牲,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成千上万的秘书人员中,至今作为“秘书人物”“秘书英名”记载在共和国史册的有235人。

其中,毛泽覃、古柏、谢唯俊、刘伯坚、恽代英、方维夏、钱壮飞、余泽鸿等63人成了烈士,杨成武、张爱萍、赖传珠等22人后来成了共和国将军,邓小平、胡耀邦、邓颖超等人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他们工作中折射出来的秘书精神,形成并积淀的优良作风,是我党秘书工作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

如果说中央苏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那么,苏区秘书工作为各级军队和政府的运行挑起了大梁。

在秘书人员及其秘书工作愈来愈引人注目的今天,研究中央苏区的秘书机构、秘书工作、秘书作风及其当代意义,大有必要。

一、中央苏区秘书机构的设置中央苏区的秘书机构,是随着中央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而创建和逐步完善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秘书职务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开始没有秘书机构。

1921年党的一大推举毛泽东作大会记录,他成为我党历史上担任秘书职务的第一人。

直到1923年中共三大,人们还只是把秘书作为一个职务来看待。

中共三大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中决定“中央机关由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委员长、秘书、会计三人组成……秘书负责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开会记录,管理本党文件,协调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中央苏区如何开展舆论监督与斗争

中央苏区如何开展舆论监督与斗争

“我们的报纸是革命的报纸,是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

中央苏区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红军部队,都办有报纸和刊物。

利用这些报刊广泛开展舆论监督与斗争,对腐败现象等“给予最无情的揭发与打击”,是中央苏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打造“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发挥了舆论利剑的重要作用。

始终服务大局,注重舆论监督与斗争的政治性一是鲜明的革命性。

张闻天在《关于我们的报纸》中指出“我们的报纸是革命的报纸,是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苏区报刊“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喉舌”“是中国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的报纸”。

纵观苏区报刊开展的舆论监督与斗争,自始至终一切服从服务于革命战争,一切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一切服从服务于苏维埃运动需要,一切服从服务于人民群众需求,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时代性和鼓动性。

例如,《红色中华》在其发刊词中明确创刊目的:“组织苏区广大劳苦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尽到批评、监督、拥护的责任;指导各级苏维埃实际工作,纠正各级苏维埃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又如,《青年实话》在创办初期就确立了根本方针,“报纸为着战争”,着力研究和揭示各种错误思潮,以团结组织与教育动员红军战士。

二是严厉的批判性。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始终观点鲜明、毫不含糊。

例如,《斗争》第2期发表洛浦的《关于新的领导方式》,对在苏维埃政府与党内机关中存在个人领导的不负责任的所谓“新的领导方式”进行了批判,提出坚持集体领导的重要性,反对事务主义、包办主义。

又如,《斗争》第63期发表潘汉年的《这样的作风好不好》,对苏区的官僚作风的种种表现及危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倡导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工作方式的斗争。

再如,1932年3月《红色中华》发表项英的《反对浪费,严惩贪污》,指出“这个时候,谁要是浪费一文钱,都是罪恶,若是随意浪费,那实际是破坏革命战争。

至于吞没公款,营私舞弊等贪污行为,简直是反革命”。

三是浓厚的主题性。

最新-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与深刻启迪 精品

最新-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与深刻启迪 精品

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与深刻启迪我们党早在创建中央苏区之初,就十分重视并严格要求苏区党政干部养成清廉从政的工作作风,且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的措施。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央苏区各级党政机关,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清廉的;各级党政军群的工作人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廉洁的官员。

我们今天总结当年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运动的成功经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借鉴。

一、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这些措施所起的成效是显著的,它使我们党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它为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反腐倡廉工作有法可依在中央苏区,绝大多数苏维埃工作人员,都能带头坚持廉洁奉公,反奢崇俭。

他们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了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艰苦奋斗,不搞特权,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模范事迹。

与此同时,苏维埃政府为了廉政建设,制订了许多严格的法纪约束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党政干部不管是谁,不论职务高低,一旦发生蜕变,触犯法律,就要受到严厉制裁。

中央苏区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反腐倡廉制度1在政府工作人员方面,1930年颁发了《政府工作人员惩办条例》,《条例》规定,政府工作人员如有怠工放弃职责,侵越职权,行动乖张为群众厌恶,及违反决议案行为之一者,就要撤职查办;侵吞公款,受贿,擅发捏造号令,把持政权借公报私,危害他人者,要撤职查办,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在群众举报工作方面,1933年12月,中央工农检察部发布《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第一,要求人们提高对贪污浪费的警惕;第二,指出了贪污和浪费的不可分割性;第三,反对贪污浪费,必须发动群众,若不发动群众就不能彻底根查贪污浪费案件,就不能禁绝以后再产生贪污浪费事件;第四,要注意机关里的贪污浪费现象;第五,要根据中央政府新颁布的惩治贪污浪费的法令从严治罪;第六,要组织审查委员会审查贪污浪费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牺牲。

81年前,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创建了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81年风雨洗礼,苏区精神早已深深地镌刻在赣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

赣南是中央苏区的所在地,也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

成为苏区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不仅是历史赋予赣南的重大责任,更是时代赋予赣南的神圣使命。

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

当年,赣南苏区为革命奉献巨大,赣州市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万人,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7.5%。

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异常艰难困苦的时期。

四面白色恐怖,内部一穷二白;反“围剿”的战火持续不断,反经济封锁的斗争你死我活。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中央苏区的革命事业就会寸步难行。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赣南苏区人民群众爆发出从未有过的革命热情,为了消灭敌人,为了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苏区群众倾其所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留下了很多生动的故事。

苏区人民心甘情愿支持革命
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想起了在中央苏区的艰苦斗争,他满怀深情地说:苏区人民太好了,我们欠苏区人民太多了(《共和国之魂》第149页)。

苏区时期,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直接参加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参加长征的有5万余人,占中央红军参加长征总人数的65%。

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烈士倒下。

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0.82万人,占江西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43.8%,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7.5%。

另外,红军长征后,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被国民党杀害的赣南苏区干部群众达5万余人,烧毁房屋6万余间。

瑞金在苏区时期24万人中,有11.3万人参加革命,5万余人为革命捐躯。

当年瑞金全县购买公债77.3万元,支援谷子25万担,捐献战争费用22万元。

从这些数字来讲,都说明了我们赣南老区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

作为中央苏区主体和核心区域的赣南苏区,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预演地;第二,这里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地,毛泽东在这一阶段写下的一系列著作,都为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这里是人民军队的锤炼地;第四,这里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培育了苏区精神;第五,这里是一大批开国元勋的历练地,十大元帅中有九大元帅,十大将中有八位大将,还有众多将军,省部级领导,都在这块红土地上进行了历练。

(记者卢舰整理)
编者按
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

8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在广阔的赣南、闽西大地,创建了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80年风雨洗礼,苏区精神早已深深地镌刻在赣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

今天,让我们跨过历史的长河,一起走进那段永远也不能忘怀的历史及必须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中去。

永远的光荣——中央苏区历史简介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瑞金叶坪)。

中央苏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也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维埃区域。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

“中央苏区历史,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赣南、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赣粤边、闽西等地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结束,前后历时10年,大致经过奠基开创、初步形成、正式建立、鼎盛发展、最终丧失、三年游击战争等6个阶段。

”日前,市委党史办主任张孝忠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瑞金沙洲坝“红井”。

奠基开创阶段
中央苏区是以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为基础创建的。

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领导下,赖经邦、李文林、古柏等领导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开创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

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领导闽西地区武装起义,创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

赣南、闽西红色割据区域,奠定了中央苏区的基础。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转战赣南、闽西地区,在上述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瑞金叶坪)。

初步形成阶段
1930年1月,江西红军四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六军。

2月7日,中共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和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共同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赣西、赣南和湘赣边三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

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邓子恢任主席。

4月,闽西地区红军五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十二军。

6月,活动在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第四、第六(不久改称第三军)和第十二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

8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

10月,毛泽东领导红一方面军挥师江西,攻克吉安重镇,建立了以曾山为主席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渡口旧址(于都县城东门渡口)。

正式建立阶段
1931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

在周恩来未到任前,项英、毛泽东先后代理书记。

9月,中央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使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苏区扩展到30多个县境,建立了24个县苏维埃政府。

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同时,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

至此,中央苏区正式形成,并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

鼎盛发展阶段
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率领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

随后,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约12.7万余人。

1933年1月,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

同年二三月间,中央苏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中央苏区,而且打通了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联系。

到1933年秋,中央苏区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拥有60个行政县,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53万,党员总数约13万人,红军和苏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中央苏区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中央苏区进行了治国安邦的伟大预演,卓有成效地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深入土地革命,开展经济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保障民主权利,改造社会环境,改良群众生活,苏区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红军烈士纪念塔(瑞金叶坪)。

游击战争阶段
从1931年11月开始,由于受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领导的严重干扰和影响,排斥了毛泽东对苏区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给中央苏区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8.6万余人,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进行突围长征。

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长征后,在中央苏区组建了中共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项英、陈毅等坚持和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各红军游击队负责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合作抗日谈判,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定。

随后,各红军游击队奉命下山整训,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大江南北的敌后抗日战场。

“中央苏区十年奋战的历史,时间长,跨度大,风云激荡,岁月峥嵘,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伟大的苏区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张孝忠表示。

(记者刘芳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