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准解析】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失去性命是可以的,但是对人格的怀疑是不能忍受的。还是同一个简单的价值现。
然而正是这个简单的价值观,让我在生死相隔、苍苍茫茫的两千余年之后,冰炭置肠,
悲从中来。
(有删改)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写易水边的风声和侠士的歌声,营造出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荆轲刺秦王和渔父
这首诗显得很急促——是一种催促,也是一种呼唤,呼唤迷失的人性。
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逃往吴国,后有追兵。在江上遇到一个渔父,向他求救。
渔父将他渡了过去,伍子胥藏身芦苇荡中。渔父看见他面有饥色,就说去给他拿点吃的来,
伍子胥起了疑心,当渔父拿来饭菜,他却躲进了芦苇深处。渔父于是“歌而呼之”。
“芦中人,岂非穷士乎?”这个“穷”,应该是日暮途穷的“穷”,但我分明从伍子胥
东西,在他毫不设防的情况下,尘世的肮脏劈头盖脸地掩杀而来。他的心,死了。
这样的大义凛然,这样的不屑一顾,这样的深哀大痛。我相信那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渔父,
而是一个隐士,他坚守着自己的清洁,也坚守着无边的寂寞。当他看到伍子胥,这个被追杀
的人——那时伍子胥的神情一定很仓皇吧?他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也许就是这恻隐使他的心
的风声,和那个叫作荆轲的侠士苍凉的歌声。
他答应了燕太子去刺秦,但是并不等于他天生喜欢送死,他也本能地希望制定更周密的
方案,使自己有哪怕微小的可能生还;重然诺爱名节,更使他希望增加刺秦成功的胜数。而
这一切太费心思,所以他拖延了下来。但燕太子丹不理解,开始怀疑荆轲是不是因为对虎狼
只要坚持 梦想终会实现
-3-
心、懂情感的人,他没有以施舍者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这个陌生的人,而是“歌而呼之”,
体现了人情的温暖。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练习及答案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富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
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谤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
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解析版含答案 )
复习资料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几年来,地处偏远、发展迟滞的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身在资源、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步入了经济发展。
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是把地处经济发展“神经末梢”的民族地区推到了开放开发的前沿和的位置。
A.独一无二快车道枢纽B.得天独厚快车道中枢C.独一无二主干道中枢D.得天独厚主干道枢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得天独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第一空,根据语境,少数民族地区在资源、生态等方面具有优势,所以选择“得天独厚”合适;第二空,指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会加快发展,所以选择“快车道”;中枢:指事物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
枢纽:指主门户开合之枢与提系器物之纽,事物的关键部位;事物之间联系的中心环节。
第三空,强调的是民族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所以选择“中枢”合适。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端午节的很多传统习俗活动正在逐渐淡忘,如兰汤洗浴、挂菖蒲、插艾蒿、扔灾、饮药酒等,致使端午节逐渐失去了传统文化的韵味,着实令人遗憾和惋惜。
B.科学家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弗洛勒斯岛上新发现了比“霍比特人”年代更久远的古人类骨骼化石,可追溯至大约70万年前。
C.国花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象征符号,大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广泛的民意基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拥有国花属于约定俗成的,出于正式法定的少之又少。
D.VR虚拟现实技术运用计算机、传感器和网络,产生一个包括几何空间三维和时间维的四维虚拟空间,它可以让使用者身临其境般地观察和触摸虚拟世界的事物。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主语残缺,去掉“致使”;B项,主语残缺,可以把“发现了”改为“发现的”;C项,句式杂糅,“属于约定俗成的”杂糅,可改为“属于……”或“是属于……”。
云南省普洱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0年云南省普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贻.误(yí)烙.印(lào)田圃.(pǔ)叱咤.风云(chà)B.麾.下(huī)吞噬.(shì)粗犷.(guǎng)呕.心沥血(ǒu)C.风靡.(mí)笨拙.(zhuō)分娩.(miǎn)芳草如茵.(yīn)D.蕴.含(yùn)妖娆.(ráo)契.约(qiè)含辛茹.苦(rú)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感慨魁梧受益匪浅如火如茶B.要诀羞愧碌碌无为出类拔萃C.贿赂毕竞无人问津风烛残年D.娴熟摇篮暗然失色相形见绌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小明同学的基础不太好,课堂上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B.伏案夜读,我们常常被那些对善与美情有独钟....的灵魂感动得泪眼迷蒙。
C.云南省罗平县的80万亩连片油菜花相继盛开,黄绿相间,真是美不胜收....。
D.高品质的景观设计和园林式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使这个小区成为昆明市标志性的居住社区。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丽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位,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B.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关于它们的来历至少都有一个以上的动人故事。
C.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
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的确,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一旦丧失,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
②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
汉语之于我们,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中学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试卷——语文第一部分(1~4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8分)①张岱《湖心亭看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描绘出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雪夜图。
②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歇,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
③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说明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④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
②高卢蛮族酋长占领了罗马之后,便肆意劫掠..(),破坏罗马神庙。
③他对自己mào rán()做出的决定感到懊悔。
④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随便zāo tà()了多可惜啊!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
①梁漱溟先生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总结概括为两点,一是向上之心强,二是相与之情厚。
所谓“相与之情厚”,通俗点儿讲就是人情味浓。
②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人的节日。
③从节日中最能看到一个民族的特色。
④这一点在中国传统节日上也有鲜明体现。
⑤这一点与西方许多宗教性节日是迥然不同的,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⑥春节的阖家团圆、融融泄(yì)泄(yì),清明的祭扫先人、慎终追远,端午的追慕先烈、崇敬爱国,中秋的赏月饮酒、思念亲人,无不洋溢着浓厚的人间气息。
A.③②④⑥①⑤B.①④②⑥③⑤C. ①④⑥②③⑤D.③①④⑥②⑤4.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富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
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谤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
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阅读附答案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富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
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谤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文专注下一代成长。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1.(四)阅读选文完成下题。
(20分)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
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
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
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
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圄决不屈服视死如归。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湖北省襄阳四中2024年高三5月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四中2024年高三5月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网络文学兴起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
我们遗憾地发现,在浩瀚、庞杂的作品中,并没有太多的空间留给现实主义。
离开了现实主义的网络文学,遵循着消费文化的基本逻辑,似乎市场成了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一旦某个类型的作品受到追捧,跟风之作便层出不穷。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这个家园,理应承载着我们对于一个更合理、更美好的世界的期许,坚定着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决心。
高尔基说:“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情况,作真实的赤裸裸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
”但这种“赤裸裸”的描写,绝不是对现实简单地、平面地、机械地反映或复制,而是要直面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并以虚构和想象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某种合理的人性之参照对象和构建模式;创造出一种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来照亮通往自由王国的道路。
在网络文学的格局中,现实主义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陈旧、过时的话语,文学关注和表现的对象,越来越多地集中于个人的身体、经验、情感等。
关于历史、社会、现实等的表述,则被刻意地排除、压缩乃至架空。
似乎唯其如此,才足以体现文学的“超越性”——文学超越了庸常的现实。
例如《甄嬛传》里,只是些被权力肆意操纵和摆布,丧失了反抗或抵抗能力的符号。
主人公不仅没有同这个恶的世界进行坚决抗争,还以一种对权力话语适应和利用的方式,强化了人性之恶。
而那些自称是“文学应该与现实保持距离”的神怪作品,也不过是在另一个维度上对低俗趣味的无节操迎合。
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快节奏的生活,很容易让我们忽视他人的世界。
而现实主义,让我们看到和听到其他人的忧惧与欢喜、诉求与向往,分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检测卷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⑥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2)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听觉角度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五十弦翻塞外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决,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
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jūn一发,生死攸关,依旧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拨。
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quán释着大道从容。
(1)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爱憎.(zēng)千jūn(钧)一发quán(诠)释(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挺拨”,正确写法是“挺立”。
(2分)(3)“生死攸关”中“攸”的意思是(A)(2分)A.所B.疾走的样子C.水流的样子D.助词,无义(4)把画线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2分)中华优秀儿女无不在用生命和激情诠释着大道从容。
(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学问,完成(1)~(2)题。
(4分)(1)《儒林外史》中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其次件可以出头”的人是(C)(2分)A.周进B.范进C.马二先生D.鲁编修(2)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探讨昆虫,并特地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昆虫记》,这个人是法布尔。
黑龙江省部分地市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论述类阅读专题20180806168
阐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哈尔滨市阅读?人当有所惧怕? ,答复后边小题人当有所惧怕①在对待“惧怕〞的问题上,向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惧怕〞,一种是“有所惧怕〞。
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惧怕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
待过了知天数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缩头缩脑、怕这怕那。
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迷惑:是无所惧怕对,还是有所惧怕对?考虑的结果是:人当有所惧怕。
②为什么人当有所惧怕呢?因为人生在世不能够没有理想、信念,为了追求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就必定有所惧怕。
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数,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一〕这里孔子指出的圣人的惧怕对象,其实也是他们崇信的对象。
人们常说的“敬畏〞,其实就是由“敬〞而“畏〞。
若是没有信奉,没有崇敬,那么很难生“畏〞。
③人有所惧怕才能有操守和原那么,才能严于律己、堂堂做人,才能安家立命。
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
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
闻知恩公到来,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去馆驿拜会杨震。
杨震不受。
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夜幕无知者。
〞杨震来气了,反驳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今后,“四知〞便传为嘉话,流传到此刻。
④无所惧怕者常常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
这其中,?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
比方何进。
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
这时,有人提示他十常侍要谋反。
可何进其实不以为然,说:“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怎样?〞结果怎么样?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
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
这是恃权而无恐。
⑤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
他动不动就会说:“吾有画戟、赤兔马,有何惧哉!〞可是,在白门楼,他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接踵被不满于他的手下偷走,他自己也因为失去了坐骑和武器而成了曹操的囚犯,最后被缢死。
2019-2020学年青州第五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青州第五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文学境界,蕴藏着中华民族思想、人生的根柢,从时间维度而言,不外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其发轫者,非《诗经》莫属。
这是华夏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生长的一个重要根源。
我在《追逐生命的火焰———梅尔诗的一种文本解读》中写道:以“诗”为“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生命的萌动开篇,是人类历史总结的大智慧。
只要人类还存在,只要生命还在延续,诗歌之花就一定灿烂。
诗人从宇宙洪荒与自然景观的混沌中窥见了生命的秘密,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融合中窥见了生命的真谛。
诗的目的何在?众说纷纭,而其中“诗言志”“兴观群怨”“不学诗,无以言”,有广泛的基础。
进一步,则如孔子教导子贡的,“告诸往而知来者”。
一“往”一“来”,倒也是诗的精神之精妙内涵所在。
诚圣人言也。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要解决思想、精神、价值等问题。
这个标准和坐标在哪里呢?庄子宣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空间、时间、周边的一切,都是可取可用的。
而从诗歌“风、雅、颂”“赋、比、兴”看来,理解“文史、文哲、文政”一体化的文化底蕴,深入“做人”与“做文”的深刻思辨,通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体悟,似可理会“诗心”之所依。
在中华文化体系里,儒家侧重于解决人与人的问题,道家侧重于解决人与自身的问题,而佛家则侧重于解决人与内心的问题。
“三家”皆博大精深,自有其说,浩浩荡荡,数千年不绝。
对于诗歌创作、诗歌作品,动观之,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学;静观之,翠竹黄花,清池皓月,诗性盎然。
溯源至极,恐怕诗人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可以成为延展性最强的一个答案。
疑问总是存在,争辩也不可能停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追问始终牵扯着人们的思绪。
中考语文真题:议论文试题整理汇编
19议论文的阅读理解与欣赏(2015•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为什么不读经典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
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
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
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
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
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试卷满分:120分得分:____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D)A.拉拽.(yè)吞噬.(shì)踉跄..(liàng qiàng) 海市蜃.楼(shèn)B.炽.热(chì) 无垠.(yín)毋宁..(wù níng) 溯.流而上(shuò)C.俯瞰.(gàn) 凸.现(tū)凛冽..(lǐn liè) 心有灵犀.(xī)D.告罄.(qìng) 羸.弱(léi)蒙眬..(méng lóng) 风餐露.宿(lù)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D)A.迫不及待忧心仲仲本末倒置仗义直言B.语无轮次一泄千里明察秋毫应接不暇C.毛骨耸然真知灼见天崖海角五脏六腑D.融会贯通金榜题名以逸待劳怏怏不乐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C)A.打赢脱贫攻坚战首要的是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让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一目了然....。
B.新赛季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将开打,上个赛季的处罚决定才姗姗来迟....,篮协真是“慢”到了极致。
C.这个建筑真是奇怪,下窄上宽,真是本末倒置....。
D.昨日,梅雨期的第五轮强降水不期而至....,我市大部地区出现了降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C)A.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休闲,无时无刻都是“一机在手,无机烦恼”的状态。
B.省图书馆与省美术馆并肩而立,成为身处闹市之中的又一座文化地标建筑。
自今年8月26日试运行起,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已有超过50万左右的读者走进省图书馆。
C.今年四月,两辆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顺利到达北京,完成了2000公里的长距离无人驾驶测试,让无人驾驶汽车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2019中考语文考前热身卷(有答案)
2019中考语文考前热身卷(有答案)第Ⅰ卷(共12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昏,一缕轻烟从烟囱里轻盈地飘出来,地面还留一丝余热。
黄昏不像正午那样闷.(mèn)热,而是清爽的风中略带一丝暖意。
B.门口那两颗苍翠.(cuì)挺拔的松树依然是那么的富有生机,远看它像一把小绿伞,近看树叶就像一个个小手掌,可真好玩。
C.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huǐ)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D.91年前南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支年轻军队点燃星星之火;69年前解放上海后露.(lòu)宿街头,青年将士展现人民军队的风采和担当。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提倡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浅尝辄止....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B.张家界的山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巍峨高绝,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C.与人相处,不能吹毛求疵....,指出别人的缺点也要讲究方式和场合。
D.新年的时候,他送给我一个日记本,我礼尚往来....,送他一本书。
【答案】B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B.我们三个天天在一起玩儿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
C.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D.“还有一个问题,”我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的话,“如果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自杀了,那么它们不是早该断子绝孙了吗?”【答案】C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背书。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三语文试题(分数: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基础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诗人总是成为感知时代的先锋,诗歌总是成为时代的号角和第一声春雷。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直充当着时代先行者、价值引领者的诗人何为?诗歌何为?伟大的诗歌产生于伟大的社会实践,古今中外皆然。
盛唐诗歌最具代表性,其中又以唐代边塞诗最为典型。
《全唐诗》近五万首,边塞诗只有两千余首,却被认为是唐诗中最具思想性、想象力与艺术性的诗篇。
所谓诗歌的“盛唐气象”,主要是由边塞诗表现出来的。
盛唐的美学形象也主要是由边塞诗建构起来的。
边塞诗充分展现了一种自由的、积极的、开放的精神,以及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色彩。
到西域去,到边疆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是当时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也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实践。
边塞诗因为反映普遍社会情绪和理想生活样貌,所以脍炙人口,让人震撼。
当代社会正在进行伟大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这里说的雄心既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思想准备。
在新时代,诗歌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时代诗歌,要解决好个人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传承、开放与创新的问题,还有如何书写时代与现实的问题,以及如何表现出现代诗歌美学和生活意义的问题。
新时代诗歌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新时期文学就是从确立主体意识开始的,但那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新时期文学曾对人性的解放、人道的弘扬起过积极作用,但过于强调自我,导致后来解构主义思潮泛滥,否定传统,贬低英雄,反对崇高,直至解构一切宏大叙事,最终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本身就包含了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是建立在个体和民族基础之上又超越具体的个人和民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是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唯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教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
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
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有删改)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分析本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20.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结合本文内容,按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补写两个事实论据。
【答案】
18.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19.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相照应; 第②段从文学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方面阐述,第④段从文学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阐述,二者是递进关系,不可调换。
20.举例论证的方法。
具体论证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的道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充分,更有说服力。
21.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