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分类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分类统计小学数学教案

分类统计小学数学教案

分类统计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类统计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3. 能够利用分类统计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
2. 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和应用
3. 能够应用分类统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理解分类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 能够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类统计
3. 能够正确解释分类统计结果
【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
2. 工具:纸、笔、计算器等
3. 教辅资料:分类统计练习题、案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分类统计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分类统计的基本意义。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分类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通过示例演示分类统计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3. 引导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20分钟)
1. 布置分类统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分类统计计算
2.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类统计
3. 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四、讨论(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类统计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3. 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作业(5分钟)
布置分类统计作业,让学生回家继续进行练习并总结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并能够应用分类统计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_分类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分类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类统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98-100页,分类统计.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填写统计表,并从中了解一些信息。

2、经历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方法。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把整理的数据准确的填写到统计表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材98页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想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以下问题:1、我想知道赛跑的有多少人?跳绳的有多少人?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组织学生思考问题:我们班运动会获奖情况怎样?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分类整理,然后同位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全班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绘制统计表,并分类整理。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方法:按获奖名次分类整理、按获奖项目分类整理……三、反馈质疑,精讲点拨1、按获奖的名次分类整理(1)、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填写统计表。

(2)、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并找出数学信息。

从统计表中可以知道:获得第一名的人数最多,有7人,获得第二名的有3人,获得第三名的有5人,共有15人获奖。

2、按获奖的项目分类整理(1)、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填写统计表。

(2)、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并找出数学信息。

从统计表中可以知道:获奖人数最多的项目是赛跑,有6人,立定跳远获奖的人数比跳绳获奖的人数多,投球获奖的人数最少,只有2人,共有15人获奖。

教师说明:把统计的数据填写在一定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和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3、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两种分类,总结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试着总结。

小结:从上面分类统计的结果可知,两种分类标准,标准不同,统计结果也不同。

]四、巩固内化,应用拓展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发现了什么”。

小学数学_分类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分类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

二、过程与方法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受数据分析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索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作业纸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课之前,郭老师想先聊点其他的事情,咱们学校的运动会是不是还没开啊,“是”。

听同学们哀怨的口气,看来是非常想开运动会了,在这里郭老师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的运动会迟早是会开的。

不过,郭老师准备了一些其他学校开运动会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孩子们想不想看一看?“想”(出示运动会上学生比赛的照片)看同学们看的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的,是不是想马上去操场上跑一跑?郭老师希望孩子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也可以保持这份热情,而且郭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奖励贴,认真听讲的孩子可以得到它,积极发言的孩子能得到它,善于思考的孩子也能得到它,有没有信心得到老师手中的奖励贴?“有”设计意图:通过看比赛照片,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以学校运动会的话题引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新课学习1.谈话:(课件出示)大家看,在这个成绩记录表中,第一列是获奖人的姓名,第二列是获奖的项目的项目,第三列是获奖的名次。

从这个记录表中你们能看出这个班同学的获奖情况怎样吗?2.谈话:除了可以直观看到的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预设:生1:我想知道获奖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生2:我想知道哪个项目获奖的人数最多,哪个项目获奖人数最少?生3:获奖的同学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3.讨论交流,整理数据。

小学数学_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类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类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类统计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并通过统计表呈现整理的结果。

2.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

3.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学历案、智慧星剪纸画教学过程:学情分析课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类统计统计相关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

从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再到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作出决策,知识的学习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简到繁。

在这样的学习设计中,学生会一步一步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

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简单的象形统计表,能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等方式记录数据,简单整理数据并观察数据说出自己的发现。

对于单一的数据而言,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方法准确收集,并记录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也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相对复杂一些的数据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是凭借生活经验,应该能够轻松地做出整理与分析。

课前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对于学习的素材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并能够说出分类的理由。

因此,本课内容学习起来将会特别轻松。

这也就需要我们增加学习内容的深度,如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对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要辩证的对待得到的数据,即数据带给我们的是否是事实。

效果分析课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类统计小学数学国家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课程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那个最好的自己!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与孩子生命成长有关的认知和活动的总和都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课程。

在本节课中,我不仅设计了分类统计的相关知识,还注重学生对于数据的分析与理解,以及数据对于我们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课上孩子们都能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

小学数学_《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一、教材分析“统计”是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

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课是在前面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吧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

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非常重要。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学会初步的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学习有关统计知识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进行简单的图表转化。

(2)会对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发现规律或者某种现象,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统计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进行简单的图表转化;会对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难点:会对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值换牙期,这是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是学生和家长很关心的事情,这样的素材一下将很陌生的统计与极现实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消除了距离感,同时也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

二是强调学生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尽管是第一次学统计,但素材的现实性决定了统计的必要性,收集、整理、拼摆图表、发现问题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喜欢)一起来看个短片?(播放视频)师: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生:小河马的牙松动了,要拔牙师:拔了牙还会长吗?(长)这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现象。

小学数学_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任务:1.寻找生活中的分类;2.在家中,通过分类,整理自己的衣橱、书包、鞋柜、卧室等;3.回答其中一个问题,(1)你有几个小作业本?(2)你有几双凉鞋?(3)你有几件红衣服?本课探究活动中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有:气球模型和信封、展示台、吸铁石、课件、白纸、练习纸、铅笔、彩笔、直尺、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1.展示整理前书橱图片,“有什么感受”,“乱”,展示整理后的书橱图片;2.展示文具堆放图片,“想怎么整理”,“像这样把同类的物体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提出问题师:这有好多气球,我想知道每一种有多少个,怎么办呢?出示课本情境图(三)可以先把这些气球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再数一数。

师:怎么分呢?生1:按颜色分;生2:按形状分;板书:颜色、形状【设计意图:在分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意义。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体会分类的含义及目的,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为学生完整地体验统计的过程做足准备。

】二、操作探究,充分交流师:老师想知道每种形状的气球有多少?你们能帮老师的忙吗?1.说明活动要求要求:从学具袋里拿出画有的气球卡片,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2.开展操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分组汇报,展示结果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展示台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年龄尚小,分类结果的呈现一定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与鼓励,一方面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给予细致地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_分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分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分类思想。

3、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或实物图片,能够按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分类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形成分类的意识,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三、教具学具:课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平常在家里你们的衣服都是由谁负责整理的?(生说)看来有的同学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的同学还不太会整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整理衣服,成为妈妈的小帮手好吗?看这是小明,他们家洗的衣服晒干了杂乱的摆放在床上,我们看看都有谁的衣服?二、合作探究、认识分类1、妈妈给小明提出了个难题,谁来读一读?“小明你能帮我整理一下衣服吗?”2、可是小明不会整理,谁想帮帮他?别着急先仔细想一想,想好了或者你也不会整理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3、生交流,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摆一摆。

4、同学们的速度可真快,而且交流完了立刻用端正的坐姿示意老师,这个习惯可真好。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5、学生说分法6、刚才这位同学一个词用的好,他说“一类一类放”,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像这个同学说的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分类”。

(板书),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分类。

(两生说)7、这些衣服还可以怎样分类?学生说。

8、分类方法可真不少,不管怎么分类都是根据我们的生活需要,这个需要就是标准。

这时候妈妈要去上班想穿一件粉色的上衣,如果从女生分类方法里找,需要从哪一类里找?如果从男生分类方法里找,在哪一类?这说明了什么?(板书:标准不同,结果不同)总结:刚才乱七八糟的衣服变得整齐有序,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原来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衣服真是个好办法。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统计》授课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数据,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及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理解用画符号作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各一张学生:题卡3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这几天我发现有的同学在笑的时候,口里少几颗牙,有的同学在说话时,还漏风,这是怎么回事?生:掉牙了师:你知道吗?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一共有20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就要开始掉落,然后又会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叫做换牙。

小朋友们,你们换牙了吗?知道自己换了几颗牙吗?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师: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知道咱班换几颗牙的有几人?大部分同学换了几颗牙?换几颗牙的人最多?老师要像刚才那样一个个问下去,行吗?生:不行师:谁能想一个办法?生1:举手生2:起立生3:数一数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办法,想知道吗?生: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动手,拿出你的1号答题纸,填上你换了几颗牙。

(学生完答题卡)。

师:最后一排学生请你走下座位,将你前面同学的答题卡收上来,交给老师。

2.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1).尝试记录发现问题师:现在老师手里拿着同学们的答题卡,你最想知道什么?师: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下面老师一张一张读,请你认真听。

拿出你的第二张题卡做好记录。

教师读数据,学生记录。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的?生1:我用打“√”。

生2:我用画“×”。

教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收集,记录整理下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感受、经历数据收集与统计的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的方法和意义。

3、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与统计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说说看,你喜欢哪些运动项目?生:我喜欢跑步。

生:我喜欢跳绳。

……师:一个个小手像小树林一样,看来,咱们班的运动小健将可真多。

想不想看看我校其他学生在运动场上的风采呀?(配乐播放ppt2—5运动会比赛图片)熟悉的旋律,激动人心的场面,精彩吗?老师相信你们在这节课上表现的会更精彩。

看,老师这里有一些漂亮的智慧星,想得到它们吗?猜猜看,什么样的同学能得到它?生:回答正确的能得到。

生:认真听讲的能得到它。

……师:你们太了解我了,真不愧是我的好朋友。

是的,认真听讲的同学会得到它,发言积极的同学能得到它,善于思考的同学也能得到它。

这节课你们有信心得到智慧星为你们的小队争光吗?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观察交流师:孩子们看,这是运动会获奖同学的成绩记录表(出示ppt6)。

在这张表上,第一列是“获奖人姓名”,第二列是“获奖项目”,第三列是“获奖名次”,(出示ppt7)仔细观察,从这张表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生:有许多第一名。

生:赵飞,参加男子投球获得第三名。

……(2)讨论交流,整理数据师:从这么多的信息中你能看出这个班的获奖情况怎么样吗?生:不能,因为信息太多了。

师:看来咱们咱们有必要整理一下。

想一想怎样整理能让我们看的更明白、更清楚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组间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组的想法?生:第一名的放在一起第二名的放在一起,第三名的放在一起。

师: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吗?生:男生分一类,女生分一类。

生:可以按项目分成赛跑的、投球的、跳绳的和立定跳远的。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出示ppt8)像同学们这样,按照不同的标准把数据进行分类,这种统计数据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

(板书课题)(3)小组合作,统计数据根据刚才我们大家交流的想法,老师制作了下面的统计表(出示ppt9)。

每种表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第一个表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第二个是按?第三个是按?认真观察统计表,有什么发现吗?生:每个表上都有“合计”。

师:你能说一说“合计”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把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数加起来。

师:现在你们会填统计表了吗?下面请小组合作,用你喜欢的分类方法从三种统计表中选择一种来完成,比比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开始!(学生分小组活动交流,统计数据)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统计表。

老师有个要求:说的时候先说按什么统计的,再说统计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展示)生:我组是按名次来统计的,第一名有7人,第二名有3人,第三名有5人,合计是5人。

生:我组是按性别来统计的,男生8人,女生7人,合计15人。

生:我组是按获奖项目来统计的,参加赛跑的有6人,立定跳远的有4人,投球的有2人,跳绳的有3人。

师:根据同学们展示的内容,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大家发现了没有?(出示ppt10)仔细观察这三个表格,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生:三个表的合计都是一样的。

师:对,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生:分类的标准不同。

师:同样是整理这个班的获奖情况,我们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但合计却是相同的。

(板书:标准不同,合计相同)(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师:现在同学们能根据整理出来的数据来分析一下这个班的获奖情况吗?生:我发现第一名的人数最多。

生:我发现参加赛跑的人最多,参加投球的人最少。

生:我发现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多4人。

师:(出示ppt11)整理之后的统计表与原来的记录表相比,有什么有点?3、实际应用,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用分类统计的知识整理了数据,还分析了这个班的获奖情况。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挑战,敢试一试吗?(出示ppt12)停车场内随意摆放了一些车辆,我们该怎样帮助管理人员分类摆放这些车辆呢?生:按车的种类来分,所有大货车放在一起,面包车在一起,小汽车在一起,摩托车在一起。

生:二轮的放在一起,四轮的放在一起,六轮的放在一起。

师:老师和同学们想的一样,可以按照车辆的种类分,也可以按照车轮的数量分。

上课之前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小帮手,将它从书桌里面找出来。

同桌两人合作,共同完成。

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的统计结果?(学生汇报)同学们帮管理人员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能帮帮我吗?(出示ppt13)我在旅行的时候收集了一些漂亮的树叶,打算制成标本,你能提前帮老师分类统计一下吗?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呢?生:按颜色分,绿色一类,黄色一类,红色一类。

生:按树叶的形状,像扇子的银杏叶一类,想手掌的梧桐叶一类,像椭圆的树叶一类,边缘带齿的树叶一类。

生:按叶柄的长短,长叶柄的一类,短叶柄的一类。

师:你们今天的表现很精彩,能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4、实际运用,加深体验。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老师发现,积极发言、善于动脑的同学得到了智慧星,认真听讲的同学也得到了智慧星。

请获得智慧星的同学起立,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出示ppt14)老师想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一共获得了多少颗智慧星,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统计一下吗?拿出小表格,试一试。

(学生思考分类标准,完成统计)下面请同学们与小伙伴们交流一下,看看谁能从别人的分享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生:我是按照颜色来分类的,红色的星星有8颗,蓝智慧星有5颗,黄智慧星有4颗,合计17颗星。

生:我是按小队来分的,1对获得10颗星,2队获得7颗星,合计17颗星。

生:按形状来分类,四角星有5颗,五角星有12颗,合计17颗。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分类统计解决了实际问题。

5、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师:其实,分类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出示ppt15--17)如:中国在奥运会上的获奖情况,图书馆中图书的整理,果园当中果树的统计等等。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我们在统计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选择多样化的统计,根据实际需要的信息来选择不同的标准。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你能用好数学这把金钥匙,在以后的生活中做数学的有心人,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分类统计》学情分析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能根据统计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在学习本课之前,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学过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但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

因此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已接触过,只是不够系统。

本课主要学习用“分段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统计意识,逐步体验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填统计表、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而且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打下基础。

《分类统计》效果分析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既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整节课,以问题为主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口、手、脑并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一次较好的训练。

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分类统计》教材分析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象形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简单解答。

在此基础上,本课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本课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学习材料生活化。

本课时创设的情境,选取学生经历过的真实素材——运动会,它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

询问班级运动会获奖成绩是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如全班每个运动员的成绩如何、获得的名词如何、获得第几名的人数最多、获得第几名的人数最少、获奖人数最多的项目是什么等等。

教材提供这一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统计的欲望,从而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性。

2、本课教学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

教材选取运动会的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步体验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填统计表、分析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决策的全过程。

学生对自己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树立统计的意识。

《分类统计》测评练习1、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统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