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工作原理(331)》考试大纲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基本参考书目:《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一、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工作的内涵1.社会工作的定义2.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4.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二)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1.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领域2.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扩展(三)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与组织模式1.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2.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3.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四)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基本特点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相关论述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三)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2.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3.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四)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五)社会工作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3.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的原则(六)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三、社会工作理论(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分类(二)社会工作理论流派1.精神分析理论2.认知行为理论3.行为主义理论4.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5.标签理论6.沟通理论7.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8.马克思主义理论9.增能(增权)理论10.社会支持理论11.优势视角理论12.女权主义理论13.叙事治疗理论(三)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四、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一)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1.社会福利的内涵2.社会福利的分类3.社会福利的功能(二)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1.社会福利作为人-资源-行动的综合系统2.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3.社会福利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发展的影响(三)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建立与发展2.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五、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三)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六、个案工作方法(一)个案工作的含义(二)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4.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5.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6.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7.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8.叙事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三)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各阶段工作要求(四)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五)个案管理(六)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七、小组工作方法(一)小组工作的缘起、定义、特点与功能(二)小组的类型(三)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1.场域理论与小组动力学理论2.符合互动论与镜中自我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四)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1.社会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2.治疗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3.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4.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五)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工作要求1.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2.小组工作过程3.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4.小组中的社会控制(六)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1.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2.小组工作的技巧八、社区工作方法(一)社区工作的定义、特点与目标1.社区工作的定义2.社区工作的目标3.社区工作的特点(二)社区工作的理论1.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2.社区工作的实务理论(三)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1.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2.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3.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四)社区工作的过程及各阶段工作要求(五)社区工作的技巧(六) 中国的社区工作1.中国的社区服务2.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九、社会(工作)行政(一)社会行政的涵义(二)社会行政的层次(三)社会行政的地位与功能(四)社会行政的内容1.社会服务的计划2.社会服务的组织3.督导与激励4.社会服务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5.评估与报告(五)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1.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2.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运作方式3.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十、社会工作督导(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定义和对象(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三)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方式及技巧十一、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一)社会工作研究的涵义与功能(二)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与伦理1.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2 研究和实务的关系3 社会性工作研究的伦理议题4 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三) 社会工作研究的程序(四)社会工作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2.实验研究3.观察法4.访谈法5.个案研究法6.非接触性研究7.行动研究法8社会工作的项目评估十二、社会工作教育(一)社会工作教育的特性(二)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三)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社会工作过程)
第五章社会工作过程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价值观[华中农业大学2014、2013年研;北京城市学院2014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答:社会工作价值观(values)是指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
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
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
任何社会工作的开展都是社会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
它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
没有一定的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也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
因此,价值对社会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助人活动[南京理工2011年研]答:助人活动是指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行动体系。
助人活动(helping)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传输的是精心考虑过的、科学的、能够满足受助者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受助者输出的则是需要和对来自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行为的理解、选择和反应。
3.专业关系[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他(她)努力使之发生变化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一种专业协助关系。
也可以说专业关系是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
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对助人者是否接纳与信任。
国外有学者认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一种媒介物,案主可以通过这种媒介做出某种选择,决定是否及如何接受帮助。
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大纲精讲及真题解析(社会工作教育)【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工作教育6.1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一、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意义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直接作用于社会,使社会发生某种改变以使之更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发展的应用性学科。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性。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职业训练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职业前的预备,是一种职业教育。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训练社会工作是一个强调价值的专业,社会工作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要在实践中贯彻专业价值信念;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包含着道德选择。
(3)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一个总结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的提炼过程。
这种总结和提炼体现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
(4)以实践为目标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诠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①借用理论,即借鉴相关学科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做的解释。
②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理论,是关于实施社会工作专业行为的理论。
(5)专业教育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强调价值观的专业,它对从业人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价值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专业人员遵守社会工作专业基本价值原则。
2.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和训练是教育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取向。
教育主要是指知识的传授、信念的确立和个性的养成。
训练则是指在教育者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而达到熟练运用实践技能和技巧的过程。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取向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①专业理论和专业的价值观,作为观念形态的知识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传授和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养成的过程。
②实施专业过程的方法技能,它掌握需要经过实践的训练,是一个技能的熟练过程。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农业知识综合三(341)》考试大纲
6.弯曲变形的内力图绘制(掌握)
7.平面应力状态的图解法(掌握)
8.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及适用条件(理解)
9.压杆稳定的概念,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了解)
10.动荷系数含义,如何有效降低冲击载荷和冲击应力(了解)
11.疲劳失效含义,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了解)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1.农业机器配备
2.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分析
3.农业机器更新
4.耕整地机械的类型
5.播种机的类型、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6.植保机械的类型、基本构造和工艺流程
7.谷物收获机械的类型、基本构造和工艺流程
第三部分:基本题型
1.名称解释(20%)2.简答题(30%)
3.计算题(20%) 4.论述题(30%)
第三部分:题型和分数
1填空题(10)
2选择题(10)
3作图题(20)
4计算题(10)
机械设计
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1.《机械设计》(第7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1、机器及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知识。
2、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结构组成、传动特点、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带轮链轮的结构型式以及张紧装置。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原理
1、考试内容:
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组成
2、考试要求:
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概念;
了解常用的数据库模型,掌握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二)关系数据库
1、考试内容: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依赖,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完整性,关系代数,关系模式规范化。
(NEW)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公共福利2.个别化3.专业关系4.社会工作本土化5.社会控制6.社会包容7.家庭生命周期二、简答1.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2.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
3.贫困文化理论。
4.我国户籍制度的经济社会影响。
5.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三、论述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2.普惠主义福利模式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3.描述和分析我国城乡社区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对社区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大纲精讲及真题解析(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社会组织12.1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一、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1.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的特征之观点一(参考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并取代初级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标志。
与之相应,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也就发生了重要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2)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社会组织的特征之观点二(参考王思斌《社会学教程》):(1)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人类群体因形成方式的差异而被分为两种:初级社会群体有一定程度的自然形成的特征;社会组织却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有意组建的。
也即前者更多的是自然形成,后者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
(2)社会组织的目标比较简单、明确。
一个初级社会群体的目标是什么,常常难以说明白,因为它们的功能常常是综合性的。
社会组织则不然,它们的目标要清楚得多。
社会组织目标的明确化和简要性是由其“功利性”所决定的:从社会分工和组织成员合作的目的性来看,简明的目的是必要的。
(3)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角色化色彩。
初级社会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性,这是由成员之间普遍存在血缘、地缘关系所决定的。
社会组织中的成员主要不是由有血缘、地缘关系的人组成,社会组织是一种利益群体,他们之间主要是业缘关系,是以共同利益的获取为基础,并进行利益划分的合作关系。
所以成员之间的关系纽带是利益而不是感情,其关系远不如初级社会群体亲密。
(4)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由于社会组织是一种事业群体,成员之间只是事业上的合作关系,而不像初级社会群体那样成员之间有多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以其成员的可流动性、可替代性强。
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社会互动)
第四章社会互动一、名词解释1.社会互动[华中农业大学2012、2010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社会互动又称为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①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②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③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④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⑤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2.合作答: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主体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互动形式。
合作性互动也是群体和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一般来说,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合作各方有某种共同目标,否则就无合作的必要;②对于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③合作各方的行动相互配合;④合作各方要讲信用。
此外,能否顺利合作还受到互动各方个性特征和社交技能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以及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3.集体行为相关试题:集合行为[北京城市学院2013年研]答:“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人脱离或违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做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差的行为。
集体行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较低,主要表现在:它没有确定的可以遵循的行动规则,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没有明确的指挥结构,也没有确定的组织形态,因此容易受情绪和外部偶然因素的影响,行动的目标和方式反复多变,行动的后果难以预测。
由于这些特征,集体行为常常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集体行为包含聚众、群众和公众三种基本形态。
从根本上说,集体行为是由于现有的社会制度或常规因某种原因失去效用,使社会互动失去指引和方向造成的。
由于没有指引和方向,集体行为的组织性、稳定性和秩序性都会比较低,卷入集体行为的人也会表现出平时所没有的一些特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331社会工作原理 考研真题(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一、名词解释1.社会弱势群体(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
因而他们处于较贫困状态。
比如工人、农民,农民工,残疾人。
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名义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
2.生态理论(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生态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个具有整合意义或折中意味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它融合了不同的人类行为理论和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折中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框架,并成为社会工作综融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生态视角的流行基于以下原因:①它回应了社会工作的一个长期传统,即致力于改善案主的心理和环境状况;②它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了众多的因素和不同的概念;③它是以个人和环境之间的界面为干预聚焦的;最后,生态系统视角认为案主所经历的困境为“生活中的问题”。
3.社会运行(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业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继承、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4.“镜中我”理论(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镜中我”理论,又称“镜中自我”,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是指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这面镜子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观念。
他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没有他人的反应和评价,就不会有自我观念的形成。
镜中我从想象得来,分三个步骤:①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表现;②想象他人对这种表现的判断;③形成自我观念。
考研《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
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代码:331本科目考试大纲主要依据教育部《2010年部分专业学位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内容范围指导意见》,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特点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点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指导意见》并按照考试大纲的规范要求,编制本科目的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1. 掌握社会工作的内涵,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2. 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以及主要的理论模式。
3. 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基本工作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等间接工作方法。
4.掌握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范围与要求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1.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构成3.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5.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1.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2.社会工作价值观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1.人类行为2.社会环境3.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1.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2.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3.精神分析理论4.认知行为理论5.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6.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7.女权主义理论8.增强权能理论9.社会支持理论10.优势视角理论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2.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3.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4.个案管理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1.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2.小组工作的类型和理论模式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2.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3.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2.社会行政的内容3.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第九章社会工作督导1.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和对象2.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和内容3.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与方法第十章社会工作研究1.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2.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3.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4.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三、试卷题型名词解释:20%,简答题:40%,论述题:40%参考书目:①《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ISBN:9787040412017;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2018年版,ISBN:9787508759012;③《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上篇:总论,中篇:社会工作理论),范明林,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ISBN:9787811180138。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 志恒,男,是一名 13 岁的初一学生。志恒的父亲之前是一名海员,长期出海 在外,一年在家时间不超过 2 个月。平日家里的日常生活照料均由母亲一人支撑。母 子关系也很亲密。去年,父亲由于外出受伤的缘故,不宜再出海工作,从海员转为港 口调度员。今年,志恒更是有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妹妹。近期,母亲发现志恒在 家经常摔东西,并经常对父亲发脾气,甚至捏掐妹妹,认为妹妹的出生夺走了自己的 母爱。学校老师也反映,志恒这学期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如以前融洽,甚至会欺负班里 年纪小的同学。为此,志恒母亲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志恒正 确处理好家庭和同学关系。 (1)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并结合社会群体的有关知识,分析志恒现在所处困 境和产生以上偏差行为的原因。 (2)请从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的角度,选择个案服务的案主,并设计个案服务计 划书。服务计划书需要包括理论方法、服务目标、服务计划三个部分的内容。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 简述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2. 简述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3. 简述小组工作的功能。 4. 简述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5. 简述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
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 “社会化”概念的内涵经过了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请论述社会化的理论 视角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2. 你如何理解社会工作在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社会工作维 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第
1 页
四、案例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 某社区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有强烈的需求。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 社区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 但依然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 同时, 这些社区居民骨干开展活动缺乏相应的服务场地、设备和人员。部分居民骨干反映, 对于开展志愿服务,缺乏必要的技巧。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辖下有 2 所高校,一所 中学。 (1)结合案例,运用社区工作的相关原则,为社区志愿者培育制定相应的服务方 案。 (2)根据所设计的服务方案,分析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志愿者培育中扮演的角色。
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社会群体)
第五章社会群体一、名词解释1.社会群体[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研]答: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其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②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具有以下特征: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2.非正式群体[西南大学2010年研]答: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3.参照群体[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研]答:参照群体是指某些成员用作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的群体,这些成员通过参照群体来认知、评价所属群体,并由此影响到其对所属群体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成员自身的价值观,削弱或者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
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
4.社会初级群体[华东理工2011年研]相关试题:初级群体[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研]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此外,还包括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二、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有什么功能?答:(1)社会网络的含义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
(2)社会网络的功能①社会资源获取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四、社会工作理论
五、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
一、社会学对象与功能
二、社会
三、人的社会化
四、社会互动
五、社会群体
六、社会组织
七、社会制度
八、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九、社区
十、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十一、Leabharlann 会问题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
试卷内容结构
1.社会工作基础知识部分,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教材为主,参考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教材。
2.社会工作基础知识考察占60%左右,社会学基础知识考察占40%左右。
试卷难易结构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其中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主要考核考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论述题主要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理论的能力。
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
试卷分值结构
1.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2.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3.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
1.阐述基本概念与原理时,要求理解准确、表达简练。
2.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时,要求体现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卷面整洁。
备注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
参考书
1.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社会工作原理》331考试大纲---整理
《社会⼯作原理》331考试⼤纲---整理2012年华中科技⼤学硕⼠⼊学《社会⼯作原理》考试⼤纲(科⽬代码: 331)社会⼯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的内容。
第⼀部分:社会⼯作基础知识了解社会⼯作的产⽣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
第⼀编什么是社会⼯作第⼀章社会⼯作的领域与内涵1.试述西⽅社会⼯作产⽣的背景。
2.试述社会⼯作的领域。
3.什么是社会⼯作?试⽐较关于社会⼯作的不同理解。
4.试述社会⼯作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资产阶级⾰命及⼈道主义的张扬(⼆)⼯业⾰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西⽅社会⼯作的产⽣(⼀)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改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作的产⽣1.社会⼯作的形成1601英国《济贫法》-1788德国汉堡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美国的社会服务⼯作者2.现代社会⼯作是实践的产物三、社会⼯作的发展(⼀)社会⼯作专业⽅法的发展(⼆)社会⼯作⽬标模式的变化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四、中国社会⼯作的发展(⼀)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作(⼆)20世纪上半叶社会⼯作在中国的发展(三)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作(四)改⾰以来中国社会⼯作的发展⼀、社会⼯作领域的逐渐扩⼤(⼀)社会⼯作领域的涵义社会⼯作领域也称为社会⼯作范围,是指社会⼯作在社会⽣活中实施并起作⽤的范围。
(⼆)社会⼯作领域与社会问题的关系(三)社会问题的产⽣使社会问题的领域不断扩⼤⼆、社会⼯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扩⼤(⼀)社会进步是⼈类的永恒追求(⼆)⼈类对⾃⼰⽣活质量的关注扩⼤着社会⼯作领域三、社会⼯作的领域(⼀)按服务对象的⽣理和社会特征分类⼉童、少年、青年、⽼年社会⼯作妇⼥社会⼯作、残疾⼈社会⼯作(⼆)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常⽣活⽅⾯的问题、就业⽅⾯的问题、个⼈⾏为⽅⾯的问题(三)以社会⼯作的特点分类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
一、选择题1.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A.提供经济援助B.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C.推广社会政策D.增进个人福祉,实现个人价值2.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A.儿童福利B.心理健康服务C.城市规划与管理D.老年人关怀3.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尊重与接纳B.保密性C.专业自主性D.公平与正义4.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增权”视角主要强调的是: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控制力B.服务对象自身能力的提升C.社会制度的变革D.社区资源的整合5.下列哪项是社会工作行政的核心功能?A.筹集资金B.制定政策C.提供直接服务D.管理与协调服务过程6.关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下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的权利与尊严B.社会工作者应将个人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C.社会工作者应秉持公正与平等的原则D.社会工作者应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7.在个案工作中,以下哪种模式注重通过改变服务对象的认知和行为来解决问题?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认知行为治疗模式C.理性情绪治疗模式D.家庭治疗模式8.社区工作方法中的“地区发展模式”主要关注的是:A.社区问题的解决B.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C.社区成员的参与和自主能力的提升D.社区服务项目的规划与实施9.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B.监督社会工作者的行为C.确保服务项目的顺利完成D.评估社会工作者的绩效10.在社会工作研究中,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A.问卷调查B.访谈法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
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大纲精讲及真题解析(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社会制度13.1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1.社会制度的含义社会制度的含义之观点一(参考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制度(又译作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
社会制度得以构成,主要依靠四个基本要素:(1)价值观与价值判断;(2)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3)组织设置;(4)权力体系。
社会制度的含义之观点二(参考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这里包含的意义有,社会制度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随时变化的个别规则,它的作用是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显然,这个定义可以适用于各个层次的社会制度,只是在不同层次上构成体系的规范有所不同。
2.社会制度的类型社会制度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其形式和内容复杂多样,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对社会制度加以分类分析。
(1)文化、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以人类活动的领域或以制度的内容结构为划分依据)在这四类制度中,实际还会包含许多划分更细的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中就包含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等。
吉登斯从制度结构的角度也将制度分为四种类型:文化制度(符号秩序/话语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
在他看来,制度结构不外乎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表意结构(S),二是支配结构(D),三是合法化结构(L)。
每一种制度都包含了这三种结构内容,制度类型的划分,主要是因为结构顺序和组合方式形成的。
表意结构是指对符号、价值、意识形态意义的表达;支配结构是指对资源配置方式的规定;合法化结构是指让价值和规则合法化的途径。
(2)内在与外在结构(以制度的来源为划分依据)①内在制度内在制度是从群体内部由经验演化而来,在一些组织内部被正式确定下来并得以强制执行。
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其中,非正式的规则主要有:a.惯例,即人们在生活和交往中自愿遵循的某些习惯性的行为模式;b.内化规则,是人们根据经验把一些价值、道德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c.习俗和礼貌,是指在共同体或群体内形成的习惯性行为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了解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运作方式及特点
九、社会工作督导
(一)了解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内容
(二)理解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三)掌握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与原则
十、社会工作研究
(一)了解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
(二)理解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
(三)掌握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四)理解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五)了解社会工作的主要领社会工作价值观
(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理解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问题
四、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
(一)掌握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二)掌握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二)理解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包括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三)掌握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四)掌握社区工作的技巧
八、社会工作行政
(一)了解社会服务计划
(二)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三)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四)掌握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五)掌握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社会工作原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试卷结构
一、简答题:占总分的50分。
二、案例分析题:占总分的50分。
三、研究设计:占总分的50分。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社会工作概述
(一)理解社会工作的目标
(二)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三)了解社会工作的要素
(四)掌握具体研究方法及应用
(五)掌握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六)掌握研究报告的撰写
备注
《社会工作原理(331)》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150
考试性质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工作原理》考试是为招收攻读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本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当前实际的社会问题。本科目既考察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工作学发展的最新理论、方法与最新实践成果的了解和跟踪情况,也考核学生对中国当前社会工作本土化、本土性的理解和思考,最终考核学生社会工作的理论素养和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能力。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生
(二)掌握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三)掌握个案工作的技巧
(四)理解个案管理
六、小组工作方法
(一)了解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
(二)理解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目标模式、互动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三)掌握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四)掌握小组工作的技巧
七、社区工作方法
(一)了解社区工作的特点及目标
(三)掌握系统和生态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四)掌握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五)掌握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五、个案工作方法
(一)掌握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包括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