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文化体制改革巡礼系列报道之二
传播优秀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湖 北 省 郧县 第 二 中学 创 建 于 18 9 4年 , 20 0 7年 , 经
着力 构建 “ 明 和谐校 园 ” 文 :坚持 每月 两 次 中心组 学 习 , 注重 教 师队伍 建设 ,开展 生本教 育 和成 功 教育 .加 强 体 音 美特 长 教育 ,教 育 教 学质 量 逐年 攀 升 ,2 0 0 8年 以来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实 验 学 校 ” “ 堰 市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先 进 单 十
位” “ 十堰 市学 校 安全 管理 先进 单位 ” “ 堰市 十 佳科 十 普示 范学 校 ” “ 堰市 高 中教 育质 量优 胜奖 ” “ 十 湖北省 绿 色 文 明校 同 ” 0 0 2 1 度 郧 县 “ 佳文 明单位 ” .2 1 — 0 1年 最
一
十堰 市政 府教 育督 导室评 估 ,成 为十堰 市普 通 高 中示 范
学校 。在 2 8年 的办学 历程 中 ,一路 奋进一 路高 歌 ,办学 特 色逐 步 凸显 .学 校先后 获得 “ 国农村 教 育综 合改 革 全 进单位” “ 湖北 省体育 卫 生工 作先 进学 校 ” “ 湖北 省
、
演 绎 以 “ ” 化 人 。提 升 师 生 素 养 文
“ 山高人 为峰 .路 遥心 是岸 ” ,工作 中我 们 深深 感 悟
“ 十堰 市 ‘ 众满 意 中小 学 ” 群 ’等各 级各类 表彰 百余次 。
2 8年来 .学 校秉 承 “ 苦奋 进 ,严谨 求 是 ”的二 中 艰 传 统 ,坚 持 “ 以人 为 本 ,以爱 为源 ,注重 个性 ,和谐 发
大 教 师 共 同 成 长 。 我 校 组 织 一 年 一 度 的 以 “ 内 比 教 学 课
放 走 向精 细 。全力 打造 了 一支业 务 精 良 、素 质 过硬 的专
四大文化支撑郧阳传统
四大文化支撑郧阳传统Post By:2006-8-23 19:30:00将事物分门别类,就能看出其核心与本质。
文化作为一个复合体,由不同方面经过冲突、融合而组成相对稳定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来源,将复杂的文化分出类别,我们就可以把握其渊源和主流。
郧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古人类、古生物遗迹令世人震惊,而且有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道教胜地名扬四海,还有近年来成为文化热点、被认为可以作为汉民族母亲河的汉江绵延千古。
在封建社会相当长时间里,这里都曾是流放地。
公元前305年,被楚怀王流放到郧阳的三闾大夫屈原在汉江北岸忧国忧民,作《九章?抽思》等名篇。
战国到唐宋,宰相吕不韦、庐陵王李显等十多位王侯将相流放于房陵。
明朝时期,大批流民逃到鄂西北山区展开生存斗争,最终促成郧阳府的设置。
革命战争年代,更有贺龙、李先念等前辈转战鄂西北,留下了大义凛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通过类别分析,归纳历史传统诸方面,我们可以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支撑着郧阳传统文化:一、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武当道教文化在郧阳传统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自春秋以来,武当山就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对传统的汉民族文化更是影响深远。
到了宋代,各种教派在武当山交参传道,逐渐融合,形成了以崇奉真武为主要特征的教义深邃的武当道教。
明朝大兴土木,武当山成“举世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对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产生深刻影响。
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道教走向衰微。
但是,这个有着古宗教意识特点和近两千年历史的宗教,仍然以其建筑、武术和音乐等感染世人。
在民间,对福、禄、寿、财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欲望渴求,仍在通过烧香、许愿等途径获得心理满足和慰籍。
足见其深入人心。
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在道教。
”二、源远流长的汉水文化作为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是否可以称为“汉民族的母亲河”,学术界尚在争论之中。
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汉水不仅是楚文化的摇篮,而且在整个汉民族文化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略论郧山书院
略论郧山书院郧山书院是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的前身,修建于郧阳府城东北角。
在明代统治者重视书院建设的大背景下,郧山书院诞生并在众多名士的关心支持下向前发展。
本文依据文献考证了郧阳巡抚的历史沿革,探讨了于湛与郧山书院的关系,梳理了郧山书院的历史沿革。
旨在追溯郧山书院悠久的传统,继承和弘扬其优良的办学治学传统。
标签:明代;郧阳;郧山书院;教育《明史·选举志》载:“迄明,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
教官四千二百余员,弟子无算,教养之法备矣。
”明代统治者十分重视书院建设,大力倡导学校教育,不遗余力地进行官学的建设。
正因为如此,出现了“盖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痒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徼,山陬海涯。
此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的局面。
郧山书院即是在此背景下,由郧阳巡抚于湛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在府署东北所建。
1 郧阳巡抚历史沿革在五帝时期的前半叶,郧阳地域属于南方三苗族的西北部边陲。
夏商时期,郧阳地域是梁、豫、荆三大州的交界地区,主要属梁州。
秦汉时期,郧阳地域分属南阳郡和汉中郡所辖。
三国魏时期,郧阳属魏之荆州(今河南新野县)辖区。
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在郧关置郧乡县。
《水经注·沔水》载:“汉水又东过郧乡县故城南,谓之郧乡滩,县故黎也。
即长利之郧乡矣。
《地理志》(即《汉书·地理志》)曰:‘郧关’。
”1唐朝郧阳地域设有三州八县:即均州、房州、商州和武当、郧乡、丰利、房陵、永清、竹山、上庸、上津等。
元朝郧阳地域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襄阳路之均、房二州所辖。
明初,郧阳地域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所辖。
明宪宗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朝廷在郧县置郧阳府,并设郧阳巡抚、湖广行都指挥使司于此,不久又设了下荆南道。
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后郧阳府(府治郧县,辖七县,七县即郧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上津县、郧西县、保康县)、襄阳府(府治襄阳县,今襄阳市襄城区)归郧阳巡抚管辖,名义上亦是湖广布政使司所辖。
吹响减负提质“集结号”——郧县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工程侧记
学 生 数 均 衡 地 分 配 到 各 学 校 。南 化 塘镇 中心学校 校长 江永说 , 现 在 各 乡镇 都在 同一条 “ 起跑线 ” 上, 要 提 高 教 育 质量 , 只能 在 教研 教 改 上 做 文
章, 大 力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
有参与课改的学生。 看 到 试 点 学 校 师 生 尝 到 了 甜
总 结 — — 当 堂 自测 与 反馈 。 十 年课 改 , 为 什 么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式 没 有 根 本 性 改 变 ? 杨 民 惠 认
体 搬迁 至县 一 中原校 区 , 进 而 改 办
成 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 ; 实验小 学 、
持续发晨 的质■观
“ 为 什 么 课 程 计 划难 以 落实 ? 为 什 么 学 生 会 厌 学 ? 为什 么 中 国 学
新 区 小 学 分 流 一 部 分 学 生 到 城 关 三
小 ; 对 城 关二 小 进 行 “ 升 级 改 造 ”, 扩
划, 禁 止 以 牺 牲 学 生 健 康 为 代 价 片 面 追 求 升 学 率 和 考试 分数 。 为 了确 保 全 县 教 师 尤 其 是 乡镇
教 师始终 保持 “ 淡定” , 教 育 局 在 均
衡 配置教 育资 源 的同时 , 将 郧 县 一
中指令性 招生 计划 , 按 初 中 毕 业 班
( 责任编辑
侯辛锋)
湖 2 0 1 3 / 7 总 ’ 薯 第 6 合 8 6 期1 J 1 90 l _ ・ l 0
分 突 出 。按 照 国 家 规 定 的 生 均 校 园 面 积标 准 , 郧县老城区 5 所小 学 只能 容纳 3 5 7 9 名学生 , 然 而 实 际 在 校 学 生 却达到 6 4 5 0 人, 超员2 8 7 1 人 。实 验 小学、 新 区小 学 和 城关 三 小 平 均班 额都在 6 O人 以 上 , 最 高班 额 达 7 9
郧县人文历史
郧县人文历史郧县人文历史人文图片展郧阳建置沿革郧本乡名,置关于乡,曰“郧关”。
郧县以汉水“长利”有“郧关”而得名。
郧县在夏时,为豫州之西域。
商时,武王伐纣,联合庸、卢、濮、蜀、微、彭等方诸国。
郧县西南境内有堵河,古称“庸水”,属庸国辖地。
西周时期为周的疆域。
春秋时,楚子伐麇,至于锡穴(今五峰辖地),故为麇国故地。
后楚师灭麇国、绞国,郧县境地遂属于楚。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秦攻楚汉北地入上庸,辖地遂属于秦。
秦统一六国后,隶益州汉中郡。
汉因秦制,锡属益州汉中郡,于郧县境内置长利县。
西汉长利有“郧关”,与锡并属汉中郡。
东汉建武六年(30年),长利并入锡县,仍属汉中郡。
三国时,郧县属魏兴郡。
魏在锡立堵阳县(今县西25公里处韩家洲)。
晋太康四年(283年)析锡县复汉长利县。
太康五年(284年),改长利县为郧乡县,属魏兴郡,县境内魏兴郡的郧乡县属地,隶荆州。
南朝,郧乡县属梁州魏兴郡。
齐时,分魏兴郡,东境属上庸,郡北境置齐兴郡,又分郧乡县置齐兴县,为齐兴郡治,领六县,在县境为齐兴、郧乡二县,属梁州。
梁太清一年(547年),于梁州齐兴郡置兴州,改齐兴郡为南始平郡,后复改为齐兴。
于是,兴州所领在县境为齐兴郡的郧乡、齐兴二县。
为广福郡所领广福县。
广福当分齐兴置,而郧乡为兴州及齐兴郡治所。
又置郧州,所领郡县无考。
西魏改梁州为丰州。
隋废广福郡,改广福县为安福县,与郧乡县同属豫州淅阳郡。
唐武德一年(618),置南丰州,领郧乡、安福、堵阳三县。
堵阳当分郧乡置(在今郧县内),又分郧乡县置长利县(在今郧西县境)。
武德八年(625年)废南丰州,以郧乡、堵阳、安福属均州。
唐贞观二年(628年),省堵阳、安福二县入郧乡,并省长利入郧乡,废均州,以郧乡县属淅州。
贞观八年(634年),废淅州复为均州。
郧乡县属均州。
唐天宝一年(742年),改均州为武当郡。
唐乾元一年(758年)复为均州,隶山南东道。
宋时,郧乡县仍属均州武当郡,隶京西南路。
传承精神文明
传承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加力郧县一中李先有我出生在郧县白桑关镇麻花铺村,家里有外祖父母、父母和我们兄妹四人。
我的父母、外祖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
父母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相处。
受家庭的影响,我从小习惯好,学习又认真,是远近有名的好学生。
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也是我们村考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很给乡亲们长了脸。
即便如此,在家里每天早晨起床仍要打扫卫生,放学回家要薅猪草,星期天、寒暑假都要到生产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还经常排节目、利用土广播给群众读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就这样,从小受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熏陶,养成了诚实善良、热爱劳动、勤学上进的好习。
其中,外祖父对我的影响很大。
他一生勤劳善良,做事善始善终,从不滥发脾气,家庭观念很强。
对我们的教育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也寄托了他满心的希望。
小时候,当我生病时,外公四处求医问药,有时到深山中去挖中草药,回来之后按医生要求蒸煎泡煮,为我治病。
没嫌烦、没说累,忍耐坚持直到把我的病治好为止。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外公还跟我一起背诵毛主席著作呢。
要是走亲戚的时候,无论十几里还是几十里,我跟外公一起步行,边走边谈,像忘年交,地理典故、风土人情、神话故事,甚至有时候还给我唱起了民歌。
就这样,我忘了累。
既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也长了知识,更收获了亲情。
外公乐观大度、吃苦耐劳,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吧。
外公文化不多,他很少问学习上的具体事情,但他对我的学习总是全力支持,当我需要柴时,因为那时的学校食堂是要交柴的,他会请人拉车及时把柴禾送到学校;当我十五岁初中毕业要到郧阳中学读书时,坐车到了郧县,下车后,外公帮我挑着行李,边走边问来到了北门坡;十七岁,又是外公不辞辛劳把我送到了郧阳师专,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这时的外公已经七十四岁。
外公做事从不叫苦,从不发火,可以说是百问不烦,百教不厌,邻里之间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来向他求教,他怎能让乡亲们满意而归。
外公很少讲大道理,但他总能相机诱导,让你心服口服。
十堰市郧阳区的人文风俗
十堰市郧阳区的人文风俗十堰市郧阳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风俗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深受游客的喜爱。
本文将为您介绍郧阳区的人文风俗,带您一起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寿宴——传承千年的盛宴寿宴在郧阳区被赋予了极高的礼仪价值,是这里人们传承千年的美好习俗。
寿宴通常在老人的生日时举行,当地人认为举办寿宴能够祝福长寿和吉祥。
在寿宴中,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如葱爆驴肉、水晶虾饺等。
此外,礼仪性的活动也是寿宴上不可或缺的,例如长寿寿衣的赠送、鞭炮的庆祝和亲朋好友的祝福等等。
二、岳阳楼台——诗意的建筑艺术岳阳楼台是郧阳区的一大特色,它承载着这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岳阳楼台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别致的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岳阳楼台上,您可以远眺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湖光山色的壮丽;也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古代文化展示,如石刻和古代书画等。
无论您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寻找灵感的文人墨客,岳阳楼台都会为您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心灵的愉悦。
三、草船借箭——勇敢和机智的传奇草船借箭是郧阳区著名的民间故事,讲述了郭嘉在三国时期为了帮助蜀国抵抗曹操,精心策划了这个惊险的计策。
在这个故事里,草船借箭成为了勇敢和机智的象征。
如今,郧阳区举办草船借箭的文化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在这个节日中,您可以欣赏到独特的草船借箭戏剧表演、传统的音乐演奏和精美的手工艺品展览。
体验这个传奇故事的同时,您也能感受郧阳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四、恩施土家风情——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郧阳区是土家族的聚居地,这里保留着丰富的土家风情。
恩施土家风情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土家族传统的歌舞表演、民俗杂耍和丰富多彩的手工艺品。
当地人民热情友好,他们乐于向游客传授土家传统的手艺和技巧。
此外,恩施土家风情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如现代音乐和时尚服饰等,使游客在感受传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现代的魅力。
总之,十堰市郧阳区是一片充满人文风俗的土地。
郧县
郧县共有国土面积3863平方公里。
所辖18个乡镇,2个国营农、林场,539个村(居)委会,3118个村(居)民小组。
全县14.4万户,总人口59.6万人。
郧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系秦岭、大巴山余脉之间。
跨东径110°07′-110°15′,北纬32°25′-33°15′,南距车城十堰市37公里,东接水利枢纽丹江口市,北连河南淅川,西邻陕西商南,素有"东控荆襄、西制汉水、南连川东、北承商洛"和"鄂之屏障、豫之门户、陕之咽喉、蜀之外局"之称,既是鄂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连接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走廊。
境内地质构造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姿的地质结构。
地表外形西高东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向汉江河谷倾斜。
最高海拔苍浪山1874米,最低海拔汉江河谷160米。
全县共有耕地面积36.62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6.66千公顷,水域面积16.17千公顷,山地面积2480平方公里。
我县地处亚热带过渡性地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南北气候兼有。
因此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
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9847小时,年平均气温13-16℃,年积温4800-5000℃,无霜期为244天,平均降水量在823.8毫米左右,年均降雨天数在97-147天之间。
郧县历史悠久。
夏,为豫州之西域。
商,属庸国之辖地。
西周,为周的疆域。
春秋,为麋国故地,后属于楚。
秦,隶益州汉中郡。
汉,设长利县。
"三国",属魏兴郡,晋太康五年改长利县为郧县,隶荆州。
南朝,属梁州魏兴郡。
隋,属豫州淅阳郡。
唐,属均州,后改均州为武当郡。
宁,为京西南路。
元14年,郧乡县改称郧县。
明成化12年,设郧阳府。
清,属湖北省布政使司。
民国时期,隶属关系几经变换,后为湖北省第十一、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郧县汉文化的摇篮
郧县汉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源头——中国·郧阳文化高峰论坛专家学者发言摘要高星乌丙安刘铁梁匡裕从邢光“郧县人”是国宝中的国宝高星(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郧县人”的发掘填补了100万年前直立人演化的重要时段,对人类的演化研究非常重要,是国宝中的国宝,重点中的重点,是郧县、湖北、中国在世界上研究古人类的一个品牌。
郧县应建立研科基地,进行长期性的科研,进一步对古人类的遗址进行深入挖掘。
要搞清楚遗址的沉位具体年份,提高考证的价值。
要搞清楚古人类当时为什么选择郧县这个地方生存发展,这一遗址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当时的地域环境、地貌特征有关,使得“郧县人”与文化遗址相得益彰。
建议郧县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乌丙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著名民俗学家、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郧阳文化相当丰富,“郧县人”的发现,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一元学说,但必须加强考古研究,进一步丰富这一理论学说,使对“郧县人”的研究探索成为郧县打开走向世界大门的钥匙。
郧县的物质文化遗产大家有目共睹,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还相对滞后。
郧阳的民俗很多:郧阳二棚子、郧阳凤凰灯舞、汉江号子、绿松石加工工艺等都很抢眼,都值得申报。
郧县要加大对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联合周围的区域向上申报,争取纳入“十二五”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
郧阳文化——地域标志性文化刘铁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民间文化学者)任何地方的文化都有与其它地方文化相融的普遍性,但其生命力在于其独特之处。
郧阳文化最应突出的是地域特色,郧阳(郧县)地处汉江中上游,这里发现的文物不仅数量多、价值高,而且具有不断代性,说明它曾是人类活动比较频繁、活跃的地方。
郧县是汉江流域的文化重地。
“郧县人”居住在汉江河边,一定有关于水的传说,要注意收集民间的传说,关注老百姓自然形成的文化,使其与物质文化相得益彰。
郧县撤县改区与十堰城市文化建设刍议
郧 县 撤 县 改 区与 十堰 城 市 文化 建 设 刍议
田运科 , 张莉 萍 2
( 1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 ; 2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离退处 ,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0 )
摘 要: 近年来数起十堰城 区道路命名而引起的热议 , 凸显大家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关注。现在
提 升城市 人文魅 力 。 ”_ 2 紧 接着 , 1 2月 5 日市 价值观念、 基本信念、 城市精神、 行为规范等精神财 印记 , 富的总 和 … 。城 市 文 化 是 一 个 城 市 生 存 的基 础 和 委常委会议“ 听取城区道路命名( 更名 ) 有关情况汇
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 也是人与人之 间的联系纽 报 , 要求重点解决道路名称混乱、 一路 多名 、 新路无
・-- — —
4 0- - - — —
田运科 , 张莉萍 : 郧县撤县改区与十堰城市文化建设 刍议
的堆 积 , 也 容 易千 城 一 面 。城市 文 化 建 设 也是 一 个 生态 三 大城市 品牌 。充 分利用 汽 车城 、 武 当山、 丹 江
系统工程 , 现在十堰站在大城市建设的新起点上 , 需 水 等 国内外知 名 品牌 …… , 做 足做 好 品牌 城市 发 展
要 更 加重视 城 市文化 的规 划和建 设 。 的文 章 , 把我 市营 造成 为全 国最 具特 色 的城市 之一 ,
究 的问题 。
一
来 越重 视 十堰 城市 文化 建设 。
、
近年来 数起 十堰 城 区道 路命 名 的热
2 0 1 4年 9 月,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即将调水之
议 凸显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关注
际, 国务院以国函[ 2 0 1 4 ] 1 1 8号文件正式批复撤销 设立 十堰 市郧 阳区 。撤 县设 区后 , 十堰 市城 区 近年来 , 十堰发生数次因城 区道路命名而引起 郧县 , 0 9 3平方 公里 , 人 口约 1 1 7万 。这 标 志着 十 网民热议 的现象 , 比如 2 0 1 2年 3月荆楚 网《 网传十 面积 达 5
郧县民俗
郧县民俗•关键字:郧县,民俗•热★★★【字体:小大】•作者:xiangyutianxin来源:十堰新媒体更新时间:2008-7-4 11:00:01 •郧县历史悠久,文化积蕴丰富,历史文化素以“巴俗、秦风、楚歌、豫音”特色为闻名,县志中有“郧阳民风古朴、民多秦章,男子烧畲为田,女子揖麻为布,唯知务农好学,但信巫而不药”之记载。
主要民间艺术有:花鼓戏、凤凰灯舞、待尸歌、曲剧、豫剧、二盆子戏、打锣鼓等具有鄂、豫、陕、川四省边沿地方风情特色的民间艺术,既有“孔子沧浪听山民唱歌,屈原大夫长啸《桔颂》,秦始东巡抚郧阳抚归,原杰三省都御使开疆置郧”的皇家风范,也“麇、鹿看人唱戏,羚羊伴人夜行,野猪和牧猪交配,山民信巫而不药”的原始山野风味。
主要演奏乐器有:箫、锣、鼓、唢啦、二胡、竹笛、钹、镲等,宗教种类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
主要地方戏剧有:二杆子招工(二棚子调)、洪江激流(郧阳花鼓调)、卧虎拜凤(河南豫剧)、张飞应贤卷席洞,深山犟牛(现代豫剧)。
主要民间节庆有:正月十五元霄节、二月十五山神庙会、三月初三会友节、清明节。
五月初五端阳节、六月六日龙晒衣、七月十五祭祀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登高节、腊月初八腊八节、腊月二十三日灶神节、腊月三十除夕节。
礼仪旧时民间晚辈见长辈、学生见先生、徒弟见师傅或故人相见,均行拱手礼。
徒弟拜师要磕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作揖叩头。
向陌生人问路或请教,要视年龄长幼而称呼大爷、大叔、老太太、大娘、大哥、大嫂、大姐、小兄弟等,很忌“没老没少”直问其事。
行路时年轻人遇着老年人要让路。
客人临门先问候“稀客”,再让坐、沏茶、奉烟、问安。
客人在场主人不随便离开。
留客进餐,客人分坐上下席,左右为陪席。
不时敬酒、劝菜;客人未吃罢饭,主人不能先放碗筷;客人离席主人立即起身相陪,不再独斟独饮。
客人离去时要送出门外,且招呼“慢走”,以示关心其一路平安。
行路时,客人在前,长辈在前,年长人在前。
现在,春节拜年时农村有部分晚辈给长辈叩头,亲朋相见握手,不再行拱手礼。
郧县旅游景点
郧县旅游景点
郧县位于湖北省南部,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以下是郧县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
1. 张伯驹故居:张伯驹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故居位于郧阳镇,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两层楼房,展示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建筑成就。
2. 郧阳古城:郧阳是郧县的县城,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郧阳古城有悠久的历史,曾是汉代、唐代和明代的重要军事要塞,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3. 荆山风景区:荆山是郧县的著名风景名胜区,有着险峻的山峦和秀丽的自然景观。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山水相映的美景,还可以爬山、徒步旅行、观鸟等。
4. 重阳宫:重阳宫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位于郧阳镇。
这里有着古老的道教寺庙和庙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5. 石钟山国家森林公园:石钟山位于郧县境内,是湖北省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
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奇峰怪石和清流瀑布,是远足、露营和观光的好去处。
以上只是郧县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郧西县的大洪山、丹江口市的龙阳峡等。
自助餐中开出文明花——郧县青曲镇中心小学推行自助就餐制度
为食 堂师傅公平打饭 引起的。 按 照 常 理 , 生 用 一 样 的钱 应 学 该 买 到 一 样 的 商 品 , 用 在 食 但
堂 打 饭 上 就 出 了问 题 : 量 大 饭 的 学 生 吃 不 饱 , 饭 量 小 的学 而
自助 餐 中开 出文 明花
— —
生 吃不 完 。
如 何 让 每个 学 生 既 能 吃饱
的 成 本 太 高 , 个 偏 僻 的 山村 一
听说 郧 县 青 曲镇 中心 小 学 推 行 了 自助 就 餐制
小 学 想 推行 自助就 餐 制度 几 乎是 妄 想 。 徐 光 远 不 顾 老 师 们 的反 对 , 认 为 只 要 是 对 他 学 生成 长有 利 的 事 , 必 须 去 尝 试 。他 从 紧 张 的 就 办 公 经 费 中 拿 出 5 0 元 , 次 性 购 买 了 4 多 功 40 一 个 能 保 温 售 饭 台 , 于 2 1 年 春 季 开学 推 行 自助 就 并 01
里 。 早 餐 吃 面 条 时 , 作 人 员 先 在 大 锅 里 做 好 面 工 条 , 后 一瓢一瓢地 舀到饭 盒里 ; 餐吃 馒头时 , 然 晚
学 生 的 秩 序 , 帮助 小 同 学 打饭 。 吃饭 时 , 日教 还 值
师 不 时 提 醒 学 生 要 把 打 在 饭 钵 里 的饭 菜 吃 完 , 不 要让 饭 莱 掉 在 地 上 , 不 能 把 饭莱 倒 掉 。 更 后 来 , 校 还 开 展 就 餐 习惯 教 育 , 导 学 生 自 学 引 主 管 理 。学 校 每 天 安 排 学 生 值 日 , 督 学 生 的 吃 监
服 务 全 镇 1 个 村 , 一 所 典 型 的 山 区 寄 宿 制 学 8 是 校 。全 校 所 有 年 级 有 近 3 0 在 校 食 宿 , 龄 差 0 人 年
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宣传语提炼
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宣传语提炼摘要:十堰是湖北省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
本文针对十堰城市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考察了其内涵、时代发展演变以及宣传策略,并结合学者的研究、文献分析及口头访谈等方式,提炼出十堰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宣传语,以便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十堰及郧阳的文化品牌。
关键词:十堰、郧阳文化品牌、宣传语《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宣传语提炼》十堰位于湖北省,临近三峡库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历经百年变迁,城市中有众多的文化元素,包括十堰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
本文将对十堰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进行考察,以此提炼出十堰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宣传语,以便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十堰及郧阳的文化品牌。
一、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的内涵1、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十堰特色文化是十堰城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形成于蕴藏于十堰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下。
其中包括被山河罩在之间的古城防御体系;“三峡水利”给十堰提供了养分,发展了粮食、纺织、养殖等多种产业;“历史文化古城”中蕴藏着无数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十堰拥有“舞蹈文化”这一传统节日活动,也是一个受大众喜爱的文化活动;最后,十堰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包括纪念日、婚礼习俗等。
2、郧阳文化品牌郧阳是一座位于十堰市的古城,是“三峡藩王”祖孙称号成为国家官,从而被封建王朝重新立为“郧阳县”的古郡县,历史上曾出现多次改名,最终笔直叫作郧阳县。
郧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
郧阳文化品牌可分为三个层次:郧阳古城文化、郧阳旅游文化、郧阳乡村文化。
二、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的时代演变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迁。
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堰已是吴越文化的重要中心,郧阳也成为这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代,十堰已被称为“郧阳里”,郧阳文化品牌也受到了武侯、西施的陶醉。
宋代,由于当地的变迁,十堰文化及郧阳文化品牌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依旧保留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元素。
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
谢谢观看
人类从脱离动物界,已经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刚从古猿转变过来的阶段叫“猿人”阶段,再发展到“化石 智人”阶段。化石智人阶段又分早期和晚期,早期化石智人又叫“古人”;晚期的化石智人又叫“新人”。当今 国际学术界把人类发展统一归纳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腊玛古猿阶段;第二阶段为南猿阶段;第三阶段为 猿人阶段;第四阶段为古人和新人阶段。一、三、四阶段的化石,在我国均有发现,唯独缺少南方古猿化石。方 宗熙在《懂一点达尔文进化论》一书中曾这样叙述:“达尔文的人类从古猿发展而来的观点,以后还得到了从古 代地层里发掘出来的许多有关人类化石的进一步证实。这包括在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和在亚、非、欧许多地区发 现的猿人、智人等化石。”在这一注解里写道:“达尔文曾经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人类 最可能的发祥地一是亚洲,一是非洲。在我国南部地区曾经发现南方古猿一类化石。
1976年至1978年,在房县七里河发掘出一座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总面积为6万余平方米,发掘面积为1650 余平方米,发现古房屋建筑遗址19处,墓葬26处。同时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和骨器。出土的大型器物有鼎、甑、 罐、钵、盆、杯、碗、壶等。器械有石斧、石锄、石箭头、陶纺轮等。经考古学家初步鉴定:大约属于汉水中上 游的丹江流域新石器痕迹系统。它既有汉江平原的新石器痕迹因素,也与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址位置
位于郧县汉江河畔的的青曲弥陀寺村学堂梁子,郧县位于湖北西北部,全县地形由南边境向中部汉江沿线倾 斜,形成峪谷与盆地相兼地貌,汉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将全县分割为江南、江北两大部分。县境大部为山地, 一般海拔高度为500米,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我们的祖先在这块风景优美的土地上生息、繁衍。
郧县主要文化遗址
郧县主要文化遗址学堂梁子遗址“郧县人”头骨化石1号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汉水左岸的四级阶地,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遗址先后发现两具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是以当地砾石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和刮削器等。
还发现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等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20余种。
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绝对年代可能要早于距今80万年。
保存完好的人类头骨化石,既具有直立人的原始特征,也有与早期智人相近之处,反映了远古人类进化过程的复杂性。
学堂梁子遗址丰富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文化及第四纪古地理环境提供非常重要材料。
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89年至1990年先后在郧县青曲镇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两具距今100万年前“郧县人”头骨化石及一批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
这一发现震动中外,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教授说:“这是件国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起源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推翻了人类起源于一源的传统理论,充分证明了郧县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选为我国“七五”期间和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01年6月国务院发文把郧县学堂梁子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郧县青龙泉遗址青龙泉遗址位于郧县城东5公里现今杨溪铺镇财神庙村,坐落在汉江北岸、玉钱山南麓的二级阶地上,南距汉江约190米,高出河床18米。
遗址地势为北高南低的缓坡,东为青龙泉,西部靠近周家河,南抵郧白(县城至白桑)公路;地貌为长条形冈地,东西长450米,南北宽880至160米,总面积45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达6.5米。
此遗址现已被汉江河水淹没。
青龙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从地层叠压关系上证明屈家岭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而且还发现叠压于屈家岭文化层上的青龙泉三期文化遗存。
深化改革抓管理 加强服务闯市场
作者: 崔中杰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52-53页
主题词: 演出市场 湖北省 艺术生产 生产机制 剧团 艺术团 文艺工作者 定额拨款 上山下乡郧县
摘要: 我们郧阳艺术团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郧县汉剧团和郧县豫剧团,建团己有44年历史。
44年来,几代文艺工作者走村串镇、跋山涉水,为人民群众演出。
曾连续七年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百团上山下乡先进集体。
我团曾编创过《卧龙拜凤》、《包拯拜寿》、《财神爷的家事》、《盖私章的奖状》、《芝麻官新传》等一批在本省汇演获奖的剧节目。
其中《卧龙拜凤》一剧荣获湖北省首届戏剧节表演金奖、创作银奖。
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靠吃计划饭,演计划戏,送计划票的艺术生产机制不灵了,财政预算定额拨款经费不足难以维持剧团生存。
1992年以前全团人均月工资不足200元,各项福利津贴不能兑现。
而且由于物价上涨,艺术生产成。
暑期实践:汉江中游小城郧县的历史变迁
汉江中游小城郧县的历史变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摘要:郧县地处汉江中游,与丹江口水库相连,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穿过辖区,向东而去。
自上世纪60年代的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开始,小城郧县就开始了搬迁与重建,一直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始。
在这样重土安迁的地方,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郧县人民大局为重的观念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也是一段背井离乡的不舍日子的开始,一段牺牲个人利益服务大局的开始。
2013年7月21日,我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多彩汉江,美丽郧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就从学校坐车到了美丽的小城湖北郧县,开始了为期7天的社会暑期实践。
我们走访了南水北调移民的村子,与当地人民进行攀谈,了解当地人对多年来郧县的历史变迁的认识。
我们去查找了关于郧县多年来变迁的历史文献资料,对郧县的变迁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
经过为期7天的暑期实践,我们了解到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如今的变化。
主要围绕着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我们了解了郧县的历史变迁。
在这些伟大的工程中,郧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郧县几十年的变迁与南水北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提出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郧县文化体制改革巡礼系列报道之二——文化立县旅游兴县
2011-11-09 09:47:39 来源:郧阳通讯作者:刘淑萍【大中小】浏览:25次评论:0条一个地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当合乎时宜,顺应民心。
今年6月13日,县委召开十二届十次全会,确立了“文化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正是基于对县情的准确把握和对文化旅游内在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近年来,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连续实现了“撑杆跳”。
毫无疑问,此时大兴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基础已经奠定。
再者,我县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明显;属于国家限制性功能开发区,必须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体制创新、科学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宣传推介等一系列探索实践,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因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我县内部有条件,外部有机遇,现实有基础,前景很看好。
实施“文化立县、旅游兴县”战略,计划于“十二五”末,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400万人次,文化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文化旅游固定资产总投资60亿元。
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整个战略被细化为七大工程,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一批文旅精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才保护和使用机制。
当前,我县山水资源优势正在开发放大,人文历史正在发掘张扬,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非常明显,“文化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正在为我县实现“走在山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前列”的目标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