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提纲三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2.地理坐标与经纬度
3.地图的绘制与使用
4.地球上的环境带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二、地球的水资源
1.水的循环与水资源
2.世界水资源分布
3.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
三、自然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景观的分类
2.高原地区的特点与人类活动
3.平原地区的特点与人类活动
4.高山地区的特点与人类活动
5.河流流域的特点与人类活动
四、人口与城市
1.人口问题与人口统计指标
2.人口迁移与人口密度
3.城市的产生与类型
4.城市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五、经济地理
1.工业与农业
2.农业区位的因素与类型
3.工业区位因素与类型
4.交通与资源开发
六、环境与生态
1.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环境问题与保护
3.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4.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
七、区域地理
1.区域的概念与分类
2.中国的区域划分
3.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特点
4.区域与经济发展
八、中国的地理环境
1.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2.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发展
3.中国的经济地理
4.中国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以上是初中地理复习的提纲,每个部分的内容可根据教材进行复习,重点掌握概念和基本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分析。

还需多做地理实践活动和练习题,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一.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念:世界地理是系统考察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世界的地形:世界的地形由平原、丘陵、山地和河流构成,主要为
四大陆构成的世界地形。

3.世界的人文地理:世界人文地理主要考察人口、语言、社会文化和
经济,主要有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等。

二.中国地理:
1.中国地理的总体特征:中国地理总体特征指的是中国的地理形势、
气候环境、植被覆盖和人文地理等。

2.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主要构成为东部平原、中部丘陵、西部高
原和西南地区山地,另外还有海岸线构成的海洋地形。

3.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国的人文地理主要指的是中国的民族、语言、
宗教、历史文化和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等。

三.地球科学:
1.地球构造:地球的构造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其中地壳是上部
最薄的部分,而地幔是下部最厚的部分。

2.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外壳、内核、地幔层和地壳
层等。

3.地球的岩石结构:地球上的岩石结构主要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成岩岩类构成,这些岩石类型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层次关系。

四.世界地理进展:。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会考地理复习提纲七上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4、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15、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一、自然地理1.地貌与地质1.1地球地貌的类型和特点1.2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1.3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原因与地质灾害的防治2.水文与气候2.1陆地水文循环与水资源2.2气候要素与气候影响因素2.3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2.4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生物与环境3.1中国的植被类型和分布3.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3.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重要性4.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4.1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问题4.2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4.3乡村发展和乡村规划4.4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迁移1.1人口的分布特征和人口增长规律1.2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1.3人口迁移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2.农业与工业2.1农业的类型和分布2.2中国农业的问题与农业现代化2.3工业的类型和分布特征2.4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发展问题3.交通与通信3.1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3.2中国重要的交通干线和交通发展问题3.3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网络的特点3.4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4.城市与区域发展4.1城市的类型和城市化进程4.2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和城市规划4.3区域发展的类型和区域经济合作4.4环境污染对城市和区域的影响三、地理方法与技能1.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1.1地图符号和图例1.2地图投影和地理坐标1.3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2.实地考察和调查2.1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方法2.2社会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3.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3.1统计数据与数据库的利用3.2地理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绘制4.地理研究与论述4.1地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4.2地理实践与解决问题的方法4.3地理报告和研究论文的写作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义1.1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1.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2.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措施2.1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2生态系统保护与生态修复2.3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3.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3.1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意义3.2碳排放与减排措施3.3绿色发展的原则和途径4.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合作4.1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合作4.2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环境保护以上是初中地理复习的提纲,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重点复习与巩固薄弱知识点。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一、大地与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地球与季节的关系
3.地球的倾斜与赤道气候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1.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特点
2.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差异
3.高原、山地、平原和丘陵的形成原因
三、作用于地表的力量
1.重力的作用和地壳运动
2.内力与地壳运动:地震、火山与构造运动
3.外力与地壳运动:风蚀、水蚀和冰蚀
四、水资源与地理环境
1.水的分布与特点
2.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水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带的特点
五、气候与气象
1.气候区划与气候因素
2.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3.气象要素与天气预报
六、生态环境与保护
1.生态系统的构成
2.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
七、经济地理
1.土地资源与农业
2.矿产资源与工业
3.交通与通信的发展
八、人口与城市
1.人口与人口分布
2.城市化与城市规模
3.人口问题与城市问题
九、旅游与地理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2.旅游业的发展与影响
3.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十、地理技术与信息管理
1.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2.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
3.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
以上是初中地理的总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精华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精华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地球仪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1.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2、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

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3.1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书本46面图3.6)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3.2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自转公转自西向东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天一年转动一周所需时间(即周期)产生四季地理意义产生昼夜更替2、经纬线的划分:(1)经度的划分:0°经线(本初子午线),划分东经(E)和西经(W),东经划分0°~180°,西经划分0°~180°。

(2)纬度的划分: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划分北纬(N)和南纬(S),北纬表示划分0°~90°,南纬划分0°~90°。

3、特殊经纬线:(1)0°经线,本初子午线,划分东经和西经。

(2)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划分北纬和南纬,划分南北半球。

(3)东西半球的界限:西经20°(20°W)和东经160°(160°E)组成的圆。

(4)北纬23.5°(北回归线), 南纬23.5°(南回归线)—划分热带和温带。

(5)北纬66.5°(北极圈), 南纬66.5°(南极圈)—划分温带和寒带。

(6)五带的划分(教材P.12.图1.20)4、通过经纬线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5、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方向、图例。

6、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运用比例尺)、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二)世界地理1、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主要特点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仅占29%。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亚洲(最大),非洲(最热),大洋洲(最小),南极洲(最冷,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冷,纬度最高)。

2、知道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亚欧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南极洲---寒带气候3、板块学说及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一、地球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12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3、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三、地图1.地图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五、气候1、天气的描述如:明天大风降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气候的描述如:昆明四季如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3、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4、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六、人口与人种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6、河流:亚洲大河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长江?:注入太平洋黄河?:?注入太平洋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恒河:注入印度洋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7、气候特点:(P10)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②季风气候显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自然地理部分:1.陆地形成与变化:a.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b.地震、火山和地理构造;c.植被带和气候带;d.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2.空气水的运动和地球的水循环:a.大气环流和区域气候;b.水蒸气的生成和降水;c.河流水系和地下水的形成;d.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

3.冰川与沙漠的地理特征:a.冰川的形成与演化;b.沙漠的形成与分布。

4.地球生态系统:a.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b.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c.地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海洋与岛屿:a.海洋运动与洋流形成;b.世界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c.岛屿的形成与发展。

二、人文地理部分:1.人口与城市:a.人口分布与迁移;b.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c.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农业与工业:a.农业的类型和分布;b.农业对环境的影响;c.工业的类型和分布;d.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3.内陆交通和海洋运输:a.内陆交通的发展和影响;b.海洋运输的发展和影响。

4.资源和能源:a.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b.能源的类型和利用。

5.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a.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b.地图的使用和解读。

三、地理实践部分:1.地球观测和测量:a.大地测量和卫星遥感;b.地图投影和比例尺。

2.野外实践:a.地貌观察和测量;b.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

3.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a.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b.地理实验和模拟技术。

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的精选内容,根据学校和地区的具体要求和教材内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先进行整体了解,然后重点掌握每个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掌握好基础知识后,进行题目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题能力和考试技巧。

希望以上提纲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一、自然地理
1、地形
(1)有关地球的概念:地球是圆形的,由六大洲组成,被分为北半球
和南半球;地球表面由陆地与海洋组成;地球公转约一年,自转约一天。

(2)有关地形的概念:地形特征是地表上的形状,大陆、海洋都有自
己特有的地形。

主要包括高低不平的地势、河流、湖泊、沼泽、山脉等。

(3)特征介绍:地形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平原
是四面均由坡度较小、比较平坦的地形,河流和湖泊常常经过其中。

丘陵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原相连形成的连续的低坡度的地形,有许多丘陵
地形可以找到。

山地是由许多山峰和山谷组成的,它们可以是独立的山脉,也可以形成更大的地貌类型。

高原是一种高海拔的地形,地面平坦,多数
高原上覆盖着草地,有许多河流,也会有雪山、湖泊和洞穴。

盆地是经过
构造变化形成的地形,由于构造变化,盆地内外地势不平,有许多河流流
经其中,也可以有湖泊。

2、气候
(1)有关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时期,地球表面不同地方发生的
气象现象和气象数值的平均值。

(2)特征介绍:大气含有水汽、二氧化碳、氮气、硫氧化物等物质。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一、地球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3 月 21 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3、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三、地图1.地图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全部)

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全部)
南极圈内极昼
太阳直射点移动:春分——夏至,冬至——春分;(直射点向北移)
夏至——秋分——冬至(直射点向南移)
规律:昼夜长短判定: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南半球反之)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南半球反之)
0为热带;
0为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交替(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面对北极(或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面对南极(或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A、地形剖面图可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B、B、考查实际绘图能力(P39)
拓展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
坡度陡缓的判断:同一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形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选择登山、行军打仗,交通线路(沿等高线修筑)、河流发育、漂流活动、攀岩活动及可能爆发山洪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如何逃生、大坝选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聚落的分布等。有的还需要说明理由。
赤道以南为南纬S,以北为北纬N
0经线以西为西经W,以东为东经E
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
(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200W以东、1600E以西为东半球;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总结复习计划提纲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总结复习计划提纲

1、我国的地理地点及其特色:●纬度地点及优胜性:我国国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多半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 ,没有 (寒带 ) 。

天气差异大,为发展 ( 多种农业经济 )供给了有益条件。

●海陆地点及优胜性:(1)位于 ( 亚)洲的东部,(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天风润湿气流的影响下,降水 ) 丰富,有益 (农业 )生产;(2)海陆兼顾,东部地区有益与 ( 国外各国友善来往 ) ;西部地区 (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 (中亚、西亚、欧洲 )各国直接来往,便于对外 ( 交往和合作 ) ( 3)沿海有很多优秀的港湾,便于发展 (大海事业 ) 。

●我国国土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陆上邻国 14 个。

逆时针挨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陆上疆界 2 万多千米。

隔海相望的国家 6 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我国的人口●人口总数: 2000 年()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色:人口基数大,人口增添快。

●我国人口散布特色:人口散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罕,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拥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柔弱。

在当古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利的条件下,开发西部,必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可以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推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目,提升人口素质3、我国的民族●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此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量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汉族散布特色:汉族的散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 少量民族散布特色: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地理的定义和分类-地理的定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2.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实地考察方法-图件和实验方法-统计和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二、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2.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时间和经度的关系3.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制作步骤-地图的使用方法三、地球的层构造和板块构造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层析结构-不同地质层的特点和组成2.地壳的活动和板块构造-地壳的活动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板块边界的主要类型和地震地带四、气候与天气1.气候的基本要素-温度-湿度-降水-风2.气候的分类-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气压变化和气流形成-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和特点五、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1.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水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方法六、土壤资源和土地利用1.土壤的形成和类型-土壤的主要成分和形成过程-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分布2.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农业耕地和林地的利用-农业发展对土地的影响3.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管理七、人口与城市化1.人口资源和人口分布-人口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2.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类型-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合理城市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八、经济地理1.经济活动和经济区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分类-经济区位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2.工业和交通运输-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类型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和类型-区域合作和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九、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类型-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旅游地的分类和发展2.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规划-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的重要性3.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自然灾害类型和特点-地震-暴雨和洪水-干旱-风暴和台风2.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预测和监测-防灾工程-灾后救援和重建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提纲,详细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课程教材和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学习和整理。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整理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整理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整理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怎能少的了提纲呢?好的提纲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复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整理,欢迎阅读。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 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完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推荐文档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一、地球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 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西到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W 或大于160°E)20°W 以东到160°E 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3 月21 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3、4、5 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 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 月23 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 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 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3、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三、地图1.地图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提纲三2017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提纲三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⑷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P53中的图3.17)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⑷分布特点: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⑷世界气候的分布(P58中的图3.23)②城市: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⑵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2、聚落与环境⑴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⑵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⑶聚落差异大:热带雨林:双层木楼、高架屋热带沙漠:墙厚、窗小黄土高原:窑洞北极地区:冰屋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⑴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

⑵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国家和地区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⑵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

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⑶分类①从面积上:大国与小国②从人口方面: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与人口小国(如大洋洲的岛国瑙鲁)③从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⑷世界上最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最小国家梵蒂冈:0.44平方千米;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⑸重要概念①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②国语界划分依据:自然界线(山脉、河湖、海洋)、数理界线(经纬线)、人文界线(民族、语言、宗教)③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④我国的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陆地)+300万平方千米(海洋)一、自然环境 1、世界第一大洲①面积最大,约4400万平方千米;②跨纬度最广,80°N~10°S;③东西距离最长,约8000千米。

⑶亚洲的分区(6个):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⑴亚洲大小民族约1000个左右。

人数差异很大,既有人数超过10亿的汉族,也有人数不到1千的民族。

⑵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印度河流域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⑶亚洲不同的地域文化及成因:(P13中的图6.17) 3、经济发展差异⑵三类产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③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日本(P18中的图7.2) 2、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⑴地位: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⑵条件:不利――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有利――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科技先进海运便利依靠科技⑶经济特征:出口产品进口原料⑸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电力、纺织、电子⑹工业分布: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P23中的图7.13)⑺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3、东西相容的文化⑴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历史上,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很大;近现代,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⑵民族:单一的大和民族。

⑶日本东西方相容的文化的影响和借鉴:①影响: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形成;现代文化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②借鉴:及时大胆地吸纳西方现代文化为我所用,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合百家之长,创独家之新,不断加深中国文化的内涵,使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P27中的图7.18)⑴位置:亚洲的东南部⑵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⑶交通:马六甲海峡被称为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被日本人称为是“海上生命线”。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①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而种水稻产量大;②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③本区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⑴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⑷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有利条件:①提供大量城市建设用地②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③水运通道④若城市位于上游,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不利条件:①河流水患②河流污染,城市环境恶化 3、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⑴华人与华侨的涵义①华人:中国人在国外定居下来后,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②华侨:长期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保留了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⑵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聚居地。

⑶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

三、印度(“金砖四国”之一)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⑴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面的印度次大陆上,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⑵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

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泰姬陵是印度的象征。

⑷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2、水旱灾害频繁(P35中的图7.34)⑴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现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⑵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新德里:首都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四、俄罗斯(“金砖四国”之一) 1、国土辽阔(P41中的图7.45)⑴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领土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