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大纲
《高校师德修养》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
2014年广西普通高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校师德修养》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一、考试性质及目的(一)考试性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的制度,是中国公民获得高等学校职位的前提条件。
它对于规范高等学校教师任用标准,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是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在广西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统一实施的职业资格认定的考试,是我区高等学校认定教师资格和拟聘教师的重要参考。
(二)考试目的促进我区高校青年教师在入职前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了解和把握。
通过广西高校教师资格理论水平考试,全面检测考生是否真正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的道德要求,进而自觉践行高校师德规范,把自己培养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二、命题依据和原则(一)命题依据根据《高校师德修养考试大纲及说明》,结合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反映高校师德要求,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培养高校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的作用。
2.科学性原则。
符合在职教师培训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必须紧密联系高校教师工作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
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3.客观性原则。
试题内容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反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青年教师职业培训效果。
4.基础性原则。
重点考查青年教师掌握师德基本要求及运用师德规范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目标包括了解、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
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大纲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1、道德应试者应当正确理解道德的含义及其道德的本质体现;了解道德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尤其应当把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
2、职业道德应试者应当准确理解职业、职业道德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应试者应当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意义;认真把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高校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1、事业为先原则应试者应当懂得事业为先原则对高校教师的重要意义;认真把握事业为先原则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2、学生为本原则应试者应当了解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懂得“以学生为本”与为人民服务的辩证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准确把握学生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
3、真理为上原则应试者应当了解真理的含义以及真理为上与造福人类的关系;高校教师应当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应试者应当从总体上把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基本原则,懂得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如何遵循学生为本和真理为上的具体道德原则,懂得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如何遵循事业为先的根本道德原则。
第三部分高校教师道德的主要规范1、爱岗敬业应试者应当了解爱岗敬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并结合高校教师的职业岗位探讨如何正确对待之。
2、教书育人应试者应当了解教书育人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握全面育人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3、团结进取应试者应当了解团结进取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在教育职业岗位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4、严谨治学应试者应当了解严谨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将这一道德规范真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与科研中。
5、为人师表应试者应当了解为人师表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懂得为人师表是教师威信和影响力的源泉;积极塑造自己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开卷) 目录提纲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大纲注:【】内容为关键词条解释,一般在段首,或在段间以“所谓XXX”起头;“→”内容为子项目■■■■■■■■■■■■■■■■■■■■■■第一章道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一〗、道德的本质【道德】P2 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论P6-15→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P7-10→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道德规范】P11→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P13〒〒〒〒〒〒〒〒〒〒〒〒〖二〗、道德的特点与社会作用道德的特点P15道德与法律的区别P17和联系P18道德的社会作用P19→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P21→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21〒〒〒〒〒〒〒〒〒〒〒〒〖三〗、道德的起源、发展及其规律性道德的起源P24→道德发生的基本前提P28→道德形成的关键P30【社会主义道德】形成的主要条件P41道德发展的规律P3■■■■■■■■■■■■■■■■■■■■■■第二章人民教师应有高尚职业道德〖一〗、职业与职业道德【职业】的产生及含义P49【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点P49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P5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P5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有历史上职业道德不曾有的特征P5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P58〒〒〒〒〒〒〒〒〒〒〒〒〖二〗、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P59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P60【教师职业】P61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即对社会和个人所起作用)P62→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所起的作用P62【智力开发】P6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P68【教书育人】→社会主义国家要培养的人才P68-69弘扬固定重视师德修养的优良传统P73〒〒〒〒〒〒〒〒〒〒〒〒〖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社会主要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效应P75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新价值观)P78→自主创新P78→义利关系P80(人生与金钱)P83→竞争与协作(优胜劣汰)P88→公平与效率(教育的不公平)P91〒〒〒〒〒〒〒〒〒〒〒〒〖四〗、以人为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P97→道德的主体性P98【道德的总功能】【教师道德建设目标】【道德规范】【道德的导向功能】P99→【道德教育的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P100教师道德建设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P101(以学生为本)如何加强教师职业的道德建设(以人为本学术和学风建设)P102■■■■■■■■■■■■■■■■■■■■■■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基本构成〖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本质社会经济关系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决定作用P107【教师职业道德】P106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由【教育劳动】的本质和目的决定P109〒〒〒〒〒〒〒〒〒〒〒〒〖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上层建筑P111→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P112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P11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教育活动中特殊利益关系引申出来P114→教育劳动的本质P115【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P117〒〒〒〒〒〒〒〒〒〒〒〒〖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教师的【职业理想】P118→教师怎样实现教师职业理想P121→教师的职业选择P119教师的【职业责任】P123→教师怎样履行【道德义务】P124→职业责任与职业义务的关系P123教师的【职业态度】P125→教师怎样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P127教师的【职业纪律】P129→教师怎样做到模范遵守职业纪律P131→职业纪律与职业道德的关系P129【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教师职业纪律】P130教师的【职业技能】P132→教师怎样提高职业技能P134教师的【职业良心】P135【教师职业良心】P136→培养教师的职业良心P139→教师职业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特殊意义P136→教师职业良心能够调节教师的行为P138教师的【职业作风】P139→教师应该树立哪些优良【教师职业作风】P140教师的【职业荣誉】P143【教师职业荣誉】P144→教师怎样创造职业荣誉P146→职业荣誉与【职业义务】的关系P144→教师荣誉的巨大作用P145■■■■■■■■■■■■■■■■■■■■■■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特点与社会功能〖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教育劳动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客观基础P149(教师职业道德调整教育劳动之间的利益关系)P151 →教育劳动实践有以下几方面的利益(几种利益之间的关系)P149教师职业道德受到生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P152教师职业道德在批判继承历史上优秀教师道德遗产的基础上形成P155【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性】P156〒〒〒〒〒〒〒〒〒〒〒〒〖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P158(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P158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道德意识】P162【教师道德要求】P163【道德行为】P172→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P164→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P166→【职业道德信念和职业道德意志】P169→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P175〒〒〒〒〒〒〒〒〒〒〒〒〖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教师和教育事业,和学生,和其他人际的关系)P177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教师的个人品德)P180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教师的道德面貌影响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精神面貌)P183■■■■■■■■■■■■■■■■■■■■■■第五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一〗、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P187-188〒〒〒〒〒〒〒〒〒〒〒〒〖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确立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依据P189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P1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P19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要求是P195根据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P195→为什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P196→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P196→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197→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互补关系P198→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如何关系集体维护学校荣誉)P200→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P201→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人生价值】P202(个人的贡献或责任居于首位)P203 →反对和抵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侵蚀(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P205→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P206-208〒〒〒〒〒〒〒〒〒〒〒〒〖三〗、教育人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对人道主义的历史考察P208确立人道主义的客观依据P212教育人道主义对教育者的基本内容要求P215■■■■■■■■■■■■■■■■■■■■■■第六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教师与教师职业关系中的道德规范明确教师职业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P219热爱教育,乐于奉献P219【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P223【严谨治学】,提高教学水平P226(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加强科学研究)→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P227(如何提高教学水平)P228以身立教,德识统一P229〒〒〒〒〒〒〒〒〒〒〒〒〖二〗、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调节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P231热爱学生,严格而科学地要求学生P232→【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特有情感P232→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P233(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和尊重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P235→循循善诱,【诲人不倦】P236→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严而有细】P237【为人师表】,言传身教P239(教师之所以要为人师表原因)→教师要想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做到以下几点P240〒〒〒〒〒〒〒〒〒〒〒〒〖三〗、教师在其他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规范教师与教师关系中的道德要求P243→正确处理教师之间的关系的意义P241教师与学校领导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P246(对教师的道德要求)P247 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中的道德要求P247教师与社会交往中要遵循以下道德要求P249〒〒〒〒〒〒〒〒〒〒〒〒〖四〗、教师言表风纪的道德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求【言表风纪】P251(语言要规范、精炼、准确、生动、纯洁)教师的仪表要求【教师仪表】P254(仪容服饰举止)教师的风度要求【风度】P256(稳重可亲有识)教师的法纪要求【依法执教】P259(学习宣传党的思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法律)→教师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做到P262■■■■■■■■■■■■■■■■■■■■■■第七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一〗、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意义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需要【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基本特点】P267教师【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P268实现教师现代化的需要P270〒〒〒〒〒〒〒〒〒〒〒〒〖二〗、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目的【道德品质的形成】P27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P272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P273→教师职业道德情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274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道德信念】)P277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P278(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道德行为】)P281→日常教育中,教师的表率作用P282(政治思想个人品德文明习惯)〒〒〒〒〒〒〒〒〒〒〒〒〖三〗、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条件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中的【社会道德教育】P284→教师道德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P286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中的个人道德【修养】P28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P288【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P28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P290→掌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P292→如何更好的开展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自知之明】P294【积善成德】P295→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P296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的【道德评价】(【职业道德评价】【教师道德评价】)P297→道德评价的根据P297(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的标准P299→教师道德评价的方式P300(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在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中的作用和意义P301→道德评价的调节作用表现在P303(褒扬善行排除隔阂斥责恶行)〒〒〒〒〒〒〒〒〒〒〒〒〖四〗、义务、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中的特殊作用义务在教师道德内化中的作用P306【义务】P304【道德义务】【教师道德义务】P305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中的特殊作用(+对他人行为的评价)P308【良心】【教师良心】P307 ■■■■■■■■■■■■■■■■■■■■■■第八章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一〗、社会道德、个体道德与教师个体道德【社会道德】P312社会道德的内容结构(【社会道德关系、现象、水准】)P313社会道德特征P313 【个体道德】P313(个体道德意识、规范、活动)个体道德特征P314→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关系P315【教师个体道德】(个体道德心理行为境界)P319→教师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P320〒〒〒〒〒〒〒〒〒〒〒〒〖二〗、道德品质与教师个体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特征P321(分两类美德和恶德)【教师个体道德品质】P323→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多种内在因素的辩证统一P324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P326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心理因素(个体心理倾向个体心理特征个体心理过程)P328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P329(道德的继承性和相对性)P330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P332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师的道德修养】P334〒〒〒〒〒〒〒〒〒〒〒〒〖四〗、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特点、作用与内容【个性】【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P335→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特点P336→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的作用P337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内容构成P339→【教师的认知品质】【社会认知品质】【教师的人际感知】P340→兴趣和开朗的性格P341 →情感和情绪P342 →坚强的【意志】P344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P345(动机感情信念气质性格能力)■■■■■■■■■■■■■■■■■■■■■■第九章教师个体高尚人格的塑造〖一〗、人格与道德人格【人格】P351 人格分裂P352 人格分裂的形式P354 人格分裂的社会根源P356【健康人格】P358 【非健康人格】P360(病态、扭曲、双重人格)【道德人格】P363道德人格与人格、道德理想的关系P364-365道德人格的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P366道德人格的人性基础P366(马克思主义学说)〒〒〒〒〒〒〒〒〒〒〒〒〖二〗、道德人格与理想人格【理想人格】P368 道德人格与理想人格的关系【理想】【道德理想】P369儒家伦理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追求P373(达到理想人格境界的途径)P378理想人格的现实价值P381〒〒〒〒〒〒〒〒〒〒〒〒〖三〗、教师个体高尚人格的力量与塑造教师高尚人格的力量P384教师人格的塑造【人格再造】P387(人格由三个方面因素塑造而成)P386■■■■■■■■■■■■■■■■■■■■■■第十章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机制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界定P390【道德选择】P39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P393(认识的选择性,借助于情感,依赖于意志)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P397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冲突P398(价值冲突表现在社会中)P399〒〒〒〒〒〒〒〒〒〒〒〒〖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与责任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自由P401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P404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责任P406〒〒〒〒〒〒〒〒〒〒〒〒〖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实现【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标准】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不确定性P410(确定与不确定性的统一)P411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P41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规定性(自主自决自控)P414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动机目的手段之间的关系)P416〒〒〒〒〒〒〒〒〒〒〒〒〖四〗、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及其培养培养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意义P420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比较力分解力鉴别力取舍力自组织力)P421如何培养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P42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师德的含义 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 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 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总和,是教师应遵守 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 质的核心。 (一)师德超越了一般的职员道德 1、师德涵盖面广,渗透性强 2、师德要求高,示范性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言之师”、“行之师”, 以言立教,以身立教。
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并 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即人们从事的比 较稳定的有合法收入的工作。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和表现。 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人们进行社会 交往的主要渠道。 职业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统一体。
职业道德,是人们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
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二)师德是一种特殊的角色道德 1、从社会意义上看师德的产生发展 教师作为独立的职业出现,始于春秋 时期的教育改革,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官学与私学一直是并行的,专职与兼职教 师也同时并存。 2、从个体意义上看师德的产生发展 师德的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大致可分 为四个阶段,(准备期)、(规范期)、 (磨合期)、(自由期)。
诚实守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一,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和 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其二,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其三,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要内容.
诚实守信是树立行业形象的根本要求。
七、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规范:
(一)教书育人、有教无类 (二)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三)循循善诱、毁人不倦 (四)热爱学生、严而有度 (五)虚怀若谷、教学相长
第二节 师德——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高校教师的工作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 级专门人才 (二)高校教师的工作对象具有多层次 (三)高校教师的工作手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真 才实学和高尚道德情操育人 (四)高校教师的工作即是对知识的传递,又是 对知识的创造与应用。
(完整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6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行动紧密联系的符合( D )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和总和。
A企业利益 B个人利益 C职业权益 D职业特点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 B )。
A爱岗敬业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办事公道3、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项是( D )。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D道德是一种底线规范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C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B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7、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 D )体现出来的。
A实际操作 B个人意愿 C文化水平 D职业技能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 B )功能。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0、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 B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行政领导 B服务对象 C企业工会 D社会群体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B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12、下列关于职业兴趣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D )。
教师职业道德大纲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纲要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让高校新进教师明晰高校教师的职业责任,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以及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把握高校教师职业特点,掌握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在提高新进高校教师思想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促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教学原则1、方向性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教师法》、《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法规性文件的要求,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做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工作。
2、针对性原则。
充分考虑高校新进青年教师在年龄、学历、经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立足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实际工作要求,使教学工作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学思结合原则。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在双主互动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员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自主思考与探究。
三、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1、授课方式以课堂专题讲授、案例分析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等方法为辅。
2、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四、教学内容与学习要点第一章高校教师的职业责任内容提要: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高校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三大职能。
大学精神与高校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师德的重要思想源泉和制度基础;高校教师其职业特质为学术性与专业性;高校教师的角色可概括为学术角色和社会角色两种;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等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用以调节教师与学生、学校以及社会之间各种职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还包括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等。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行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和总和。
A企业利益 B个人利益 C职业权益 D职业特点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
A爱岗敬业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办事公道3、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项是()。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D道德是一种底线规范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B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7、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体现出来的。
A实际操作 B个人意愿 C文化水平 D职业技能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0、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 B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行政领导 B服务对象 C企业工会 D社会群体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12、下列关于职业兴趣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D )。
A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职业B对不感兴趣的岗位,从业人员有权不服从安排C兴趣和爱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培养D尽可能地把岗位需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13、师德的灵魂是(A)。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职业道德论》复习大纲
《职业道德概论》复习资料简答:10分×4=40论述:15分×2=30案例分析:15分×2=30,1、正误辨别+发挥+原则阐述;2、学风不正、学术腐败有哪些?表现?怎样调整?通过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展开:①②③第一章导论怎样理解道德?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①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②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③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④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主要表现为:①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具有特殊的规范性: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内心自愿”时,才能加以遵守得到实施。
②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重点)。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正是人的行为的目的性决定了道德行为的方向、价值,表现了精神的实践功能。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和遵守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③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
①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②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③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④要文明竞争,友好写作。
⑤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1.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
2.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立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调整的是以个人为主体的社会关系。
道德现象分为三类: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
3.道德规范的特殊性: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第二,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4.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5.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6.职业道德的特点:第一,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原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
第二,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第三,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第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第一,要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评价奖惩机制。
第二,要重视和运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第三,要把为人民服务与树立行业新风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建设培训制度。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教师职业的产生:(一)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经济基础。
(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大纲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要点一、什么是道德1.道德的含义。
1,22.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本质的基本观点。
6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6.17.18二、什么是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含义。
492.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
623.教书育人的含义。
684.为什么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也是教师对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69,222.223.224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如何树立科学的义利观?81三、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106,1112.教师职业道德构成的八大因素。
1183.为什么说: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高更全面的道德意识水平?163四、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如何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1582.如何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166.167.1683.如何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1694.为什么说教师劳动的示范特点决定教师行为的示范性/172五、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1.如何理解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95-2082.为什么要求教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195六、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1.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192.为什么说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230教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2323.如何理解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重要性?2414.为什么对教师的言表风纪要有职业要求?251七、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1.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的关系?2672.教师职业道德内化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2723.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2974.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96八、什么是教师个性心理品质1.如何理解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特点和内容?336.3392.教师个体心理品质有什么作用?337九、什么是教师个体高尚人格1.如何理解:人格、健康人格、道德人格、理想人格350.358.363.368 2.为什么说教师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关键是靠健康人格的力量?384 十、什么是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1.如何理解“教师在自由选择道德行为的同时,也自由选择了责任”?4062.教师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422。
201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整理后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第一讲职业道德与大学精神内容: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具有三大功能:即自律功能、教化功能和调节功能。
职业道德是调节本职业集团内部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集团及其个人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善恶的标准,对该行业人员具有特殊的约束力,具有行业性与特定性、稳定性与连续性、灵活性与多样性、规范性与实践性等特点。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大学以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为定位;大学以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人文精神为理念;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师德的重要思想和制度基础。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可以获取主要生活来源的,具有特定职责的专门业务。
重点:职业道德的含义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职业道德作用:1 职业道德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 2 职业道德对提高从业者道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3 职业道德对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具有示范作用职业道德形成: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特点:(1)在范围和对象上,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和对象的特定性(2)在内容和结构上,职业道德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继承性(3)在形式上和方法上,职业道德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4)在实现方式上,职业道德具有自觉性和实践性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1.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2.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3. 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
4.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内容大学精神的内涵:(1)学术自由精神(2)独立自治精神(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4)开拓创新精神(5)理性批判的精神高校职能与大学使命:1积极开展教书育人活动2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3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第二讲教师职业与道德要求内容---校教师在职业分工中扮演着社会代言人、文化传播者、学生引路者的多种角色;其劳动必然具有劳动手段的主体性与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滞后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等特点。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研究:
教师职能转换的需要。不仅是教育者 ,更是研究者。
反思:
常思己过。
讨论:你认为实践在教师职业
道德修养中有何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 基础。教育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也是培养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课堂。 教师只有投入到教育实践中,才能与 他人、与社会发生关系、了解人与人 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才能不断积淀 情感体验、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并形 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
改变教师素质,养成优秀的道 德品质和达பைடு நூலகம்高的师德境界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
社会性和实践性 在职业生活中进行 专业性特征 终身化特征
坚持终身性师德修养的价值
师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德是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
三、不同历史时期对师德境界有 不同的要求
1、先秦时期:孔、孟、墨、荀为 代表。
伦理道德规范的过程。 2 内省
个体自觉地进行道德反思的过程。 3 践履
个体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付诸实践 的过程。 4 慎独
个体在独处或单独行动的时候,随时警惕自己, 决不能因别人不知道,而作出违反道德的行为。
具备了成功的修养
修
养
成为他人的榜样
形
成
努力遵守师德规范和法规
的
基
本
过
程
学习师德规范和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 根据教师道德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 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 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和改造 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 境界。
它实质上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 “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
修养的含义
含义 教师以职业 目的 规则行事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大纲
1.道德:是一个民族(1)长期形成的,(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为手段来调整(4)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特点(1-4))2.道德的三个领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道德修养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教师的职业劳动具有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2)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性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单)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
(单)(3)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而且也间接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
(4)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判)5.为什么说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1)爱学生与爱教育事业是一致的。
2)教师的爱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和情感基础。
师爱,是教育的桥梁。
(判)3)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爱心”的支持。
教师的爱最终的效果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走向成功。
成功是衡量师爱效果的最终标尺。
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单)6.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多)1)教师的职业劳动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梁。
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成果的世代相传有三个途径:一是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二是教师的传道授业与解惑三是社会实践的磨砺和深化。
1)教师的职业劳动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
2)教师的职业劳动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
3)教师的职业劳动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7.为什么说时代呼唤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简/论)1)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3)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4)生产力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5)新技术革命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6)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7))社会转型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8)社会民众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8.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要和基础的作用。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行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和总和。
A企业利益 B个人利益 C职业权益 D职业特点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
A爱岗敬业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办事公道3、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项是()。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D道德是一种底线规范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B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7、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体现出来的。
A实际操作 B个人意愿 C文化水平 D职业技能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0、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 B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行政领导 B服务对象 C企业工会 D社会群体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12、下列关于职业兴趣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D )。
A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职业B对不感兴趣的岗位,从业人员有权不服从安排C兴趣和爱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培养D尽可能地把岗位需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13、师德的灵魂是(A)。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统一考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题(A卷)1.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16分)2.道德3.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俗)和内心信念进行维系和评价, 用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4.人生目的5.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生活)的目的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目的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 人生目的支配各种具体行为目的的总目的。
6.教书育人7.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 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这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又是教师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8.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教师职业劳动的基本特点之一。
是指教师客观上是在用自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知识经验、人生态度等影响学生。
教育和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 就是教师自觉地、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主要工具不是一般的物或机器, 而是教师自身的素质。
这就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的特点。
1.简述题(每题8分, 共24分)2.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社会功能)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4分, 每小点1分)。
第一,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第二, 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 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 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 对提高新的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第四, 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 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2)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2分)。
教师的劳动虽然不直接以生产物质产品的形式投入整个社会生产, 但是却以培养生产力当中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形式而有力地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
2017年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提纲、命题范围、考试题型)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提纲、命题范围和考试题型第一讲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一)教育劳动的复杂性(重点)(1)教育劳动对象的多样性;(2)教育劳动内容的丰富性;(3)教育劳动过程的往复性;(4)教育劳动对象、内容、过程的发展性。
(二)教育劳动的创造性;(三)教育劳动的协作性;(四)教育劳动的示范性(重点)二、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一)道德的涵义、特征和功能涵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特征:作为社会规范的特征(和法律、纪律比较):“软”(非强制、不成文)、“广”(调整的范围和内容广泛)、“深”(自觉自律的内在要求,深入到思想和灵魂);作为个人品质的特征(和政治、心理、个性等品质比较):“情”(道德就是人之常情、就是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恻隐之心,就是相互关心、友爱、帮助,这和政治品质的原则性、坚定性,心理品质的成熟性,个性品质鲜明性、独立性是不同的,人们所说的情商主要就是指道德)、“稳”(即稳定性,如道德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从小看大等,道德也许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惰性的文化因子,以此保持社会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俗”(世俗、通俗,相对于政治的原则性、宏大性和宗教追求超凡脱俗的神圣性而言的,道德具有日常性、平常性、生活性、细微性,从小事看精神)。
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等。
个体功能:启智功能、协调(人际关系)功能、保健(心理)功能、慰藉(情感)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升华(价值或社会意义)功能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与根据含义: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反应、职业态度和道德品质。
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据是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在要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前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为了使高校教师能够深刻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长过程,从而能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我们特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新大纲。
一、教学原则、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
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原则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认真贯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做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工作。
2、充分考虑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在年龄、学历、经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立足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实际工作要求,使教学工作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教学过程中,要批判吸收中外思想家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资料,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颂扬当代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
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二、教学总体目标与教学建议(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们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意义,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作用,掌握高校教师职业道的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深刻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长过程,就是高校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过程,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的过程,从而能够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道德修养(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
1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3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4教师职业态度:教师对自身职业态度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5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教师职业良心:是指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过程中性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7教师职业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与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和自豪感。
8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分类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生学会学习;育人是指教师在教书过程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身示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进取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9热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0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11教师的言表风纪: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教育目的、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生活准则,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语言、仪表、风度、法纪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辽宁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大纲
辽宁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考查高校新入职教师经过本学科的自主学习、同学讨论和课堂教学辅导后,真正理解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内涵、具体内容和要求的理解掌握程度;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新世纪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意义了解新世纪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了解教育国际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和教育人本化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掌握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设计。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要求以及教师要处理的四种基本关系范畴和遵循的三个基本层次要求。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了解高校教师的义务的内涵、特点;掌握实现高校教师义务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了解高校教师的良心的内涵、特点;了解影响高校教师良心形成的因素;理解高校教师的公正的内涵、特点;了解形成高校教师公正的途径及方法;了解高校教师的幸福内涵、特点;掌握实现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与方法。
(四)高校教师与教育事业了解高校教师对待教师事业道德的意义;重点掌握高校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容以及践行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学会处理好个人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关系;重点理解和掌握并能够运用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做出分析评价。
(五)高校教师与学生了解高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特点;了解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意义;重点理解掌握高校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以及践行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学会处理好个人与学生、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关系;重点理解和掌握并能够运用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做出分析评价;了解高校教师言表风纪的道德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1、道德
应试者应当正确理解道德的含义及其道德的本质体现;了解道德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尤其应当把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
2、职业道德
应试者应当准确理解职业、职业道德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应试者应当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意义;认真把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高校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
1、事业为先原则
应试者应当懂得事业为先原则对高校教师的重要意义;认真把握事业为先原则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2、学生为本原则
应试者应当了解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懂得“以学生为本”与为人民服务的辩证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准确把握学生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
3、真理为上原则
应试者应当了解真理的含义以及真理为上与造福人类的关系;高校教师应当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应试者应当从总体上把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基本原则,懂得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如何遵循学生为本和真理为上的具体道德原则,懂得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如何遵循事业为先的根本道德原则。
第三部分高校教师道德的主要规范
1、爱岗敬业
应试者应当了解爱岗敬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并结合高校教师的职业岗位探讨如何正确对待之。
2、教书育人
应试者应当了解教书育人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握全面育人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3、团结进取
应试者应当了解团结进取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在教育职业岗位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4、严谨治学
应试者应当了解严谨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将这一道德规范真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与科研中。
5、为人师表
应试者应当了解为人师表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懂得为人师表是教师威信和影响力的源泉;积极塑造自己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
应试者应当从总体上认真把握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形成的师德规范的主要表现。
第四部分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操
1、职业理想
应试者应当了解理想、职业理想的含义;积极把握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责任的主要表现;更多的应当思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职业良心
应试者应当了解教师职业良心的本质及其主要内涵;正确理解职业良心的塑造是一种道德自律的体现。
3、职业态度
应试者应当了解职业态度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职业态度的要求以及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正确的职业态度
4、职业义务
应试者应当了解教师职业义务的本质和内容;懂得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全面认识和认真履行教师的职业义务。
5、职业荣誉
应试者应当了解教师职业荣誉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观。
应试者应当认真把握高校教师道德情操的主要体现。
第五部分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
1、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
应试者应当了解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综合过程以及各个过程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途径
应试者应当了解高校教师提高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方式及其积极作用。
3、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轨迹
应试者应当了解高校教师道德修养轨迹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掌握何谓自律、何谓他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部分高校教师礼仪
1、礼仪的原则和功能
应试者应当了解礼仪、现代礼仪的含义与特点;把握礼仪的基本原则;掌握礼仪交往中敬人的“三A理论”。
2、教师与礼仪
应试者应当了解教师礼仪的含义与特点。
3、高校教师应当成为讲礼仪的典范
应试者应当懂得教师礼仪对于塑造教师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作用,积极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礼仪典范。
4、高校教师礼仪的养成
应试者应当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准确把握教师仪容、仪态、仪表的得体表现;懂得良好教态的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二、考试大纲说明
参考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程敬恭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