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课时目标(1)
译林英语五下教案Project 1 第一课时
译林英语五下教案 Project 1 第一课时
课程目标
1.学习如何询问和回答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2.熟悉一些常见的活动词汇,并能用英语表达出来。
3.能够根据个人活动制作日程表。
课程内容
1.学生自我介绍
–让学生做自我介绍,并问及对今天课程的期望。
2.活动词汇学习和练习
–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介绍一些常见的活动词汇,并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
3.日程表制作
–根据自己的日常活动,学生制作个人的日程表,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4.课堂总结
–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并对下节课进行预告。
课程重点
1.练习问询和回答活动。
2.掌握一些常用的活动词汇。
3.制作个人的日程表。
学习建议
1.让学生多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2.多进行词汇练习,牢记一些常见的活动词汇。
3.多和同学交流,分享日常活动和日程表。
课后任务
1.让学生完成个人日程表,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2.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与活动相关的英语任务,如阅读理解等。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询问和回答日常活动,培养了语言交际能力。
2.经过词汇的学习和练习,学生熟悉了一些常见的活动词汇,为后续教学打下了基础。
3.在制作日程表环节中,学生不仅练习了英语表达能力,还锻炼了计划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4.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互动设施,如游戏、演练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与代数(1)》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理解代数式的意义,并能够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规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字母表示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代数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够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代数式的意义。
2.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代数式,理解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代数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突出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代数式的应用。
2.准备教学课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问题。
例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用数学符号如何表示这个问题?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例如:用字母表示苹果的价格,假设苹果的价格是x元,那么小华买3个苹果花费的金额可以表示为3x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实际问题,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表示出来。
例如:小明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的价格是3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用数学符号如何表示这个问题?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景阳冈》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景阳冈》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并熟练朗读课文《景阳冈》,掌握关键词语词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景的魅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景阳冈》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关键词汇的识记和掌握。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较生僻或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的理解。
2.通过语音语调准确表达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课本、教案、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课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景”字的基本意思。
•带领学生联想“阳”字在生活中的表现。
•以“景”、“阳”字为线索,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解释课文中生僻词,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寓意,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4. 全班讨论(10分钟)•汇总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全班一起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
•解释课文背后的意义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5. 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并要求写一份感想文章,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七、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认识更多自然美景,并分享给同学。
八、板书设计•标题:《景阳冈》•关键词:景、阳•重点: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九、教学反思•教师可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不足之处,并提前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教案(一)
(1)教师请同学说说他的时间表,教师板书,并与Pedro的作比较。如:
S1 Pedro
6:30 a.m. get up 7:00 a.m. do morning exercises
7:00 a.m. eat breakfast 8:00 a.m. eat breakfast
2.能利用所学句型询问和表达周末做了什么事。如:—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I usually/often…on the weekend.
2.学习Let’s talk。
(1)播放Let’s talk录音。边播放边请同学们思考问题:When does Pedro finish class in the morning?When does Pedro go back to school after lunch?When does Pedro usually eat dinner in Spain?
T:When do you get up? S1:I get up at…
T: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 S2:I eat breakfast at…
2.Tell your partner about your tim Nhomakorabeatable.
通过师生间相互问候融洽课堂气氛,同时交谈内容也引出了新课。
Part B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Let’s learn Do a survey第二课时Let’s try Let’s talk
第三课时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听、说、读、写clean my room, go for a walk等单词短语,并能熟练的掌握运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5课《《语文园地五》教案(共1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5课《《语文园地五》教
案(共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明确主题。
2.能够领会文中的情感。
3.学会区分要点及主要细节。
4.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领会文中蕴涵的情感。
3.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深入理解文中内容。
2.总结课文中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五》。
2.教学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阅读与思考(25分钟)
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主题和人物情感。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要点及主要细节。
3. 情感体验(15分钟)
学生模仿文中情节,体验人物感情变化。
4. 总结(10分钟)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2.教师总结课文要点,强调学习重点。
六、板书设计
•课文标题:《语文园地五》
•重点: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难点:深入理解、总结情感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要点及内容。
2.思考并记录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
以上是本课时的教案内容。
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节课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语文园地五》的精彩内容。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 第1课时 (教案)
教学设计
1.活动:我的不愉快
家长只知道让我写作业
家长不允许我出去玩
家长不尊重我的意见
家长不能理解我喜欢的东西
家长干涉我的隐私
家长对我不信任
思考:你知道这些“不愉快”是什么造成的吗?
2.活动:“孩子,你听我说”
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这样说到:
细细琢磨下上面那段话,再回想下平常家长们说的话及他们的日常为我们做的事情,大家对刚才的问题——这些“不愉快”是什么造成的——有没有新的认识呢?
3.小讨论:
你认为是“我”变了,还是爸爸妈妈变了呢?
4.矛盾大侦探
(1)你也有和爸爸妈妈发生过矛盾吗、产生过不愉快吗?是什么样的事情?
(2)你知道为什么和会和父母发生这样的矛盾、不愉快吗?
讲解: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希望能自己作决定,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甚至在明知他们讲的话有道理时,故意与他们作对。
5.倾听长辈的声音
(1)问问长辈,请他们说说我们现在与小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2. 培养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识别和区分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识别和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2.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纸张,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特征,以及如何识别和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
4. 应用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应用。
板书设计: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识别和区分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2. 请学生用纸张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较好,但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 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应用的理解,通过更多的实际问题来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于学困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以上就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022年陕旅版五下《Unit1 How Are You Feeling Now》第1课时教案
Unit1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第1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陕旅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Unit1【主题】Warming-up: Look and circle, Let’s lea rn【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听、说、读、写词汇:feel happy, feel sad, feel tired, feel angry, go out to play, make a snowman。
2. 学习运用I’m feeling... 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Let’s learn局部的图片或猫的手偶。
2. 本课时的相关课件。
3. Let’s learn局部的教学音频。
4. 假设干写有Let’s learn局部词汇的纸条。
三、教学方法建议课程导入(Leading In)(1)课前问答T: Good morning, everyone! Nice to see you again in English class. I am feeling happy now. Are you happy?〔教师做出很快乐的表情〕Ss: Yes.T: So we are feeling happy to be together again. And I hope we’ll feel happy all the time in our class.(2)新课导入Part A Warming-up: Look and circle引导学生观察本局部各图片中人物的神情,并通过图片中人物的神情推断他们的情绪:T: Now look at the girl in the pictures. How is she feeling? Which is happy? Can you circle it?之后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情感:T: What about you? How are you feeling now?通过此任务让学生提前感知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难点: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和例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练习题。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计算器、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如小明的生日聚会,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邀请了一些朋友,而这些朋友的人数是2的倍数,那么小明至少要邀请几个朋友呢?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例子,如数字12。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与代数(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已有整数运算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还配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于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理解和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展示实际问题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系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和说明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景阳冈》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景阳冈》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景阳冈》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能正确书写生字词。
3.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描写来感受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护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难点1.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准备1.课文《景阳冈》的课本和教学课件。
2.教学录音机及相关音频材料。
3.生字词卡片和图片资料。
4.班级黑板、彩色粉笔。
5.打印好的教案及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课件或者黑板展示景阳冈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处。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纠正语音语调。
2.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教授生字词的拼音和意思。
第三步:阅读训练(20分钟)1.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小练习。
2.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描述景阳冈的美景,互相交流。
第四步:课文讲解(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课文内容,重点讲解课文的重要段落和情节。
2.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第五步:语文综合能力培养(20分钟)1.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或改编诗歌,发挥学生创造力。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或画画,展示学生的各类表现形式。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教学重点难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时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因数和倍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组成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一点,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问题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法能够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因数和倍数的定义,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探索因数和倍数的规律。
4.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加深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的第1课时,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章节是第三单元的《分数乘法》。
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在实际计算中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难点是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小明的妈妈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重3/4千克,请问2个苹果一共重多少千克?”学生们可以很快地得出答案,从而引出分数乘法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我通过PPT展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配合黑板、粉笔进行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3. 例题讲解:我通过讲解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例如:“计算1/2乘以3/4”、“计算5/6乘以2/3”等。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在课堂结束前,我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在课后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 分数乘整数:分子乘以整数,分母不变。
2. 整数乘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3. 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七、作业设计(1)1/2乘以3/4等于多少?(2)5/6乘以2/3等于多少?答案:(1)1/2乘以3/4等于3/8。
(2)5/6乘以2/3等于5/9。
2. 解决问题:妈妈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重3/4千克,请问2个苹果一共重多少千克?答案:2个苹果一共重3/2千克。
人教五下数学第1课时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97~98页的例1及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
2.算一算。
学生计算,完成后提问计算的顺序。
3.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了分数加、减法,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97页例1的表格。
(1)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板书:(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让学生将这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看出哪一种更简单,确定自己喜欢的方法。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6)即时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1)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720是什么意思?(2)请学生列出算式:(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数。
3.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因为有你》五年级下人音教案(一)
《因为有你》五年级下人音教案(一)课程名称:《因为有你》五年级下人音课时安排:•课时一:第一单元导入与课文分享•课时二:第二单元歌曲学唱与歌曲分段•课时三:第三单元探究旋律与节奏•课时四:第四单元配器与合作演奏•课时五:第五单元创意表演与评价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因为有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演能力。
3.提高学生的旋律感知与节奏感。
课程内容:课时一:第一单元导入与课文分享1.导入:–播放《因为有你》歌曲,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听出歌曲的特点。
–引导学生分享这首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2.课文分享:–分享《因为有你》的作者和演唱者,介绍他们的音乐背景和成就。
–学生听取教师朗读《因为有你》歌词,共同讨论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歌词含义的理解。
课时二:第二单元歌曲学唱与歌曲分段1.歌曲学唱:–教师学唱一段歌曲,学生跟唱。
–学生分组练习唱一段,然后轮流展示。
2.歌曲分段:–教师将歌曲分成几个段落,带领学生一起划分。
–学生分组合作,对各自分到的段落进行深入研究,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和音乐特点。
课时三:第三单元探究旋律与节奏1.旋律探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例如高低起伏、音程的使用等。
–学生通过听唱和模仿,学习歌曲中比较复杂的旋律。
2.节奏探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例如拍子、节拍强弱等。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和口语结合,感受歌曲中的节奏。
课时四:第四单元配器与合作演奏1.配器了解:–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歌曲中使用的乐器和音色。
–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种乐器,模仿相应乐器的音色,配合歌曲演奏。
2.合作演奏:–学生依照分组合作,通过模仿和创作,设计属于自己的歌曲配器。
–各小组选择代表,进行演奏展示。
学生观摩其他小组演奏并评价。
课时五:第五单元创意表演与评价1.创意表演:–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歌词,设计和排练创意表演。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包括字词的解释和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开展多元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2. 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黑板上文字,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新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首先给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然后依次讲解课文的段落,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3. 训练与实践(30分钟)(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然后,安排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题的练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答案的选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任务(20分钟)(教师)根据课文的情节和主题,布置一个与之相关的写作任务,例如写一篇日记或是续写故事情节。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写作。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和写作作业,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能否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批改学生的阅读理解练习和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投影仪或黑板3.讲义和练习册4.答案解析5.笔和本子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对文字和作品的热爱。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月是故乡明》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月是故乡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月是故乡明》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格律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诗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增强对乡愁的感悟与表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熟练朗读《月是故乡明》并理解其中的乡愁情感。
2.难点:领会古代人物的别离情愫,感悟乡愁对人情的触动。
三、教学准备1.授课材料:《月是故乡明》古诗文、黑板笔、音响设备。
2.教辅资料:相关乡愁故事或图片。
3.课堂环境:布置温馨舒适的氛围,营造乡愁主题。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利用音响播放《月是故乡明》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意的氛围中。
–提出问题:你们对“月是故乡明,知时夜不明”这句诗的理解是什么?2.诗歌解读–请学生依次朗读《月是故乡明》。
–解释诗句:从字面意思到抒发的情感。
–分析诗句结构和韵律,帮助学生领会古诗的意境。
3.诗歌感悟–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乡愁的内涵。
–请学生表达对乡愁的理解和感受,自由发挥想象。
4.乡愁情绪体验–借助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体验乡愁情绪。
–让学生画出心中的故乡,写下关于故乡的回忆或情感。
5.总结与展望–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乡愁与古诗的关联。
–展望下节课将进一步展开乡愁主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索与表达。
五、课堂作业1.背诵《月是故乡明》这首古诗。
2.回家后写一篇关于乡愁的小故事或感想。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围绕乡愁情感展开,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表达能力是重点。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互动和写作练习来加深学生对乡愁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b
整体感知,抓住要点。
第二课时
1.细读课文,能说出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b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了解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回家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自觉性。
第三课时
讲评学生习作,再次修改,誊抄正稿。
c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第三单元
鲸
第一课时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认识3个生字,会写“上腭、过滤、肺”等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思路。
a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体形、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能概括出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b
阅读中了解文中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能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b
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b
学习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能背诵《四季之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课后进行默写。
a
诵读优秀诗句,积累素材。
3.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b
扩展课外阅读。
第四单元
钓鱼的启示
第一课时
1.认识11个生字,会读写“捕捞、溅起、小心翼翼、操纵”等新词。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初读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叙述的顺序。
4.掌握“日积月累”的诗句,熟读成诵。
a
诵读优秀诗句,积累素材。
第二课时
1.看图作文——一场球赛。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加上个性化的题目。
c
学写看图作文。
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
c
学写记事。掌握写作的方法。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
c
学习写作顺序,拓展写作手法。
口语交际、习作一
第一课时
1.复习巩固词语盘点,听写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熟读“日积月累”当堂成诵。
a
诵读优秀诗文,积累写作素材。
第二课时
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方案。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2.学习文中借物喻人得写作手法,找出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花生的什么,又想告诉孩子们什么?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10段。
a
诵读优秀语段。
珍珠鸟
一课时
1.通过预习,认识文中13个生字,积累“垂蔓、葱茏、嚓嚓、嗒嗒、咂咂嘴”等新词。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c
迁移知识,丰富课外生活。
假如没有灰尘
一课时
1.认读本课的4个生字,能正确读记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b
整体感知,抓住要点。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一课时
1.学习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物品,让学生学做一名合格小推销员,熟记说明文知识,学习推销的方法。
c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冬阳童年骆驼队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揣摩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b
对文章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写作方法。
b
学习写作手法。
祖父的园子
一课时
1.认识8个生字,积累“蚂蚱”、“樱桃”、“蚌壳”“倭瓜”等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语文五年级(上)课时教学目标手册
章
节
课时
教学目标
对应课标和考纲
描述
要求
第一单元
草原
第一课时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迂回、疾驰、马蹄”等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草原的美好风光。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c
扩展阅读面,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白杨
第一课时
1.学习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抚摸”等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b
对文章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c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激发阅读兴趣。
儿童诗两首
一课时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读记记“花苞、柳絮、喧闹、梳妆”等6个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b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c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第二课时
1.能运用本单元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
c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c
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
第三课时
1.学会用列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童年的发现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b
整体感知,抓住要点。
第二课时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b
对写作手法作出简明的赏析,评价,并学会运用。
2.了解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b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松鼠
一课时
1.默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认识本课11个生字。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朗读课文,说一说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松鼠的?
b
整体感知,抓住要点。
3.再读课文,思考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准确、生动地写出松鼠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b
对写作手法作出简明的赏析,体会思想感情。
新型玻璃
第一课时
1.学习本课的生字及新词,认识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安然无恙、藕断丝连、噪音”等词语。
b
对写作手法中的人物描写作出简明的赏析或评价,并学会运用。
2.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c
扩展阅读面。
丝绸之路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鸵鸟、匕首、芝麻、守候”等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口语交际、习作二
第一课时
1.复习巩固词语盘点,听写词语。
a
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通过说趣事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c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并能说出自己明白的道理。
c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内心真实地想法。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a
背诵优秀诗文。
3.理解诗意,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学习《清平乐村居》,了解词的特点,并体会词的意思。
a
背诵优秀诗文。
2.学习古诗,理解大意,感受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诗。
b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