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_李胜利_2008[1].12.12

合集下载

第一章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环境学概论

第三节 环境科学的内容分科和发展
一、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二 、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一、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地学 资源学 医学(卫生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环境地学 环境资源学 环境医学(环境卫生学) 环境经济学 环境法学 环境教育学
环境问题
信息学
环境信息学等
教材划分P7—三个分支学科
(一) 理论环境学
四、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 限制治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末) 在一些污染事件发生后,如八大公害事件,环保 工作主要治理污染源、减少排放量,在法律上, 颁布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在经济上,采取给 工厂企业补助资金,帮助工厂企业建设净化设施 等等
(二)综合防治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及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科学的内容分科和发展
第一节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
二、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
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 什么是环境?
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
不同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土 土
二、环境问题
地球形成46亿年以来,伴随着自然界的各种自然 作用,引起地壳运动、火山喷发与地震。这些作用, 是地球的自我调节与变化;另一方面,外力对地球的 摧残,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无限制的掠夺式开发,无序 消耗地球的资源,不珍惜“上帝”所赐予人类的宝贵 财富,而任意践踏,正在加速对地球的摧残,这是最 可怕的。
(二) 综合环境学
是把人类的环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各种不同性质 和不同等级的许多矛盾的总体上,从其相互联系的特殊性 上,全面地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预测、调控以及 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环境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

环境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

环境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李胜利(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研究性教学突破了知识性教学的束缚,凸显出大学教学的学术性与研究性功能,挖掘了科研的教育价值,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设置研究性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研究性教学模式,全面考核研究性教学效果,采用课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科学研究小组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环境学有较全面的认知,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和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研究性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esearch -Oriented Teaching Modelof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LI Sheng -li(School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 :Research -oriented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for it breaks through the bondage of knowledge -based teaching ,makes the academic and research func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conspicuous ,and develops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scientific research.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n the part of stu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basic quality and ability are possible by making good use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odes ,such as choosing research -oriented teaching contents scientifically ,checking teaching results in an all -round way ,case studies in class ,experts'lec-tures ,seminars ,field surveys ,etc.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oriented teaching ;teaching model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基本格局逐渐形成。

《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 9No . 3
Ma r . 2 O1 3
《 环境学概论》 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郭 大 立
( 赤峰 学院 资 源与环境 科 学 学院 , 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

要 :本文在对《 环境学概论》 课程教学 内容做深度解读的基础上 , 提 出课程改革的几点具体措施 ,
革新授课方式 ,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 提升课堂教 学 质量 . 2 . 1 引人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 中具有许多特有 的优 势, 比如形象直观 , 显著提高教学容量 , 节约教师板 书时 间等 . 结合 本课 程考 虑 , 可 以根据 课 程章 节安 排 播放 定 的影像资料 , 使环境问题与我们 日 常生活合起
第2 9卷 第 3期 ( 上)
2 0 1 3 年 3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及大气 中的主要污染物等 内容后 , 硫 氧化物 、 氮 氧 化物 、 碳 氧化 物 的形 成 机制 、 转 化过 程 、 形 成 的最终 产 物和 污染 物 的扩 散 特 点是 讲解 的重 点 和难 点 . 讲 授过 程 中包 括 了大量 化学 反应 方 程式 以及 空燃 比 、 二次 污染 物 、 光化 学 氧化等 重要 概念 . 在水体部分 , 主要 内容为水体 中主要污染物 以 常 见有 机污 染 指标 如化 学 耗氧 量 ( C O D) 、 生化 需 氧 量( B O D) 、 总有 机碳 量 ( T O C) 等水 处 理 过程 中极 为 常 见 的专业 术语 为讲 解重 点 , 然后 结合 有 关 高等 数 学知识 , 归 纳 水 体 中污 染 物 的扩散 规 律 , 进 而 建 立 河 流水 质模 型 , 再 利 用模 型对 不 同情 况下 的水体 进 行 评估 预测 . 土壤部 分 中 , 在 总结 相关 物 理化 学学 科 知识 的 基础上 , 让 学生 掌握 各种 离 子在 土壤 体 系 中 的交 换 吸附 性质 和氧化 一 还原 特性 , 从 而进 一 步 了解 土壤 净 化 的机 理 . 固体废弃物部分 , 固废资源化技术部分需着重 关注.

《环境学概论》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环境学概论》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环境学概论》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践探讨作者:查向浩韦良焕王晶王建伟来源:《高教学刊》2016年第03期摘要:本文针对研究型教法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探索了研究型教学教学思维对教学目标、方法与策略、学习要求与指导、考核、课程设计的改革创新,分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环境学概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关键词:《環境学概论》;研究型教学;实践探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228-02Abstract: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urs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method and strategy, learning requirements and guidance, evalua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 and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Keywor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practice discussion现代社会是不断进行创新的社会,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教育改革,为培养更多的创新性新人才,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1]。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一、《环境学概论》课程的设置意义1. 培养环境意识。

《环境学概论》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素养。

2. 提升科学素养。

《环境学概论》课程通过对环境科学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技术等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3.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地方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传授环境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2. 学生参与为主。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要突出学生参与为主,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多种教学手段。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利用、实验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结语地方本科院校设置《环境学概论》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提升科学素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突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参与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相信通过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才,为地方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本学 科 的重 要 学 术 会 议 ,不 能及 时学 习借 鉴外 地 或 兄 弟 院校 的新 鲜 经 验 为 我 所 用 ,教研 所 需 的 图 书资 料 缺 乏 等 都 直 接 或
间接 影 响 到 教 学研 究 活 动 的 开 展 找 到 了 问题 的症 结 ,就 需 要 各 级 教 育 主 管 部 门会 同 “ 两 课 ” 师 一 起 , 心 协 力 , 服 困难 , 动 “ 教 齐 克 推 两课 ” 学 改 革 的 全 教 面 展 开 。在 社 会 大 力 倡 导 和 加 强 精 神 文 明 建设 的 过 程 中 . 两 “ 课 ” 须 充 分 发挥 自 己的 优 势 。 们认 为要 探 索 “ 必 我 两课 ” 改 的 教 新路 子 , 强 “ 增 两课 ” 学 的实 效 性 和 针 对 性 , 论 建 设 必 须 先 教 理 行 。 两 课 ” 革 必 须 摆脱 旧思 想 的 束 缚 , 清 在 目前 条件 下 理 “ 改 认 论 建 设 对 教 学 发展 的重 要 作 用 。 同时 要 制 定 各 种 激 励 和 制 约 机 制 ,调 动任 课 教 师 研 究 教 学 的积 极 性 .增 加 必 要 的 物 质 投 入, 以保 证 教 学 和研 究 活 动 的顺 利 发 展 加强 “ 两课 ” 学 理 论 建设 , 推 动 “ 教 是 两课 ” 学 , 高 教 学 教 提 质 量 的必 然 要 求 。 量 和 效 益是 教育 的生 命 。 两课 ” 学 同 样 质 “ 教 也要 把 质 量 和 效 益放 在首 位 。 为教 学 活 动 的 主导 因素 , 师 作 教 必 须 从 提 高 教学 效果 的 目的 出 发 ,认 真 研 究 教 学 活 动 的每 个 环 , 研 究 一 个 道 理 、 种 观 点 怎 样 才 能 被 学 生 接 受 . 样 要 一 怎 引 发 学 生 的兴 趣 和求 知 欲 , 教学 内 容 如何 裁 剪 , 材 如 何 处 理 教 等 问题 。 掌 握 大量 经 验 材 料 的 基 础上 , 真 分析 总结 辩 证 取 在 认 舍 材料 , 过 由此 及 彼 、 经 由表 及 里 的 过 程 逐 渐 实 现 向理 性 认 识 的 升华 。 教学 活动 是 一 个 复 杂 的矛 盾 运 动 过 程 . 其 中的 矛 盾 对 和 规律 认 识 越 深 刻 ,教 学 的 主 动性 就越 大 ,教学 效 果 就越 明 显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可 以说 教学 水 平 与教 学 理 论 研 究 的深 度 成 正 比 。 做 一 名 合格 的教 师 , 要 我们 就 不 能 仅 仅 用会 讲课 要 求 自 己 , 应 该 在 自 己不 断 反 复 的教 学 实 践 中 , 断 总 结 经 验 . 而 不 尝 试 不 同 的教 学 方 法 , 并虚 心 向 他 人 学 习 , 步 步 提 高 自 己的 教 一

北城院《环境学概论》教案

北城院《环境学概论》教案

北城院《环境学概论》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环境学概论》是北城院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观念和环保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环境的分类、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

2.2 第二章环境科学基础教学内容:环境科学的定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2.3 第三章环境与环境管理教学内容: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任务、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2.4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5 第五章环境伦理与环保行为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的概念、环境伦理的原则、环保行为的意义、如何培养环保行为。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培养学生的环境分析能力。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实地考察,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4.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环境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环境学概论》,作者:,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5.2 辅助教材:《环境学概论学习指导》,作者:,出版社:上海出版社。

5.3 网络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网站、环境学相关期刊、环保组织网站等。

5.4 实地考察资源:环保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7 5・

到更好的教学效果。f 3 】
1 . 采 用 案例 教 学 ,理论 联 系 实际
职业时空
三 、注重实践教学
2 0 1 4 年 2 月
1 . 选 择环 保 杰 出企 业 ,开 展 实地 考 察 通 过理 论教 学 ,学 生 对 理 论 知识 还 缺 少直 观
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互动 ,以培养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培养学 生思考解决 问题的能力。如在讲 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时 ,只需提供一些典型 的环
境 污 染 时 间 案例 , 让 学 生 分析 其 中 的原 因和 后果 ,
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学 内容 ,组织学生 到蒙牛工 业 园区等知名企业进行参观学 习,把校外实习基 地作为第二课堂 , 使教学过程 中理论与实践结合 , 技术与工程结合 。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后 ,带领
学 生 去 蒙牛 工 业 园 区进 行 参 观考 查 。 蒙 牛 具有 全
“ 水污 染 控 制技 术 ” 、“ 固体 废物 处理 与处 置 ” 、
夕可 以完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推进需要人类
社会整体的协调和配合。即将步人社会的大学生 , 应当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承担更多的责任, 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因此 ,加强对高校学生环 境保护的教育尤为重要。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 0 0 6 年开始招收环境监测 与治理技术专业 ,开设 了 环境保护概 论》专业 基 础课 ,同年面 向全院学生开设了相 关的公共选 修课程 ,任课教师全部为环境教研室教师 。传统
“ 环境 管理 与规划 ”等课程 ,故在 ( ( 环境保 护概 论 课程 中这 些 部分 内容 的学 习 不作 为讲 解 的 重点 , 而多 以参观实 习、 案例教学 的方式 进行教 学 。【 1 环境 保护 的基 本概 念 、环境 法规 、能源 与环 境 、最 新环 保理 念 的分析 是 我们理 论 教学 的重 点 。 在课程 讲授过程 中, 在保 留经典 知识的 同时兼 顾环 境保 护 的前沿 技术 与 发展动 向 ,不 断对 相 应 内容进 行更 新和 深化 , 以拓 宽学 生 的

环境相关专业“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相关专业“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 教改创新】
环境相 关专业 “ 环境科学概论” 选修课教学 改革 与实践
郭 志勇 , 花修 艺 , 董德明 , 梁大鹏
( 吉林 大学 环 境 与资源 学 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0 1 2 )
摘要 : 对与环境相关专业, 如地学类专业所开展 的“ 环境科 学概论” 选修课 通常与对环境类专业所开展 的必修课 以 及作 为通识教 育所开展 的公选课在教 学 目的和教 学任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通过对“ 环境科学概论” 选修课 的教 学内容 、 教 学方式以及考核模 式等方面的改革与 实践的探讨 , 旨在提 高这一课程的教 学效果 , 实现该课程的教学 目的 。 关键 词: 环境科 学概论 ; 环境学导论 ; 选修课 中图 分类 号 : G 6 4 2 .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材, 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刘 培桐教授主编的《 环境学概论》 、
杨 志峰教授 主编的《 环境科学概论》 、 清华大学何强教授 主编 的《 环境学导论》 、 南京大学左玉辉教授 主编的《 环境 学》 等, 这些教材多注重于基本理论 和基本方法 , 程度较 深, 更适合于环境类专业 的学生 。而将这些内容应用于非 环境专业的学生就较为深奥 , 钱易 院士 、 唐孝炎 院士主编 了他们对新生活的希望……学生们结合 电影剧情对音乐 的想象无疑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 4 . 写的艺术。 音乐课堂上完成对看 、 听、 想的艺术积累 后, 课下的书面作业也很重要 , 笔者认为 , 书面作业的布置 应讲究“ 少、 精、 活” , 应侧重于一些需要动脑思考的作业 , 如: 音符的名称时值 、 主副歌概念 、 乐理的基础知识等 。作 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一环 , 重新做一遍作业和复习一 遍乐谱 , 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 , 用以巩固课堂的教学知识 , 使他们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越来越凸显。

为了培养具备环境保护理念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开始逐渐引入《环境学概论》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以期为相关学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课程目标1.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环境科学发展的历史、环境问题的实质和影响,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 掌握环境科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基本技术和手段,为日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准备。

3. 提升环境保护实践能力通过《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和努力,理解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环境保护实践能力,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环境科学概论介绍环境科学的定义、范畴、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为学生打下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 环境问题与影响重点介绍当前环境问题的性质、规模和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紧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让学生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3.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介绍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要求和实施政策。

4. 环境监测与评价介绍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生提供环境问题的客观数据和评价结果,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环境保护技术与工程介绍环境保护技术和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理技术,让学生对环境工程技术有所了解。

824环境保护概论参考书目

824环境保护概论参考书目

824环境保护概论参考书目
以下是824环境保护概论的参考书目:
1. 《环境科学导论》(原书第4版)- 刘一雷等
这本书是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的入门教材,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讲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挑战。

2. 《环境学原理》(原书第3版)- R.Q.默里
该书详细介绍了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环境的结构和功能、环境质量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教材。

3. 《环境污染物检测与分析技术》 - 姜晓霞等
该书详细介绍了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技术,包括采样方法、样品处理技术、分析仪器和方法等内容,是环境保护和监测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4. 《环境工程学导论》(原书第4版)- 吴军
该书介绍了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环境保护技术、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内容,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

5. 《环境政策与管理》(原书第6版)- 迈克尔·约瑟夫·麦克
林特克
该书介绍了环境政策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环境法律、环境规划、环境经济学等内容,适用于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领域的学生和专业人士。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技术,了解环境政策和管理的实践。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的人才,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开始设置环境学相关的课程,其中《环境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之一。

本文将探讨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要明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目标。

《环境学概论》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科学素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环境学概论》的课程设置应该紧密围绕着这些目标展开。

要明晰《环境学概论》的课程内容。

《环境学概论》的内容应该包括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和规划、环境法律和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成因和解决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深入学习环境科学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要确立《环境学概论》的教学方法。

《环境学概论》的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实验报告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环境科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要特别关注《环境学概论》的教材选择。

《环境学概论》的教材应该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内容系统全面,体系结构合理。

教材选取应该是符合地方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可以选用国内外优秀的环境科学教材,也可以结合地方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选用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教材。

还可以引入一些最新的环境科学研究成果和案例,让教材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进行《环境学概论》课程的评价和改进。

在课程开设后,应该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环境学概论》汇报材料

《环境学概论》汇报材料

•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势态严重,在西部优先创建并 实施环保教育,长远意义重大。
• 环境教育既是国策与国情教育,更是现代公民的素质教育。 《环境学概论》是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导向型性的一门综合 性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 东部大多重点高校实行全校所有专业本科生全部选修环境 教育课程。
• 全国大多学校都在创建“绿色学校”。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2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3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20.6.286.28.202020:1120:11:15Jun-2020:11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20:116.28.202020:116.28.202020:1120:11:156.28.202020:116.28.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6.28.20206.28.202020:1120:1120:11:1520:11:15 5、三军可夺帅也。Sunday, June 28, 2020June 20Sunday, June 28, 20206/28/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8时11分8时11分28-Jun-206.28.2020 7、人生就是学校。20.6.2820.6.2820.6.28。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20:1120:11:156.28.2020Sunday, June 28, 2020
欢迎下载 可修改
7
二、该课程的建设内容及过程
3)、建设过程:
• 早2000年校级首批重点建设课程---《自然地理》课程 (已结题)建设中,作为支撑该课程的项目带动建设课程 之一,《环境学概论》课程就已在创建中。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保护概论》教学模式初探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保护概论》教学模式初探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保护概论》教学模式初探《环境保护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课程的讲授可以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课相结合,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PPT等辅助教具,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是学习环境保护概论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亲自参与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加深对环境保护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还可以分组进行小型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锻炼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借助校外实验室、环境监测站等资源,也可以结合校内的实验室和场地,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进行。

案例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环境保护实践的具体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实际的环境污染事件或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除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外,还应注重实践和案例分析的开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基于“卓越”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卓越”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有机融入唯物史观和生态文明思想等思政元素。 在全 球环境与清洁生产的教学中, 围绕人口增长与环境压 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涵及原则,选取小组讨 论、自学加评论、翻转课堂、专题讲座等教学方式,将生
的实用型人才(包括技术推广、技术管理、技术市场营 销、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 其次,清晰其职业道德与职 业操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注重培养“基础厚、专业 精、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的青年。 基于此,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目标设计, 培养具备相对扎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本理论知 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并且着重强调综合素质高,将培 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相融合, 引导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
识、工匠意识、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 因其涵盖面广、知 素材,以翻转课堂、特色案例教学、混合式和嵌入式教
识点多,且更新速度快,因此,“环境科学概论”课程适 学、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展现;同时,注重“课程
合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质与量”的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比例”的结合,
二、“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5-0077-03
教育繁荣,国家则繁荣。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 的重要园地, 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 的重要思想阵地。 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 任务, 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 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1]。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政治教育大 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 基于世界前所未有的巨大变 化, 着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繁荣复兴的国家战略发 展全局,“培养谁、如何抓好培养、为谁培养”三个问题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问题[2-3]。

“环境学概论”教学方式探讨

“环境学概论”教学方式探讨

“环境学概论”教学方式探讨作者:郭盘江武淑文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29期【摘要】“环境学概论”课程是艺术设计(城市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结合该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从授课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方式探讨,以期为艺术设计(城市环境)专业“环境学概论”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Discussing About Teaching Approaches of Th e Specialized Course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GUO Pan-jang WU Shu-wen(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West Forest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650224,China)【Abstract】"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urse is the art design(city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Combining with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target of teaching, from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four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art design(city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ach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Key words】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Teaching practice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数量的激增,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随之不断出现,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本世纪的一个主要主题。

关于《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作者:罗斯雷鸣彭亮曾清如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28期摘要:针对当代环境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环境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本文联系实际精选了该课程的重点内容,结合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更新知识,探讨了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89-02环境科学是一种多学科到跨学科的科学体系所组合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

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教育受到了各国高等教育的普遍重视,环境类专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环境科学导论》是高校环境科学和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环境专业本科生所接触到的首门专业性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理论铺垫和知识储备的作用,所承担的教学使命远远超出了介绍环境基础知识本身。

然而,随着环境理论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专业人才培训的需要。

因此,开展此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并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以及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岗位。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环境类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甚至是认识极其模糊;随着年级增长,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对就业前景不乐观,丧失奋斗目标等。

《环境科学导论》作为面向环境专业开设的首门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整体性了解,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到环境保护的基础性知识,以及环境防治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打开探索环境保护领域的兴趣之门。

目前,大部分高校将这门课程开设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而第一、第二学期则以基础课程为主,完全不开设环境专业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固然符合教学规律,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最新资料推荐------------------------------------------------------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是高校环境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又是其他专业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从选择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四方面,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环境科学是包含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它的核心是环境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环境。

从社会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长江大学把《环境科学概论》既作为环境保护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同时又是其他专业环境素质教育的必(选)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环境现状,认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在学习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储备的同时,培养对后续环境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人文精神和素养,培养学生评估环境质量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

长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所开设的环境科学概论,糅合了环境概论基础理论与环境监测的实验教学内容,其中不仅存在较多新的1 / 6概念和思想,还存在丰富的实践知识,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它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有非常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因此,加强该课程教学的探讨对于更好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结合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特点,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学概论(Environmental Science)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6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时数:36 学分数:2考核方式:考查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制订日期:2006 年执笔者:林媚珍审核者:谢献春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将通过较为全面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可持续发展知识等教授,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成为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环境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它帮助学生较为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备保护环境和参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教学目标包括:1.增进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环境伦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2.帮助学生提高环境意识,掌握保护和改善环境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3.使学生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促进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要求:1.了解全球和我国的环境状况、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2.掌握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知识;3.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实施进展;4.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环境、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尽可能采取行动;(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授课课时为100%。

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无)(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教材: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参考资料:①李训贵主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类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介绍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为学生的环境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1.增加应用实践环节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应该增加与实际环境问题相关的应用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室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方法及环境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并开发出一些小型环境保护项目,让学生从中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更新课程内容应当及时更新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增加新的环境问题、新的控制技术和新型污染源,包含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制造等热点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科学理论水平,使其在新的环保领域中有一定的领悟和理解。

3.强化与环境经济的联系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与资源的有机结合紧密相关,因此环境与经济问题既有冲突也有互补,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理解环境与经济间的关系,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平衡,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权益意识。

1.倡导探究式学习传统的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灌输和笔记记忆,缺乏与环境实践相结合的环节。

应该倡导探究式学习,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和问题解答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制定方案、解决问题和汇报成果,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多数环境问题是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人员共同解决。

因此,应该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通过让学生组成小组做课题研究,相互合作、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在集体中思维和协作能力,加强教学互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

1.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传递信息快速、直观、生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李胜利(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文章结合环境学概论主讲教师多年的课程教学经历,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该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的主要做法。

采用课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科学研究小组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环境学概论有较全面的认知, 使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和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 研究性教学; 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基本格局日渐形成。

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主体,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更应特别重视本科研究性教学,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训练[1]。

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2]。

研究性教学是在综合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心理学者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3]。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更加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发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置于首位的现代型教学方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4]。

环境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前导性、概论性、基础性专业课程,涉及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要使学生对学科的发生发展有全面地了解,掌握理论基础,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稳定的专业思想。

本文结合近三年来在环境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作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总结了在创建、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及改进研究性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一、科学设置研究性教学内容(一) 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环境科学领域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

而这一学科最突出的科研成果一般都发表在专业期刊上。

为了紧跟学科前沿,我们选择了南京大学左玉辉教授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环境学》作为教材,但考虑到教材本身的局限性,结合了国内外多种教材的内容,精选对本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中、英文期刊或国际会议文献等作为参考资料,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学概论教学体系。

我们教学中特别重两个问题:一是不断扩大课程的知识容量,以适应要学科快速发展的现状;二是重视课程的知识更新,以尽量缩小与科技前沿的距离。

学生要掌握课程内容,必须在课堂外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参考资料,这样的过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 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是教师成功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和重要保证,集教学与科研和谐于一身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5-6]。

教师有教学活动,又有科学研究,这两方面应统一于培养学生,研究性﹡收稿日期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40571154);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 20050718008); 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李胜利(1977-), 男, 陕西榆林人,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

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一方面要主动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发展前沿,在授课过程不断渗透学科发展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将所参加的研究课题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进展融进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及时将专业学术期刊中的新概念、新发现、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入课堂。

如循环经济的思想、生态规划的思想、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废水的现代生物膜处理技术、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难题、核废料的回收利用技术难题等,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启迪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精心选择研究性教学模式(一) 案例教学(case study)案例教学是现今大学教育中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以哈佛商学院最为着名,哈佛大学每年在教授的亲自指导之下,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由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专门进行教学案例的编写。

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

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选择,并适当考虑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

我们选择的案例,有相当部分属于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如物种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垃圾灾难、世界荒漠化趋势等(见表1),这些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非常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案例表现的形式可以是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网页等,或者是上述几种形式的结合。

大部分学生最喜欢视频类案例,但这类案例在播放前要经过剪辑,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要精心设计好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案例。

表1 环境学概论的典型问题和案例章节课堂讨论主题典型案例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唐山大地震的影响核电站安全问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物种入侵的灾难——广东的松蚧事故第二章人口与环境如何解决中国人口难题世界人口数量的发展估计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变迁第三章大气环境清洁能源能否代替传统能源绿色交通的主要举措全球变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绿色城市——巴西库里提巴第四章水环境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工业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对策现行水环境管理制度的利弊南水北调工程流域水污染实例——淮河丹麦的Kalunborg生态工业园区清洁生产的工艺实例——阜阳化工总厂第五章土壤环境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生物修复日本的骨痛病事件成都活水园人工湿地第六章物理环境固体废物污染的综合防治方法欧美电子垃圾向亚洲越境转移第七章生物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食品污染的来源神奇披肩——沙图什披肩美国的引狼入室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第八章人居环境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绿色城市的兴起山水生态城市的提出第九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世界各国的环境经济手段生态足迹理论(二) 专题讲座(science lecture)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带领学生进入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和最新进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视野和拓宽知识面。

讲座与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和单一灌输,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辅助资源及多层次思维。

在环境学概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与环境科学前沿密切相关的专家讲座,使学生了解学术动态和热点问题及专家的科学态度、学术风格和学术思想,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集合社会资源,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院进行交流和讲演,如“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城市河流污染问题与对策”等,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思考视角,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课堂讨论(seminar)讨论是研究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重要环境。

研究导向的教学模式侧重于营造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恰当的问题应有一定的理论铺垫,在已有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有所延伸。

在教学前提供讨论主题,如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伪生态”问题等(见表1),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阐述各自的观点。

要求学生查阅各种环境期刊,撰写读书报告,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研讨课不仅能使学生直接与教师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同时对于密切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作用不容忽视。

(四) 实地考察(field survey)与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把校外实习基地作为第二课堂,依托实习基地进行研究性教学,使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工程相结合,提高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教师在完成讲授内容后,带领学生去西安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等单位进行参观考察(见表2),现场讲解我国环境保护体制、环境监测体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现场指导学生固体废弃物的物化处理方法和焚烧处理工艺,分析污染处理新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学生亲身体验了生活用水、生活废水、固体废物、废气的处理过程。

表2环境学概论课程考察地点和内容考察地点考察内容考察成果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调查了解我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制, 环保局的主要职责和管理制度完成考察报告, 分析评述中西方环境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西安市环境监测站调查了解环境监测站的监测项目、监测工作程序和不同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完成考察报告, 分析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调查了解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物,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方法、处理工艺流程和厂区布局完成考察报告, 绘制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流程图西安市曲江水厂调查了解城市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方法、工艺与流程完成考察报告, 绘制曲江水厂饮用水处理流程图西安市西郊热电厂调查了解火电厂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质、除尘设备和电厂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流程完成考察报告, 分析城市中热电厂如何降低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厂调查了解城市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垃圾渗沥液处理、垃圾沼气发电工艺完成考察报告, 分析生活垃圾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本科生科研是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本科生中建立科学研究小组,并实行导师制,对于学生的科研活动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定期开展考察、交流和科学报告活动。

通过科研小组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法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科研小组通过资料收集、考察或者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确定研究课题和目标,通过各组间的交流和导师的辅导,进一步修正研究的选题。

小组成员共同制订研究计划与分工安排,通过图书馆查询文献、上网查询、社会调查等手段获取课题有关资料,小组成员共同分类、讨论、分析,最终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小组研究报告或论文。

这种方式在其它门类基础课或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上已有尝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7]。

三、全面考核研究性教学效果(一) 课程总成绩评定环境学概论在一般的课程体系安排中常以专业基础课出现,其考核方式大多为考试性质。

研究性教学考核成绩的评定方法应为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服务。

考核需要满足3方面的职能:全面、科学、正确地反映学生研究性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上好研究性教学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保证研究性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和高效。

我们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专题报告、课堂讨论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初步探索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