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元朝皇帝两都巡幸为何从来都不走“回头路”?
元朝统治的六大败笔
元朝统治的六大败笔元朝统治的六大败笔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历十一帝98年。
其对中国的短暂统治,从总体上看,得分不高。
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败笔。
内斗频繁至元十六年(1279年),陆秀夫背着8岁的幼帝赵昺投海殉国,标志南宋灭亡。
蒙元立国后,统治阶层出现了以许衡为首的儒臣派与以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官员之争。
儒臣派认为国家应节省经费、减免税收。
理财派认为南人藏有大量财物,应予没收以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
忽必烈信任色目官员阿合马,设立尚书省解决财政问题。
而儒臣则以太子真金为核心形成一派,与阿合马抗衡。
结果阿合马被刺杀,而真金也于其后得病而死。
忽必烈仍任用理财派官员,榨取南人财物。
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死,铁穆尔即位。
铁穆尔停止对外战争,罢征日本、安南,与长期敌对的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讲和,结束了西北的动乱局面。
专力整顿军政,减免江南部分赋税。
大德十一年(1307年),铁穆尔死,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即位,是为元武宗。
并立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约定兄终弟及,同时又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帝位复归武宗之子。
至大四年(1311年),元仁宗即位,违背前约,改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
延祐七年(1320年),元仁宗死,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
元英宗下令清除朝廷中铁木迭儿的势力,但随着清理的扩大,再加上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以儒治国的施政不满,导致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在至治三年(1323年)夏天趁格坚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一个名叫南坡的地方,刺杀了元英宗及宰相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
元英宗被行刺后,镇守和林的晋王甘麻剌的长子,真金的长孙,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后即位,是为元泰定帝。
泰定五年(1328年),元泰定帝死。
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阿剌吉八为帝,是为元天顺帝。
与此同时,元武宗旧部重臣燕帖木儿与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分别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时迎接周王和世剌与其弟图贴睦儿。
历史趣谈揭秘元朝十一帝陵历经七百年为何从未被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元朝十一帝陵历经七百年为何从未被盗?导语:中国古代各大王朝的皇陵绝大多数都已被盗掘,只有极少数保存完好。
如汉朝帝陵全部被盗,唐朝也只有乾陵(唐高宗、武则天陵墓)幸存下来。
即使中国古代各大王朝的皇陵绝大多数都已被盗掘,只有极少数保存完好。
如汉朝帝陵全部被盗,唐朝也只有乾陵(唐高宗、武则天陵墓)幸存下来。
即使是清朝帝陵,也在民国乱世中被军阀孙殿英盗挖。
不过,却有一个王朝的帝陵从来没有被盗过。
这就是元朝帝陵。
为何元朝能创下这个奇迹呢?这源于蒙古人独特的丧葬风俗。
蒙古流行薄葬,即使是皇帝下葬,也仅仅只需一棺木即可。
元朝皇帝的陵墓,没有金碧辉煌的地宫,没有珍贵的陪葬品,没有地上建筑和封土,甚至不立任何标志、不记录下葬位置。
比如著名的成吉思汗,即按照这种方式下葬。
成吉思汗在宁夏去世后,灵柩被运回草原。
成吉思汗下葬之后,埋葬之地被马匹踩平,然后在上面种草植树。
几年后,墓地就与周围环境完全一样。
那么,蒙古人如何找到墓地祭祀伟大的成吉思汗呢?传说,成吉思汗的葬礼结束后,蒙古人当着一皮母骆驼的面,杀死它的幼仔,这样母骆驼会永远记住这个伤心地。
蒙古人祭祀成吉思汗时,就由此骆驼带路。
到达成吉思汗墓地后,母骆驼会怀念幼子、苦苦哀鸣。
蒙古人以此方法找到成吉思汗墓地。
这只母骆驼死后,就没有办法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
现在近七百年过去了,我们更不可能知道成吉思汗的墓地在哪里了。
元朝其他皇帝的陵墓,同样也无法得知。
目前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只是他的衣冠冢,并不是真正的墓地。
拾遗君觉得,这种薄葬风俗,即节约了民财,又可避免被盗墓,真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帝王巡游的特点及意义
中国古代帝王巡游的特点及意义09旅管本一班罗清平 20094141043摘要:作为古代旅游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帝王巡游,其古老的神秘色彩令我对其产生深厚兴趣,因此,这篇论文主要简单介绍了从原始社会到清朝时的几个重要帝王的巡游活动以及其巡游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朝觐当年筑此坛,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日暮孤云自往还。
”这是一首描写泰山的诗句,遥想当年泰山封禅的场景,那浩大隆重的封禅仪式上,我们依稀可以穿透历史的长河想象古代那些奢极一时的帝王巡游场景,“巡游”,古代称做“巡”、“巡守”或“巡狩”指帝王对诸侯所守地方的视察,实际上是天子以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前往全国各地巡视考察地理形胜、防务安全、官吏政治和祭祀寻仙、游赏名山大川的活动,在旅游史上称之为巡游。
先秦时期帝王的巡游活动中比较著名的是周穆王的巡游,西周的周穆王是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帝王旅行家。
《左传》云:昭公十二年“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
”晋代从战国魏王墓中发现的先秦古书《汲冢书》之一的《穆天子传》,前五卷以神话传奇的色彩,描绘了他驾八骏出游西域的路线和故事。
传说他在天山的瑶池和西王母见面宴乐。
有人认为他到过波斯(今伊朗)。
总之,周穆王是个极爱旅游的人,他走遍了西北、华北等许多地区,甚至造成“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
除了周穆王游巡外,再早还有黄帝、颛顼、虞舜、夏禹的巡狩和传说。
《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按山通道,未尝宁居”、“迁徙往来无常处”。
颛顼所至,东达海岛、西至陇西,南抵交州,北至幽州。
虞舜侧重于柴祭山川,故足迹遍及五岳名山。
夏禹治水居外13载,“疏三江五湖,清之东海”,勘山水地理,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继承并发展了天子“巡狩”的制度,使巡游成为他在位12年耗时最多、用力最勤的一件大事。
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巡游。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西巡陇西、北地,登临鸡头山;公元前219年,又东巡齐鲁,封禅泰山,这是有明确记载的帝王大规模进行泰山封禅活动的开始;公元前218年,再出咸阳东巡,在博浪沙遭袭击;公元前215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公元前210年,南巡荆楚,游乐云梦,扬帆长江,“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
朱元璋差点投降元朝
朱元璋差点投降元朝朱元璋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
但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到了起兵之后,命运眷顾之神似乎一直站在他这边。
尤其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这段时间里,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发展顺利,势头迅猛。
盖其原因,主要是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的队伍,一支在北,一支在西,一支在东,恰好为之构成三面屏障,把元军的主力挡在外面,从而获得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朱元璋事业发展的高峰期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年五月到至正二十一(1361年)年底,好运接踵而来:应天大捷、安庆争夺、江州大捷,龙兴府自动归降等等。
朱元璋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然而,从至正二十二年二月到二十三年四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情况突然变得不妙起来——叛乱二连三地发生,这其中有:一、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苗军元帅蒋英、刘震发动了金华苗军之乱;二、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至七月,衢州和处州苗军将领李佑之、贺仁德发动了处州苗军之乱;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夏,江西行省枢密同佥康泰和平章祝宗发动叛乱;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七月,平章政事邵荣暗中策划了政变;五、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七月,谢再兴叛投张士诚。
……是不是运气开始转向,注定了朱元璋要走霉运呢?不是的,发生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朱元璋的自身问题。
话说,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于安徽亳州拥立韩林儿,建国号宋,云集中原抗元势力,分四路大军北伐。
至正十七年(1357年),中路大军攻破汴梁,龙凤政权迁都至此北宋旧都,一时间,红巾军号称百万,气焰张天,大有即时就可掀翻元朝之势。
但是,元朝的一位牛人却在此时横空出世。
此人的先祖是成吉思汗汗帐下四杰之一的木华黎,其人名察罕帖木儿,汉名李察罕。
早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攻克汝、颖,进而占领江淮各路。
元廷屡次派兵讨伐,都无功而返。
察罕帖木儿为了挽救时局,挺身而出,招募乡兵,训练私人武装,一举击败红巾军,顺利收复罗山。
元朝的皇家婚姻与后妃制度
元朝的皇家婚姻与后妃制度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古老而庄严的朝代之一,其特立独行的皇家婚姻制度和后妃制度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权力结构。
本文将以历史的视角,探讨元朝的皇家婚姻和后妃制度的特点。
一、皇家婚姻制度概述1.1 婚姻政策的重要性在元朝,皇家婚姻制度被视为政治合理性、安置势力、确保皇室后代纯正血统的手段。
因此,元朝的婚姻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得到慎重处理。
1.2 受政治和地缘关系影响元朝皇族的婚姻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地缘战略利益、政治联姻、外交关系等。
尤其是对于统一了中原和北方各族的元朝而言,掌握各方势力的婚姻利益也是维系皇权的重要手段。
1.3 重视婚姻的政治联姻功能元朝帝室通过婚姻来加强自身势力,达到稳定社会、巩固地域控制的目的。
例如,世祖忽必烈通过儿子和女儿的婚嫁,与帝国东、西和南部的势力建立了重要联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二、后妃制度的演变2.1 元朝后妃制度的兴起在元朝,皇帝拥有多位妃嫔,对后妃的管理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后宫的管理。
后妃的数量和地位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2.2 后妃的等级与地位元朝将后妃分为皇后、贵人、嫔妃、妾室等级,并根据皇位的垂直传承和地位的高低来决定后妃的地位。
皇后地位最为尊崇,享有最高权利和特权,其他后妃根据等级逐渐降低。
2.3 后妃的职责和义务元朝后妃除了要维护皇帝嫡脉,生育继承皇位的子嗣外,还有大量的礼仪职责、教育职责和宫廷政务参与职责。
后妃们需要更多地扮演着宫廷中维稳和传承、治理政务的角色。
三、后妃对社会的影响3.1 统一多民族关系元朝后妃们往往来自不同民族背景,他们的加入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势力,提高各族人民对元朝的认同感。
3.2 促进艺术与文化的繁荣元朝后妃不仅仅是政治角色,也是文化、艺术的宣传者和推动者。
后妃们的艺术活动和对文化的支持,为元朝的艺术与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
3.3 妯娌关系与争权斗势在元朝后妃之间,妯娌之间的关系紧张而又复杂。
《元世祖出猎图》
《元世祖出猎图》作者:来源:《少年博览·初中版》2022年第10期蒙古人的花式狩猎元代人陈孚的诗集《明安驿道中》中有这样几句诗:“貂鼠红袍金盘陀,仰天一箭双天鹅。
雕弓放下笑归去,急鼓数声鸣骆驼。
”诗文描述的内容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元世祖出猎图》展现的场景十分相似。
《元世祖出猎图》为元代画家刘贯道的作品,展现了十分丰富的狩猎细节,其中包括猎手射雁、骑士臂鹰、马负文豹、携行细犬等,无不蕴含着草原地区历史悠久的游猎文化。
《元世祖出猎图》,画面的C位当然是元世祖和他的察必皇后。
元世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孙,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称为“开国皇帝”,定都大都(今北京);公元1279年,统一全国。
画面中的元世祖和察必皇后并肩骑于马上,两人都穿着白色外袍,在众多侍从中尤为醒目,显示了“蒙古尚白”的特点。
尚白,指的是对白色的喜爱和崇尚。
如皇帝骑白马,住白色蒙古包;佛教儀式时,皇帝宝座上撑起白色华盖;狩猎时的猛禽海东青以羽毛纯白者为上品等等。
元世祖与察必皇后身着白袍,一望便知在众人中身份最为高贵。
仔细观察画面左上角,展示的是“猎手射雁”这一场景:正在弯弓射雁的少年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只见他身着绿色海青衣,胸前绣有金色云龙纹样,左手持弓,右手引箭。
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在内的所有人,全都敛声屏气,将目光凝聚于箭矢离弦的刹那,期待弓响禽落,将猎物收入囊中。
这位英姿飒爽的少年极有可能是禁卫军“怯薛”的一员。
“怯薛”承担着保证皇帝出行安全等职责,最早由成吉思汗从贵族官吏子弟中选拔,由百人的贴身护卫发展为万人的勇猛禁卫军。
元代张宪曾在《怯薛行》中赞叹该卫队的勇武:“怯薛儿郎年十八,手中弓箭无虚发。
”画面左下方展现了“骑士臂鹰”的场景:一位身穿蓝色窄袖袍的随从,右臂上架着一只白色猎鹰,这就是辽金元时期备受珍视的猛禽海东青。
用海东青去捕猎天鹅等禽鸟,是游牧民族常见的狩猎方式。
元朝的历史遗留问题统一中国后的挑战
元朝的历史遗留问题统一中国后的挑战元朝(1279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的存在给中国带来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当元朝统一中国后,新的政权面临着前朝所留下的各种挑战。
本文将探讨元朝统一中国后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新政权的挑战。
一、文化认同的困境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他们的文化与汉族有很大的差异。
元朝统一中国后,国家的统治者面临着促使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文化认同问题。
蒙古人力图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融合蒙古文化和汉文化,比如设立科举制度,推行蒙汉文化交流等。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完全消除各族之间的文化隔阂,对于统一国家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政治体制的危机元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君主专制体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
然而,由于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困扰,政治的稳定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元朝的政治制度相对宽松,对地方官员的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导致了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问题的产生。
此外,元朝采取的“分而治之”的治理策略也间接导致了一些地方反抗势力的产生,加剧了政治的不稳定。
三、经济发展的挑战元朝在统一中国之后,一度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和交通运输制度,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然而,元朝在经济政策上的一些错误决策以及对农民和商人的剥削,导致了经济长期停滞和社会不公问题的产生。
此外,元朝的统治者对于商工业的鄙视态度也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现象。
四、民族矛盾的消除元朝的统治者面临着繁多的民族矛盾问题。
蒙古人、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的存在,为新政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对于这些民族问题,元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通过婚姻联姻来加强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通过重用各族人才来减少民族矛盾。
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挑战依然存在。
综上所述,元朝统一中国后面临着多个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对新政权的挑战不容忽视。
文化认同困境、政治体制危机、经济发展挑战以及民族矛盾问题都给元朝的统治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历史趣谈元朝大都覆灭 元顺皇帝竟就在明军眼皮底下溜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元朝大都覆灭元顺皇帝竟就在明军眼皮底下溜走导语:大都之战结束后,明人在评价徐达在大都的所作所为时,认为这位开国元勋的对前朝政治中枢的政策是“封其府库、图籍、宝物及宫殿门,派兵守护大都之战结束后,明人在评价徐达在大都的所作所为时,认为这位开国元勋的对前朝政治中枢的政策是“封其府库、图籍、宝物及宫殿门,派兵守护。
而前朝的宫人、嫔妃,则令其宦官守护,同时禁止滥杀无辜以及用暴力侵犯百姓。
还原最真实的马奇诺防线,二战史上最大的败笔,最沉默的皇冠。
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元代的大都可是一个品牌城市。
它的前世今生都是世人瞩目的焦点。
远在春秋战国时,此地就是诸侯国燕国的都城所在地,名叫“蓟”;汉代,改名“幽城”,也就是后来的幽州。
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幽州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时,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塞外的契丹,幽州也包括在内(从此中原失去了屏障,为契丹的南下提供了便利条件)。
后来,契丹族及其建立的辽国与北宋长期对峙,幽州也在不同时期改称为“南京幽都府”、“折津府”、“燕京”。
来自东北白山黑水地区的金国灭辽之后,又把幽州改称“中都”。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兴起,夺取了金国的中都,改称“燕京”、后来又改回中都原名。
鉴于此地的特殊战略位置,一位目光锐利的名叫霸突鲁的蒙古贵族向有志于一统天下的忽必烈建议:“幽燕之地乃是龙蟠虎踞,形势雄伟的地方,它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天子居其中,可以接受四方朝觐。
大王如果欲要经营天下,驻驿之所,非燕地不可。
”汉族幕僚郝经也提过类似的建议。
忽必烈从谏如流,受了蒙汉部属的建议,在此地扩建新城,于1272年(至元九年)二月将中都改称“大都”。
从此大都成了元生活常识分享。
大清灭亡后满清皇族为何不学元朝逃回北方
大清灭亡后满清皇族为何不学元朝逃回北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大部分的王朝都是由汉人建立,但是大一统王朝中,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
朱元璋建立大明,元朝灭亡后,元朝皇族都直接逃回老家,在蒙古继续做皇帝,但是,清朝灭亡后,溥仪却选择退位,留在北京,继续在紫禁城。
这到底是为什么?首先我们来看下,为何元朝皇族必须逃回北方蒙古草原?这主要是因为,元朝的民族不平等政策,使得民族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
当时所有的汉人起义,都是为了驱除暴元,恢复汉人江山。
当时也有人劝元顺帝,在北京坚守到底,但是元顺帝的说法是“我不做徽、钦二帝”,这是当年金国俘虏大宋徽、钦二帝,最后惨死,被汉人视为奇耻大辱。
因此,一旦元顺帝被朱元璋抓住,在民族仇恨下,元顺帝必然会惨死。
还有一点,当时北方草原还是蒙古人的天下,元朝没有将蒙古草原拱手让人,而且做了很好的保护。
因此,元朝皇族回到蒙古,仍然能够成为蒙古人的皇帝,只是统治范围少了而已。
而且当时蒙古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使得其汉化的进程十分缓慢,保留了草原民族的特点。
我们再回到大清王朝,他的情况更加无奈,一者,老家回不去了。
当时在中国东北,外东北,原来女真人的发源地不是大部分被割让给俄罗斯,就是受俄罗斯和日本渗透,尤其是近代以来,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人不断闯关东,那里其实满族人已经很少了,反而是汉人尤其多,因此就算回去那也是徒劳,无法占据统治地位了。
第二,满族已经汉化。
当时满族人入主中原,几乎将所有的人迁入内地,个个成为主子,耀武扬威,那种马上民族的传统慢慢消退,汉人的风雅文化为他们所接受。
到了清末,满人不但与汉人无异,无法分辨,就连最基本的草原民族传统早已经失去,而且清末的那些皇族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更何况回老家重振雄风了。
因此,满清根本不可能回到北方,也不可能回去继续做满族人的皇帝,只能留在北京,而且当时对于满清皇帝退位的条件十分的优越,每年400万两白银,这条件也够养活那些游手好闲的皇族了。
大清朝灭亡,满清皇族为何不学元朝皇族逃回北方
大清朝灭亡,满清皇族为何不学元朝皇族逃回北方
本文导读:当时元朝为什么会逃回内蒙古自己当皇帝,当时汉人起义基本是不满元朝的暴政,只要元朝皇帝被抓想必他的命运逃不掉死亡二字。
但是元朝虽然失去中原,但是内蒙古依旧是属于他们的,元朝将领很好的保护内蒙古,元朝皇帝虽然失去中原,但回到内蒙古我依旧是皇帝,虽然我统治的地区比较小,至少我还有一丝的权力。
我们回到大清皇朝,他想回去却回不去,当时的东北地区全部都分割出去,当时受到俄罗斯和日本的入侵,尤其近代山东地区汉人不断出现闯山东,导致满族人生活地区越来越少,尤其后面北方基本都被汉族人占领,就算满族人回去,再也统治不了这片土地。
当时的满族几乎被汉化了,几乎所有的满族人都开始迁入内地,如今汉人的文化已经慢慢的入侵满族,到了晚清时期,根本就没有办法分清那些是汉族,那些是满族,曾经的满族人在皇宫生活已经习惯,饭来张口根本就没有生存能力,如果想在次夺回皇位那是不可能的。
不管满清在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回到北方,当时的满族也做不了汉人的皇帝,唯有继续留在北京生活,虽然不是皇
帝,但生活还是十分的优越,每年将有500万左右的银元,供养这些游手好闲皇族,生活可以过的十分优越。
元朝皇帝都做了些什么 为什么说是大好河山是被他们折腾完的
元朝皇帝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说是大好河山是被他们折腾完的本文导读:首先元朝的统治者对他们的祖先太过骄傲,成吉思汗那一辈征战沙场立下不世功勋,让蒙古人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好的,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制度优越感。
忽必烈虽然也汉化,也用汉族的典章制度,可骨子里还是看不上。
不是他们不想治理这么大的领土,而是真不会啊。
自己不会,也不愿意向汉人学,那就只能瞎折腾。
比如整个元朝期间皇帝下发的诏书,你要是看《元史》完全可以当成笑话书。
全篇都是什么“这个事就这么办吧”“朕已经知道了,你们看着办吧”等等这类的白话文,朝中明明有饱读诗书的汉臣能写出不错的官样文章,可他们偏偏不屑使用。
你可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因为朝廷的公文直接关系到天下读书人的感官,得不到读书人的认同,更何谈来百姓的认同呢。
更要命的就是元朝皇帝的继位制度,个人认为元朝的覆灭,没有稳定的皇位继承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就连政治制度相对完善的辽、金、宋在皇储问题上都屡屡出现问题,更何况啥都没有的蒙古人呢。
从铁木真开始,直到元顺帝这一百来年几乎没有一个大汗或是皇帝顺顺当当的继位。
忽必烈的继位就是个极坏的例子,因为蒙哥汗是在战场上战死的,根本就来不及留什么话。
所以忽必烈的皇位基本就是混来的,这也导致蒙古帝国分裂成四大汗国。
之后每一任皇帝都是各方势力进行激烈角逐的结果,皇位继承极为混乱。
忽必烈死后,成宗和武宗的继位都不明不白、扑朔迷离,两人都是正值壮年就突然离奇暴毙,也是一句话都没留下。
后来的仁宗和英宗说实话还可以,都有一定的儒学修养,汉化的决心还是有的,仁宗甚至还一度恢复了科举制度。
但是光皇帝一个人想汉化是没用的,下边的蒙古贵族们坚决的反对。
整天嚷嚷着什么老祖宗成吉思汗多牛多牛,咱们蒙古人打来的天下,他们汉人凭什么进来当官,他们有什么本事,能上马跟我们较量一下吗。
就连屁股后面的色目人也跟着附和,都认为汉人的那一套行不通。
元朝好不容易出了两个明白皇帝,仁宗才三十来岁就喝酒喝死了,英宗刚刚二十出头就因为他的政策树敌太多,被人刺杀身亡。
元朝的最后几天:皇帝选择逃跑,太监却痛哭流涕
元朝的最后几天:皇帝选择逃跑,太监却痛哭流涕文/邓海春洪武元年(1368),也就是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夜晚,元顺帝携皇后奇氏,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以及后宫、大臣等,仓皇逃出大都,直奔上都。
四天之后,也就是八月二日,徐达攻破大都齐化门。
八月十五日,顺帝抵达上都,他恐怕不会意识到,就在这短短17天之中,大元王朝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史学家眼中,至正二十八年八月二日就是大元王朝在汉地统治的结束,此后残存的元朝势力仍旧在北边继续活动,是为“北元”。
受到战乱影响,对元顺帝退出大都的前后经过,元代史官的记载比较简略,明人修《元史》也语焉不详。
多亏了一位任职枢密院的汉人官员刘佶,他随元顺帝一起逃往上都,他把当时以及随后几年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叫《北巡私记》的小书。
我们根据此书内容,介绍一下这段隐微的历史。
元顺帝是怎样预备出逃的呢?其实他早有定计。
只不过顺帝本心希望索性将政权交给其子爱猷识理达腊,自己退居高丽济州岛,但现在高丽既不可往,除上都之外,别无去处。
故此就在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顺帝在清宁殿召见群臣,并集齐后宫妃子、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及太子妃等人,当众表示准备出逃上都。
大臣之中,有中书省左丞相失列门、知枢密院事哈刺章等人力劝顺帝不可北逃。
知枢密院事哈刺章是脱脱丞相的长子,为人比较正直,有乃父之遗风。
听到顺帝打算出逃的计划,哈刺章表示,现在明军已经拿下通州,只要顺帝一出大都,大都的留守兵将势必士气低落,大都定然陷落,以后再想夺回,真可谓势比登天。
当年蒙古灭金,正是因为金宣宗畏惧蒙古兵强,故此南迁至汴梁,导致金中都失守。
今天如要迁都上都,正是重蹈亡金覆辙。
顺帝说道:“朕派也速带着全部兵马在直沽迎击明军,结果也速溃败而归。
现在我们手中除去大都守备兵将,剩下的都是刚从前线跑回来的残兵败将,扩廓帖木儿现在还在山西,你们让朕拿什么去抵抗明军!"宦官赵伯颜不花痛哭流涕,劝谏顺帝道:“天下是世祖皇帝的天下,陛下应当死守才是,怎么能够弃之不顾呢!微臣愿为社稷报效死力,请将城中兵马和陛下身边的怯薛都调配给微臣,微臣愿意为陛下出城一战,不死不归!”无奈顺帝去意已决,对众大臣表示“朕决不可以学宋朝的徽、钦二帝那样,坐等明军把朕俘虏!”众人只得悻悻而散。
两都巡幸之行期与元朝诸帝
作者: 黄锐钧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版物刊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4-134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S1期
主题词: 两都巡幸;行期;元朝诸帝
摘要:元朝诸帝在两都巡幸的行期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行期一百五十天为分界线,可元朝诸帝划分为两组。
根据两组对象在文化倾向、生活背景等方面的表现,分别将之称为汉地式君主与草原式君主。
汉地式君主因高度汉化、久居汉地、不习军事等原因而对上都的风俗文化、气候存在不适应,故缩短巡幸的行期;而草原式君主则因固守草原文化、久居草原、军事经历丰富等原因而对上都的风俗文化、气候颇为宾至如归之感,故延长巡幸的行期。
可见文化差异与草原气候的适应程度是影响巡幸行期的主要因素。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71集
第71集两都巡幸主要内容:讲述元朝时期,元上都和元大都的建造、布局及元朝皇帝在两都之间交替巡幸的历程。
巡幸背景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元朝时它的名字叫做大都。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上,也曾有元朝时期的一座繁华都市,它就是上都城。
从公元13世纪起,元朝靠着这两座城市构建起了它基本的政治制度。
元朝的每一位皇帝都要在这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巡幸,春天从大都北巡上都,秋天从上都南返大都,如此反复,年年如此,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两都巡幸制。
大都和上都两座都城构成元帝国的两大神经中枢。
在成吉思汗时期,大蒙古国并没有自己正式的都城,而是在怯绿连河、斡难河、土兀剌河三河之源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中心——四大斡耳朵,直到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即位,也就是公元1235年开始才在鄂尔浑河畔兴建哈剌和林城作为大蒙古国的首都,此后历经贵由、蒙哥两位大汗,他们也均以哈剌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首都,直到主管汉地事务的忽必烈即大汗位,蒙古政权的统治中心才随之南移。
元上都营建上都公元1251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继大汗位,令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忽必烈的身边有众多谋士武将,首先要在接近汉地的地方集聚力量,于是在金莲川建立了金莲川幕府。
刘秉忠是忽必烈身边最重要的谋士,曾做过道士,后来出家为僧,他博学多才,通晓易经、天文、地理、律历、奇门遁甲之术。
公元1256年,在刘秉忠的主持下,开平新城拓土动工,道士连作法事五天五夜,并与王府官员前往各地将金龙玉册投于名山大川,开平府很快建成。
公元1259年,蒙古国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的过程中去世。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这里召开了忽里台大会,宣布继大汗位,建元中统,开平成了忽必烈统治的政治中心,开平城随之被扩建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皇城,一座宏伟而瑰丽的草原城市——元上都。
上都布局建成后的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三城组成,外城和皇城为正方形,宫城略为长方形。
外城的建设极具蒙古特色,城墙用黄土夯筑,北部是可供忽必烈涉猎游玩的皇家园林、御苑;南面则是官署和作坊区,这里还有按照蒙古旧制举行重大庆典宴会的昔剌斡耳朵,皇城内街道整齐,官署、寺庙、道观等建筑错落分布,东、西两侧有关厢;西关为商业区,街市繁华;东关近皇城,帐房错落有致,是前来朝觐的诸王安置部众的地方。
中国历史的怪圈:为什么轮回?
中国古代的王朝循环曾引起很多人的研究兴趣,为什么自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便轮回往返,一次次治乱反复而几无穷已?史家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说来源于中国的大一统文化传统、文化上缺乏弹性;有人说是因为外族的武力威胁,“游牧民—定居者”的生存竞争一次次使中国王朝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有人说这乃肇于中国传统的等级制统治模式,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经常性冲突使每一代王朝都不可能长治久安。
无疑,所有的说法都有其道理,都能解释部分甚至很多事实,但本文则侧重于经济角度,从经济层面看,王朝的循环又该如何解释?本文想要强调的是:每一王朝在其后期形成的强大既得利益阶层给国家税收带来的巨额损失,在掏空了国家的公共财政的同时也摧毁了王朝的统治大厦。
这一既得利益阶层与国家公共财政之间的紧张,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其影响极其深远。
1、自耕农递减律与公共财政的短缺循环从经济上来找原因,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理解尤其值得注意,他认为中国古代王朝循环、帝国走不出由盛到衰周期律的根本原因,乃在于经济管理的循环,“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斯塔夫里阿诺斯,P294),而公共财政的崩溃,又直接导致帝国的灭亡。
历史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是轻滑而明快的,一两句提纲契领、富于概括的话语,就把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尽数罗入了其中。
但历史作为一种过程,却绝没有这般从容平淡,欢乐和幸福是怎么产生的,悲伤和苦痛又是如何生长的,牵涉到具体而微的人和事,一切过往烟云都将浸透着迷茫和不确定,尤其对于今天站在与往日不同时间维度观察着历史的人,联系古与今、中与外,我们因观察历史所引出的联想,就特别地有一些不轻松。
帝国的循环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历史如何诡谲地而不动声色地将前朝后世一起串联?而过去又能给未来提供什么样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好好对历史发问。
王朝的循环、帝国的衰落,一般而言是一种综合性的结果,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全面凋零,统治秩序就将难以为继。
元朝有趣历史小故事
元朝有趣历史小故事关于元朝有趣历史小故事有哪些呢?历史之于人们既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又充满着神秘和未知。
史学家们执着于记录真实的过去,而影视编剧们一方面在享受着史学家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在大胆探索着(改变着)历史的未知(面貌)。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元朝有趣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元朝有趣历史小故事篇一:忽必烈与涮羊肉的起源涮羊肉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的名吃,据说他的起源还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
直到现在在日韩地区,还有人把吃火锅叫做吃“忽必烈”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
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经过多次战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
忽必烈猛地想起家乡的莱肴——清炖羊肉。
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
正当火夫宰羊割肉时,探马突然气喘吁吁地飞奔进帐禀告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离此仅有十里路。
但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着:“羊肉!羊肉!清炖羊肉当然是等不及了,可生羊肉不能端上来让主帅吃,怎么办呢?这时只见主帅大步向火灶走来,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人碗中,撤上细盐、葱花和姜末,双手捧给刚来到灶旁的大帅。
忽必烈抓起肉片送进口中,接连几碗之后,他挥手掷碗,翻身上马,英勇地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生擒敌将。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战前吃的那道羊肉片。
这回厨师精选了优质绵羊腿部的“大三叉”和“上脑”嫩肉,切成均匀的薄片,再配上麻酱、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种佐料,涮后鲜嫩可口,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颜开。
厨师忙上前说道:“此莱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
”忽必烈一边涮着羊肉片,一边笑着答道:“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众位将军以为如何?”从此,涮羊肉成了宫廷佳肴。
但直到光绪年间,涮羊肉才逐渐走向民间。
元朝有趣历史小故事篇二:西征对人类发展有利也有弊蒙古西征的负面影响肯定有,最糟糕的是对中亚和波斯的影响,那里缺水,靠坎儿井来灌溉,必须有人不断疏通和维护它,蒙古人经过后,这些坎儿井基本全部废掉了,许多地方变成荒漠。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75集
第75集元顺帝主要内容:讲述元朝末期元顺帝艰难即位,面对弊病严重、矛盾激化的元帝国,虽然努力挽回,但有心无力,最终帝国灭亡的历程。
背景元帝国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只持续而来一百多年,这个强大的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令人感慨。
作为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在位三十五年,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比开国之君元世祖忽必烈还多一年。
在漫长的执政生涯中,妥懽帖睦尔经历了从成长、振作到消沉乃至堕落的大起大落的过程,他也曾豪情万丈,欲重振帝国雄风,为了挽回王朝的没落、国势的衰退,他也曾努力奋争过,但是元帝国如此迅速的走向衰亡表明其统治制度有严重的内在弊病,元朝政治体制长期以来的痼疾到元顺帝时已越来越严重,这已经不是皇帝一个人所能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背景下,国家机器的运转日渐失灵,日益走向崩溃,而元顺帝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元帝国的楼塌了。
坎坷身世忽必烈去世后,元廷内部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而倾轧不已,皇位频繁更替,三十五年期间更换了七个皇帝,争权斗争愈演愈烈。
这次即将要登场的皇帝是元明宗,明宗在经过长期流亡之后终于要回到大都,哪知道却在半路上被下毒害死,妻子也惨遭杀害,他们年仅十岁的儿子妥懽帖睦尔幸免于难,妥懽帖睦尔就是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是在父亲颠沛流亡的过程中出生的,他的童年时代历经坎坷、多灾多难,然而噩梦没有结束,明宗的弟弟文宗重登皇位,他很快下诏宣布妥懽帖睦尔不是明宗的亲生儿子,就这样,十岁的妥懽帖睦尔再次被流放。
很显然,策划这场阴谋的就是文宗本人。
文宗有意制造这样的一个谎言,是因为这涉及到皇位继承的问题,因为按照这个约定,文宗图帖睦尔继承是不合法的,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所以编造了这样一个谎言。
流放生活位于广西桂林的独秀峰历来是桂林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如今还保留有贡院、孔庙等文化遗迹,其中最独特的是一座孔子刻像,这座刻像刻于元至正五年,是由元代桂林画家丁方钟所作,其刀法圆润、线条简洁,这是孔子众多画像中惟一一座具有蒙古特征的刻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元朝皇帝两都巡幸为何从来都不走“回头路”?
导语: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元大都地处今北京市中心,两地直线距离为270公里左右。
在元朝兴盛时,两都之间共有4
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元大都地处今北京市中心,两地直线距离为270公里左右。
在元朝兴盛时,两都之间共有4条驿道相通,其中有两条是元朝皇帝每年两都巡幸时所走的路线。
据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文物与历史研究人员李艳阳介绍,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确立两都制之后,历代皇帝每年都进行两都巡幸,巡幸路线大多“东出西还”,即出发时从大都由东道“辇路”赴上都,返还时由上都经西道“孛老站道”回大都。
这两条驿道在《元史》中均有记载。
其中,元朝皇帝从大都去上都走的是黑谷东路(俗称“辇路”)。
这条路全长370多公里,设有18处“行营”,是皇帝行走的专道。
该路从大都到居庸关,出居庸关后继续北上,经过今延庆县,翻山越岭进入草原,经明安、李陵台、桓州等驿站抵达上都。
从上都返还大都走的是西路,全长540多公里,共设立24处行营。
其路线为:由上都南下至今张家口,然后大致沿着今京包铁路线至大都。
这条道路在蒙元时期是驿道正路,被人们称为“孛老站道”。
李艳阳说,元朝的两都巡幸制,既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习惯逐水草而居、四时迁徙的生活方式。
同时,元朝皇帝从掌控中原的大都来到草原交通枢纽的上都,便于与漠北宗王贵族联络,加强他们的向心力。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