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1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讨论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育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进展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神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讨论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讨论,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利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启发、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纳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2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讨论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沟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引言化学实验安全主备人:薛锋时间:2009年8月30日课程标准: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省教学要求: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过程与方法:了解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热爱化学这们学科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教学重点:化学的新认识、了解安全措施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流程:Ⅰ、课前检测:一、复习检测: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块状固体应使用____________; 取用少量液体时即应使用____________;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药品,如果实验里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只要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_______性、有__________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______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________________,更不得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1、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Ⅱ、课堂新授:【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2、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小组交流讨论1】为什么说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师生共同探讨】1、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1) 解开许多物质结构之迷,在工厂大规模生产化工产品,如人工牛胰岛素(2) 合成并开发诸多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3) 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径(4) 利用化学高效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国民经济能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m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本文旨在对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
1. 化学的基本概念
- 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壳层
- 原子序数: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3.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 离子:带电离子的粒子
- 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离子的反应
- 离子方程式:用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4. 化学键和化合价
- 化学键:原子间的连接力
- 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的化学键
- 离子键: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键
- 化合价:化合物中某个元素的相对电价
5.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物质的组成: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相对比例
- 电价和化合价:原子或离子在化合物中所具有的电性
- 化学式: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相对原子数的表示方式
6. 化学计量与摩尔
- 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 摩尔比和摩尔分数:不同物质在反应式中的摩尔比例
- 化学计量问题:根据给定条件推导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关系
以上为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的部分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离子反应、化学键、物质组成与结构以及化学计量等重要内容。
希望对你理解和复习化学知识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高一是高中学习生涯中打好基础的一年,而高中化学也是比较难的一门学科。
那么,如何学好高一化学呢?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金属+酸→盐+H2↑中: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 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 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 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人教版】2019年秋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完整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别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别离. 混合物的物理别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别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别离NaCl和KNO3混合物.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别离,叫分馏.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别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以下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 ,塞好塞子进行振荡.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别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别离I2和SiO2的混合物.2、化学方法别离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别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别离方法(见化学根本操作)进行别离.用化学方法别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别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参加过量的别离试剂,在多步别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参加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以下方法进行别离和提纯:(1 )生成沉淀法(2 )生成气体法(3 )氧化复原法(4 )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 )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 )离子交换法常见物质除杂方法3、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响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①常见气体的检验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l )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2 )Na +、K +用焰色反响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 )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 )Mg2 +能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5 )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响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6 )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响,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 ,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 )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响,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8 )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响,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参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参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 + +Cl2=2Fe3 + +2Cl-(9 ) Fe3 +能与KSCN溶液反响,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10 )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 ,能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 +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响,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1 )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2 )Cl-能与硝酸银反响,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 .(3 )Br-能与硝酸银反响,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 )I-能与硝酸银反响,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响,生成I2 ,使淀粉溶液变蓝.(5 )SO42-能与含Ba2 +溶液反响,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6 )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响,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响,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7 )S2-能与Pb(NO3)2溶液反响,生成黑色的PbS沉淀.(8 )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响,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 ,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9 )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参加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10 )PO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响,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11 )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参加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二、常见事故的处理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撒上硫粉三、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 =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 =M③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聚集状态 (1 )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①微粒数目;②微粒大小;③微粒之间的距离 . (2 ) 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 ,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对于气态物质 ,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间距离 . (3 )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 ,影响其体积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 温度一定 ,压强越大 ,气体体积越小 ,压强越小 ,气体体积越大;压强一定 ,温度越高 ,气体体积越大 ,温度越低 ,气体体积越小 .(1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的符号为Vm ,单位为L·mol-1 ,气体摩尔体积的表达V公式:n =Vm在标准状况下 (0℃ ,101kPa ) ,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1也就是说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这里的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 ,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由此也可以推知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是用气体的摩尔质量除以Vm ,即由此也可推得:M=ρ·Vm(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适用范围:适用于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不同表述:①假设T、P、V相同 ,那么N(或n)相同;②假设T、P、n相同 , 那么V相同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 B =n B/V n B =C B×V V =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 (浓 )×V (浓 ) =C (稀 )×V (稀 )⑥溶液的配置(l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参加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参加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 ) ,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补充:1.使用容量瓶的考前须知:a) 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适宜规格的容量瓶. (50mL、100mL、250mL、500mL ) b) 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c) 使用前要先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 d) 容量瓶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响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参加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补充: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一、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根据c B=n 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假设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假设n 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二、误差原因实例归纳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归纳分析如下:(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 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 ,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分析:偏小.胆矾为CuSO4·5H2O ,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 .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12.5g ,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局部失水.分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4.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分析:偏大.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 g氧化钠可与水反响生成40.0 g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使结果偏大.(三)由称量不正确引起的误差5.称量过程中溶质吸收空气中成分.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分析:偏小.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使所称量的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导致其物质的量浓度偏小.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速度要快或放在称量瓶中称量最|好.6.称量错误操作.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分析:偏小.在纸片上称量氢氧化钠,吸湿后的氢氧化钠会沾在纸片上,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7.天平砝码本身不标准.例:天平砝码有锈蚀.分析:偏大.天平砝码锈蚀是因为少量铁被氧化为铁的氧化物,使砝码的质量增大,导致实际所称溶质的质量也随之偏大.假设天平砝码有残缺,那么所称溶质的质量就偏小.8.称量时药品砝码位置互换.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溶质4.4g,称量时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分析:偏小.溶质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质量4.0g减去游码质量0.4g,为3.6g.即相差两倍游码所示的质量.假设称溶质的质量不需用游码时,物码反放那么不影响称量物质的质量.9.量筒不枯燥.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没有枯燥的量筒量取浓硫酸.分析:偏小.相当于稀释了浓硫酸,使所量取的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10. 量筒洗涤.例: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分析:偏大.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局部的体积扣除,假设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11.量筒读数错误.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分析:偏大.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睛与量筒中浓硫酸的凹面处相平.仰视读数时,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所取的硫酸偏多,结果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四)由溶解转移过程引起的误差12.未冷却溶液直接转移.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分析:偏大.容量瓶上所标示的使用温度一般为室温.绝|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伴有热效应,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度.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缩小,低于刻度线,浓度偏大.假设是溶解过程中吸热的物质,那么溶液浓度偏小.13.转移溶质有损失.例:转移到容量瓶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分析:偏小.在溶解、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溶液溅出,溶质有损失.使溶液浓度偏小.14.烧杯或玻璃棒未洗涤.例:转移后,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或者虽洗涤但未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分析:偏小.溶质有损失.使溶液浓度偏小.(五)由定容过程引起的误差15.定容容积不准确.例: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分析:偏小.当液面超过刻度线时,溶液浓度已经偏小.遇到这种情况,只有重新配制溶液.16.定容后多加蒸馏水.例: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分析:偏小.容量瓶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是因为极少量的溶液润湿磨口或附着在器壁上未流下来,不会引起溶液浓度的改变.此时加水会引起浓度偏小.17.定容时视线不平视.例:定容时仰视.分析:偏低.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内液面最|低点高于刻度线,使浓度偏小;反之,俯视时,容量瓶内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使浓度偏大.(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操作18.称量溶质的小烧杯没有枯燥.分析:无影响.因为所称溶质质量是两次称量数据之差,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正确,那么物质的量浓度无影响.19.配制前容量瓶中有水滴.分析:无影响.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变化.20.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分析:无影响.定容摇匀后,溶液的配制已经完成.从中任意取出溶液,浓度不会发生改变. 以上分析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误差的原因及分析方法.从概念不清、药品纯度、称量错误、溶解转移、定容错误五个方面和十七个小点进行了讨论.而有些操作对浓度误差是无影响的,如第六方面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N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氧化物:Al2O3等纯盐氧化物:CO、NO等、H2SO4等净含氧酸:HNO物按酸根分无氧酸:HCl强酸:HNO3、H2SO4、HCl酸按强弱分弱酸:H2CO3、HClO、CH3COOH化一元酸:HCl、HNO3合按电离出的H +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物多元酸:H3PO4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 -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CO3正盐:Na盐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下面比拟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 溶 液胶 体 浊 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 (粒子直径小于10 -9m ) 1nm -100nm (粒子直径在10 -9 ~ 10-7m ) >100nm (粒子直径大于10 -7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实例溶液酒精、氯化钠等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质外观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 -9~10 -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 ,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 ,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 ,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 ,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 ,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 ,其分散剂为水 ,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 ,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A . 物理方法①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②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适宜的溶剂中形成胶体 ,如蛋白质溶于水 ,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 化学方法①水解促进法:FeCl 3 +3H 2O (沸 ) =3)(OH Fe (胶体 ) +3HCl②复分解反响法:KI +AgNO 3 =AgI (胶体 ) +KNO 3 Na 2SiO 3 +2HCl =H 2SiO 3 (胶体 ) +2NaCl思考:假设上述两种反响物的量均为大量 ,那么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响方程式 ?提示:KI +AgNO 3 =AgI↓ +KNO 3 (黄色↓ ) Na 2SiO 3 +2HCl =H 2SiO 3↓ +2NaCl (白色↓ )4、胶体的性质:① 丁达尔效应 - -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 ,是一种物理现象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 ,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 ,当光照射胶粒上时 ,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 ,胶粒即成一小光源 (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 ) ,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 "通路〞 .当光照在比拟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那么无此现象 ,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 ,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 ,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 ② 布朗运动 - -在胶体中 ,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那么的运动 ,称为布朗运动 .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 电泳 -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 (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 ,另外 ,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那么运动 ,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 ,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 ,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 、电泳现象说明胶粒带电荷 ,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 ,因而胶体中胶粒的外表积大 ,因而具备吸附能力 .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那么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 ,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 .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别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 .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 、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 ,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3)(OH Al 、3)(OH Fe 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 2S 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AgI 胶粒随着AgNO 3和KI 相对量不同 ,而可带正电或负电 .假设KI 过量 ,那么AgI 胶粒吸附较多I -而带负电;假设AgNO 3过量 ,那么因吸附较多Ag +而带正电 .当然 ,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 、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 、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 .但凡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 ,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 .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 (如3)(OH Fe 胶体 ,AgI 胶体等 )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 ,蛋白质溶液 (习惯仍称其溶液 ,其实分散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 ) ,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 ,故可产生电泳现象 .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 ,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④聚沉 - -胶体分散系中 ,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 (酸、碱及盐 )、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 .有时胶体在凝聚时 ,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 ,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1 )胶粒小 ,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 ,不易下沉或上浮 (2 )胶粒带同性电荷 ,同性排斥 ,不易聚大 ,因而不下沉或上浮胶体凝聚的方法:。
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主要内容包括:
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物质的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主要介绍了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
3. 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和性质,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等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 常见的无机物:介绍了氮、硫、氯等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5. 常见的有机物:介绍了甲烷、乙烯、乙炔等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等。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介绍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焓变、熵变等。
7. 有机合成与实验安全:介绍了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和实验安全知识,如防火、防爆、防腐蚀等。
以上是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梳理
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的尺寸、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卤素、氧族元素的性质,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
3.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及它们的性质,电子云模型,共价键的性质。
4.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关系: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基本术语,化学计量关系,摩尔
及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计算质量之间的转换。
5. 气体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性质,浓度、体积与摩尔质量的关系。
6.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7.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原理,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计算,变温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假设与化学平衡的位置。
8. 水与溶液:水的结构,溶液中物质的状态,溶液的浓度。
9. 酸碱及其溶液:酸碱的性质与定义,酸碱反应的本质,强弱酸碱的判断,酸碱溶液
的浓度。
10. 离子反应与结构:离子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的平衡,离子的水合反应。
以上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的梳理。
具体能否用于学习还需参考对应教材内容。
新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1册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1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一、物质的分类一)分类方法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单质,其物理性质不同。
例如,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C60等。
需要注意的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2.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需要注意的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不成盐氧化物。
4.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需要注意的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分散系的组成:分散质和分散剂。
3.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4.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
5.胶体的制备:例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需要在沸水中滴入5-6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
6.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用于区分胶体和溶液。
2)电泳。
3)聚沉:加电解质溶液或者加热都会使胶体聚沉。
7.常见的胶体。
8.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比较: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种类。
分散质粒子直径。
外部特征。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溶液。
分子、离子。
小于1nm。
均一、稳定、透明。
能。
能胶体浊液。
大量分子聚集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体。
1-100nm。
较均一、较稳定。
能。
不能浊液。
大于100nm。
不均一、不稳定。
不能。
不能二、物质的转化1.酸的通性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在于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酸可以通过以下反应转化:活泼金属―→盐+氢气(置换反应)碱性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盐―→新酸+新盐酸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例如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量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mol)。
2. 阿伏伽德罗常数:1摩尔物质中所含粒子数,约为6.02×10^23。
3.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每升(mol/L)。
4. 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反应中消耗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4.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三、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2.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A族和B族的元素。
4.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位于主族和镧系之间的元素。
四、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3.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4. 分子结构: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五、酸碱与盐1.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2. 氧化剂:获得电子的物质。
3.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
七、化学能与热力学1. 化学能:化学反应中储存或释放的能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八、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操作:包括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
2. 实验仪器:常用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数据的处理:数据记录、计算和分析。
九、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2、氢氧化物3、盐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点精讲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硅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篇二:化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方程式1.金属钠(1)是一种的固体.它的,钠很,,(2)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2.钠放置在空气中先,再变是因为氧化3反应,过氧化 4盖风化是化学变化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可用1. 与CaCl2反应有无沉淀2.与酸反应剧烈程度3碱性强弱4稳定性2. 碳酸钠与盐酸互滴时中刚开始无现象,后有气泡3除杂: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适量NaOHNaHCO3溶液(Na2CO3)足量CO21.Al和OH互滴现象不同:OH滴到Al中先沉淀后澄清;Al3+到OH-中先澄清后沉淀---Al3++3 OH=Al(OH)3 ↓Al(OH)3 + OH = AlO2 +2 H2O3+--3+Al3++4OH-= AlO2-+2 H2O2. NaAlO2 和盐酸-互滴现象不同:盐酸滴到NaAlO2中先沉淀后澄清; NaAlO2 滴到盐酸中先澄清后沉淀AlO2-+H++H2O=Al(OH)3 ↓Al(OH)3 + 3H+= Al3++3H2O.AlO2-+4H+ = Al3++ 2H2O 2.实验室制取Al(OH)3碱须用氨水3.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碱必须是强碱4.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 H2O,可做净水剂原因是Al3++ 3 H2O = Al(OH)3(胶体)+ 3H+ 5.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钠的焰色是黄色,钾的焰色是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实验中用盐酸洗铂丝;实验步骤:烧,蘸,烧,洗1制备Fe(OH)2注意:亚铁盐溶液必须新制,保证无氧氛围2铁盐可做净水剂原因是Fe3与水反应形成Fe(OH)胶体:Fe3++ 3 H2O = Fe(OH)3(胶体)+ 3H+ 3.合金的硬度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熔点一般低于各成分金属;铁合金可分为生铁和钢第三章化学反应归纳 1、钠在空气中燃烧 2Na + O2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2、2Na + 2H2O = 2 NaOH +H2 ↑2Na + 2H2O = 2Na++ 2OH-+H2 ↑3、2Na2O2 + 2H2O = 4NaOH +O2 ↑ 2Na2O2 + 2H2O = 4Na++4OH -+O2↑Na2O+H2O=2NaOH4、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 = 2NaCl +H2O+CO2↑CO32-+2H+= H2O+CO2↑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Na2CO3 + HCl =NaHCO3 + NaClCO32-+ H+= HCO3-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 H2O +CO2↑ 6、2NaHCO3△Na2CO3 + H2O +CO2 ↑7、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HCO3-+ OH -=H2O + CO32- 8.Na2CO3+H2O+CO2 = 2NaHCO39.2NaHCO3+Ca(OH)23 + 2H2O+Na2CO3NaHCO3+Ca(OH)23+H2O+NaOH10.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 + 3O2点燃2Al2O32. 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6H+=2Al3++3H2↑3. 2Al+2NaOH +2H2O = 2NaAlO2 +3H2↑2Al + 2OH -+2H2O = 2AlO2-+3H2↑4. Al2O3 + 2NaOH2NaAlO2 +H2OAl2O3 + 2OH -= 2AlO2-+ H2O5.Al2(SO4)3 +6NH3·H2O=2Al(OH)3↓+(NH4)2SO4 Al3++ 3 NH3·H2O =Al(OH)3↓+ 3NH4+6.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3H+= Al3++ 3H2O 7.Al(OH)3 + NaOHNaAlO2 +2 H2O Al(OH)3 + OH-= AlO2-+2 H2O8 2Al(OH)32O3+3H2O++9.Al3 + 3 H2O = Al(OH)3(胶体)+ 3H11.Al3++3 OH-=Al(OH)3 ↓ Al(OH)3 + OH-= AlO2-+2 H2OAl3++4OH-= AlO2-+2 H2O12.AlO2-+H++H2O=Al(OH)3 ↓Al(OH)3 + 3H+= Al3++3H2O.AlO2-+4H+ = Al3++ 2H2O 13.2AlO2-+CO2+3H2O=2 Al(OH)3+ CO32-1.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3Fe + 4H2O(g)高温Fe3O4 + 4H22. 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H2↑ Fe + 2H+= Fe2++H2↑3. 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e2O3 + 6HCl =2FeCl3 + 3H2OFe2O3 + 6H+= 2Fe3++ 3H2O 4.Fe3O4+8H+=Fe2++2Fe3++4H2O5.Fe2O3+3CO=2Fe+3CO26.FeCl3 + 3NaOH =Fe(OH)3 ↓+3NaClFe3++ 3OH -= Fe(OH)3 ↓ 7.FeCl2 + 2NaOH =Fe(OH)2 ↓+2NaClFe2++ 2OH -=Fe(OH)2 ↓ 8.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4Fe (OH)2 + O2 + 2H2O = 4Fe (OH)39.Fe(OH)2+2HCl=FeCl2+2H2O 10.Fe(OH)3+3HCl=FeCl3+3H2O11.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Cl2 + Cl2 = 2FeCl3 12.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l3 + Fe = 3FeCl213.2Fe3++ Cu= 2Fe2++ Cu2+14.3SCN- + Fe3+=Fe(SCN)32 Fe2++ Cl2 = 2 Fe3++ 2Cl- 2Fe3++ Fe =3Fe2+篇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 了解钠、铝、铁、铜与氧气、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情况,了解金属共性,掌握个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学问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留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存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与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推断:(看几看)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 ”“↑”“↓”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
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
如:HCO3+H+=H2O+CO2↑,HCO3+OH=H2O+CO32(2)审题时应留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留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留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必备学问一、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挨次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挨次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说明(讨论稿)说明:本教学目标说明中将教学要求分为基本的要求、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和不宜拓展四个层次,各目标层次具体要求如下:基本的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弹性的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本节增补发展的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必修 2 结束时掌握不宜拓展:留待选修学习第一章、从试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①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知道一些基本的安基本的要求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② 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③ 初步体验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表进行常见化学物质的检验和提纯的实验方法④ 能够说出蒸馏和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弹性的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并能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表进行常见化学物质的检验和提纯要求发展的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现象观察与记录、结果的分析)要求不宜拓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基本的要求① 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② 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③ 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④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涵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⑤ 溶液稀释时有关的计算⑥ 初步学会使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只要求会配制没有明显热效用的溶液),弹性的要求①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② 掌握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发展的要求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不宜拓展①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②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基本的要求①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②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弹性的要求①胶体的渗析②胶体的吸附作用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①胶体的凝聚的方法②胶体布朗运动③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释 F e( O H ) 3胶体的形成原理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要求①会写:能够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基本的要求②会看:看到离子方程式知道代表的是某一类的反应,并能举例。
如看到+-H +OH=H2O知道代表的是强酸、强碱之间的反应;③会判断: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2-2-的检验方法。
④会检验: Cl、 SO、CO43弹性的要求①涉及强酸、强碱、盐(包括难溶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限于初中学过的方程式);②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发展的要求涉及醋酸、氨水等弱电解质以及碳酸氢根离子等酸式盐的较为复杂的离子方程式不宜拓展①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②涉及量的关系的离子反应,如过量、不足量等。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的要求①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②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③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并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④通过具体实例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弹性的要求①理解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发展的要求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不宜拓展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守恒原理及其运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基本的要求①了解钠、铝、铁、铜与氧气、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情况,了解共性,掌握个性。
(或了解钠与氧气、水的反应;了解铝与氧气、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了解铁与氧气、水、盐酸的反应。
)②初步学会根据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原理设计实验装置③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金属单质在各种反应中所表现的氧化还原性④了解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的保存弹性的要求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基本的要求( 1)氧化物的性质: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与水、酸、碱溶液反应( 2)氢氧化物的性质:①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②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③了解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等难溶性氢氧化物受热分解(3)盐的性质①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水溶液的碱性、热稳定性,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②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③理解 Fe3+的氧化性, Fe2+和 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局限与Fe3+与 Fe、 Cu 反应, Fe2+与Cl 2反应)3+④了解 Fe的检验⑤了解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弹性的要求氧化铜与氧化亚铜的转化发展的要求①掌握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包括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的相互转化)②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③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不宜拓展① CO32-、 HCO3-的水解②铝热反应③Fe3+与 H 2S、 HI 的反应④Fe2+与 HNO 3、 KMnO 4反应⑤ NaAlO 2的性质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基本的要求①知道合金的一般特性②能列举铜合金、钢等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③能说出青铜的主要成分,钢的主要成分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各种合金材料的具体组成比例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基本的要求①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②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能说出它的主要用途③知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④了解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碱性氧化物、强碱反应⑤能列举二氧化硅制品的主要用途⑥了解硅酸的性质(弱酸性、水溶性、硅胶的吸水性)及制备方法⑦了解硅酸钠( Na2SiO3)的性质、用途,知道常用的水玻璃、陶瓷、水泥、玻璃是硅酸盐制品弹性的要求普通玻璃、水泥的组成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①几种硅酸盐制品的制备方法② SiO2的网状结构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基本的要求①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毒性)②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氯气与氢气、钠、铁、铜、水、氢氧化钠溶液、某些盐( Fe2+、 I -)的反应,并能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③理解漂白粉的生产原理,漂白粉的漂白原理④了解氯水的消毒和漂白作用⑤学会 Cl -检验的方法弹性的要求①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②含碘盐的成分及用途发展的要求①卤素的相互置换②在氯气基础上,以对比的方式学习氟、溴、碘等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不宜拓展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及操作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基本的要求①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毒性)②了解二氧化硫与水、氧气反应,能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上用二氧化硫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③了解亚硫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④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与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区别⑤了解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⑥了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及防治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及装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定量关系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基本的要求①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理解浓硫酸的氧化性(与Cu、 C 的反应)②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理解硝酸的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与Cu、C、常见金属的反应)③学会 SO42-的检验④知道氨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知道氨水呈弱碱性⑤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⑥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共热、与酸反应)⑦知道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与铁、铝的钝化作用⑧知道硝酸的保存方法⑨能化学方程式列举出工业上用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弹性的要求①解释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②知道氯化铵的受热分解的实验现象③学会 NH 4+的检验方法发展的要求掌握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不涉及H2S 的相关反应)掌握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不宜拓展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说明(讨论稿)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基本的要求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了解 1— 18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③以Ⅰ A 和Ⅶ 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④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知道C、 H、 O常见的同位素及其应用。
弹性的要求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②了解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基本的要求①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②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③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④知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弹性的要求①原子半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②了解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发展的要求掌握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关系不宜拓展第三节化学键基本的要求①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以及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化学键的形成。
②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能够判断常见化合物的类别。
③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④知道化学键的概念,能够从化学键的变化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①共价键的键角、键能等概念。
②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基本的要求①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
②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
③通过生产、生活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④知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基本的要求①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②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③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基本的要求①通过试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温度、浓度、反应物状态、催化剂等因素对一个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通过试验认识到任何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③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速率的复杂计算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基本的要求1.会写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知道甲烷的结构特点。
2.知道甲烷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会写化学方程式。
3.知道取代反应的概念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4.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类推烷烃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