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以东京为例
日本老旧小区更新经验与特色——东京都两个小区的案例借鉴
8 | 社区微更新Experience and Features of Japan’s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 Regeneration:Two Cases in Tokyo冉奥博 刘佳燕 沈一琛 RAN Aobo, LIU Jiayan, SHEN Yichen老旧小区的更新和提升已成为中国当前众多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议题。
日本经历了数十年的城市更新历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老旧小区,并形成了丰富经验和特色。
在回顾日本老旧小区更新历程和主要手段的基础上,基于代表性、知名度和更新内容等维度,以东京都的花田和高岛平两个小区的更新为典型案例,从参与主体、更新手段、议事机制3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发现日本的老旧小区更新已经从单一建筑空间改造转向小区全面提升,包括功能优化、社会活力再造、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参与等,并且重视更新中的地域特色,以期为中国探索城市老旧小区更新的可持续路径提供借鉴。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 regener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current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Japan has accumulatedgreat experience and features in this aspect, after decades of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 focusing greatly on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 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s for China. After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ain methods of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 regeneration in Japan, this paper selects two typical regeneration cases in Hanahata Danchi and Takashimadaira Danchi in Tokyo based on their representativeness, popularity and type, then analyzes two cases in terms of participant actors, regeneration methods and mechanisms for negoti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Japan the focus of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 regeneration has transferred from single building renewal on physical aspect to the all-around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district, including functional optimization, social vitality generation, as well as bottom-up multi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on, etc., and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regional distinctiveness. It is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China for the exploration of sustainable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 regeneration.0 引言老旧小区更新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议题。
文章精选城市微更新:日本老旧小区更新经验与特色
文章精选城市微更新:日本老旧小区更新经验与特色导读本文在回顾日本老旧小区更新历程和主要手段的基础上,以东京都的花田和高岛平两个小区的更新为典型案例,从参与主体、更新手段、议事机制3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发现日本的老旧小区更新已经从单一建筑空间改造转向小区全面提升,包括功能优化、社会活力再造、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参与等,并且重视更新中的地域特色,以期为中国探索城市老旧小区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本文字数:3682字阅读时间:11分钟1日本老旧小区的更新历程和主要方式回顾日本老旧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可见其与住宅政策的变迁直接相关。
日本住宅政策的导向经历了1970年代由确保供应量转变为提高质量,以及进入新世纪后转向重视市场机制和既有建筑空间的活用的过程。
日本没有明确的关于老旧小区的划定标准,现在一般将适用1981年旧耐震基准的小区视为老旧小区,2016年全日本共有1600个这样的老旧小区。
总体而言,日本的老旧小区更新包含4种主要方式:小区再生、存量活用、用途转换和让渡返还。
各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同一个小区更新中混合使用。
由都市基盘整备公团和地方都市开发整备部门合并而成的UR开展的更新工程已基本覆盖全日本范围内的所有老旧小区。
日本老旧小区物质空间的更新方式2案例选择本文基于代表性、知名度、更新内容等方面的考量,选取花田和高岛平2个老旧小区的更新作为案例研究。
案例都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建成时间早,老龄化率极高,且在日本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此外,两者在更新内容上各有侧重,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日本老旧小区更新的多元举措。
花田更新更多围绕物质层面的整体改造展开,而高岛平更新则更多聚焦于社会层面的更新和发展。
3花田小区更新活动3.1 小区概况花田小区位于东京市足立区,距离市中心15 km。
占地面积19.1万m2,共计80栋楼房,2 725户。
2011年开始启动更新活动,由于项目规模大,更新目前还在进行中。
3.2 参与主体花田小区的更新改造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运行,同时充分结合政府和民间的力量。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优秀案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优秀案例一、北京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那可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代表地儿啊。
以前这里就是普普通通的老胡同街区,住着老北京的居民,到处都是传统的四合院。
保护更新的时候,可没搞那些大拆大建的事儿。
首先把那些有历史价值的四合院精心修缮,保留了老建筑的结构和特色,像什么雕花的门窗啊,古旧的屋檐啊,都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然后呢,在利用方面就很聪明。
把一些四合院改造成了特色的民俗客栈,让游客能亲身感受住在老北京四合院是什么滋味儿。
街道两旁的店铺也是一大亮点。
既有传统的手工艺品店,卖着老北京的兔儿爷、剪纸之类的,又有一些创意小店,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结合起来,像京剧脸谱的手机壳、印有故宫图案的T恤。
这样一来,既吸引了大量游客,又传承了老北京的文化。
而且这里还保留了很多老字号小吃,什么炸酱面、卤煮火烧,游客边吃边逛,那叫一个惬意。
二、成都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就像成都的一张名片。
这个地方的保护更新可以说是把成都的休闲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建筑保护上,严格按照川西民居的风格来修复。
那小青瓦、雕花的门窗栏栅,一砖一瓦都透着老成都的韵味。
宽巷子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的居住功能,有一些原住民还在里面生活,你能看到老成都人在院子里喝茶、打麻将的悠闲场景。
窄巷子就更偏向商业和文化展示啦。
有各种各样的茶馆,你走进去,服务员操着一口四川话问你“喝啥子茶”,感觉特别亲切。
还有川剧变脸的表演场地,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这一神奇的传统艺术。
这里的美食就更不用说了,龙抄手、担担面香气四溢。
而且宽窄巷子还会举办一些传统节日的活动,像春节的时候,满巷子都是红灯笼,有猜灯谜、写春联的活动,热热闹闹的,把老成都的年味展现得十足。
三、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国外案例)这个地方简直就是艺术的殿堂啊。
佛罗伦萨人对他们的历史中心保护得那叫一个精心。
从建筑上来说,那些古老的教堂、宫殿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比如说圣母百花大教堂,它那独特的穹顶和精美的外立面,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维护修复。
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
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目录1. 欧州成功案例 (3)1.1 英国伦敦里维尔城改造案例分析 (3)1.1.1 背景概述 (4)1.1.2 改造方案设计 (5)1.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7)1.2 瑞士苏黎世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8)1.2.1 背景概述 (9)1.2.2 改造方案设计 (10)1.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11)1.3 法国巴黎马雷区改造案例分析 (13)1.3.1 背景概述 (14)1.3.2 改造方案设计 (15)1.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17)2. 美洲成功案例 (18)2.1 美国纽约下城酒吧街改造案例分析 (19)2.1.1 背景概述 (21)2.1.2 改造方案设计 (21)2.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23)2.2 巴西里约热内卢老城改造案例分析 (24)2.2.1 背景概述 (26)2.2.2 改造方案设计 (27)2.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28)2.3 墨西哥墨西哥城历史城中心改造案例分析 (29)2.3.1 背景概述 (30)2.3.2 改造方案设计 (32)2.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33)3. 亚洲成功案例 (34)3.1 韩国首尔兴京地区改造案例分析 (36)3.1.1 背景概述 (38)3.1.2 改造方案设计 (39)3.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40)3.2 新加坡莱佛士初创区改造案例分析 (41)3.2.1 背景概述 (43)3.2.2 改造方案设计 (44)3.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45)3.3 日本东京神田地区改造案例分析 (46)3.3.1 背景概述 (48)3.3.2 改造方案设计 (49)3.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50)4. 总结与展望 (52)4.1 国外旧改成功经验总结 (53)4.2 对中国旧改的启示 (54)4.3 未来发展展望 (55)1. 欧州成功案例汉堡市位于德国北部,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德国第二金融中心,同时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市,有着“世界桥城”的美称。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方案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方案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艺术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破坏,很多古建筑面临着崩塌、损毁和遗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能够利用其潜力发展相关产业,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
1.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旅游影响,丽江古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为了保护这座古城,丽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限制车辆进入、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建立管理机构。
此外,政府还鼓励当地居民开办民宿、艺术工坊等文化创意产业,以提高古城的活力和吸引力。
2. 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但在2019年的大火中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这座文化遗产,巴黎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向全球募捐资金。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一系列展览和文化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圣母院保护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并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3. 日本京都清水寺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清水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这座古建筑,京都政府实行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和进入时间。
政府还鼓励当地居民开设传统工艺品店铺,以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购物选择。
此外,清水寺还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公益活动,提高了其在当地居民中的认同感和声誉。
4. 中国故宫作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故宫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
为了保护这座宏伟的宫殿建筑,故宫博物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文物保护和推出数字化展览。
此外,故宫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其他博物馆共同举办展览和学术研讨会,以提高故宫的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
5. 意大利比萨斜塔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斜塔之一,比萨斜塔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为了保护这座古建筑,意大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地基修复和定期检查。
此外,政府还与当地居民、企业和学术机构合作,共同保护和利用比萨斜塔的价值,例如策划展览、举办音乐会和推广当地特色产品。
全球七大典型城市更新案例
想让旧城重焕活力就该这样干!全球七大典型城市更新案例鉴赏和桥机构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更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甚至被誉为房地产市场未来十年的下个风口。
那么,城市更新到底该怎么做?本文为您
解读中外七个“城市更新”范例。
01 东京六本木—城区改建之典范
旧城改造在城市更新中很常见,许多城市都在实践,但能够把城市情感和未来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六本木新城称得上是个中翘楚。
和桥机构今天
和桥机构。
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分析
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六本木新城概述 (6)1. 六本木新城简介 (8)2. 六本木新城的发展历程 (8)3. 六本木新城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9)4. 六本木新城的主要建筑与设施 (10)三、六本木新城的成功因素分析 (11)1. 独特的经营模式 (12)2.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13)3. 丰富的文化与娱乐资源 (14)4. 高品质的建筑与设施 (16)5. 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营销策略 (17)四、六本木新城在行业中的地位与影响 (18)1. 对东京市的经济贡献 (19)2. 对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20)3. 对全球商业地产市场的借鉴意义 (22)五、六本木新城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23)1. 面临的挑战 (25)2. 发展战略调整 (26)3. 未来展望 (27)六、结论 (28)1. 研究总结 (2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0)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全面分析东京六本木新城的案例,包括其规划背景、设计理念、实施过程、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六本木新城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城市更新和规划项目提供参考。
这一部分将介绍东京六本木新城的规划背景,包括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区域特征以及规划前的状况等。
还将探讨当时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如人口密度过高、基础设施落后等。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六本木新城的设计理念,包括其规划目标、设计原则、空间布局以及功能性混合等。
还将探讨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融入当地文化和历史元素。
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六本木新城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包括项目筹备、资金筹措、政策支持等方面。
还将重点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本部分将分析六本木新城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包括房地产开发、商业活动、就业机会等方面。
城市特色风貌改造案例
城市特色风貌改造案例
城市特色风貌改造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北京市:北京市在城市特色风貌改造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护古都风貌、恢复传统胡同、建设步行街等,旨在打造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城市。
2. 上海市:上海市在城市特色风貌改造方面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海派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3. 南京市:南京市在城市特色风貌改造方面注重保护古都风貌和传统文化,同时推进城市更新和改造,打造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城市。
4. 杭州市:杭州市在城市特色风貌改造方面注重保护西湖等自然景观和历史建筑,同时推进城市更新和改造,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5. 成都市:成都市在城市特色风貌改造方面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和特色街区,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川西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这些城市在特色风貌改造方面都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这些改造案例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老城区改造与文化结合成功案例
老城区改造与文化结合成功案例老城区改造与文化结合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将老城区与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保护历史遗产,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列举了10个成功的案例,展示了老城区改造与文化结合的实践经验。
1. 北京胡同文化保护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北京市政府通过保护和修复胡同,打造了胡同文化保护区。
这里保留了原有的胡同特色,建设了文化街区、文化创意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2. 上海外滩文化带:上海外滩是上海的历史风貌区,通过对外滩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打造了外滩文化带。
这里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各类文化设施和商业活动,吸引了游客和市民,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景区之一。
3. 广州老城区文化保护与再利用:广州作为中国的南方大都市,也面临着老城区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广州市政府通过对老城区的保护和再利用,打造了一系列文化街区和创意园区。
例如,荔湾区的上下九步行街,通过保留老建筑和引入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商业和文化街区。
4. 成都宽窄巷子: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中心,通过对宽窄巷子的保护和改造,打造了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旅游目的地。
宽窄巷子保留了原有的老建筑风貌,同时引入了各类文化设施和民俗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
5. 南京夫子庙:南京夫子庙是南京的一处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对夫子庙的保护和改造,打造了一个集文化、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地区。
夫子庙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同时引入了各类文化活动和商业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
6. 青岛栈桥文化带:青岛的栈桥是一处历史建筑,通过对栈桥的保护和改造,打造了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海滨旅游目的地。
栈桥周边建设了文化广场、博物馆等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
7. 杭州西湖文化带:杭州的西湖是一处自然风景区,通过对西湖周边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打造了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地区。
日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运动的发展及启示
的“宜居度”。所谓“宜居度”就是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在西欧社会,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所拥有的价值很早就得到重视,“宜居度”的思想也得以确立。
1978年日本国土厅开始在16个城市实施传统文化都市保护计划和传统产业都市建设计划。受此计划的影响,从80年代开始各省厅开始实施突出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政策。日本国家及地方政府开始制定以历史街区保护和景观形成为目标的政策法规。这一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不仅仅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同时也是都市的社会问题,这种认识开始获得普遍认同。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认识的普及与城市居民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识密不可分。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成熟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更加积极地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运动。日本建设省1990年将10月4日定为“都市景观日”,积极推动城市景观保护,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运动的开展。1991年开始设立“都市景观大奖”,旨在倡导市民的都市美化意识。从1993年开始建设省又实施了“街区环境修复计划”。除此之外,建设省还启动了“历史街区及修复综合援助计划”,制定了地区保护及再开发计划等都市保护的综合方案。
另外,在当时产生了很多保护历史街区的全国性居民团体组织,如1962年关东地区成立的
“文化保护政策协会”、关西地区成立的“关西文化遗产保护协会”,1970年成立的日本全国历史风土保护联盟,以及1974年成立的“全国街区保护联盟”等。日本学者西村幸夫则指出,“如果说1970年设立的全国历史风土保护联盟是连结关心历史环境的个人的网络的话,那么1974年成立的街区保护联盟就是推动保护运动发展的团体间网络。”
政府的保护措施也促进了地方保护街区运动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历史街区保护问题得到日本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以大都市为中心相继制定了都市景观条例,都道府县制定的保护条例也大幅增加。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表彰对优秀景观形成做出贡献的建筑和历史街区专门设立了“景观奖”,同时也将这些建筑、历史街区等作为当地美景的标志进行宣传,并采取特别措施来加以保护。这些历史街区和景观保护政策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日本逐步形成成熟的、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制。
城市中的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以辽阳“东京城”遗址为例
体而 言 , 由于缺 少保 护 资 金 与遗 产旅 游 价 值 不 明显
的原 因 , 遗址 处于 废弃 状态 。 该
1 2 遗 产 价 值 .
“ 东京 城 ” 在清朝 历 史上 占据 非 常重 要 的 位 置 。 1 2 年努 尔 哈赤 攻 占辽 阳城 后 , 61 出于 政 治 、 事 上 军 的原 因决 定 将 后 金 ( 清 ) 前 国的 都 城从 新 宾 的 赫 图 哈拉 迁 到辽 阳 。 由于 当时 辽 阳 老 城 受 战 争 影 响 损 毁严 重 、 会矛 盾 较 大 , 乏安 全 感 , 尔 哈赤 决 定 社 缺 努 放弃 老城 , 1 2 与 6 2年 在老 城东 面太 子河对 岸 另建 都
【 中图分类号 】T 94 U 8
【 文献标 识码 】 A
古 城遗址是我 国“ 大遗址 ’ 概念 中的重 要类 型 , 是 历史上某 一时 期 区域 内政 治 、 经济 、 会 、 事 、 社 军 建
目前地 上 历史遗 存有 天佑 门 ( 部 复 建 ) 局 部 城 墙 上 、 的夯 土部 分 、 台。文 物 部 门根 据 现 场 踏 勘 , 定 土 确 了八 角殿 、 汗王 寝 宫 、 陀 寺 、 门 、 墙 、 井 等 建 弥 城 城 水 筑基 址 的位置 , 西侧 留有 护城 河 ( 城壕 ) 的遗 迹 。总
共 和制 ) 度 、 计 丁 授 田” 制 “ 制度 、 崇 喇 嘛教 以及 和 推
“ 京城 ” 后 金 ( 清 ) 东 为 前 时期 努 尔 哈 赤 所 建 的 关外 三 座都 城之一 , 于 辽 阳市 东 , 老 城 区隔 河 位 与 相 对 , 于规 划建 设 中的 河 东新 城 中心 位 置 。遗 址 处 的西面 和北 面为 正在 建 设 的房 地产 项 目, 部 为 规 东 划 的大 学城 , 面 为 建 设 中 的 政 务 中心 , 周 道 路 南 四
东京现代化与传统相融的都市
东京现代化与传统相融的都市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是一个兼具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都市。
它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也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存。
本文将探讨东京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留并融合其悠久的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一个独特的都市风貌。
一、现代化的东京东京作为一个先进的都市,具备现代化城市的各类设施和服务。
高楼大厦、繁忙的交通网络、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等无不展示出东京现代化的一面。
这里有先进的高速铁路系统,如著名的新干线,将东京与日本全国连接起来。
此外,东京还有先进的通信网络,包括光纤互联网和高速无线网络覆盖,为居民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
二、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尽管东京现代化的速度迅猛,但城市的精神和传统文化并没有因此被抹杀。
东京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在这座城市中,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寺庙、神社和历史建筑,如东京塔、淺草寺和明治神宮等。
东京的日本国立博物馆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览场所,展示了日本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珍贵文物。
此外,东京的传统艺术也在保持和传承。
传统日本歌舞伎剧院和能剧场每年吸引无数观众前来观赏。
同时,日本传统的茶道、日本舞和花道等艺术形式也在东京扎根,成为了东京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传统艺术不仅在东京本土受到推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欣赏和学习。
三、城市规划与公共空间东京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的建设,以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文化体验。
东京有大片的公园和绿化带,如上野公园和新宿御苑,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此外,东京还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并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中,以展示城市的传统风貌和文化特色。
四、现代艺术与创新在面对现代化挑战的同时,东京也成为了现代艺术和创新的中心。
艺术展览和设计展示活动在东京频繁举行,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创新的平台。
此外,东京也是一座充满创新的城市,孕育着许多科技创业公司和独立设计师。
东京的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
东京的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王文元一、东京是新城还是旧城1945年二战结束前,东京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如今的建筑物十有八九是新建的,但因此就断言东京是新城,未免过于武断了。
判定新城、旧城的标准在于文化传统是否保留完好,这是最关键的,市容市貌不过是文化传统的载体。
可以肯定地说,东京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旧城,虽然她远不如世界名城罗马、巴黎的历史悠久。
这一判断有以下三个依据:一是东京建筑物的风格与历史是一脉相承的,现代化进程并未破坏东京的传统神韵。
东京的特点鲜明,不仅为日本人认同,同样为外国人认同,初来这里的外国人一般是找不到似曾相识的感觉的。
二是东京的文化传统保留得较为完整,城市的民俗风情浓厚,特别是作为传统活动,年中行事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传统节日也保留着原来的功能,传统节日的场面与几百年前并无两样。
三是东京现在的功能分区与历史形成的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保留了原貌。
皇宫坐落在市中心,连护城河都保留原样,古建筑群落绝大部分还在,比如著名的浅草寺商业街就保留得完好无缺。
因此,东京算得上一个传统的旧城。
二、东京旧城保护的主要措施东京的旧城保护,得益于以下四个措施:一是土地制度。
日本没有实行彻底的土地私有,名义上土地归国家所有。
但是在使用权上是高度分散的,没有个人、企业或机构占有大量土地的情况,这是旧城风貌得以保留的最基本的保证。
在土地垄断的场合,垄断者可以对城市进行主观的改造,个人意志很容易强加给城市;土地分散,辅之以法律法规,就比较容易保持城市的风貌,不使其发生过大过激的变化。
因为一个个土地所有者只占据一小块土地,左右不了城市的总体布局。
在这种场合,听从市场与客观规律主宰就成为可能。
二是以法律、法规作为城市规划的保证。
每次修订城市规划都出台相应的法律文件及细则,使得城市规划有法可依,得以落实。
《城市规划》法律文件是城市发展建设法规中的宪法,在宏观上规范人们的行为,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细则很详细,比如什么地点允许建筑物建多高、地下建多深都有具体规定,违章必究。
日本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引言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调整城市结构,提升城市能级、质量和承载力,在土地利用上控制增量和盘活存量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旧城区内建筑老化、道路狭窄、配套落后、环境脏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更新需求旺盛,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如何务实和高质量地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已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放眼全球,东京、新加坡、纽约、伦敦等发达城市都在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更新,其中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典范。
2 东京城市发展与更新的特点21世纪初,日本开始在国家层面推进城市更新政策,试图通过城市更新刺激经济复苏、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作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中心——东京,其城市更新的实践非常成功,在215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吸引了约1350万人口,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虽然日本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但东京的人口仍在增长。
究其原因,就在于东京是一座持续更新的城市,城市结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一直处于更新建设之中,面貌日新月异,使得东京能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2.1 依托轨道交通,发展城市节点轨道交通的发展始终引领着东京城市结构的更新。
东京中心城区的JR山手线是一个闭环轨道交通,它串连起代表城市中心的东京站、若干副都心和城市重要节点,而且山手线上的大多数站点都是汇集多条轨道交通的枢纽站。
20世纪60至9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和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东京都市圈发展呈现出典型的“摊大饼”模式。
但20世日本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肖锦成 马志宇 郭丽丽摘要:我国正在面临与日本同样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问题,但是日本城市更新工作起步较早,其特大城市东京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做法。
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东京通过持续的城市更新,解决了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功能欠缺、土地管理混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大城市病”问题。
通过文献研究和国情对比,总结出东京城市发展和更新的特点,分析其面临的问题,重点介绍东京城市更新的具体做法、经验和两种典型模式,希望能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日式古建筑修缮方案
日式古建筑修缮方案日式古建筑修缮方案古代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式古建筑。
这些建筑物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设计闻名于世,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这些古建筑逐渐面临着破损和衰败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有必要对日式古建筑进行修缮。
本文将提出一种日式古建筑修缮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对古建筑的结构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修复。
由于年代久远和经历过多次自然灾害,古建筑的结构可能已经出现严重的破损。
因此,我们需要仔细检查建筑的基础、墙体和屋顶等部分,发现并修补其中的裂缝、漏水和腐朽等问题。
为了确保修缮后的古建筑能够经受住未来的考验,我们还可以在结构中引入一些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例如使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建筑骨架,安装防震设备等。
其次,我们需要修复和保护古建筑的外观。
日式古建筑以其精美的木质结构和传统的绘画装饰而闻名。
然而,这些装饰经历了多年的风吹日晒,已经变得破旧不堪。
为了修复这些装饰,我们需要使用专业的技术和材料,如传统的日本画家使用的颜料和画笔,来修复和保护古建筑上的装饰图案。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古建筑的木质结构进行翻新和保养,例如清除木材上的虫蛀和烂掉的部分,并使用防腐涂料来延长木质结构的使用寿命。
另外,为了提升古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内部空间的改造和现代化设施的引入。
例如,我们可以在古建筑内添加一些隔断,以适应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我们还可以安装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如空调系统、卫生间和厨房等,以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最后,为了保护修缮后的古建筑,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和维护计划。
这包括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以及对古建筑的使用和保护进行管理。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古建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古建筑能够长期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功能。
总结起来,修缮日式古建筑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修复,包括结构的修复、装饰的保护、内部空间的改造和现代化设施的引入。
【公文范文】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
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旧城改造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的商品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外资的引进,使得旧城改造获得新的改造动力和契机,从而推进了旧城改造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外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关于旧城改造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对旧城改造的概念做了比较完整的概括,指出旧城改造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市老化地区实施的有计划的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修复、保护3个方面的内容。
德国在对旧城改造问题上就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各级政府把城市改造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
他们对旧城改造执行如下程序:(1)调查研究。
对旧城改造的必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可能影响作出基本判断,了解城市各个方面的意见并进行汇总;(2)确定旧城改造地区。
社区政府根据调查和经济能力规定旧城改造的地区,如果房地产所有者不能承诺按照改造的目标和意图利用建设用地时,地方政府有权实施预购权以及终止租赁合同;(3)整顿措施。
在做好相应准备之后,由社区政府负责实施整顿措施,包括拆除有关建筑、居民和商业企业的迁移、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设置或变更等;(4)建设措施。
包括建筑设施的新建、补充和现代化修缮、其他公共设施的兴建等;(5)结束旧城改造。
发达国家在旧城改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第一,把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质量作为城市改造的中心内容。
例如,德国在城市(乡镇)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在地方规划中,除了有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规划外,都有绿化规划。
目前,德国城市绿地面积一般占20%-30%,高的达到40%-50%,人均占有量达100平方米左右。
(注:转引李其荣《对立与统——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287页。
浅谈北京古都风貌保护与城市发展
王 晶
( 京大 学经济学 院,北京 10 7) 北 81 0
摘要 :北京 旧城历史遗迹和古都风貌是历史 留给我们丰厚而珍贵 的文化遗产 。北京城 的发展既要彰显历 史文 化的独特 魅 力 ,又要展示现 代文 明的崭新风貌 ;既要 改善旧城居 民的人居环 境 ,又要促进 旧城 的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政府从完善 政策 、保障外迁房源 以及健全 融资渠道几方面予 以支持 。
的历 史 任 务 。
一
、
古都风貌保护及危 旧房改造基本情况
由于文保区内房屋年久失修 ,危 旧房众多 ,胡 同道路狭窄 ,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 ,市政基础配 套设施薄弱 ,私搭乱建现象
1 .历 史 遗迹 、 旧 城 风 貌 亟 需 保 护 普 遍 ,不 仅 存 在 严 重 的 安 全 隐 患 ,也 使 居 民面 临 洗 澡 难 、入 厕 北 京 旧 城 是 中 国 古 代 都 城 建 设 的 最 后 的 结 晶 ,更 是 世 界 都 难 、停车难等诸多难题 ,与楼房区居民形成强烈反差 ,客观上对 市 规 划 的 无 比杰 作 , 皇城 占地 约 6 8 方 公 里 , 以 紫 禁 城 为 核 传 统 风 貌也 造 成 了持 续 的破 坏 。另 外 ,由于 市 场机 制 、房 屋 产权 .平
心 , 位 于 北 京 古 城 的 中央 , 东 起 东 皇 城诸 多 因 素 ,旧城 部 分 地 区 已 出现 衰 败 的趋 势 ,一些 境 胡 同 、府 右 街 ,北 起 平 安 大 街 ,南 至 东 西 长 安 街 ,是 国 内 目 有 价 值 的文 物 和 四 合院 得 不到 有 效 的 保护 和 利 用 。 前 唯 一 保 存 完 整 、 规 模 宏 大 的 封 建 皇家 宫殿 建 筑 群 。 皇 城 在 规
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以东京为例
补 水需 求 的 情 况 下 启 动 备 用 泵 。系 统 结 构 见 图 2 。
一
延长设备使用 寿命 , 低 噪音 , 低工 人 劳动 强度 , 降 降 提高供热质量 和管理水平 。
42 一
维普资讯
4卷
第 3
初期阶段 的产 物。市 场经济启 动之前 的传统城 市不 具有 自我 扩 张 的 能力 , 规 模 可 以在 相 当长 时 间 内大 其 致不 变 。市 场 经 济启 动之 后 , 市 在 外 延 与 内涵 两 方 城 面 都 随 之剧 烈 地 改 变 与扩 张 。资 本 自身 的 法 则 只 鼓 励投 资 者 把 资 本投 向生 产 要 素 , 般 不 会 对 产 出之 外 一 领域 产 生 投 资 热情 , 比如很 少 投 向环 保 或 投 向改 善 公 司外 观 形 象 等 投 资 冲 动 , 缺 乏 对 城 市 公 共 设 施 投 资 更 的 兴趣 , 至设 施更 新 也 是 极 不 情 愿 的 , 凑 合 使 用 甚 能 的, 就不会 花钱换新的 。折 旧费不足或用途上变为它 用 的现 象 屡 见 不鲜 。 只是 从 这个 角度 考 察 , 们 可 以 我 断 定 , 果没 有 发 生 大 的 破 坏 , 市 面 貌 更 新 的 概 念 如 城 能 否 牢 固地 建 立 起来 , 是要 打 问号 的 。 旧城 改造 运 动 就 是 在 战后 新 兴 城 市 飞 速 发 展 的
漏水量 , 以维 持 系 统 补 水 点 的 压 力 在 许 可 的范 围 内 ,
在定压点 装压力传感器 , 反馈给 调节器 , 由调节器控
制 变 频 器 的 输 出 频 率 , 而 调 节 补 水 量 。 由变 频 器 从 输 出信 号 控 制 多 泵 控 制 器 , 在 单 泵 不 能 满 足 系 统 以
东京古都保护五题
既有效率又有文化 , 既有变也有不变 , 既有物的配置又有人情 义 的一 条重要 原则 。
味 。通过 以下五 方面 可窥其 一斑 。
结 构的高楼 , 配备 空调等现代 家用 电器——这 一切都 突出着一
东京城市 的新与 旧
主观意 图为 基准 , 忽视 “ 的概 念 。 人” 东京 的发展是 以人 为本 轻易拓宽马路的原因。 试想,马路以十年为周期 , 不断拓宽, 的。 这是一 种理念 , 是一 种思路 , 也 更是一种 普遍 使用的操 作 城 市还 如何 形成风格 ?如何 形成相 对稳定 的格调 ?
价值 的建筑 。 多建筑是 傍路 而建 , 许 一旦拓 宽马路 , 了拆毁 , 除
难道以物 役人 的场 合 , 不是人需 要怎样就让物 怎样吗 ?不 别 无他 法 , 实在 可惜 。 了修路 而破 坏历史 的延续 、 为 破坏文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的 , 那种场 合 , 或是 以经 济产 出效益 为基准 , 或是 以决策者 破坏 几百年 所形 成的城 市品格 , 些得不 偿失 。 有 这也是 他们不
以供喜 欢和 式的客 人使 用 。 在豪华的 “ 料 东京最 早的发 祥地 叫 “ 千代 田” 现在 , 代 田仍 然沿用 , 也多辟有 和式房 间 , , 千 亭” ,有受过 系统 专 门训 练的 艺妓为 客人服 务 。 百货 公司 是现代化 的 , 员工在 开门迎 接顾客 的 “ 礼” 但 朝
交通方式构成的差别还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 价值观的差
所谓人 本就 是以 人为本 。 以物役 人与以人 役物 是迥然 不同 别是造成路面宽窄差别的更重要、 更直接的原因。 保守的价值
《2024年历史文化遗产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基于北京故宫与东京浅草寺的比较》范文
《历史文化遗产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基于北京故宫与东京浅草寺的比较》篇一一、引言在旅游文化越来越盛行的今天,历史文化遗产景区对于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仅关系着每一位游客的体验与舒适度,更在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平等的文化参与权利。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北京故宫与东京浅草寺这两处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二、北京故宫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北京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近年来,故宫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显著的努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交通:故宫的通道宽敞,但部分区域仍存在台阶与坡度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景区已增设了多处坡道与电梯,方便轮椅使用者通行。
2. 指示标识:故宫在各个关键节点都设置了明显的无障碍标识,如洗手间、服务台等,为残障人士提供清晰的指引。
3. 公共设施:景区内设有多个无障碍洗手间和母婴室,并配备了相应的辅助设施。
三、东京浅草寺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东京浅草寺是日本著名的古老寺庙之一,也是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其无障碍设施建设同样值得关注:1. 道路交通:浅草寺周边道路平坦,且多处设有盲道,为视障人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建筑内部:寺庙内部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如增设了扶手、坡道等,方便轮椅使用者参观。
3. 辅助设施:寺庙内设有语音导览设备,为听障游客提供了了解寺庙文化的途径。
四、比较与建议通过对北京故宫与东京浅草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仍有改进空间:1. 增设更多无障碍设施:尽管故宫与浅草寺都已进行了一定的无障碍改造,但仍需增设更多如坡道、电梯等设施,以适应更多特殊群体的需求。
2. 完善指示标识系统:两处景区都应进一步完善指示标识系统,确保标识清晰、醒目,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导航体验。
3.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加强两国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彼此的优点,共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补水泵调遮系统示意圈
4应用效果
变频器适用于普通交流电机恒转矩或变转矩调 速,在我公司多个锅炉房及热力站大量应用,经过多 年的运行表明,其节能效果非常明显,水泵节电约 30%,风机节电约30%~50%,同时,其应用还能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噪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供热质量和管理水平。
万 方数据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glykj200203017.aspx
恰恰多是被战争毁坏最甚的城市(当然也有一些诸
如美国等未直接遭受到战争破坏的国家),战后重 起的水流动压变化范围太大和频繁调节循环泵出口 阀门的状况。 由于供热管路固定,供热面积也固定,管路动压 在一般情况下不须调节,人工控制能达到非常好的 效果,目前不采用闭环控制。 3.2.2补水泵调速 热水锅炉系统的补水控制是为了补充系统的泄 漏水量,以维持系统补水点的压力在许可的范围内, 在定压点装压力传感器,反馈给调节器,由调节器控 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调节补水量。由变频器 输出信号控制多泵控制器,以在单泵不能满足系统 补水需求的情况下启动备用泵。系统结构见图2。 ~42一
城直置墨量鞋擅!鲤生差皇鲞筮≥塑
初期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启动之前的传统城市不 具有自我扩张的能力,其规模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大 致不变。市场经济启动之后,城市在外延与内涵两方 面都随之剧烈地改变与扩张。资本自身的法则只鼓 励投资者把资本投向生产要素,一般不会对产出之外 领域产生投资热情,比如很少投向环保或投向改善公 司外观形象等投资冲动,更缺乏对城市公共设施投资 的兴趣,甚至设施更新也是极不情愿的,能凑合使用 的,就不会花钱换新的。折旧费不足或用途上变为它 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只是从这个角度考察,我们可以 断定,如果没有发生大的破坏,城市面貌更新的概念 能否牢固地建立起来,是要打问号的。 旧城改造运动就是在战后新兴城市飞速发展的 带动下兴起的。欧洲的城市普遍发展较快,亚洲一 些城市也是日新月异。战争不过是一个契机,真正 改变城市面貌的最重要的动力是生产力的飞跃与理 念上巨大的变革,这两者加在一起使得城市不再是 简单的人群聚集的产物,城市担负起表征财富、表征 最高文明与表征民族性的三大重任。这是市场经济 走向成熟之后的必然结果。三个“表征”实际上在 支配世界城市演进与发展,持续地影响着人类。中 国城市启动得晚些,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庞大的旧 城改造进程。但是中国所走的路,与多数国家炯然 不同,值得深入地进行对比研究。 综观世界,旧城改造存在以下四种模式:第一种 是全盘改变,就地“以新换旧”,包括改变城市的宏 观布局与城市风格。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 城,唯一不同是,建新城市是全面铺开,旧城改造是 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完成的。第二种模式是保留旧城 不动,仅对其进行局部维护与整修,选择附近的地域 建立辅城(或卫星城),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 能,维持城市的运转,意大利的罗马就是这种模式的 典型代表。罗马旧城保护得相当好。第三种是不发 展模式,维持旧城原样不变,只做局部维修,以意大 利的威尼斯为代表。第四种模式是保留旧城的形式 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 新的“旧城”,日本的东京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貌?如果回答“是因为古都是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失而不会复得”,似乎并未涉及要害。问题在于历 史文化遗产对今人究竟有什么作用? 民族认同有邪恶的与正义的两种方式,通过国家 机器张扬本民族、排斥甚至诋毁他民族是邪恶的(如 希特勒法西斯),在与他民族友好相处的前提下通过 全民的自觉张扬民族性则是正义的。后者不仅不会 为他民族诟病,而且对本民族大有裨益,最主要有两 点:一是能够满足寻根溯原的精神需要(这一需求是 客观存在的);另外一个是节省人际关系成本。 人际关系成本(简称人际成本)是个十分重要 的概念,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 民族认同有利于道德的延续,有利于营造文化 氛围,有利于社会协作(现代社会最需要社会协 作),有利于防止犯罪,总之有利于节省为协调人际 关系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保留城市传统风貌,让大家已经熟悉的建筑物 世代耸立,成为民族性的象征,让人望之肃然起敬, 这是投资最少效益最大的一种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做 法,其他做法成本都要高得多。既然如此。何乐而不 为呢?当然,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的居住习惯与水平 不断改变与提高,作为生活与精神寄托载体的城市 容貌不可能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保留传统 风貌还是可能做到的。 对民族认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城市了。欧洲人 最早认识到这一点,重要的建筑物,他们都用坚固的 石头作地基,以使之能够长久存在,千年也不腐朽。 欧洲现在就存在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作品,成 为城市中耀眼的珍宝。无独有偶,日本人也在几百 年之前就对此有所认识,他们几百年前修筑的“城 下町”同样是以坚固的石头做材料,至今丝毫无损, 巍然屹立。传统建筑物屹立在城市,人们每看到它 一眼,民族意识就会得到一次强化。
2关于古都风貌保护
东京是一座古都,古都有其特殊性。 首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保护古都风
收稿日期:2002—05—15 王文元.男,55岁,副研究员 100101北京市北四环中路33号
万 方数据
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以东京为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王文元 北京社会科学院 城市管理与科技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 TECHNOLOGY 2002,4(3)
坦境夔造皇直叠凰魏埕芷
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
——以东京为例
王文元 (北京社会科学院) 摘要:以东京为例,分析了其在“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两方面是如何协调进行的. 进而给大家以启示。 关键词:旧城改造;古都风貌保护
Tbkyo奢Rec叭吲:r耻tion
Abstract:.111i8耐icle
tect uses
发达国家——无论宗教文化与历史传统有多大 差异——在保护古都风貌这一点上并无二致,他们
都格外珍惜“旧城”这一庞大的文化遗产,尽量不人 为地毁坏它。实在需要拆除的,一般要经过审慎的 论证,采取破坏最小的方案。只是在保护的方式上, 日本与欧美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两 种模式。这一点,对于有悠久历史的后进国家极具 参考价值。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最重要的是,保护 好建筑这一最重要、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民族 认同语言,让其成为稳定社会的稳固机制。
建的本质就是“旧城改造”,虽然后来发展起来的城 市焕然一新,有些已经与其原貌大相径庭,难以辨认 了。 二战后期,东京是美国重点轰炸的目标之~,高 大建筑物几乎被炸乎了,数十万人无处栖身,就连著 名酝家山下清也不得不住在简易的木棚子中。繁华 区新桥变成一片废墟。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望 着满目创痍的东京废墟,感叹到:日本已经沦为四等 国了!而现在繁华的东京就是在这样一片废墟上发 展起来的。 总体看,二战之前的世界城市面貌都是市场经济
And
Pmtec蛞On
reconstnlct
耽叼耽叩mn
T0kyo聃a
900d
ex帅ple
to
show how to
tlle ci‘y and
aI
tlle
s枷e
timeHale Waihona Puke pm.tlle anciem
eity毫矗画nal
8tyle and feature8. features
Key
words:陀c叽stmc‘;protecⅡon of锄cient city毛s叫e跚d
l关于旧城改造
20世纪是世界大城市旧城改造的高峰期。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则是旧城改造的第一个契机与 转折点。信息数字化浪潮是旧城改造第二个契机与 转折点。将来还会出现第三个契机与转折点。 首先考察第一个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前,旧城改造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只是缺少一 个契机把这个耗资巨大的事业启动起来。二战在客 观上担当了启动者的角色。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