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中考语文及答案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2010语文试卷) 分钟100分,考试时间150(满分考生注意:题。
27本试卷共1.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 18(一)默写() 分)《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l.,不尽长江滚滚来。
2. )《青玉案·元夕》()《登高》(,一夜鱼龙舞。
风萧声动。
3.)《天净沙·秋》(。
黄山绿水,4. > 《登离》(暴嚣长江蒲淡寒。
)《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5.6 )《岳阳楼记》(,百废俱兴。
.分)4(题。
8—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分)2(。
.诗中的“太清”意思是7) 分(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8“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A. “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 B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C. .全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D ) 分8题(l1一9(三)阅读下文,完成第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盖竹柏影也。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ngéh横() 分2((人名)(朝代)的.本文作者是9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lO. 中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分)3.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1 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A. 。
.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B .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景。
C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D. ) 分(12题15一12阅读下文,完成)四(《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无寸缕之丝。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文言文(39 分)(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毕第 6--7 题(4 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 7.分)(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毕第 8--9 题(8 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四)阅读下文,完毕第 10--13 题(12 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
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②矣,是以知之。
”【注】①宿卫:(注释看不清晰)。
②纸鸢:风筝。
10.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 分)⑴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 ) ⑵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 )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可怜白发生”体现的作者情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1.用当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2 分)子何以知之?12.本文情节波折,引人入胜。
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
(3 分)秦王将猎---- ----韩生劝止 ----------------------------- 韩生释疑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 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B 阐明了上海交响乐园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
2011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
【答案】B
4.(2010· 广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综合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的结果,“千年羊城,南国明珠” 被正式定为广州城市形象的表述词。 B.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 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C. 去年入秋以来, 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 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 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一个奇迹。
【解析】缺少主语。
【答案】D
8.(2010· 福州)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在福州,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 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 B.“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闽 都福州城市。 C.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 养。 D.福州市的许多中小学生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灾区的重 建。
【解析】B 句语序不当,把“广泛”放到“国家”后。C 句动宾 搭配不当,删掉“天气”。D 的双重否定句中又多一重否定,删掉后 一个“不”。
【答案】A
5.(2010· 长沙)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 分)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 21 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 海世博会。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 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 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 出发点。
(2010· 金华)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34分)1.默写与运用(1)醉里挑灯看剑,O(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枯藤老树昏鸦,o(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小张去夏日西湖游玩时,看见了美丽的花朵,浅浅的草坪,他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来表示。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
公日夜忧思,有指使马遂者白公曰:“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
”公壮其言,遣行。
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
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
”辞甚激切,贼不答。
遂度终不能听,遂急击贼仆地,扼其喉几死。
2.甲文选自《》一书。
3.下列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故不为可得也()A.暂且B.假如C.随便D.已忘(2)遂度终不能听()A.度过B.揣测C.测量D.准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下列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表现出了战争胶着C.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D.突出贾魏公的无能6.甲文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乙文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论点。
给力语文:中考文言文满分就这么简单
序:原创命题——提升了学习境界课外文言文命题指津原创中考文言文强化练习(一~一二四)2006—2014上海中考题·课外文言文部分2013—2014年各地中考课外文言文选编(44篇)答案详解附录一 150个文言实词附录二“加注法”教学文言文——课外文言文学习策略研究附录三“如何教学生给课外文言文命题”流程设计后记01-0203-0405-130131-140141-198199-220221222-225226-230231目录课外文言文命题指津课外文言文命题指津一、 解释文言实词命题范围必须是规定的“150个重点文言实词”。
从2009年开始,150个文言实词在课外文段中考查。
这些常用的文言实词都是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词,以“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为主。
如2004年考到的“居”, 出自《登泰山记》的“半山居雾若带然”, 解释为“停留”; 出自《捕蛇者说》的“自吾氏三世居是乡”,解释为“居住”, 2010年课外文段的“居家恒服布衣”, 也是此意; 出自《核舟记》的“佛印居右”,解释为“处于”; 2006年课外文段考到的“居一年,取以为子傅”,解释为“过了”。
2011年的“云”也是一词多义“说”的意思; 2012年的“此言甚善”中的“善”,是基本义“好”的意思。
答题时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 结合具体语境来释义。
命题和答题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组词法”是基本方法, 如2009年第12题的“具”组词为“具有”。
2011年“耕者入坏冢而得”中的“得”,可组词为“得到”; 2012年的“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中的“行”, 可组词为“行动”;2013年的“人初不知其故”中的“故”,可组词为“缘故”。
近六年考查到的文言实词有:善、 行、 云、 得、 实、 为、 具、 归、 诣、 故等。
命题范围内的150个实词(具体见附录一)。
命题重点是考生需要系统掌握一般文言文中常见的90个左右实词,如兵、道、顾、好、见、举、具、俱、论、名、去、少、师、食、使、亡、为、行、形、徐、许、易、余、远、止、走、卒、作等,关键是系统掌握所有意义,如“兵”在整个初中阶段有三个义项:一是兵器, 二是士兵, 三是军队。
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译文: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太祖喜曰:“此言甚善.。
中考上海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
(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
(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的林嗣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12分)闻公有一册历①,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2011年上海中考语文_真题_答案_全解析
2011年上海中考语文答案全解析一文言文部分(一)默写18分1.草枯鹰眼疾,(《观猎》)2.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雨后》)3.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4.当年万里觅封候,。
(《诉衷情》)5.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6.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 “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 “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 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低9-11题。
(8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
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xún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sì)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柳宗元是(朝代)的作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谨食之.,时而献焉。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龙眼与伞》 阅读理解及答案 (2011·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1·上海市)龙眼与伞迟子建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
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
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
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
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
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
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
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
”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⑤我挂断了电话。
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
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
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
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
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
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
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
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
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
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
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
黄昏了。
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
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
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1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试卷深度解析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2.盈盈一水间,(无名氏《迢迢牵牛星》)3. ,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4.朝晖夕阴,……(范仲淹《岳阳楼记》)5.学校组织学农活动,同学们来到农村,看到一片片农田和整齐的村舍,情不自禁地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来形容所见之景。
【答案】(一)(16分,每空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 (3 分)把酒问青天2. ( 3分)脉脉不得语3. (3分)空山新雨后4. (3分)气象万千5. (4分)土地平旷(2分)屋舍俨然(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古诗、词、曲、文句子的能力,难度较小,一般错在汉字书写上。
古诗文默写历年分值:2011-2013年:18分2014-2019年:15分 14年出现了综合运用2020-2021:16分增加理解性默写(二)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第6一8题(12分)【甲】卖油翁(节选)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核舟记(节选)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丙】口技(节选)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6.《卖油翁》作者是代的(人名)。
(2分)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8. [甲]文形象地表达出□□□□的道理;[乙]文细致地说明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丙]文则生动地表现出宾客深信“火起”而□□□□的样子。
我们可以用[乙]文中的一句话“”来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6分)【答案】(二)(12分)6. (2分)(1)宋(1分)(2)欧阳修(1分)7. (4分)可是计算核舟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病句修改(有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病句修改一、安徽(3)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
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
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①画线句[A]中,“”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 。
(不得改变原意)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二、广东佛山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响应上级号召,某社区决定加快创建文明社区的规模与速度。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通过这次包粽子过端午的活动,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D.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军事活动中,马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三、福建龙岩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7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
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A.别出心裁 B.别有用心)的创造,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
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
虎年新春,胡锦涛总书记参观了永定客家土楼中被誉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和“土楼王”的承启楼,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ɡuī ( )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的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奇葩()ɡuī ( )宝(2)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填写字母)。
(1分)(3)根据语境解释词语“合璧”。
(2分)(4)“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
”这个句子有一处毛病,请将更正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绿色”浅层地温能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
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也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
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包括丰富的资源量、清洁无污染、节省成本等。
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
热泵和水泵类似,只不过传递的是热能。
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
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
由于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因此可节省能源成本。
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1.优点: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节省成本。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的趋势正在逐渐消失。
2011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1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1、雪尽马蹄轻
2、淡妆浓抹总相宜
3、出师一表真名世
4、匹马戍梁州
5、学而不思则罔
6、在乎山水之间也
7、酣睡
8、B
9、捕蛇者说唐朝
10、(我)小心地喂养那些毒蛇,到了规定献蛇的时间我就把蛇献上去。
11、D
12、说获得,得到
13、A
14、"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
15、待下宽厚
16、佛拂
17、"我"对《采桑子》剧组人员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的举动感到新奇
18、例证法列举孙道临和巴金的事例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字典对人们学习及工作的帮助和人们对字典应持有认真的态度字典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19、C
20、反映揭示
21、拟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雪飞舞的美态
22、亢奋不快羞愧
23、"我"的话语让母亲想起了刚才受到的委屈
24、母亲独自在家因委屈而默默流泪母亲在大雪中为"我"送伞为让"我"的心情更好母亲宁可自己受委屈
25、B
26、略
27、略。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写作指导这是一篇说明文,旨在向读者介绍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分值和参考答案。
注意要使用说明性的语言,避免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或修辞手法。
开头可以简述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主体部分1、作文题目: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影响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略2、阅读理解题目:《红楼梦》选段:“宝黛初会”要求:分析人物形象,概括选段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略3、语言运用题目:用合适的词语填空,组成通顺的句子。
要求:根据所给词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组成通顺的句子。
参考答案:略4、古诗词鉴赏题目:《静夜思》要求:分析诗中意境,谈谈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略5、基础知识题目: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
要求:掌握基本知识,能够准确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略三、结尾部分总结: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备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考试概述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直是全市最大的一门学科,也是中考的重点科目。
今年的语文试卷继续延续了近年来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风格和特点,命题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学科素养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调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际运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和未来发展。
二、试卷分析今年的语文试卷分为三个部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其中,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汉字书写、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阅读与鉴赏部分包括古诗词阅读、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表达与交流部分包括作文和口语交际,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今年的语文试卷难度适中,题目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调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反思。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
(《黄鹤楼》)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6.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__。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__。
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默写(07-16年中考真题及相关模拟题练习)
中考专题一:古诗词默写【真题汇编】【真题1】(2016年上海卷)2. ,若出其里。
(《观沧海》)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题2】(2015年上海卷)1. 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2.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4. 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5. 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真题3】(2014年上海卷)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4.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真题4】(2013年上海卷)1.山光悦鸟性,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
(《竹枝词》)3 .___,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___。
(《归园田居》5 ___,亭亭净植…… (《爱莲说》)6.虎见之,___,以为神… …(《黔之驴》)【真题5】(2012年上海卷)I.树木丛生,___。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真题6】(2011年上海卷)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3.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4.当年万里觅封候,。
(陆游《诉衷情》)5.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真题7】(2010年上海卷)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2、,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3、凤箫声动,,一夜鱼龙舞。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答(满分150分,考题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
请将所有解答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1部分阅读(87分)一、文言文(共38分)考生注意:1.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6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请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题纸的指定处。
2.7—10题为考生共做试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一)默写(15分)1.(1)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3)________,误人藕花深处。
(4)日光下彻,________,怡然不动。
(5)《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存有偏见的句子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2.安陵君其许寡人()3.余幼好书,家贫难致()(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岳阳楼记(节选)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6.第①段描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________的心情。
(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一)默写(15分)1.(1)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
(2)十岁裁诗走马成,________。
(3)________,天气晚来秋。
(4)日光下彻,________,怡然不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一、文言文部分(一)默写(18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3.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4.当年万里觅封候,。
(陆游《诉衷情》)5.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4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
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sì)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柳宗元是(朝代)的作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意。
(3分)谨食.之,时而献焉。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12分)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云.耕者入冢而得.()()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的品质。
(3分)二、现代文部分(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向字典鞠躬薛景文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
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
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ǐ。
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
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
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
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把‚羽扇纶巾‛的‚纶‛(guā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
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
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
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
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
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
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
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
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
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
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
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
《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
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
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
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
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
你说是吗?16.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17.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18.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其作用是;第⑤段主要论述了。
(8分)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3分)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
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
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之间B.③④之间C.④⑤之间D.⑤⑥之间20.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4分)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反映:动词(1)反照。
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1)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名词(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1)公布,宣布(文告等)。
(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公布(事情的结果)。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
(28分)龙眼与伞迟子建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
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
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
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
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
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
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
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
‛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⑤我挂断了电话。
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
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
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
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
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
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
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
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
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
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
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
黄昏了。
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
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
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
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
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
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
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
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
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
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
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
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
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
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
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
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
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
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
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
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⑩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