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B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2024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过程与实施目录•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角色与素质要求01教学背景与目标课程背景介绍工程热力学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以及热能传递规律的学科,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动力设备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工程热力学教学面临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涌现,工程热力学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了解热能传递和转换的基本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工程热力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创新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需求分析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先修课程01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02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需求0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整合知识点间的联系,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结合起来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强调知识点的工程应用背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梳理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如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知识点梳理与整合根据工程热力学的学科特点,选择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教学难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设计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设置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引入工程实例,分析热力学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汽轮机、内燃机等热力设备的热力过程分析;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热力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热力学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学分:2或3 学时:32或48课程教材:李永,宋健. 工程热力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专业年级:工科类相关专业本科生一、目的与任务工程热力学基本定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这些定律为基础进行演绎、逻辑推理而得到的工程热力学方法、关系与结论,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可行性、可靠性与实用性,可以应用于力学、宇航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等各个领域。

工程热力学目的是研究和讲授热力学系统、热能动力装置中工作介质的基本热力学性质、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各种装置的工作过程以及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等,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决工程热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热力学定律合理分析热力学系统的基本能力。

工程热力学任务是研究和传授热力系统能量、能量转换以及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物性间相互关系和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分析求解热力学基本问题的能力。

工程热力学起源于对热机和工质等的研究,热力学定律条理清楚,推理严格。

工程热力学的内容多、概念多、公式多与方法多,工程热力学广泛联系热力工程和能源工程等领域。

二、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 学时)第一节热力学的发展意义第二节热力学的历史沿革第三节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第四节熵与能源第一章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热能、热力系统、状态及状态参数第二节热力过程、功量及热量第三节热力循环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2学时)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表达第二节热力学能和总储存能第三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学时)第四节能量方程式第五节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2学时)第六节能量方程的应用第七节循环过程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2学时)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热力学能、比焓及比熵理想气体的混合物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2学时)第一节热力过程的方法概述热力过程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二节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2学时)第三节理想气体的多变过程(2学时)第四节压气机的理论压缩功(2学时)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2学时)第一节热力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第二节卡诺热机(2学时)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状态参数熵第三节熵增原理(2学时)克劳修斯不等式和不可逆过程的熵变熵的物理意义第四节㶲参数和热量㶲(2学时)㶲参数、能量的品质与能量贬值原理热量㶲、热量有效能及有效能损失第六章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2学时)定压下水蒸气的发生过程蒸气热力性质图表蒸气的热力过程第七章实际空气的性质和过程(2学时)实际空气的状态参数及焓湿图实际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及工程应用三、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采用统一命题,闭卷考试。

2024版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2024版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制冷循环优化
提高制冷效率的措施包括采用高效压缩机、优化冷凝器和蒸发器设计、 提高制冷剂性能等。
06
工程热力学应用实例分析
蒸汽轮机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
蒸汽轮机工作原理
蒸汽轮机利用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涡轮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蒸汽轮机主要由锅炉、汽 轮机、凝汽器、给水泵等辅助设备组成。
性能评价指标
蒸汽轮机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热效率、功率输出、蒸汽消耗率等。其中,热效率是评价 蒸汽轮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蒸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等容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在等容过程中, 理想气体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关系。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在绝热过 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满 足特定的关系式。
05
热力循环与热效率
热力循环概述
01
02
03
热力循环定义
热力循环是研究工质从某 一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 状态变化又回到原来状态 的过程。
等。
02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不能凭空产生或 消失,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转化过程中,各 种形式的能量在数量 上保持平衡。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 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W表示系 统对外界所做的功。
对外界所做的功。
当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时, 即Q=0,则ΔU = -W,表示系 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对外界所
做的功的负值。
当系统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时, 即W=0,则ΔU = Q,表示系统 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与外界交换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本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手册:严家騄、余晓福着,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实验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编,热力实验指导书,2001参考书:曾丹苓、敖越、张新铭、刘朝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王加璇等编着,工程热力学,华北电力大学,1992年。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合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1995年。

曾丹苓等编着,工程热力学(第一版),高教出版社,2002年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美]M.C. 波特尔、C.W. 萨默顿着郭航、孙嗣莹等译,工程热力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何雅玲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概论(2学时)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从人类用能的历史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实例中认识理解:热能利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 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0-1 热能及其利用(0.5学时)0-2 热力学及其发展简史(0.5学时)0-3 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0.2学时)0-4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0.8学时)3. 重点难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本课程四大部分(特别是前三大部分)之联系;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4.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建立;热力学各分支;本课程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各自的任务及联系;有关工程热力学及其应用的网上资源。

5.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视频片段6.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本课程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化学化工系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总学时数:72 学时讲授时数:72学时实践(实验、技能、上机等)时数:0学时授课班级:主讲教师:使用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毕明树《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5、讲稿内容附后。

绪论(2学时)一、基本知识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电能一一机械能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直接利用) 供热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汽轮机一一(间接利用)发电冰箱一一-(耗能) 制冷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3. 热能及其利用(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利用形式: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

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即做功能力)注意: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6.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研究对象: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利用与转换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1).研究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即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

(2).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

(3).研究各种热工设备中的工作过程。

(4).研究与热工设备工作过程直接有关的一些化学和物理化学问题。

7..热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特点(1)宏观方法:唯现象、总结规律,称经典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参考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参考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工程热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如孤立系统、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2.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原理,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熟悉热力学状态量,如温度、压力、体积和熵等,并掌握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4.学习热力学过程,如等压过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等,并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5.掌握热力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如卡诺循环和朗肯循环等。

6.能够运用热力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实际工程问题,如热能转换和热能利用等。

7.能够运用热力学公式和图表进行计算和分析,如热力学状态方程的求解和热力图的绘制等。

8.能够运用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进行工程设计和优化,如热机效率的计算和热交换器的 design 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研究的热情。

3.培养学生对工程热力学应用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原理等。

2.热力学状态量:温度、压力、体积、熵等,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3.热力学过程:等压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特点和应用。

4.热力机:卡诺循环、朗肯循环等,原理和工作过程。

5.热力学应用:热能转换、热能利用等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6.热力学基本概念:第一周,2 课时。

7.热力学状态量:第二周,3 课时。

8.热力学过程:第三周,4 课时。

9.热力机:第四周,4 课时。

10.热力学应用:第五周,3 课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2024版《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课程简介与目标•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热力学性质与过程分析•热力学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热力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实验课程安排与要求课程简介与目标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规律,以及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途径。

工程热力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涉及动力、制冷、空调、化工、环保等多个领域,为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工程热力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共同构成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

工程热力学概述030201知识目标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工程热力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工程热力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具备初步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材及参考书目01教材《工程热力学》(第X版),XXX主编,XXX出版社。

02参考书目《热力学基础》、《传热学》、《流体力学》等相关教材,以及工程热力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温度、热量与内能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量热量是指当系统与外界存在温差时,通过热交换,系统从外界吸收或向外界放出的能量。

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热力学系统与过程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是指某一由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系统。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但又大量到足以符合统计规律,从而能确定其宏观性质。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热力学系统从某一始态出发,经过某一特定路径转变为另一终态的整个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ΔU=W+Q,其中ΔU为内能的变化量,W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Q为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工程热力学 教案

工程热力学 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教案标题:工程热力学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工程热力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工程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

3. 热力学过程的描述和分析。

4. 热力学循环的计算和优化。

教学难点:1. 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2. 热力学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热力学循环的计算和优化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投影仪。

2. 教学实例和案例分析材料。

3. 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相关的问题。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介绍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如封闭系统、开放系统等。

2. 解释热力学过程的描述方法,如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3. 讲解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循环类型。

三、计算方法与案例分析(40分钟)1. 介绍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如热力学方程、热力学图表等。

2. 分析实际案例,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工程热力学问题。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加深对工程热力学知识的理解。

四、实验演示(可选,30分钟)1. 进行与工程热力学相关的实验演示,如热力学循环实验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验证。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工程热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 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拓展阅读推荐。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与工程热力学相关的计算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学延伸:1. 建议学生参加相关实习或实践活动,加深对工程热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工程热力学B》课程教学内容-吉林大学课程中心

《工程热力学B》课程教学内容-吉林大学课程中心

《工程热力学B》课程教学内容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及自动化、车辆工程、食品科学、工业设计(车身工程)、工业设计(汽车造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学时:34说明:本课程教学内容是参照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吉林大学各相关专业(农业机械及自动化、车辆工程、食品科学、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工程热力学B”课程教学改革及考试改革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

并且根据学生及专业特点,分别开设双语及非双语两种。

提出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了解“工程热力学B”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使选择本课程的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考核模式,以及掌握好适当的学习进度提供指导。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中的章节序号是以选定的教学参考书《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华自强张忠进高青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为依据的,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应阅读更多的其他教学参考书。

绪论:热能动力工程的重要地位,内燃机、蒸汽动力装置和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的工作过程,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定义热力学系统、外界以及边界,热力学系统的分类,热力学系统选取的原则。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基本状态参数与导出状态参数,状态与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状态参数的性质。

比体积的定义及其定义表达式、单位。

压力(压强)的定义,绝对压力、相对压力、真空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压力的各种单位及其换算。

温度,热平衡,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平衡状态和状态参数坐标图,平衡状态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的表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几种表示形式。

气体常数与通用气体常数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条件。

热力过程,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的工程适用性。

准静态过程和非准静态过程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的表示。

功,准静态过程功的计算,准静态过程功量在p-v图上的表示。

热量,热量的计算,准静态过程热量在T-s图上的表示。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
作业题
思考题:2-6,2-11, 2-12,2-13
作业题:2-8,2-13,2-16
备注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周 次
第 3 周
日 期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
第三章 气体和蒸汽的性质
§3-1 理想气体的概念
一.理想气体模型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三.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
难点:热力过程计算公式,应用 p-v、T-s 图分析多变过程
主要英文
词汇
Thermodynamic process,Polytrophic process,Constant volume process, Constantpressureprocess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
作业题
难点:初终态参数关系中变比热容的处理方法。
主要英文
词汇
Constanttemperatureprocess,Adiabatic process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
作业题
思考题:4-6,4-7,,4-8,4-9,4-12
作业题:4-4,4-10,4-12,4-17
备注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思考题:4-2,4-3
作业题:4-1,4-2,4-9
备注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周 次
第 5 周
日 期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
学生自学
重点与难点
主要英文
词汇
教学方法与手段
思考题
作业题

2024版工程热力学教案

2024版工程热力学教案

17
热力循环基本概念
2024/1/25
01
热力循环定义:热力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 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02
热力循环分类:根据工质状态变化特点,可分为开 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03
热力循环评价指标:热效率、㶲效率等。
18
卡诺循环及其热效率
2024/1/25
卡诺循环定义
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理想热力循环。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是焦耳 (J)。
2024/1/25
温度 压力 体积 内能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 位是摄氏度(°C)或开尔文 (K)。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单位是立 方米(m³)或立方厘米(cm³)。
9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24/1/25
内容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 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同样需要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计算更 为复杂。
2024/1/25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汽化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实际气体可以发生 相变。
14
湿空气性质及过程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包括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 对湿度等。
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如加热、冷却、加湿、去湿等, 需要考虑水蒸气的变化。
湿空气的焓湿图
表示湿空气状态参数之间的关 系,用于分析空调、制冷等过 程。
热电转换
利用热电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为 电能的技术,如温差发电、热离 子发电等。
2024/1/25
24
热力学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
2024/1/25
节能原理
01

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化学化工系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总学时数:72 学时讲授时数:72学时实践(实验、技能、上机等)时数:0学时授课班级:主讲教师:使用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毕明树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5、讲稿内容附后。

绪论(2学时)一、基本知识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电能一一机械能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直接利用) 供热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汽轮机一一 (间接利用)发电冰箱一一-(耗能) 制冷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3. 热能及其利用(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利用形式: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

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 (即做功能力)注意: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6.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研究对象: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利用与转换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1).研究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即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

(2).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

(3).研究各种热工设备中的工作过程。

(4).研究与热工设备工作过程直接有关的一些化学和物理化学问题。

7..热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特点(1)宏观方法:唯现象、总结规律,称经典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B教学大纲(热力学B,64学时)1.1 课程大纲

工程热力学B教学大纲(热力学B,64学时)1.1 课程大纲

《工程热力学B》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44003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B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学分: 4学时: 64 (实验: 上机: )开课单位:建工学院建环系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工程热力学是建筑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能量转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和使用方法,会用基本定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三、能力培养要求从热力学基本概念入手,通过介绍工质、热力系统、热源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去掌握并理解基本定律。

要求学生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实质,掌握对复杂事物进行抽象、简化和假设的热力学研究方法,学会用基本定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掌握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性质,学会用基本定律去计算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热力过程。

对于实际气体的性质,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水蒸气的性质,学会查水蒸气图和表,学会用基本定律去计算水蒸气的热力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湿空气的性质,学会利用焓-湿图查取湿空气的参数,并分析空气的处理过程。

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动力装置和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掌握各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的P-V图和T-S图, 用基本定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系统讲课、自学、习题课、讨论课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录像等多种教学手段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编.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2.参考书:[1]沈维道等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曾丹苓等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朱明善等编.工程热力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华自强. 工程热力学(第二版)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何雅玲.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6]朱明善等.工程热力学题型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7]Yunus A.Cengel, Michael A.Boles,Thermodynamics(An Engineering Approach) (Fourth Edition) [M].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2.3.其它:安徽工业大学《工程热力学B》精品课程网站六、考核方式:考试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建筑环境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1.1
习题:2-3、6-11、6-12
周次
第4周
日期
20063.17
节次
第3-4节
授课内容
理解气体的比热、混合气体的性质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1、理想气体比热的种类;
2、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
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混合气体的两个定律;
教学难点
平均比热表的使用
教具和
媒体使用

教学方法
石家庄铁道学院
教 案
2005~2006学年第2学期
分院(系、部):
机械工程分院
教研室:
能源与环境工程系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B
授课班级:
土0502
主讲教师:
罗勇
职称:
副教授
使用教材:
工程热力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工程热力学B
课程编号
0402000
学分
2
授课教师
罗勇
职称
副教授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1-2
习题:2-12、2-14
周次
第5周
日期
20063.24
节次
第3-4节
授课内容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能量方城的应用
教学重点
运用能量方程解决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
合理地选择系统、分析能量的进出
教具和
媒体使用

教学方法
板述、讲述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95分钟)
(一)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的导出过程、使用条件。(20分钟)
(二)开利用能量方城解决典型的工程问题,加强对开口系统能量方城的理解及使用技巧。(30分钟)
(三)稳态稳流的定义和结论。(20分钟)
(四)导出稳态稳流能量方城的形式。(20分钟)
(五)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3-1,3-2
课程性质
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
授课对象
专业、层次和班级:土0502共1个班
课程学时
32学时
周学时
2学时
起;上机:学时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使用
教材
教材名称:《工程热力学》
作者:廉乐明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
(三)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1.1
习题:1-1、1-2
周次
第2周
日期
2006.3.3
节次
第3-4节
授课内容
基本概念(Ⅱ)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深刻理解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准静态过程及可逆过程
教学难点
引入准静态过程及可逆过程的意义
教具和
媒体使用
板述
教学方法
讲述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概念的提出和意义
教具和
媒体使用
板述
教学方法
讲述




讲授新课(100分钟)
(一)绪论部分;(25分钟)
简单介绍本课程涉及的四大规律及各自的意义。
(二)重点介绍以下内容;(70分钟)
1、热力系统(包括系统边界、外界、开口系统、闭口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35分钟)。
2、热力系统的意义、特征及应用;(3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95分钟)
(一)理解气体模型的假设条件。(20分钟)
(二)理解气体状态方程的形式及使用条件。(20分钟)
(三)实际的状态方程。(50分钟)
1、范德方程的提出的过程、背景;(25分钟)
2、通用压缩因子图的使用;(25分钟)
(四)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
习题:3-16、3-17、3-18
周次
第7周
日期
2006.4.7
节次
第3-4节
授课内容
典型例题分析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巩固本章内容
教学重点
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教具和
媒体使用

教学方法
板述、讲述




复习旧课(5分钟)
讲解例题
1、稳态稳流能量方程的应用例题讲解
2、非稳态稳流能量方程的应用例题讲解
主要参考
资料及指定参考书
《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童均耕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审核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6年2月18日
周次
第1周
日期
2006.2.24
节次
第3-4节
授课内容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绪论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2、掌握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95分钟)
(一)准静态过程的含义及作用。(20分钟)
(二)可逆过程的含义及作用。(20分钟)
(三)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关系。(20分钟)
(四)热力循环。(20分钟)
(五)热效率、制冷系数、供热系数的含义。(10分钟)
(六)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2-2
习题:1-6、1-8
周次
第3周
日期
2006.3.10
节次
第3-4节
授课内容
第二章 气体的性质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相关系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气体分子模型的建立、实际气体的参数求解
教学难点
理解施工定额作用、基本形式和编制方法;
教具和
媒体使用
板述
教学方法
讲述
(一)系统储存能的组成及影响因素。(20分钟)
(二)闭口系统外界与系统能量传递的形式。(20分钟)
(三)开口系统外界与系统能量传递的形式。(20分钟)
(四)流动功的含义、计算式的导出。(20分钟)
(五)闭口系统能量方城的导出和应用。(10分钟)
(六)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
思考题
3、综合题
(三)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
习题:4-1、4-2、4-3、4-8
周次
第8周
日期
2006.4.7
节次
第3-4节
授课内容
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四种典型热力过程的能量分析
教学重点
分析的方法、作用
教学难点
热力过程的能量分析、过程曲线表达
教具和
媒体使用

教学方法
板述、讲述




作业
思考题:1-1、6-1
习题:3-9、3-11、3-12
周次
第6周
日期
2006.3.31
节次
第3-4节
授课内容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的应用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的应用;
教学重点
能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各能量项
教具和
媒体使用

教学方法
板述、讲述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95分钟)
板述、讲述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95分钟)
(一)定值比热、真实比热及平均比热各自的定义及相互关系、使用场合。(30分钟)
(二)平均比热表的构成和适用。(30分钟)
(三)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道尔顿分压力定律、阿盖密特分容积定律。(30分钟)
(三)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