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量身高比比脚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比身高》(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比身高》(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比身高》(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身高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1. 掌握比身高的概念和方法。

2. 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身高的概念。

2. 正确运用比身高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3. 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比身高。

请大家先观察一下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的身高有什么不同。

2. 学生观察并讨论:让学生自由观察周围同学的身高,并互相交流他们的观察结果。

二、探究(15分钟)1. 讲解概念:介绍比身高的概念,解释比身高是通过测量和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长度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测量自己和同学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讨论如何进行比较和判断身高的大小关系。

4. 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比身高的方法,包括测量、记录、比较和判断。

三、巩固(10分钟)1. 练习题: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比身高的练习题,巩固他们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 小组竞赛:组织小组间的比身高竞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和判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拓展(5分钟)1. 创设情境:给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比身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选择合适的长度的物品等。

2.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互相交流和学习。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知识点: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比身高的概念和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身高》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身高》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身高》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身高》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比身高》这一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比的概念,通过比较身高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含义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比的方法比较身高,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表达身高比较的结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的意义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比的方法比较身高,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身高尺、小卡片2. 学具:练习本、笔、小卡片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身高不同的同学,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他们的身高呢?2. 讲解:讲解比的概念,通过身高尺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含义。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身高比较的练习,使用小卡片表示不同同学的身高,进行实际的比较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比的运用:比较身高,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小明:140cm,小红:120cm,小丽:130cm2. 答案:小明与小红的身高比值为:140/120 = 7/6小明与小丽的身高比值为:140/130 = 14/13小红与小丽的身高比值为:120/130 = 12/1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比的方法比较身高,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在练习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比的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比较其他量的关系,如体重、年龄等,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比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在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身高不同的同学。

2024年幼儿园中班高与矮的比较的科学活动教案范文

2024年幼儿园中班高与矮的比较的科学活动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通过科学实验能促进孩子们对身体高矮的认知和理解,增进对比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教学步骤1、引言老师拿出一些玩具,让孩子们通过比较判断哪些玩具比较高,哪些玩具比较矮。

引导孩子们将身高比较运用到玩具身上来,了解比较的概念。

2、头脚高度测量老师为孩子们介绍测高的仪器——刷子和墨盒(或者黑板粉笔)。

步骤:孩子们先提供自己头的高度和脚的高度,老师用刷子和墨盒(或者黑板粉笔)在白纸上分别印出孩子们头和脚的形状,然后用尺子测量印出的头和脚的高度。

孩子们比较自己的头和脚的高度,知道哪个更高。

孩子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老师和同班同学的头脚高度,使孩子们感受到身高高低的实际概念,体会测量高度的方法,比较身高高低的技巧并懂得高度具有可比性。

3、体型形状测量步骤:老师指导孩子们观察同班同学的身材,用黑板粉笔或记号笔画出每个人的身材轮廓,并让每个人标注自己的身高。

接着,孩子们可以用衣服等测量工具,测量每个人的腰围,臀围,胸围,并记录下这些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孩子们可以产生另一些关于体型大小的比较意识,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高度和宽度的关系。

4、分析比较通过前面的测量和记录,孩子们已经了解了高度和体型大小比较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际操作让孩子们得到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机会,也可以启发孩子们对比较术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可以使用Excel、PowerPoint等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的分析比较,展示数据的变化和差异,从而认识到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5、实际应用孩子们可以将比较物品扩大化,比如测量自家的房屋面积、车辆长度等,将测量和分析比较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习效果通过上述教学步骤,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对于比较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有了极大的提升,学会了测量高度和身材大小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运用这些技巧去进行实际比较,并且也知道了这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量的比较》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主要内容是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身高这一量的概念,学会比较身高,并能够运用比较结果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身高的概念,理解身高是一个可以比较的量。

2. 培养幼儿运用比较方法,比较自己与同伴的身高,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运用身高比较结果,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身高比较的方法,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推理。

重点:掌握身高的概念,学会比较身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测量尺、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小木棒、绳子、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排队,观察队伍中的身高差异。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站得高,有的站得低呢?”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卡片等教具,讲解身高的概念。

讲解身高比较的方法,如直接比较、工具比较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身高测量尺,演示如何测量身高。

讲解如何用比较结果进行简单推理。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用小木棒、绳子、直尺等学具,测量自己与同伴的身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及比较方法。

2. 身高比较的简单推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人或同伴的身高,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身高。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2. 作业题目:运用身高比较结果,进行简单推理。

答案:例如,同伴A比同伴B高,那么同伴A的脚可能比同伴B的脚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身高现象,如植物的高低、建筑物的不同高度等,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依据教材第五章《比一比,量一量》中的第二节“身高比一比”。

内容主要涉及对身高的观察、比较和简单的测量,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认识和了解身高的概念,同时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幼儿能够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比较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幼儿能够用比较的方法区分不同物体的长短,并能够将此方法应用于测量同伴的身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对自我和同伴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运用比较的方法测量身高。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准确地进行测量,并能用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测量带、身高墙贴、磁性教具等。

2. 学具:小木棒、绳子、标记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通过比较身高选择合作伙伴。

提问:“为什么你们会找和自己身高相近的朋友呢?”引导幼儿思考身高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身高墙贴,讲解身高的测量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和测量带进行身高比较。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小木棒和绳子进行小组内身高比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4. 小组合作(10分钟)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其他组员用自制的测量工具测量代表身高。

记录测量结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讨论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中心主题:身高比一比2. 副比较与测量3. 内容简述:身高的概念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方法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家里的物品,比一比谁更高?答案示例:我测量了桌子,它比我的身高矮。

2. 家庭作业: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对测量方法的理解程度。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

测量对象 选用工具 估一估 量一量
新知探究
1.小组成员根据本组测量任务,每人先估一估,
小 组
把估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动 2.分工合作,记录数据.

求 3.安静有序地完成测量任务,评出小组内估计最
准的“精准星”,表现最优秀的“纪律星”
新知探究
小朋友,你们知道 6米到底有多长吗?
一条大鳄鱼,有6米长.
新知探究测量动物:源自鳄鱼测量标准:庹长
肩宽
测量结果:
5个
20个
课堂练习
长 高

鹿

6米
鸵鸟身高 2米50厘米
企鹅身高 1米30厘米
鲸鱼身长 26米
巨蟒身长 10米
壁虎身长 12厘米
课堂练习
活动三 多种方式,记忆身边长度
一步长 大约40厘米
肩宽 大约30厘米
食指指宽 大约1厘米
一脚长 大约20厘米
课堂小结
测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 物体要放平。 用直尺量物体, 左端要和零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课堂小结
先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 物体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物体的长就 是几厘米。
课堂作业
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厘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 )作单位。
鳄鱼身长6 ( 米 )
铅笔盒长25(厘米)
小梦的床长2( 米 )
情景导入
(一)指导测量,唤醒已有经验 活动一.测量一拃(zhǎ)长
新知探究
认识长度单位 米 (m)
1小格代表1厘米
1米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大格代表10厘米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科学探究》第四章《比较与测量》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掌握身高的比较方法,了解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使用工具测量并比较身高,理解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身高比较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重点:掌握身高比较方法,了解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测量工具(如直尺、软尺等)、教学图片。

2. 学具:每组一把身高尺、一把直尺、一张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两名幼儿到讲台前,比较他们的身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身高比较的兴趣。

2. 教学活动(10分钟)(1)教师演示:使用身高尺测量两名幼儿的身高,并记录在黑板上。

(2)讲解身高比较方法:将幼儿分组,每组用直尺测量组内成员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3)幼儿操作:幼儿用直尺测量自己的身高,记录在记录表上,与组内成员比较。

3. 例题讲解(5分钟)结合教材,讲解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引导幼儿观察、分析。

4. 随堂练习(5分钟)① 教师出示教学图片,请幼儿比较图片中人物的身高。

②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为什么有些人高,有些人矮?”六、板书设计1. 身高比较方法:(1)直接比较:两人站立,比较身高。

(2)工具比较:使用身高尺、直尺等工具测量身高,进行比较。

2. 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用自己的身高尺测量家人或朋友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2)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身高,思考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2. 答案:(1)略。

(2)身高的高低与遗传、年龄、营养等因素有关。

脚的大小与孩子身高的关系

脚的大小与孩子身高的关系

脚的大小与孩子身高的关系在生长发育进程中,肢体的不同部份,有的先发育,有的后发育。

脚的生长领先于其他部位,但最先停止生长。

脚长与身高密切相关,确实有利用足长预测身高的资料。

可是这些资料不适用于青春期早发育型(女孩八、9岁开始,男孩10、11岁开始生长突增)和晚发育型(女孩14、15岁,男孩1五、16岁才开始生长突增)。

列部份资料供您参考:男子足长预测身高(单位:厘米)注:上表中的身高数据为男孩成人后的预测身高。

例如:此刻11岁的男孩,若是足长为21.0cm,那么他成人后的预测身高为167cm。

附表:女子足长预测身高表一:足长7岁8岁9岁10岁11岁────────────────────────17·215114514013417·415314714113617·615514914313718·015815214614013618·216015414814213718·416215614914313919·016716115414814319·216916215615014519·417016415715114620·017616916215615120·217717116415715220·4179172165159154足长12岁13岁14岁15岁────────────────────19·013813619·213913713619·414113813713620·014514314114020·214714414314220·4148146144143足长7岁8岁9岁10岁11岁────────────────────────21·218617917216516021·418818117416716122·019318617817116622·219518818017316723·019418717917323·219618818117524·019518718124·218918225·0195188足长12岁13岁14岁15岁────────────────────21·215415115014921·415515315115022·016015715615422·216115815715623·016716416316123·216816516416324·017417117016824·217617317117025·0182178177175足长11岁12岁13岁14岁15岁────────────────────────25·219018318017817725·419118418118017825·619318618318117926·019618918518418226·219018718518426·419218818718526·619319018818627·019319118927·219419219127·4195194192男子足长预测身高表一足长7岁8岁9岁10岁11岁────────────────────────17·1157152146317·215915414717·416015514918·016616115414818·216816315615014518·417016415815214719·017517016315715119·217717116515815319·417917316616015519·618117516816215620·018417917116515920·218618017316616120·418818217516816320·619018417717016421·019418818017316721·219518918217516922·0203196189181175足长12岁13岁14岁15岁16岁19·014519·214719·414819·615020·015314720·215514920·415615014520·615815114621·016115414914614521·216215615114814622·0168162156153152足长7岁8岁9岁10岁11岁────────────────────────22·220519819018317722·420019218517923·020519719018323·219919118523·420119318724·020619819124·21991924·420119525·020619925·220125·4202足长12岁13岁14岁15岁16岁────────────────────────22·217016315815515322·417116515915715523·017616916316015923·217717116516216023·417917216616316224·018417617116716624·218517817216916724·418717917317016925·019118417817417325·219318517917517425·4194187181177175足长12岁13岁14岁15岁16岁────────────────────────26·019919118518118026·220019318618218126·420219418818418227·019919218818627·220019318918827·420119519118928·020619919519328·220119619528·420219819629·020220029·220320229·4205203孩子长得高与矮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幼儿园: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幼儿园: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使用尺子,尝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2.大胆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测量方式。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难点:能够互相测量身高并进行比较三、活动准备:和保健医生联系,取得配合;测量用的尺子;记录纸和笔;四、活动过程:(一)队伍排一排——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排个队,从矮到高,请你们想办法比一比你和其他小朋友的身高,看看应该怎么排呢?这两个小朋友没办法比较谁高谁矮,我们能用什么工具来帮助他们准确地比较呢?(引出尺子)(尺子是量身高最精准的工具)(二)(1)了解尺子上的数字、短长刻度那你们认识尺子么?尺子上有什么?数字都一样么?是怎么变化的?(从小变到大)大、小代表什么?尺子上除了有数字还有什么?线条是一样长的么?这些线条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2)夹夹子你们在幼儿园量身高是谁给你们量的呢?(蒋老师)量身高要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我从蒋老师那里拿到了三个小朋友上一次测量的身高,我们首先来看看第一个是谁(放入照片和名字)。

他的身高是多少呢?(待填充)谁能帮我在身高尺上把()夹出来?第二个小朋友是谁呢?那我们来看看他的身高是多少?他比()高还是矮?谁来快速地帮我找一下?第三个小朋友是谁呢?()那他们三个排队的话,谁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呢?那现在我请两个小朋友来比赛,看谁夹得又快又准。

谁来?(请小朋友说出夹夹子的更简单的方法)有趣的事情不能我和个别小朋友做,我在你们的椅子里准备了班级里其他几个小朋友的身高数字,请你们来给这两个小朋友夹一夹身高,比较一下,哪个小朋友高一点。

(3)幼儿操作你夹的是谁的身高?他的身高是多少?你们谁拿到的小朋友的身高是比这个小朋友高的?是多少呢?(三)合作测量幼儿身高好了,那我们现在用这个方式,来给我们的小朋友从矮到高再来排一排吧。

我这里有很多不干胶,请你们三个人一组,互相帮助,给你的同伴测量身高,我们刚刚说过测量身高是怎么测的呢?那请你们一起合作来测量一下,然后把你的身高结果写在这张不干胶上,然后我们再来排个队吧!。

足高测量方法

足高测量方法

足高测量方法一、常用的测量足高方法:男孩足高是身高的61%,女孩足高是身高的37%。

为了正确判断儿童的成长发育情况,必须以标准人体身高作为参照物,来评价儿童的身高增长速度。

(1)皮尺法:把软皮尺的中央剪去2厘米,两端卷成圆锥状。

当儿童的脚踩上去时,能刚好从下面通过,表示此儿童的身长为123厘米;反之,如果不能通过,表示儿童的身高在115厘米左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缺点是只适用于短骨的测量,因为脚太小的话不易测量。

(2)骨骺间隙法:用骨垢间隙分骨部位与儿童的身长作对比(图3-16)。

上排是桡骨远端;下排是尺骨茎突;内侧缘对着第三掌骨,外侧缘对着近节指骨。

根据桡骨和尺骨骨骺间隙宽窄可判断儿童的身长。

儿童正常足高在123~141厘米之间,大多数在126~132厘米之间。

若在133厘米以上,就要考虑儿童是否有性早熟等疾病。

三、常见异常情况分析及处理:骨骺间隙法如果有效地使用,还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办法。

1.胫骨超过骨骺线表现为骨骺间隙宽窄不一致,有的变宽,有的变窄,有的骨干中部呈塌陷状态,表明儿童已经出现性早熟。

2.骨龄落后年龄儿童骨龄落后年龄约0.5岁,则说明骨骺未闭合,身高还会继续增加,处理与遗传和宫内营养有关的儿童矮身材时所遇到的问题相同。

3.足高小于正常足高(1岁内每半年量一次)足高小于正常足高时,应该请儿科医师诊治。

4.头围增长超过骨龄头围明显增长时,往往提示骨龄提前,应及时去内分泌科就诊。

5.运动素质差,影响终身高儿童体格锻炼不够、运动素质较差或慢性病长期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时,由于肌肉强度差,耐力弱,爆发力不强,致使身材矮小。

这些儿童可通过增加运动训练、加强运动器官功能的锻炼以改善身体素质。

四、进一步检查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疾病可能。

二、检查时间及注意事项:(1)站姿:受检者自然站立,两脚靠拢,脚尖分开呈60°,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_比身高》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_比身高》北师大版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四年级数学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比身高》。

一、教材分析《比身高》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比较身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身高的意义,学会使用尺子测量身高,并运用比较的方法确定身高的高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尺子正确测量身高,掌握比较身高的一般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身高的高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己身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尺子正确测量身高,掌握比较身高的一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确定身高的高低。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身高、比较身高。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身高测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身高接力赛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我创设了一个情境:邀请同学们走上讲台,大家一起来比一比身高。

通过这个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身高测量首先,我向学生讲解如何用尺子测量身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测量自己的身高。

(2)身高比较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身高比较。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身高的高低,并能够用“高”和“矮”来形容。

(3)总结比较方法在学生进行身高比较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比较身高的一般方法,即:首先确定标准,然后按照标准进行比较。

足高测量方法

足高测量方法

足高测量方法正常成人男性平均足高为105cm,女性平均足高为102cm。

足高测量方法: 1、用硬尺紧贴小儿的足底从足跟向上计算长度。

2、两脚自然分开站立,测者将手按在小儿双侧足弓上,沿骨缝紧贴小儿足底向前滑行,当前端接触小儿足趾或其他足部突出物时即停止。

然后以同样方法测另一只脚。

3、儿童自然下垂足趾离开地面,让测量者在背面用指尖轻轻触压足趾,测量时手指不可相对与鞋面直接接触,而应与鞋底呈一定角度,并紧贴儿童皮肤。

儿童过胖或太瘦,有无外伤史及畸形均需记录。

足部脂肪过多会影响测量结果。

5、如有缺陷可结合第1项综合评价。

小儿足高只能粗略地反映遗传因素和小儿生长发育情况,在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方面存在局限性,必须结合体重、身长等指标才能全面评价。

1、身高体重比例增长理想的情况为:身高/体重= 2/1.414,超过此值,说明生长速度快;低于此值,说明生长速度慢。

由于现在人们饮食条件改善,营养好,运动少,体重超标比较普遍,我国3岁以内婴幼儿体重超标占总人口的20%,这是不利于小儿生长发育的。

因此,目前应建议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更关注儿童的生长速度问题。

2、身高体重变化身高体重每半年测量一次,并做记录。

身高增长过快,首先应排除疾病的影响,尤其要排除内分泌系统疾病。

另外,还应考虑是否有家族遗传倾向,如父母均矮,儿子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3、足高和身高的比例小儿身高主要由遗传决定,但如果小儿生活条件优越,营养好,运动少,骨骺愈合就会加快,身材会提前发育,最终导致生长加速。

4、婴儿期宝宝足高的正常范围是:前囟1.5-2.5cm, 6个月前每月增高1cm, 6个月至2岁每半年增高1-1。

5cm, 2-10岁每年增高5-7cm, 2-14岁每年增高4-6cm。

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若经常户外活动,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环境适宜,小儿身高常比实际的身高偏高,而且发育也较早,所以对于正常足高,青春发育前后的矮身材儿,大多数是遗传因素造成的,而身材较高的儿童则往往是属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宝宝身高早知道——量脚预测身高

宝宝身高早知道——量脚预测身高

宝宝身高早知道——量脚预测身高
为什么量脚能预测身高?
脚长预测身高法是“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组”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质测量资料统计处理而设计的。

脚长预测身高的基本理论是,脚长生长与身高生长有密切关系,成人脚长占身高的百分比(身高足长指数)比较稳定,即身材高矮的个体间该指数无显著差异,脚长生长具有早于大、小脚及躯干并先期停止生长的规律。

如何量脚预测身高
脚长的测量方式:
在桌子上或平的台面上铺上一张纸,让孩子的脚轻轻踩在纸上,用笔垂直描出脚的轮廓形状,然后从脚后跟的中心点量至脚的最前点,就是脚的长度尺寸。

然后对照以下数据查出预测身高。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身高和脚长的计算公式

身高和脚长的计算公式
对于身高和脚长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一个确定的计算公式,但是有些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些人体比例学研究表明,人的身高与脚长之间大约存在着以下 105
这个公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人群,因为人体的比例因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性别、遗传和营养等。
因此,如果需要测量身高和脚长,建议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例如身高计和足尺,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身高和脚长只是人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

实验探究:人的身高与脚长的关系

实验探究:人的身高与脚长的关系

设计实验与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身高与脚长的比通常为
:

评估: 采集不同地域、不同人种的身高、脚 长,进一步研究。 交流与合作: 采集其他小组脚长的关系吗? 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将探究过程 写到作业本上。
你知道人的身高与脚长的关系吗?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人的身高与脚长有什么关系? 人的身高与脚长成倍数关系。 找若干被测量值,分别测量其身高、脚 长;
被测试者 身高/cm 脚长/cm 身高与较长 的比

量一量,比一比

量一量,比一比

量一量比一比。

活动目标:1、尝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身体的不同的部位。

2、感知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准备:幼儿两人一组,1份各种不同的尺子(如直尺、皮尺、卷尺等),天平,3件不同分量的实物,记录纸(简笔画一个站立的人,需要测量的部位用带箭头的红线勾画),笔。

活动过程:一、交代任务,明确测量的内容。

1、教师导入,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我们班里有几个小朋友?你们长得一样高吗?今天,就请你们找个好朋友互相量一量、比一比,比什么呢?请看这张纸。

2、教师出示记录纸,理解记录内容。

——这张记录纸是我们要测量的内容,你们能看懂吗?——幼儿自由发言。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图上小人有的部位用了红线表示需要我们来量一量、比一比。

——教师指图,逐一引导幼儿理解需要测量内容:身高、肩宽、腰围。

二、找个朋友量身高——学习用卷尺正确地测量。

1、教师讲解测量要求。

——现在找个好朋友量一量你们的身高是多少,比一比谁高谁矮。

——你们桌上放有不同的尺子,你们自己选择。

2、幼儿两两一组,自由组合,测量身高。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允许幼儿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3、集体交流。

——刚才你是怎么量朋友身高的?用了什么尺子?(逐一请幼儿回答并演示,可以有意识地请操作中使用比较特别的方法的幼儿演示。

)——量身高应该从哪里量到哪里呀!(引导幼儿明确从脚底量至头顶。

)——刚才这几对好朋友用了不同的工具量身高,你们觉得用哪个工具量比较方便?为什么?——如果好朋友比我高,我怎么量他呢?(引导幼儿想办法:矮的人可以踩在凳子上,或者请高的人平躺,在测量。

)4、第二次尝试测量身高。

——现在再请你和好朋友互相量一量身高是多少。

(引导幼儿用适宜的工具正确测量,教师给予能力较弱的幼儿一定帮助。

)——把刚才测量的数据记录在纸上,比一比你们两谁高谁矮。

(同伴之间简单交流。

)三、量量朋友的肩宽——学习用卷尺或皮尺正确地测量。

1、理解肩宽。

——小朋友拍拍肩膀,肩宽是指什么?怎么测量,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来演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量身高比比脚
作者:许华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16年第04期
对话妈妈
春天是小朋友们长身体的季节,你的宝宝有多高了,他的臂展有多长,他的脚长是多少?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深深地反映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基本应用,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目标
A.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比较和测量身高、臂展、脚长。

B.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C.知道饮食、睡眠、锻炼等因素对身体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任务卡
准备
皮尺、卷尺或直尺,纸,笔。

A.量身高
宝宝和同伴背靠在墙上,比一比谁更高,用笔在墙上做上记号后,再用测量工具量一量,谁更高,高多少。

B.量臂展
宝宝伸直双臂,一只手的指尖顶住墙角,用笔记录下另一只手指尖的位置,接着再量一下同伴的臂展,比一比谁的臂展最长,长多少。

C.量脚长
宝宝和同伴分别站在白纸上,并用笔画出俩人的脚型,比一比谁的脚更长,长多少。

需要注意的是,脚长是测量前后最长点的距离哦。

行动
依据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6岁幼儿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贴士
春天是一年中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季节,此时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是最快的。

家长可以通过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加强运动等途径,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当孩子在测量运算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在孩子的能力水平上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说明。

问题
个子高的小朋友,臂展是不是最长,脚是不是也最大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