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应用题说课稿.

合集下载

北京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工程问题》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工程问题》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工程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工程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工程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尤其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工程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工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知识讲解:讲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4.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来进行。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但是,对于工程问题,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引导来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探索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解决工程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工程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工程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工程问题的基本要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探索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3.解决: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工程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中的内容。

工程问题是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的应用题,它具有抽象性,学生认知起来比较困难。

但是,工程问题应用广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好工程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知识基础。

但是,由于工程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可能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如修建道路、修建房屋等,引导学生思考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出示例题,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尝试列式解答。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讲解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与工程问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六年级工程问题说课稿

六年级工程问题说课稿

六年级工程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针对六年级学生的一节工程问题课程,属于数学课程中的应用题部分。

工程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能巩固学生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解题步骤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作用与地位工程问题作为数学应用题的一种,具有以下作用与地位:① 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②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③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2)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① 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工程问题的含义,明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基本要素;② 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分析题目,列出已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答案;③ 工程问题的应用:将工程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 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如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② 学会分析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答案;③ 能够将工程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③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②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 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② 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③ 工程问题的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① 分析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② 解决工程问题中的实际计算;③ 将工程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说教法在教学工程问题的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突出我的教学特色。

工程问题说课稿优秀

工程问题说课稿优秀

工程问题说课稿优秀一、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涉及到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工程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工程问题中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简单的工程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1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工程问题中的单位“1”,理解工作效率的含义。

二、说教法2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22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工程问题的情境和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31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工程施工的情境,如修建一条公路,引出工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1 提出问题例如:“如果甲队单独修建这条公路需要 10 天,乙队单独修建需要15 天,那么两队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412 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工作总量是多少?甲队和乙队的工作效率分别是多少?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又是多少?42 讲授新课421 讲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422 推导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甲队的工作效率为 1/10,乙队的工作效率为 1/15,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为(1/10 + 1/15),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可得两队合作需要的时间为 1÷(1/10 + 1/15)。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工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比如如何优化工程进度,减少资源浪费等。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对实验操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总结能力还有待加强。为此,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增加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我发现在解释难点问题时,自己的语言可能不够简洁明了,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为了改善这一点,我将在备课时更加注重教学语言的锤炼,力求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工程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学会使用分数除法解决工程问题,能根据工作效率和合作情况求解问题。
3.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核心素养。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工程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引入“工程问题”这一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加减乘除。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加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工程问题,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加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以及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

同时,我也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直观地展示解题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解: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技巧。

数学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说课稿

数学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说课稿
2、观察发现假设的数量不同,但合作的天数都相同。引导 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总量 3、归纳总结,当一批零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量时,我们可 以用单位“1”来表示。因为之前我们学过“1”可以表示 一个物体或很多个物体。现在“1”表示这批零件,你能算 出甲、乙的合作时间吗?学生尝试解答(出现与刚才答案 一致)
• 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自主抽象。
讨论:这个问题中的什么是不变的?发现两队每 天做的数量占总量的几分之一使不变的。很自 然想成工作总量是“1”.学生亲自经历这一从具 体数量逐步抽象的过程。对于提高问题解决的 能力至关重要。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数量关系。
第二环节:
1、导入新课,出示复习题与新例题对比,找出不同之处, 得出,知道工作总量与不知道工作总量,让学生进行假设 不同的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来进行计算。
教学时让学生假设一个总量,然后进行计算, 不同的学生假设的总量不同,但结果相同,又 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开放性和多样化。
2.联系生活教法。根据解题步骤,让学生看到,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都一样,并思考内在 的原因,即“变中不变”。
• 四、说学法。 教学中,把着眼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是 他们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使学生能主动获取 知识。
《工程问题应用题》的说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第 三单元例7《工程问题应用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讲的应用题是简 单含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相 互关系的问题。他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应用题基本 相同,仍然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 是题中没有给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工作 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 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3篇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3篇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3篇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1一、说教材工程问题是用分数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的应用题。

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基本相同,仍然是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

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这样,由于解题中遇到的不是具体数量,有的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教学重点是: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难点是:如何分析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关键是:正确分析题目中哪个量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二、说教法现代数学理论认为,小学数学课应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依据本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运用复习引入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分析法等进行教学。

并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是为了更好地学。

因此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入以渔”。

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学习方法:转化迁移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复习铺垫。

由于用分数解工程问题与整数解工程问题的思路基本相同,仍然是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所以我先让学生口答:(1)如果这项工程计划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

今天完成了工作的()还剩()。

(2)如果这项工程每天完成,()天完成。

巩固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是学习新知识,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加深对整数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出示:三毛小学要修200米的塑胶跑道,甲队独修要10天,乙队独修要8天,两队合修要几天可以完成?引导学习读题,明确已知、未知条件及怎样列式。

工程问题教案(多应用)

工程问题教案(多应用)

教案工程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工程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3.工程问题的案例分析4.工程问题的讨论和总结三、教学步骤1.引入工程问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等。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应用,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工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出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并给出建议。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工程问题概念和解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工程问题的相关教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案例:提供工程问题的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六、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

5.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从而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点关注的细节: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本教案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工程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

工程问题主要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三个要素。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并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

但是,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可能会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和掌握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工程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解决给定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归纳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5.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工程问题应用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应用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应用题》说课稿汤池镇黄泥小学赵艳华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工程问题应用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讲的应用题是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

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应用题基本相同,仍然是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3、教学目标: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认知、技能、德育三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综合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解答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识特点,本着直观形象和合理想象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类比迁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使教学过程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体现了过程教学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另外,教学中还做到有扶有放,扶放结合,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说学法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要“会学”,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技能,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中学生的手、眼、口、脑都得到了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特在课前准备教具: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出示复习题(1)(2)题,让学生回答。

问(1)已知工作时间,怎么样用分数表示工作效率?(2)已知工作效率,又如何求工作时间?(3)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指名说一说复习题是怎么样解答的?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四 解决问题《工程问题》(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四 解决问题《工程问题》(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四解决问题《工程问题》(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图示和文字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2.通过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激发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3.补充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3.教会学生如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工程图纸的实例,让学生对工程问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让学生从图中找出问题,并进行主观猜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讲解】通过讲解,介绍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1. 明确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

2. 找出所需要的条件和数据。

3. 根据条件和数据,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4. 对结果进行检验。

【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并且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总结】通过课后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程问题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程图纸,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体验到工程问题的解决乐趣,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学生的实践运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为学生的复习和拓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又注重问题解决方法和步骤的引导,以及实际操作的实践,加强学生的综合考虑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2024《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精选

2024《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精选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精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内容与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活动设计与实践目录•学生评价与反馈•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目标与要求0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工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引入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和应用工程问题的解题规律。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工程问题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包括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等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同时,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教材内容与分析02教材版本及章节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章节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应用题》单元03多个工程问题的综合应用理解多个工程问题之间的关系,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01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02分数、百分数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掌握分数、百分数在工程问题中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分数、百分数解决工程问题。

主要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解析•例题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

《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工程问题》说课稿1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例9、练习二十。

2、教材简析。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学问题。

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工作问题的思路相同,仍是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

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

从教材安排上看,由准备题、例题、做一做和巩固练习的构成,题量较大,不仅要求学生能求工作时间,还要能求部分工作量。

教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解答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尝试、探究、猜测、合作交流等能力,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

4、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1)、教学重点:掌握工作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2)教学难点:为什么将工作总量抽象为单位“1”,建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的对应关系。

(3)教学关键: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会迁移运用,组建新的认识结构。

二、说教法、学法1、在教法上主要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适时地“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师生双边活动产生共鸣,和谐发展。

创设情境,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培养数学意识。

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应用”的学习过程。

2、在学法上要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主动构建数学知识,逐步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出示两道复习题,让学生回答后,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工程类应用问题》说课稿2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工程类应用问题》说课稿2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工程类应用问题》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工程类应用问题》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工程问题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解析,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数学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工程问题这种实际应用性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工程问题的解题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概念:讲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定义和特点。

3.例题解析:通过一组例题,讲解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巩固练习:布置一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工程问题”。

一、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分数应用题的延伸和拓展,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类型。

通过学习工程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中,工程问题通常以应用题的形式呈现,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和简单的应用题解法,对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工程问题中工作效率的表示方法和三者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对题目理解不透彻、计算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找准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2、教学难点工作效率的表示方法和三者关系的灵活运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练习的巩固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问题说课稿优秀

工程问题说课稿优秀

工程问题说课稿优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工程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之后进行教学的。

工程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通过解决工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是分数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2、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与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有着相似之处,通过学习工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迁移和类推,更好地掌握数学中的数量关系。

3、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工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内容,其中工作效率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对数量关系把握不准确,计算错误等问题。

针对以上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逐步理解工作效率的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2)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解答工程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让学生经历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通过解决工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本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并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来求解。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然而,学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往往难以将实际问题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并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并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来求解。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理解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际工程问题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工程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和交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工程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新课导入:介绍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解决,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强调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说课稿 学解应用题工程问题思路指点

小学数学说课稿 学解应用题工程问题思路指点

小学数学说课稿学解应用题工程问题思路指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问题”,一般是把工作总量作为单位“1”,因此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

它们的基本关系式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程问题是小学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下面列举有关练习中常见的几种题型,分别进行思路分析,并加以简要的评点,旨在使同学们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例1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两队共同修建需要多少天?[思路说明]①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1”。

甲队修建需要12天,修建1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2;乙队修建需要20天,修建1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20。

甲、乙两队共同修建1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2+1/20=2/15,工作总量“1”中包含了多少个2/15,就是两队共同修建完成这项工程所需要的天数。

1÷(1/12+1/20)=1÷2/15=15/2(天)②设这项工程的全部工作量为60(12和20的最小公倍数),甲队一天的工作量为60÷12=5,乙队一天的工作量为60÷20=3,甲、乙两队合建一天的工作量为5+3=8。

用工作总量除以两队合建一天的工作量,就是两队合建的天数。

60÷(60÷12+60÷20)=60÷(5+3)=60÷8=15/2(天)评点这是一道工程问题的基本题,也是工程问题中常见的题型。

上面列举的两种解题方法,前者比较简便。

这种解法把工作量看作“1”,用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的倒数作为工作效率,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和,就可以求出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时间。

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这种方法求解。

练习: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2天完成,丙队单独修要15天完成,甲、乙、丙三队合修,需要几天完成?例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8天完成,乙队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做,多少天完成全部工程的3/4?[思路说明]①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1”,甲队独做8天完成,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8;乙队独做10天完成,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问题应用题》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例7工程应用题。

一、说教材工程问题是用分数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的应用题。

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基本相同,仍然是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

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这样,由于解题中遇到的不是具体数量,有的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这类应用题有如下几个特点:1、工作总量不是具体的数量,用单位“1”表示。

2、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联想到工作效率。

3、解题思路: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工程应用题在思想上已经做好准备。

学生已经在三、四年级学习了工作总量、工作工效、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六年级第三单元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分数应用题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相关的数量关系进行独立解题的能力。

这些都为学生学习工程应用题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因此激活这些基础知识,让工程应用题建构在已有知识经验之上,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法我校多年来一直探究体验式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研究已经出现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体验2、自主探究、合作体验3、学用结合、巩固体验4、课后总结、提升体验。

本课教学我贯彻体验式教学模式,以生活数学为背景、活动思考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合作交流等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学习。

依据本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运用复习引入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分析法等进行教学。

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本课采用的素材是工程问题,但不是要求学生解决形形色色的工程问题,而是要借此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假设、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体会模型思想。

四、说学法。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是为了更好地学。

因此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入以渔”。

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学习方法:转化迁移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1、情境教学法: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体验探究法: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方式,以“观察---实践—归纳”的主线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做数学。

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理解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完成这个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应用题。

2、能力目标:经历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类推能力,初步的探究知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使用价值。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工程问题数量关系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体验(5)课标要求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因此我创设了一个新学校修建操场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学校的绿化工程要进行招标,应聘单位有2个,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2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8天。

请问同学们:你选择哪个队施工?为什么?为了加快工程的速度,你会怎样选择?让学生做决策者,激发学生兴趣,很快把学生引入的教学中来。

随后安排一个游戏活动,理解单独修,合作修为后面解决工程应用题理解题意打基础,渗透德育教育。

由于用分数解工程问题与整数解工程问题的思路基本相同,仍然是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所以我又安排学生复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一段公路的具体长度(工作总量),和两队单独修的工作时间,求合修要多少天完成。

解答求合作时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未知条件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正确算式之后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思,根据是什么,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加深对整数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巩固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意图:我联系学生生活教学:在本课中围绕一条主线;即新学校修建操场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操场修建的不同陈述,展示了不同工作情景下关于工程问题,通过学生的练习,让学生感悟。

在联系中明白把一项工作、修路、运货等全部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也逐步把握了工程问题的特点,及其数量关系。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是具体数量应该怎样表示的,从知识上为学习“工程问题”作了适当的铺垫。

第二环节是自主探究、合作体验。

出示:完整呈现例题信息,顺应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分析关键的信息。

提出问题。

1、估一估,大约要几天?为什么?根据学情鼓励学生合理估计合修所用的天数,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

例如:很多学生会猜想要用的天数是(12+18)÷2=15天,教师可以抛出问题一队单独修12天能完成,两队合修的时间怎么还要15天呢?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2、要知道合修的时间,需要知道什么?学生有了前面的充分复习可以明确理解数量关系。

让学生经历解决此类问题,经历把现实问题模型化的过程,透过各种现实表象,找出隐藏其后的数量关系。

3、可以假设公路全长是多少?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题时很自然产生疑问:道路的总长度未知怎么办?接下来分析与解答,提出思考的方向:如果道路的总长是已知的,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就问题了。

那是否可以假设一个具体的长度呢?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各自假设道路总长后,我为学生安排提供了分步解决思路的文字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提示自行解答。

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

学生在假设道路总长已知的前提下解决问题,通过比较发现无论假设总长是多少,结果都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总天数和总长度有关系吗?为什么总长度改变,得到的总天数确是不变的?这个问题中什么东西是不变的?通过交流讨论,发现两队每天修的长度占总长度的几分之一是不变的。

可以看出:当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总量的时间不变时,两队合修的时间和什么无关?(跟公路的长度无关),因此,很自然地学生想到可以把道路长度假设成为“1”,水道渠成。

引导学生想:可以把这条跑道看作单位“1”,那么甲队每天修这条跑道的几分之几?乙队每天修这条跑道的几分这几?两队合修,每天可修这条跑道的几分之几?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怎样求?根据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联系学过的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逐一解决每个问题,也就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根据刚才的解题步骤,进一步思考表示各个量。

使学生看到,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结果都一样,并思考内在原因,即变中有不变。

这就是一个猜想、尝试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假设,可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复杂的数量关系明显化或简单化,不同的学生假设的长度不同,又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化。

这里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远比给予现成的结论有价值。

学生亲自经历这一从具体数量逐步抽象的过程,对于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回顾与反思”部分,先让学生将“想法”写下来,再充分进行交流,目的让学生掌握检验的方法,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学生可既以用假设具体数量来检验,也可抽象“1”的方法进行检验。

意图:让学生通过尝试--猜想--验证--质疑--释疑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行领悟”“自求而得之”。

把学生的认知由原来的“此岸”引渡到工程问题的“彼岸”。

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三步,比较分数解和整数解工程问题,加深印象。

比较上下两道题,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是一致的,数量关系基本相同,都是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a、30÷(30÷10+30÷15)b、1÷(1/10+1/15))。

只是在后一种解法中没有给出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只给出“一段公路”,“一项工程”,“一件工作”,“修一条路”等,解答时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解题能力。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工程问题的算理,掌握解题思路,让学生尝试解答,既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又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总结解答方法师:谁能说说怎样解答工程应用题呢?归纳:1、把工作量看做单位一2、看时间想效率,看效率想时间3、利用工作总量、工效、时间数量关系解答。

第四环节是练习、巩固。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尽量地做到科学、合理,体现一定的层次性,针对性,有坡度,难易适中。

1、思维在现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用20天,乙队单独做要用30天。

(1)甲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乙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3)若两队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4)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做完?2、针对性练习。

师:咱们一起来试试解题吧!(ppt出示教材第43页“做一做”。

)交流解题方法,说一说“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效率就是次数分之一”。

(PPT直观演示线段图。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出示情境,绘制线段图,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3、辨析性练习判断题。

(在正确算式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算式后面的括号内打“×”。

并说明理由。

)解答时出现了如下几种列式:①300÷(8+10)……();②300÷(300÷8+300÷10)……();③300÷……();④1÷(300÷8+300÷10)……();⑤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