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的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合集下载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进程的认识及客观全面的评价,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的积弊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阁制度的形成;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

难点:君主专制制度的评价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汉朝、宋朝、明初三个时期皇帝和丞相议事时的图片,引导学生得出皇权和相权演变的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那么朱元璋还通过什么手段加强专制皇权?(二)教学新课:一、明朝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1.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材料一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存在哪些危害?①是秦速亡的原因;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③妨碍皇帝行使权力(强化皇权)。

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骄横跋扈,君权和相权矛盾更加激化你如何看待宰相制的废除?(评价)积极方面:消除了皇权与相权间矛盾消极方面:但造成政务集中繁杂。

2、明成祖设内阁(1)原因: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帝丛杂的政务集于一身(2)内阁形成与发展:(1)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2)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正式设立内阁制。

(3)后来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日益提高。

材料:“张居正”•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3)特点:1)始终不是明朝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一个咨询机构;2)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高一历史课件-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高一历史课件-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根据这则材料分析雍正皇帝为什么要设 立军机处?
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1、军机处设立 时间:雍正年间
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 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隆宗门内军机处



清代军机处值房
从位置和布置来看,军机处的有何特点?
重点
2)军机处的职权、地位和特点? 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地位:军机大臣只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特点: 简、精、速、密;决策封闭性
结果: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探究活动2】为什么 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 度发展到了顶峰?
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 裁的工具,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 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 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 皇帝说了算。
3)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 明代开始,清朝雍正大规模实行
(1)含义: 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废除土司 实行流官的政治措施。 土司: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由当地少数民 族首领担任,可世袭。需按期纳贡赋、服从朝廷征调。
流官:朝廷直接派去管理西南少数民族的官员
(2)原因: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3)意义: (1)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2)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清朝边疆政策的历史作用:
——近代中国的版图在清前期奠定;
——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创造了一些 成功的经验。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上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上课)

密折出现前地方与中央(皇帝)的沟通方式 地方官员 上一级地方(或 中央)官员 皇帝
密折出现后地方与中央(皇帝)的作用: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 权。
四、清朝的边疆政策; 1,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 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 进行行政管理。
内阁制
参与 决策
顾问,侍从咨询,无决策权,不能正式 统领百官,受宦官牵制
对皇权 作用
一定程度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君主专 制强化的产物
军机处的由来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 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 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 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 机处》
3、清朝边疆政策的历史作用:
——近代中国的版图在清前期奠定;
——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创造了一些 成功的经验。
五、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原因: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地主 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目的: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废除宰相制度;内阁的设立; 军机处的设立;
康熙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南书房
雍正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军机处
皇权受限
皇权得以加强
皇权高度发展
“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办公室和办公大臣”
清朝皇权的加强(2)密折制 2、密折制——其实就是告密 “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此类奏折 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 与闻……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佐伯富 “雍正时期密折政治的运行,可以说是空前绝 后之举,因直至康熙,密折尚未制度化;而乾 隆以降,密折形同题本,且硃批单调乏味,不 能与雍正期相比。” ——杨启樵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根本原因:加强君主专制
军机处内景
军 机 处 外 景
2)职能:
a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b 军机大臣由皇帝任命,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 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c 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 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皇帝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 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 控制内阁,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自宪宗成化 以后,到熹宗天启,前 后一百六十七年,皇帝都没有召见 过大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 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 样送太监,再由太监呈与皇帝。这 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甚至皇 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 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 里,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 权。
• (2)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 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 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 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 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 (3)《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 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 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 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过程。
早期政治制度演变:文明时代出现王权,夏商王位世袭制、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

皇帝

西汉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制形成的背景: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②皇帝亲理的政务繁多,无力应付。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 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 也就是说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207件文书。计算一下, 假设朱元璋每天工作12个小时,那他平均处理一个文书 的时间是多少?
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 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 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 绝望与百倍犁间耕作的喘息 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 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 交响曲。
容易带来怎样的后果。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 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 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 xié háng 】 ,不敢相压,事皆 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 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 朱元璋为什么要罢丞相? 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 (根本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
军机处。”
——引自昭梿:《啸亭杂录》
3、 清朝军机处的地位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中枢机构。
军机处不是“决策”机构,它只是将皇帝 的旨意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 臣去执行。
隆宗门内军机处
军机处内景

教案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教案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作者:丁晓平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明内阁和清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认识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重点:1、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2、清军机处。

3、清朝边疆政策。

难点:1、明清时期总体的政治时代特征。

2、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3、君主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具: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比较法,分析法。

板书设计: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内阁的设立1、废除丞相制度洪武十三年(公元```2、内阁的设立时间:明成祖朱棣职权:1、内侍咨询机构2、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影响: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宦官牵制内阁,妨碍、控制阁权。

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内阁和丞相制度的区别(表格)二、军机处(中央)军机处1、时间:清雍正年间2、原因1)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根本目的(真正的原因):加强皇权。

3、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重要的中枢机构4、特点:非决策机构,无决策权。

政治决策封闭性,大大加强皇权。

(地方)密折制1、目的:加强皇权2、作用:使政治权利更加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影响:清代军机处的设置和密折制的推行,便于皇帝从中央、地方两个层面加强专制统治。

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而明清以来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的趋势,使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原则:(19页正文第二段地三行)措施:1、理藩院。

2、改土归流原因:1)直接原因:贵州宣慰司叛乱2)真正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意义:1、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管理。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改变了落后闭塞,割据纷争的状况。

促进了各名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导入: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进入专题一第四课的学习。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7页。

然后快速的阅读该页的资料卡片。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教材分析:(一)、课标:了解中国专制时代晚期封建王朝建立的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知识;了解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重大措施,理解其边疆政策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内阁制度的形成;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专制制度的评价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的阻碍。

(三)、主要内容:1、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明永乐帝设立内阁制。

2、清朝: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3、明清君主专制:目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4、清朝边疆政策:设理藩院(蒙古、新疆和西藏);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5、近代化浪潮与清末统治(四)、教学策略:前三部分内容由老师在课堂上通过PPT进行重点讲解,清朝边疆政策和近代化浪潮与清末统治两部分内容,老师作简要介绍,由学生课后深入学习。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相关内容虽然在初中学过,但学生已基本遗忘,目前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相对薄弱,综合能力较差。

在学习中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分析会有困难。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专制时代晚期封建王朝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设置内阁制度,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等历史知识;2、了解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及采取的重大边疆政策,如设置理藩院、实行“改土归流”等,并且联系现实让同学们理解边疆政策的现实意义;3、初步了解中国近代时期晚清王朝所做的一些政治改革,以及这些政治改革产生的作用及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所学知识和本节各种图文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和分析,学会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脉络;2、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以正确对待现实问题。

3、通过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今后遇到问题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了解明清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同学们能客观全面的评价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并且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的积弊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辅助皇帝处理 军政大事的中 枢机构。
积极:A.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又 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简、 精、速、密) 局限性: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4)影响:
2、密折制
1.目的: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2.影响: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相权为首的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两对矛盾
地方与中央权力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演变规律
分权以集权
分割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分割相权集中到皇帝
(三)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
中央机构 秦 建立 三公九卿制 内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地方机构
选官制度
郡县制
州—郡—县 道—州—县 察举制
汉 隋 唐

巩固
完善


答案

不矛盾。二者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皇帝专 制统治。 相权的存废是表明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丞相,权分六部 结合课本17页资料卡片, 回答学习思考“朱元璋为 什么药废丞相职位”。 原因:明太祖朱元璋认为 丞相“专权乱政”,是历 代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废丞相的影响: 积极:使皇权高度集中 消极:导致繁杂的政 务集于皇帝一身。
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1.明朝正式创立内阁制度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 D.明神宗 2.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的 标志是 ( ) B.设立内阁 D.大兴文字狱
A.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置军机处
3.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 史实的是( ) 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
明朝:设立内阁
1、创立内阁的原因: 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 3、内阁的性质: 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时 期 名 称 明太祖 设殿阁 大学士 明成祖 设 内阁
职 权 仅备皇帝顾问 兼协理章奏 参与军国大事 的商讨
明清(顶峰)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中央:设中书省
皇帝
集 中
元(新发展)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宋朝(加强) 隋唐(完善)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中央:三省六部
中央集权
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集 两汉(巩固) 中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皇帝制度 秦朝(形成)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地方分权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请思考:明朝是怎样加强 君主专制制度?
开 动 脑 筋 ?
资料:
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还是我的。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当年明月)
明朝政治制度改革的创始者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一、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 1.背景: 造成了皇帝政务繁多
2.形成与发展
3.评价
(1)性质: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 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 机构。 (2)作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可能 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 清朝的边疆政策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上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上课)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日常事务
内政外交
军国大计
重大案件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乾隆自述
14
清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 • • • • 2.地方: 雍正时设密折制 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3.建章立制: 提高了中央政府 的行政效率
15
奏折政治
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 之报告……此类奏折臣下缄 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 旁人不得与闻……故可称之 为奏折政治。 ——佐伯富
20
汉朝
隋唐 宋朝 明朝 清朝
三 清朝的边疆政策(阅读)
1.基本原则
• 尊重习俗宗教(册封西藏宗教领袖) • 笼络上层分子(蒙古归附)
• 因地制宜管理(西南改土归流)
2.理藩院:
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负责蒙古西藏 和新疆事务.
21
清 颁 给 达 赖 喇 嘛 的 金 印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
22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①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抵御外来侵
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加强民族交流、中 外交往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 ④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的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造成
积极作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巩固和社 会安定;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康乾盛世)
消极作用: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力和日益腐败的 官僚系统,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成为阻碍社 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 原因之一。
明清时期,我国政治制度呈现两个趋势: 一方面, 君主权力空前强化,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另一方面, 专制制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18

历史必修一(政治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历史必修一(政治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宰相 宰相制度赋予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 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 的产物
结论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6
延伸: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了解 一下)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它加
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 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百官
(3)受宦官牵制 明朝的特务政治:锦衣卫、东厂、西厂
4、影响:
①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②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 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5
宰新相课与标内资源阁网首w辅x.jt的yjy.比com较老师都说好!
相似: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 权力来源

臣 左图:军机处的位置

9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简 (机构简单) (5)特点: 精(人员精干)
速 (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密 (地处内廷) (6)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利,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10
为什么军机新处课的标资设源置网 ,w君x.j主tyjy专.co制m 就老师达都到说好了! 顶峰呢?
(2)消极: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妨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之一。
2021/6/20
12
1、国际政治发展趋势: 西方建立起民主代议制度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一 课题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一 课题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

课题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制度(1)出现:(2)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二、清朝1.清朝初年的中央体制(1)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2)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辩]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

[联]清朝统治者在承袭明制基本框架的同时对其有所调整,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与此同时,17~18世纪的西方,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中国的封建专制政体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拓]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重难点一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一)读图明史——明代内阁的权力[解读]内阁不是法定机构,并无决策权。

因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3、举措
(1)理藩院:
• 清朝中央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 构 • 初只管理蒙古事务,后也负责新 疆和西藏的各种事务。其地位与 六部同。
(2)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 事防卫
(3)“改土归流”
(3)改土归流
A:含义:废除土司施行流官统治。 B:元代开始土司制度 C:明代:开始“改土归流” 清:雍正年间开始西南地区施行大 规模“改土归流”,乾隆年间基本 完成。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雍正始设
处理军务
内政外交
军机大臣:(职权、办事情况)
军国大计 重大案件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的职能特 征:?
2、军机处特点




• 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 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 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 三四十人。

• 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 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 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 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胡 惟
处死 诛杀



刘伯温
李善 长


1、(1)原 因: 胡惟庸的骄横跋扈,骄恣 擅权;
1、(1)原 因: 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 的教训; 胡惟庸的骄横跋扈,骄恣擅权;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 然产物
朱元璋废宰相加强皇权后, 事情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 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 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
材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 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 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通过这些故事,大家能发现什么历史信息?

高一历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高一历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本专题主要学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

具体有:(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概述中国古代史,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经历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共经历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奴隶制度趋于瓦解。

我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开始,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

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

就其产生与演变而言,有三次大的创新:(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军机处的职能:
——跪受笔录,秉旨承办
材料: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 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 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4.军机处设立的作用:
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2、正式确立内阁制度的明朝皇帝是 ( ) C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明神宗 3、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 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 D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太极在位期间 C.康熙帝亲政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
史料: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
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 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 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问: 材料中反映明太祖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怎样的改 不敢相压,一皆朝廷。
革?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答:改革:废丞相,权分六部
理由:秦朝速亡的原因;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消极作用
1.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 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 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 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课堂练习:
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指的 是( A) A.朱元璋 B.明神宗 C.明成祖 D.雍正帝
加强专制统治(或为了强化皇权)
1.创立的原因: ——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内阁制度的发展状况: ① 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 ②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票拟也称票旨, 明朝内阁政治地位的演变: 是内阁大臣草拟 各种奏疏的处理 意见,用小票墨 书贴在奏章上, 供皇帝参考使用
相同点: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不同点:
丞相制度 内阁制度
非法定:咨询机 构:不能统帅百 官
地位
职权 对皇权的作用
法定,制度 赋权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皇 权
1. 军机处概况
• 时间:清雍正年间设置 • 直接原因:是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 机密而设置;
• 根本目的:加强皇权,巩固清朝政权
2.军机处的特点:
机构精简 人员精干、有官无吏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清朝:军机处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宋:增设参知政事 隋唐:三省六部制 汉朝:中、外朝制度
秦朝:三公九卿制
议一议:
★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
影响?
积极作用 1.政治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经济上: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 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 流,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 播。
1.分封制的对象 2.诸侯的义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战时出兵、镇守疆土、交纳贡赋、定期述职
3.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4.郡县制的特点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即郡县长 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三公九卿制中三公的名称和各自职责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太尉:主管军事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