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是科学》有感

合集下载

读《警惕科学》有感

读《警惕科学》有感

读《警惕科学》有感
《警惕科学》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教科书,它旨在提醒我们注意科学的影响力和它的实用性。

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科学不应该只是研究,它也应该有关切以及做出正确的选择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变化。

他谈到了科学在人类历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当今时代的关键作用,他提出了科学分析,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复杂的生活问题。

读完《警惕科学》,我开始思考科学的实用性和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科学给予了我们把握奥秘、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提供了解决许多问题的方法。

然而,科学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它可能会引发一些灾难,如核武器带来的恐惧,或是一些新发明可能会破坏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谨慎使用科学,合理运用科学思维去理解复杂的问题。

总之,《警惕科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社会学教科书,它提醒人们要警惕科学,以免滥用科学。

科学确实给了我们很多方便,但如果我们不能正确使用它,科学可能带来更多的危险。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利用它,同时也要保持谨慎,防止科学被滥用。

探寻科学教育的本质——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

探寻科学教育的本质——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
会 含 有 ( 少 是 隐 含 ) 误 , 一 个 合 理 的 实 验 不 可 能 与 至 谬 而
真理相对立 。 在伽 利略之前 , ” 从来没有人如此强调实验
的重 要 性 。 以伽 利 略 被爱 因斯 坦称 为 现代 物 理 学 乃 至 所
伽利略在研究 自由落体的过程 中 , 不仅 做理论上 的
我 连读 了 两遍 。读 的时 候很 有相 见 恨 晚 茅 塞 顿 开 的 感 觉 , 别是 中 间关 于 归 纳与 证 伪 的 讨 论 , 特 觉得 讲 得 很 有 条理 叉深 入 浅 出,可 是 到 了后 面 关 于真 理 的语 义 学 的部 分 , 嚼 不 太 动 , 至 整 本 书看 下 来 , 不知 道 科 学 究 竟 就 以 也 是什 么, 再加 上 对 其 中细 节 的 纠缠 , 明 白的 更 多 了 , 不 只 是 知 道 了关 于科 学的 认 识 的 变化 线 索。 过 以后 , 问 自 读 我 己 : 学究 竟是 什 么? 想要 回 忆一 下我 都 读 到 些 什 么时 . 科 我 的 头脑 中近 乎一 片 空 白。 我 知 道 , 本 书 已经很 深地 但 这 改 变 了我 对科 学的 看 法 。我 没 有 从 书 里找 到一 个标 准 的 答案 , 对科 学有 了新 的理 解 : 学可 以 以一 个 简 洁 的 定 却 科
受古希腊 自然哲学家和 当时 风气的影响 , 伽利略也 热衷 于在其公开著作 中做逻辑思辨 , 有时甚至声称通过 思辨
而 不 做 实 验 也 能 解 决 问 题 。 但 是 他 实 际上 更 注 重 实 验 。
在 14 6 0年的一封信 中 ,伽利 略如是说 :追求真理 的可 “ 靠途径是把实验放在任何推 理的前面 , 我们相信后 者将

读科普书有感10篇

读科普书有感10篇

读科普书有感(一):读一本科普书有感我读过一本科普书,名叫《科学好好玩,火山和地震》。

书里我最喜欢的人是罗天才,他本来是上小学的年龄,但已经提前完成所有的教育过程,是一位天才少年。

他对研究自然灾害和灾难有着很强烈的兴趣,成为一名消防队长,筹划预防自然灾害的对策。

他在科学方面也有着惊人的天赋。

他亲自开发了便携式计算机,还发明了能够随意变形的伏尔坎机器飞机,这是他的第一个作品,在虚拟现实中,能穿越空间呢!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岩浆从地下深处往外喷是用气压来喷射的,气压越大威力就越强。

虽然岩浆很可怕,但是岩浆内有铜、铅、锡、金、银等元素,对人类十分有用。

这天读的书真值得,这本科普书是以漫画为主要形式,书本里的科学知识一看就明白,使我能领会到,地震前的先兆、逃离灾难现场的常识,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

读书不但能增长知识,还能开发大脑的潜能呢!读科普书有感暑假里,爸爸妈妈为了丰富我的暑期生活,专门给我买了一套《学生探索百科全书》。

全书共分三卷,分别是《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和《历史探索》,害得我用了整整一个假期才看完。

读过这套书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首先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漫长的生命之旅。

在第二章的科学探索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等等,这些知识又使我了解到了科学,学会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能够透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

在第三章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等等。

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能够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这样能够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相对平坦的道路。

看吧!一本知识读物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益处,在这个讲究科学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多学习一些有关科学的知识的话,我们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渐渐的遗忘,我们只会一点一点的落后,选取一本好的科普类读物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读科普书有感(三):《昆虫记》读后感《昆虫记》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尽毕生心血才完成的杰出作品。

读《可怕的科学》有感

读《可怕的科学》有感

读《可怕的科学》有感读《可怕的科学》有感1最近我从图书馆里借了一本《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系列的“特别要命的数学”,我看了一点便爱不释手了。

这本书写得非常有趣,书中的语句很生动,知识也通俗易懂。

可能你看到这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想它一定很深奥,可如果你看过了,就会发现,这本书把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我被他深深吸引了。

虽然这本书名叫可怕的科学,其实它并不可怕,就是我们身边的数学知识,例如长度面积和体积等的测量与计算,等等。

看了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道数学题:1+2+3+4······+1000等于几?我以前看到这道题不会算,只知道答案,心想:“一个个慢慢加肯定有答案”直到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在1876年9岁时就用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把这道题解出来了。

他的答案是1000×1001÷2,等于500500,以前我知道了答案总是嫌计算太麻烦,因为其他书上的讲解太复杂了我看不懂今天看了着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只要肯动脑筋,数学也是有捷径可走的。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数学是多么“要命”,和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是多么重要,就像书中那有趣的强盗的故事一样。

这本书让我知道数学不再是毫无感情的冷血,而是非常有趣,魔力无边的。

读《可怕的科学》有感2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它是英国作家尼克阿诺德写的,叫《可怕的科学之谁来拯救地球》。

读完它,它的图文并茂,知识性和趣味性十足,让我仿佛完成了一次穿越旅行。

我穿越到了未来,那时的人类越来越富有,房子越来越大,购买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

虽然生活很方便,可这会消耗更多的高碳燃料,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空气受到污染。

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道路上都是拥堵的车辆,让人苦不堪言。

路边的一家宠物店里有一个告示:小狗会产生甲烷,请谨慎购买饲养。

这让我大跌眼镜,下面的一个等式,更让我惊讶。

《科学是什么》读后感

《科学是什么》读后感

科学的真谛
在阅读《科学是什么》这篇文章后,我深刻思考了科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从文章中可以感受到,科学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理性、合理且可靠的学术体系。

首先,科学是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过程。

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科学家们努
力解答自然界的奥秘,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科学所揭示的真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其次,科学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科学注重事实、数据和证据,强调通过严
格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

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使科学能够不断完善自身体系,不断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

此外,科学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科学家们勇于质疑传统观念和权威理论,不断进行实验和检验,以验证事实的真相。

这种批判性思维使科学得以从迷信和偏见中解脱,开拓独立的思维路径。

总的来说,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科学方法,
我们能够认识世界的规律,预测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人类理性思维和实践的象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科学的本质和意义。

科学不仅是一种
知识,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一种追求真理、探求未知的精神。

我相信,在科学的引领下,人类将不断前行,探索更宽广的未来。

读科普书有感400字作文5篇

读科普书有感400字作文5篇

读科普书有感400字作文5篇看吧!一本知识读物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益处,在这个讲究科学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多学习一些有关科学的知识的话,我们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渐渐的遗忘,我们只会一点一点的落后,选择一本好的科普类读物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读科普书有感我很喜欢看科普书,因为科普书里有各种各样的知识,让我学习到很多课堂外的知识.我看过的科普书有《植物来了,快跑》、《动物的绝招》、《地球真酷》、《宇宙原是这样》等等.在这些书里,我最喜欢的是《植物来了,快跑》,因为通过看这本书,我知道了植物真的很神奇!有的植物是死神的帮手;有的植物依靠气味来杀敌;有的餐桌上的植物也能隐藏杀机,伤害人的身体;有的稀奇的植物更加疯狂呢!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我增长了知识,不但感受到了植物之奇,还体验了动物之趣:箭毒蛙表皮颜色鲜艳,可以分泌出剧毒沾液;探索了神秘的地球:揭开地球的小档案,进行神奇地带之旅,见识地球的坏脾气;知晓了天文地理:在书里,我游遍了祖国的五湖四,了解了自然界的神奇.看完每本书后,我都能记住里面的许多内容,有的描写我很喜欢,还能背下来:地球像个熟鸡蛋,分为三层:地核、地幔和地壳.地壳在最上面,地幔在中间,地核在地球的最里边.以后,我还会看更多的科普书,学到更多的知识.读《最美科普》有感今年暑假我读了叫《最美科普》的这一系列的书,读《最美的科普》有感作文。

此系列丛书共分6册,分为《太阳时钟》,《花的时钟》,《树木时钟》,《大地时钟》《草地时钟》,《蝴蝶时钟》。

它让我看到了一边草地就是一片充满趣味的世界,树木是大地的卫士是人类的最好朋友,蝴蝶的一生是神秘而美妙的传奇,花的美妙不是为了取悦人类而是为了完成最重要的任务-繁衍,宽阔土地的怀抱是孕育一切生命的基础,未有太阳,地球不会有任何生命。

《太阳时钟》是我在这六本书中最喜欢的,它让我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万物为什有丰富的色彩?植物和动物怎样度过他们的白天与黑夜?太阳的能量怎样被储藏,怎样通过食物链在不同的生物之间传递?翻开这书,会用生动的语言告诉你一切。

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

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

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读科学这件事,看似平凡,实则深邃。

科学,是一种学问,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态度。

那么,究竟读科学是什么样的体验呢?科学的奥妙科学,似乎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却贴近人心。

它并非只存在于实验室中,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的知识。

通过读科学,我们可以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自然的规律,认识人类的本质。

科学的奥妙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知,便能领略其中的乐趣。

科学的魅力读科学,非但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

科学的逻辑思维、严谨性让我们学会用理性去面对问题、解决难题。

同时,科学的探索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也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体会到智慧的火花与探索的感动,这份魅力让我们永远热爱读科学。

科学的价值读科学,并非为了追求更高的学位或更好的工作,而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科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科学的精神也可以引领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勇往直前,不断追寻真理。

在科学的世界里,我们或许会找到更多生活的意义。

科学的责任读科学,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责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当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当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于单一的观点,而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评判。

作为读科学者,我们肩负着更多的责任,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

总结读科学,是一种不断进化的过程,既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思考。

在读科学的旅途中,我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体会到智慧的魅力,发现了生活的真谛。

读科学的过程或许有时艰辛,但当我们领悟到其中的奥秘和价值时,便能体会到有感的快乐与满足。

希望每一个读科学的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启迪心灵,开拓视野,照亮前行的道路,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读科学,让我们与知识同行,与智慧同在,一同走向明天的光芒!。

科学究竟是什么 查尔莫斯读后感

科学究竟是什么 查尔莫斯读后感

科学究竟是什么查尔莫斯读后感
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是一
种探究自然规律的方法。

《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讲述了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

作者查尔莫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探讨了科学的本质、意义和影响。

在我看来,科学并不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而是一种系统化的思考方式。

科学家
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不断地积累知识,并试图用理性的方法解释世界的现象。

正是因为科学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让人类能够不断取得技术上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而在现代社会,科学作为一种信仰,往往是被大众所追逐和推崇的。

人们对科
学的崇拜往往超越了对宗教的信仰。

然而,科学并非万能,也存在局限性。

有时候,过分迷信科学,可能会导致对人文主义价值的忽视,甚至对道德感的淡化。

因此,我们在追求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对人文精神和道德标准的关注。

读完《科学究竟是什么》,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科学既是一种认识世
界的方法,也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谦逊和理性,不应过度崇拜,也不应忽视传统的人文精神。

只有这样,科学才能真正造福人类,推动社会的不断前进。

(完整版)《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读书笔记

(完整版)《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读书笔记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读书笔记《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读书笔记夏维“2002年启动的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为近年来我们共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这场变革在我国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反响。

对科学课程新的培养目标——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科学教育基本方式——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极大地开拓了我国科学教师的视野。

并正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行为和模式。

”这是郁波老师在2003年秋为张红霞老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作的序中所说的状况。

三年后的今天,这个“开拓视野”和“改变行为和模式”的过程仍在继续着。

并且引起更多、更深的反思和实践。

而作为我国第一本用于教师对科学性质方面认识的培训用书,张红霞教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则为我们逐步揭开科学教育神秘面纱指引了方向。

、从全书的章节安排看,既有历史逻辑顺序,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

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阐释,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导。

既说明了“为什么”,又告诉我们读者应“怎么样”。

“科学课”是由“自然课”脱胎而来。

相比而言,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从课改开始时就有这方面的讨论和争执。

我也曾经在2004年与人争论过。

可是究竟从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科学之所以成为新事物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呢?在书中,作者在第十章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

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剖析。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学科为中心”的阶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从八九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论争的时期到90年代以来改革的新阶段,科学教学在波折中乘着时代的列车“与时俱进”。

从本书的题目看,作者试图通过与科学教育有关的多个方面的阐释来揭示科学的本来面目。

但是对本书通读下来,却发现,我们仍没有弄清科学究竟是什么。

我只是在作者的带领下逐步认识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教育需要亲历探究。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实际上,作者也无意在“科学”的名词上纠缠不清。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1.简述《什么是科学》的主要内容2.阐述阅读本书的感受二、科学的本质1.科学的定义2.科学的特点三、科学的发展与影响1.科学的历史发展2.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四、科学的价值与应用1.科学的实用价值2.科学的精神价值五、总结1.对科学的认识2.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正文(篇1)【引言】《什么是科学》是一本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概念及科学精神的书籍。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科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科学家们秉持的科学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科学的本质】科学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客观性、理性性、系统性、可证伪性等特点。

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为人类提供可靠的知识。

【科学的发展与影响】科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漫长的岁月,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从工业革命到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科学的价值与应用】科学具有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

实用价值体现在科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精神价值则体现在科学精神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使人们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

【总结】通过阅读《什么是科学》,我对科学的本质、发展历程以及价值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对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篇2)1.科学是什么2.科学的特点3.科学的价值4.对科学的思考正文(篇2)《什么是科学》这本书让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科学,简单来说,就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系统性研究。

然而,它并非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探索。

科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具有客观性。

科学研究是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它要求我们摒弃主观臆断,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和分析现象。

其次,科学具有理性性。

《科学是什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科学是什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5 第四章 科学之思想
06 第五章 科学之精神
目录
07 第六章 科学之方法
08 尾声 科学与文明社会
09 致谢
010 参考文献
011 附录
本书从科学史的角度谈起,科学起源于那个喜好研究自然本身的规律、乐于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古希腊,这 也是科学的本质。古中国墨家学派是重视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探讨的学派,墨子对小孔成像的研究是古中国不多 的科学发现。现代科学最终诞生在欧洲,科学区别于宗教和伪科学的本质和要素有四个:可质疑性、可量化、可 被证伪性及可证实性、普适性。质疑是科学的第一要素,不质疑,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研究中的奥卡姆剃刀原 则意味着:当你面对导致同样结论的两种理论时,选择那个最简单的、实体最少的!科学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寻找 对自然现象最简单、最美的描述。除简洁之美,科学还有逻辑之美、对称之美、完备之美。科学方法比科学研究 的内容更重要,作者用非常有趣的实例让我们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思考的,即使所有具体的知识都丢失了,科学 家运用科学方法仍旧可以重新发现。我们普通读者也非常有必要掌握这些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01
1 希腊数 学家的传承
02
2 阿拉伯 世界的光亮
03
3 天文学 打头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4 牛顿之 光
06
6 赛先生 到中国
05
5 爱因斯 坦的革命
第三章 科学之要素
1
1 何谓科学?
2
2 疑之而究 之——质疑性
3
3 科学需要量 化
4
4 可被证实和 证伪
5 5 放之四海、
推而广之—— 普适性
第四章 科学之思想
5
5 计算机互联 网与科学
尾声 科学与文明社会

读《科学阅读》有感

读《科学阅读》有感

读《科学阅读》有感哎,说起《科学阅读》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就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你瞧,平时咱们不是老觉得科学嘛,就是那些冷冰冰的公式、实验、数据,枯燥得很,但这本书,嘿,它愣是把科学讲得跟故事书似的,引人入胜。

一翻开书页,就像是坐上了时光机,一会儿穿越到遥远的古代,看古人怎么琢磨天文地理,一会儿又嗖的一下,飞到了浩瀚的宇宙,跟那些星星月亮、黑洞白洞来了场亲密接触。

这书啊,就像是位老朋友,用他那平易近人的口吻,把复杂的科学原理讲得明明白白,让人听了心里头那个透亮。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讲的那些科学家,他们可不是什么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比如那个爱迪生,咱们都知道他是发明大王,但书里还讲了他小时候怎么爱提问题,怎么被老师嫌弃是个“问题小孩”,结果他愣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自己捣鼓出了那么多改变世界的玩意儿。

看得我那个激动啊,感觉自己也跟着他一块儿,在失败的泥潭里打滚,然后又一骨碌爬起来,继续往前冲。

还有啊,这书里的语言,那叫一个生动有趣。

什么“原子的舞会”、“基因的密码本”,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桥段,但其实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知识。

我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心想这作者真是个妙人,怎么能把这么深奥的东西说得这么接地气呢?更绝的是,这书还时不时地给我来点儿“小惊喜”。

比如讲到生态平衡的时候,它不说“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是说“大自然里啊,每个角色都得守规矩,不然这出戏就唱不下去了”。

这话一出来,我立马就明白了,原来生态平衡就是这么回事儿啊!读着读着,我就感觉自己好像被这本书给“洗脑”了。

以前看到科学就头疼的我,现在居然开始主动去找相关的书籍、文章来看了。

而且啊,我还发现,以前觉得那些枯燥无味的科学知识,其实都藏着无尽的乐趣和奥秘呢!所以说啊,《科学阅读》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科学启蒙老师。

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另一面——一个充满魅力、充满想象、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我们爱科学读后感

我们爱科学读后感

我们爱科学读后感《我们爱科学》读后感。

《我们爱科学》是一本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科普读物,它涵盖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和实验,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阅读,也适合成年人,因为它的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科学知识,更是一种对于探索世界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阅读《我们爱科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知识的魅力。

书中介绍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比如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如何制作一个小型的火箭等等。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摸索、思考、实践,这种过程是一种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对于世界的认知,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除了实验,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比如关于宇宙的奥秘、地球的变化、生物的演化等等。

这些知识让我们对于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对于科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除了科学知识,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比如牛顿的苹果、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

这些故事让我们对于科学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们对于科学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他们的精神和成就让我们深受启发,让我们对于科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我们爱科学》是一本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科普读物,它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实验精神和对于知识的渴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也可以对于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于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探索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改变世界。

让我们一起爱上科学,让我们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读《趣味科学》有感

读《趣味科学》有感

读《趣味科学》有感
《趣味科学》让我思考了不少有关科学的问题,深入地了解了许多相关知识。

从它中,我发现了创新、储能、光学、紫外线、重力和许多其他的神奇的知识。

它让我体会到科学的精彩与魅力,也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自然界的奥妙之处,真是太有趣了!
从《趣味科学》中,我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因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

科学家通过研究探索新技术,并大力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从而改变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也学会了很多关于储能的知识,储能是一种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将来使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储能技术。

这种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人类从能源角度来看,实现更环保的能源发展。

此外,《趣味科学》还介绍了一些有关光学的知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光学的重要性。

光学是研究光学事物的理论和技术,它已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助力,广泛应用于医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

通过光学技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也能更准确地观测宇宙中的一切,真是太神奇了!
最后,《趣味科学》也提供了关于紫外线和重力的知识,让我对它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紫外线在人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人体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现象,让我们更加
清楚地认识到星球和宇宙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控制宇宙中的物质。

《趣味科学》激发了我的兴趣,也让我认识到了科学的精彩。

未来,我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加深我对自然界的理解,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学问。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书心得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书心得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书心得《科学究竟是什么》,读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此书确为理论书籍之经典!科学的本质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理论不显乏味枯燥,恰是平实生动,让我也在不经意间对科学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读过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心中好似在迷惘的黑夜中望着一盏指引我探索科学教案奥秘的指路明灯,这种感觉驱使我将自己的一些杂乱无章的感想记录下来。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

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包括语言学、文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理论以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等。

人文科学起源于.西塞罗提出的一种理想化教育思想。

人文科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是人性与教养之意。

狄尔泰首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是研究“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活”的精神世界的科学;李凯尔特继言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认为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态度和方法上相异,认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特具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

这些探讨,从表层上看,是在进行学科分类;而从深层上看,则是通过确立人文科学来构造不同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人类思维方式由近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科学读后感。

科学是一种理性的探索和认知方式,是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研究和认识。

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和进步。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也离不开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观念,学习科学的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以什么是科学》是一本关于科学哲学的书籍,作者通过对科学的本质、特点和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引导读者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本书对科学的定义和认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读者对科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和科学家的不懈探索精神。

科学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探索。

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学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书还对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我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和分析。

科学的方法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对事物的系统观察和实验验证。

通过对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伟大和科学的方法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科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是一种理性的探索和认知方式,是一种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探索。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也离不开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观念,学习科学的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科学能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科学读后感

看科学读后感

看科学读后感《看科学》读后感。

《看科学》是一本以科学为主题的读物,作者在书中通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动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力量,也对科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书中介绍了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我对科学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现代的科学体系,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未知,挑战常识,为人类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创新。

通过了解科学的历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性。

其次,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科学知识和原理,让我对一些平时接触不多的科学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书中介绍了一些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知识,让我对生命的奥秘和自然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不仅增加了对世界的认识,也对科学的广阔和深邃有了更深的感悟。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和成就,让我对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和伟大贡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科学家们不畏艰险,不断探索未知,为人类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创新。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让我对科学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通过阅读《看科学》,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对科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尊重科学,相信科学,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让科学的力量为我们所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看科学》,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对科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尊重科学,相信科学,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让科学的力量为我们所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万物中的科学》有感_1(1500字).docx

读《万物中的科学》有感_1(1500字).docx

读《万物中的科学》有感其实说起来,我们的地球还是蛮炫酷的。

这里充满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与奇迹。

如:彩虹、火山、潮汐、重力、地震和丰富多彩的生物故事;以及在地下沉睡数千年的宝藏。

而这些只是我们“不靠谱”的肉眼所见而已。

今年暑假,我读了《万物中的科学》。

这本书重新塑造了我对科学的认识,击碎了在我们脑海中长期存在的错误科学。

书中的描写保持着科学的严谨同时也夹杂着几分幽默与欢乐,不时让人露出一丝因幽默而起的笑容。

这本书它生动形象的解开了日常事物与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它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从手机、气泡、疫苗到定位、射线和潜艇;也涵盖了我们生活中“力学、自然力、材料与化学、生物学、医学”的五个部分,诠释了身边的科学与技术。

特别是书中衔接了我们初中物理、数学的运用以及高中更为丰富的知识。

可谓是即开拓了视野又让我们灵活掌握了正确使用科学的手法,而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幻想,科学的揭示我们身边奇妙的现象。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每天都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好奇心也充满了我们的内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了解这些事物的原理、揭示其现象背后的原理,也正是我们新青年当仁不让的任务。

《万物中的科学》它像一位对科学有严谨的认识态度而又不缺乏风趣的智者。

它领引我们在这千奇百怪的世界中穿梭,挖掘万物所隐藏的奥秘。

书中揭示那些较为简单的学问的时候,作者会以大师的风范抓住每一个细节与疑问,让我们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但在遇到高深莫测的微观世界、宇宙以及医药和猜想时,它又会变化成为给儿童讲故事的慈善老者,牢牢抓住我们的兴趣和爱好点,通俗易懂的让我们掌握其中的知识,全书无不流露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假如在某个地方,某个人很了解某个东西的发明过程和运作方式,你何不试试成为这个人呢”?这样饱含哲理的语句也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流露出作者的智慧与深度。

当然,这本书在带领我们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困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什么是科学》有感
写在前面的话
作为一本好书,《什么是科学》是绝对值得一读的。

得幸群友推荐,最近细细阅读,颇感畅快淋漓,以致手不释卷(其实是放不下手机)。

但作为读后感想,这篇文字也许略显跑题。

自然不是因为对书的内容无话可说,而是由书中的论述,引起对“讨论”这个话题颇有所感,所以不管切不切题,权当一篇感想记录罢了。

本文试图回答关于讨论的四个问题:
何为讨论?
讨论为何?
如何讨论?
讨论何如?
都是平日在群友讨论中所见所感的一些浅显的想法,借此机会提出来、说明白,为的是在这些问题上与朋友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之意。

正文
在当下网络时代,在各种形式的交流过程里,总是司空见惯一些热闹得一塌糊涂的话题讨论。

大多数讨论在我看来都没有太大的价值,也得不出一个有意义的结果,往往的结果反倒是演变成争吵、抬扛以至于气急败坏、人身攻击,最后一拍两散,落得个一场闹剧的结局。

为何会如此?
undefined
或许参与讨论者自身的学识、所知道的事实、采取的态度和方法有较大的差异,而每个人的秉性、心态也各不相同,所以导致讨论的过程里,出现自说自话、文不对题、剑走偏锋、抬扛置气……凡此种种,当然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更别提能够从中受益了。

此文对讨论所下的定义,或者说对讨论这件事本身所界定的范围,是这样一种界限:理性的话题和讨论方式是唯一的界限,除此之外,别无界限。

何为理性的话题?如《什么是科学》中的一句话:真正的问题都是有结构的。

换句话说,理性的话题是对现实世界问题的结构化分析之后,提出的有明确定义、范围、前提条件和预设的问题。

20169211350593870.jpg
明确的定义和范围是为了避免讨论的各方对问题本身理解的不一致,在不一致的理解之下进行讨论就是毫无针对性的,于是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有各的道理,但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有了明确的定义和范围,也必须清楚的说明讨论的前提条件和预设,因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是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的。

对所讨论的问题的定义、范围、前提、预设,构成了问题的语境。

在相同讨论语境下,讨论才可能“在理性规则的指导下拓宽一个问题的逻辑空间。

”(《什么是科学》语)所谓的理性规则,是出于对问题本身及其内涵的扩展的合乎逻辑的、对事实和推理进行的归纳、演绎、补充和总结,是理性讨论的必然方式。

正是由于理性规则所要求的逻辑性、客观性和知识性,自然而然地会使得参与讨论者可以、也必须采取符合科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诚实的表达自己内心对于问题本身的看法,并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坦率的剖析自己对问题的真实想法,昭昭于天下:
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不明白,无需为了撑面子而强词夺理,也不必不懂装懂的掩盖自己的非逻辑、非客观的非理性思路;
觉得有道理的就是有道理,不屈从于权威和外部压力,有强大的自信心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以开放的心态和审慎的态度去接纳一切事实基础,并将之融合进自己的思路之中,借以完善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觉得对方不对的地方就提出来,用符合逻辑的思考审视问题的所有方面,包括观点、论据和结论。

cbdec9ef5a.jpg
当然,也不是所有讨论的主题都能够如数学定义一般给予清晰的界定。

这就像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什么是科学》里提到:“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从来就是模糊不清的,而且这个模糊不清的界限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迁。

明确划定科学的界限,只会窒息科学的自由和创造精神。


对于讨论也是一样。

对于这样的界限模糊,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就尤为重要。

科学的态度应当是一种开放的、严谨的、符合逻辑的思考方式的态度:
用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不以感性模糊事实、不以权威压迫异见、不以耍无赖而避重就轻,对一切未知的、与己不同的严肃观点都必须采取宽容和接纳的态度;
用严谨的手段去研究,既不轻信所有客观事实,对一切所谓的事实报以怀疑的态度,并求之于理性的分析和考验,也不苛求对方必须事无巨细无所不知,一起审慎地剖析理性分析的逻辑和结果;
用逻辑的方式去思考,对不明确的地方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把它放到逻辑的放大镜下细细琢磨,使得一切疑点都符合逻辑,哪怕是再荒谬的结论,只要是事实,其内在必然有符合逻辑的脉络可寻。

正如书中所言:“结论是否荒谬并不要紧,关键是论证是否符合逻辑,符合理性的推理规则。


screen640x960.jpg
在讨论里,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看似绝对正确的观点,却是毫无用处的废话,对讨论的主题毫无帮助,不求严谨的逻辑思辨,不去审慎的思考推理,动辄显而易见、或者某位权威如是说,或者古人有云之类的,如此不看具体问题,不去分析具体情况,那么讨论到微枝末节非此即彼的地方,自然就蒙圈了。

理性的讨论带来的是科学的精神的呈现,科学的精神是一种无畏的、坚定自信的精神,只要是对的、符合逻辑和理性思维的观点,就应当无所畏惧。

正如《什么是科学》书中所言:我们“至今也没有解决科学创新所需要的“冒尖文化”与我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冲突。


众所周知的屠呦呦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

中庸文化不仅仅是自己不冒头,别人冒了头还要打一棍子。

这里面除了文化习惯,也有人性丑恶的一面在起作用。

而科学的精神正是从客观的角度来树立自信,并且遏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和干扰。

或许在社会上,这种精神还取决于其他客观因素,但是在理性的讨论里,其他客观因素或许就微不足道了,那么也恰恰是彻底体现科学精神的契机。

对于科学精神,这本书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申明:“科学精神是一种特别属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

它不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只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关注真理的自主自足和内在推演。

科学精神源于希腊自由的人性理想。

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


127-1FG9124549.jpg
在我看来,理性的讨论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对我而言,就是求真、求实、求知——也就是说满足自己与生俱来的求真的好奇心,同时理性讨论的过程本身也是不断发现真正自我的过程。

前者使我能够深刻体会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为何要孜孜不倦的追求所谓的真理,后者以书中的一句话可以做最好的诠释:“自我总是在与他者的对话中确立自己的。


而求真求实求知正是阳明心学里所坚持的那个理念:格物致知,追寻内心的良知,就是清除一切遮蔽我们内心良知的东西,最终达到心灵澄净的境界,然后发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

格物是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在与他人的讨论里,我们不仅对未知的客观事实、未曾想到的思想脉络、没有发现的问题和已有观点的诘难有清楚的认识,同时通过理性的讨论,反观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使得我们的讨论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这就是致知。

求真求实求知,是对心灵自由的渴求的自然体现。

这一点与科学追求的目的有着完全的一致性。

《什么是科学》里提到:“纯粹的科学必须是为着求知本身而不是其他任何目的而存在,这种指向“自己”的“知”才是纯粹的科学。

这样的科学才是“自由”的科学。


对于这种精神自由的定义,或者说对于讨论的目的而言,正是“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斯宾诺莎语)。

或者类似于悟道之后的那种心灵的狂喜和通达天地的自由之感。

所以,讨论的目的在于求知,而求知要求求实,最终达到求真。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里说:“在各门科学中,那为着自身,为知识而求取的科学比那为后果而求取的科学,更加是智慧。


理性的讨论正是求取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其目的也只是单纯的求知而非求取什么功利上的好处。

理性的讨论的终极目的就是:“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

(柏拉图《理想国》语)
正是因为理性讨论的目的在于单纯的求知,所以讨论不是竞赛或者战斗,不是吵架或者辩论,理性的讨论:不为赢,只为明。

而承认对手观点的合理性、推理的逻辑性不是什么认输投降,恰恰相反,在其中我们的知识获得了增长。

undefined
前文提到理性的讨论是科学态度的呈现,对讨论的这种理性的态度必然带来我们对自己观点的自信心和论证的客观性,这正是科学精神的自然流露,也是良性讨论的必然条件。

仔细的思辨,审慎的考察,诚实的考证,彻底的反思,开放的心态,洞彻的思想,最后达到坚定的结论,这是保证讨论严肃性和理性的必然要求。

tooopen_sy_165344991278.jpg
写在后面的话
作为一篇读后感而言,这些有点跑题的想法实在不算中规中矩,然而却是在平时跟朋友们讨论一些话题,或者看朋友们讨论时引发的一些感触。

往往在讨论中看到:
争强好胜、强词夺理或者力图险中求胜的;
也看到彼此对问题的概念和理解并不统一,以至于越说越糊涂的;
也有以感性代替理性,先把自己感动的心惊肉跳的然后期待把别人也强拉入水的;
还有以偏颇的推理,或者非逻辑的推理,得出貌似有理的结论,或者相反的,用普遍的道理来生硬的套在特别的情况下,而得出令人无奈的结论的;
更有最为难缠的一类,就是以成见泯灭了开放的科学态度,以个人的偏见无视对方的合理质疑和辩诘,这类讨论除了彻底同意他说的意见,否则一定是没完没了的争执,甚至连最开始的讨论的话题都忘记了。

凡此种种的讨论,我一般都避而远之,原因无他,维求知而已。

争一个口舌之利,与我何益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