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冀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课件(精)
合集下载
语文九年级下冀教版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
4
(3)结尾 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末,先列举大量论据 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 中心论点。 因此,我们找论点的顺序是标题——开头部 分——结尾;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 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 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 去检验它,看看是不是论据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 那么就是分论点了。 找论点还要注意四个分析:
(二)提取文章论点
6
考点归纳二
• 二、概括事实论据,或者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事 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 (一)概括事实论据 • 解题思路 • 这类考题常常针对某一个论点,请你找到事实论 据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之。在概括事实论据时, 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 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 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其他 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 7 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5
• 第一,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 第二,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 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 第三,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 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 第四,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 特别提示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 段中的句子作答。
• (二)分析论据的作用
解题思路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因此论据必须和 论点一致。分析论据的作用当然要和论点联系 起来。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 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 析直接或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
8
(三)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解题思路 这类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补写的 论据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如果是事实 论据,必须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 能够证明观点的主要情节上。
初三语文说明文专题复习PPT课件
2、不能删去。“大约”表推测估计,说明旅人 桥建成的大概年代;若删去则变成确切年代,不符合 事实,。“大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 性。
3、不能删去。“极小范围”表范围极小,说明 游览者感到美的享受无处不在;去掉后美的享受就只 在局部而不是细处,不够准确。“极小范围”体现了16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 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 并体会。 解题思路:
8
品味说明文语言
9
[类型1]: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 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 象”“此”“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 体指代什么? 解题思路: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 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10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 语?并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
4
答案示例
不矛盾。因为目前推算树龄、测定 树重的方法还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程 度,所以只能用这些表示估计、揣测 的词语,这是一种尊重科学的态度, 也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述方式。(共 4分,其中观点l分;理由每个要点l分, 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5
二○○九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
②让我们与寒冷联系在一起的冰雪竟然具有保 温效果,这在物理学上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吗?当然。 我们知道,物体能够导热。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 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积雪之所以具有保温性 能,是因为积雪的孔隙度大,里面所能容纳的空气 量大,所以产生了保温效果。我们穿的棉袄和盖的 棉被能够保暖,积雪保护了冬天的麦子,都是同样 的道理。在建好的雪屋里还能点燃炉火取暖烧茶水, 更是让人不可思议。据了解,刚开始点篝火的时候, 屋里的墙壁和天花板会融化一些,但融化的只是一 小薄层而已。当墙壁和天花板上融化的薄层慢慢冻 结成一层冰以后,篝火就不能轻易融化冰壳和冰壳 外面的雪屋了。 (摘自“保暖的冰屋子”)
3、不能删去。“极小范围”表范围极小,说明 游览者感到美的享受无处不在;去掉后美的享受就只 在局部而不是细处,不够准确。“极小范围”体现了16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 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 并体会。 解题思路:
8
品味说明文语言
9
[类型1]: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 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 象”“此”“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 体指代什么? 解题思路: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 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10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 语?并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
4
答案示例
不矛盾。因为目前推算树龄、测定 树重的方法还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程 度,所以只能用这些表示估计、揣测 的词语,这是一种尊重科学的态度, 也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述方式。(共 4分,其中观点l分;理由每个要点l分, 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5
二○○九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
②让我们与寒冷联系在一起的冰雪竟然具有保 温效果,这在物理学上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吗?当然。 我们知道,物体能够导热。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 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积雪之所以具有保温性 能,是因为积雪的孔隙度大,里面所能容纳的空气 量大,所以产生了保温效果。我们穿的棉袄和盖的 棉被能够保暖,积雪保护了冬天的麦子,都是同样 的道理。在建好的雪屋里还能点燃炉火取暖烧茶水, 更是让人不可思议。据了解,刚开始点篝火的时候, 屋里的墙壁和天花板会融化一些,但融化的只是一 小薄层而已。当墙壁和天花板上融化的薄层慢慢冻 结成一层冰以后,篝火就不能轻易融化冰壳和冰壳 外面的雪屋了。 (摘自“保暖的冰屋子”)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共22页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4、阅读《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A、分析说明语言的平实、准确性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方法归纳
1定性。本文语言平实、准确或生动、准确。 2列举修饰限制性词语、句子或具有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3分析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体现语言特点
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
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
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地
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原词表达准确、严密。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 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例如“唾液 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研究 证明,唾液是你宝贵的信息库,是反应你 健康状况的一扇窗。 ”等语句中把“唾液” 比作“帮手 ”“信息库”“窗”,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唾液可以帮助消化、传递珍 贵信息、反应健康状况的重要作用。语言 表达生动、形象。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至少” 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 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 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 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 了。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 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 准确,严密。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课件
已着手修复。
【答案】空间顺序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典型例题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
段
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 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
【答案】逻辑顺序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典型例题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
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说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
明
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
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的功能(1分);其次,解释了通常情况下,食品口味的形成
与食品添加剂的关系(1分);最后,举面条、点心等食物口感形成的例子,来说明本段说明对象
特征(1分)。河北省2024中Fra bibliotek说明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链接练习
植物气象员 ①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还能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②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 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 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 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 才能显露其本色。 ④“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晴朗时,你用手指触动含羞草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 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教学课件
14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4、阅读《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A、分析说明语言的平实、准确性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2020/12/11
15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方法归纳
1定性。本文语言平实、准确或生动、准确。
2列举修饰限制性词语、句子或具有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2020/12/11
17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5 通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 这一结论”指的是 什么。(05。济南) 《2050,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考察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根据“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答案应在文 章中找。
据保守估计,这6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 失15﹪~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 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3分析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体现语言特点
2020/12/11
16
示例: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例如“唾液 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研究 证明,唾液是你宝贵的信息库,是反应你 健康状况的一扇窗。 ”等语句中把“唾液” 比作“帮手 ”“信息库”“窗”,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唾液可以帮助消化、传递珍 贵信息、反应健康状况的重要作用。语言 表达生动、形象。
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
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
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
了。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
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
准确,严密。
2020/12/11
11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精品课件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做帛书。
(表示时间的词语)
归纳方法:
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把握文章段落层次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分类别 下定义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来自……(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做帛书。
(表示时间的词语)
归纳方法:
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把握文章段落层次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分类别 下定义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来自……(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4:说明文阅读
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第⑨段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 一说法的合理之处。(4 分)
人需要与自然密切接触,包括接触致病微生物。只有这样, 才能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各种疾病。保持一些所 谓的“脏”,除了可以刺激和增强人类的免疫系统,同时还可 以避免人工合成的化学产品造成的伤害。
3.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4 分) 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
情况。
的历史、做菜的方法等。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 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如 空间 式,或从外到内、从上到 介绍某一座建筑物、风景区等,就要从外 顺序 下、从前到后或从总体到 到内、从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等依次进行
部分,依次进行说明。 说明。
逻辑 顺序
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 安排说明顺序。
【探究】 1.主观题是中考说明文的主要题型,2011 年始增设了选
择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减少了考生的答题量。 2.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技法,仍将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重
点。 3.开放题较多,所选文章均来自课外,内容多关注环保、
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4.对说明文基本常识的掌握是考生快速、准确答题的关键。
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本的主要内容。(能力层级:理解) 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能 力层级:理解) 3.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能 力层级:运用)
一、广东省卷 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尽量”这个词不能去掉,为什么? (3 分) “尽量”在文中强调小孩洗澡时要尽可能少用洁肤用品, 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尽量”,则过于绝对,与事实 不相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 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 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 分)
九级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课件
时间 空间 逻辑
准确
事物 事理
平实 生动
我能行
说明文考点回顾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考点之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考点之四:说明语言 考点之五:概括信息 考点之六:文段作用 考点之七: 补写相关语句 考点之八:中心句 考点之九:拓展题型
考点支招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 “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考点: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请牢记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 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 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 主 次、原因 结果、现象 本质、特征 用途、一般 个别、概括 具体、整体 局部、总 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七:补写相关语句
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 连贯。 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 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 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 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准确
事物 事理
平实 生动
我能行
说明文考点回顾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考点之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考点之四:说明语言 考点之五:概括信息 考点之六:文段作用 考点之七: 补写相关语句 考点之八:中心句 考点之九:拓展题型
考点支招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 “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考点: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请牢记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 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 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 主 次、原因 结果、现象 本质、特征 用途、一般 个别、概括 具体、整体 局部、总 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七:补写相关语句
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 连贯。 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 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 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 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河北):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
作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标志:图表、柱状图、箭头图等。 答题格式:用列图表的方式对数字、步骤等加以对照说明,非常直观、简明、形
象地说明了事物(事理)的________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10.引资料: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情势——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 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 明的趣味性)。另外,引起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标志:引号,据说,某某说,有……为证等。 答题格式: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事理)________的特征,增强说服力,能使说 明的内容更具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充实。
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
语文
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了解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3.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整体感知文章(文段、文句)的内容,提取信息,把握要点。 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评析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6.鉴赏与创新性阅读:文本材料的延伸,链接并品评;学科间知识 的渗透与运用;阅读后的感悟与创新探究;结合社会热点,生活实际谈 认识、体会、见解、建议;进行合乎情理的推断和科学畅想等。
2.题目类型检索及答题方法﹑答题格式: 总的答题格式:①一般先解释该词语的含义。②说明这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说明
事物特点时所起到的作用。③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后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 合实际、不准确、太绝对等)。④说明“××”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 密性、科学性。 题型一:加点字词有何作用(表达效果)? 答题方法: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它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事 理)________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题型二: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 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词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用了“××”词,生动准确地说 明了________,说明了事物(事理)________的特征,而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 效果了。 题型三: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象地说明了事物(事理)的________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10.引资料: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情势——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 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 明的趣味性)。另外,引起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标志:引号,据说,某某说,有……为证等。 答题格式: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事理)________的特征,增强说服力,能使说 明的内容更具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充实。
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
语文
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了解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3.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整体感知文章(文段、文句)的内容,提取信息,把握要点。 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评析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6.鉴赏与创新性阅读:文本材料的延伸,链接并品评;学科间知识 的渗透与运用;阅读后的感悟与创新探究;结合社会热点,生活实际谈 认识、体会、见解、建议;进行合乎情理的推断和科学畅想等。
2.题目类型检索及答题方法﹑答题格式: 总的答题格式:①一般先解释该词语的含义。②说明这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说明
事物特点时所起到的作用。③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后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 合实际、不准确、太绝对等)。④说明“××”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 密性、科学性。 题型一:加点字词有何作用(表达效果)? 答题方法: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它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事 理)________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题型二: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 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词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用了“××”词,生动准确地说 明了________,说明了事物(事理)________的特征,而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 效果了。 题型三: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语文九年级下冀教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课件(共18张PPT)
(3)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
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 默。
(4)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 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 料的感人效果。
(5)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6)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但用得不多;
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A、正面描写:直接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5)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3
记叙线索:
•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 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 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 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 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 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便于叙述和议论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总结面上文,貌引出和下文)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
16
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 默。
(4)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 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 料的感人效果。
(5)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6)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但用得不多;
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A、正面描写:直接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5)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3
记叙线索:
•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 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 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 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 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 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便于叙述和议论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总结面上文,貌引出和下文)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
16
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
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2分)
3、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
表达上有何作用?(2分)
-----------2008年四川资阳中考卷
答案提示
1.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大熊猫的饮食习惯、大熊猫的活 动范围(生活习性)、大熊猫的性情与繁殖。
-----2010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
问题:
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4分)
答:
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4分)
答: 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2分)。
(1)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 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1 分);(2) 运用作比较的方法,将三 种煮土豆的方式作比较,让人们更具体, 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 效地选择低碳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 可)
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初中语文总复习
—说明文阅读专题
温故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
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 的状态、 性质、功能;或阐明 ,目的是 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依据 说明 对象 与说 明目 的的 不同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根据说明语言 的不同特色,表 达方式的使用情 况的不同
1.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 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3分)
2.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分析其作用。(3分)
3.选文中“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 夏天就没事了”的“很”能否删去?为 什么?(2分)
1.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 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析原因: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4
分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一句 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 什么? 分析:不能去掉;因为“几乎”表示 程度,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 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去掉 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具体有力地说明……
数词(概数、确数)
准确具体地说明……
像、是、当作, 而、比……和…、相对于 一种是……,另一种是…… ……是……,这就是……,叫……
引号
生动形象地说明…… 突出强调了……
条理清晰说明…… 准确简明科学地揭示 了……的本质特征 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
7
下定义VS作诠释
下定义”:揭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甲 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解说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
12
1、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 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 人不知其所以为。”
运用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引用唐朝的张嘉贞 的话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 更是巧妙绝伦。使说明内容更充实,有说服力。
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艺术特色.
(2)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克隆”的本 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17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 使用彩绘,句中的“极少”能否删去?为 什么?
答:不能删去,因为“极少”一词表范围, 说明使用彩绘很少。如果删去,就表示全 部,不附合实际。“极少”一词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说明对象VS说明内容(中心)
说明对象: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 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4
பைடு நூலகம்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空间顺序
方位: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 高……
逻辑顺(表序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解答: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配合的自然美
技巧分析: 1、明确说明内容,需抓住说明对象和特征。 2、说明对象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抓中心 句三看首尾段。 3、说明对象的特征应抓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言 要简明扼要,切记以偏盖全。 4、模式: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
11
例题 2、“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
15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特 点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有: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 •表频率:经常、常常……
基础题:
1、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我国的建筑,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 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
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 博会。”一句运用了_____、————、说明方 法,作用是什么——————。 (2010年滨州市中
考题)
解答: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 模之大。
技巧分析:指出方法+其方法作用+具体说明了对象 的什么特征
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
说明文阅读复习
中考考点: 1、把握说明对象,分析其特征,概括 文章说明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辨析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分析。 4、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
事物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不同
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
说明文分类
言》)
平实说明文
说明语言不同
生动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8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
学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9
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准确、简洁 、严密(说明文语言最 基本的特征); 2、生动(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10
结合以下中考题型,总结做题技巧
例题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 沼… …”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010德州市中考题)
18
19
5
说明顺序VS文章结构
说明顺序: 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 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
组合方式。分为: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 总---分---总”等)、并列式、递进式等。
6
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作用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下定义
引用
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2、“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 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大约”一词能 否删去,为什么?(2010年滨州市中考题)
解答:不能删。“大约”表示估计,更切 合实际的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去 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这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技巧分析:
1、表态:不能删
14
分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一句 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 什么? 分析:不能去掉;因为“几乎”表示 程度,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 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去掉 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具体有力地说明……
数词(概数、确数)
准确具体地说明……
像、是、当作, 而、比……和…、相对于 一种是……,另一种是…… ……是……,这就是……,叫……
引号
生动形象地说明…… 突出强调了……
条理清晰说明…… 准确简明科学地揭示 了……的本质特征 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
7
下定义VS作诠释
下定义”:揭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甲 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解说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
12
1、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 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 人不知其所以为。”
运用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引用唐朝的张嘉贞 的话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 更是巧妙绝伦。使说明内容更充实,有说服力。
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艺术特色.
(2)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克隆”的本 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17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 使用彩绘,句中的“极少”能否删去?为 什么?
答:不能删去,因为“极少”一词表范围, 说明使用彩绘很少。如果删去,就表示全 部,不附合实际。“极少”一词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说明对象VS说明内容(中心)
说明对象: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 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4
பைடு நூலகம்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空间顺序
方位: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 高……
逻辑顺(表序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解答: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配合的自然美
技巧分析: 1、明确说明内容,需抓住说明对象和特征。 2、说明对象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抓中心 句三看首尾段。 3、说明对象的特征应抓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言 要简明扼要,切记以偏盖全。 4、模式: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
11
例题 2、“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
15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特 点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有: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 •表频率:经常、常常……
基础题:
1、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我国的建筑,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 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
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 博会。”一句运用了_____、————、说明方 法,作用是什么——————。 (2010年滨州市中
考题)
解答: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 模之大。
技巧分析:指出方法+其方法作用+具体说明了对象 的什么特征
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
说明文阅读复习
中考考点: 1、把握说明对象,分析其特征,概括 文章说明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辨析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分析。 4、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
事物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不同
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
说明文分类
言》)
平实说明文
说明语言不同
生动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8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
学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9
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准确、简洁 、严密(说明文语言最 基本的特征); 2、生动(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10
结合以下中考题型,总结做题技巧
例题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 沼… …”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010德州市中考题)
18
19
5
说明顺序VS文章结构
说明顺序: 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 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
组合方式。分为: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 总---分---总”等)、并列式、递进式等。
6
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作用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下定义
引用
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2、“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 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大约”一词能 否删去,为什么?(2010年滨州市中考题)
解答:不能删。“大约”表示估计,更切 合实际的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去 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这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技巧分析:
1、表态:不能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