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复习专题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
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历史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
历史专题复习(二)中国历史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一、学习目标1、了解张骞通西域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3、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史实;4、了解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二、知识网络三、要点整合: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发动对匈奴和越族的战争,修筑长城。
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决匈奴问题。
(2)唐朝通过和亲、册封、会盟等和平方式与少数民族交往①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后来尺带珠丹上书唐朝时说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明、清加强行政管辖,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①清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②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加强对新疆的管辖: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朝时设置台湾府(1684年),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我国的东南海防。
2、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1)新疆: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北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②唐朝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清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伊犁和乌里雅苏台两个将军辖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2)西藏:①元朝时,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②清朝初年,顺治帝接见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清政府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的册封。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课件
专题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治
专题解读
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特别是把 西藏、新疆等民族敏感问题和台湾问题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关 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之所在。在对外关系上, 针对菲律宾、美国、日本等挑起的南海问题,我们也应坚决维护祖 国的领土完整。
新中国
专题解读
专题梳理
专题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治
要点2 祖国统一
1.历代中央政府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新疆地区 (1)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 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 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新疆地区 的管辖
西汉
唐朝
专题解读
专题梳理
专题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治
清朝
(1)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在当地各族 人民支持下,重新统一新疆,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 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辖。 (2)左宗棠率兵收复新疆后,根据其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 省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专题解读
专题梳理
专题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治
清 朝
(1)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 的统治。 (2)西藏:顺治帝、康熙帝开创中央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1727年,清 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新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4)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
古代民族关系、外交关系2
【国共合作历史】
材料一
胡锦涛在一次纪念活动中指出:中国共
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 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1)材料一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 业最亲密的合作者”,请你列举一个国共合作下 的重要历史事件。
【两岸关系发展】 材料二 1925年闻一多《七子之歌·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 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氳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 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 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 要回来,母亲!” (2)材料二中“郑氏”指谁?他有何功绩?闻一 多作诗时,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其原因是什么?
★★★★
问题,也必然影响甚至牵制中国的国际关系。作为中
考热点,复习时请关注: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 国领土的史实;历代王朝的民族政策;今天处理民族
关系的原则、政策以及感悟和认识。
热 点 角 度
热 点 展 望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 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自古以 来,有政治远见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
古代民族
关系
★★★★
展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关注对少数民
族地区的开发与管辖。民族关系是中考的
长效热点,复习时请关注以下几点:古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及相关史实;封
建王朝采取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影响,正
确看待古代的民族关系。
综合提升,智能升级
热点主题
台湾问题
热点指数
★★★★★
【名师原创】 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 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 整,是我们的国家利益,是各族人民的根本 利益。这也是我国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 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 诺放弃使用武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考历史专题: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中考历史专题: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一】民族关系的发展时期史实影响抵御了匈奴的进攻秦朝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民族交往和江南经济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唐朝文成公主人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由宣政院管辖西藏【拓展】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途径有哪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途径①各族之间的和平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不仅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民族交融的基本途径)②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各族的往来。
③民族迁徒,长期杂居和通婚。
④统治阶级采取的措施。
⑤国家统一的推动。
(2)作用: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时期史实影响汉朝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宋朝海外贸易发展,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设市舶司明朝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清朝前期闭关锁国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清政府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拓展】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有哪些?给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以怎样的启示?(1)特点①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古代对外政策,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时期以前。
但是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②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以海路为主。
最新复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人教版)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民族关系:主要形式有战争,册封、和亲、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为主流,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行政管理(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一、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特征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发动对匈奴和越族的战争,修筑长城。
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决匈奴问题。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以利对中原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中原文明。
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与汉人通婚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唐朝通过和亲、册封、会盟等和平方式与少数民族交往⑴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⑵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
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夫妇二人为促进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密切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汉藏人民的友好做出了贡献。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后来尺带珠丹上书唐朝时说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4、两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既有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但和平占主流。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改为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后辽军大举攻宋,辽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连年与宋交战,后来,双方议和。
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
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金军继续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是这一时期杰出的英雄人物。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元、明、清:加强行政管辖,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元朝实行“行省制”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识梳理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识梳理01【时空坐标】02【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1)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秦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1)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汉初,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大败匈奴。
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
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
(3)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
(4)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5)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知识点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礼部及鸿胪寺。
2.隋朝(1)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2)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
589年,百越女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
(3)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3.唐朝(1)唐朝政府与边疆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3)南诏王曾多次被唐朝加封并遣子弟入唐学习。
(4)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4.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并立,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
知识点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1.元(1)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2)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3)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1)明朝有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
(2)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九边”。
(3)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4)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史一、区别两者: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对外关系: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二、考点梳理(一)民族关系1、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疆问题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A、西汉:___年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唐朝:____和____,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_____和_____)C、清朝:乾隆平定了________的叛乱,设置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么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阿古柏侵入新疆,___收复新疆。
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3、西藏问题(1)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A、唐朝与吐蕃关系:“_____”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______唐朝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史实:唐太宗把_____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世纪______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_______”。
唐朝与吐蕃关系密切。
B、元朝:元政府在中央设置____,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C、清朝:顺治册封___,康熙册封___,并规定以后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727年,设置____,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课件--专题03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关系概况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 居的格局
实行: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 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一、中国的民族关系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
地区
史实
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新疆 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清朝: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人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西藏 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专题03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框架
一、中的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朝代
关系概况
战
和
秦朝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岭南
兴修灵渠,开发当地经济,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西汉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无力与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
元朝 清朝
蒙古国时期,灭亡西夏和金;元朝建立后,灭亡 设立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形成了新的民族一回
南宋,实现统一
族;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加 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妥善安置了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设台 湾府,管理台湾
六、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专题解读:1、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
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包括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被侵略的斗争等。
复习本专题时,既要看到中国经济、文化对外国的影响,也要重视我国吸收外国长处以利于自身的发展。
还要用发展的观点,全面正确的评价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实行的闭关政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考点点击:1、古代民族关系——知道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央关系的变化;知道西藏、新疆与中央关系发展的史实;知道少数民族发展融合的阶段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文明融合的方式;知道新中国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政策。
2、古代对外关系——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
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知道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史实;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的史实。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概况1.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开始与周边各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兼并战争逐步融合。
这一融合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
2.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①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秦朝统一越族,开灵渠,设南海郡,促进了当地开发和经济发展。
(漳州——闽越族)②西部的贸易和交流:西汉时,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的贸易和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初三专题复习课
7xP110
新疆
台湾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战争 7xP111 设置伊犁将军 设置机构 7xP111 设置台湾府(1684)设置机构 7xP104
考点回顾 中 国 古 代 的 民 族 关 系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军事上)
秦始皇派 蒙恬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辽东
临洮
练一练 中 国 古 代 的 民 族 关 系
中 国 古 代 的 民 族 关 系 和 对 外 关 系
练一练
戚继光和郑成功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开发建设台湾 B.参加反清斗争 C.保卫了东南沿海人民的安全 D.驱逐外国侵略者,维护了民族主权
中 国 古 代 的 民 族 关 系 和 对 外 关 系
练一练
◆(2010·莱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下图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 写出其名称。(1分)
闭关锁国 影响:对西方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 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 (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回顾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
政权 名称
建国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北宋
10世纪初
960年
契丹 阿保机
汉族 赵匡胤 元昊
上京
兴庆
东京(今开封)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
12世纪初 金 南宋 1127年 元 1271年
女真 汉族
会宁(迁燕京 阿骨打改中都今北京)
赵 构
临安(今杭州)
蒙古 忽必烈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课标试题(共11页)
专题(zhuāntí)二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班级学号姓名 ___ 等第【教学重点】民族交融、对外关系【教学热点】民族的友好交往〔可以联络HY达赖分裂中国等问题〕和对外关系【考点链接】一、民族关系民族友好交往是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一〕、民族交融三个重要时期1、北魏孝文帝HY。
主要措施:迁都,以利对中原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吸收先进的_______文明。
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用汉制、习汉礼等,促进了北方民族___________。
2、唐朝实行比拟开通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得到空前开展3、元朝是我国民族大交融的时期。
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族。
〔二〕、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设置HY府和康熙帝两次发动雅克萨之战。
〔三〕、七下“动脑筋〞P51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开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澶渊之盟之后很长时间是,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场面,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消费开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开展和统一。
〔四〕、HY对边疆地区的管辖(guǎnxiá)HY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宣政院管理HY,HY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域。
③清朝:顺治帝、康熙帝分别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形成册封制度;1727年“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管理HY事务;④HY成立后:1951年5月,HY和平解放;1959年HY进展民主HY,20世纪60年初完成民主HY,废除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进入HY阶段;HY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65年建立HY自治区。
西北及HY地区: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HY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②唐朝:唐太宗和武那么天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HY事机构③清朝:乾隆帝派兵平定HY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HY。
专题2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给了你哪些启示?
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民族在不 断融合中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促进了国家统一,推动 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战争
和亲
民族 关系
册封
和平 交往 设置机构 迁徙
贸易
四、加强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1.和亲:(1)西汉: (2)唐朝: 作用: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两族间的友好关系。 2.战争:(1)秦 (2)汉朝 (3)唐朝:唐太宗击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 (4)宋朝:北宋和辽、北宋和西夏、南宋和金 (5)清朝:新疆地区 影响:一方面促进民族融合,另一方面破坏了经济。 3.册封:(1)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南诏 (2)清朝: 影响:有效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4.设置机构:(1)西汉: (2)唐朝 (3)元朝:加强对西藏、琉球的管辖 (4)清朝:西藏 新疆 台湾 作用: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维护祖国的统一。
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 (1)秦朝: (匈奴) (2)西汉:①漠北战役(匈奴) ②张骞出使西域 ③西域都护 ④和亲(匈奴)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东汉末年开始, 与汉族杂居,北方出现 民族融合的趋势 (2)北魏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帝改革: 4.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1)新疆:唐太宗和武则天在新疆地区设置管理机构。 (2)西藏(吐蕃)
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北宋:(1)澶渊之盟(契丹)(2)西夏 (党项) 6.南宋:(1)岳飞抗金(女真)(2)宋金对峙 7.元朝: 8.清朝:(1)西藏(2)新疆(3)台湾(4)民族迁徙 9.新中国:(1)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西藏:1951年 20世纪60年代初,
【中考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专题复习 (共53张PPT)
外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关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系
朝 代
国家
事件
双方关系 页码
西 西域各国、大秦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汉 古印度 佛教的传入
贸易往来 7sP84 宗教传播 7sP92
日本 唐 日本
遣唐使来华
官方使节 7xP29
鉴真六次东渡(唐玄宗) 宗教传播 7xP30
古印度 玄奘西行天竺(唐太宗) 宗教传播 7xP31
族 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关 系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和
对
外
关
系 历史作用: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考点回顾
中
国 文成公主入西藏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古 结婚
代
的
民
族
关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系
——唐太宗
和
对
外
关
系
政权 辽 民族 契丹
北宋
西夏 党项
金 南宋 元
女真
蒙古
考点回顾
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公元前119年 他与卫青北击匈奴,解除了北疆边患,使西 汉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这位年轻的将领
关是
系
A.主父偃
和
B.张骞
对
C.董仲舒
外
D.霍去病
关
系
练一练
中
国 古 代
◆(2010·芜湖) 一位旅游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纪
的 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
宋 东亚、阿拉伯国家 市舶司的设置
贸易往来 7xP58
元 意大利 西洋诸国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一)知识结构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我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由许多少数民族结合成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存在中原地区的炎帝族、黄帝族,东方地区的夷族和南方的蛮族,后来炎黄融合,逐步形成夏商时期的华夏族。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边地的开垦。
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两汉经营边事,如反击匈奴、派人出使西域、在西南地区设郡等,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周边各族与汉族的交往及战争关系,表明各族日益摆脱了闭塞状态。
秦汉开创了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三国时蜀汉与南中少数民族、孙吴与山越族加强了联系,促进了当地的开发。
东汉以来,西北边睡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氏、羌陆续内迁,与汉人杂居,并分别建立十六国政权。
各国彼此攻战,但民族融合却加强了。
为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禁旧俗,行汉化,促进了鲜卑族及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这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潮。
明朝与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清承明制,所不同的是清有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清朝努力经营边疆,使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获得较大发展,国家统一更加巩固。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多民族融合的开始:华夏族(汉族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它各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已初步建立,标志着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开始成立。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笔记
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笔记一、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历史渊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关系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话题。
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中原文明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上。
从夏商周三代开始,我国的主要民族群体逐渐形成,而周边的少数民族也在与中原文明的交往中逐步涌现。
这些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与中原文明展开了深刻的交流和互动,共同塑造了我国古代多元化的文化面貌。
二、对外交往的演变与特点对外交往一直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夏商周三代开始,我国便开始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展开交往。
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边疆地区的战争与征服,同时也存在着和平的邻好关系和文化的交流。
在商代,商王朝就曾与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频繁的交往,从而开创了商代对外交往的先河。
在周代,周王朝进一步完善了对外交往的体系,不仅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保持着友好关系,还向西域地区进行了开拓和扩张。
三、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内在特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内在特点主要体现在融合与包容、开放与包容等方面。
我国古代以中原文明为核心,辐射出了广阔而宽厚的文化背景,吸引着周边的少数民族纷纷来华定居,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下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古代政权也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和促进对外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交流与互动。
这种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启示与价值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启示与价值在于,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多元文化,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促进民族的和睦相处和互相学习。
要在对外交往中保持开放的姿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交流,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民族的共同繁荣和文明的交融,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价值。
作为一个我国人,我深感自豪和自信,同时也愿意在今后的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注:清代关于西藏地区的知识点较多,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亦叫金奔巴瓶制)。
近代晚清政府基于海防需要,于1883年将台湾设为行省,首任巡抚:刘铭传。
二、民族融合1、特点:①范围广: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全国范围;②程度深: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少数民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③规模大: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各民族间的融合,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④影响深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基础;⑤中心内容: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封建化,经济上农耕化;⑥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2、基本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汉、唐、元、清;②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文成公主进藏,俺答汗与明修好;④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班超经营西域;⑤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如生产工具,经验技术的推广,边境榷场(宋)和互市(明);⑥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关系。
3、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1、古代的对外交通(1)陆上丝绸之路①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
西汉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
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
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大秦安敦王遣使来汉)。
②唐朝时,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畅通。
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
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和匈奴的关系:(1)秦朝:为了安定北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筑长城。
(2)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西汉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又于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时,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为喊胸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西域隶属中央政府:(1)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
从此今_________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文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东汉:东汉初年,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前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重设西域都护。
(3)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4)明清: 乾隆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藏(1)唐朝: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朝有将金城公主尺带珠丹,吐蕃和唐朝“合同为一家”了。
(2)元朝: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3)明朝: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了解)(4)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住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了解金瓶掣签制度)4、台湾(1)三国:230年,孙权曾派卫温等率军到达夷洲。
(2)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
中国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专题史中国古代民族和对外关系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处理方式:1、和亲:唐朝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中期,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作用: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战争:①秦朝: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统南疆,兴修灵渠。
②汉朝: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使西北边郡得到安定;③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结果辽宋议和(澶渊之盟),夏宋议和,民族政权并立。
④清朝时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3、册封清朝: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4、设置机构(官职)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②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③元朝政府设置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④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⑤乾隆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维护了祖国统一。
⑥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1884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边防,维护了祖国统一。
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特别提示:元朝民族融合的突出表现即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二)边疆管理:1、西藏(1)唐朝: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吐蕃采取和亲方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2)元朝: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3)清朝前期:顺治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中国历史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1
中国历史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1专题二、中国历史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民族关系:主要形式有战争,册封、和亲、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为主流,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行政管理(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一、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特征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发动对匈奴和越族的战争,修筑长城。
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决匈奴问题。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以利对中原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中原文明。
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与汉人通婚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唐朝通过和亲、册封、会盟等和平方式与少数民族交往⑴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⑵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
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夫妇二人为促进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密切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汉藏人民的友好做出了贡献。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后来尺带珠丹上书唐朝时说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4、两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既有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但和平占主流。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改为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后辽军大举攻宋,辽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连年与宋交战,后来,双方议和。
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
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金军继续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是这一时期杰出的英雄人物。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元、明、清:加强行政管辖,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元朝实行“行省制”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复习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
知识结构:
一、慧眼识真:学史可以明智。
请同学们用你的睿智和慧眼,从每一道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填在下面括号中。
1.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2.“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唐朝历史上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3.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了()
A.少数民族的势力强大
B.汉族被少数民族所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4.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为当地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属于唐朝的有()
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②灭东突厥,设都督府③“金瓶掣签”④文成公主入藏⑤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④⑤
5.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6.某班排演历史课本剧《澶渊之盟》,允许出现的角色有()
①阿骨打②寇准③岳飞④宋真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清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当时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伊犁将军B.黑龙江将军C.驻藏大臣D.乌里雅苏台将军
8.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
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
9.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A.西夏B.金C.辽D.蒙古
10.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属于()
A.契丹族B.党项族C.蒙古族D.女真族
11.2008年3月以来,达赖藏独势力在国内外频繁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2.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A.使中国与欧洲直接交流
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
C.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D.沟通了东西外交之间的联系
13.在活动探究课中,同学们畅谈从玄奘、鉴真事迹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包括()
A.不畏艰险
B.勇于开拓
C.和平使者
D.追求名利
14.现在,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原因() A.那些华人是在唐朝时迁居到国外的B.唐朝时才开始与这些国家交往
C.唐朝时才开始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15.如果你想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选择的书籍是() A.《西游记》B.《资治通鉴》C.《大唐西域记》D.《马可·波罗行记》
1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B.俄国C.英国D.荷兰
17.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率领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三者的共同点是()
A.反侵略性质
B.抗清性质
C.反殖民斗争
D.内部战争
二、读图说史:每张图片都直观地再现了一段历史,请结合下面的图片完成问题。
18.阅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其中心人物是谁?他率领船队曾几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哪里?
(一)民族关系1.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与少数民族交往
3.辽宋夏金并立
4.元朝民族大整合
5.清加强对边疆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
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外交关系1.汉丝绸之路
2.唐代中外交流发展
3.明郑和下西洋
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5.闭关锁国
6.中近史侵略与反抗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9.APEC会议
(2)你认为图一船队下西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如何评价这次远航?
(4)观察图二,可以看出此幅图揭示的是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5)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影响?
(6)通过读图和回答上述问题,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归纳明清对外政策的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学以致用:请同学们用你博学的知识来解答下面问题。
19.请说出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
四、史海泛舟:以下是人类文明海洋中的一些历史浪花,请驾着你的智慧之船,乘风破浪,开始远航吧!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赔款2100万元;协定关税。
材料二 以下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个条约的内容?其中的“割香港岛给英国”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2)如果你要向同学介绍“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你可以选择材料二中的 _______________。
(填写图片序号即可)
(3)图三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
我国加入这一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_年。
(4)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五、探究空间: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下面就请你一显身手,结合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材料三: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那时,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不畏艰险,七下西洋。
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是以图中①_______为起点的。
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
②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谁?玄奘于“秦王”在位时曾西游天竺,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什么书?该书有何重要的历史价值?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图一 图二 图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
图二:中美建交 图三:亚太经合组织
2010年中考复习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答案
一、慧眼识真:
1D2C3D4C5B6C7C8D9C10C11C12C13D14D15C16D17A
二、读图说史:
18.(1)中心人物是郑和,他率领的船队曾7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①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富强;个人: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等。
(3)评价:①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②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③但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且耗资巨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明朝带来了不良影响。
(4)闭关政策。
(5)对清政府来说,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加分辨的关闭国门,却导致中国与世界的日益隔离。
(6)明初国力强势,积极地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初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启示:我们今天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实行对外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让中华崛起,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三、学以致用:
19.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举行等。
四、史海泛舟:
20.(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违反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或:违反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
(2)图一和图二;
(3)1991年;
(4)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或“弱国无外交”)
五、探究空间:
21.(1)长安;张骞;海上丝绸之路;匈奴;
(2)李世民(唐太宗);《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新航路开辟;1405~1433年;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