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格与英法新闻事业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社会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离开社会背景,无视国家、民族、部落、文明间
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传统结构的差异性,是不可能 全面地把握世界新闻传播多彩纷呈的个性的。
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
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客观需要,其发展受到社
会诸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制约;
同时,它对于社会历史的展开又能产生积极的能
可见,为了生存,人类自然会出现报道消息
提供意见的要求。
而这种要求,又逼迫着人类去创造种种工具,
发展种种技术来适应它,来扩大它的影响和 范围。
其二,是生产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最初的历史活动,是物
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以及人与人 之间社会关系的生产。
而人类的意识、语言、信息交流,正是在这些活
新闻传播的影响,只有为其他社会因素所加强,
其传递的信息又由公众舆论所反映时,它的作用 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但是,当新闻传播得不到社会的响应和其他因素
的配合时,那是谈不上什么作用的。
第二种倾向是,人们往往易于就事论事,得出新
பைடு நூலகம்
闻本身是好的或是坏的结论,给新闻传播以简单 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其二是实用主义新闻学观点。
其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者 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新闻传播 的社会功能: 一环境监测; 二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 三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 相传。 美国学者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 讨》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又提出了第四个 功能——娱乐功能。
人们有必要确切地知道,新闻传播是如何地作为
社会变革的力量而起作用的,是在什么范围内 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的。
浅谈新闻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
一
研究 新 闻学 (
5
特 别 是研究 历史 上 的 新 闻 现
必 须 有一定 的历 史知 识
。
象
,
研 究 新 闻史
。
) 社会学 是研 究人 们 一 般社 会关 系 的
、
科学
它 涉 及 各 种 社 会关 系
,
社 会现象
、
社会
。
生活 的 各个方 面
社会 中的 各种 实 际 问 题
, 。
它
特 别是现 代
”
都 与新 闻学 有着程 度不 同 的联 系
其
或 者 以 政 治 学 取代 新 闻 学
在学 科上 认为
。
“
新
有 些 学 科 相 互 发 生 着影 响
闻无 学
不 利 于 新 闻学 的 研究 和 发 展
。
新 闻 学 同 自然科 学 也 有程 度不 同 的联 系
, ,
。
( 4 ) 历 史学 是 研 究 人类社 会发 展 过程 及 其
、 , ,
、
政 治理
{
增长 知 识
认 识世
、
政 治制 度
政 治 思 想 及 其 历 史 等内容 的科 在 历史 上
。 。
界的 方法 之 一 现象 有关 求
,
而 人的行 为总 是 和 一定 的 心 理
新 闻是 有阶 级 性 的
政 治学 曾
新 闻 学 研究 就 必 须 考虑 不 同 阶 层
、 ,
一 度 与 新 闻 学 结 合在 一起
思想
也 就 无 法 正 确 地 研究 新 闻 学
( 2 ) 经济 学 是研 究物质 资料 的 生产 换
、
分 配 和 消 费等经 济 关 系 和 经济 活 动 规 律
《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周恩来
受教育情况 毕业于南开大学,后来又在法国、德国等地 学习。 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 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 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至别的方面去了。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周恩来
参加革命的起因 受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触动,受“开 明的”教育影响。 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 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
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背景
(一)创作背景:1936年,埃德加斯诺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 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二)出版时间: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
一种顽皮的孩子相。
性格特点 大胆无畏,英勇善战,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大概是指挥员中 惟一的“纯无产阶级”。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徐海东
出身与家庭 湖北黄陂人,家里世代做窑工,出身贫寒。 童年的经历 11岁辍学后到窑厂当学徒,16岁满师,在 300个工人中,工资最高。 受教育情况 上了4年学,同学几乎全是地主或商人的子 弟, 同 学 、 先 生 都讨厌少有鞋穿,衣服破烂 的 徐 海 东 。 因被同班富家子弟欺负,打破地主儿子的头,被拳打脚 踢,被老师打,后逃学不肯再去。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
康。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彭德怀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 角的作风使我很喜欢,这是中国人不可多得的品质。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团结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我们的祖先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都是为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利益,英勇抗击外族侵略,被后人世代传诵和敬仰的民族英雄。
中华大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心力和汗水。
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要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比较而言,培育民族精神更根本、更迫切。
民族精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活力,民族精神在弘扬中培育,在培育中弘扬,这是民族精神保持活力、民族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途径。
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民族精神不只是一个如何弘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56个民族,都是古代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大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而形成的。
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创造中华的伟业中,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紧密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各民族在共创中华过程中的贡献,主要通过族体上的相互吸纳、对中国边疆的共同开拓、经济上的开发和相互促进、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体现出来;在近代历史上,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更是在反对侵略、保卫中华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各历史阶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正是随着我国各民族共创中华伟大事业的发展深入而日益发展和逐渐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共创中华的伟大实践在各民族精神生活中的集中反映。
中西新闻比较
▪ 人,对个体人格的注重只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主观外推的 认识论方法,逐渐形成将个人道德修养作为绝对价值取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思想
▪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宗法人伦的道德观具备同一性
▪ 内倾性格、模糊直觉、伦理关系、整体意识、乐感心态
▪ “礼”
▪ “唯礼是从” “礼”对中国新闻传播的约束
a
11
“天人分裂”
➢ “天人分裂”文化倾向的意义在于,肯定存在一个外在的绝对价 值体系,以上帝言行为绝对真理的信仰体系
➢ 创世神化、宗教萌芽、文艺复兴 ➢ 约翰·洛克《政府论》,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阐述政治学,极力反
对“君权神授”认为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 ➢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公众言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 “天”所代表的终极理性世界的存在,渐渐造就了公众心中的科
a
14
“善在个体”
▪ 柏拉图思想曾是西方封建社会控制新闻事 业的理论根据
▪ 西方的群体意识是与个人对立的、外在的, 往往体现在一个超越于一切个人之上的法 律或暴君身上,最终成为一个高悬于人世 之上的人格神——上帝
▪ “个人主义的原始契机”
▪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 社会责任理论
a
15
中国传播者
▪ “士志于道”传统道德对中国记者的投射 ▪ 慷慨——何多 梁启超、范长江 ▪ 崇“善”而伤“真”中国新闻道德的历史
▪ 中国哲学艺术语言注重心理时空,注重时间,空 间常表现为流动空间,心理视点动态延展的时间 流,心理视点是散点透视 。平面化
a
9
中西新闻传播的文化制约力
▪ 中西新闻传播背后的“天人合一”与“天 人分裂”的文化观念
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
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摘要:职业道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记者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却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并对国家和人民带了了严重的危害。
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新闻失真记者采访暴力社会公信力一.新闻职业道德的含义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新闻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的社会或阶段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概括起来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用于新闻职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闻工作是新闻职业道德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基础。
新闻职业道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它决定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观念,要求与规范;还决定了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当前新闻工作者中,部分记者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缺失,以致败坏了记者的公众形象,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记者队伍的“信任危机。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责任。
新闻传播业应该不为任何权力左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上报道事实,尽可能把个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对新闻事件评价的权利交给受众。
新闻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命,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良知,所谓真实、客观、公正等正是这种规范、道德和良知的体现。
二.新闻职业道德的作用新闻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发挥调节和规范作用。
1.美国《世界报》创始人普利策说过:“记者是国家航船上的了望哨。
他要站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不计较自身的成败、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了信任他的人民服务”。
正因如此,记者要“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新闻传播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职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只有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意志,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木兰县深度预测试卷含解析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木兰县深度预测试卷一、常识判断1.关于社会保险,说法错误的是:A、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B、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C、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D、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2.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是()。
A、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B、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革命D、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3.下列建筑作品与其所在国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玻璃金字塔一一法国B、圣巴西利亚大教堂——俄罗斯C、白金汉宫——英国D、维也纳金色大厅——意大利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由()提出来的。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5.对于热水瓶爆裂造成的烫伤,下列紧急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A、立即脱去被开水浸湿的衣裤或鞋袜B、立即用纱布包裹冰块凉敷烫伤处C、立即用约20℃左右的凉水冲洗D、擦干烫伤皮肤用紫药水或红汞涂搽6.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下列有关意外事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如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切断电源,伤者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受伤情况B、发生火灾后,首先利用身边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C、食物中毒后,正确的处理步骤是:大量饮水、催吐、送医院急救D、煤气中毒时,应及时对中毒者进行抢救,然后再关闭煤气,打开门窗7.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命题。
实事求是中的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都讲实际,但它们的精神实质迥然不同,其区别在于()。
A、前者所求的“是”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后者追求的是实际效果B、前者所讲的“实事”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后者是个人经验C、前者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后者以个人的经验和行动为出发点D、前者是一种普遍性的方法原则,后者代表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8.教育、科技和(),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第八章 20世纪新闻传播观念的变迁
外国新闻传播史
21
三大阶层历史作用的差异
真正创造历史的,只是极少数的优秀分子。
“因为这少数人,他们实在是具有最多的民族意 志和毅力的。” 而那些下流分子对历史只会起破 坏性的作用。至于广大的中间阶层,则永远不会 变成重要,永远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他们 占有人口的绝大多数,但“多数绝对不能代替 ‘人’,”“多数常是愚蠢的政策和儒弱的政策 的拥护者,合了一百个愚夫,也不能成为一个聪 明人。”
希特勒宣称:“在将来,对于一切使我们 已经患病的同胞之心灵发生败坏影响的集 会或演讲,国家社会主义运动要想法予以 破坏,必要时当诉诸武力。”
外国新闻传播史
16
1933年纳粹强迫反对派洗刷墙上反对纳粹的口号
外国新闻传播史
17
外国新闻传播史
18
希特勒宣传使命的功利意识是非常明显的。为了 宣传的目的,他完全可以将道德的、政治的评价 另置一边。虽然他用来表述宣传概念的词句,如 启迪文明、伟大理想、主义、高尚的目的、英俊、 崇高、庄严等,是冠冕堂皇的,但是其内在的实 质内容则恰恰相反。他非常重视宣传的作用,与 其它资产阶级政治领袖基本相同。有所区别的是, 希特勒把宣传工作置于纳粹的一切组织工作之上, 并以此作为扩张政治势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他 本人作为纳粹党魁又是一个成功的宣传家。这正 是纳粹党崛起的重要原因。
外国新闻传播史
10
宣传的三大使命
1、表明党的态度
表明党的态度,以“新的理想”,“新 的主义”,“新的世界观”去打破现状。 在他看来,对于一个社会政治组织来说, “新的伟大理想的缺乏,常常是战斗力缺 乏的表现,”一个运动,“如果不能为这 样高尚的理想和目的奋斗,一定不能奋斗 到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英国人的性格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似乎总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然而在和英国人加深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群。
例如:英国人以保守著称于世,但英国未成年少女怀孕率竟然是世界最高的;英国人白天沉默内敛,可每当入夜,各地的英式酒吧间间爆满,充斥着欢声笑语……不和英国人交往一段时间,是很难发现他们掩藏在绅士外表下的真正性格特点的。
另一方面,"英国人的民族性格"这一提法,本身也有以偏概全的问题。
众所周知,英国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北爱尔兰人各有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文化认同。
从这个层面上讲,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同一的"英国性格";或者说,所谓的"英国性格",其实主要指的就是"英格兰性格"。
不过,在整个英国范围内,不同民族的人群也表现出相当多的相似性,因此笔者采取简单化的做法,以英格兰的情况为主,结合苏格兰和威尔士,将英国人的性格总结为五点。
英国人的特点之一是友善,许多外国人抱怨英国人冷漠无情,难以接近。
显然,英国人不如美国人随和率真、不如法国人温情浪漫、不如意大利人热情奔放、也不如中国人体贴入微。
英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内敛,是和英国的岛国地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英国人不友善。
一方面,英国人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
有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
英国人从不去打探别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间,不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
整个英国社会的构成基础,就是对个人的体谅和尊重。
英国人并不随随便便乱交朋友,但一旦和他们成为朋友,就会得到他们的真心相待和忠诚友谊。
另一方面,英国人对他们不认识的人也都表现得彬彬有礼,亲切友好。
在生活节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镇里,走在外面,迎面过来的路人总会和你打招呼;在公车上和店铺里,不认识的人也会和你聊上几句。
近代早期在华外文报刊新闻业务的提升
《中国丛报》[1]作为最早在中国境内报道中国的英文刊物,于鸦片战争前后在广州、澳门和香港三地辗转办刊达20年之久,刊载内容丰富,重视新闻报道的变化、价值、准确、深入和多方面来源,在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早期在华外文报刊的代表。
戈公振看重它“对于中国文字及华人生活研究之精密”[2],白瑞华认为它“关于中国这个古老帝国在社会转型迁移的评论非常有价值”[3],当代新闻史家方汉奇则注意到了该刊“在了解中国方面所表现的那种认真精神和由此所取得的大量成果”[4]。
学者们从国际关系学、汉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将《中国丛报》视作交流桥梁、史料来源、研究集纳、学习读物、中国知识形象建构者,但目前从新闻传播学视角比较具体地探讨它在各阶段形式、内容、信源、选评等新闻业务流变情况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就此继续发掘。
因此,本文依时间为序,对该刊新闻业务实践做一研究,以此进一步深化对该刊的认识。
一、早期:记录交流知识-增强新闻性-建构新时代《中国丛报》在华运行20年中,初始时期该刊经历了鸦片战争并辗转于澳门、香港和广州。
根据《中国丛报》栏目、内容、供稿者变化等情况综合考虑,结合时局、办刊地、言论倾向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把裨治文主编时期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32年5月到1834年4月,即该刊的第1、2卷;第二阶段从1834年5月到1839年6月,即该刊第3卷第1期到第8卷第2期;第三阶段从1839年7月到1844年10月,即该刊第8卷第3期到13卷第12期;第四阶段从1844年11月到1847年5月,即该刊第13卷第11期到第16卷第5期。
(一)记录中国以交流知识——《中国丛报》的创刊设想及初期新闻实践作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首份刊物的创办者,《中国丛报》创刊号的序言里表达了自己的办刊理念和设想。
东亚各国知识匮乏,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为西方国家所独享的近代文明,也将为东方平等享有并产生同样的结果;称尽管“与东亚国家的商业往来由来已久,但知识及精神的交流却微乎其微……西方人对中华文明所知甚少……”[5]表示为了中国和西方在知识和精神上的交往事业,要克服语言、文化、平台等重重障碍,“怀着特殊的感情记录中华帝国”,尽量谋求“理解造成双方僵局的原因”,将在工作中秉持“无偏见、有证据和负责任”,也“渴望和感谢帮助、批评及路上的光”,还称“完成伟大事业定要有很多很好的指导和长期持续的努力,将以耐心、克己、温和,欣然忍受困难、囚禁和死亡的品质从事之”,并把这视为自己的“幸福和不可推卸的责任”[6]。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简单评析第一部分
延安庆祝⽇本⽆条件投降 新闻素描 题材重⼤,场⾯热烈,报道及时。
表现⼿法: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由⾯到点,点⾯结合,既展⽰全貌,⼜刻画动⼈细节。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物新闻 写作特⾊:⼈物对话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解放战争时期⽑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篇消息。
不仅报道了事实,⽽且深刻揭⽰了敌败我胜的必然趋势。
写作特点: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尾贯穿。
背景材料起到了突出事件的新闻价值,烘托深化主题,增强新闻的知识性的作⽤。
我三⼗万⼤军胜利南渡长江 ⽑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记载了我国新民主主义⾰命⼀件重⼤史实。
写作特⾊:清晰的事实叙述,概括的情景描写。
本⽂特点:精练扼要,⽓势宏伟。
⽑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我三⼗万⼤军胜利南渡长江》,以其⾼超的语⾔驾驭能⼒,展现了我军当时渡江的雄伟⽓势,可谓精辟的语⾔和⾼深的思想相得益彰的典范。
上海严寒 短消息 写作特点:⾏⽂简洁洗练、⽤事实说话、不发或少发议论。
分清主流与⽀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新闻述评 写作特点: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 ⼈物新闻 结构特点:以作画为线索,贯穿全篇。
从邮局看变化 消息 特点:⾓度独特、构思巧妙、⼩中见⼤ 写作特⾊:通过对⽐事实突出主题。
《从邮局看变化》成功地运⽤了对⽐⼿法,消息从头⾄尾⼏乎都贯穿了对⽐,⽽且对⽐强烈,很有说服⼒。
在概括对⽐之后,接着列举事实进⾏具体对⽐,从邮局这个“窗⼝”,⼩中见⼤,⽣动有⼒地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了可喜的变化。
经济学家赶集 ⼗⼀届三中全会后较早的关于时常经济的报道。
写作特点:以⼩见⼤,反映深刻⽽且有重⼤意义的主题,成功的运⽤动词。
运载⽕箭飞跃万⾥长空 由四篇短消息组成的连续报道。
报道我国第⼀枚运载⽕箭发射实验成功这⼀举世瞩⽬的重⼤事件。
写作特点:现场感强。
枫桥兴会扶桑客⼦夜钟鸣百⼜⼋ 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 特点:题材新颖,内容富有情趣。
从斯诺报道中国看其职业操守
、
一
[ 收稿 日期 ]0 10 9 2 1- 1 1
[ 简介 ] 作者 高现朝 (9 5一 男 , 北 南和人 , 16 ), 河 毕业 于河 北大 学历 史系 , 副教 授, 要从事 世 界现代 史及 国 际关系 史教 学与 研究 主
8 4
邢台学院学报
2 1 年第 3期 01
记者采访报道是一种带有风险性 的职业,斯诺 载体,向全世界介绍一个充满活力的 “ 红色中国” 为履行记者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不会被 以及奋 斗着 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红军战士,向全 任何 困难和危险所吓倒 ,一贯表现 出勇敢无畏的职 世界激情地报告中国红军长征、抗 日与积极建设新 业精神。这首先表现在斯诺实地 了解 “ 红色中国” 中国的壮志雄心。这使成千上万的中华热血青年、 的冒险精神。在国共 内战年代,探寻东方魅力,对 世界各国的进步人士及反法西斯的国际主义战士纷 “ 红色 中国”采访报道是许多记者梦寐 以求的,但 纷从海内外各地奔赴红星的所在地陕北和其它各抗 考虑到实现这一宿愿 的风险性就纷纷打 了退堂鼓。 日根据地,不断补充和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 日 斯诺则毫不畏惧,知险前行。他在这一追求过程中 民主力量。也使罗斯福总统不断修正 自己对中国革 的确风险不断,刚进入红 区不久就遭到匪徒的袭击, 命和 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并三次召见斯诺 ,他 因此 差点丧命;在完成采访回来的路途中,把采访的成 成为西方 “ 中国信 息的来源”。斯诺看到 了中国革 果 即所使用的1本笔记本和2卷胶卷藏在装杂物的 命 的胜利前景并判定 中国革命胜利的领 导力量是 中 2 4 袋子里才侥 幸混过国民党军队设置的重重关卡;在 国共产党,他认为中国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 红 区采访期间,为 了获得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常常 能会有策略上的某些调整 , “ 它一定会继续成长, 但 冒着生命危险到战斗的第一线进行采访、拍摄。斯 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 。 诺正是凭着 勇敢无畏的职业精神才完成 了这次非同 14 年1 月1 99 0 日,新 中国胜利诞生。新 中国成立后, 寻常的艰难采访,通过这次采访写就 的蜚声中外的 他又三次访问中国,报道 中国,为使世界 了解 中国, 力作—— 红星照耀中国》可 以说是他用 自己的生 为使 中美关系解冻做 了大量工作 ,他相信 中美两国 命换来的。斯诺的无畏精神还表现为敢于揭露真相、 友谊的桥梁一定 能够架起。斯诺 的努力和预见终于 主持正义、不畏强权、不媚权势。斯诺 目睹 了七七 变为现实。最后一次访华时,毛泽东托这位 “ 非官 事变中日战争的开端,便敢于在参加 日 军召开的一 方使者” 向尼克松传话,欢迎美国总统访华,斯诺 次记者招待会上,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 中国领土 成功扮演 了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 “ 报春燕子”。尼 上进行军事演 习?为什么借 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 克松在访华之前曾特别 写信给病危中的斯诺,对他 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 的 “ 漫长、卓越 的事业表示敬意”。那个事业就是 斯诺一连 串的质问,使 日军新闻发言人无言 以对, 中美友好。斯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Z 的时间与中 - 狼狈不堪,仓促 宣布记者招待会结束。14年又因 国人 民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息息相通。爱泼斯坦 曾 91 率先揭露皖南事变中国民党的卑鄙行径 ,被 重庆 当 精辟指 出:斯诺 的 “ 步伐是跟随着 中国人 民为 了掌 局吊销 护照,被迫离开 中国回到美国。斯诺不会不 握 自己的命运,为 了取得国际上的平等地位 而进行 顾真相去迎合他人 ,更不会慑于权势、趋炎附势。 的斗争一同前进的” 。 “ 在斯诺身上 ,体现 了中 即使 因此遭遇不幸依然信念坚定 、职业精神永在! 美两国人 民、中美两个伟大民族的深刻友好情感, 四 、历 史 预见 的职业 能 力 体现 了一个为追求人类进步和正义事业而奋斗不息 新闻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 了望 台”和 “ 监测 的精神”¨ 。 器”,新 闻工作者要有历史预见的职业能力。对于 斯诺的新闻实践对新 闻职业操守做 了最佳诠释, 国际事务或 中国事务,斯诺能通过表面现象透视到 因此被视为记者的图腾 。我们感谢他的中国报道 , 本质,预见到事物发展的趋势。这种素质是斯诺成 缅怀这位 国际友人,更要学习他 的职业操守,这有 就其新闻事业巅峰的重要因素。斯诺刚到中国通过 利于新 闻工作者有所作为,有利于事业的健康发展, 实地全面 了解,看到 了旧中国的积贫积弱,看到 了 有利 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旧中国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城 乡差距以及地域差距 , 看到 了中国人们遭受的天灾人祸,看到 了蒋介石政 府 的腐败,看到 了日本法西斯 的暴虐,看到 了中国 参考文献: [】 1 斯诺文集 ( 0 )[ . 新华出版社, 8 . . 第1卷 北京: 1 41 9 8 人 民的民族性格和人心向背。斯诺认定:中国总会 [】 红星照耀中 M】 2斯谣 . 新华 出 北京: 版社, 8. 4 1 4 2. 9 4 有一天要爆发革命 ! 而且这将是历 史上最残酷 的革 [] 3爱泼斯坦罔 忆斯诺 . 日} 18-. . 光明 ;.9221 1 t 4 命 斯诺决定要亲身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件 的过程之 『] 4 尹均生周 际 报告文学 研究[ 武汉: I N. 湖北教育出 版社, 9 10 9 1 31 4 3 .3 中,斯诺把中国变革现实的希望投向中国红区。当 斯诺对 “ 红色中国”实地踏访满载归来 时就 自我断 定 自己站在 了成功边缘。他 以 红星照耀中国 为
穆青的新闻思想研究
兰州大学硕上研究生论文
穆青的新闻思想研究
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等;研究论文则数不胜数,像《从穆青作品看新闻人物写 作》、《穆青经济新闻研究》、《觅迹寻踪说穆青——人民记者穆青的故事》、《探 析穆青新闻作品的人民情节》、《简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穆青》等就是研究穆青的优秀论文代表。综观目前对穆青的研究,可以发现, 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穆青新闻作品的探析和穆青新闻 活动的关注,如《穆青经济新闻研究》、《穆青:踏遍青山人未老》;第二,对穆 青本人及其思想整体的把握,像论文《简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
在“文化大革命"中,尽管穆青被冠以“黑帮分子’’、“现行反革命"等遭 受严酷批斗,他还是不顾风险,在刚一恢复工作时就和时任新华社社长的朱穆 之、记者李琴毅然决定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反映江青污蔑中央领导人的行为;1976 年周总理逝世后,穆青和陆拂为、廖由滨合写中国新闻媒介上公开否定“文革" 的第一篇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1978年11月,穆青等新华社领导毅 然拍板决定,播发《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电讯,这则只有239个字
进入杞县大同中学后,穆青受到对他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位老师,一位 是赵伊坪老师,另一位是中共地下党员梁雷老师,他们宣传的进步思想激发了 穆青的爱国热情,使他认识到了国难当头的匹夫之责和民族大义,于是,他打 定主意要参加革命。怀着热血豪情北上山西,一路上,穆青把一幅1937年黄河 古道上的流民图存储在16岁的记忆中:破箩筐挑着脏兮兮的孩子;破棉袄翻露 着黑乎乎的棉絮;破草席和破佰搭建的破窝棚,以及一张张在黄沙、黄柳间晃 动的灰黄面孔……多少年后,这一副副他亲眼目睹的图画,都是他对社会发言 的底稿。
穆青是我国新闻界的杰出代表,在60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他忠诚于党 和人民的事业,无论在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当记者,还是担任社长期间, 他都笔耕不辍,采写了大量的通讯、特写、散文、游记,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新 闻理论文章和工作总结。这些作品记录了穆青的工作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战 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深入了解穆青的新 闻生涯与实践,有助于对他的新闻理论和新闻思想进行更好的学习和总结。
试述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试述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前进过程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该事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传播民族文化的力度,而且也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展示渠道得以增多。
同时,也将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保证了各方面力量的凝聚性,进而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前进的进程。
关键词:关系新闻传播民族文化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承载体,社会的进步也往往伴随着文化的传承。
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全球化发展,信息传播的意义也在不断提升,而新闻传播恰恰为信息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了经济发展在各民族地区推进,为其繁荣昌盛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也给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一、新闻传播如何影响我国民族文化1.新闻传播与人类文明密不可分。
新闻传播是社会文明不断提升过程中的产物,也进一步体现了文明进步。
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不断更新,加强了新闻传播与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并且两者逐渐走向融合与统一。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形成和发展来看,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也表明,在强调整体一致性发展的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背景下,新闻传播也在铸造着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标志。
2.有助于输出主流文化价值。
传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传递信息的结果,其二为社会信息系统的运作过程。
它可以向外输出不同民族之间各种相异的价值观念、思考方法以及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文化生产。
在传播民族文化是指大众传媒在特定的空间及时间内创造出来的一项具有更为明显的民族特性,在该过程中对文化传播、接受以及进行反馈的整体称呼。
当前,我国各种媒体形式的涌现和传播事业迅速发展,必须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弘扬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3.便捷形式拉近距离。
媒体行业的极速前进,为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打下了根基。
民族文化通过新闻传播,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文化传播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形式,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性关注接收信息。
英国人自我介绍
英国人自我介绍篇一:英国人的六大性格特点英国人的六大性格特点在英国留学生活,自然免不了与英国当地人交往。
那么英国人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留学生们该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呢?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点。
英国人也不例外,经过了几千年的社会变迁,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有着与其它国家人民不同的品质和特点。
概括起来,大致英国人的性格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1.大部分英国人具有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质。
孤傲(exclusiveness)是英国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从来不谈论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会喜形于色。
其它国家的人很难了解英国人的内心世界。
英国人为什么具有孤傲的性格特征呢?原因有二。
第一,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吉利海峡(Englishchannel)割断了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英国人甚至不把自己看作是欧洲人。
第二,英国人对本民族的历史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其中,詹姆斯钦定本圣经(KingJamesauthorizedVersionoftheBible)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对西方及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英国议会(Parliament)是欧洲最古老的议会,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的国家。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众不同的祖国文明史使得英国人形成了现在的性格特点。
2.大部分英国人有守旧而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的保守思想。
英国人的保守(conservativeness)为世人所知,英国人却认为他们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最合理的。
有人说,英国人需要20至40年的时间才能接受美国目前的新生事物,此话虽然有一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英国人直到现在也没有采用世界通用的米制(metricsystem),仍然使用英里(mile),直到1971年才将货币单位改为十进制(decimalsystem)。
英国是世界上为数较少的保持君主制(monarchy)的国家之一,其保守性可见一斑。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名师教学设计简案)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1.学习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把握纪实作品的特点。
2.梳理历史事件,了解作品所写事实,感知人物形象。
3.进行活动展示,深入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奋斗史。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外国人,他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4个月的实地考察,写了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拍了30卷胶卷,第一个向全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具体情况;有这样一本书,使中国万千青年备受鼓舞,走上革命之路,使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深受感染,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这个外国人就是埃德加·斯诺,这本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红星照耀中国》,去了解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去探寻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破题感知,知人论世。
◎解读文题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和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上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
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代指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指共产主义。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记者、作家。
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1936年访问陕北根据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新闻记者。
1937年7月底,他完成《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
主要作品有《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远东前线》、《大河彼岸》等。
◎背景链接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谜。
为了解开这个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保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性格与英法新闻事业
作者:夏凌捷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5期
启蒙运动
15世纪开始,启蒙运动的兴起擦亮了千年来法国人蒙昧的双眼,他们与当时所有的欧洲人一起,开始了寻找能远离“中世纪黑暗”的、光明的征途。
所谓中世纪的黑暗,指的是一种严酷的语言霸权或思想专制,它压抑了人的自由,扼杀了人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而启蒙思想批判真正的矛头指向的正是语言霸权本身。
启蒙运动时期也被看作信仰危机的情况下出现的思想解放的时代,其核心概念之一便是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是整个欧洲的运动,不是针对当时统治者的政治强权和压迫,而是在精神上的,为自己的“发言权”和“思考权”松绑,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世间事物。
启蒙运动要求的是一种让所有的思想都可以自由发表的宽松气氛,是一种理性的自由和思想宽容的精神。
有了这种氛围,人类才有可能走出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也只有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环境中,人类才有不断进步的可能。
启蒙运动解放了欧洲人的精神思想躁动,激发了欧洲人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包括精神上的、物质上的,英国和法国都在这样如沐春风的氛围里萌发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文化。
他们对启蒙思想的核心概念——理性主义的不同理解,最后成了英法两国文化差异的分水岭。
英法的民族性格
英国伯明翰学派提出的“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概念,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理解民族性格的需要。
文化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它拥有这种生活必然会具有的观念、经验、情感、习俗以及表达这些观念、经验、情感、习俗的物化形式,并且是这两者的结合体;最后,它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
①这意味着,文化属于一个群体的一部分最有影响力的人,它在某些时段在整个民族蔚然成风以后,便有了特定的文化形态,众多文化形态的累加,便有了所谓的民族性格。
17世纪后期,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反抗王权、渴望自由的血液在法国人民的血管里沸腾,太久的压抑使欧洲这片热土长满了向往自由的植物,在那个年代一度疯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也是对王权的怒吼,但最后的结果是依然保留下王室这一名存实亡的精神标杆,这说明大不列颠民族的民族文化中保留着源于贵族文化的顺从型政治态度和源于保守主义的理性精神。
英国贵族文化下的民族顺从性。
对贵族文化挥之不去的情结是英国公民在心理上对政治生活中的权威表现出顺从态度的根源,即整个英国社会都具有的贵族精神的崇尚心理,认为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适合来进行统治,其领袖与大众舆论稍有隔离,但仍有责任根据公共利益进行统治,并最终为这种统治承担责任。
②
英国的贵族精神主要包括:一、骑士精神,勇敢,浪漫,行事光明磊落;二、强烈的自立精神和欲望;三、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四、对知识和文化的推崇。
③尽管这些精神特质在欧洲其他国家的贵族中也或多或少可以找到,但英国的特点是整个民族都形成了一种向贵族看齐的文化传统和氛围,并深深地融入到了英国人的血液里,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浓厚的、挥之不去的贵族情结,即使在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本主义价值标准逐渐确立的情况下依然如此。
英法民族迥异的理性主义观。
德国学者埃里希·卡勒尔作了这样的概括:“理性主义和用理性驾驭自然的愿望是法国哲学的主调,而且我们看到它们影响了法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法国人的理性主义,是成规则的思想,它得是一种理论,适用于以后的任何时刻。
而英国人多是经验论者,他们所崇尚的理性带着一种功利的气息,实用大于理论,效果才是真理。
英国的理性精神同样在保守主义的影响下蒙上了一层有节制的色彩。
英国人的理性精神是与他们的实用主义传统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点明显区别于法国人的理性精神。
”
法国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但由此发展出来的理性精神却与法国人天生的理想主义气质结合在了一起,因此表现为对绝对完美的追求。
而英国人的理性精神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追求的却是一种相对完美。
大革命时,英国人奋力反抗王权,仅仅为了使他们习惯上所享有的自由与权利不再受到强力的侵害;法国革命中,法国人勇猛摧毁旧制,不单为了清除政治上的腐败,还为了实现启蒙思想家的抽象理论所昭示的理想。
当原则与事实严重冲突,需要作出抉择时,法国人宁可坚持原则而牺牲实际利益;英国人却会认为,与其牺牲实际利益去屈就原则,不如改变原则以增进实利。
英法民族不同的自由主义观。
自由主义派别基本上分属于两大支脉,有人称它们分别是“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即法国传统。
两大支脉的形成最早可归结到英法两国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哲学背景:前者是以“光荣革命”为背景,以经验主义或进化论为基础,从休谟、洛克到斯
密;后者则是法国革命的产物,体现了理性主义或进步论传统,从笛卡尔、斯宾诺莎到卢梭,反映在《社会契约论》等经典之中。
著名的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指出,英国传统是进化论的自由主义:不可知论哲学基础,追求自发性秩序,强调免于外在干预的自由,法维护的个人权力。
法国是建构的理性自由主义:理想目标、普遍人权、理性规划,在共同体中实现人的自由。
斯宾诺莎指出:“所谓自由人,即按理性指引生活的人。
”
不同民族性格成就英法新闻事业的差异性
英国新闻事业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像英国允许相对完美的理性主义一样,新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自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约翰·洛克的自然权利以来,经验主义的自由理论以及贵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使英国人在追逐出版自由的过程中隐然应允了贵族的引导权。
《泰晤士报》在沃尔特第一的手里办得平庸,直到沃尔特第二时,打出“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旗帜,《泰晤士报》才开始真正走红。
BBC、《泰晤士报》、路透社等著名媒体的成功都是在同样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下成长,在报道严肃新闻的同时,高层领导全部是所谓的精英人士,毕业于牛津、剑桥等名校,与政界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
在触及国家立场的问题上,皈依意识形态体现根植于英国社会的顺从性,贵族走向的跟随,也是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方式之一。
英国相对独立的新闻事业,走一种相对自由、相对理性的实践型道路。
英国媒体的雅俗分野十分明显,这多少也表现英国人的保守主义和相对理性主义,对实用主义的追求使独立的英国媒体选择通俗大众化报纸,保守的贵族顺从性使英国媒体坚守严肃高级报纸的阵地。
法国新闻媒介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获得出版自由,法国人要求纯粹的自由、绝对的理性规划。
法国对报纸和广播电视长期实行二元政策。
在报纸的发展历程中,法国一向主张鼓励多元主义原则,鼓励多种报纸、多种声音,鼓励报业之间展开竞争,还通过了减免税费提供运输通讯等优惠政策。
政府把广播电视奉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武器,对广播电视媒体则是严苛要求,禁止任何公司私人创办电台、电视台。
1974年的法律还规定:“法国公共广播电视部门为国家垄断。
”④直到20世纪80年代,政府才允许开办私营电视台。
20世纪80年代法国实行双轨制的广电公私并营之后,放不下心的法国政府还设立两个机构对广电实行监管。
法国民族追求绝对完美和可用规则的特点在新闻媒介二元政策上有了极好的诠释。
全盘解放某一个媒介而全盘控制某一个媒介,这样呆板地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只有在极力追求纯粹的民族中才会产生。
广播电视的禁锢应该为法国公众离媒介越来越远的事实承担责任,因为作为吸引眼球的绝佳媒介——声画媒介,不能起到把公众吸引到媒体上的作用,过于娱乐化的小报只能在受众一天一天等下去的厌倦中衰落下去。
总之,贵族文化、相对理性主义和相对自由主义使英国新闻在顺从国家导向的同时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法国的绝对理性主义、绝对自由主义成了法国新闻业渐渐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
注释:
①杨东篱:《论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概念——对一种误读的澄清》,《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
②劳伦斯·迈耶[美]:《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③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④孙维佳:《法国新闻体制概况》,《国际新闻界》,1986(4)。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