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历史复习导学提纲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历史复习导学提纲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课时)主备:助备:导学目标: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了解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4、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5、掌握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点。

学法指导:观察、阅读、收集、验证自主学习准备1、预习准备、自理复习(1)读原文,理解课文内容(11——15课)(2)作标注,梳理知识点,找出(11———15课)重点和难点(3)用你喜欢的方式在下面完成(11————15课)的知识框架(4)请写出你的问题释疑探究(思考、探讨、解决疑难问题)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作用是什么?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2、农业经历的四次大的变革?3、列举探索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巩固训练:1、1973年,______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______计划”。

3、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______年,高考恢复。

4、1956年,毛泽东对科学和文艺工作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5、香港、澳门分别于______、______回归祖国,方针_________。

6、香港、澳门的回归,其主要意义有()(1)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2)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的范例(4)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政府A (1)(2)(3)(4) B(1)(2)(3) C (1)(2) D(1)(3)7、中共中央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做出了哪些努力?反思整理:(写出本节课的收获、不足和努力方向)拓展深化: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1)“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

(3)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时间:1978年12月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980年,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

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

P40第9课改革开放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好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1、明朝建立的时间?方式?谁建立?都城?答:1368年;农民起义;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92、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答:政治上:①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分理朝政;设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后形成内阁制度;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③明成祖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④明成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司法上:明太祖设锦衣卫(由皇帝直接负责),明成祖增设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对臣民进行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思想上: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3、靖难之役的双方?性质?结果?答:双方:建文帝和燕王朱棣;性质: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结果:以燕王的胜利告终,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条件?人物?时间?次数?地点?地位?意义?答: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条件: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人物:明成祖派郑和;时间:1405年~1433年;次数:7次;地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位: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郑和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5、戚继光抗倭的性质?时间?双方?战役?评价?答:性质: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时间:16世纪中期;双方:明朝戚继光和日本倭寇;战役:台州九战九捷;评价: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6、谁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时间?答: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7、满洲兴起和清朝建立?答:明前期:属奴儿干都司;明后期: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1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1

八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独裁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都预示着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夺取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为期不远。

2、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3、内容:(1)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二、开国大典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在中南海召开。

(2)内容: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2)盛况:首都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3)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见课本第6页最后一段)三、西藏和平解放1、经过: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同时,中央人民政府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1951年5月,经过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一、整顿经济秩序1、原因: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条件。

2、措施:打击银元投机,平抑物价,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稳定经济秩序之后,人民政府用三年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

八年级历史下册考试复习要点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考试复习要点 华东师大版

八下历史考试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简述题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的一次会议是什么?请说一说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

答:(1)这次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3)内容:①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答:(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每个人的成长都带有时代的印痕,小华的爸爸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名字叫建国,那么他今年度过多少岁的生日?请你分析新中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答:(1)2005-1949=56岁(2)意义:同第2题4、建国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但现在在外国势力扶持下的达赖集团长期从事分裂中国的“西**立”活动,请你用史实说明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的分裂活动都是不得人心的。

并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西藏现在已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了?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两位?西藏和平解放说明了什么?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谈西藏的现在,并展望一下它的未来。

答:(1)史实:①唐朝时,唐政府先后把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到西藏(当时称吐蕃),加强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问题补充|
题号: 内容:
台湾历史:(1)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2)元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3)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4)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三次分离:(1)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2)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3)1949年国民党兵败,占据台湾。
答,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7、台湾和大陆统一的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各是什么?台湾的历史以及三次分离?
答:不利:(1)国际形势的变化,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2)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有利:(1)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两岸人民共同愿望;(3)两岸交流日益密切;(4)有共同的语言、文学和文化传统;(5)“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6)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6)2000年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大陆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努力。
★ 6、目前海峡两岸在经济上已初步形成怎样的局面?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提纲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背景、主要内容、确定的国家主要任务、意义。

时间:1956.9。

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主要内容: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了国家的主要任务(八大最突出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再次证明八大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是正确的)。

国家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的时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严重后果。

时间:1958.5;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严重后果:大跃进运动和人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动。

(八大二次会议成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标志;对我国当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忽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是其发动的根本原因。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表现、严重后果、教训。

“左”倾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大肆泛滥;严重后果: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教训:要尊重科学,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注意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国民经济调整的目标、八字方针、结果。

目标:通过对工农业生产指标、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工业内部的关系、城乡人口比例等的调整,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以改善。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结果: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第11课艰难时代的创业英雄1、“艰难年代的创业英雄”中的“艰难年代”是指哪一段时期?1956年——1976年,包括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十年和文革时期的十年。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P59)(1978年12月,北京)——改革开放的开始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联系歌〈春天的故事〉)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开始,最早在安徽、四川两省P61表格)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2、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三、对外开放(参见P62“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先开放经济特区,再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接着发展到开放经济开放区,最后逐渐向内地发展成现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2。

31980年)、海南省(1988年,最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集中于福建、广东、海南三省)45化建设的进程;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一、科技(P65)1、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大大提高了亩产量,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参见P65“袁隆平在田间工作”图)2、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二、教育1、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参阅P66“邓小平题词”)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

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

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

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第三单元第8课历史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2.思想基础: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3.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4.主要内容:⑴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⑵政治上: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⑶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5.历史意义: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历史性转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内改革)1.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由安徽、四川农民于1978年底,1979年初率先实行这项改革。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内容: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影响:①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②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富裕起来了。

③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

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内改革的同时,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1919-1949)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精神:爱国)1.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2.发展前期——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初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性质)后期—— 6月3日后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初步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三个卖国贼;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4.意义:①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性质)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参加者内容(党的革命纲领)1921、7 (建党节)上海后来浙江嘉兴南湖的小船上。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1、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2、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3、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性质)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第11课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1927)(1)黄埔军校的建立(发展)1.背景: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2.建立: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创建人: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目的/作用:培养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特点: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2)北伐战争(高潮)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一全国时间:1926—1927 政府:广东国民政府军队: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2.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吴):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湖北):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武昌战役英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3.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小初高学习]2018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考试复习学习要点资料

[小初高学习]2018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考试复习学习要点资料

2018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9月21日—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是:(1)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和首都。

(4)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5)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歌的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5年3、祖国大陆的统一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x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

1951年四月底,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x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

5、“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7、我国地主阶级彻底消灭于1952年底。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土地改革逐步展开,1953年,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

9、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彭德怀司令员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共同抵抗侵略者。

0、1953年7月,美国被迫同朝中方面在板门店签定《朝鲜停战协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5)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6)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抗美援朝的意义:(1)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大势力的战略部署。

(2)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保卫了国家的独立。

(3)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4)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5)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新中国巩固权力与统治的措施:(1)收复x藏。

(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4)镇压反革命运动。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本单元的时间段为:1956-1966-197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十年内乱时期。

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课标要求】: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知识点】:1、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确立,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2)时间:1956年9月(3)主要内容: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确定了国家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明的方向。

①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②国家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这次大会是中共作为执政党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时间:1958年5月(2)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地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3)严重后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掀起了“大跃进”的热潮。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表现、严重后果、教训。

(1)时间:1958年发动。

(2)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犯了“左”倾错误。

(八大二次会议成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直接原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是其发动的根本原因。

)(3)各自特点:①大跃进:盲目求快,急于求成,一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二是高指标带来高估产,浮夸风盛行。

2018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考试复习学习要点资料

2018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考试复习学习要点资料

2018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9月21日—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是:(1)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和首都。

(4)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5)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歌的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5年3、祖国大陆的统一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x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

1951年四月底,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x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

5、“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7、我国地主阶级彻底消灭于1952年底。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土地改革逐步展开,1953年,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

9、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彭德怀司令员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共同抵抗侵略者。

0、1953年7月,美国被迫同朝中方面在板门店签定《朝鲜停战协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5)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6)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抗美援朝的意义:(1)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大势力的战略部署。

(2)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保卫了国家的独立。

(3)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4)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5)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新中国巩固权力与统治的措施:(1)收复x藏。

(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4)镇压反革命运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业创苦艰 强图发奋 课 5 第
。断中被程进史历一这�”命革大化文“了生发 于由�久不。期时新的展发济经民国的标目为”化代现个四“现实以个一入进将国我�成完本基已 务任的整调济经:布宣来恩周�上会大表代民人国全届三第的开召初年 5691 至底年 4691 在。针方字 八的”高提、实充、固巩、整调“行实济经民国出提式正年 1691。境困入陷济经民国使�来出露显 渐逐果后重严的成造动运化社公民人和”进跃大“�后以夏年 0691 是重严别特�起年 9591 从 整调的济经民国 、二 。降下力产生和乱混产生了成造终最 �益利的众群了坏损上际实�义主均平搞�平水悟觉的众群和力产生的时当了出超社公民人办大 果后的动运、3 。”风产共“刮大�渡过义主产共向出提地际实切不�成求于急�大扩和版翻的村农在进跃大 质实的动运、2 。社公民人 为变转速迅社作合产生业农将�起而哄一村农国全�则原的”展发面全渔副牧林农�合结互相兵学 商农工“据根�年 8591。动运化社公民人起掀村农在是�的来而”进跃大“上线战济经着随伴 �因原的起掀动运、1 社公民人、二 。动运众群的”铁钢炼大“民全起掀�域领业工到展扩后而�来起动发上业农 在先首”进跃大“。开展内围范国全在动运”进跃大“的度速高、标指高产生业农工求追面片�气 风的干蛮夸浮了长助�律规观客的设建济经了视忽但�”魂灵的线路总是度速“调强分过于由 义意极消、4 。望渴烈强的强求富求�况状后落化文济经国我变改快尽求要众群民人大广了映反线路总条这 义意极积、3 。义主会社设建地省好快多�游上争力�劲干足鼓 )想思导指(线路总、2 。性目盲的大很在存识认的展 发会社和设建济经段阶级初义主会社时当对明说�动运化社公民人和”进跃大“的始开年 8591 景背 、1
固巩和立成的国和共民人华中
纲提习复史历册下级年八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华东版初二历史(下)复习提纲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平并改为北京;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从此,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5、整顿经济秩序:通过打击银元投机、平抑物价、统一财经来实现的
 6、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的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7月战争以美国失败而告终。

出现的英雄人物:邱少云、黄继光等,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意义:抗美援朝是巩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到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到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本单元有两个主题:(一)、新中国的成立(第一课)(二)、(新中国的巩固)二、易错点:1、新中国的成立并不等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完成即1949年---1956年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我国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西藏和平解放。

3、朝鲜内战爆发不是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

抗美援朝的原因是:(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4、土地改革的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注意土地所有制是由私有到私有。

5、土地改革中地主阶级也分到了一份地,也就说地主阶级被改造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

三、知识点梳理。

1、新中国成立的基础是_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问题,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内容:(1)一个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一个政府(3)一个主席(4)一面国旗(5)一首国歌(6)一座首都(7)一种纪年法(8)一座纪念碑。

(同学们熟悉下即可没必要死记硬背)3、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过程: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门礼炮关联54远动,28响关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即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

4、新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___,相关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以及西藏的和平解放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单元复习华东师范版八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复习华东师范版八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内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3、改革开放4、民主与法制【知识梳理】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年底)--------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开始A.内容: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果断停止使用“”的口号,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组织路线----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原则。

平反“冤假错案”。

B.意义:①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②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三大块与三次会议相关)1、提出。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2、完善。

1987年10月,召开,①系统阐明了。

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为中心,坚持,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中国的现代化分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温饱)第二步(小康),第三步(现代化)。

3、形成。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决定,把建设,命名为“”。

三、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A.对内改革:①农村----起步:推行(俗称“大包干”);最早实践:。

影响:P46。

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意义(作用):P46 。

③城市----重点是改革,把增强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

(a起步:推行“以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政企分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b深化:中共“十四大”后,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设立对外开放的步骤:1、年,设立。

、、、2、年,兴办。

、、、、、等3、年,开辟。

、、、4、年,设。

特点:形成了“——————”这样一个、、的对外开放格局。

C.改革开放的“窗口”20世纪80年代是“深圳”的开发。

20世纪90年代是上海浦东的开发,把上海建成、、,。

(三中心,一龙头)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年的艰苦谈判,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的成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大版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伟大的转折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2、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内容包括:(1)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建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

(3)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新中国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2)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4、四项基本原则包括:(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6、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指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意义: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起
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8、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9、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1988年,海南岛也成为了经济特区。

10、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

11、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发挥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使民主有了保障。

1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79年以来,国家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


13、1982年,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14、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79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5、1985年,中小学开设了法制课。

16、在城市和农村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措施。

17、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8、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见第四项),坚持改革
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概括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南方谈话的“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力。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叫邓小平理论。

21、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2、中共十四大的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领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23、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