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2使用光敏传感器
《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光敏传感器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的电子制作和编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光敏传感器的认识与使用展开。
1. 认识光敏传感器:学生需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操作实践:学生将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包括光敏传感器、实验箱、小灯泡等,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光敏传感器的接入和调试。
3. 编写程序:学生需根据所学的编程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使光敏传感器能够控制小灯泡的亮灭,实现简单的光电反应。
4. 记录与总结:学生需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并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用电安全,确保实验器材正确接地,不随意触摸裸露的电线。
2. 独立性: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准时性: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4. 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尝试更多的创新实践,如利用光敏传感器进行其他项目的制作或编程。
5. 整洁性:作业本应保持整洁,字迹清晰,方便教师批改。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记录、总结以及程序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操作是否规范、总结是否深刻、程序是否实现预期功能等方面。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同学之间则互相找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3. 反馈与指导:教师需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及时批改作业,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指导和纠正。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使用方法,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光敏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光敏传感器实验,并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学习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等基础数据以及它如何感知环境光照强度变化的基本原理。
2. 动手操作练习:使用已准备好的光敏传感器及相应设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需掌握传感器的正确安装和接线方法,学会使用编程软件设置参数并控制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3. 实验任务: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项目,如“光敏传感器控制LED灯亮灭”。
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光敏传感器控制LED灯的开关,实现当环境光线变化时LED灯自动亮灭的功能。
4. 实验报告编写:学生需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准备、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以及实验结论等。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探索光敏传感器的其他应用场景。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并由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经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2. 动手操作练习和实验任务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家中完成,家长可协助孩子完成实践操作部分,但编程和控制逻辑部分需学生独立完成。
3. 实验报告编写部分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报告需清晰、准确、完整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创新性进行综合评价。
2.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或不足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出其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意见。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应主动将作业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1. 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会连接光敏传感器与计算机的接口;3. 掌握使用光敏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编程的基本方法。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预习光敏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等,并完成相关学习资料中的思考题。
2. 实践操作: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以下操作:- 连接光敏传感器与计算机的接口,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使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程序,使光敏传感器能够响应外界光线变化并输出数据;- 记录实验过程,包括连接步骤、程序编写过程及遇到的问题等。
3. 拓展应用:学生可尝试将光敏传感器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自动灯光控制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认真阅读相关学习资料,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完成思考题。
思考题应涵盖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等方面。
2.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实际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在连接光敏传感器与计算机时,需注意接口的匹配和连接的稳固性。
在编写程序时,应遵循编程规范,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读性。
实验过程中需记录详细步骤和遇到的问题,以便于后续的反馈和指导。
3. 拓展应用部分:学生可发挥创意,尝试将光敏传感器应用于其他场景。
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可行性和实用性。
实验结果应记录详细,包括实验环境、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等。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是否理解了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思考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全面;2.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连接光敏传感器与计算机的接口,程序编写是否规范、正确,实验记录是否详细;3. 拓展应用部分:学生的创意和应用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实验结果记录是否详细、清晰。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掌握光敏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实践操作,能够正确安装和使用光敏传感器。
二、作业内容1. 安装光敏传感器:学生需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光敏传感器,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2. 使用光敏传感器:学生需在指定环境中(如室内、室外等)使用光敏传感器,观察并记录光线变化对传感器反应的影响;3. 实验报告: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结果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报告需真实、客观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2.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仔细观察、认真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请教;4. 作业提交形式可为电子版或纸质版,具体形式由教师提前告知。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安装、使用光敏传感器的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也可组织小组互评,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信息传达给学生;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以避免类似错误在下次作业中出现;3. 对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教师将进行单独指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后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光敏传感器的基本认识,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光敏传感器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操作:学生需分组完成以下实验任务:(1) 准备光源和光敏传感器,调整光源的角度和距离,观察光敏传感器指示灯的变化;(2) 改变光源的亮度,观察光敏传感器指示灯的变化;(3) 将光敏传感器置于暗处,逐渐打开光源,观察光敏传感器指示灯的变化;(4) 分组讨论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光敏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表现。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
《使用光敏传感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重点:光敏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场景的解析。
难点:学生能够自主操作,正确连接光敏传感器并观察其反应。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准备足够数量的光敏传感器及其配套的实验器材;2. 制作包含光敏传感器原理、应用及操作步骤的多媒体课件;3. 确保教室内的信息技术设备正常运行,如投影仪、电脑等;4. 准备相关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通过上述条件都满足后,我们可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展示教学内容,学生也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
同时,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比如投影仪的清晰度、电脑的稳定性,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我们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至于安全措施的准备,更是重中之重。
我们必须确保学生在操作设备或者进行实验时,有足够的保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学、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以及在必要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总之,只有设备正常运行和充分的安全措施准备,我们才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学生在安全、高效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四、教学过程:本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我们将紧密围绕“使用光敏传感器”这一主题,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互动交流和总结反馈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将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与光有关的现象和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工作原理。
通过此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光敏传感器的话题上。
例如,可以展示不同环境下的光线变化,询问学生是否注意到这些变化,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变化是如何被捕捉和识别的。
《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使用光敏传感器》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光敏传感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并学会连接简单的光敏传感器电路,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光敏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课堂讲解或自学的方式,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定义、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
通过视频或图文资料,理解光敏传感器在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2. 电路连接:学生需学习并掌握光敏传感器与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首先需准备好相应的电子元件(如LED灯、电阻等)和工具(如电烙铁、焊锡等)。
按照电路图将光敏传感器与电路进行连接,并测试其是否工作正常。
3. 实验操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生需亲手进行光敏传感器的实验操作。
如制作一个简易的光控灯电路,通过光线的变化来控制LED灯的亮灭。
同时,尝试通过改变光线条件(如强光、弱光等),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
4. 创作作品: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个以光敏传感器为核心的小作品。
可以是光控小夜灯、自动感应开关等,要求作品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需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确保对光敏传感器的基本知识有充分了解。
2. 电路连接部分需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 实验操作部分需认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并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创作作品部分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作品需具有实用性,同时注意创新性和美观性。
作品完成后需提交详细的制作过程和成果照片。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作品创意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也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学历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使用光敏传感器”。
在这个主题下,学生们将学习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初步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学生们将了解光敏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并初步掌握如何使用光敏传感器进行一些简单的项目设计。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定义、原理及功能。
2. 认识光敏传感器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件。
3. 掌握使用光敏传感器进行简单的项目实验方法。
4. 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理论测试:通过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光敏传感器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学生需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光敏传感器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小组展示:小组内成员需共同完成一个综合项目,并由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包括项目构思、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等。
4. 反思报告:学生需在课后完成一份关于本课时学习的反思报告,总结学习收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光敏传感器的概念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2. 理论学习:讲解光敏传感器的定义、原理及功能,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光敏传感器实验,如光线强弱检测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综合项目设计,如设计一个基于光敏传感器的自动灯光控制系统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时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回答学生疑问。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光敏传感器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学生需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实验心得。
3. 综合项目报告: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综合项目报告,包括项目构思、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等,并由小组代表进行展示。
4. 反思作业:学生需在课后完成一份关于本课时学习的反思报告,总结学习收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熟悉光敏传感器的硬件安装和软件配置;3. 实践运用光敏传感器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作业内容1. 硬件安装:学生需要按照教师提供的指导,将光敏传感器正确安装到指定的电子设备上。
安装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传感器的位置摆放,确保其能够准确感应光线变化。
2. 软件配置:学生需要熟悉并配置光敏传感器的相关软件,使其能够正确显示光线强弱变化。
学生需观察并记录实际光线变化,与软件显示进行对比,确保软件配置正确。
3. 任务实践: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场景,使用光敏传感器完成相应的任务。
例如,在教室光线变化时,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在走廊无人时,自动关闭照明等。
学生需记录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光敏传感器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
三、作业要求1. 作业过程中,学生需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2. 提交作业需包括硬件安装、软件配置及任务实践的完整记录;3.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对作业进行自评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记录,结合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要求,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2. 评价内容:包括硬件安装的准确性、软件配置的合理性及任务实践的完成情况;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给予学生相应的等级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的地方,都可以向教师提出。
教师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教师反馈: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并将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学生。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
3. 家长反馈:家长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我们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硬件安装和软件配置,并能够运用光敏传感器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
《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原理与基本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光敏传感器与信息处理软件的基本连接与使用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通过教学视频和课件学习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见应用。
了解传感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和它如何转化物理变化为可处理的信息。
2. 实验器材准备: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所需器材,包括光敏传感器、连接线、微控制器(如Arduino)及相关软件(如Scratch或C语言编程软件)。
3. 实验操作实践:- 搭建连接:指导学生按照教程正确搭建光敏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连接。
- 编程入门:学习并编写简单的程序代码,使微控制器能够通过光敏传感器读取环境光线的变化。
- 测试运行:将程序上传至微控制器,观察并记录光敏传感器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反应。
4. 创新设计挑战:尝试设计一个小型项目,如自动灯光控制开关或光线亮度指示器等,运用光敏传感器检测光线变化并执行相应的动作。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或查阅资料后,要能清晰阐述光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实验操作实践:要求每个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认真完成每个步骤的实践,并在课堂上演示和讲解自己的程序编写过程和结果。
3. 创新设计挑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有实用价值的项目。
项目需包含光敏传感器的应用,并能够展示其功能。
4. 作业记录:学生需记录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创新设计项目的详细步骤和结果。
四、作业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结果评价: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记录和创新设计作品,给予综合评价和建议。
3. 小组评价: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与分享,相互评价实践操作过程与结果,取长补短。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掌握光敏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使用光敏传感器。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操作练习:学生需在计算机上连接光敏传感器,并熟悉其基本操作界面;2. 实验操作:学生需进行至少三次实验,分别在白天、晚上和光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记录传感器的反应情况,并分析数据;3. 创意应用:学生需尝试使用光敏传感器进行一些创意应用,如制作智能照明系统、自动窗帘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和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2. 记录数据: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3. 创意创新:在创意应用部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应用方式。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包括基础操作练习、实验操作和创意应用;2.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是否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了解光敏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3. 创意与创新:学生在创意应用部分是否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了不同的应用方式;4.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光敏传感器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包括作业完成情况、问题解答和改进建议。
学生也将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在基础操作练习部分,如果发现学生存在困难,教师将指导他们重新连接传感器并熟悉界面。
对于实验操作和创意应用部分,教师将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并对他们的创新想法给予肯定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将定期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光敏传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总之,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方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掌握光敏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实践操作,熟悉光敏传感器的使用技巧。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操作: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例如,30分钟)完成以下任务:a. 连接光敏传感器与电脑;b. 打开相关软件,观察并记录光敏传感器对不同光线强度的反应;c. 尝试使用光敏传感器进行一些简单编程,如:定时开关灯、自动跟随鼠标等。
2. 拓展任务:学生可在课后自行探索光敏传感器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如:自动控制窗帘、防盗报警等,并尝试编写相应的程序。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和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2. 记录反馈:学生需记录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以便老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3. 提交作业: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作业提交方式可采用电子邮件、网络平台等。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是否能够进行简单的编程;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问题记录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五、作业反馈教师和学生应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及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教师也应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对于完成出色的学生,教师可在下次课堂中给予表彰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具体到本次作业反馈部分,教师可以这样进行:1. 对基础操作部分,表扬完成出色的学生,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2. 对拓展任务部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引导他们发现光敏传感器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下次课堂中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通过这样的作业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光敏传感器相关知识,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使用光敏传感器》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熟悉其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独立完成对光敏传感器的安装和连接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认识光敏传感器1. 学生需查阅资料,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撰写一份简短的原理介绍。
2. 了解光敏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光照灯、智能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等,并讨论其优势和劣势。
(二)动手操作光敏传感器1. 老师指导学生对光敏传感器进行初步的安装和连接。
2. 学生利用编程软件或简单电路对光敏传感器进行基本编程和调试,实现光线变化的基本检测。
(三)探究光敏传感器的应用1. 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如何利用光敏传感器制作一个简易的光线强度测量仪或光控灯。
2. 学生绘制设计方案草图,并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作业要求(一)认真查阅资料,撰写原理介绍时,应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原理、工作条件等要素。
(二)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应遵循老师指导,确保安全操作,并认真记录操作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三)在探究应用环节,学生应积极思考,与小组成员充分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四)作业提交时,需附上所有相关资料(如原理介绍、操作记录、设计方案草图等),并简要说明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作业评价(一)老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资料进行评价,包括对原理介绍的准确性、操作记录的完整性以及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索。
五、作业反馈(一)老师将在课堂上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针对共性问题,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光敏传感器的理解。
(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拓展光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并期待他们在下一课时的表现。
《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光敏传感器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的电子制作和编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光敏传感器的认识与使用展开。
1. 认识光敏传感器:学生需通过课本、网络资源等途径,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常见应用场景。
2. 实践操作: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操作光敏传感器,了解其外观结构及接口方式。
3. 编写程序:学生需使用编程软件(如Scratch等),编写简单的程序,使光敏传感器能够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控制LED灯的亮灭或颜色变化。
4. 制作作品: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个能够通过光敏传感器控制的光照感应作品,如光控小车、光照变化画笔等。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认识光敏传感器的任务,并做好笔记。
2. 实践操作时,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规范操作。
3. 编程部分,学生需按照教师提供的程序框架进行编写,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4. 制作作品时,学生需充分发挥创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作品的制作与调试。
5.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作业完成过程的照片或视频,以及作品的实物照片或视频。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质量及创意程度进行评价。
2. 对于完成度较高、创意突出的作品,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分享。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给予指导与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点评与反馈,指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与总结,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3. 对于未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较差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与督促,确保其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的电子制作和编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掌握光敏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实际操作;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了解光敏传感器a. 阅读教材中关于光敏传感器的部分,了解其工作原理;b. 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进一步理解光敏传感器的工作方式;c. 完成一份学习报告,描述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任务二:实践操作a. 使用光敏传感器搭建一个小型光电装置,例如光线检测装置;b. 设计一个光线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并尝试用流程图或文字描述出来;c. 在光线强度发生变化时,观察并记录装置的反应;d.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光敏传感器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报告:请学生独立完成学习报告,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二中的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 合作与讨论: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相互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4. 作业提交:请学生将作业报告和实验结果以电子版形式提交,便于教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和实验结果,评价学生对光敏传感器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的理解程度;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反馈内容: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和实验结果将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2. 鼓励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提交反馈意见,提出对教学方案的建议,以便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掌握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实际操作。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光敏传感器。
二、作业内容1. 完成光敏传感器电路连接,并观察电路中LED灯的反应,记录实验结果。
2. 尝试使用不同的光源条件,观察LED灯的反应,记录实验结果。
3.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光敏传感器应用场景,并绘制出电路连接图。
4. 分析自己所设计的场景,总结光敏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三、作业要求1. 按照教师所给的电路连接图,正确连接光敏传感器和LED 灯电路。
2.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电源和光源,确保人身安全。
3. 实验记录要真实准确,描述要清晰明了。
4. 设计的光敏传感器应用场景要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5. 按时提交作业,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估学生是否正确连接了光敏传感器和LED灯电路,记录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2.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光源条件调整LED灯的反应,记录实验结果是否真实可靠。
3. 评估学生所设计的场景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能够体现光敏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4. 根据以上三方面进行作业评价,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请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认真分析自己的作业情况,总结本次作业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也请学生将作业反馈发给教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下是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作业内容: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光敏传感器。
二、作业内容1. 完成光敏传感器电路连接,并观察电路中LED灯的反应。
在此过程中,记录不同光源条件下的LED灯反应,并尝试调整光源位置和距离,观察LED灯的反应变化。
实验完成后,整理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 名师教学PPT课件
模块,打开“发音模块”对话框,选定“1”选项,使
模块变成
模块。
• 第9步:以“护眼小卫士”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 第10步:下载并运行这个程序。如果机器人前方光线较亮,机器人会不出声。光线变暗到 一定程度后,机器人就会持续地发音,直到重新变亮为止。
这个程序调用了“条件判断”模块,构成了含有选择结构的程序。机器人执行程序的过程 可以简述如下。
• 第3步:单击
按钮。
• 第4步:右击
模块,打开“显示模块”对话框。
• 第5步:选定第一个“引用变量”选项,打开“变量百宝箱”对话框。
• 第6步:单击对话框中的“亮度”按钮 ,再单击“亮度变量一”框,、使它的右侧出现
标记。
• 第7步:依次关闭打开的对话框。
• 第8步:以“显示亮度”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 第4步;单击“整型变量一”框,打开“变量百宝箱”对话框。单击“亮度”按钮 ,使 “亮度变量一”框的右侧出现 标记。
• 第5步:单击
按钮。
• 第6步:单击“条件判断模块”对话框中的 按钮,在打开的下拉列表框中选定“>”选 项,然后在右侧的框中输入200,使对话框里的条件成为
• 第7步:单击
按钮。
• 第8步:右击
• 第9步:下载并运行这个程序。改变机器人左前方的亮度,可以看到液晶显示屏上数值的变 化。
• 提示
利用
模块可以分别获得左、右光敏传感器的检测值,也可以获得左、右光敏传感器
检测值的差和平均值。一般说来,
模块的检测值是0~255的整数。光线越暗,检测值
越大。
默认情况下,利用
模块获得的是平均值。
• 试一试
• ①进入永远循环。 • ②检测光线的强度,并把检测值保存到“亮度变量一”中。 • ③判断“亮度变量一”中保存的检测值是否大于200。如果是,就执行第④步,否则跳到第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_人教新课标 (共14张PPT)
•
二、避避奏乐
让机器人在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开始鸣笛。 • 1.新建流程图程序。
• 2.右击“条件判断”模块,打开“条件判断模块” 对话框,单击”整形变量一“框,打开“变量百 宝箱”对话框,单击“亮度”按钮,设置“亮度 变量一”使它右侧出现 标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使用光敏传感器
一、检测光信号
显示左光敏传感器的检测值。 • 1.启动VJC,搭建如图所示的流程图程序。
• 2.打开“亮度检测模块”对话框,选定“左” 选项。
• 3.打开“显示模块”对话框,选定第一个“引用
变量”选项,打开“变量百宝箱”对话框,单击 “亮度”按钮,设置“亮度变量一”使它右侧出 现 标记。
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教案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亮度传感器的功能,学会用亮度传感器获取亮度信息。
学习使用变量百宝箱为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设置存储变量2.能力目标:学会亮度传感器的检测,学会使用条件循环控制模块、永远循环控制模块。
学会使用条件判断模块。
学会在仿真环境下设置光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传感器的功能,百宝箱设置变量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传感器的功能,百宝箱设置变量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计本课是传感器学习的第一课,由于需要对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所以需要循环和条件判断知识的支持,由于本课包括存储传感器获得的信息需要通过百宝箱设置变量的操作,所以本课新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学难点也比较多。
本课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引入“亮度检测”模块(传感器),通过亮度检测值的存储引入变量百宝箱,通过反复检测的需求引入“永远循环”控制模块。
通过“机器人追光”的活动要求,引入“条件循环”模块,即循环条件要满足“没有达到光源亮度”时循环的判断,若该条件不成立就退出循环。
通过对左右亮度的比较判断,引入“条件判断”模块,即“左侧亮度小于或等于右侧亮度”时条件成立,机器人左转;否则机器人右转。
重点内容分析(1)理解传感器的功能。
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外界信息的装置,亮度传感器是学习的第一个传感器。
(2)理解循环控制中的永远循环是条件循环中循环条件永远成立时的特例。
(3)在对亮度变量设置时,要注意百宝箱设置变量的一般方法。
(4)传感器检测结果是通过“显示”模块显示的,其显示内容是传感器的检测值,所以要熟悉不同传感器的检测值的表达和意义。
教学补充本课创作天地的参考程序与第10课中机器人绕月中的“入轨绕月”子程序类似。
本课创作天地的活动项目也是对“机器人绕月”的铺垫。
上机练习完成机器人追光的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对于亮度检测值有些同学还很模糊,“条件循环”模块初次使用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上机练习能完成的只有少数同学,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有,1.变量百宝箱的变量应用出现错误较多。
教学设计2:使用光敏传感器
教学设计2:使用光敏传感器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对亮度传感器的检测与设置。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加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亮度传感器的检测与设置。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机器人的“眼睛”不仅能“看到”障碍物,还能看到亮光。
这节课,我们就让新伙伴“睁开”眼睛“看太阳”。
二、新课教学1.问题研究——机器人的眼睛能看到“亮光”吗?(1)编写亮度检测程序步骤1:进入流程图编辑区。
步骤2:编写亮度检测程序。
步骤3:打开“亮度检测模块”对话框,在“方式”栏中选择“平均”。
(2)设置仿真环境步骤1:单击进入仿真环境。
步骤2: 在环境编辑栏中选择光源,添加。
把鼠标放在场地中间位置点一下,在场地中即刻出现光源。
步骤3:把机器人放在光源下面。
(3)观察机器人进行亮光检测步骤1:当机器人在光源以外的地方,检测到的数值为255。
步骤2:把机器人往光源靠近,在进入光源范围内时检测到的光值为241。
步骤3:再往前移动,检测到的光值为151。
步骤4:把机器人放在光源跟前,检测到的光值为91。
(4)研究结论2. 问题研究—机器人可以像闹钟一样吗?(1)编写机器人“闹钟”程序步骤1:打开亮度检测程序。
步骤2:右击“亮度检测模块”,弹出“亮度检测模块”对话框。
步骤3:单击“亮度检测模块”对话框中的“检测完成后,进行条件判断”,弹出新对话框。
步骤4:修改条件判断值为“<200”。
步骤5:单击“确定”,程序流程图变为带判断功能模块。
步骤6:连接“发音”模块。
(2)观察现象步骤1:进入仿真环境。
步骤2:添加光源,设置光源参数。
光源的参数可以自己设定。
步骤3:把机器人放在距离光源相应的位置上,即可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3)研究结果当机器人“看到”亮光时,能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如果环境光线不足,或者比较弱的时候,机器人不会发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学生按照书上要求自己独立完成。
B教师讲解程序模块当中的不等式关系。
C检察学生独立完成情况,并订正。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碰撞传感器和上节课学习的红外线传感器的使用方式很相近,区别是一个没有接触到障碍物,一个必须碰到障碍物。
板书设计:
碰撞传感器
碰撞方向:左中右
嵌套方式
光敏传感器
条件判断——选择结构
第十课使用地面探测传感器
备注
学习目标:熟悉地面探测传感器。
学习重点:掌握地面检测模块的用法。
学习难点:学会使用带判断功能的传感器模块。
导入新课:机器人的底板上都装有地面探测传感器。可以检测地面反光程度,以根据线条或色标更好的控制机器人运行。
任务一:检测场地表面的灰度
A教师编辑流程图,设置参数。仿真场景,设置图带的颜色,并检测。
B学生仿照教师操作完成任务一。
C地面检测的灰度值0~255的整数,地面颜色越深值越大。
任务二:定点停车
A让机器人到达黑线后停止前进。、
B教师编辑流程图设置参数并讲解,学生完成。
新课小结:编辑程序时,要根据地面检测出来的灰度值选定场地颜色,让机器人根据灰度值来判断是前进还是停止。
任务三:地面检测模块的判断功能
第九课使用光敏传感器
备注
学习目标:熟悉光敏传感器。
学习重点:掌握亮度检测模块的用法。
学习难点:学会编有选择结构的程序。
导入新课:机器人的左右前方分别有两个检测光信号的传感器,利用他也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任务一:检测光信号
A教师演示流程图,设置参数,学生参照做。
B最后检测出的数值是:0~255的整数。光线越暗,检测值越大。
任务二:避光奏乐
A让机器人在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开始鸣笛。
B教师编辑流程图,设置参数和运行的场景。(怎样加光源,以及扩大光源的范围)学生参照教师的操作完成任务二。
新课小结:在VJC中,这种由“条件判断”模块构成的两个分支结构可以称为选择结构。
任务三:见光转向
让机器人转向光线较强的一侧。
学生独立完成。
任务三:让机器人避开障碍。
A学生先填加一个“永远循环”模块,再按照书的流程图构建循环体。
B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检测,教师订正。
C注意这个结构是层层嵌套的方式使用的。
全课总结:在流程图程序里,一个选择结构的分支中可以包含另一个选择结构。这种调用选择结构的方式,可以称为“选择嵌套”。利用选择嵌套,可以控制机器人对较复杂的情况进行判断。
A让机器人走到黑色路面时两眼闪烁
B学生根据书面的流程图和要求自己独立完成。
C注意在设置机器人眼睛时,在黑色路时两眼闪烁,在白色路面时两眼要么绿色要么红色,以区分不同路面机器人眼睛发出不同颜色。
D判断功能是检测模块和条件判断合二为一。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机器人的又一个传感器模块,地面检测,知道了怎样对地面的反光进行检测,并且利用这个数值让机器人作出更好运行。
A按书上流程图先构建结构。
B根据书上参数设置模块的数值。
C注意两个转向模块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D最终结果是机器人无论放在哪里都有找到光源。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检测光信号,并用光信号控制机器人的操作,以及学习了循环结构里面的条件判断的用法,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你对机器人的操作有更深的理解。
板书设计:
A让机器人检测是否发生了碰撞。
B教师操作学生模仿。(显示you还是wu)
任务二:绕开碰到的障碍
A让机器人绕开碰到的障碍物
B教师编写流程图,并讲解相应的变量设置参数。
C仿真场景设置障碍物,并演示讲解机器人是通过什么原理绕开障碍物的。
新课小结:以嵌套方式使用了三个条件判断模块,并把这个选择嵌套结构作为循环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在机器人无论在什么方向碰到了障碍物都可以绕开了。
B学生观察检测到的数值有什么变化
(无0左1右2正前方4)
C机器人的红外线只能检测到前方10~20cm的范围。
任务二:避开障碍
A让机器人发现并避开正前方的障碍物。
B教师编写流程图,并设置参数。
C注意只能避开正前方的障碍物,所以转向应该设置为90度角。
新课小结:机器人面前的障碍物在不同位置时,检测出的数值也不一样,设置判断条件时,只需选择无、左、右、前等选项。运行时,机器人会自动把检测值和选项对应起来。
板书设计:
红外线传感器
检测值0 1 2 4
选择嵌套
第十二课使用碰撞传感器
备注
学习目标:熟悉碰撞传感器。
学习重点:掌握碰撞检测模块的用法。
学习难点:多重碰撞传感器的使用思路。
导入新课:机器人可以听声音、看地面、辨别地面、发现障碍,除此以外,还可以感受碰撞,并根据碰撞发生的方位,做出各种反应。
任务一:检测碰撞
板书设计:
地面检测
灰度0~255
判断功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面检测+条件判断
第十一课使用红外线传感器
备注
学习目标:熟悉红外线传感器。
学习重点:掌握红外测障模块的用法。
学习难点:进一步熟悉选择结构。
导入新课:下面我们来学习红外线传感器,利用它机器人可以看到前方的障碍物,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任务一:红外线探测
A教师编写红外检测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