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功发射的首颗新一代战术通信卫星

合集下载

卫星技术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

卫星技术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

卫星技术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为了获取更多、更详尽的伊拉克情报,以便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决策提供依据,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动用了多种卫星严密监视伊拉克的一些特定设施。

美国目前部署的军用卫星系统覆盖了对伊作战所需要的各个信息领域,动用的卫星种类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多种类型。

美国在其本土有21处、本土之外有15处基地上共有33600人在对伊拉克战争进行天基支持。

侦察卫星成像侦察卫星通过可见光、红外、合成孔径雷达等手段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可提供伊拉克国家领导人驻留地点、重点军事设施布防情况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生化武器的部署情况,监视战区军事态势的发展。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伊方雷达、通信、遥测等系统的传输信号,从而探明伊方重要领导人物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位置、辨识伊方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并通过对所得情报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伊方军队的调动、部署乃至战略意图。

在对伊战争中,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对于了解战场情况、确定打击目标、提高打击精确性、准确评估打击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成像侦察卫星(1)KH-11卫星KH-11卫星在320千米的高空轨道上工作。

三颗(分别于2001年10月,1996年12月和1995年12月发射的)先进的拥有光学与红外传感器的KH-11卫星能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武器设施搜查能力。

例如,2001年10月5日发射的15吨重的KH-11卫星,在每日凌晨两点(当地时间)左右向北飞过巴格达上空,使用其红外与微光能力侦察,下午约3点又由北向南飞过巴格达,使用其日光光学能力进行侦察。

(2)KH-12卫星KH-12卫星是1990年2月28日开始发射的,至今已经发射了4颗。

它能以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的方式成像,即其光学系统的相机采用了当今最尖端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制成,可在计算机控制下随视场环境灵活地改变主透镜表面曲率,从而有效地补偿因大气造成的畸变影响,使分辨率达到0.1米。

美军“宽带全球卫星通信”计划

美军“宽带全球卫星通信”计划



统 ,覆 盖包括 夏威 夷、 日本和东南亚在内的美军太平洋战
区。美军计划在 2 1 年前总共发射至少 6 02 颗WG S卫星 , 其 中后 3 是备份 。2 0 年 5月将发射第二颗 WGS 颗 08 .待前 3 颗WG S卫星 上天后 它们便可覆盖全球 。 颗 WGS 3 卫星分 别定 点在赤道 上空东经 6 。 、东经 15 O 7 。和西经 1 。。另 2 外, S4 5 6 WG 一 . . 与前 3 颗WGS 有所不同 . 增加 了无线电旁
维普资讯
At en i t t 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划 火

美军 “ 宽带全球 卫星通信" 划 计
特 约 作 者
20 年5 l 日美国波音公司宣布 . 08 月 2 可覆盖太平洋地 区
的美军宽带全球卫星通信 一 Wiea d lbl AT O 1 1( dbn oa S C M- G WG ・)卫星正式投入运行 ,开始为美国海外军事行动提 S1
该 卫 星 以前 叫 宽 带 填 隙 卫 星 ” ( ie a dGa flr W db n p l ie
Sae lt tlie

行的地区。它支持位于 几个 窄覆 盖地区和至少一个扩展窄
覆盖地区 ( 窄覆盖地 区的几倍 )的Ka 是 频段终端 。该星 能 在窄覆盖地区提供双向和广播业务 ,可用于在战 区部署 战 术部队 ,确定网关 广播注入地点和卫星控制地点 为战 区之外的作战用户 .如 空军基地 和海军战斗组提供服务 。

美国今年将发射2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

美国今年将发射2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

美国今年将发射2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作者:天兵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9年第03期超级“通信兵”军用通信卫星除具有一般通信卫星所具有的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质量高、寿命长、覆盖区域广等优点外,还具有保密性好、抗干扰性强、数据处理快、可靠性高和灵活机动及核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等特点,所以技高一筹。

在信息战中,军用通信卫星举足轻重,它在兵力部署、支援和指挥控制过程中有巨大的作用,是力量的倍增器,因此受到各军事大国的高度重视,都竞相发展,现已显露“杀机”。

按用途它可分为战略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前者提供全球性的战略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传输,其中包括传输各种侦察卫星所获得的信息;后者则提供地区性军事信息的传输,如军用飞机、舰船、车辆,乃至小分队或单兵背负终端的移动通信。

不过,战略、战术通信卫星现正向合二为一的方向发展。

当前的国际形势表明,打世界大战,尤其是打核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局部战争日渐增多,所以,目前对战术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大。

在近些年的战争中,尽管美国和北约动用了所有军用乃至商用通信卫星,但仍未能满足战场需求,原因是这些卫星的容量有限、抗干扰能力差,只能用于军团级以上,无法解决战区之间的广泛联络和指挥控制问题。

对美国来说,要把以前陈兵欧洲的局面转变到以美国本土为基地,就至少有25%的兵力具有全球应急能力,以适应各种作战环境。

要做到这一点,其关键是要有强大的战术通信能力,靠快速、可靠和超视距的战术通信卫星迅速集结和远征。

理论和实战均已证明,战术通信卫星再加上各种小型、轻量、便携式移动通信终端,将成为未来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美国一直在加紧研制和新型军用通信卫星,其中2009年3月和7月,美国将用宇宙神-5火箭先后发射宽带全球卫星通信-2、3(Wideband Global SATCOM-2、3——WGS-2、3)。

一个顶十的新星WGS是美国第一个支持政府转型通信体系结构的运行卫星通信系统,每颗卫星信息传输率超过2.5~3.3 Gbit/s,比目前在轨服役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快10倍。

2010年世界通信/导航卫星盘点

2010年世界通信/导航卫星盘点

改善电
离层延迟误差修正 .有利于载波相位模糊度的 实时解算 将 为 G S星座带 来新能 力。 P
其采用 更先进的星 上原子钟 ( l 由 部铯钟和 2 铷钟组 部
成) .使 G S 2 P .F星钟系统的误差达到每天 8 s 它的设计 n
寿命延长到 l 2年 从而可降低成本 。美国一共将研制和 发射 l G S2 当大 多数 GP 一F卫星进入太空之后 . 2颗 P .F. S2 用户定位精度将 由小于 6 提高到小于 3 m m。此外 .美 国 将在 2 I 4年发射洛克希德・ 0 马丁公 司研 制的 GP . 卫星 。 S3
颗卫星 由波 啻公司建造 .质量 17 k 有 效载荷功率是 62g
G S2 P 一 R卫 星 的 2倍 .达到 2 4 k 4 0 W。在 G S2 M 卫 星 P .R
卫星 . Q ai e i -.又名 指路号“ 韩国的首颗 1( us Z nt 1 — h l
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 . 海洋 . 气象卫星 . f O .. 1C MS 1 名 千里眼 。另一特点是中国和俄罗斯密集发射导航 ) 星,中国发射 了 5 颗 北斗 导航卫星.都获成功 俄
进极 高频 有效载荷之间通信的能 力。通过这些段间测试 可 以验 证 先进极高频 ”系统与 ” 进超视距终端 体系 ” 先 间的关联 . 并在研发早期确定需要改进 的地 方。部署之后 先进超视距终端体 系 将经 由 先进极高频 系统 为 美 国离级领导人提供 受到保护的关键的宽带卫星通信 。
斯分 3 发射 9 G ON S — 导航卫 星.其 中 】 次 颗 L A SM 次 火箭故障而损 失 3 颗导航卫星。此外 .印度先后有两颖 信卫星也因火箭故障而 “ 箭毁星亡 2 1 年上天的欧 00 W3 B通信卫星则困本身出现 问题而无法工作

外军UHF电台介绍

外军UHF电台介绍

外军UHF电台介绍综述与动态UHF电台概述UHF电台工作于225~512MHz频带,能提供几种不同的服务,包括短程视距通信和卫星通信。

该频带具有以下传输特点:不受天气条件、植被和其他障碍物的限制,使UHF卫星通信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通信媒介。

在卫星通信中,定向天线用于改善天线增益,同时也能提高发射和接收链路上的数据率。

军标188-18lB针对UHF较其他波形更高的发射功率和较低的接收噪声指数需求,提供了一套有用的计算方法,以便计算出适合战术任务的小型天线。

一种设计方案是为天线配备低噪声接收放大器,以提供所需的额外灵敏。

UHF能为视距通信提供很宽的信息带宽,这种带宽和传统的窄带波形相比,能支持更高的数据率。

与窄带中频不同的是,支持这些带宽的硬件路径必须有几兆赫兹宽。

尽管支持宽带格式的设备已应用了好几年,但将窄带和宽带波形集中于一部单一的、小型的和电池供电的电台中,仍然是一个新的挑战。

为使电台的数据吞吐量达到最大,硬件必须能支持发射与接收模式间的快速转换和很高的频率跳变速率,实现电台功能的灵活应用。

这一点要求人们设计出快速的转换器和高性能的合成器。

对宽带波形来说,合成器相位噪声的消除与转换速率的提高要同时考虑,加以权衡,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根据这些需求,几个组件提供商推出了速度更快、更加集成化的合成器,供电台设计人员考虑。

从倍频程数量上考虑,为UHF电台附加512~2000MHz频带的能力并不为过,但这提出了硬件的集成式设计(通常用于较低频率)向分布式设计转移的问题。

该频带已广泛使用了射频集成电路(RFIC)设计,它提供了小规模的客户解决方案。

许多使用512~2000MHz频带内小段频率的组件已经服务于商业市场。

但诸如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之类的大项目正在驱使供应商提供能覆盖该频带内较宽频段的电台组件,如振荡器、混频器、转换器、分解器、合成器和功率放大器。

当战术网使用VHF和HF电台支持战场上的士兵时,为了满足对数据通信的更大需求,引入了容量更大的宽带UHF“骨干电台”。

美国成功发射的首颗新一代战术通信卫星_应海燕

美国成功发射的首颗新一代战术通信卫星_应海燕

美国成功发射的首颗新一代战术通信卫星□□2012年2月24日,美军首颗新一代窄带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卫星(MUOS SV1)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这标志着美军新一代窄带军用通信卫星系统开始正式部署。

作为现役的“特高频后继星”(UFO)的最终替代系统,MUOS旨在为美国及其盟国作战人员提供覆盖全球的、更为通畅和强大的超视距战术通信能力,包括具有穿透浓密树林和在恶劣气候中以及在有阻挡通信信号传播的建筑等障碍物的城市或其他地区进行可靠通信的能力,并具备与美军计划部署的“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等下一代通信系统进行数据链通和传输的能力。

1 背景及概况美国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由美国国防部负责,分为窄带、宽带和受保护等三大部分,负责为美军提供空间多维信息链接。

窄带系统采用特高频(UHF)频段,提供用户的话音、低数据速率、移动通信服务等;宽带系统采用X和Ka频段,主要解决大容量、高数据速率通信需求;受保护系统则采用极高频(EHF)频段,主要解决保密、抗干扰、防探测和防非授权进入通信需求,适用于保密通信。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美军在全球作战环境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增加,包括“舰队卫星通信”(FLTSATCOM)、UFO等传统的窄带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愈来愈显示出其容量不足、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难以满足美军作战需求。

为此,美国国防部一方面持续对UFO等卫星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包括加装EHF插件、增加编码功能、提升终端性能等;另一方面则指定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海军计划执行办公室空间系统组”牵头负责研发更为先进的MUOS,以满足那些机动性更强、容量需求更大、业务质量要求更高的用户需求。

1999年,“海军计划执行办公室空间系统组”制订了《MUOS作战要求文件(ORD)》草案。

2001年,美国国防部审查同意MUOS计划,并与美国洛马公司、美国雷声公司分别签订了为期14个月的部件高级开发(CAD)阶段合同,要求这两家公司及团队2003年前完成MUOS的概念探索阶段(CEP),提供各自的MUOS概念性研发方案。

军事战术通信卫星技术发展的新台阶

军事战术通信卫星技术发展的新台阶
晰 , 效 果 更 好 。 个 人 电 脑 也 可 通 过 卫 星 连
实现 了和地 面蜂 窝的 无缝链 接 。
第 4代 移 动 通 信 系统 可 能在 2 1 0 0年
投 入 使 用 。将 实现 1 i s的 传 输 速 率 , Gbt / 相 当于 光 纤 的 通 信 能 力 ,是 第 2代 系统 的
之 间 的集成 和 兼 容 等 。新 一 代 卫 星 移 动 系
统 从 第 3代 移 动 通 信 系统 开 始 ,发展 并 提
供 遥 远 地 面 网 络 之 间 互 连 、 直 接 网 络 访
卫 星 网络进 入 蜂 窝 系统 的 无 缝 集 成 ,并 建 立服 务 质 量 体 系 , 实现 卫 星 资 源最 大程 度
《 际太 空 》2 0 国 0 8年 7月 号
维普资讯
2 商 用蜂 窝技 术 的 发展
2 1 蜂 窝 电话 和 卫 星 通 信 系 统 的 融 合 .
的 单 一 模 式 终 端 ,主 要 代 表 是 “ 动 卫 移
星 风 险 ” ( V) 系 统 , 其 特 点 是 采 用 MS
的 有 效 利 用 。特 别 是要 解 决 非 线 性 下行 链
路 信 道 性 能 、遮 挡 、 多路 径 衰减 和 移 动 卫
问 、使 用 固 定 和 移 动 终 端 的 因特 网 业 务 、 交互 式 因特 网应 用等 。对 于卫 星 移 动 多媒
体 业 务 ,具 有 低 传 播 延 迟 和 低 路 径 损 耗 等
维普资讯
王履 泉
( 京 空 间科 技 信 息研 究 所 ) 北
1 新 代 移 动 通 信 卫 星 的 主要 技 术 要 求 一
各种 系统 ,为世界 范 围的无线通 信访 问提供

四川省绵阳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统编版(五四制)测试(拓展卷)完整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统编版(五四制)测试(拓展卷)完整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统编版(五四制)测试(拓展卷)完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其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和曲线。

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时,直线和曲线相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刻乙车的速度大小为B.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时间内甲车与乙车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第(2)题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所示为该波中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波的波速为B.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时质点P的速度最大D.时质点P的加速度最大第(3)题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前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v增大到2v,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2v增大到5v。

前后两段时间内,合外力对质点做功分别为W1和W2,合外力的冲量大小分别为I1和I2。

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 )A.,B.,C.,D.,第(4)题健身球是一种内部充气的健身辅助器材。

如图所示,用绝热材料制成的健身球,球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挤压健身球过程中,球内气体内能增大B.人体离开健身球前后,球内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均减小C.人体离开健身球前后,球内单位面积上撞击的分子数不变D.将健身球举高,球内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大第(5)题如图是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和可变电阻相连,副线圈接一阻值恒为R L的白炽灯。

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保持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不变,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设题中所涉及所有情形都没有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则()A.当的值增大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B.当时,灯的功率最大C.若把灯和可变电阻的位置互换,其余条件不变,则当时,可变电阻的功率最大D.当的值增大时,灯将变暗第(6)题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质量为M的地球和质量为m的月球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2018年美军天基信息支援装备技术综述

2018年美军天基信息支援装备技术综述

像卫星,不仅采用了 3m大口径光 学相机,而且通过自适应光学成像 技术,可在计算机控制下随观测视 场内的环境变化而改变光学镜片 的表面曲率,从而有效补偿由于大 气影响造成的观测影像畸变。据报 道,“锁眼” 12卫星还搭载了红 外相机,主要用于揭示伪装、侦察 掩体工事和探测目标的热特性等。
“世界观测”系列是在美军扶持下 发展的商业光学成像卫星,其分 辨率从lm逐渐提高到0.31m,甚 至优于其他国家的军用卫星水平, 且具备较强的侧摆机动能力。在电 子侦察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方面, 美国形成了高低轨结合的信号情
未来美军可能调整下一代军 事卫星通信系统架构,提升强对抗 环境下的卫星通信能力。美军在部 署由“宽带全球卫星通信” “移动 用户目标系统” “先进极高频”组 成的新一代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同 时,探索受保护和宽带卫星通信未 来建设方案,将”分离受保护卫星 通信系统的战略和战术能力、通过
商业途径增加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弹 性”列入考虑方案,以应对高强度 干扰和各种威胁,确保全谱作战环 境下的指挥与控制能力。
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从而扩大 通信容量,可同时支持16332台新 型终端,为高速移动或处于复杂地 形的军事平台、单兵等提供通信服 务。
为满足不同优先级的军事通 信需求,美军构建了由宽带、窄带 和受保护通信卫星组成的军事卫星 通信系统。宽带通信卫星具有大容 量、高速率通信能力,可齢战场 高速双向通信和战场信息广播服 务。现役“宽带全球卫星通信”是 全球容量最大、传输速率最高的军 事宽带通信卫星,并集成有”全球 广播服务”载荷,可向各平台用户 推送情报、气象数据和其他信息。 窄带通信卫星可支持话音和数据移 动通信,推动战术移动通信终端手 持化。现役”移动用户目标系统” 釆用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为移 动平台或单兵提供“一键通”组群 通信、战术广播通信、点对点移动 通信以及互联网通信等。受保护通 信卫星是美国针对强电磁轴环境 发展的专用通信卫星,具备强抗干 扰/抗截收和高生存能力。现役“先 进极高频”卫星采用相控阵天线、 星间链路、星上处理等防护措施, 在确保高安全可靠性的同时,大幅 提升通信容量和增加终端接入数 量。

MUOS卫星概述

MUOS卫星概述

MUOS系统的发展1996年,美国海军着手开发新型先进的窄带军事通信卫星MUOS,用于10年后取代现役“特高频后继卫星”(UFO)系统。

MUOS卫星将由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4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

MUOS系统的总承包商为洛马公司。

目前首批2颗MUOS卫星及相关地面设施已进入初期设计阶段,首颗MUOS卫星已完成星载静态试验。

MUOS系统有几个突出的技术特点:首先是采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蜂窝技术。

使用BPSK调制方式,提供了更大的通信容量与链路可用性:其次是卫星采用S与Ka混合频段、星间链路与星上处理以及与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兼容等技术,既适用于传统的特高频动态多址接入(DAMA)终端,也支持新的便携式终端。

MUOS系统的性能MUOS星座将覆盖地球南北纬65度之间的广大区域,采用加密保护。

其中备用星可随时漂移到有需要的地区,增加这个地区的可用信道数量,并满足与现役UFO系统用户完全互操作。

MUOS不受天气和环境限制。

尤其是能够在通信难以达到的地方。

比如茂密的丛林、大峡谷、高原或海洋进行卫星通信,从而为潜艇、舰艇、飞机和地面单兵提供先进的窄带通信。

MUOS采用WCDMA多蜂窝体系结构与跨频带组合带宽技术,在通信容量上产生了大的飞跃。

MUOS的总信息传输量将达到UFO的10倍,信道可用率大于97%,总容量为39Mbps的传输速率,窄带语音信道传输速率可达9.6kbps,宽带数据信道传输速率可达64kbps。

假定每个用户需要2.4kbps的带宽,一颗MUOS卫星可以同时提供7000多个2.4kbps速率的视频、话音与数据访问。

目前由UFO提供的全球1100个访问点,在MUOS发射后可扩增到17000个。

即使每个用户的需求量在未来的作战行动中增加到9.6kbps,MUOS也能让4250个用户随时访问该网络。

MUOS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优异的战术通信能力。

MUOS能为战术车辆配备的无线电(台)、士兵手持接收机和机载系统等超短波装置提供连接,也可为蜂窝电话系统提供业务连接。

美国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新进展

美国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新进展

作者:吴勤《现代军事》2009年第9期近年来,美国在空间攻防对抗的发展上呈主导之势,空间态势感知依旧是空间攻防对抗的最优先发展领域,空间防护技术得到高度重视,空间进攻以技术探索为主,空间对抗技术发展思路与途径更加趋于攻防技术融合发展。

美国在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上一枝独秀,使其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并不断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美国高度关注空间态势感知目前,空间态势感知仍然是美军空间对抗领域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美国空间对抗领域具有最高发展优先权,并在预算投入得到了大力支持。

2008年空军太空司令部总司令在24届美国全国太空研讨会上赞成增加投资以提高美国空间态势感知能力。

据报道,2009财年国防预算中,空军向国会请求的预算里约有4.213亿美元用于空间控制活动。

这一数额比2008财年增加了20%,约占2009财年所有空间系统研发及采购总预算申请(85亿美元)的5%。

得到获批的用于空间态势感知的预算申请,共计2.403亿美元,这一数额超过所有空间控制活动预算申请额的一半。

其次是用于空间对抗的投入获得1.04亿美元,另外,空间控制技术的投资额为0.77亿美元。

其中重点发展的项目有:天基空间监视系统,一体化空间态势感知,自感知太空态势感知,以及空间篱笆等。

天基空间监视(SBSS)系统近年来,美国空间态势感知领域中获得最多投资的项目是天基空间监视(SBSS)卫星,这是第一个能极大改进美国探测、跟踪在轨目标能力的太空星座,2008年4月,波音公司完成了SBSS卫星运行中心硬件设施的安装,并开始启动SBSS首颗卫星的载荷集成和试验,SBSS首颗卫星(Block10)计划于2010年发射。

SBSS系统是一个低地球轨道光学遥感卫星星座,具有高轨道观测能力强、重复观测周期短、全天候观测的特点,可大幅度提高美国的空间探测能力。

SBSS由波音公司和鲍尔宇航公司联合研制,星上携带能快速响应任务指令的光学望远镜。

一体化空间态势感知(ISSA)ISSA是一项为美军空间监视网络建立实时互联、集成与分发的网络化集成的态势感知系统,该系统的目的就是融合使用空间态势感知数据。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一、侦察卫星侦察卫星通过可见光、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等手段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可提供伊拉克国家领导人驻留地点、重点军事设施布防情况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生化武器的部署情况,监视战区军事态势的发展。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伊方雷达、通信、遥测等系统的传输信号,从而探明伊方重要领导人物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位置,辨识伊方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并通过对所得情报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伊方军队的调动、部署乃至战略意图。

在对伊战争中,侦察监视卫星提供的情报对于了解战场情况、确定打击目标、提高打击精确性和准确评估打击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成像侦察卫星(1) KH-12侦察卫星KH-12卫星是1990午2月28日开始发射的,至今已经发射了4颗。

它能以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的方式成像,即其光学系统的相机采用了当今尖端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制成,可在计算机控制下随视场环境灵活地改变主透镜表面曲率,从而有效地补偿因大气造成的畸变影响,使分辨率达到0.1m。

卫星上的红外相机可发现地面伪装物、飞机发动机和大烟囱等有热源的目标。

卫星上的高级“水晶”测量系统(ICMS)可使数据以网格标记传输。

卫星还装有雷达高度计和其他用于测量地形高度的传感器。

3颗KH-12卫星运行在270~1000km的轨道上。

KH-12燃料用完后可由航天飞机进行在轨加注,因而该星的机动变轨能力极强,具有无限制的轨道机动能力。

KH-12卫星的设计寿命为8年。

KH-12卫星的光学系统在KH-11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红外谱段,能探测伪装和埋置结构目标,对地下核爆炸或其他地下设施进行监测,探知导弹和航天器的发射,分辨出目标区内哪些工厂开工,哪些工厂关闭等。

由于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所以KH-12的分辨率达0.1m。

星上装有一台潜望镜式的旋转透镜,能把图像反射到主镜上,因而卫星在大倾角的条件下也能成像。

它还采取了防核效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攻击的保护措施,并增装了防碰撞探测器。

军事航天技术(讲义)

军事航天技术(讲义)

航天技术航天技术和‎天联系在一‎起,大家都觉得‎很神秘。

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天总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古代的‎大军事家孙‎子说,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在现代,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

可以说,天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和向往‎,留下了许多‎如飞天壁画‎,嫦娥奔月这‎样动人的传‎说。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要‎问,到底什么是‎航天技术呢‎?航天技术,就是把人造‎天体送上太‎空,以探索、开发、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下面,我们分四个‎方面来介绍‎航天技术:一、航天技术发‎展概况;二、航天技术基‎础知识;三、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四、我国航天技‎术。

一、航天技术发‎展概况这是一张航‎天技术发展‎概况的草图‎,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是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4‎7年。

47年只不‎过弹指一挥‎间,而航天技术‎(亦称空间技‎术)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8‎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航天‎器近530‎0多颗,其中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以及美‎国占发射总‎数的绝大部‎分。

在这些航天‎器中军用卫‎星占三分之‎二,它们在军事‎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侦察卫星不‎仅成了大规‎模侦察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提‎供战役战术‎范围内的侦‎察服务;军事通信卫‎星能够为陆‎海空三军部‎队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导航卫星可‎以为各种攻‎击平台(攻击的载体‎)和打击手段‎如舰艇、飞机、导弹等进行‎精确导航;测地卫星能‎够测出各种‎军事目标的‎精确地理位‎臵,从而大大提‎高了武器的‎命中精度;气象卫星,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全‎球或局部地‎区的气象情‎报,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上述这些军‎用卫星的发‎展,又导致反卫‎星武器(亦称拦截卫‎星)的出现。

因此,传统的海陆‎空三维战场‎将演变成海‎陆空天电五‎维战场,不久,将出现一支‎新的军种--“天军”。

美军通信能力概述要点

美军通信能力概述要点

美军现役通信系统分战略通信系统和战术通信系统两种。

一、战略通信系统美军战略通信的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军最高指挥当局(总统和国防部长)与参联会、各军种部、九大联合司令部、情报机关、核战略部队、各大军事基地和各战区部队之间通信联络的畅通,以确保最高指挥当局对全球美军的指挥和控制。

目前,美国总统通过战略通信系统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分钟–6分钟;在紧急情况下,总统可越级向战略核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1分钟–3分钟时间。

美军的战略通信系统主要由国防通信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等组成。

1、国防通信系统由国防通信局管理,主要采用有线通信、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多种手段,线路总长6729万多公里,覆盖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100个地区的3000多个军事指挥所和工作站。

新一代国防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数据网,该网把部署在全球各地美军各军兵种的数据网联成了一体,使得美军各军兵种部队之间可以轻易完成话音、图像、传真和数据通信以及发电子邮件等通信业务。

2、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是美国战略远程通信的支柱,该系统由位于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14颗卫星组成,主要工作在超高频波段(后4颗卫星上增设了特高频通信),每颗卫星的通信总容量或为100兆比/秒或为200兆比/秒,该系统拥有三种带宽,覆盖范围为南北纬75度之间,可为东太平洋、西大西洋、东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五个区域的美国陆、海、空三军提供加密且可靠的全球通信服务。

3、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MEECN)则专供美国总统在核战条件下与陆、海、空三军核部队的通信与指挥。

该系统由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海军陆基甚低频电台广播网、海军“塔卡木”机载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海军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和陆军“地波应急网” 等若干专用通信系统组成,其中:——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是空军和国防部指挥空军战略部队传递紧急文件的主要通信手段,该系统没有自己的星体,但在“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军事星系统”(Milstar)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星体上设有专用信道转发器,其地面终端为AN/ARC–171(V)特高频卫星通信机,频率范围225–399.995兆赫,目前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和加油机都安装了此类卫星通信机。

美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美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美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美国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持续性的通信系统,不但技术先进,而且整体规划合理。

美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可以由时间上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有运行的系统:另一部分是计划中的系统,这部分属于美军卫星通信转型。

现有系统之间互有分工,各负其职;计划中的系统技术更为先进,将进一步提高战场连通能力;现有系统和计划中的系统之间更替有序。

了解美军卫星通信系统对我军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有很大的借鉴意一、现有系统1.军事星军事星(Milstar)是美国军事战略战术中继卫星系统的简称,是一种极高频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具有抗核加固能力和自主控制能力。

其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和顽存性好,代表了当前军事通信的世界最高水平,能够满足战略和战术通信的需要。

军事星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共有两代,即军事星1(第一代军事星)和军事星2(第二代军事星)。

军事星星座由5颗卫星组成,其中有2颗军事星1和3颗军事星2,2003年该星座全部部署完毕。

两代军事星都服务于战略和战术通信,但军事星1有抗核加固能力,以战略通信为主;军事星2没有抗核加固能力,以战术通信为主。

其后续计划是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系统。

军事星的有效载荷主要有低数据率(LDR)有效载荷、中数据率(MDR)有效载荷和星间交叉链路有效载荷。

其中,军事星1携带了低数据率和交叉链路有效载荷,而军事星2携带了低数据率、中数据率和交叉链路有效载荷(见表1和表2)。

军事星1和军事星2在低数据率通信和交叉链路上能够充分实现互操作。

军事星携带了交叉链路有效载荷,卫星无需经过地面站中转就可直接互连。

这样,地面终端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可以由系统中其它卫星中继,并且有可能重选路由。

在发生核战争,地面控制系统无法工作的情况下,军事星仍可工作长达6个月。

2.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是一个提供超高频(SHF)宽带和抗干扰通信的通信系统。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共发展了3代,现在在轨运行的是国防卫星通信系统3。

军事理论答案[1]

军事理论答案[1]

中国国防试题一、选择题1.国防的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中立型和()A 同盟型B 联盟型C 侵略型D 结盟型2.国防是()的全面体现A 国家军事力量B 国家经济实力C 国家综合力量D 国家科技实力3.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始于()A商朝 B周朝 C 秦朝 D 汉朝4.我国古代的海防建设开始于()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5.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A 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B 法律、规章、法规、地方性法规C 法规、法律、规章、地方性法规D 法规、规章、法律、地方性法规6.《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A 军事技能教育B 军事技能教育C 基本军事训练D 国防教育7.按照《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合法服兵役的最高年龄限制是()A 16岁B 18岁C 22岁D 23岁8.()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A 总参谋部B 总政治部C 总后勤部D 总装备部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化”建设是指()A 现代化、知识化、革命化B 现代化、正规化、年轻化C 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D 现代化、知识化、年轻化10.国防目标的特性有系统性、时限性、明确性、可行性和()A 安全性B 流动性C 准确性D 动态性11.我国倡导的是()的军事战略方针A 积极防御B 主动进攻C 防御D 消极防御12.国防教育以()为核心内容。

A 理想信念教育B 爱国主义教育C 军事理论教育D 军事技能教育13.我国现行的《兵役法》于()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A 1998年12月29日B 1997年12月15日C 1999年12月20日D 2000年12月29日14.《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 义务兵与民兵B 义务兵与武装警察C 义务兵与预备役D 义务兵与志愿兵15.国防是随着()的出现而产生的。

航空航天装置:卫星、火箭与飞行器部件

航空航天装置:卫星、火箭与飞行器部件
• 军用飞行器:用于侦查、打击、运输等。
• 民用飞行器:用于客运、货运、观光等。
飞行器部件的关键技术
飞行器部件的材料技术
• 飞行器部件的轻量化和高性能。
• 飞行器部件的耐高温和抗腐蚀。
飞行器部件的制造技术
• 飞行器部件的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
• 飞行器部件的装配技术和检测技术。
飞行器部件的控制系统
• 飞行器部件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火箭的关键技术
01
火箭的推进技术
• 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和氧化剂。
• 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比冲。
02
火箭的结构设计
• 火箭的壳体和结构件。
• 火箭的分离装置和控制系统。
03
火箭的发射技术
• 火箭的发射场地和发射条件。
• 火箭的发射流程和安全性。
火箭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火箭的发展趋势
火箭面临的挑战
• 火箭的可重复使用和低成本。
航空航天装置在侦察中的应用
• 通过卫星侦察敌方的军事部署和动态。
• 通过无人机侦察敌方的地形和战场环境。
航空航天装置在打击中的应用
• 通过导弹和无人机对敌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 通过导航卫星和无人机对敌方目标进行定位和导航。
航空航天装置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航空航天装置在通信中的应用
航空航天装置在导航中的应用
• 通过航空航天装置降低航空航天装置的运行成本。
促进航空航天装置发展的建议
加强航空航天装置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航空航天装置技术和管理经验。
• 促进国际航空航天装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加强航空航天装置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 提高航空航天装置的关键技术水平。

现代军事通信技术

现代军事通信技术

现代军事通信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军事通信的中枢神经作用显得格外突出。

而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通信技术,则为现代军事通信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通信工具和更完善的通信手段。

毋庸置疑,军事通信技术在战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通信技术:一、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技术二战以后,军事有线通信技术取得了包括60年代产生的程控交换技术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进步,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技术。

载波通信就是利用频率分割原理,在一对线路上同时传输多路电话的通信。

其工作原理是:在发信端把各路电话信号分别对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将各话路的频谱安排在各自不同的频位上。

在接收端,则进行相反的解调过程,把位于不同频位的各话路还原为话音频谱,实现载波多路通信。

载波通信除了传输电话信号外,还可以进行二次复用,即利用载波话路来传输电报、传真、数据等等。

载波通信有效的利用了有线通信的线路,扩大了信道的容量,提高了传输的速度。

在军事信息量不断增加、军事通信要求高效迅速的情况下,载波通信是一种极好的技术手段。

载波通信技术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电子管和滤波器发明以后,为实现载波电话通信创造了技术条件。

同时,增音器和同轴电缆的发明又为载波通信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1918年,在美国的匹茨堡到巴尔的线路上开通了第一个载波电话通信系统,每对线通3路电话。

到1938年,经过不断改进,可通12路电话。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条件的限制,各参战国(除美国外)的长途有线通信发展很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各国均建立了规模巨大的军用长途载波通信系统,通信容量从最初的每对线几路、十几路,发展到几十路、几百路。

20世纪60年代初,载波通信设备进入了半导体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单晶硅制备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60年代各种晶体管电子元件相继诞生。

半导体晶体管的诞生是电子元件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震、寿命长、性能可靠、功耗低等电子管无法比拟的优点,有效地促进了电子技术的发展。

星载SAR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星载SAR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星载SAR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李春升;王伟杰;王鹏波;陈杰;徐华平;杨威;于泽;孙兵;李景文【摘要】纵观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其发展趋势已经从传统的单项技术突破转变为概念体制的更新.各种面向新型应用的新体制、新模式不断出现,推动着星载SAR技术蓬勃发展.该文在介绍欧美等国星载SAR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未来星载SAR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探讨星载SAR技术在面向高分辨率宽覆盖对地观测、多方位角信息获取、高时相信息获取、3维地形测绘及图像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发展.【期刊名称】《电子与信息学报》【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12页(P229-240)【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多方位信息获取;高分辨率宽覆盖;高时相信息获取【作者】李春升;王伟杰;王鹏波;陈杰;徐华平;杨威;于泽;孙兵;李景文【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81概述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控制和利用空间成为世界军事强国谋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由于其不受天气、气候的影响,能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大区域对地观测[1],已经成为空间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

纵观星载SAR 技术的发展历程,其经历了早期的孕育期(1970~1990年)、成长期(1990~2000年)到目前的蓬勃期(2000年至今),整个发展趋势已经从传统的单项技术突破转变为概念体制的更新,各种面向不同应用需求的先进星载 SAR 系统不断出现,如美国的FIA 系列卫星[2]、德国的 TerraSAR 系列卫星、欧空局的 Sentinel 系列卫星[6,7]等等,呈现出工作模式多样化、分辨能力精细化、空间布局层次化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