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知识点与简答题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1、GDP的概念:全名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用Y表示,Y=C+I+G+NX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

2、消费:消费指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物品包括购买的汽车与家电等耐用品,以及食品和衣服等非耐用品。

服务包括理发和医疗这类无形的东西。

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也包括在消费服务中。

3、投资:指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

它是资本储备,存货和建筑物购买的总和。

建筑物投资包括新住房支出。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投资4、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包括政府员工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

比如当政府为陆军将军支付薪水,为政府购买,当政府支付解雇人员的失业保证金,为转移支付。

5、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

净出口决定因素:(1)本币对外币的汇率(2)外国对此货物的需求(3)外国的政治状况(4)外国的经济情况(5)本国的生产,科技,经济水平(6)本国的政策6、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真实gdp:指定一年为基年,然后用基年价格来计算所有各年的物品与服务的价值。

名义gdp用当年价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真实gdp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价值。

7、gdp平减指数只反映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公式: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8、通货膨胀:描述物价水平上升。

要点:是价格水平从低位上升向较高位的过程,一直在高位不叫通货膨胀。

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率公式:d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讲解完毕。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简答题1.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③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④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⑤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2.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支出法: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

支出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GDP=C+I+G+(X-M)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③公司税前利润,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⑤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都不计入GDP。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而人们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间接税为什么要计入GDP?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也应视为成本,所以间接税要计入GDP。

5.简述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有何不同?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的.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数.反之则相反.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量的变化,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是与总支出同方向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6.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By坤哥1.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都不计入GDP。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而人们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2.什么是名义GDP、实际GDP,及其关系。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总水平3.什么是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比率。

决定因素: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

4.IS曲线的移动投资需求上升,则IS曲线向右移;投资需求下降,则IS曲线向左移。

储蓄增加,则IS曲线向左移;储蓄减少,则IS曲线向右移。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也会使IS曲线向右移。

政府增加一笔税收,税收增加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会使投资减少所以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5.什么是“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不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6.LM曲线的移动名义货币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7.政府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主要取决于那几个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

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的变动的敏感程度。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8.简述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时,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曲线相交,LM垂直,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债券价格很低,所以人们会将所有货币去购买债券。

IS曲线水平,说明投资的利率系数达到无限大,所以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投资大幅变动。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GDP勺核算方法?1.生产法,它是按“最终产品价值等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全部价值增值之总和”的原理来核算国民收入的。

用此方法和算时,各商品和劳务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全部扣除,只核算本部门的增加值,然后将全社会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加总.2.收入法,它是将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分别所得到的工资、地租、禾U息和利润)在生产中的所得相加。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

3.支出法,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来计算GDP.在低于充分就业经济中,为什么均衡收入水平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在收入的变动过程中,一般价格水平为什么常常保持不变?答: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国民收入唯一地由总需求决定,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如果总需求减少,部分产品卖不出去,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就上升。

为了减少非计划存货投资, 将实际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厂商就会缩减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如果总需求增加,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的计划存货投资就会减少. 为了将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有关厂商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

另外,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社会资原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资源供大于求.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闲置的资源会逐渐得到利用,但资源的价格往往不上升,从而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的成本不变,进而价格保持不变。

因而,国民收入可以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但一般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

由于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通过数量调节机制而不是价格调节机制的调整达到均衡。

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答: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种。

一是货币的交易动机,指公众为应付正常的交易(即购买支出)而持有货币,产生于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的间隔。

二是预防动机,指公众为了应付非正常情况的交易而持有货币。

它产生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三是货币的投机动机,指为了避免由债券价格下跌所造成的损失, 或者是为了在未来购买收益率高于当期的债券而持有货币。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GDP是指一国境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2.均衡产出是指经济社会收入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有得支出的产出。

3.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4.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资产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5.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整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2.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下所产生的预算盈余。

4.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

5.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增量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3.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或者每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4.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或者说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5.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包含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和持续上涨的特点。

6.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的比率。

8.总需求是指在特定价格水平下,生产部门愿意支出的产出总量,通常用产出水平表示。

这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定义。

9.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提供的总产量,即基于就业的基本资源(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所生产的产量。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1.举例说明在经济学中流量和存量的区别和联系,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答:存量指某一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

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2.简述乘数效应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答: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所需条件:1,经济中存在生产力的闲置(失业、开工不足)2,价格水平不变(工资不变、物价不变)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无限4,由于总供给无限,均衡水平由总需求决定——总需求分析法3.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答:错.a)边际消费倾向=总消费变动/总可支配收入变动.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0<MPC<1是对的.b)APC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可支配收入.APC>MPC当消费大于收入时APC>1当消费和收入相等时APC=14.简述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

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资需求时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成正比,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则与挤出效应成反比。

在这四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较稳定,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也较稳定,因而,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5.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

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宏观经济学 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 简答题

1、政府的最高限价有什么影响?答:政府最高限价的后果是:过度需求;(1分)出现消费者偏好;(1分)政府偏好代替消费者偏好;(1分)可能出现黑市;(1分)从长远来看,还会限制供给量;(1分)政府卷入微观经济活动中。

(1分)2、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1分)还包括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1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1分)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1分)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等。

(1分)3、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1分)还包括厂商的生产技术水平、(1分)投入要素价格、(1分)其他商品的价格、(1分)厂商对价格的未来预期以及市场上厂商数目、(1分)税收和补贴等。

(1分)4、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后,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后价格又可能回升。

请问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为什么?答:错误。

(1分)这种观点没有区别出需求与需求量。

(1分)在某一价格下,供大于求,价格有下降的压力,最终形成一个均衡价格,在此价格下供求平衡。

(2分)价格下降之后影响的需求量,而不是需求。

只有需求增加之后,价格才可能回升。

(2分)5、说明企业如何根据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定价。

答:企业是追求最大利益的主体.许多企业希望通过价格的调整能为其带来更多的收益. (1分)(1)如果企业的商品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进而转化而成的销售量的增加幅度就会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就会增加. (2分)(2)如果价格上升,需求量进而转化而成的销售量的减少幅度就会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就会减少.因此,对富有弹性的商品应该采取降价措施. (2分)(3)如果企业的商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进而转化而成的销售量的增加幅度就会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就会减少.如果价格上升,需求量进而转化而成的销售量的减少幅度就会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就会增加.因此,对缺乏弹性的商品应该采取提价措施. (3分)6、试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有何区别?答: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两种不同理论。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答,1991年以前,美国一直用GNP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懂,从1991年起改为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测量一国居民的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工资、利润、利息),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同类报酬。

与GNP不同,GDP不考虑从国外获得的报酬和支付给国外的报酬.它是一国在国内实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测量值。

GDP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的产量标准计量,因为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传统上比在美国重要得多。

由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1991年以后也开始用GDP.作为衡量产量的主要测量,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比较更加容易些。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开放度越大,用GDP作为测量收入的重要性也越大。

此外,由于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的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GDP的数据较易获得;由于相对GNP而言,GDP是经济中就业潜力的一个较好的测量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遭国投资,解决的是东道国的就业问题,所有这些原因,都表明把GDP作为经济中产生的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答: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3,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答:产出指GN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例如长期来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万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中间产品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的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答:(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ΔC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ΔC/ΔY.(2)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3)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MPC+MPS=12、什么是LM曲线的三大曲线的三大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答: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LM曲线水平状态的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也成为“萧条区域”,如果利率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在不提高的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财政政策有效果。

3、简述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答: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

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

利率上升的多,则挤出效应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小,则挤出效应小。

一般而言,挤出效应取决于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所以营销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因素就是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4、为什么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第一,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第二,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第三,税收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净出口效益。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和企业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国民生产总值(GDP):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可以用来衡量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产出(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劳动力、加大投资等手段来实现。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由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热等因素引起。

5.失业:失业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就业的人数。

失业率是衡量失业程度的指标,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状况。

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控制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手段。

7.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

8.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9.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从高度增长(扩张期)到低迷(衰退期),然后再回到高度增长的循环过程。

经济周期会引起产出、就业和通胀等变动。

10.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比率,用来衡量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一、GDP的含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

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GDP=C+I+G+NX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国际部门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可分为三大部分: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

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

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学科,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变化。

它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后者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研究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和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例如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投资。

2. 通货膨胀和物价稳定:关注总物价水平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

3. 失业和就业:研究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包括失业率、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等因素。

4. 货币和货币政策:分析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5.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跨国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等因素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6.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研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包括经济扩张和衰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旨在了解经济的整体表现,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问题2: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对我们重要?宏观经济学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方面:1. 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了解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政府可以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2. 企业决策:企业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以做出决策。

宏观经济学可以提供对宏观经济变化的预测和解释,帮助企业调整生产和投资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

3. 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分配,帮助我们了解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效率。

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水平。

4. 个人理财:宏观经济变化对个人和家庭的购买力、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了解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个人做出理性的理财决策,更好地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总之,宏观经济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并应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变化,为政策制定、企业决策、资源配置和个人理财提供指导。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学三大主题: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2,持有货币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方程p104:(M/P )D=3,构成总支出的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居民住宅投资。

4,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改变贴现率。

5,收入法核算GDP 公式:GDP=工资+利息支付+间接税+折旧+利润。

6,,凯恩斯储蓄函数:S= -C 0+(1-a)Y (P87)二,名词解释1,名义GDP ----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等于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在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实际GDP ----规定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年价格,以此作为尺度来计算其余各年的GDP 。

(P32/33)2,,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必须支付的利息率。

准备金率----所有的存款机构所必须要作为准备金的数额占存款的一个最低百分比(P128)3,挤出效应----利率上升使投资支出减少,从而使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产出增加部分的被“挤出”的效应(P118-119)4,菜单成本----企业改变产品的报价是有成本的,比如不断印刷新的产品目录,把新的产品目录投递到中间商和顾客手中等。

这种因调整价格而造成的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

5,季节性失业----由于季节转换引发的失业。

有些行为或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动而波动,如受气候、产品的式样、劳务与商品的消费需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使得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的闲置,从而产生失业。

摩擦性失业----在岗位转换或就职过程中,人们寻找到与其工作能力及兴趣爱好相匹配的岗位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在瞬间完成,此时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经济产业的每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4,AD-AS 曲线 答:总需求曲线(AD )描述了产出的需求量与物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简答题回答:1. 什么是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指标。

2.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当供应的货币多于市场上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量时,人民购买力下降,价格上涨。

3. 什么是失业率?失业率指的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

4.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投资和技术进步等方式实现。

5.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它旨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稳定的货币价值。

6. 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关于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政策。

它旨在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7. 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包括经济扩张(高景气)、经济衰退(低景气)和复苏等阶段。

8. 什么是供给和需求?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以上是对宏观经济学简答题的回答。

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系统整体运行与发展的学科。

下面,我将简要回答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常见问题。

1. 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2. 请解释一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对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降低储蓄的实际价值、扭曲资源配置等。

3. 什么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处于劳动年龄且正在寻找工作但暂时未能找到工作的人口与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是一个衡量就业状况的指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和经济状况。

4. 请解释一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经济的整体需求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

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执行的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可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资源分配。

5.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通常通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率来衡量。

6. 请解释一下供给与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是指在市场上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图形表示。

通常,供给曲线呈现上升趋势,即价格上升,供给量也随之增加。

需求曲线是指在市场上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图形表示。

通常,需求曲线呈现下降趋势,即价格上升,需求量随之减少。

7. 请解释一下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不断扩张和收缩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一般包含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和萧条期等不同阶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五、简答第一81.国内生产总值中是否包括了中间产品价值?29答:GDP包括了中间产品价值,GDP是最终产品价值的总和,但最终产品价值中包括中间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两部分,从这个意义讲,中间产品的生产也纳入到GDP的核算体系中,统计实践虽然不直接统计中间产品价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2.购买一辆旧车的费用是否计入当年的GDP,为什么?29答:购买一辆旧车的费用不计入当年的GDP。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这里要指出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新售卖的价值。

旧车一般认为不是新生产的,它的(即二手车)的价值在它是新车被售出时已经计入过GDP了。

购买一辆旧车的费用不计入当年的GDP。

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29答:不能。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这里要指出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新售卖的价值。

该公司对GD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

多卖掉一些还是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而不会使CDP生产发生变化。

4.简述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46答: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GN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统计范围不同。

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只要其经济活动是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居民都要计算在内;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只要是本地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还是外地,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

5.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以计入GDP,为什么?43答:两者都不能计入GDP。

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能计入GDP。

宏观经济学简答汇总

宏观经济学简答汇总

宏观经济学简答汇总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整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支,关注经济的总体活动,例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与产出、就业与失业、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等。

为什么国民收入会增长?国民收入的增长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以及生产率的提高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经济产出和收入水平的增加。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需求过热、供给不足、货币发行过度等。

政府如何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货币政策包括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何不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市场供求关系等。

而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行为和变化。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总体产出的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与国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相关。

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政策有何指导作用?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分析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工具。

通过了解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人们可以更好地预测经济变化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宏观经济学的局限性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体系,因此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和变量。

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可能较为复杂,因此宏观经济学的预测和政策建议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