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任何数学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认真审题才能予以解决,解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审题的正确与否。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

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探索与实践,总结培养学生审题的策略与方法。

1.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审题能力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审题方法方面可以通过读――圈――画――说四个步骤来操作,具体步骤如下:1.1读。

读题百遍,其义自现。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在读题时重读你认为是重点的词,引起自身重视。

读题时不能少字、加字,每题读两遍再思考的好习惯。

在读题训练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读题不动笔,杜绝拿到题目立刻就写的坏习惯。

1.2圈。

在审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透过复杂的题,圈出重点词,理解题意。

所以,审题时,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所谓关键词语,就是题目涉及的数学知识,及具体数据,已知条件等,忽略了它们,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陷入困境。

因此,读题时要关注题中的重点、关键字词,一个题目如果几个圈,圈出重点词,几个圈圈圈出重点内容,题目理解了再去做,一定能提高正确率。

1.3画。

画图是解题的利器。

事实上,画图的过程实则就是一种审题的过程,它首先为正确审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数学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复杂,不易看懂,但只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图象化,恰当地用模拟实物图或线段图画出来,进行观察思考,那么题中的数量关系就能直观形象地暴露出来。

1.4说。

要求学生会说,在以前的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的不够,表现为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

其实,不管学生审题正确与否,都要培养学生说理的习惯,要养成想说、会说、敢说的习惯。

2.提高学生”计算题”的审题能力方法2.1”看”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经常有学生没有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或数量。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或数量关系;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审题是准确解题的前提,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呢?
一、教会学生审题方法。

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因为个体差异比较大,教师就要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审题方法。

如:要求学生用笔尖指着每个字读题,画出关键字等。

同时规定把题读懂,一遍不行读两遍,反复读题。

要让学生真正读懂题目的要求,准确理解题意。

二、教会学生观察题型。

如:对于计算题要根据题目的数据与运算符号考虑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应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实行简便计算。

对于应用题,先要弄清题里的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再看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必要时画出线段图,最后决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要求学生审题要贯穿整个解题过程。

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

四、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习审题,学会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总来说之,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持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升解题的准确率。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能在他们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

所以教师要更新观点,积极实行教学改革,选择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使用算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和综合等多种能力。

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根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的数学知识和原理,找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通过了解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现状后,分析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一、多种策略,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理解情节是关键”,训练学生寻找问题中的隐蔽条件,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发现其异同,培养他们学会寻找不同的解题门径,寻求多种解答方法的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1、1尝试策略就是多种方法的“试误”过程。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数学水平,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让学生采用尝试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1、2作图辅助。

小学低年段学生因年龄的局限,运用作图辅助的策略,让学生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拓展思路,启迪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

寻找规律是数学问题解决中最常用并且有效的方法。

碰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先退到简单特殊的问题,通过观察,找出一般规律,然后用得出的一般规律解决问题。

像“把4条长3米的彩带连接在一起,接头处是1米,连起来后一共有多长?”就可以引导学生画图来解决究竟是12+?还是12-?,“?”是4还是3。

1、3操作促进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例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对大额的付钱、找钱不是很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创设买东西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充当顾客和售货员,亲身经历付和找的过程,从而感知付和找之间的关系。

通过活动使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

1、4列举结果。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审题能力是学生解题的重要基础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审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特点,探讨相应的培养方法。

一、了解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特点1.审题能力不足的原因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审题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对题目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足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心浮气躁,缺乏仔细思考和总结的习惯;三是学生缺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容易感到困惑和迷茫。

2.审题能力的特点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审题能力主要表现为对题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要求,容易受到题目表面现象的干扰,难以确定解题方法和步骤,导致解题效率低下,答案错误率高。

1. 强化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包括基本的数和数学运算法则、数学符号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入具体的实物和情境,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感受力。

2. 提升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审题时需要通过语言描述、图形表示等方式来清晰地理解问题,因此需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方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仔细思考和总结的习惯学生在解题时需要仔细思考和总结,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仔细思考和总结的习惯。

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在实际解题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总结问题的特点,并及时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分析和总结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精选文档】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精选文档】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细致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从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只是注重对知识的教与学,忽视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达成学生培养目标层面上,要重视学生这一习惯的培养.“面对已经做过好几遍,讲了好几次,强调好几回的题,学生怎么又错了?”这样的报怨,大家太熟悉了吧!现在你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是谁的错?当你让学生认真做题,学生却还是错了,原因是什么?当你让学生改错时,你不讲他也会做对,原因又是什么?那就是没有认真审题,因此,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

无论对什么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可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

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能促使学生其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生活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习惯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数学书也需要读。

计算过程要重点读,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

数学概念应精读,力求让学生理解概念.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条件隐藏想全读。

小学阶段,如果学生养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具备了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

就获得了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

学生读数学课本时要注意引导和帮助他们,如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抓住例题下的小字,引导学生思考与解题;学生发生了错误,引导学生从课本的概念中去找根子,从而领悟到认真看书的必要性,对课本感兴趣,逐步愿意并喜欢阅读课本。

老师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处,提出供学生自学的思考提纲,帮助他们自己学习,自己探索,使他们养成爱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阅读——审题的前提。

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内涵方面不能明确。

许多学生读题时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盲目的按已知条件去碰数,影响了解题能力的形成。

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所谓审题,就是要求会读题,读懂题。

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做到不遗漏,理解题意不偏差。

对于条件和问题的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特别注意不要遗漏了隐含条件。

对于较复杂的综合问题,当学生的审题能力没有形成之前,教师要切实帮助学生分层次地掌握目的数形特点。

多指导,多鼓励,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对于题中的所给条件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凭经验生搬硬套,应灵活地有效对条件或要求进行恰当的转换,使之变化为教简单的问题,降低解题的难度,使难解的问题变为易解或有典型解法的问题。

如果题中所给的条件不明显,具有隐含条件,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由表及里,去伪求真,使隐含条件明显化。

在学生逐渐形成审题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只有这样,解题的思路才会清晰。

因此,要提高题目本质的能力。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具有很好的审题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实在大有益处。

如何才能做到正确、有效地审题,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一、认真研读课题,全面理解题意拿到题后,先不要凭经验盲目做题,这样往往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或者出现本质错误,达不到正确解题效果。

有时解题过程出现曲折,欲速则不达。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研读课题,弄清题意,理解题目的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特别是一些关键字、词、句。

对较难懂的题目,要反复研读,直到能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结论。

只有这样解题才能心中有数,不会出现遗漏问题的现象,找到正确的途径。

二、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数学在很多地方都体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很多代数问题、几何问题,只给题目而没有图形,像这类题目,有效地作图就成了解题的关键,对于几何问题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发挥空间思维能力,运用正确的作图方法,准确地作出必要的图形,为解题提供直观帮助。

有些代数题解题过程不需要图形,但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正确的示意图或者草图,对于分析问题的帮助也很大,有的是必不可少。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 (4)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 (4)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数学习惯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包括自主学习、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细心审题、注重练习等。

本文将详细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效果。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习惯之一。

在学习中,小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完全依靠老师的指导。

这样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小学生要学会有目的地思考,发现问题,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学会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尝试去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尝试,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逐步获得在学习中自主解决难题的能力。

2.善于提出问题在学习中,小学生需要善于提问,主动寻求答案,学会积极探究。

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借助于书本、老师或是智能设备等工具快速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积极问同桌、同学或者家长,获取不同的解决思路和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进而针对当前的问题和困难做出相应的行动。

3.长期坚持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坚持和耐心,如果遇到困难,小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耐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逐步攻克困境,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认真观察认真观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另一个重要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需要观察要素、模式、规律等,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生在观察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识别要素学习数学,必须要先了解要素是什么。

小学生应该不断地观察问题,确定问题的各个要素,通过这个过程来获得更准确更具体的问题表述和理解,从而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注意模式和规律在数学学习中,很多题目都是基于模式和规律设计的。

因此,小学生需要注意观察模式和规律,从而了解对于每一个数学题,所对应的规律和模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数学能力,抓好审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

因此,解题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形成认真读题的意识1、让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

可通过设计专项审题训练、对比实验,潜移默化,有机渗透,让学生自觉体验到题目中每句话都隐藏着重要的数学信息,体验到审题的重要性,并经常教育学生养成审题的好意识,认真审题。

2、专注是认真审题的关键。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教育学生专注听题,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坚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练习课时还可设计“限时作业”专项训练,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3、师生共同建立审题常规,合适的惩罚与激励并行。

在审题常规中要正面导向,要求学生做到读题认真仔细,切实有效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同时要善于洞察和捕捉学生审题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达到全面理解题意1、读题。

小学生感知的笼统性往往使他们在理解题意时“一读而过”,“一见题就动手做”,纯粹是跟着感觉走,不动一点脑筋,这样解答问题偏差就大了。

所以,教师平时应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题目,做到边读题边思考。

读题时要求学生做到“三读”:一读知大致意思,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把文字的描述转换为生动的表象;二读探表里,明确运算性质、顺序等;三读验思路,验证解题步骤是否正确、方法是否最简单而又合理。

2、理解题。

应用题题意的理解与小学生的语言水平、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所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力以及想象力直接影响着应用题的解答。

例如:“光明家具厂平均每月生产桌子107张,上半年共生产了多少张桌子?”有些学生在读此题时只能找到一个条件“平均每月生产桌子107张”,问题是“共生产了多少张桌子”,而找不到另一个条件,无法分析数量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让学生理解另一个条件是“上半年”,也就是“6个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解答了。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在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正确且快速解题的前提条件。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发现部分学生读题一遍就过,解题完全是靠盲目猜测,在还没有完全理解数量关系时,就已经根据惯性思维落笔解题,解题跟着感觉走,导致本来会做的题目也出现错误,从而导致失分非常严重。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教导学生掌握正确审题的方法,由此提升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的培养我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一、培养审题习惯,克服畏难情绪(一)培养学生审题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经常有学生没有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假思索,按:“老印象”办事。

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所以当学生在拿到题目后,我会要求学生先不要盲目下笔答题,而是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分析,指导其边读边分析,同时还要做好完整的解题示范,在讲题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题意、如何理清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再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同时,尽量规范板书出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方便学生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并在提高审题能力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在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时,要求学生尽量画出已知条件以及要求的量;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解题时因审题失误导致的错误,并给予对应指导。

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逐渐形成良好审题习惯,并可以加强审题意识。

(二)克服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热爱学习、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促使学生敢于挑战,相信自我,并提高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苦难的心理素质。

当学生审题能力进步时,我会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

此外,我会在课外收集一些新颖、有趣的题目,给学生新鲜感,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锻炼他们的审題能力。

如此,可有效避免学生在考试或者学习过程中看到该类型的题目时,手足无措、过分紧张、发挥失常。

此外,我还会指导学生答题完毕后及时检查,减少审题不清导致的各种失误。

部分学生通常在做题完成后,未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认为自己全部做完就相当于全部要做对,并没及时检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解题的准确性。

而且,良好的审题能力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之一。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成为了每位数学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细心仔细的习惯学生在审题时,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那么,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细心仔细的习惯:1. 强调细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重视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例如关键词,等数量关系等。

2. 练习题目:老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分析题目中的细节,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利用题目中的信息。

3. 周期性训练:定期组织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心思考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审题能力还包括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1. 解析思路: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

2. 启发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你有没有考虑到……”、“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等。

3. 多样化的解题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学生对数学问题有兴趣,对审题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1. 生动的教学案例: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创设情境:老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3. 增加趣味性: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例如数学游戏,数学趣题等,让学生通过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审题能力。

小学生如何提高数学的审题能力

小学生如何提高数学的审题能力

小学生如何提高数学的审题能力1.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这里所指的充分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同学的充分了解。

注重同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同学。

同学的年龄特点、同学已有的知识水平,这些都是准确审题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是对教材的充分了解。

一道题目从〔制定〕到解答,知识之间的前后承接是要注意的一点。

当把一道题目出示在同学面前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道题中到底蕴含了哪些知识点,同学解答该题是否已具备必要的知识点来支撑,这就必须要教师对整个学段教材,最起码对某个年级段教材内容要有了解。

2.培养同学认真检查的优良习惯小同学做题往往没有检查的好习惯,这就特别必须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同学体会到检查的好处,并且结合同学实际状况进行奖励,形成一种氛围。

检查也算是一种关于审题的最后补救吧。

3.多激励多疏导,加强同学意志力数学教师不管是不是班主任,同样肩负着教育重担。

因此,在平常教学中也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意志力的培养方面。

在数学教学中多搞些有趣但必须要耐心的活动,加强同学的意志,克服畏难情绪,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升审题的能力。

2如何提升孩子数学审题能力提升同学的识字量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刚踏进小学的大门,由于他们年龄小,识字少,无查字典的能力,依据这些状况,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中,积存一些常常出现的字(如:长、短、高、矮、多、少等)。

在开学初和家长共同努力,制作一些简单的生字卡片,利用闲暇时间教孩子熟悉这些字,从而避免同学在常常认不着字的状况下养成审题惰性的不良习惯。

在题目边做批注要想让同学按照您的要求去读题审题,那就要有一套监控同学的手段。

平常我要求同学在读题时,把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圈画出来,比如,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多一些等一系列词,这样有助于同学对题目进行思索和分析。

而我们看到他们画的重点词和标注,就可以知道他们是怎样想的,即使题做错了,也知道他们分析到底错在了哪里,是不是认真分析了,这样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关于同学的状况就会一目了然。

数学如何养成仔细审题

数学如何养成仔细审题

数学如何养成仔细审题
数学如何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一、理解题意
在数学解题中,首先需要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

审题时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并明确题目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公式。

对于较为复杂的题目,可能需要多次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二、提取关键信息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需要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包括数字、符号、公式等,它们是解题的重要依据。

在提取关键信息时,需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可能对解题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三、排除干扰因素
审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

这些干扰因素可能包括错误的假设、误导性的信息等,它们可能会影响解题的正确性。

为了排除干扰因素,需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以确保所使用的信息和数据是准确的。

四、画图分析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画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学问题的结构和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和寻找解题思路。


过画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形,使问题更加容易解决。

五、复查答案
在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后,需要进行答案的复查。

复查的目的是检查解题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或错误,以确保最终答案的准确性。

在复查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查计算过程、推理过程以及最终答案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如果发现错误或不足之处,需要及时纠正和补充。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三步走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三步走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三步走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三步走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日常学习中,许多小学生常常忽略对数学题目的仔细审查,导致答案偏离正确答案。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三个步骤,即“分析题目条件”“梳理解题思路”,“校对答案”。

这些步骤旨在鼓励小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深入思考和谨慎的解答,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成绩。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方法,三步走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也是其它学科中的基础。

而在数学课上,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题目,对于这些题目的解答,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培养其审题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许多小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题目,这与他们的审题能力薄弱有关。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也就成为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三个步骤,即“分析题目条件”“梳理解题思路”和“校对答案”,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分析题目条件小学生需要明确数学题目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条件,可以通过引导他们掌握以下技能:1、理解题目中的关键字和数字在数学中,一些关键字,如“和”、“差”、“比例”等在不同的题目中代表不同的计算方法。

同样的,数字在不同题目的背景下,也会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学生需要对这些信息做出准确的解释,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2、查找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有些数学题目中存在限制条件,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条件才能更好地解答问题。

例如,“如果3个苹果等于2个梨子,那么5个苹果等于几个梨子?”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理解“3个苹果等于2个梨子”这个条件,才能进行比例计算。

3、反思题目的背景有时候,数学题目需要了解一些背景信息才能更好地理解。

例如,“求3的10次方”这个题目,学生可以思考10次方的含义是对3连乘10次,从而解答问题。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审题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表现为对题目要求理解模糊、解题方法选择不当、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等现象。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制约了他们在数学领域的进步。

如何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关系到他们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审题思维模式和解题策略,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

1.2 问题提出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而审题能力作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目前在小学数学低年级,很多学生缺乏对题目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导致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或者无法解答的情况。

这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也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也意识到了学生审题能力的不足,并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探讨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系统研究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题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200字】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题目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效的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正确分析题目内容,并找出解题方法。

良好的审题习惯 正确的审题方法

良好的审题习惯 正确的审题方法

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的审题方法在考试的时候有很多的同学没有认真的审题,导致考试过后的成绩不理想。

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去避免,以下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的一些方法:一、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的习惯:据学生反映,考试时心理紧张,眼花缭乱,读题时,不是多读,就是少读几个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题目的意思搞错。

那么我们平时作业、考试就要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读题时最好用笔指题目的每一个字慢慢的读,这样就可以减少漏读和加读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反复推敲的习惯:在审题中,对于题目中的重点字可以重读,反复读,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

比如看到“多”或“少”这些重点字就要想到什么跟什么比,哪个大哪个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相差数。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分析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动手操作实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的习惯:有了审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先让学生认识到不认真审题的缺点,然后下决心要改正缺点,认真审题,从思想上要转过弯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掌握良好的审题方法呢?学会“一读、二敲、三述、四拟”的审题方法是培养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核心。

一读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初步了解题意,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全面、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快速准确收集、提取数学信息。

二敲就是对数学术语及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句仔细推敲,让学生边读边圈画题中关键字词,提醒自己注意,化解细小障碍,正确理解题意。

三述,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并提炼题意,抓主干缩句,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题。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巩固,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审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其不能按照解题顺序去解答问题,造成解题思路混乱,对数学学习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强化其解题能力提升,并在审题过程中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从而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意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促进学生解题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内容。

审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就应该开始,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找寻正确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思维以面对难度逐渐增加的数学题目。

[1]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步,拥有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从而应用自身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来解决相应的数学难题。

其次,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强化学生自学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最后,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答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提升其数学学习深度。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不足的原因首先,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对周边的事物往往较为感兴趣,存在一定好奇心理,造成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看到一道数学题时,容易出现题目遗漏或审题不严的问题。

有的学生因为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对做题存在排斥心理,从而造成审题时比较敷衍,不能认真进行审题,这些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

其次,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通常会遗漏题目中的部分关键信息,导致解题顺序混乱或无法解题等等。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能力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方法:1. 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进行数学题目训练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审题。

不要急于催促学生开始解题,而是先让他们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意。

2. 强调关键词:在审题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辨别题目中的关键词。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并引导他们将关键词与解题思路联系起来。

3. 提供示范和解释:在引导学生审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一些示范和解释。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直观的题目进行示范,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思考和分析过程,并引导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审题习惯。

4. 组织问答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问答互动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题目要求和解题思路。

5. 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题,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和分析情境来理解题目要求和解题思路。

7. 提供实际背景: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题目,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和解题思路。

对于数学中的“比较大小”题目,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比较物品来理解题目要求。

8. 及时反馈和指导: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可以通过一些示范题目或是错题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9. 培养解题思维:审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理解问题,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解题思维,如设想解题步骤、列写数学式等,并通过多次练习逐步加深学生对解题思维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生的审题能力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生的审题能力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生的审题能力的研究引言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审题能力尤为重要。

良好的审题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还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解答问题。

本文将主要讨论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生的审题能力研究。

一、审题能力的定义审题能力是指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进行问题分析和理解,确定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能力,也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能力之一。

良好的审题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还能够帮助他们准确地解答问题。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生的审题能力现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审题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学生对于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理解不够全面,容易产生歧义或者曲解,导致解题方向错误。

2. 解题思路不够清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容易迷失在复杂的问题背后,无法顺利解题。

3. 解题步骤混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解题步骤不够清晰,导致解题过程混乱,容易出现错误。

三、影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生审题能力的因素1. 学习态度: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审题能力。

兴趣不足、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往往审题能力较差。

2. 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会影响其审题能力。

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习惯和方法,审题能力很容易受到影响。

3. 家庭环境:孩子的家庭环境对其数学学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家庭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方式都将对孩子的审题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四、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生审题能力的方法1. 注重应用:引导学生将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应用能力。

2. 经常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其审题能力。

3. 多样化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抽象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读、写、做——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

读、写、做——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

研究读、写、做——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罗君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数学题,不管是简单题还是难题,都需要认真审题.许多学生因没有看清题意或没看清题目而着急回答,从而造成失误我们平时所说的粗心、大意正是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表现由此可见,审题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认真审题,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清条件与问题,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解答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习惯;培养一、学生应具备的审题习惯(一)标记关键寻线索如果两遍读题之后,还没有解题思路,需进行第三遍读题,重新审题,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用得是否正确,对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及易混淆的地方标上不同记号,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画图标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直接从图形上找关系。

(二)文字语言需整理对于文字多的问题,审题阶段需要有效地把问题转化成用数学语言描述,这是快速解题的必要步骤.解题的思路厘清楚了,问题自然能够得到解决。

(三)翻译转化降难度审题过程中还要学会翻译题目中的问题,把字数多的题目翻译成己可以理解的内容,把文字内容翻译成数学语言.便于整理,或者善于寻找联系,回想之前解决过的问题,思路类似、数量关系相似的题目,一一对号,将生疏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方法(一)读——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审题的习惯读题是为了初步了解题意,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

小学教师通过长期的读题示范,让学生明白做题之前先读题,读一遍,读两遍都不过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谋定而后动,题目读懂,下笔轻松。

学生做错题,往往不是因为知识点不理解,而是因为题目题意理解存在偏差。

所以读题,正确理解题意,是做对题目的第一步。

可能低段题目相对直观简单时,读题审题习惯还显得没那么重要,甚至无足轻重,反正不仔细读题也能做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
作者:李允新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8期
摘要:本论文联系教学实际,从“在读听中感知”、“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在思考中抽象”三个方面,递进式探讨了低年级数学审题习惯培养的几种方式。

关键词:审题;习惯;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04-0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能早尽早,如等发现问题再来进行纠正,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在进行低年级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在做题目时,许多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是没看清题目,没明白题目的意思。

只要老师再把题目要求读一遍,学生马上反应过来,或让学生再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

老师往往会判定说这些学生是粗心的,其实在粗心的背后显露的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

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读听结合,感知题意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

1、“帮”读。

(1)课堂教师范读、课外请家长读题。

一年级学生初入学识字量少,无法自行读题,导致不能明白题意,不能按要求完成题目;但在读题前应先请学生认真听清题目,很多情况下只要教师读题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白并完成;课外同时要求家长给自家孩子读题。

(2)课堂教师带读,学生指字跟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识字量逐渐增加,老师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手指头指字跟老师读题;读题时要求学生不增字和减字,题目复杂时读完后适当解释题意。

为避免让学生产生依赖,在“帮”的基础上逐渐发现能独立读题的同学,请他们带读,并表扬,适当奖励,其余同学要会原题复述一遍给同桌听。

2、“趣”读。

初入学儿童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应充分变换形式,才能充分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识字量较多的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读,当小老师是学生觉得最荣耀的事,因此努力地把题读好;读题前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清楚,会请个别学生进行复读。

开火车读、分角色比赛读等方法,应用到读题中来。

这样摒弃了单一的读题方式,把读题置于比赛、活动甚至游戏中,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理解题意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

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1、“圈”图文理解题意。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一P50第7题。

像这种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很多学生都不懂得结合理解,不明白在讲什么,在那里搁笔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了。

这时老师先请学生圈出丁丁的信息,剩下的就是佳明的信息,再让学生分析佳明投进几个10分球和几个1分球,依次解答两个问题就没有太大的难度。

2、圈画“关键字”理解题意。

如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出版的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30第四题,第(1)题: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的数是5,这个数是()。

很多学生看完一遍后马上写出(35),这时我要求学生再看一遍题目,画出题中关键字,学生画了“两位数”、“个位”、“十位”,很快的他们就自行改正了。

改正后要求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自己原先会做错,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完成题目。

但还是得提醒学生要抓住关键词,动手圈画,细心观察,认真做题,避免再出现相似的错误。

3、分级标注,整体理解题意。

学生自悟自得审题不细、盲目下笔是解答问题的大敌。

因此教师在呈现题目前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读全题的良好习惯,才能使问题有解答正确的机会。

如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出版的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26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四)第一题:
很多学生都只圈第(1)小题,再完成填一填。

第(2)、(3)小题都没圈就填一填和选一选了;这时引导学圈一圈,填一填,选一选
(1)38朵花,10朵扎成一束,能扎几束?
(2)5个草莓装一盘,装了6盘。

如果10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3)6个盒子能装下这些面包吗?能(),不能()。

(在正确答案的后面画“√”)
让学生明白大题的要求是适合每个小题的。

才不会理解错误,完成时出现问题。

三、读后思考,提取数学信息
学生读题后,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审视题意。

教师让学生对一些不理解或有疑问的题提出质疑,由同学和老师共同解决,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大胆提问的胆量,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如: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五第4题
读完题后,有学生马上被图吸引过去了,说:老师,图里不够20人,还有学生说:图里不够14人;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图里画的人和文字的人数不符,图里到底能让我们看到多少人呢?
学生进入思考中,再一次观察理解题意。

就有学生来回答,图里最多能看到14人,因为这是在讲捉迷藏的游戏,“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多余的。

生再次产生疑问:怎么图里没看到那么多人,那是为什么呢?
没数到有14人那是因为有一些人已经藏起来了。

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解疑”,在思考的过程中完成了问题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